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
最新文章 在学习“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求和问题。
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标注单位,口头作答。
例题是以猴子采桃的情境出现的。通过一只小猴的自述,给出了“已经采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的信息;并提出了“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的问题。如何来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悟出:树上原来的桃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被采下来的23个,一部分是仍然留在树上的.5个,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树上原来有的桃。从而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算出得数后,再强调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个”,并用括号括起来。并提醒学生要口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
想想做做的第1、2、3题,都是有一个条件隐藏在图中,要学生自己把它找出来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有用信息,然后再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下这几题的答案,让学生从算式,答,为什么这样做三个方面来交流,以真正达到吃透题意,理解题目数量关系的用意。
想想做做第4题是对比题,在教学时,我也主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第一小题用加法计算,而第二小题用减法计算,让学生理解到: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意思来进行解答。
在学生作业中碰到了一些问题:即学生不会口答,单位名称找不到等。等以后学生多接触题目,相信也能找得到。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
这节课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在经过实践后还是显出了诸多不足之处,如整节课都局限在课本之中缺乏创新精神,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激励手段不够丰富等。
在知识的呈现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规律的总结
这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加法交换律,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笑笑与淘淘争论“有几辆车”,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但在课中学生只能说出2+3=5,3+2也等于5,却不能总结出规律性的话,在这里我便出示了2+3=3+2的.规律性总结。后来发现,这种规律性的总结不必过早出示,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自己探索总结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2、“加数”概念的提出
在让理解学生出示加法交换律概念时,我用了“加数”一词,忽略了学生并没有接触到过这个概念,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规律理解模糊。
3、“树”能加“鸟”吗?
这是一个很多低年级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在这节课中,也有一个学生将树和鸟加在一起时,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不是同类的事物是不可以加在一起的。如果让班里其他同学来评价,树能不能和鸟加在一起,并且反问那个学生,树和鸟加在一起了,得出来的是树还是鸟呢?这样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印象更深刻。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3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4
20xx年秋季,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届一年级学生人数多,底子薄,基础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自习课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我通过介绍可爱的小熊猫给全班学生认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图,随后让全班学生来观察这些小熊猫排列的顺序规律,很自然地,学生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小熊猫都排列得很整齐。我就跟着追问:“你为什么就说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呢?”大家都想发表意见,我就挑了一个坐得最端正的学生,让他说:“因为它们每排的数量一样多,每列的数量也一样多。”在此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对于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就应该是横着看,一排一排地数,看看它每排有几个,有几排;或者是竖着看,一列一列地数,看看它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学生领悟到我的意思后,我就主抓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我希望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语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促使他们在脑海里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结果,通过这三个教学形式(数一数,看一看,说一说)训练,收到的效果应该是可喜的。
(一)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逐步提升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学生通过“看一看”的活动,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应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的,这样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三)学生通过“说一说” 活动,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这个和是相等的。
的确,对于这种有规律排列的事物的计算,学生掌握得不错,但接下来的习题4,我就处理得不够好,以致学生出现可以避免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不明确每盘的数量都是一样多。
(二)学生不能马上从有规律排列的事物转换到此类习题(每盘有3个苹果,有5盘,共有多少个苹果?)上来。
学生不理解这两类习题的相关性。针对这两点,经过反思后,我想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观察这5盘苹果的数量特征,从而突出这类也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相关性。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思想疑问,思维脱节等问题。 为您服务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6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它们在编排上基本相同。 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总体环节设计尚可,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但是细节之处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现在总结反思如下:
1. 关于图意的讨论与算式的意义欠详细。加减混合的意义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上安排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感知不够充分,因此,在后续的.练习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做题时,出现讲离开的部分不算在总数内,做减法的情况,反思,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强对题意的理解,在新授时利用情景演示,来帮助学生题解图意。最终达到看图能直接理解题意的能力。
2.计算过程的教学的强调。多位数的加减涉及到计算顺序的问题,此问题在学习连加、连减时已做强调,学习混合加减仍须再做强调。计算过程用语可改作“先算,再算。”
3.提问的选择在代表性的选取上还需斟酌,本他给可提问过于细化,且自己本身说的较多,留给学生的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反思本堂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做加减,不如在学完新知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情景,再自己回答如何解答,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4.练习需要在展台上作及时反馈,且层次有些不清,题目梯度不明显。课堂上,对每种类型的题目的练习一到两道即可,有基础,有提高,才能充分利用课堂。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7
这节课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这2种平面图形边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其特点来进行平面图形的拼组。
我在这节课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以及边的特点,并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在折的过程中还给图形的边编上号,这样便更清楚更直观的让学生知道折的方法,及“长方形对边相等”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点。
我还在教学中设计了摆一摆、拼一拼的环节,让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我安排先认识长方形边的特点,再通过引导、对比的方式在得出长方形特点之后总结出正方形边的特点,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在认识每种图形这一环节之后,都设计安排学生利用其图形的特点拼大长方形和大正方形,做到一学一练,层层加深。后面还设计了综合练习,让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特点进一步进行巩固、加深记忆。我还在教学中合理的插入了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学会团结合作的精神,从小事做起,为08北京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完已达到了预先设计的目标,也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学生活动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尽管如此,但还是存在着不足,要加以改进的地方。在讲正方形边的特点时,对折正方形时只对折了三次,如带领学生折时多折一步,强调4条边完全重合会好些。在活动中多让学生讲一讲更好。还有就是在练习“练习6第2题”时不强调学生按规律去拼花,可能学生回有更好的发挥;在练习“练习6第1题”没有安排好,时间花得太多,以至于最后的拓展能力没能用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改进,认真探究,努力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做得更好。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8
《可爱的校园》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0以内各数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开始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说观察方法,同时体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物体最简单;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一起观察教室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9
《9加几》是小学生在学习和认识20以内不进位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去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好了本节的知识,就能够使学生在下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个人就本节课在教学过程所做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上课开始,我从同学们经常熟悉的操场场景为题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看到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从而激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在找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同学们讲一讲如何计算9+5。在说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们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5=14;有的孩子们说从9往后接着数,10、11、12、13,14,就是14;也有孩子们说先拿1盒和9盒合成10盒,然后再把4盒加上就是14盒。无论孩子们的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否定。教师应放开思想,多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倡导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只要是孩子们自己发动脑筋想出来的正确的方法,就是最好方法。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然后再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问题,虽然操场是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地方。但是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习兴趣,但还是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如果从生活中的能凑成十的具体例子而且是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引出课题(如拿矿泉水等),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怎样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其中我个人认为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愉快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在乐中学习。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数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就是要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理解、想象,体会,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去获取。根据我个人对数学理念的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知识的实际出发,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棒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引导孩子们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根小棒呢?分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让他们继续用小棒操作计算9加几的算式,加深对凑十法理解。因此,只要是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我绝不会代替的,做到让孩子们多想、多动、多练,提高他们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一些想象力,使课堂氛围始终活跃,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接下来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能凑成十的事例(矿泉水),如果我把它放在前面一个环节当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的。这个环节当中里有少部分孩子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要多加强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以后,还要让学生继续理解“凑十法”。因此我拿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第二个练习是变式练习,发散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算出式子找朋友,在学生找完朋友后,有一个数15没有朋友,此时让学生说算式,可能会出现9加6,也可能会出现10加5,还有可能会出现十几减几,还有可能会是连加等,这样不但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灵活的思维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做得不够好,还有待教师的引导。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部分学生概括的不够详细和完整,不过这样也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性依据,让我们反思在以后教学中怎样能够使学生很好参与教学活动,大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和浓厚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0
本次参加考试共17人,平均分96.35分。
第一大题:填空题。失分率:5.9%在本大题中,失分较为集中。第1、2小题均为看图写数并进行比较大小的题目,学生对看图写数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把写出的两个数进行比较大小,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从而没有填写大于或小于号,而是填的加减号,从而失分。第4小题看图填空,两名学生把左右弄错。后面的填空题出现错误均为学生马虎,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从而失分。
第二大题:算一算。失分率:0.9%本题失分原因是学生马虎将凑十法中的分解计算错误。
第三大题:填一填,连一连。失分率:0
第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失分率:3.4%本题失分均是因为学生马虎,出现计算错误或者从图中数数出现错误。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失分率:12.2%本题的第一小题题目形式比较新颖,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正确理解,或是因为看图认小动物出现偏差,从而十分严重。
通过本次考试,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的过程中过于看轻期中考试前的内容,复习强度不够。
2、学生存在马虎的不良习惯,或是不认真听老师读题,或是计算粗心大意,或是看图不认真。
针对本次考试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
1、全面复习,不能只针对往年的'考试题目进行复习,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也不能因为知识简单而减少练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认真听老师读题,认真审题,认真计算,帮助马虎的同学改正其不好的习惯。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1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一开始就引入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宠物小精灵作为学习伙伴。通过小精灵请学生做凑十的拍手游戏,抢答十几的组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十几减9的多种算法做了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又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顺利的引入新课。
三、讨论交流探究算法。
由于很多学生都已经会算十几减九,因此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四人小组任选一道题来研究一下你们是怎样算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
四、巩固算法,强化训练。
在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教师提出:十几减9的算式除这几道还有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算你喜欢的算式,并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再通过摘小精灵算式进行十几减9的强化训练。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式,将游戏形式引入课堂,一方面让较落后的学生也有机会说我能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算法形成后,让学生走迷宫为皮卡丘找回家的路,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算式,如□-9=□,填法多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再通过让学生寻找十几减9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还寻找到了十几减9的秘密:十几减 9的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整堂课下来,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2
这是我踏入教师队伍以来的第一次公开课,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虽然平时校长、行政、指导老师经常会来听课,被听课也从手足无措到“见怪不怪”了。但是公开课毕竟和被听课不一样,这真真正正的让我了解了一节公开课从头到尾是一个怎么样的流程。
先说备课:从开始备课到最终确定自己的教案初稿,一共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在这两个礼拜中,我不断地专研教材,认真的研读网上有关的《认识钟表》的资料,不断地思索自己应该怎么去设计这节课的流程。终于在两星期后,初稿终于出来了。这真正的让我体会到备课的不易。
教具准备:根据自己的初稿,开始准备这节课所需要的教具。纸张,练习,课件,实物钟,钟表的图片等等,也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尤其是课件的制作,一遍一遍的反复修改着自己的课件。
可以说基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但是这也是我做的最不足的地方,没有及时的找自己的指导老师点评自己的教案,这是我犯的最大的失误,今后在这个方面自己也应该好好的反省与改正。
经过备课后,经历了两次试上这节课。试上的时候,备课组的大部分老师都来听我的`这节课。虽然自己上下来还是挺顺的,但是课后我去找各个老师评课,他们都给我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宝贵意见。根据这些宝贵的意见,我又一次认真的修改着自己的教案与课件,虽然大体上思路没变,但也修改了许多的小细节。
终于到了这节公开课课,可能是自己太过重视这节课,也给了学生太高的压力,这天的这节课,原本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到了陌生的环境视乎一个个都显得相当的木那,包括那些平时机灵的孩子都失去了他们平时机灵可爱的天性,这一时间也让我慌乱失措。经过一节课的战斗自己也是相当的疲劳,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备的这节课到了最后尽然还是失败了。经过了这节课,我也找了指导老师和几位教师评了我这节课,进过他们的点评,自己的总结反思,我悟出了以下的几点:
1、无论是上什么课,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也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毕竟他们还是孩子,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只会适得其反。要让自己随时都不紧张,有最好的状态也不太可能,但是即使是有紧张的心态,也不要显现出来,否者孩子们也会跟着你不自然。
2、上课自己的激情:我找了好多老师评课,他们都说我上课激情不够,声音不够抑扬顿挫,整堂课下来也比较平缓,没有高潮的地方。激情、激励、激发,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常常环绕在我的耳边。我也慢慢领悟到,要上一节好课,也要像一部电影一样,有铺垫,有过程,有高潮,有结尾,而且还需要有好的导演和剧本,这都是老师应该完成的分内工作。
3、课堂问题的提出:这节课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有一个地方没能引好,反而被学生越带越歪,是这节课的一大败笔。在一个问题上一直的绕,这就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没能做到。今后的备课中,提问的问题应该直接明了,不应含糊不清。
4、课堂的教学常规:这是年轻教师上课出错最平凡的地方,也是自己没做到的不好的方面,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加的努力加强。
经过了这一节课,希望自己今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主要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说明10+5=15,5+10=15,15-5=10,15-10=5。在例1的教学中,一图4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感觉太简单了,但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新课的时候,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生,“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素,既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优生的带动下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也满足了优生想自主探素的欲望。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已基本掌握,但在计算时对一些差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特别是减法,有的会说不会写,有的会算不会说,看来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1-20各数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对一图四式的充分认识。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不把自己认为好的解题方法强加于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学习。学习中学生思考后再和老师一起交流,自己选择一种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练习中正确率较高。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4
《多些,少些》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是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概括几个数量间的关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中的语言说出来。在这节课上,我利用例题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后根据例题的内容及要求用小木棒摆一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同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学习理解和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概括几个数量间的关系。在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想和动口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想学、要学,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是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尤其是不易区分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尽办法让学生多说多议,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以便更好地使用这些词语,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在总结之前的经验的基础上改变教学策略。去年我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小组合作,由于组织不好,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这次我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操作,后引导集体讨论,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学效果不错。
再次,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及用这些词语来说一说教室里物品间的多少关系,借些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但是乡村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相对要差,有一些学生还是不能区分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之间的差异,没能准确的运用。只能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多加引导,加强他们对词语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5
左右,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让孩子能准确的用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是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难点。
我在情境创设中,用读成语的形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体验左右,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单是教师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地困难。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左右,比如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说一说文具摆放的位置,自己动手摆一摆等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之获得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左右的相对性是学生容易困惑的地方,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比如,就在这时我播放了一段用自班学生上下楼梯的视频,问“他们这样走是靠右侧走的吗?“让孩子们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在本课的最后更是一个精彩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加巩固和理解左右。
这节课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讲到相对性的时候,有的孩子对那段小视频深表怀疑,有的`孩子说他们不是靠右边走的,我应该让有疑惑的同学去演一演,亲自在过道里走一走,不应该让其他的同学再去演一遍;找宝藏环节,由于自己的疏漏,说错的了宝藏的位置,还应该点到哪位同学就让哪位同学站起来,这些都是我应该在以后课堂上应该多加注意的。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这也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教
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解决问题过程难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
四、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7
第一次改行教数学,当我拿到数学课本时,最初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资料、每一道练习题都能够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搞笑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一样的学习资料,编排设计了很多不一样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我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齐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一样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一样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明白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透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个性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透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一样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向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一样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一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潜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好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潜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一样的东西,叫学生扮演“中。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我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8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数学科任。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所以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但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的情景以及教材的特点,本学期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幅图、每个符号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拟订好教学计划。根据每节资料,认真确定好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结合教材,认真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做到有备而上,不打不备之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
二、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一年级教学资料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资料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所以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我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到达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以“对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戏进行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不仅仅感兴趣,并且记得牢。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乐,乐于学。
三、及时作好教后反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本事,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教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景,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忙他们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9
大家都明白,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玩,喜欢游戏。所以在教学中如能多创设游戏情境,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话,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上完《玩具》一课的体会。
《玩具》一课除了让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5各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1-5这5个数字的顺序,能用1-5来表示事物的顺序。对于第一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相信大家都会关注得比较多,基本上能达成。可对于比较隐蔽的第二个目标,相信很多教师会关注得比较少。
回想起两年前教一年级的这一课时,我对第二个目标关注得也不够,处理方法相对单一。只是根据书本第8面的第四题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从而明白1-5也能够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经过作业反馈发现十分糟糕,“第2个”和“2个”孩子基本上都分不清,要涂第2个,大部分孩子都涂了前2个。由于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今日重上《玩具》这一课时,除了完成P8、4外,我还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5个小朋友上讲台按教师的指令来玩游戏,其他小朋友当评委,看哪一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1.5个小朋友按顺序报数。2.第5个出列。3.5个小朋友出列。在游戏中,刚开始并不是很顺利,有小朋友不懂第5个和5个区别,要第5个出列,也有其他小朋友出列了。可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帮忙下最终能得以完成。第一轮游戏过后,很多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很想上台来,于是游戏又进行了两轮,在接下来的
两轮游戏中就明显地能够感觉到孩子们提高了,大多能理解“第几个”和“几个”也就是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了。所以午时在完成练习册的作业“划一划”时,就较少出现划“第3个”变成划“3个”了。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
在上课的时候,按我的预设出现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是:
(1)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学生不感兴趣。
(2)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好像无所适从,不能采用有效的解题策略。
因此,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下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与农村学生的'知识背景差距太大,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综合素质得分”,“专业得分“等,这样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上第二课时(退位减)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方案(创设情境),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经历的事当作宝贵的资源引入课堂
课本上的例题要求计算图书的本数,但我给学生留的学习空间很大,我用例题中的数据,编成学生家搭温棚卖菜的价钱数据,让学生会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既学习了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了数学就能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这样一举几得。
二、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探究两位数的退位减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这节课无论是计算两位数的加还是减,问题情境创设后,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教师始终抓住两位数加两位数或减“为什么要把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退1”这些问题,让学生说算理,说方法,教师适时给以引导,这样就把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三、有目的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营造人人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互动中进行,无论是同桌互动,小组的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目的就是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之中,教师通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以指导,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反思01-05
数学教学反思08-24
《数学》教学反思11-06
数学的教学反思04-01
数学的教学反思07-10
数学教学反思08-18
数学教学反思09-09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8-24
数学一年级教学反思04-15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