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精选17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将军列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力作,体现了他刻画人物的高超才能。在本文中,他抓住李广一些最突出的特征,通过一些生动、简短的故事和细节,是人物形象极为鲜明。
文章开门见山般在一开始就向世人展示了李广将军的魅力:典属国公孙昆邪在李广戍守边疆期间竟哭着请皇上将其召回,唯恐李广阵亡,大汉失去一员良将。这也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的去一睹这位良将的风采。果然,他没令人失望。
面对匈奴数千骑兵,他仅有百人,竟平安逃脱。这体现了他的智慧,这智慧是生活在塞外,身经百战的积淀,从生活中总结教训,是我们应学习的。
这篇文章读完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广将军对部下的真挚。抗击匈奴时,他不纸上谈兵,而是冲向最前方去战斗;他在水丰草茂的地方驻营,简化各种文书簿册,处处体现他对将士的体恤;遇上断水缺粮的困境,他绝不会比士兵多喝一口水,多吃一口饭。他可是大将军啊!幸而,他的好并不为世人忽略。他因刚强的性格而拔刀自刎,竟如同国丧!举国哀痛却也无法慰籍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丈夫因壮志烈血未能挥洒而伤痕累累的心。这名良将终于陨于自己的刚强,高傲。
人无完人,李广也不例外。他曾在家闲居多年,期间常外出打猎。一次,外出饮酒,归时经霸陵亭,霸陵尉刚巧喝醉,对这位爆脾气的前任将军出言不逊,在李广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当李广受封为右北平太守时,出人意料的邀霸陵尉一同赴任,就在大家都感叹于他的不计前嫌时,他却于军中将其杀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曾于一天之内杀掉曾妄想反叛但已投降的八百多羌人。他是凶狠如虎狼,但这才是他成功的原因不是吗?
他死了,死于自己的高傲,他或许有错,但不至深重,可他的孙子李陵却使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人以此为耻,使李氏衰微没落,或许是上天仍在祭奠那八百具魂灵。或许这世界,本不许人犯错。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2
今我读了《史记》李将军列传,感受颇深。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就是说桃子和李子都不会说自己有多么好吃,但人们却都来采摘食用,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此言虽小,却可以谕大也。
李广,世代为将,其祖先李信是秦时追获燕国太子丹的大将。李家世代授受弓法,精于射箭。李广更是善于骑马射箭,在战场上以力战闻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只要他出现在敌人军阵前,敌人便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汉文帝感叹地说:“可惜啊,你没有遇上时机,如果你赶上高皇帝的时代,封为万户候,那还用说吗?”他带兵打仗,对待士兵宽厚温和而不刻,与士兵共患难、同享乐。李广死后,全国上下老百姓都为他流泪。
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本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本身行为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李广就是此言所说的前者,他为人忠实诚信,打仗沉着勇敢。他虽然诚恳质朴像个乡下人,又不善言辞,但士兵们都愿意随他行军打仗,乐于听他的指挥。李广“其身正,不令而行”。
西楚霸王项羽他脾气暴躁,不纳忠言,后来他在阴陵迷了路,向一耕田老者问路,大声喊着:“老头,路往哪走?”老者见他没礼貌,骗他说,往左走。项羽便率领残余的骑兵向左骑去,后陷入了沼泽地,被汉王派来的大军团团包围,项羽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自杀。此乃“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
我们学习历史,要像嚼泡泡糖似的,读懂《史记》,要像李广那样做一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人。谚语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即:能实际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能实际去做。此言非虚言也,人要有真才实料,不要枉有虚言。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3
读了《李将军列传》,第一感觉肯定是觉得李广武艺高超、作战勇敢、智勇双全、仁爱士卒,德才兼备,更为他可惜,为他打抱不平,他那样优秀的一个人,竟没能封侯,始终不被朝廷重用。我们都觉得这是当权者的错,然而李广若是将帅之材,没有理由不封侯,这就说明除了生活的时代对他来说不好,他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性格决定命运,使李广命运如此悲惨的最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他的性格。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李广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一是不善言辞、性情冲动。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二是没有政治见解。汉景帝时代,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役中,李广本应以杀敌夺旗的赫赫战功得到应有的奖赏,却因私受梁孝王赏赐的将军印,而无意间得罪了景帝,结果不但没有被追加奖赏,还埋下了他最终悲剧结局的祸根。李广的头脑简单,从不考虑政治,看不出当政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没有政治上的见识,在专制制度下,性格太直,不会稍微变通一下,肯定对自己是有坏处的,这也是耽误李广前程的一部分原因。三是做事不计后果,甚至有些逞能,如传中所记李广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以“百骑”而对匈奴千骑,除了勇敢之外,是否还有蛮干的成分?四是滥杀无辜,报复心重。如有一次他被贬为了平民,带人晚上骑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李广的从人说:“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喝醉了,不放行,说:“在任的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过去的”。没过多久,匈奴又来了,李广又当了将军,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显得太小心眼儿了。
李广的性格注定了他在当时没有太大的建术,然而他的大多数性格如果不放在官场上来说就是值得人敬佩学习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李广,也确实值得人们喜爱。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4
西汉时,有吴楚之乱,有匈奴侵扰,出了很多有名的武将,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对他的评语,认为他老实木讷,不善于为自己宣传,但他忠义还是得到了人的尊重,就像桃、李都不会说话,然而摘的人很多,还是在树下形成了路。然而我读过《史记-李将军列传》之后,对他却也不那么佩服。
李广虽然有名,但没什么大的军功,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一次追敌太深而身犯险境,他让军士们有意摆出有恃无恐的样子,敌兵反怯,于是得而脱险。再有就是射箭入石了,这倒很令人怀疑真伪。另外他的箭法不错,他的名气一大半与箭法有关,但光是武艺高强并不能算好将领。他自己认为屡站而没有军功不能封候是因为没有机会、命运不好,他去问“望气”官员,就是观天象、卜吉凶的官员,官员是相信报应的.。
李广虽然廉,并且爱护手下,但也曾睚眦杀人。他曾因为损兵太多而又一度被匈奴捉住而被判罪,最终免官成了平民。有一次带人晚上骑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李广的从人说:“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喝醉了不知深浅,偏不放行,说:“在任的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过去的”。没过多久,匈奴又来了,皇上又让李广当了将军,李广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这比起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李广显得太小心眼儿了。
不过李广虽不让人很佩服,但作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还颇令人同情。李家人得善终的也少。李广本人六十多岁还主动请兵,跟着卫青,卫青不给李广正面对敌的机会,最后还责怪李广误了军期、致使匈奴跑掉,李广要被处分,他自刎而不去再面对“刀笔吏”。李广的堂弟李蔡已经当了丞相了,却因为侵占景帝陵前通道附近的地方而被问罪,不愿上公堂,自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父亲的缘故怨恨卫青,打伤了卫青,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孙子李陵也去打匈奴,寡不敌众,被捉,却没有像他爷爷那样逃脱,最终降了匈奴,并当了单于的女婿,这样留在汉的老母、妻子和儿子就都被杀了。李家至此彻底败落。说是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其实富贵也不过三代。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5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有一种巍峨叫坚守,有一种坚毅叫不屈,有一种永恒叫勇敢。当一个人迷茫,当一群人迷途,当一个民族迷失,来探求将军李广,来找寻丢失的民族脊梁,补充坚强的钙质。
李广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中有些对李广近乎神化的描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等等。先不管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是否真正地按照史学家谨严负责的态度去记录李将军的事迹,这些事都反映了司马迁乃至全部民众对李广英勇善战的崇敬。盛唐诗人王昌龄有诗提到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间接反映了飞将军李广的勇猛。
细细追究,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十分推崇这种剽悍的民风,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汉武帝时期西征匈奴,有唐末苻坚破釜沉舟,有满清木兰围场的秋狩,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精神却有逐渐淡出人们头脑的趋势。想想近代屈辱的近一百年,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又一次成千上万两的赔款,一块有一块美丽国土的割划,一场又一场毫无战果的战争……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地盘上被欺负,被压迫,被抢掠,被杀伐,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却丝毫不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一点点反抗意识,勇敢坚毅都去哪儿了?
还好,我们有林则徐,有魏源,有吉鸿昌,有孙中山,有毛泽东,有这些人还肩负着重大使命——重新唤起人们心中的希望,勇敢起来,斗争起来,中华民族复兴起来!
现在,中国仍面临着国内国际各种严峻形势的挑战:疆*分子肆无忌惮地打*抢烧,南海争端形势错综复杂。中国人,不能再一味的低头忍让了,要团结一心,为了国家发展,为了生活安康,为了仍有尊严地活着,要重拾民族勇敢的脊梁。
勇敢,是民族脊梁坚强的钙质。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6
今天读了《史记》之《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紧紧围绕飞将军李广的精于骑射,勇猛,正直清廉的特点来写。李广生于汉朝,祖先李信也是秦朝的名将。李广在冲锋陷阵或与猛兽格斗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敢。但是他的才能却让皇帝嫉妒成恨!只让他在边境守卫,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那里都以英勇善战闻名。
但最终李广还是被封为郡太守。皇帝命他在边境防御匈奴。一日一名宦官跟他学习却被3个匈奴打了,李广带人打匈奴却把李广的几十个骑兵都射死了,于是又带兵数百去追赶。可是不久又遇到数千匈奴骑兵,这时,李广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他冷静分析后先安慰士兵们不要怕,又假装出他们是大部队派来的侦查员。所以又勇敢的向前走到离匈奴只有不到两里地的路程才缓缓停下来,接着又让士兵假装成要在此安营扎寨的样子,他的士兵们都怕极了,但是李广却坚信自己的直觉。这样一来敌人们就真的不敢来打李广他们了。不久,一个骑白马的首领出来修整队伍,这时李广突然带兵冲上去将他们都射死了,然后,又要求士兵们躺下休息,匈奴人怕有埋伏,趁天色已晚偷偷把兵都给撤了。第二天李广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大部队。
汉武帝时,经别人推荐李广从郡太尉调入朝廷当了未央宫太尉和程不识一样的官职。但是李广治军方法简单且有用,驻扎一般只驻扎在有水草的地方,住下后又人人自便,夜间也不打更巡逻,但他能远放哨探,同样可以掌握敌情,所以也未遭到过敌人袭击!但程不识军队制度严格,人人军兵文吏对何事都极其严明,全军很少得到休息,但他的军队也没有遭到过偷袭。李广对他的军队士兵宽容和平,让士兵生活的'很快乐,士兵也很愿意为他拼命。所以匈奴人也都害怕李广,士兵也都愿意跟随李广打匈奴。
而且李广也同样拥有超人般的巨大力量!!有一次李广傍晚出去打猎,却把一块巨大的石头当成了老虎,他拔剑就射,近前一看才知道那个是石头,可他却射入了石头中!真是神力呀!
李广为人还十分廉洁,得到的一点赏赐都分给自己的部下,吃点好的也分给士兵们吃。所以士兵们都十分尊重他!李广身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一直到自己的年龄已老还要强的统领大军去攻打匈奴兵且取得胜利!他的勇敢和执着,廉洁等高贵品质真让人敬佩啊!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7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文帝十四年,一位满腔热血的青年参军抗击匈奴,他的心里秉承着无数人们从古自今的梦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汉文帝的一次评价"可惜你生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时期,万户侯岂在话下!”这无意之语就如同魔咒一样伴随了李广的一生。但历史同样给了我们一个活灵活现的李广,一个兼并传奇与悲剧的人生。
他有勇有谋,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沉着应对,准确地揣摩到了敌人的心思,慑退敌人。辗转于各边郡间,任太守一职,守卫大汉王朝边境长达四十余年,作战勇猛,连匈奴都不敢来侵犯。花甲之年,仍能飞身夺胡儿马匹与弓箭,真是令人敬佩!
他体恤将士,深受将士爱戴。赏赐通通分给部下,士兵不全喝到水,他就不喝。士兵没全吃到饭,他就不吃。他对将士宽厚和气不苛刻,让许多将士乐于效命。
他箭术高超,生于射箭世家,自幼学箭,臂长如猿,平日以射箭为消遣。世皆惊叹—李广为将,才气无双。世世受射,射无不当。射箭有射虎之威,入石之效。
但他也心胸狭隘,酒醉过陵亭,路有都尉阻,扣留陵亭下。天子招李广,任其为太守,都尉随其去,谁知招杀手。
他性情高傲,置身于沙场中,对朝廷于不闻不顾。这也是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期李蔡、卫青、乃至霍去病都渐渐得赏地封侯,可他,过错没人保,苦功不相成。
终究李广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不完美方显真实。四十余年的光阴逝去了,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也变成壮志未酬的老年人。四十余年让百姓免遭涂炭,四十余年使国土免遭践踏,难哉!难哉!他这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统治者却不理不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他逝去了,百姓和将士们的泪水方能体现他的功勋卓著,只有人民才能给予最公正的评价。
历史是公平的,只有时间才能丈量李广的伟大。后代的'帝王们有的奉他为先祖,有的为他修寺庙等等。至今他的形象仍活跃于文字上,他的英姿浮也仍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8
《史记》中的悲剧性人物数不胜数,比如西楚霸王项羽、韩信、司马迁自身......李广也是其中之一。《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司马迁因为李广的孙子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惨遭宫刑,所以司马迁在写《李将军列传》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方面是对李广一家和自身不幸命运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当权者忽视贤才的批判。对于我们而言,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评价一个人物。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骁勇善射,打仗战术制定也十分灵活机动,具有卓越军事才能;他有勇有谋,用于出击匈奴;他爱护将士,身先士卒。李广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可否分,他的卓越才能同样不可否认。但是所有事情都事出有因,李广悲剧命运的产生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李将军列传》当中插叙了一个小故事,在李广从匈奴手中讨回来却遭受质疑被赎为庶人之后的一天夜里,骑马外出与友人在田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不巧被喝醉了的霸陵尉拦下,禁止通行,霸陵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于是李广被迫在霸陵亭留宿。之后匈奴入侵,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要求霸陵尉一起赴任,在军中把霸陵尉杀了。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李广在小事情上都没有做到忍耐,可见他心胸狭隘。
李广杀霸陵尉这个故事之后太史公随即叙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这个故事也与后文详细描述李广射箭习惯相照应。李广射箭通常等待敌人在自己可以准确射杀范围之内时再射杀,这一习惯虽然可以保证敌人随即应弦而到,但是风险却很大,因此李广在带兵出战时也多次吃亏受辱。这一方面说明了李广对于杀敌的.谨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他的刻板,过分地恪守一项原则,不懂变通。
李广虽身先士卒,爱护将士,但是他在治理军队的过程中过于散漫、放任自流,没有按照规章严格运行、治理军队,他错误地将爱护将士与以法治军看作是对立的方面。
卫青以李广老且运气不好为由不让李广与单于正面抗战,而李广却冲动执意前行,最终酿造了人生的悲剧。
......
这些种种从列传中透露出来的文字,揭露了李广本身的性格缺陷,李将军其实和项羽有着相似之处,时运不济无可否认,但主导他们悲剧性命运的是他们自身的性格。
李广道德品质让百姓们永远铭记,他的性格为他的一生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9
《李将军列传》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李广在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际遇,重点记述他为上郡太守时的一段经历。第二部分,写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重点记述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赞扬了他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第三部分,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第四部分,是作者的论赞,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全文主要通过侧面描写、叙述、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突出李广的人物形象,热情歌颂了李广优秀品质。
一、通过李广善射,有射虎之能;上郡之役,李广用诱敌之际,故布疑阵,射杀对方领军,以弱制强;马邑之战,李广被俘,并设计逃脱;跟随张前出塞征匈奴,李广四千骑兵部分被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四万骑兵包围,李广射杀八名对方副将,安抚军心,沉着应战,终于等到援兵等。表现了李广的机智勇敢和精于骑射的特点。通过与程不识治军严明烦扰的对比,突出李广的治军简易的才能和爱护士卒、廉洁正直和的优秀品质,为士兵所拥戴。二
二、从大将军征伐,其他人都封功,唯独他没有;与张骞出塞征匈奴,他同样无功;随为情霍去病出塞征匈奴,遭汉武帝和卫青的排斥和压制,最终自杀;和李蔡相比,他一直官不上迁。这些都一方面表彰了他在抗击匈奴入侵,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所建立的历史功绩,对他怀才不遇的遭遇和一生屡遭排挤乃至被迫自杀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也对卫青徇私嫉贤,迫害李广痛加批判贬斥,对汉武帝压制贤能、赏罚不分的揭露褒贬分明,于叙事中寓论断、寄悲愤,思想意义深刻。
三、此外,司马迁的写作评价客观公正合理,从不因为决不因喜欢一个人而完全肯定他,也不因为厌恶一个人而全盘否发他。文章其中有一段是写李将军退职后受辱霸陵尉,而再次被起用后,威震匈奴,同时也二话不说立即斩杀霸陵尉,先斩后奏,以泄心中不平之气。作者也批判了李广的这个举动,对李广的小人之举加以贬斥。但从另一个方面这表现了李广也不是完美的人物,难免小心眼、小肚量,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李将军形象。
纵观李将军的戎马一生,悲多于喜。坎坎坷坷的一生印证了他为大汉征伐匈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即使含冤而死,()但却被世世代代的百姓所爱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吟唱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怀念李广事迹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以此来表达我们深切的怀念之情。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0
他,魁梧高大的身材,百步穿杨的箭法。行走于苍茫大漠,驰骋于天地之间,如太湖水一般深邃的是他的眼眸,如太行山一样凝重的是她的背影。那就是李广,听,他来了——
“我一生戎马,立下多少大功!不想,如今不仅丢了身家性命,连封赏也轮不上了。”眼前的这个人,饱经岁月的沧桑,一脸的茫然与无奈。我与李将军同坐于他曾拥有的山河之间,听他肆意倾诉他对大漠的爱与凄凉。他说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击溃匈奴,这片纯净的天地,包含了它太多的爱,太多的辛酸。李光捧起一把沙土,嗅着那阳光的芬芳。李将军的情,又多么深,他是眷恋这山河的呀!
可是,竟落了个功过相抵。“我可打过这匈奴七十场了呀!”是啊,此刻的他,应想着那战场上,风在耳边呼啸,自己的飒爽英姿了吧!“事过境迁呀,我爱过这大漠,可最终还是葬身于此了。”这世道大概恨透了这个“飞将军”了吧!一生戎马,可一点功名也没有得到啊,李将军不爱功名,可他也爱这大漠阿!只因秦王的一句话,一生功绩,就此灰飞烟灭。历史对李广太薄,在次征战七十余次,竟迷失了生的.道路,这也许就是李广的命吧!
“老天也毕竟待我不差,青史留名呀!哎——”大漠圆圆落日的映衬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也许使我永远难以忘记的千年一叹吧!
卫将军青,卫子夫弟弟,同为平阳公主家奴,卫子夫幸于汉武帝,得皇子,卫青同时受重用。元光五年,就是马邑之围后四年,汉同出四路大军袭匈奴,独卫青袭龙城得胜而回。元朔元年,卫青出雁门俘虏匈奴千人,明年,得黄河南地,现在的鄂尔多斯草原,建立朔方郡。元朔五年出朔方郡击溃右贤王,俘虏五千人,拜为大将军,其三子皆封候,元朔六年卫青出定襄,无功,霍去病八百骑,深入敌后数百里,斩首二千二十八级,封千户候。同年,汉武帝新宠王夫人寿,卫青以五百金为礼。三年后,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北地,功祁连山,得酋涂王,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阙氏,增封候过万,贵比卫青。元绶四年,去病卫青各五万骑,卫青会战于单于,斩首万九千级,单于失踪。去病五万骑袭王庭,封狼居胥山,单于姑衍,登临瀚海,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骑。去病增封五千户,自此去病贵于卫青。卫青礼带士兵,同甘苦,去病为人少而不泄,有气敢任,曾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武帝待之甚厚,从军时数十太官伺候伙食,经常丢弃剩余的酒肉,而士兵有饥饿不饱者。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1
大凡读古文,尤其是文献,文字虽然言简意赅,但总的感觉,一是枯燥,二是深奥难懂。但是,读《史记》却不然,他的人物传记读来出神入化,令人手不释卷,爱不释手。随着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史记》不仅是永垂不朽的历史巨著,更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史记》全书取材广泛,语言生动、丰富,情节引人入胜,使人读来既无冗长、空洞之感,又能发人深省,不愧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典范。这些特点,在它的人物传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独到、细致,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刻画出人物的灵魂,使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写作手法上,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兼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寓论于史,即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又引人深思,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们仅从《李将军列传》中就能完全感受到这部博大精深的的历史巨著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学内涵。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所着《史记》中的.名篇,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对李广大加赞扬、推崇备至,认为李广武艺高超、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同时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并且为人简易、号令不烦,可以说是德才兼备,不愧为一代名将。此外,作者还笔端含情,对李广一生未能封侯并且最终含冤而死的悲剧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也流露出了对权威者的愤慨。
李广是当时一位激起人们广泛同情与普遍爱戴的民族英雄,他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些丰富的材料给司马迁为李广作传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广大人民对李广的惋惜和怀念之情也为司马迁作传奠定了感情基调。在这部作品中,司马迁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塑造了李光的鲜活形象。难怪明朝的茅坤评价道:“读《李广传》即欲力斗。”就是说,这部传记作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李广那种之生死于不顾于敌奋战的精神和不屈服于命运压力、顽强抗争的品格。一篇传记作品能有如此高的感染力,这不能不说明司马迁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事无巨细再现人物生平,而是从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出发,在材料的取舍上慎重地选择。《史记》全书人物数百,无一雷同者,最重要的就是司马迁在选材取料上匠心独运。从《李将军列传》中我们看到,这篇传记虽然记述了李广的一生,但是司马迁主要抓住能反映李广性格特点的几件事和与此相联系的生活片断,艺术地再现李广的形象。如射虎、智逃等都起到以小见大、以微见着的效果,使李广机智、善射、爱兵如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有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一)唐代诗人高适更是站在士兵的立场上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燕歌行》)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对现实的评判,它必然打上作家思想感情的烙印,是他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史记》也是如此。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既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李将军列传》中,作家通过具体事实的描写,来反映李广一生的际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其社会的黑暗。
千百年来李广的形象一直活在人民的心里,这不能不与司马迁卓绝的文笔有关。《史记》博大精深的思想、奇伟瑰丽的内容、别具一格的形式和无比宝贵的艺术经验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一直传承并延续。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2
李广其人,功有之,过亦有之,在汉代的几百年历史上,他以一种极其微妙的经历存在,与匈奴作战七十余场,爱士卒,轻权贵,骁勇善战精骑射,然,万般才华亦被弃。
人的一生太长,故事却太短,经历太传奇,描述却太平淡。司马子长用几页的字句汇聚他的一生,将英雄辗转指尖,我们仅来得及了解他起起落落的生平,在字里行间感受他鲜血溅沙场,却在朝堂上处处掣肘的无奈,同是保家卫国,部下青云直上,他却因种种缘由官途滞留不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奋斗,在一个君主制下,人的命运是上位者的爱才之心,在一个复杂的.官僚机构下,人的命运是关系的错综复杂,李广得以以足够高的身份驰骋沙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旧只能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自刎谢罪,不过可叹一句:时耶?命耶?史上人物入朝堂,封侯拜相,摆不脱皇室的亲近或疏远,无论是汉室或是任何一个朝代,纵是千古一帝亦有个人喜好,站在人类顶尖的他们,满足的只是大局上的成功与仁爱,他们为人间百姓而忙碌或担忧,却不会至始至终总为某一个人而停留,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有合适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合适的人物在这段故事中粉墨登场,然后让后世反复揣摩。我们慢慢咀嚼历史,品尝历史上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心酸或感怀,感慨帝王意,不可猜,玩味权臣和英雄们的意气风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微笑或苦涩地谢幕,让历史这本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然后终于到了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李广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家族慢慢没落,而岁月后的我们慢慢重温他们的故事和光年,得到点点不知道算不算教训和道理的教训和道理,然后期待这些或许能举一反三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上演,其实,我们只是多了点故事可说而已。
历史上的功与过,我们仅见九牛一毛,我们从千年后的今天对他们大肆批评或代他们遗憾,不得不有些片面,今天夜晚的月亮或许曾照耀过他们某个孤寂或是得意的夜晚,但是谁又知道今晚的月亮还是不是千年前的那轮圆月。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流逝,生命在人来人往中换了一代又一代,也许"江湖"流传的故事很美,但我们只是想让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来为我们的没有道理的生活增添道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罢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要告诉李广,只是望和他共饮一壶酒,一祝沙场骋驰,壮志难掩,二敬心系山河,暮年辗转,三四似见,月下独酌,愁绪难挽,五念含恨终了,一生望断,六感后世难忘,书中重演,七八唯愿,世间再见,无忌从前。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3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史记》作为一本史书,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五帝传说到西汉中叶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部文学名著,它对历史事件的精彩再现及各式人物的塑造也让我们体悟了文学在历史中的表现力,使我们能细细品味一个史家的苦心、一个史家的风骨、一个史家的理想世界。也许这就是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真正意义吧!
《史记》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其中自然不乏对帝王将相、贤者佞幸形象的塑造,对历史现象的生动诠释,当然这些都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学色彩呵文学价值,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李将军列传》来看看司马迁是如何用文学之笔描绘西汉历史和这位名将。
一、典型事件和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品行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主要选取了李广在生涯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四件事——上郡退敌、雁门关脱险、右北平之战以及出击匈奴请为前将军进行记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沙场上奋勇杀敌、对敌经验丰富、艺高人胆大的军人形象。尤其是雁门关脱险,司马迁用字精炼,仅选取了“佯死”、“睨”、“暂腾”、“上胡儿马”、“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不到20字,就将“飞将军”逃出生天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拼接了一个个惊险的画面,使智谋过人、忠诚勇敢的“飞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同时,文中“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也从侧面表现了李广的英勇善战。
此外,司马迁在细节描写方面为我们完善了李广的其他方面特质。他选用了“中石没镞”、“善射……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等事件展现了李广射箭技术之高超;“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展现了他为人刚猛和为民射虎除害的精神;“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家无余财”、“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待士卒宽缓不苛”等细节反应了李广廉洁轻财、爱护士卒、与兵士同乐等独特个性。
二、比较法
《李将军列传》中提到武帝初立时以广为未央卫尉,司马迁就将他和当时的另一个卫尉——程不识进行了比较。程不识治军烦扰,兵士击刀斗,至天明不得休;李广治军简易,军士自便,仅远斥候警戒,士卒咸乐为之死。一繁一简,可见二人之间的差别,更突出了李广治军的卓而不群和独特人格魅力。
右北平之战中,左贤王围广,军士皆恐,而广独不惧,派儿子李敢直穿胡阵安定军心,并在胡兵急击、汉卒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凭借过人箭术杀伤多位敌方裨将,意气自如地治军,可见其勇毅、其果敢、其临危不惧的精神。
文中还将李广骁勇却无法封侯和李蔡平庸却数次擢升进行了对比,李广劳苦功高的形象自然更加高大,但难封一事也让人无限唏嘘。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通过李广与卫青和霍去病的比较,表现李广的完美人格。李广亲近士卒分赏给属下,而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卫青、霍去病则宁可封赏物品坏掉业不肯用于慰问忍饥挨饿的属下,这样一来李广的亲民与卫青和霍去病的骄矜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形中加深了读者对李广的爱戴、同情之心。
三、议论性、抒情性语言
除了典型描写与对比写外,司马迁专门在《史记》中设置了议论语言,如末尾的“太史公曰”。它们是作者抒发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段,对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升华也有着重大作用。
在《李将军列传》末尾,对于李广悲情自刎,太史公直接评价为“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又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表彰他的彪炳功绩,表达对他在权贵压抑中引刀自刭的无限同情和哀痛。而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司马迁则引用了苏建和卫青的对话,来表明卫青身居高位却不愿招选贤士,唯恐触怒帝王威严的心理。从司马迁对两位将军的评价也不难看出司马迁的爱憎。这种将情感融入历史的作法,使史料脱离的死板的实录,唤发出新的生命力,体现了《史记》的抒情性和司马迁不媚上的风骨。
我们从《李将军列传》中看见了“不叫胡马度阴山”的千古名将,体会到了司马迁在处理史料时的匠心独运,也感受到了文学之笔在《史记》中的灼灼光辉。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4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刘恒、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最后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公元前119年,李广任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时年李广六十有余。出行前,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体衰,命运不好,暗授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对敌。
出边塞以后,由于卫青事先曾抓到敌兵,知道单于的藏身之所,受汉武帝暗托的大将军卫青要自己带兵和中将军公孙敖去捉拿单于,却命令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yì)其(jī)从东路包抄。东路相对较远,又是荒原戈壁,水草缺少,不利大军驻行。李广亲临卫青帐前请求说:“我是前将军,理应冲锋在前,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包抄;况且我从少年时就多次与匈奴作战,今天终于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怎奈卫青一意孤行,最终没有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广忧怒异常,愤而领军与赵食其合兵从东路出发。进入荒原之后,由于部队没有向导,结果大军在茫茫荒原上迷路了。而更为扼腕叹息的是,卫青与单于交战后,虽然击退单于大军,但是并没有俘获单于。
卫青公孙敖只得收兵,归途中才遇到了赶来支援的李广和赵食其。
后卫青派长史询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的原因,并要给汉武帝上书备述军情,李广愤而拒答。卫青又责令李广军中人员前去受审。李广说:“他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的,我自己到大将军帐前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帐前,李广说:“我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大小小对战七十余次,现在有幸随大将军征讨单于,可大将军却把我的部队调去迂回包抄,最终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李广一生刚烈,仰天长叹:“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愤而拔刀自刎。
李广死后,军中将士无不为之痛哭流涕,甚至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和李广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为李广叹息落泪。《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这样描述李广之死的:“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李广之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卫青分工有误、并推卸责任所致。作为前将军,李广勇猛无比,且与匈奴多次交锋,作战经验丰富,理应冲锋在前,而卫青却将他作为替补队员处理;李广迷路贻误战机,虽自身存在很多失误,但卫青几次三番威胁李广要将军情备奏汉武帝,李广不堪与京师文官对簿公堂,愤而引颈自刎。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叹可悲!
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亦然:员工要有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责任;领导干部要有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的责任。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但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员工得到更好的待遇。
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
“干事难免会出错,但不干事百分之百地错。”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一个缺乏责任感的领导干部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信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责任不仅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更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品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敢于担当,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才能凝聚人心,带头创先争优;只有勇于负责,展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人生,才能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只有知人善任,提高履责能力,优化责任分配,才能努力创造出无愧上级和群众重托的业绩。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5
夜读《李将军列传》,二千年前的故人故事在灯下犹如活过来一般。读第一遍,便为李将军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不幸遭遇而扼腕痛惜。读第二遍,又被李将军的美好德行而深深感染。读第三遍,不觉出了一身的冷汗,一代名将李广的高风亮节足以使我辈凡夫俗子永生景仰。
李广作为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带兵有道,常常为兵士做出表率。当李广带着百来骑兵追击射雕者的时候,凭着自己高超的射术,杀死两个,活捉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这样的紧急关头,李广的百名骑兵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可李广却镇定自若,出奇谋退了敌兵,保全了部队。真可谓有勇有谋,紧急关头现大智,在士兵前做出了表率。
李将军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将军。李广的俸禄为两千石,四十余年,家里却没有多余的钱财。每受赏赐,他总是和士兵们一起分享。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所以每次战斗,李广的部下总能拧成一股绳,奋不顾身,英勇杀敌。
李将军还是一个敢于负起责任的人。在最后一次和卫青共同对付匈奴的时候,卫青让朋友公孙敖和自己一起攻打单于,而把李广调开,让他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最终迷失道路。卫青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而李广却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去了之后,因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而拔刀自刎了。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而死。
掩卷沉思,从李广的品性和遭遇延伸开去,我们可以获益良多。一个人一身中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去处理和面对这些事情和问题呢?是冷静的沉着,不以个人得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准绳,还是斤斤计较功名利禄的索取和获得?
当今这个时代,李广这样的品质是十分欠缺的。他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代人的正好相反;他的重情重义、大智大勇,现代人的薄情寡义、胆小怕事;他的宁可自刎,也不愿受辱,现代人的鲜廉寡耻、虚伪透顶。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起过他的青年时代。当时我们农场里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大家都一起劳作,甚至一起吃睡,相处十分融洽。但是现在不同了,场里的领导干部一年也难得去几趟下面各个村子里,更别说是一起劳动了。偶尔去一趟,也只是隔着车窗向外望一下,没有深入了解。前后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不管什么年代,干群关系、干部作风都应该是关键的问题吧。倘若做干部的能有李将军的表率作用,能有爱民如子的品性,我们亲爱的'祖国是不是会前进得更快些?农村经济的状况是不是会大有好转?
现代人很少有少有能负起责任的。一个公司里出了问题,主管就会说,这是张经理的错,是李经理的错。一个小孩偷了别人的东西,被人抓住后,他会说,这是我妈妈的错,她没有给我买最好的。一个学生成绩下滑,她会说,这是我爸爸的错,他没有给我请家教。这就是没有负起责任。
日本有家三菱公司,在上海开了一家分店。进入上海市场之后,市场占有额迅速增加,没过多久,就抢占了大部分的电梯市场。上海原先那家最大的电梯公司寻找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才发现是这样的:三菱公司的员工都能负起责任,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公司的文化。当顾客打电话说电梯出了问题,三菱公司的员工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我们的错,我马上赶来。便开始找原因,开始维修。结果发现是使用电梯不当造成的。然而我们来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没有让您很清楚电梯的使用。”结果用户很不好意思。
上海电梯公司不是这样的。当顾客要求维修时,他们首先会反问几次,不是吧?怎么会呢?上次不是好好的吗?然后极不情愿地缓慢过去,检查完之后,他们告诉顾客,这是那些该死的装电梯的错。顾客于是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修电梯的。他们回答。
所以,负起责任,讲究诚信不仅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是一张通行证,在经济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和谐。
李广的品性值得我们学习,也促使我们反思。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6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耳熟能详的名篇,主角是名垂千古的李广将军。司马迁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详尽刻画了李广及李家命运的跌宕起伏和悲惨的结局,感慨世事难料与命运的不公,读罢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司马迁最漂亮的是结尾处的评论: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一句话,李广老实人一个,功劳很多但命运多舛,虽未封侯但也被后人所惦记。
一、名为赞誉,实是无声的感叹和无理天问。
细读《史记》,太史公对悲剧人物都有非常高的赞誉,有的甚至言过其实,如后人也有人说,其实李广的功和才能被司马迁夸大了。司马迁有着浓重的悲剧英雄情结。在《史记》中司马迁写了大大小小一共120个悲剧人物。比如英勇无比的楚霸王,命运多舛的李广,怀才不遇投江自尽的屈原,等等。
司马迁为何对悲剧人物会如此情有独衷?我想,这应该从更宽阔的视角去思考,去找答案。
对于悲剧,阿里士多得曾说,“它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所以至少在西方文艺界中,悲剧是非常重要的题材,最著名的如希腊悲剧。很多人看来,悲剧的重要性远超喜剧。原因是喜剧隐瞒不幸,悲剧让人直面苦难,而人类总体上是悲大于喜。即使在当今社会,科技如此发达,而面对自然灾害等,人类很多时候还是感到无能无力,就遑论古代了。苦难远远多于欢乐,而有时我自己也在想,快乐其实是不存在的,而苦难往往却是乐观事实。
不仅如此,人类看重悲剧,是因为大家看到悲剧的主角其实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恐惧和忧伤。悲剧凸显的是命运对人的操纵和玩弄,但更是人类对命运不桀的抗争。在看到人类的共同命运出现以后,人们就比较不会与别人斤斤计较了。这是悲剧的力量!
同样,太史公在悲剧中表现了崇高的人对于命运的抗争。即使命运不可战胜,但人的意志同样是不可屈服的,需要通过主观努力来抗争。李广就是这样一位典型,尽管结果未隧人愿。李广早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也不忘时常练习武艺,随时准备披甲上阵,为国分忧。一旦有机会,就会努力去争取。虽然未能功成名就,但却败犹荣啊,犹为值得尊敬。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些人物。
二、李广难封缘数奇?
成功=才能+命运。才能是必要条件,命好是充分因素。一般而言,人生的四种结局:1)才能和机会都俱备。功成名就,衣锦还乡。2)有才能与机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3)没才能过才能一般,但贼多机会。也能成功。而史记中的很多人,虽然才能平平,但命很好,最后得以封侯,位列九卿。如前面提到的张丞相、周昌、申屠嘉等人,还有公孙弘,司马迁说“行义虽修,然亦遇时”。4)没才能又没机会,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却是很多芸芸众生的现实。
唐代诗人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命,李广难封缘数奇。”所谓数奇,就是俗称的命不好。纵观李的一生,并非没有机会,但总是事与愿违,无功而返,与成功擦肩而过。
李将军的悲,提到最多的恰恰在于“不遇时”。从汉文帝十四年至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历经三朝,从军四十七年,大小七十余。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文帝真是一语成谶啊。第二次,漠北之战前,李广曾主动请战于汉武帝,武帝以为他命运不好没有同意。但是在李广的再三请求下武帝才勉强同意。而武帝之所以认为李广“数奇”,也是由于李广战绩之不堪所导致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三次,汉武帝元光六年,四路大军出塞。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帅一路,每军一万人。本来这次出塞,四个人都有机会靠优异的成绩获得主帅的位置。但是运气和个人素质让四个人遇到了不同的情况。公孙贺在塞外旅游一圈,无功而返。公孙敖遇到匈奴一部主力,损兵七千。李广最倒霉,遇上了更大的匈奴单于主力,不仅兵败而且被俘。后来靠个人的机智和勇武才逃脱。卫青的运气和战略眼光都很好,长途奔袭,端了基本不设防的匈奴圣地龙城。所以有人认为,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并不是指李广,而是指卫青。
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次大战役,卫青已经是主帅了。因为受武帝嘱咐不能用李广为先锋,也为了给新失侯的好友一个立功机会,卫青拒绝了李广担任前锋的要求,而令其侧路袭击。但是李广的坏运气再次发生作用,他居然迷路了。这时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自己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参加大型战役了。不仅没立成功封成侯,还要面对军法处那些笔杆子的羞辱。绝望加羞耻,致使他引刀自刭,一代悲情名将就此陨落。
但细想一下,李广在与匈奴对阵时,很多时候都阴差阳错,未能立功,但在追逐射雕手、被俘后设计逃脱等方面并非数奇,只不过谢谢场景都与立功无关,很多的是体现李广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
三、究竟是什么导致李广难封?
除了数奇这个因素,究竟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李广难封?
第一,功不够。西汉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1)捕斩敌军重要首领:如王、相、将军、阏氏等;2)斩敌千级以上;3)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4)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儿子可以获封侯。所以说卫青儿子身在襁褓得以封侯,是沾了父亲战功赫赫的`光;而霍去病17岁获封冠军侯,更是因其一战成名,仅首战就斩敌2028人,还多次俘虏匈奴的王、相、将军。所以说他们获封都是符合西汉的封侯标准的,而非是倚仗外戚的身份和汉武帝的偏爱。再以李广的平生战绩对照此标准:李广在文景两朝主要负责的是对匈的防守工作,而武帝时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纵观李广在七十余战中的表现,虽然是英勇无双,对敌人有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均是歼敌不够,也未能俘获敌方重要首领,甚至还有不少败绩,没有封侯达到资格。
而汉高祖刘邦曾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对整个汉朝历史的约束是极大的,司马迁与李广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李广极为同情,为他单独列传,突出了李广的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然而对战功却大多用“杀首虏多”等模糊语言表述,而李广无有大功,是终其一生不得封侯的重要原因。
第二、上错船。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这本是李广封侯的最佳机会,可是李广却私自接受梁孝王的将军印信,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梁孝王是汉景帝的政治竞争对手,梁孝王甚至一度通过窦太后逼文帝传位于他,要不是窦婴及时阻止,文帝很难下台阶。梁孝王此举不过是希望李广能支持他争夺帝位,李广竟糊涂到接受他的将军印信,汉景帝不处罚他实已十分仁慈了。
第三、不迎上。汉武帝希望开疆拓土,本身更喜爱青年将领担当大任。汉武帝前中期很喜欢卫青,封他做大将军,为军政最高统帅,而当霍去病涌现出来后,卫青就被汉武帝冷落了。而李广多次出战匈奴无有胜绩,还有全军覆没被生擒的历史,以至于最后每次有人向汉武帝举荐李广,汉武帝都不确信李广的能力。
第四、气度窄。李广在家闲居时,曾有一天外出打猎,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我们不清楚李广要杀霸陵令的理由,因为客观上人家是忠于职守,虽然主观上可能有趋炎附势的心态,但也不至于要诛杀的地步。在这一点上李广与韩安国和韩信相比,都差太多。
话说一次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即使同为武将,韩信也无李广不同。韩信落魄时,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后来韩信召见曾经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
第五、爱冒险。李广武艺超群,英勇过人,却爱逞匹夫之勇,做为将军,经常一个人冲上去与敌人拼杀,置大军于不顾,经常与部下失去联络,另外,李广带兵习惯率性而为,军纪不严,对作战没有策略和部署,只是一味冲杀,所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多次看到李广在战役中凭借自身的好武艺和好箭法击退敌人,却看不到他统领军队集体作战的描述。比如,李广射箭的确无人能及,但他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因此,他带兵出击多次被围困受辱,射猛虎也被虎扑伤。
李广非常自负。他在镇守陇西时,公孙昆讶向皇帝哭诉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所以,无论是逞勇退匈奴神雕能手,还是射石博虎,或是被俘后夺骑逃脱,都是如此。作为一名军人,李广无疑是杰出的,但作为统帅,或许是不够优秀的。
第六、杀已降。有一次,李广曾与王朔谈及自己未能封侯的原因,李广自己说:“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歁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直到现在最悔恨的只有这一件事。”王朔说:“罪祸没有比杀投降的人再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第七、不转型。无法适应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转变:文景时期,李广正值能征惯战的年岁,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但当时西汉的国力尚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对匈奴作战,所以李广的用兵主要是以防守为主,难以建功。而到了武帝时期,西汉历兵秣马主动进攻匈奴时,李广难以适应大规模骑兵作战,习惯了阵地战的李广也难以适应长途奔袭,伺机杀敌的新型战法,所以败多胜少。在最后一次漠北大战中竟然迷路,说明李广不适合草原作战,而同期的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从无迷路,而且每次都有战功,差别显而易见。
四、爱兵如子,带军有方,却败多胜少。
大家怀念李广,其中一个因素是李广爱兵和别具一格的带兵方法。
比如,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任俸禄两千石的官四十余年,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另外,李广带兵自有一套。他和程不识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甚至通宵达旦,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但是,结果却正如司马光评论的那样,“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作为一名军人,如果最终无法取胜,也是最大的悲哀。人说“慈不带兵”,李广的确做到了,但却也没有给下属创造很多升官加爵的机会。但不论如何,在封建时代,将军能够如此体惜和平等地对待士兵,是难言可贵的啊!
五、封与不封,其实结果都一样。
如果说难封是李广一个人的不幸,而他们李家有的封侯,结果还不如李广。李广大儿子、二儿子都比李广死的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李广经历过。李广弟弟李蔡才能声望不及他,但靠自己努力,也终于挤进丞相行列,只是后来犯罪,被责令自杀。李广自己难封,也被迫自杀。
小儿子李敢,为父报仇,打伤卫青,虽未被卫青追究,但却被霍去病故意设计射死,汉武帝也没有追究,仅作为一桩“鹿撞死事故”草草息事宁人。孙子李陵跟随貳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匈奴。敌不寡众,弹尽粮绝,被俘。单于爱才,将女儿嫁给李陵。结果被当朝视为“汉奸”。满门抄斬,李家声名自此败坏。过去凡在李家门下做过宾客的,都为李陵事感到羞耻。司马迁为李陵说一句公正话,也惨遭宫刑。
但其实,李家精忠,不亚岳武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信,后来唐朝李渊和李世民都追李广李敢为先祖,此为后话。
封侯者,未必善终,未丰者,却活在历史中。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 17
《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大加赞扬、推崇备至,认为武艺高超、作战勇敢、智勇双全、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德才兼备,不愧为一代名将。认为他老实木讷,不善于为自己宣传,对一生未能封侯并且最终含冤而死的悲剧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也流露出了对权威者的愤慨。读“李广难封”,不由得替李广委屈愤懑。后来知道汉武帝的用人原则是拔贤选能,出类拔萃的人压不住。李广若是将帅之材,没有理由不能封侯。
汉朝廷战略方针的演变成为李广难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汉文帝不事武功。李广初出道时,由于为人勇敢、武艺高强而得到夸奖,但并没有把他放到重要的地位上去,在文帝来看只是用来陪皇帝游猎而已,认为他的时代不会象高祖争天下的时代,以军功为第一;汉代封侯的条件大多因为军功,也认为李广不具备封侯的条件,所以只是说说而已。二是西汉国防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后,一改汉高祖以来在匈奴和战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对匈奴的侵扰,采取积极反击的措施,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在这一重大战略转变形势面前,李广作为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无力承担统率汉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将领后来居上,建功立业。
封建专制制度对人身和性格自由的遏制与残杀是李广悲剧形成的深层原因。汉武帝时代是中国两千年专制制度的开始,汉武帝所施行的董仲舒的《春秋》公羊之学,及其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种“外儒内法”的政策,其基本精神即王霸并用。从董仲舒开始,在宗法关系内部,实行法治,其结果不仅使封建等级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关系,渗透着严而少恩的法治的精神,法本身也被随意解释、滥用而无法可依。李广的悲剧就在于他处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的初期,思想中存在的先秦时代士风、思想、人格的遗留还在起重要作用,身上存在“士为知己者死”的生活准则,他的那种崇尚个性自由、豪放不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汉代统治管理者大一统的思想,与逐步完善的专制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受到排挤以至由此自刭。
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李广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一是不善言辞、个性太强、性情冲动。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二是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汉景帝时代,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役中,李广本应以杀敌夺旗的赫赫战功得到应有的奖赏,却因私受梁孝王赏赐的将军印,而无意间见嫌于景帝,结果不但无功,还埋下了其最终悲剧结局的祸根。李广的头脑简单,从不考虑政治,看不出当政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是胸无城府,没有政治上的任何见识,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这也是耽误李广前程的一部分原因。三是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呈一时之威,如传中所记李广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以“百骑”而对匈奴千骑,勇敢之外,是否还有蛮干的成分?四是治军没有条理,非大将之才。在治军上放任自流,不讲求以法治军、严格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行军时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停宿时连必要的警卫都不设置。这种方式违背了治军的基本原则,把严格要求和关心士卒对立起来,无怪乎劳而无功、际遇坎坷了,所以,对他的分析和评价,也应少一点道德上廉价的同情,多一份历史上冷峻的思考。五是滥杀无辜,报复心重。如他曾因为损兵太多而又一度被匈奴捉住而被判罪,最终免官成了平民。有一次带人晚上骑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李广的从人说:“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喝醉了,不放行,说:“在任的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过去的”。没过多久,匈奴又来了,李广又当了将军,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显得太小心眼儿了。
军功不够封侯的条件更是根本原因。欲封侯,看军功。西汉军功爵制完全量化,按照军人所获敌军首级数量计算,标准十分明晰。汉武帝时期受封侯爵者共计89人,其中将军为侯者53人,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降汉受封者29人,占全部侯爵的92%,其他因非军功而为侯者不过7人。卫青首次出战,杀敌700,受封关内侯,5次出击,杀敌5万余;霍去病首次出战,杀敌2000,赐封冠军侯,4次出击,杀敌11万余;司马迁十分欣赏李广,没记载杀敌数量,只有一种可能:杀敌不多,李广打了一辈子仗,战绩尚不及700人。
汉匈大战只有八次,李广自称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应系小规模的遭遇战,故杀敌数量十分有限。公元前158年冬,萧关之战,射杀了一些掉队或落单的匈奴将兵;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战,射杀3人,生擒1人;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被匈奴单于识破,无功而返;公元前129年,雁门之战,葬送1万军队,被俘;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李广无功;公元前121年,右北平之战,杀敌4000,4000部队全军覆没;公元前120年,定襄之战,李广率四千骑兵大战匈奴左贤王四万铁骑,射杀匈奴好几名副将;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李广迷路失期,贻误战机。
右北平之战,李广率军杀敌4000,也没封侯。这就涉及计算军功的另一个参照标准:除计算杀敌数量外,还需除去自方损失,李广所部杀敌数与己方损失相当,功过相抵,故“无赏”。作为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漠南、漠北之战各杀敌1.9万,但己方损失亦大,故未得封赏。
李广是深受敬佩、喜欢、同情的悲剧性英雄人物,“挺李者”众多。
一是司马迁。司马迁文笔极佳,倾注了强烈的主观感情,笔下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骨立肉满,让人印象深刻。毫不掩饰对李广的欣赏态度,一面突出李广的优点,一面淡化李广的缺点,对李广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十分成功:在大多数人眼里,李广是射箭入石的高手、被俘后巧妙逃脱的智者、遇大敌时镇定自若的将军、生活上清廉无私的好官员、工作中爱兵如子的好上司,以至忽略或忘记了李广几次神勇表现的背后竟是败仗,难怪班固曾指司马迁私修《史记》乃为泄私愤。
二是文人。后世文人的接力传诵,从李广身上找到一个十分有用的标签――怀才不遇,命途多舛。以开边尤力的唐代为最,且不乏重量级人物,如骆宾王、王勃、陈子昂、王昌龄、高适、卢伦、王维、李白、杜甫、岑参、李商隐,赞颂李广的诗词名句,不少已是妇孺皆知。在古代中国,以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平民百姓的偶像,他们往往引导甚至直接决定着社会舆论和大众观点,文人眼中的李广形象很快流传开去,植根于社会大众心中。
三是广大人民群众。李广身上有三处普通百姓喜欢的地方。一是有真本事,箭术高超,《史记》描写李广射艺超群至少有8次:一射匈奴多人,二射匈奴射雕者,三射匈奴白马将,四射匈奴追杀者,五射林中石,六射北平虎,七射靶赌酒,八射匈奴副将。对李广来说,射箭不仅是工作技能,更是一种习惯甚至嗜好。二是一生廉洁,两袖清风。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这样的清官,老百姓谁不喜欢?三是以情带兵,以慈掌兵。李广不但清廉,而且疏财,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常年在北方作战,条件艰苦,尤其野战期间往往断粮缺水。在这种情况下,“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否李者”也不少。一是兵家和学者。文人看到的是李广的高超箭术和悲剧命运,老百姓看到的是李广的清廉和仁爱,而兵家和学者看到的是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屡战屡败的战绩。兵家讲求实际效果,学者追求全部事实,兵家和学者认为,李广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治军散漫。二是皇帝。皇帝不喜欢李广,文帝当着面说过欣赏他的话,但临终前推荐的是周亚夫。周亚夫治军极严,连文帝都进不了他的细柳营。李广则相反,连起码的侦察兵和哨卫都不派。在李广手下当兵,当然很自由很舒服,但若遇大敌,往往慌乱无措。李广所部至少两次面临这种情况:一次百人逢千骑,李广部“皆大恐”;一次4千遇4万,李广所部“皆恐”、“皆无人色”。司马迁这样写,本是为了衬托李广的镇静与勇猛,不料恰恰暴露了李广不善于治军带兵的弱点。而且,李广虽然爱护部属,但他动辄全军覆没,这样的爱护还有什么价值?实际上,李广那样的爱兵最后却害了兵。汉武帝还算开明,起用了李广,给了他四次机会,但表现不行,结果也不想用他了。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09-28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09-06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7篇10-01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7篇)10-01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2篇04-27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7篇05-12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7篇)05-12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精选17篇)07-04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汇编7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