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1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题记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极度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的必然结果,却从未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在孤灯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编织成文,再用笔,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叙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终是抵达,也终是酿成了佳酿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两代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对话。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却带不走当年的心。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同的内容——自己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件抵达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丝毫没有使她变得呆滞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之间的家书,内容并不是训话。他们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友人,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爱,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从前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2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很多人羡慕龙应台,能打通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东西文化的代沟,而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个母亲与儿子隔裂的痛苦那份无助与心痛。当读到龙应台看到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时,我非常感动。安德烈的原话是这样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20xx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惟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少年的'心事呢?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作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她)自己成为父亲(母亲)的那一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3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4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5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老习惯。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次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学习和体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6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是没有交流。这句话真是让我感触很深。龙应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她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儿子安德烈的内心深处,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中国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攀比,就业的压力,我也曾经为学生饱受煎熬与不安,在面对面交流产生抵触情绪时也采用过书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 。
与学生个体的课外交流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本上有的还是没有的,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其它方面的,无论是答疑还是教师的有意引导,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都能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协调地融人到社会群体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渗透在交流中的真心与关爱,会很容易被感受得到,并对其内心产生震撼:既然教师在课外都那么关心、爱护与帮助自己,没有理由把教师拒之于心灵的门外。学生认同了教师,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亲其师,信其道。"现在一些学生厌学、偏学,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当的师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把他们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待人处世的良好习惯,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中发现,那些善于交流、善于鼓励又具有爱心、责任心的教师,其教出的学生较受社会的欢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对较高。其实,国外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早已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对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7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二本,从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来》到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再到《目送》,她在向我们诉说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而我比较青睐第二本书,可能对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会和安德烈与母亲的信更有共鸣吧。
可能说起龙应台,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痛点,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但是撇开龙应台对亲情的敏感和理解,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选择走进儿子的内心,了解作为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了解不仅跨越了年龄的代沟,还跨越了国度,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与儿子分隔多年的龙应台选择了以信的方式打开儿子封闭已久的内心。面对儿子来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也选择相信儿子;面对中西方两国不同文化,龙应台与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讨论着他们对政治,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强行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儿子的“落榜”、“失败”,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要敢于质疑。
“信”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它不仅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思念,它还是一种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难以启齿的想法和表达都可以通过写信去告诉[]对方。而通过写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书》一样。不得不说,龙应台是一位极具智慧的母亲,正如她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而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