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刀锋》读书心得

《刀锋》读书心得

时间:2023-04-05 11:08: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刀锋》读书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刀锋》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刀锋》读书心得

《刀锋》读书心得1

  近来闲来无事,想读点书。一直就想读毛姆的《刀锋》,终于有个机会可以读读了。

  当我一口气把它读完时,我有种怅然所失的感觉。暂且不论内容怎么样......我觉得一种悲哀,极端的悲哀。想起了一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快要读完时,捧在手中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很好很好的老朋友,马上就要离开我了。心里一下子非常的难过。这书,我一页一页翻过,一同和它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遭遇,有悲有喜,有哭有笑。可马上就要和它告别了,我好舍不得啊。

  想来,人生就是这样吧,你会遇见一些陪你哭,陪你笑,令你感动令你开心的人,然后又要看着他们离你远去。有时候,你不信是不行的,这世上根本没有天长地久的东西......

  记得读《红楼梦》时,宝玉是个喜聚不喜散的人,总是希望有一大堆的人儿在一起啊!令人开心快乐;黛玉喜散不喜聚,因为她一眼看到了繁华过后的.独自悲凉。可能有人要说这是乐观和悲观的表现,很自然。其实,不然。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没有感觉,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人最大的悲哀是自欺欺人了。

  很喜欢拉里的形象,一个温和,神秘,可爱的人。在大战中,同是飞行员的他的一个好友为了救他,牺牲了。自此回国以后,他就在寻找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他也说不出是什么。他有顶好的机会,可他不去就业。他在上流社会可以有一席之地,但他不喜欢。他本可以和爱她的他也爱的伊莎贝尔结婚,可他为了他追寻的东西放弃他可爱的未婚妻。他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希望找到答案,他看了好多书,但仍旧没有答案。他游历了几乎半个世界。拉里,他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对世事的一切不在意。他知道他们小时的好朋友索菲的不幸遭遇后,要和她结婚。他要挽救善良而不幸的人儿,可是他没能如愿......

  我很喜欢拉里的形象。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说他,我觉得很恰切

  "你知道,我觉得拉里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是唯一能够完全无所为而为的人。

  这就使他的行为显得古怪。有些人不相信上帝,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

  完全是为了上帝之爱;这种人我们是不习惯的。"

  你可能会觉得拉里有点道家的味道。我也觉得,但又不是,我也很奇怪。但我还是很喜欢他。他有时候像个小孩子,有时候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灵魂,温和,始终温和......

  其实,也说不上《刀锋》写得怎么样,我喜不喜欢,我想每部作品都有它值得读的东西。题记上有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刀锋》读书心得2

  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最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不管他们的处世和人生会被怎样的认为与点评,他们是满意的,所以是好的。

  艾略特和拉里是两个相反的人物,一个热衷于社交,有着最普遍大众对荣誉权利的看法;一个特立独行,为了找到内心的答案,摈弃了很多世俗的东西。我不觉得应该以谁为样板去生活更好,一个势利虚荣,却又大方宽容善良;一个纯正仁爱,放纵自由。只要是不伤害到他人的生活方式,每一个,都不应当被批评。

  我对拉里和伊利没有在一起那一段,感慨比较深,恋爱中,感觉最重要,婚姻中,适合最重要;恋爱是缠绵,是火热,它不关乎现实,婚姻是细节,是柴米油盐。他们俩一个是雪山,一个是温流,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就算在一起长久的忍受与争吵也会把爱耗尽。这个选择是无比的正确。

  我很佩服拉里的那份淡漠,能与人相处密切后潇洒脱身,能不迶于情爱之中,心中是怎样的'淡然。对于他的仁爱,我倒是觉得,有时候他用陪伴治愈的方式去安慰他人,当他离开时,那人会感到怎样的孤独与落寞,当然,比起救赎他人的人生来说,这点情绪可能不算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样不是很好。

  他能为了人生真理,抛却一切于不顾,这份勇气与胆量,让人心生敬意,但是这是因为他无父无母,没有牵挂与责任,没有加之于身的期待与负担,所以畅然游于天地之间。他觉得自己每年的三千法朗是累赘,现实来说,如果没有那笔钱,他要用游玩的时间去支付生活费用,怎么可能这么自在。平常人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工作来获得轻微的安逸与享受,在这里我和作者的观点一样。那是支撑他飞翔的翅膀而不是拖累。

  我欣赏拉里这样近佛性的人物,却不是很喜欢,就像他是身边的朋友,温柔理性阳光,完美的不像是凡人,少了烟火气。

  我想,现实中也没有这样的人吧。

《刀锋》读书心得3

  本书中,毛姆先生依然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小说中的毛姆先生算不上故事的参与者,他只是一个作陪的客人,是故事的.旁观者,是每个角色的倾诉对象,也许这就是第三者身份的好处,不需要为如何参与故事而烦恼,只需要点燃一根烟,静静地看着发生的一切,然后默默地思考。

  他观察着每个角色的外表和心理,并对他们进行剖析,读者跟随毛姆先生一起探寻每个角色的内心,仿佛在审视自己的内心,因为书中的每个角色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每个真实存在的人呢,或多或少都有这些角色身上的影子,这些角色是毛姆先生从众生相中抽离出来的结合体,是你是我也是他,固然你才会觉得似曾相识。

  人这一生总有许多执念,艾略特执着于荣誉,执着于社交,伊莎贝尔因为执着于对拉里的爱而耍心眼,格雷确实只是凡夫俗子,我们何尝不是呢?做个想要挣钱又能挣钱的凡夫俗子也没什么不好,多思的人有些辛苦,拉里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在巴黎闲晃两年,我等就算想要探寻所谓人生的意义,肚子就会提前抗议了,像格雷那样简简单单地过一生也挺好的。还有可怜的苏菲,人这一生究竟会遭遇什么,你预测不到,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真诚待人,认真生活,过好当下。

《刀锋》读书心得4

  用了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刀锋》这本书,这是我读的毛姆的第三本书了,有个朋友说,我爱上了毛姆,我想应该是的。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小说,我原本期待它是,刚读开头的时候也感觉像是小说,可是读到了后面,我也说不出了它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了。

  我想形容这本书为枯燥。像是和你刚认识的一个新朋友,两个人坐在一个舒适的咖啡店里,那是一个早晨,阳光正明媚,还有几声鸟叫,落地窗外行人来来往往,很富有生活气息。然后这个新朋友和你述说他的朋友的种种经历,把他听来的或遇到的人和事串联起来,说给你听。刚开始,你听得很入迷,觉得很新颖有趣,但是到了中午了,他仍然用同一种语调在述说着,燥热的阳光直射透明的落地玻璃,久不进食的肚子开始饥饿,你开始没办法聚精会神地去听他述说,甚至有点想逃避。

  本来我是读不下去的,可是前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有些想法让我困惑。这时,有个直觉告诉我,读书能够让我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重新拿起这本书来读。重新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把毛姆约到咖啡店了,他并不介意之前发生的事,仍然不急不慢地述说着,这次,我甚至忘记了要吃饭了,直到中午快1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吃饭。

  其实我是没有读完这本书的,因为它的结局比它的开头、中间要更加无趣,但是我又急想知道它的结局,于是最后十几页,我快速地把文字看了,即使没有读懂,我也照样跳过,就像这位新朋友自认说到高潮时,我坐在对面微笑着点点头,使他信服我已经理解他的意思。

  其实自己的思想已经不在此处了,脑海里浮现的是想象中在西藏朝拜的人民,我没有信仰,但是我又尊敬甚至敬畏那些有信仰的人,当然这不包括大多数中国人信仰的鬼神。想起西藏朝拜是因为前两天,一个朋友提起的,问我对于去西藏朝拜有没有兴趣,我当时并没有多想,但没想到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

  与毛姆在咖啡店里告别后,我走在一条小街上,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喜欢这种雨天,它能够冲洗暴露在外面的一切,使之重新染上鲜艳的色彩,比如鲜红的滑滑梯、翠绿的叶子、连平时灰暗的小路都感觉更加有活力,雨滴在它上面跳跃。我在路上,撑着伞,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什么,但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毛姆述说的那个朋友——拉里,他整个人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晃膀子”,这是我一直梦想要做的事。拉里从17岁当飞行员回来后,就一直我行我素,由于没有家人,但有一笔不错的遗产,因此他可以拒绝他不想做的事,包括读大学、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而选择去“流浪”,其实他原本应该没打算这样做的,只不过开了头,去了趟巴黎,后来就收不住这种随意自由的生活,后来还去了印度生活了五年。

  我太羡慕他了,可是我自认为我没有勇气去做这种事情,即使仅仅如朋友所说的去西藏朝拜,可能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我还是鼓不起勇气,我很难不去考虑路上会遇到的种种危险和困难,也很难不去考虑会把我皮肤晒得像煤炭一般黑的烈日,这两件事就足以打消我冲动下萌发的想法。因此,读这本书,让我知道有人真的把我想做的事实现了,而且过得还不坏,很宁静,这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羡慕呢?还是欣慰呢?或是对自己懦弱的鄙视呢?

  书中说到,修行并不是要去找什么老师、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或者举行什么仪式,而是要“看透”,我不记得这段话是出自《刀锋》这本书,还是在看书时我跑去翻阅有关西藏朝拜的书时看到的了,我总是这样贪心,不能一心一意读一本书。

  我经常留意自己的'思想,我自认为自己现在变得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豁达,也就是更加能够看透了。我把这归功于在长春的几个月时光,那段日子或许是目前为止我最最喜欢的,那几个月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独处的时间却很多,经常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外面瞎溜达,周围没有一个人认识,身体在路上,或者停了下来在休息,全然不管,脑子里只顾想着东西。那时候经常会在湖边坐着,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可能可以坐上几个小时也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以至于后来我一坐到湖边,就要拿起手机调个闹钟。我很喜欢水,湖水、河流、海洋、雨水等等都是我喜欢的。望着湖水不急不慢的涟漪,我内心就会很平静,有时候会想一些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放空的状态,那种感觉很好,那是我回到广州以后再也找不到的感觉。

  这本书,我不打算推荐给大家去读,不过有缘分的话,你自然会拿起它,体会一下和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在咖啡店里度过一天的感受,或许会很枯燥,但事后又会觉得很值得。

《刀锋》读书心得5

  这本书的书名叫《刀锋》,作者是英国人,毛姆。Razor是剃须刀的意思。

  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博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如果你对刀锋这本书名不是太熟悉的话,那么你对《月亮和六个便士》这本书一定了解,对,是同一个作者——毛姆。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上网百度了毛姆的生平简介,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童年不幸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影响很大。

  《刀锋》这部作品描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一位飞行员。这个好友非常勇敢,置生死于度外。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复员后,被当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贝尔,有亲友为他提供的远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开怀抱等待他,但拉里并不快乐,他选择逃避这“美好生活”,他的“游手好闲”令周围所有人不解。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最终在印度领悟人生的真谛,因此,这本书带有东方文化的背景。这得益于作者毛姆一生喜欢游历,足迹踏遍世界各地,深谙东西方文化。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会中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可以在东方文明中找到治愈良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为目的,而人则异化为达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价值观成为窒息人生命和个性的枷锁;而东方文化和宗教中通过求诸内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关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艾略特是小说中的另一中心人物。如果说拉里是经东方文化启迪而开化的明白人,艾略特则是终身执迷不悟的可怜虫。毛姆无时无刻不把这两人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进行观照,其叙述语调也有本质的.区别:对拉里是由衷的褒奖,对艾略特则是辛辣、尖刻的讽刺。艾略特极其聪明,他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靠权谋、手腕讨得上流社会体面人士欢心而站稳脚跟,他从不放过任何商业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形迹可疑的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发起来。艾略特是当今商业社会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则,而这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

  这本书还要细细品读,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书中的诸多哲学精神。

《刀锋》读书心得6

  下午无事,携一本旧书《刀锋》去看。以前也买过《刀锋》,是周煦良翻译的,字太小,于是又买了这本旧书。翻译者姊佩,听上去好像是个女性的名字,其实不是。这名字听着很有味道,无端地觉得好像出自《楚辞》。

  用牛皮纸细心包了,写了书名。觉得还好,阿万的包书手艺学了个七八成。泡好茶,却看不进去。因为办公室实在太闹,快期末了,大家新课都快结束了,不免有些解脱的轻松。没有闹中取静的本领,只好自己寻一个安静的角落。五楼的楼梯转角很是僻静,寻常不见人来。就坐在小窗下看书。

  行云流水的翻译不逊于周的译文。很快就看进去了。毛姆真是了不起的作家,你明明知道结局,还是被他吸引。两年前看这书觉得石破天惊,现在依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第一次读时就觉得很是惭愧,有生以来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在这个问题面前我很茫然。一直以来,我们都循着家人和社会的要求,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形之中受着儒家思想的要求。就像伊莎贝尔及其家人要求莱雷(周译为拉里)一样。但是回顾几年来的经历,却不得不有莱雷一样的困惑,突然发现自己多么的无知,有那么多的书没有看过,有那么多的东西不懂,而年华渐去,记忆力也慢慢衰退,一天就陷于无穷无尽的琐事之中,想要拥有一个宁静的天地来学习而不可得,你说是不是人生的悲哀。也许许多人无法理解莱雷的人生选择,远离名与利,寻求心灵的宁静。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觉得他的睿智。人生白驹过隙耳,富贵于我如浮云,何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现实和理想永远不能完全合拍,但理想就像远在天边的星辰一样吸引着我,虽然无法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那样决绝,为了自己的理想抛家弃子,但我想现实和理想之间还是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吧。

【《刀锋》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刀锋》读后感06-29

《刀锋》的读后感02-27

刀锋读后感09-28

《刀锋》读后感04-06

刀锋读后感09-24

刀锋经典语录10-18

读《刀锋》有感1000字01-16

《刀锋》读后感(精选20篇)08-11

刀锋读后感3篇04-12

《刀锋》读后感(精选16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