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
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2
在五(1)班上五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我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 、“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为此,我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我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我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我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在五(2)做的都是沉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我知道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我笑了笑,拿出回形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我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这次,我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耶”,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我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有同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张钟跃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于是我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讲解的基础上,我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
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
课后我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虽然我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我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看来,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参,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另外,课前我们到学校餐厅要来10个胡萝卜2个白萝卜进行了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发现只有3个胡萝卜是浮的(而且大部分浸入水中),其余7个胡萝卜和2个白萝卜在水中都是沉的,而课本上的原话是:“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找在水中能浮的萝卜作为实验材料(课上我是用那3个在水中能浮的胡萝卜做的实验)。作为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材料,我感觉教材中应选用学生不容易判断,但实验起来现象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等,否则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3
物体的浮与沉的现象,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再加上学习了阿基米德定律后,学生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来我认为不需要用很多时间分析,但事实不是这样。问浮沉与什么有关,回答千奇百怪。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抓住学生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的'特性,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整节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演示实验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第二环节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通过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能对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应用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因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己得出结论,所以学生的关注程度很高,领悟力也较好,所以顺利达到了预期设想的教学目标。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4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极大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新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我设计的本课三个主要活动是这样的:
1、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首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板书。让学生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初步判断: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大的物体会怎样,重的物体会怎样等。
2、实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请学生再放入水中进行实验验证,汇报时,教师再次把学生的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对比,结果学生得出:物体的沉浮跟大小、轻重又无关的结论。
3、再次进行实验验证跟大小、轻重的关系。控制一组变量,(轻重)研究大小,控制一组变量(大小)研究轻重。 最终得到结论:轻重一样的物体,沉浮跟大小有关,在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一样的物体,沉浮跟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从这三个活动的安排上来看,第三个活动是第二活动的发展,第二个活动又是第一个活动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所开展的`活动是按学生的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有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发展,这个活动的价值就比较高。
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成效。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严谨求真的习惯,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5
《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阿基米德定律》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浮沉条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这一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铁块能沉入水中?学生答:因为木块重,而铁块轻。然后我演示:将一根小铁钉和一大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这时铁钉下沉,大木块却浮于水面,显然大木块比小铁钉重。这说明物体浮沉的原因并非如大家所想。因此这样通过打破学生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上完这节课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好多学不好物理的同学并不是对物理不感兴趣,而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或数学基础薄弱等因素,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正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
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
重点与难点:探索、发现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二、幼儿尝试(一)
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得出结论:
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三、幼儿尝试(二)
1、教师提出尝试题: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
2、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
3、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四、幼儿尝试(三)
1、教师提出尝试题: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
2、幼儿尝试,得出结论:
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
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五、幼儿尝试(四)
教师提出尝试题:
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
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
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麦粒分开?
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
六、幼儿尝试(五)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7
设计理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同时他们对于“沉和浮”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从学生观察小石头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开始,引领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观察标准,为后面对沉和浮的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一活动的设计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将物体放到水中去观察,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猜测及验证的过程,因为,学生只有在经验与事实产生矛盾的时候,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此时适当的对学生再做以提示,引导学生建立比较的概念,从而轻松的解决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今后此类实验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二、能力与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经过简单的推测、实验的活动过程,获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难点:引导学生推测、实验、观察、交流,获取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木块、石头、浮标。
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西红柿、橡皮、牙签、大头针、螺帽、蜡烛头。
3、小组观察或演示用的大小一样、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材料一组。
教学过程:
一、我做过,我知道。
1、引言激趣。老师出示石头、木块、浮标。
2、直接进入课题,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我猜猜,我试试。
1、请学生从桌内轻轻拿出材料袋,认识物体。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物体的沉浮。
3、学生汇报猜测结果。师提出问题: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4、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测的对错。在实验前提出要求:(1)大家要学会分工合作。(2)请将物体依次放入水中实验。(3)注意仔细观察。(4)将实验后的物体擦干放回材料盒中。
5、学生汇报。
6、老师小结:看来,猜测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亲身实验,才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
三、我来想,我来做。
1、老师提出疑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
3、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放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来汇报想法、实验结果。在交流中获取答案。
5、小结并板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系的。
四、我经过,我来说。
1、通过学习这一课,鼓励学生说说收获,谈谈感受。
2、老师做演示实验。
3、下课!
总结:
浮标运用明概念、判断有标准,利于后续活动。
在学生思维冲突、迷惑处引导,教学才会有效。
现象与本质,学生口中说出浮力、密度,接下去研究大小、轻重与沉浮的关系,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否利用?怎样利用更有效?
老师要给予重视,再加追问:与什么密度有关。
学生各组意见不一样,可喜?可忧?还是无措?
无疑到有疑,到新的疑,小疑则小进,再疑则再进,一节课如此者四,课始于疑,课终还有疑,学生质疑,教师激疑……疑是学习起步。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8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鼓励学生在观察研究活动中自己解决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在活动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经历一个对原有认知进行自我否定、修正的'过程。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观察研究活动中,经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归因研究的活动过程,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教学设计过程:
1、设疑激趣:
(出示一个瓶盖)师问:把这个瓶盖放入水中,你们认为会怎样?
生:会沉,或者说会浮。
师演示:沉。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生:把盖沿朝上,放在水面上。
师演示:浮。
师:那别人问你是沉还是浮,你该怎样回答?
出示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有时是浮的,有时是沉。
师:你说怎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生:放的不一样。
师:怎样放在水里肯定是沉的?
生:把瓶盖沿朝下。
师:看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浮,要统一方法,我们就用放在水中的方法来观察物体的沉浮。
2、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
师:今天的活动四人一组,下面有一袋东西,有胡萝卜、泡沫塑料、铁螺帽、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卵石。请你们先预测一下,再实验。把预测的结果填写在下发的表格中。
学生开始活动。
(有的学生没有预测,开始把材料放在水面上,教师及时进行了制止。)
学生汇报预测的结果。
师:说说预测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轻重、大小、材料
3、研究物体的沉浮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师:按轻重给这些物体排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对有不同意见的在天平上称一称)
学生开始实验,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汇报实验的结果。
师: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生:没有关系。
师出示三个球:比一比,这三个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生:这三个球颜色不一样,轻重不一样,但大小一样。
每个小组领材料。
师:先分分哪个球最重,哪个较重,哪个最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红 绿 紫
学生实验并汇报结果:重 ↓ ↓ ↑ 轻
师:从刚才的实验结果上你又发现什么?
生: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师:那么物体的沉浮跟轻重有关吗?
4、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吗?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9
本节内容是对上一节《阿基米德定律》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浮沉条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这一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引入新课时,我主要通过课件展示了许多生活中浮沉现象的图片,然后提问: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的思维开始打开。然后我再演示实验:将一铁块和一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这时铁钉下沉,木块浮于水面,这是为什么?物体浮与沉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学习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下列实验:
(1)把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小瓶上浮至漂浮在水面上。
(2)把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小瓶下沉。
完成实验后,我把小瓶在水中的各种状态展示在白板上,并补充小瓶的漂浮状态,让学生画出小瓶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并比较小瓶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分析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我又提出问题:只要是实心的铁块,无论大小都沉入水中,而实心的木块,无论大小都漂浮在水面上,刚才实验中在水中加入一些盐就可使小瓶由下沉变为悬浮,这些现象又说明了什么?这时有同学提出:浮力可能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此时我进一步提问:应该是什么关系,请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这时整个班级的气氛被带动起来。最后不少同学都能分析出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上完这节课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好多学不好物理的同学并不是对物理不感兴趣,而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或数学基础薄弱等因素,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正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科学教学反思02-08
浮与沉教学反思03-05
《沉与浮》教学反思04-01
《沉与浮》教学反思15篇04-01
水中的浮与沉作文03-30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05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04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4-02
《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