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5 12:39: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1

  这个星期我在四(4)班上了《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节课。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利用橡皮筋、纸张、喉咙等多种物体了解了物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振动引起声音。但是要把声音的音量、音高等性质与振动的特点联系起来,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明显难度太大,太抽象了。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在于通过直观的活动——改变尺子振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从而真正地这探索音高的本质。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先演示了如何让尺子,并通过这个展示让学生感知尺子发声时的状态,避免在后面的猜测环节学生无从下手,麻木猜测。猜测大部分集中在以下两个:拨动尺子的力度和尺子的长度,通过学生的认知观察冲突,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后续的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上,尽管课本要求的实验是探究尺子的音高与伸出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但是我决定让学生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去拨动同样长度的尺子。因为不少学生依然不大分辨得出音高和音量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在最后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选择让他们同时感受这两个变量,加深理解。

  在总结研究结果的时候,我在课前进行了铺垫,有目的地让学生准备不同的尺子,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虽然用的尺子都不相同,但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进一步能够推理出其它物质也有相同的规律,以此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及推理的能力,并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把本节课的收获运用到生活中,能够用习得的方法去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去做尺子琴,使能力的掌握更加牢固。

  上完这节课,我发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

  1、尽管通过引导大部分的.学生能把猜测确定为力度和尺子音高的两个维度,但是还有有很多学生会猜测可能和尺子的材料、大小、花纹等有关。假如在课前能够先让学生准备不同的尺子,在课堂上大家使用不同的尺子进行试验。虽然用的尺子都不相同,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进一步能够推理出其它物质也有相同的规律。

  2、在总结结论时,由于课堂所剩时间不多,两个回答的学生还是总结不出其要点,我只能选择自己给出结论。这样会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我的时间安排不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学生的引导不纯熟。

  3、不规范的动作、言语过多,不符合科学教师严谨、科学的教学形象。

  此外,我对于这样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不少的疑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乃至这一章的教学内容,都太过深奥了。和我去年在潜龙教初二物理的《声音》一章的内容十分相似。当时就是初二的学生也有不少很难理解声音的音调与频率、音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何况是四年级的学生呢?而且他们不少学生对声音的理解都还没发展完善,对于一群连音调都分辨不出的学生,还要谈论什么因素引起的音调变化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2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声音的高低强弱与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学习。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明白振动产生声音。在本课,学生将探索可以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要将尺子与桌子边缘成垂直放置,然后用力弹压尺子。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了解到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本质的探索。

  上新课前,首先复习前面学习的声音的音高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引出新课,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探索也比较简单,向学生讲明注意事项以及要求,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尺子都在20cm左右,因此我将四个数据改成,8cm,12cm,16cm,18cm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在实验前先将预测的结果写下来,再进行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画出音高变化的柱状图,对照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的结果是否一样,最后请学生上来说明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出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进一步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在本节课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验并总结实验过程,效果较好,但在实验前应提醒学生,要注意按紧尺子的另一端,以免尺子跟桌面碰撞发出声音,而影响实验效果。这一点一定要吸取教训。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3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三章第四节《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是一节实验课。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通过改变钢尺或塑料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导致的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有什么变化。

  在本单元第1课和第2课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在这节实验课中,学生将探索可以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要将尺子与桌子边缘成垂直放置,然后用力弹压尺子。为了观察振动和声音的变化,学生可以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实验时间安排为一节课,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十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只有两个组是正确的。其他八个组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这让我很诧异也很尴尬。只好赶紧打断他们并做了适当的提示才让学生继续实验,当然最后的结果学生接受了,却带着一脸懵懂。只好继续解释……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确实是听到了声音有高低不同的变化,但是他们分不清这种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因为尺子可以发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由尺子在桌子外的部分振动发出的,另一种是由尺子拍打桌子发出的。他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伸出桌面的那部分尺子的振动上去,这样才不会出现完全错误的结论。这样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对于四年级学这节课下来,正如我在课前所料,经过前几课的学习,音高、音量、振幅、频率……几个概念学生开始混淆起来。再加上这课的尺子的长度变化,又是分成四个等级,这下热闹了,学生在描述的时候都找不到北了。

  反思这课的教学,感觉问题还是出在前几课的教学上,还不够扎实。虽说学生这个年龄段,对于这几个概念搞在一起容易混淆是比较正常的.事,但并不能因此而释怀。前几课为了在课上按时完成练习册(实验记录),在实验时间的安排上是紧了些。在教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声音的变化》后,感觉学生基本上理解了音高和频率、音量和振幅的关系。在办公室里和老师们聊起这课的时候还为学生的表现感到满意。殊不知把两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就出现问题了。这几课的内容联系的很是紧密,前面没有搞清楚,后面的就难理解了。

  所以在第二个班时,我在进入新课前,花了十分钟时间与学生梳理了一下音高和频率、音量和振幅的关系,并在这过程中给它们分成了四个等级。引导他们反复讲述,相互联系。这样为下面新知识的学习,为下面实验数据的整理并得出结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两个班和前一个班相比,虽然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些混淆,但整体上要好多了。生的认知能力还是不够了解,应该再加强。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尺子都在15cm左右,因此我将四个数据改成,3cm,7cm,11cm,15cm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在实验前先将预测的结果写下来,再进行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画出音高变化的柱状图,对照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的结果是否一样,最后请学生上来说明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出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进一步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探索图形》教学反思07-17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03-18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04-07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4-07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4-04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03-24

《蜡烛的变化》的教学反思02-20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03-13

数学教学论文:情境探索反思01-06

积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