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课堂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父母课堂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父母课堂有感1
向以来困扰着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样,我也很想把女儿培养成才,但是几乎每一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虽然我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孩子入学之初,我对女儿的说话的口吻大多数都是命令式的,很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她的感受,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就会直接命令他去做,或者直接罗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没有反驳的余地,总是委曲求全的应付。我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绩没有提高,反而让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总是没有缘由觉得自己委屈而痛哭,还越来越不听话,我因此十分苦恼不明白如何去教育了。
在整理书柜时无意间读到“《父母课堂》——守护孩子的`生命”这篇文章,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感到震惊之余,认真的总结了自己对待女儿教育问题上误区,让我明白教育就应从细微处做起,从此刻做起;不用语言羞辱孩子;不轻视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忙孩子排解来自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个性是与孩子生命意愿相违背的歧视、欺辱、强制、训诫,给孩子一个宽松并愉悦的心理成长环境,比限定与束缚更有效果,在学习上需要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作为家长不能光满足孩子的吃、穿、花销。
读父母课堂有感2
父母课堂是学校推荐的订阅刊物,每次信手读来,都有不错的,对于教育孩子大有裨益。其中《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主要讲述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事业刚起步的故事。在创业之初,卡耐基做了好多艰苦的工作,但几个月之后,发现自己没有赚到钱。便非常郁闷,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直到他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得到一句话:“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于是他重新振作,最终事业有成。从这个故事,我得到一个道理,即是教育孩子不要沉浸在昨天的失败中一蹶不振,重要的是总结昨天的得失,做好今天的'事情。
以往每当孩子考试时就会忐忑不安,担心她的成绩如何,考得好,皆大欢喜,考得不好就会对孩子大发雷霆。可结果呢?孩子吓得不行。越到考试越紧张,平常的学习水平根本发挥不出来,成绩更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火发得再大,孩子的成绩也不能更改。重要的是要从考试的题目中知道孩子那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教会孩子这些知识点。这才是考试的目的。于是每次考完试,耐心的妻子就会用手机把卷子拍下来,和孩子交流为什么她的题错了,教会她这个知识点。对于考试成绩,告诉孩子,只要正常发挥水平,就没有问题,不会被批评。效果不错,孩子的成绩一直较稳定。
这一点也体现在各个方面。譬如书写,一二年级时,孩子写得很认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三年级开始后由于作业的增加,女儿的字写得让人直发愁。横不平,竖不直。而且歪歪扭扭。于是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把女儿痛骂一通。结果当然和以前一样。于是静下心来,告诉女儿,人斜着站能行吗,女儿说当然不行,接着问她:“那你的字为什么斜着呢?”女儿若有所悟,接着趁热打铁,告诉女儿字的构成和比例,告诉她横平竖直的重要性。女儿直点头。相信结果一定是好的,当然需要常盯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的小错误和小情况是正常的。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找出她犯错误的原因,教给她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她就会更加茁壮地成长。愿这篇能抛砖引玉,得到老师和其他家长指点,得到与更多使孩子能健康成长的金玉良言。
读父母课堂有感3
在过往的人生中,大多数父母并没有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只是在潜意识里习惯性的重复自己或原生态家庭的旧有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更多的是指责和批评。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定要调整好自己,但是父母怎样调整好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
首先,整理好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多种选择的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在而且能够把内在表达出来。一个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处理好,他才能够去应对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次,接纳自己的成长。很多父母有一种心理:自己童年中越缺失的东西,成为父母后就要给孩子补偿,比如零食和玩具、自由与尊重。父母具有这种心理,说明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成长,他甚至讨厌自己的成长,因为他不能忘记自己对父母的渴望。
所以,整理好自我,接纳自己的成长,放下对父母的渴望,是成为好父母的一个前提条件。这样,父母不仅具有爱的能力,还具有爱的方法,能和孩子有更深的连接。
读父母课堂有感4
《父母课堂》这本书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让我从一个无知妈妈成长为一个略有点教育孩子的方法。选读这本杂志对提高自身的素养是有帮忙的,里面的资料丰富多彩,涉及的层面也很广,给我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不懂教育的家长又怎能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呢。孩子不光要学习好,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以后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而如今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宠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潜力实在差,如果离开了父母,孩子们会干啥?以后又怎样能去适应社会?先别说洗衣做饭,就是独自出门购物恐怕很多孩子都做不到。遇到事情独立解决的潜力就更差了。光学习好不是全部,生活的白痴更可怕。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潜力及独立潜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对孩子要放开手脚。不要什么事情都担心孩子会出错,而不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长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就会无意中扼杀孩子对解决问题的潜力。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是,放手让他独立去做,就如家里的家务活要他亲自参与并实践,洗碗、拖地他此刻不在话下,做起来得心应手。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用心设法解决问题,而不
是消极的等待。实践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在这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与支持。这样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用心的去应对去解决。
再就是不能以家长的身份高高在上的与孩子相处,就应以平等的身份去下孩子沟通、交流。就如生活中的实例来说吧,我老是教育儿子不要老是记得玩电脑游戏,沉迷于游戏中就什么也不想去做,对视力、身体都是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要适度的掌控学习与游戏的尺度,让孩子高兴的学习和快乐的游戏。在这方面我也是一个自私的人,自己也没有以身作则,得空时就往电脑里钻,对此,儿子也劝说我好几次,让我亲身体会到言传不如身教还更加来得实在。之后,在儿子的几次劝说就不这样做了,我俩互相监督,只要有一个人做不对时就及时纠正,让我母子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经过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认为教育孩子要结合当前的环境施之恰当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循序见进引导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孩子不是一天就能长大的。
透过读父母课堂,让我了解到很多,孩子不能圈养,要放开,要融入社会。要给他们一些关爱,要从小锻炼他们。给他们带给小小的舞台尽情施展发挥,将来就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父母课堂有感5
我和女儿做闺蜜
——读《父母课堂》有感
姜柏合家长
自女儿入小学以来就开始订阅《父母课堂》,到如今已经第二年了,两年里,在这本书的陪伴下,女儿已经从刚走出幼儿园时那个可爱顽皮的小不点,变成了现在热心有责任心的小大人了。而为娘我,也从以前咆哮式的训斥教育法走出来,慢慢地和女儿交朋友,到如今已经成了亲密无间的闺蜜。
自女儿出生起,我遵循着老话讲的"富养闺女",真的是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出众的"公主"而不懈努力,可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上到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好动顽皮,有时甚至冲我发脾气,热心仗义的她,爱打闹,整个一个"小小女汉子".女儿你一直是妈妈心目中的公主啊,那一刻我真是一万个不明白,只觉得孩子和我的希望差之千里,我的脾气也变得心烦急躁,孩子一表现不如意,我就对她大声的训斥,渐渐地女儿回家不再第一个找妈妈了,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入小学后,一日,女儿从学校带回一本《父母课堂》,一看封面,"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这一行字立刻吸引了我,翻开书,我很清楚的记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名字叫做"郎平:和女儿做一辈子闺蜜"的文章,作者是张琦。我迫不及待的读了下去,看到郎平和女儿从分离,到辞职专心陪伴,最终和女儿成为了闺蜜,即便她又回到中国队当教练,和女儿的交流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依旧彼此牵挂,相互鼓励。
读完我真是百感交集,心一下子平静下来,就像一个迷路的人遇到了光明,原来母女之间还可以这样相处,平等无界限,我们和女儿要是这样该多好啊!于是接着读,"亲子加油站","孩子心声","专家讲堂",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吸引着我,我想这本书真太及时了,于是我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教育方法,更加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她。从那之后我便迷恋上了这本书。 每次只要女儿拿回来,我就认真的读,把喜欢的句子和文章画出来,女儿看我这么喜欢这本书,开始以为里面藏了什么好故事,于是我选一些美文共赏和生活贴士的小文章给女儿读,看到搞笑的地方,我们一起笑;动情处,我们一起流泪,我们成了书友,现在女儿上二年级了,作文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有时候受到老师授予的优秀小奖章,回来给我看,我为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感谢《父母课堂》,重又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让我认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和孩子做朋友。愿我和女儿在这本好书的陪伴下,永远做最亲密的书友和闺蜜。
读父母课堂有感6
今天,我读了《家长课堂》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轻松。
一开始最让我深思的是第一篇——《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里面主要讲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平时一没有做好,她的父母就对她拳打脚踢,虽然她的老师多次警告她的父母,但仍然没有避免悲剧的发生——她跳楼自杀了。她还在自杀前留下了三页遗书,都在倾述他的父母平时怎么虐待她的,令我影响深刻的一段是她的妈妈因为她写作业写的晚了,就罚她在水泥地上跪了一晚,还在她的膝盖上撒了很多玻璃渣……我顿时觉得这根本不是她的父母,他们竟然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简直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直到看到他们用高达九千元的学费送她上学,我才勉强相信。
看到这么悲惨的.事实,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的生活。平时,我总是先嫌爸爸妈妈对我不好,要求太严格。一看见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我才知道,我的生活多么好啊。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高二的学生将他的母亲用哑铃活活的砸死了。不是因为他的母亲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是因为压力。母亲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上了小学三年级,他的暑假就是从培优班里度过的,有好几次的承诺都没有实现。这样都算了,可他原以为上了高中就可以轻松了,但他的妈妈又决定搬到离高中很近的地方住,这个假期又是在培优班里度过的。他开始彻底的和他妈妈较劲。成绩开始下滑,他妈妈也越来越严,连睡觉的隐私也没有了。终于,在那天悲剧发生了,他妈妈被砸死了。
在这儿,我又一次发出感慨:“我的生活真好啊!”是呀,我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 ,父母不会逼我做我很不喜欢的事。我应当感到开心。
真的,我很轻松!
读父母课堂有感7
孩子拿回两本《父母课堂》要家长认真看写读后感,说老实话开始我还没有当回事,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学校没事干了找事,书拿回家放了很久也没翻过,一天闲暇无事看到书架上的《父母课堂》顺手拿起一本翻了翻,突然被中间的一篇文章吸引住了,细细阅读后觉得这本书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实用性和借鉴性.书里面有教育孩子的技巧、培养孩子的兴趣以及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等都用生动的故事形式展现出来,慢慢品味后结合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存在很多误区.于是细细的、认真的研读,借鉴名人专业人士的角度与观点来改变自己以往的一些错误方式方法来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
现在的家长往往有点急功近利的心理,且还有一些世俗认为孩子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成为博士能出人头地就是成功.读了那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文章后我明白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培养比考上重点大学更加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塑造,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孩子有一个好的品德、有抱负有理想做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的重要性这对孩子自己将来也是终身受益的,对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读父母课堂有感8
女儿的学校常常发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家长读,读过好几期的《父母课堂》,自己也买过好多育儿方面的书籍读。读了那么多的书,懂得了那么多的大道理,我在想我究竟能为孩子做什么,想让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女儿出生的时候早产,医院下过病危通知书,虽然我是事后才知道的。基于这个原因,我生活上比较骄纵她。物质上,我们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她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让她念比较好的北仲路第一小学。给她准备好教育基金。让她物质上尽量位于社会的中层。那么精神上呢?
一个人的品性是这个人立足社会这个群体的根本,我想让女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性情温婉的女孩。女儿有时候回家会说一些学校里的事情,哪个哪个同学怎么怎么样。同学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我常常告诉她品德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要学会对同学宽容、热情。学会忘记别人的不好,原谅别人的不好。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且学习对方的优点。一个人如果品性出现问题即使其个人有再大的成绩也是枉然。因为做人才是人之根本。只有把根本做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在学习成绩上,我常常告诉孩子,我并不在意成绩,只要她努力过了,我能接受任何的结果。我只是不能接受她不努力。她其实很聪明,但却在学习上常常受到我比较严苛的'对待。因为她做事马虎,常常想敷衍了事;做题粗心,常常想着出去玩。只要我一放松要求她的成绩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下滑情况。所以,我常比较严厉地训斥她。但是,她成绩好的时候我也会常常夸奖,因为我知道她是"顺毛驴".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还是这样的宗旨,努力过了就不会后悔,哪怕结果不是最好的。知识也只是我们知解生命的其中一种形式而已。
我就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人,宽容、阳光,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凡事尽力而不苛求最好的结果。让她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独有的光彩!
【读父母课堂有感】相关文章:
读父母课堂有感03-26
读《父母课堂》有感01-03
与孩子共同成长——读《父母课堂》有感01-06
《父母课堂》读后感03-01
父母课堂读后感03-18
《父母课堂》读后感05-08
父母课堂读后感07-06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08-16
父母课堂读后感征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