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水墨画教学反思

水墨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1 10:17:5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水墨画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墨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墨画教学反思

水墨画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悟诗歌的意境。教学中,聚焦诗歌中的情境意象,凸显诗歌本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诗’之不幸,就在于语文老师漠视‘诗’作为一种完型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种样式的言语存在。”这里所谓的“将‘诗’置换成另一种样式的言语存在”,其实就是指我们当前的诗词教学中将诗词肢解、拆卸,逐字逐句地探求其现在的意思,用教参、教师的单一解读堵塞学生的思维和言路。诗歌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意会和诵读,凭着直觉、想象去领略诗歌背后令人思索的深远意境,这才是对“诗性”最起码的尊重和维护。本课中的三首小诗都以一种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件件趣事,就如课文题目一样,如一幅幅“童年的水墨画”一样。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诗歌所描写的人、事、景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从而让学生自然顺畅地体悟诗歌中传递的童年趣味和作者的情感。想象与表达的`融合,不仅是言语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思维的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体现的是学生对诗歌的自主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也变得更为灵动与欢畅。在尊重诗歌本质的基础上,本课教学也立足学生语感培养这一使命,遵循语感发生发展的心理机制,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特别是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不断地强化语感图式。同时通过童诗创作,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和引子功能,激发学生创作童诗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水墨画教学反思2

  这是西师版教材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以“自然风光、家乡美景”为主题,这四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自然风光”这一单元主题,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风光。《故乡的水墨画》这篇课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其中有长满菱角的池塘,有采菱欢乐的笑声,也有那美味的菱角,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风景的独特、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故乡的“水墨画”》时,最吸引人的要数故乡的采菱女或划一叶扁舟,或荡一只水盆,熟练轻盈地采菱角的情景了。于是,我摇身一变,变成了那快乐的采菱女,一边唱着愉快的采菱曲,一边熟练地采着菱角。孩子们就成了站在岸边眼巴巴地等着吃新鲜菱角的小孩,我慌忙把“水盆”划过去,塞一把放进他们的`衣袋,他们的小脸便个个灿烂如花了!这样的情景互动,让我和孩子们都融入到文字之中,置身其中,快乐无边,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游览了江南水乡,我们又相约一起来到美丽的海滨:我们一起赏晚霞和大海的“杰作”;一起观看那耀眼明亮的启明灯;一起手挽手走在湿润柔软的沙滩上;一起和海边乘凉的人聊天、嬉闹;整个课堂让我们感觉到似乎不是在有阳光的白天进行的,而是在那清凉舒适的海滨夏夜,而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海浪的哗哗声……

  随后,我们又请班级的一位“小导游”带着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塔木钦大草原和迷人的葡萄沟,她生动地讲解让我们看到了异域美丽的风情: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那似乎是从地面拱起的巨形彩虹门;那变换多端的云彩;那晶莹透亮的“绿玛瑙”;那甘甜美味的葡萄干,无一不让我们惊叹,无一不让我们流连忘返!

  在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这些美丽的文字间的时候,那种心随文动的心境处处可见。尤其是师生一起共同畅想某一个美丽的场景的时候、共同演绎某一段文字的时候,那种和作者心灵的契合便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快乐,更活跃起来。在我们的心里,那些毫无生气的文字也变得更加美丽起来。

  把语文课上成属于孩子们的课,让他们沉醉其间,少去程序化,少去说教,便会让语文教学更有生命力!

水墨画教学反思3

  中国画意境,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情感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儿童水墨画创作如何表现出意境是我们进行水墨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在本课教材中,第一次提到了意境的概念——指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画境和情调。如何让学生理解意境?如何让学生的作品表现出意境?这些问题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个人学科素养提出了挑战,也成为我们研究儿童水墨画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对小学生《水墨画花》创作中如何表现出意境进行了相关教学探索和反思。

  一、有效欣赏,促进感受

  欣赏,是水墨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有效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兴趣,对学生创作中意境表现起着感悟和知觉的重要作用。

  (一)直观形象的欣赏感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传统水墨画自古以来写生的观察和自然体验被看做绘画中笔墨的依据,非常受重视。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物体直观形象特点,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对于学生把握和表现物象的特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中,笔者以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导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荷花雅致、纯洁的品质——花中君子。学生对荷花表现要具有的意境有了初步朦胧的知觉和意识。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生于沼泽、池塘中。荷花与一般花卉相比有其独特之美,花、叶、茎、蕾都有独特韵味,甚至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别有韵味的雅致、清秀、乖巧都赋予荷花灵气。一幅幅美丽的荷花图片引发了许多学生情不自禁的赞叹,荷花的美已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创作欲望的波澜。图片欣赏为学生创作中意境表现埋下伏笔。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自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物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学生创作中意境表现有着潜移默化的铺垫作用。

  (二)大师作品的欣赏感受

  文以载道,古今大师创作了许多水墨画精品,这些精品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水墨画创作的珍品。大师们用自己的心血之作在向我们诠释什么才是意境。因此,欣赏和分析大师的经典作品是我们指导学生创作的重要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师作品中意境的感悟和理解,笔者在欣赏过程中再配以雅致的古筝曲,并结合作品朗诵意境相近的描写荷花的古诗词。诗画相融,影音相配,令学生如醉如痴。接着,教师提出“意境”的概念,并组织学生对大师作品中蕴含的意境进行联想、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迁想妙得”,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作品中的意境,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行联想和比较,因为意境不在“意象之中”,而在“意象之外”,在于与作品的“共鸣”、与大师的心灵相通。

  二、技法指导,创作引领

  谢赫的六法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用笔用墨是中国水墨画的根本。对学生进行用笔、用墨的技法指导是引领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意境的体现,要以笔墨的运用为载体。

  (一) 有效示范,抓好技法指导

  水墨画教学中教师示范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示范决定了学生的.创意。水墨画荷花中开放的荷花、荷叶的表现是难点,教师必须进行重点示范。可先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分步骤跟学;也可先由学生自主练习,发现问题后再由教师分部示范,再跟学。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必须讲清笔法和墨法,但点到即止,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在学生基本掌握花、叶、茎的绘画技法后,构图就成为示范的又一个重点。构图,中国画称为章法。“计白当黑,虚实相生”,能够营造出意境的构图,应该有藏有露,使人有想象的余地。在水墨画构图中,常常以简取胜,努力使画面调动欣赏者无限情思达到“笔简意繁”、“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在构图上必须进行示范指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置陈布势”,从而引领学生对画面意境的营造。“经营位置”成为能否使作品表现出意境的重要因素。

  (二) 技能迁移,探究深入

  任何形式的美术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那就意味着我们要以学生的认知、技能、心理需要、兴趣爱好等为基本要素来实施教学。

  教师示范后,为了防止学生进行机械模仿,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技能迁移,变程式化的训练过程为自主体验、创造的过程。在《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中,笔者在示范后以板书形式给学生提出了三个技能要点,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迁移:浓淡干湿、虚实结合;侧锋用笔、水墨淋漓;错落有致、留有空白。学生根据这三个技能要点,结合自己的想法尝试自主表现,笔下的荷花就精彩纷呈了。学生技能迁移后的第二次练习比第一次跟学时的作业有了很大进步。

  三、诗情画意,营造意境

  中国画在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始终以人为主导,借自然形象来表现人格思想。水墨画往往借境来显意,故有“意在笔先”之说,富有文学意味,强调“诗画一律”、“诗画同源”。于是借诗来造境成为我们水墨画创作中营造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作品分析、技法学习和技能迁移已经具备了进行有意识创作的条件,但学生还不清楚如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荷花表现融合在一起。这时,几句经典诗词就可以在学生情感和绘画表现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和精美的荷花图片一起呈现,供学生朗读、选择、感悟。

  学生的作品同样可以“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学生笔下的荷花终于有了独特的美感,找到了我们苦苦追求的意境。意境无标准而有深浅,学生营造的意境自然无法和大师作品相比,但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用水墨的形式把荷花美的一面勇敢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种境界。

  李老师曾说过,教学就像孕育生命一样是一个孕育的过程。通过我们广大美术教师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使学生的水墨画创作“孕育”出意境,我们的水墨画教学就有了生命般的灵性和色彩。

水墨画教学反思4

  《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它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情景,特别是《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让孩子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这首诗必须细读才能品出味道,我担心学生们抓不住重点,品不出味道。课堂上,见学生似乎摸不着头脑,我心里急了,几乎要把答案公布了。关键时刻,我忍住了,因为我看到后排的几个学生显得跃跃欲试。我赶紧提问,哎呀,真好,他们不仅回答正确,而且理解得比我想象得要到位,有趣味。接下来是《溪边》,当我询问:“为什么人影会碎了?”的时候,有个孩子居然会回答:“因为鱼儿上钩了,欢蹦乱跳的鱼儿打破了孩子的影子”我一听这话,心里高兴极了,我没想到他能这样机敏。这首诗里,并没有直接说到“鱼儿上钩”的语句,能这样回答,说明他思考了,理解了。

  最后一首是《林中》。一开始,学生们还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让他们小组自由讨论发言后,再统一汇总上报。这样的程序以后,学生们的问题少了,原先很多的问题他们都已经解决且非常明了。剩余的问题,我依然让学生自主探讨解答,效果依然不错。在他们显得特别有阻碍的地方,我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有恍然大悟的愉悦感,师生均受益匪浅。

水墨画教学反思5

  课堂中,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学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的事。课后让学生模仿《童年的水墨画》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画出童年生活时的图画。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的尝试放手,我发现自己从前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学生们其实是可以做到并做好的,我不应该过度担心以及怀疑他们的潜力跟能力。接下来,我应该更勇敢更放心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大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要效益,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选择歌曲导入课题,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接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对生本教学前置作业的检测。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对课文初步掌握的情况。然后理解诗意,放飞想象。“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细细读,慢慢品,联系实际。

水墨画教学反思6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所以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儿童诗,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所写的儿童诗歌也不错。基本仿写儿童诗教案上能够体现出儿童诗歌的特点。

水墨画教学反思7

  这篇文章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利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包括了三首小诗,分别以“街头”、“溪边”、“江上”为题,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美丽。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教学中我采用的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始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训练的首位,不仅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及时点拨,还对阅读方法进行了迁移,在动听的乐声中,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使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读书乐趣中、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们在情感的带动下,体会诗中的妙趣,走进诗的意境,真正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配乐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在课程进行尾声的时候,有进行了课外知识拓展,用本节课学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领略了《我渴望回到童年》一文中,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与向往,在总结全文的时候,用成方圆的《童年》这首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走出教室。可以说,这节课上孩子不仅领略了诗歌的文字美,意境美,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童趣美,以及音律美。

  唯一感到有遗憾的是,在课堂中对每个小节中展示出来的意境画面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只用了三张同类别的照片,如果我的网络能力再高一些,就可以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素材,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水墨画教学反思8

  在游戏式练习中让学生,逐步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而这些特色是因为使用各具特色的材料而产生的。对儿童的辅导要强调掌握水墨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不能像对成人培训一样苛求。但在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掭墨、蘸水、调色等基本方法,要认真对待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要多进行身教示范,设计好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激发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1、让儿童体验线条之流畅美。初学水墨画,让学生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毛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线条构成一些图形,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2、让儿童体验笔墨之层次美。儿童对浓淡变化的墨色充满了好奇心,老师适时引导点播,用小魔术等方法,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边练习边掌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水和墨的调和方法。

  3、让儿童体验用笔之变化美。中侧锋、顺逆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师可将毛笔从中锋到侧锋依次示范,让学生观察线条的变化并尝试练习。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装饰画来调动儿童的练习兴趣。就是要求学生在四个小三角形内用不同的图形来装饰,如动物的脚印、皮毛的斑纹、树干的纹理等,在轻松的游戏中领会用笔的变化之美。

水墨画教学反思9

  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期待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可最终教案被改得是面目全非,上起来依旧是生涩而牵强,原本溢光流彩的文本语言立时少了灵性,任凭怎样咀嚼可愣是上不出那个味!说到底,大师的`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决非我们所谓的“精雕细琢”。

  今后在每一堂课上仔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自我监督——进行创造性劳动。当然有一条途径一定非常管用——读书!读书,再读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每一堂课也会生成高效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从打造高效设计做起,我心向往之。

水墨画教学反思10

  《童年的水墨画》这组儿童诗摄取了童年生活的三组画面,分别以“溪边”、“江上”、“林中”为题,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因为是源于孩子们生活的文章,设计理念上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展、自演中,去主动积累、主动写作、主动阅读。

  本节课最成功的设计就是: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读出童年的快乐,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条理清晰、渗透学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受益无穷。

  亮点一:(学习溪边)老师抛出问题:在溪边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把溪边钓鱼的快乐热闹场面读出来。背诵溪边。师生达成共识,学生交流分享溪边钓鱼的.快乐、溪边美景、溪边垂钓的画面,心中有了画面,声情并茂地读出来。经过反复的指导朗读,帮孩子们在眼前呈现出一幅色彩艳丽、有动有静、热闹快乐的溪边垂钓图,最终达到学生能入情入境背诵《溪边》。

  亮点二:(学习江上、林中)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图文结合,走进文本,小组合作学习,读懂句子感受江上、林中的快乐。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自读、小组读、小组展示、小组竞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

  亮点三:文中取法,写出童年的快乐。感悟作者的快乐,链接生活,将快乐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让孩子写出自己的童年快乐,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书写儿童诗的兴趣。

  整节课,条理清晰,渗透方法,用浓厚的色彩,含蓄的艺术手段来结束一堂课,使学生感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课堂实效。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我们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学生,我们是这个舞台的策划者,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的孩子跳出绚丽多彩的舞姿。

水墨画教学反思11

  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诗歌教学运用词理论也非常有效。诗歌作为语言凝练,情感蕴含丰富的一种文体,没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读更加有效地体味诗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细细的分析来说,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道。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我首先紧紧扣住了诗歌的题目“水墨画”,以艺术相通的理由,跟学生说“我们上一节诗意的美术课”。

  学生顿时愣住了,却又有点兴奋,都充满着期待。在师生互动交流“画画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中,我获得了许多的资源,有学生说“画画要先拟定一个背景图”,有的说“画画要突出重点表现的景物”,“画画要根据心情用不同的色彩”“要有细节的描写”,答案丰富多彩,也中了我的“圈套”。其实我就是想让他们用喜欢的美术去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去感悟作者的画,以及画中的情。我简单几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画框,并让同学们思考“用刚刚分析的画画的理论,来想想该往这三副童年的画中添上什么景致?”这一步其实是让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意,第一次引入了读诗歌的阶段。然而,这仅仅是从了解诗歌大意层面出发的,而更深的层面在于觉得这三副画中的情。于是我在本节课上又渗透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概念。

  引导道:根据同学们刚刚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我们基本完成了“画意”的了解,然而“诗情”也就是作者表现的情感却有待发掘。进而学生通过一遍一遍有感情的朗读,其中包含了我的正确、错误示范朗读的比较,引导他们发现朗读应该注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知道为何这样读。因此在这一系列多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自己也能够抓住一些“诗眼”读出感情了。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自己编的童年小诗,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在动听的乐声中,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书页轻轻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摸不掉的笑……”“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使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读书乐趣中、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部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3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读《我想》时,问: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诵读最神往的愿望,想象画面。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3、拓展延伸。写写自己童年的梦想与童年趣事。遗憾:有些同学还是没有读出诗的意境来,还要加强朗读。

水墨画教学反思12

  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课后整理思路,回忆课堂,反思总结,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一步,下面就所教学的《童年的水墨画》第一课时反思如下:

  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之前,根据学生完成的'预习单,了解到学生产生疑问最多的词,根据词而展开。全部设计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整体感知,解决难懂的词,读好长句子;二是细读溪边,细品溪边水墨画的美。课上较为满意地方是写字设计针对性强。重视朗读。对于难懂的句子,先理解词再进而理解句子,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不足之处有三点:一是朗读的针对性做得不够,例如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学生在想象什么样的垂柳时,没有打开思路,归根结底是朗读的不够深入。二是朗读指导方法有所欠缺,怎么读好景物?是课上处理不到的地方,学生在读前两句时只是泛泛而读,没有全身心感悟。三是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没有做好引导。课中还出现了两处瑕疵,一是当读得不对,剥读得不对,在此也感谢老师们给我提的建议。希望能将这些问题整理再重新设计,磨合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水墨画教学反思13

  安阳市文峰区第二实验小学李王芳

  《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包括了三首小诗,分别以“溪边”、“江上”、“林中”为题,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孩子通过反复诵读走到诗的情境中去,细细品味,充分领略儿童诗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动听的配乐中,学生们闭眼想象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进而变成了流畅的、富于个性的语言。

  第一首小诗老师教学习方法。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第一首《溪边》,并谈自己所看到和想象到的画面,体会小诗中孩童的心情,将画面的美和儿童的快乐读进小诗里。比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并在读中通过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第二、三首小诗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读、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小组学习后两首小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实践运用。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我启发学生总结作者写小诗的方法,学习小诗里巧用修辞表现童年的美与乐的方法,让学生也来试着用美丽的语言描绘下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生动场景。

  不足:

  1.“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多问问学生:“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从兴趣出发,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自主学习。

  2.拓展延伸,总结写法。这一环节,没有做到读写结合。

  生本教育的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引导学生总结了作者创作小诗的方法,说出了自己童年有趣的生活场景,而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小练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今后,我还要多看,多思,多总结,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不断充电,使自己教学水平循序渐进,更上一层楼。

水墨画教学反思14

  《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摄取了童年生活的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动听的乐声中,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书页轻轻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摸不掉的笑……”“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使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读书乐趣中、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2.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们在情感的带动下,体会诗中的妙趣,走进诗的意境,由此带孩子们进入诗的美妙境界,一堂大讲堂,很好的补充了空白,真正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3.读读写写:安排学生选取其中一首诗歌,仿写一段。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堂中,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学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的事。课后让学生模仿《童年的水墨画》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画出童年生活时的图画。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三、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的尝试放手,我发现自己从前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学生们其实是可以做到并做好的,我不应该过度担心以及怀疑他们的潜力跟能力。接下来,我应该更勇敢更放心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大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要效益,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选择歌曲导入课题,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接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对生本教学前置作业的检测。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对课文初步掌握的情况。然后理解诗意,放飞想象。“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对《水浒传》的了解,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以读引读的目的。最后拓展延伸,快乐练笔。这一环节,读写结合,读画结合,生本教育的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以读引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梦想,搜集名人的童年的趣事,让学生有所看、所读、所经历的在小组内交

水墨画教学反思15

  4月24日,执教《童年的水墨画》,参加宜秀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前谈话,以一首《秋千歌》引入,在朗朗的诗歌声中开始了我的`教学,此暖场环节,因为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来听徐老师说是第一次来这里上课,(其实他们在这样陌生的环境是很有压力的),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两年前执教《瑞雪图》,学生也是非常紧张,也和这个有关!接下来,就经历了初读、认读生字、练读句子,最后品读诗句,总结学法!总体感觉:1.课堂偏冷,互动性不够!2.在细读文本时,象很多老师说的那样,还是稍微碎了一些,应该采取整体把握的策略。3.课堂上讲得过多,把握好要讲什么,怎么讲!4.心理素质,急待改进,学生回答问题时,急于讲出正确答案,缺乏等待!

  上好一节课,其实真的不简单,好好总结原因,为了下一次的出发!

【水墨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03-21

水墨画教学反思(通用13篇)04-20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15篇04-05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精选14篇)04-21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通用12篇)04-12

幼儿水墨画教学论文03-14

水墨画螃蟹说课稿11-11

水墨画说课稿10-09

水墨画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