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
生活中更多的是不理解和不被理解,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前半生过着世俗的生活,家庭美满幸福,工作顺利多金,却突发奇想,成了一个“艺术家”,物质和精神一直存在矛盾,如果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我过我的生活,爱咋咋地,我开心就行。”毕竟能够享受这种精神上绝对愉悦和自由的都为少数,我们会讥笑放牛娃的故事,我们又何曾不是放牛娃?为什么读书?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什么工作?为了赚钱。为什么赚钱?老婆孩子热炕头。又让人联想起世界荒诞的本质,人类也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繁衍生息,问为什么这么过活着?因为老祖宗们都是这么走下来的。
人文学科的悲哀,也许就是看淡了人世浮华,却还是想轰轰烈烈地活出自己,以前的我是个悲观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徒劳,一切只不过是存活的斗争,当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又当上了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是明媚的,过去的晦暗是能够被改变的,现在的我,更多了些理性,也许还是幼稚的,也没什么值得讥笑自己的,毕竟世界的本质都是荒诞,我只是天马行空了一下,也无伤大雅,在生存面前,任何困难都不称其为困难,哪怕活得悲哀,过着蝼蚁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值得恸哭的.,还有勇气选择活着,不需要太高贵的自尊心,像是罗翔老师说的我们拿着自己的剧本,登上不被我们选择的舞台,也并没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所以我们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的剧本。就想打游戏,单纯的开始,可能以为自己十足非,直到发现了氪金用户的存在,这时候,又贫又非的我们选择了拼实力,但是后台程序会给你一些自信打败部分氪金用户,但是最终仍无法打败他们的高级氪金用户,这难道不是生活么?有时候很佩服会打游戏的人,不管是思维、操作能力还是人生态度,他们往往会成熟一些,“游戏说”也是文化起源说之一,现代有多少人已经不会游戏了,没有精神上的愉悦,还哪里来的创造力?哪里来的生动活泼的感情?也不是为网瘾少年辩白,只是觉得他们生来并不是丝毫自制力都没有,也不是生来脑子里只连上了无线,可能他的舞台太过枯燥无聊吧,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自我。似乎有点偏题了,回归正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选择,如果你正困顿于现实世界,那就好好的和内心世界聊一聊吧!
读书真的让人宁静,不知不觉也就过上了大三的生活,又一个岔路口即将来临,以前我会很畏惧,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突然想起来我爷爷说:糊口饭吃总能做到吧?有点不争气,也一直很讨厌“糊”的态度,但现在想想,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为什么要去惧怕失败呢?命运选择了我,我也同时选择了命运。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
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主要讲述了斯特里克兰德——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家庭美满,有个贤惠的老婆和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他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多半无趣无味——形象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突然有一天他离家出走了,据说他去了巴黎,从零开始学画画。可以说是不顾一切,甚至不惜抛妻弃子被人误以为是出轨,令人匪夷所思,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是放到现实生活里,他没准儿就会被冠以疯子的称呼,事实上确实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疯了,而且疯的不轻啊。
但是我觉得是生活中缺少这样的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做出这样大胆的选择,人们多半是害怕良心不安,害怕道德谴责,害怕失去所有的舒适与优越感,更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地嘲笑和指责。
但是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真的就放下了一切,远走他乡,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开始潜心研究画画这门艺术。
他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甚至有时身无分文,好几天都饿着肚子,无论怎样贫困也阻挡不了他创作的热情。我想这个人对绘画大概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尽管别人看不起他,看不懂他的画,那也无所谓,那得有多么超凡脱俗的意志力,才能抵制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才能挡住别人鄙视的眼光。我们的主人公好像对物质要求特别低,吃穿住无论多么差都不是问题,而且别人的评价意见丝毫影响不了他,简直就是冷血无情。他终竟是没有摆摊性的欲望,他的冷酷无情害死了朋友之妻,令人深恶痛绝,然而他却不为所动,真的很难理解这位艺术家的怪诞离奇的思维模式。在他人生最后阶段,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他以顽强毅力完成了毕生最得意的绝世佳作却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真是令人惋惜的同时又一次被他无畏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所震撼。他不在乎名利,名誉,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是不是个绘画天才)。仿佛他倾其一生心血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艺术理想,生命终结之前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然而他眼睛瞎了,得了绝症,一切都无所畏……他为了追求艺术不惜一切的勇气令人钦佩,如果哪个普通人哪怕有他五十分之一的勇气和执着也能干成一件事了。
正像书名“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深深陷在泥土里,象征世俗的`生活。当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按部就班过着平庸乏味的生活时,他们眼中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只有斯特里克兰德抬头看见了天上皎洁的月亮,他倾尽全力寻找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算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样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我只想说: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本来无可厚非,但人生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关键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
什么是孤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是孤独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恰如彼时的南美洲,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古龙的《天涯·明月·刀》说,孤独就是傅红雪直到某一天,武功尽失,再也无法挥刀,他仍会拖着残废的身躯缓缓迈进,追逐自己内心的那一束光芒。无疑,他们都是孤独的,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高更,也许是孤独的一个典型代表了。孤独于他而言,就是在生活的残酷和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中产生的必然产物。
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他的生活变得窘迫,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xx。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那么,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毅然放弃了原本锦衣玉食的生活,选择了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孤独呢?正式因为他有着一颗骚动而不安的心,他天生为艺术而生,所以,他注定在“神谕”的召唤下,在驱之不散的念头的驱使下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他正是在孤独中仿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我认为,思特里克兰德只是披着孤独的外衣,他内心是完全不孤独的。不仅如此,我相信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绝对是非常充实和满足的,因为,心安处,便是吾家。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思特里克兰德来说,不能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放弃一切,再富足的生活,同样也是浮云罢了。唯有在追求艺术的伟大征程中,方可心安,方可生存。《霸王别姬》里说,不疯魔不成活,就是对思特里克兰德这种生活方式的完美诠释。
反观自己,怎样的我才是心安,何处才是吾家呢?我希望能把自己完全沉浸在教学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孩子们可以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在孩子们的人生大路上为他们点起一盏指路的启明灯,在孩子们要爬坡过坎的时候给他们勇攀高峰的勇气和能力,在孩子们需要选择的时候帮助他们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我觉得,当我看到我们孩子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人生道路上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我一定会无比心安的。
心安处,便是吾家。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4
这本书应该能算是一本比较好读的外国小说吧,不管是从书中的内容还是书中的思想,都会比一般的外国文学好理解。
很多人都在讲这本书写的是虚幻与现实的对照,梦想与生活的竞争!书中塑造了蛮多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应该是斯特里克兰和斯特洛夫。两个人像是两个极端,一个为了理想抛家弃子,不顾一切,书中有一句这样评价斯特里克兰的话:他很可恶,但我必须承认他很伟大!相反,斯特洛夫,为了自己的爱情,也许爱情这个词用的不是很恰当,因为爱情也并不是很现实化的东西,那换成为了他原本幸福的生活吧,他放弃了所有,尊严,体面,物质等等等等,可最后一无所有!白岩松说:名著的魅力所在往往不是在于它的中心思想,而是它塑造了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人物形象!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斯特里克兰抑或是像斯特洛夫这样的极端化人物都非常少见,但是他们却能在文中触动到我们的心弦!周玄毅学长在一次辩论赛邀请赛中讲到:文学的真实 能打动人心的文章从来都不是瞎编乱造的!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只一次被触动,所以我想斯特里克兰和斯特洛夫少见,但肯定不会是虚无,那要怎样去评判他们的人生态度呢?或者是讲他们的人生态度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书中说:我以为,一个人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更有意义,只经过片刻思索就抛弃大好前程,这才需要足够的个性。勇敢走出这一步,绝不后悔,这才真有个性!
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现在的生活了无生趣,发现了另一种迷人的生活!你会不会,敢不敢放下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去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呢?也许在不要真正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自信豪迈的讲:会的,我将舍弃我的一切,为了我那崇尚的理想!可是,当你要真正放下一切的`时候,是否还会一样!社会地位,家庭,物质,世俗的目光!抑或是当有一天你突然失去了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你会不会洒脱离去,还是像斯特洛夫一样苦苦挣扎!
梦想跟生活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前面也讲了,像斯特洛夫和斯特里克兰这样的极端化人物也少,同时,我敬佩他们的勇气或者是爱的无限宽容,但是我绝不推崇他们的人生态度!斯特里克兰就像作者给他的评价一样,但在这我想颠倒一下顺序,他很伟大,但事实上他也很可恶!我钦佩他的勇气和面对世俗的态度,但也不耻于他完全为自己而活!斯特洛夫 我钦佩他的心之大,对所有的恶意笑面相对,可是我也不赞同他无底线的仁慈!
月亮与六便士,孰重孰轻,可能在每个人的世界里会有不同的答案!可不管谁更重要,我想一味的追求某一种而对另一种不屑一顾,都是自大的!生活的魅力不在于你能拥有什么,或者是你追寻着什么高尚的东西!而是在你追寻的路上,一路取舍一路权衡,历经坎坷,最后终于在夹缝里找到能让自己舒服起来的相对状态!
年少无知,也许会有很多偏见,到看完一本书总要写点东西安慰一下自己!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画布的故事。
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
斯特里克兰德是伦敦证券的一名的经纪人,有一位端庄典雅的贤妻良母和两个聪慧的孩子,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有一天斯特里克兰德突然离家出走,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遭受到了各种质疑,他的妻子怀疑他出轨了,他的朋友都以为他疯了。而他只是为了心中神圣的理想——我必须要画画,所以他要离开她,离开这里,一个人只身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那里过他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由。
“别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话放在这里最适合主人公的心境了。他的妻子对他一点也不了解,对丈夫自己去学画画的事儿一无所知,她的眼里只有结交名流和教育孩子,丈夫在他心中就是个没有文化修养的小市民。这样的婚姻只是为了结婚而存在,为了迎合世俗的“婚姻”二字。他只是将不喜欢的生活打破了,放弃了所有,只求一个真正的自己得以释放,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主人公并无对错可言,哪来的是非可说。
“天才”就是做自己:
他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就是爱好画画,就简简单单学了一点。没想到胆大到一个人去流浪,几次险些被饥饿和疾病缠身而死,可是他也不回去、不屈服。他就想着要画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地带肆意画画,尽管也不知道画的什么东西,画着没人会买的画作,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画他想画的。在不停地流浪辗转下,最终在塔希提岛遇到了心爱的.姑娘——爱塔,这个懂他、爱他、支持他的土著女孩。他们住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画画做他喜欢的事情,可惜不久感染了麻*病,爱塔在身边照顾他一直到离开人世。
后来他的画作被惊为天人之作,世人爱不释手,称誉其为天才。大家都开始来理解他当年的“抛妻弃子”,同情他英年早逝,认为艺术家就是这样“与众不同”,读后感.天才总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一切都是为了艺术而献身,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事实上,他只是想画画,喜欢画画,并没有想成为人们口中的“天才”,他不卖画也不稀罕谁来买画,他只是做了自己,活成了自己心中的模样,仅此而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有些事迹不为世人所接受,但是我还是很欣赏他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对艺术的痴迷,他不是天才,他只是做了真正的自己。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希望现实生活中的你们,能有良人相伴、理解你、尊重你,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
“月亮”是一个人的梦想,“六便士”是一个人的财富,也就代表现实。斯特里克兰丢下自己的硬币,追逐天上的月亮,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斯特洛夫——我总在他的身上,看到现实中的人的影子。
在我看来,他内心善良,外表不堪;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却表达不出来。在书中,这些被无限放大,让他显得矛盾无比,从而被周围的人嘲笑。实际上,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写照。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心中除了梦想之外没有别人的人,不仅是非常少的,而且显得很自私,我并不觉得值得赞扬。书中“我”和斯特里克兰总是在刻薄地笑话斯特洛夫,但我不觉得斯特洛夫有什么地方可笑,相反,每当我看到他,都觉得可悲。
他分明在待人处事方面非常在行,自己的事情却是一团糟。正如我们开导他人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到了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是好。他面对妻子的出轨,卑微地等待,让我看得恨铁不成钢,这实在是卑微过头了!但现实中不乏这些一生等待对方回头的人。他们不懂如何去和自己爱的、欣赏的人相处,所谓的“善良”、“真诚”,并不是这样表达的。
我想每一个普通人从斯特洛夫身上都能看到“烂好人”的下场。这并不是说要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做一个自私的人,而是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平等。斯特洛夫说:“爱情中如果考虑自尊,只能说明你更爱自己。”但我认为不管是爱情还是其他情况,爱自己不代表不爱其他人,而其他人必须先把他平等地看待,才能给他相对的爱。要首先尊重自己,才能把自己想传递给别人的善良传达出去。如果别人不领情,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刻意帮忙。
我想起以前我校外的朋友有段时间常常向我抱怨,每次她想帮她学校里的同桌,都被冷淡地拒绝了。我疑惑地问:“那你别帮她不就好了吗?”她低下头,说:“我觉得她是个很棒的人,想跟她交朋友,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好试着帮她做点什么。现在忙越帮越多,但是每次她都显得很讨厌我的样子……”她的声音越来越不自信。
终于一天她向同桌袒露自己只是想成为她的朋友,希望她别讨厌自己。同桌很是惊讶,说并没有讨厌她,只是习惯于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不喜欢无缘无故受到别人的帮助罢了,两人的心结就此打开了。我作为听故事的人,很庆幸当时她们心里都装着自己,同时也装着别人。如果我的朋友只想着别人,她只会一直受气;如果那位同桌只想着自己,那么坦白过后,她会觉得看不起这个只会帮别人忙的人而不会和她成为朋友。
每个正常人心里都有自己和他人的一席之地。当遇见自己在意的人时,一味地降低自己,去迎合别人,是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尊重的表现。每个人都应该保留自己尊严的底线,那就是善待自己,才不会被忽视,或者更甚,像书中一样被嘲笑。尊重自己,是和其他人交往的前提,也是底线。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7
如果说变形记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家庭、身边的人贡献,月亮与六便士传递的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生命观。
主人公斯里兰卡抛妻弃子(忘记了是不是有小孩来着),抛弃体面的工作,奔往异地画画,因为画卖不出去,也险些被饿死。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斯里兰卡不仅对她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成为别人眼中落魄可怜的人。
但看了这本书的人,会体会到斯里兰卡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宝贵,斯里兰卡的生活是多么的让人羡慕———那种可以只专心于绘画(绘画实际上体现的是斯里兰卡对精神的追求)而不被一切枷锁束缚的境界。
斯里兰卡是天才也是幸运儿。他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被神所感召,明确了人生的追求,完全跳脱了社会结构下的人的身份。从传统的角度上,我们是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普通人的成功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不普通的人的成功是推动社会进步,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比如科学家、政治家等等,这些人太不普通的暂且不讨论。我们常常接收到一个这样的价值观:我们要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加深我们生命的质量。这样的价值观没有什么不好,毕竟如果人人都奉行这样的准则的话,每个人都积极承担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责任的话,社会就能够维持稳定。
可是,在一部分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人的心中,人的一生居然要为他人而活,一个人的价值居然要依靠对他人的贡献来衡量,似乎是不能被接受的。或许,一般人是不会被“人生的意义”这种重大问题所挑战的'。
月亮与六便士除了斯里兰卡,施特略夫也是引我深思的,他很可悲,但他也很善良,他爱他的妻子胜过了爱他自己,把房子和财产留给妻子和斯里兰卡是他的必然选择。在我心中,是分不清施特略夫是偏正面一点还是负面一点。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他超越了那些“利己主义”,但这也造成了他的可怜……
但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斯里兰卡的为画画不顾一切,我是高度认可的,而我却对“利己主义”嗤之以鼻,似乎“鼓吹奉献”是人们对于“利己主义”的对抗,这三者这间的区别是什么?
是因为“利己主义”追求的东西太俗气?而斯里兰卡的追求太高尚?也似乎是“利己主义”一方面想占尽好处,另一方面又不想直视自己的无耻,粉饰自己。而斯里兰则完全不会,他承认他的无耻,接受一切指责,并且不打算因此而改变的潇洒让人欣赏。
斯里兰卡实际上对抗的是什么?是在枷锁之下生活而不自知,也不自拔的人吗?总之,斯里兰卡是一个“极点”,我们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实现他那样的状态,但希望我们不要在别人订立的框架下活着,可以去探索然后追逐自己认为值得的。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
真正幸福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希望可以赚钱赚的盆钵体满,有些人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安稳平淡的生活,有人希望闯荡出自己的天地,而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别人看起来幸福美满的生活,踏上了孤独的艺术之路。
读这本书时是压抑的,为什么起名为月亮和六便士,我想对于大部分来说,月亮是不可及的,那就是我们的梦想,而我们能轻易触碰到的仅仅是像六便士一样的现实而已。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想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不惜放弃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他们觉着梦想是高尚的,是自由的,因为别人都不懂他们,他们想要自由的去追寻艺术,就像那句书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追寻梦想的人都是如此吧,他们看见的是与别人眼中不同的,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追寻艺术的意义吧。
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因为追寻自己的梦想,而过得不尽如人意的人,其实有些时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包括他们的家人,这句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过“梦想,能当饭吃吗?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梦想”,谁没有梦呢,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幻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呢,可事实却是,大部分人被现实压弯了腰,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还谈何理想。这就是现实吧。能把自己的喜爱当做事业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却也能靠自己的梦想养活自己,这何其幸福。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月亮,他们的理想是治病救人,他们的职业道德也是治病救人,在这个过程中,那么多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前赴后继,最后,才能让国人再一次健康的站在世界面前。
在许多人心中,思特里克兰德是疯子与天才的结合体,为了艺术,他抛弃妻女,作为丈夫和父亲是不合格的,有人问他,你对你的孩子没什么特殊情感吗,他说没有,这种人注定是孤独的,看过这本书的,都会大骂思特里克兰德的自私和可恨,但是就像他所说的“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世界之大,他们只可以独自存在。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在不断的增添自己的身份,就好像如今的斜杠青年,对于一些人来说,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让他们的履历变得精彩,让他们的人生经历变得丰富,但是,对于有些人呢?这一层一层的身份给他们增添了一份又一份的烦恼,反而导致他们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才是最正确的。
每个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可以被月亮的光照耀,也能不忘地上的六便士。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9
这几天一档文化类综艺《一本好书》出现在大众眼前,因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文化类综艺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在过度繁荣的明星真人秀之间,明显是一股清流。第一期带来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经典之作便一举拿下了9.3的高分,这样以全新的形式去诠释书内的经典,更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但事实上,一本好书重读多少遍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初读《月亮与六便士》,可能很多人会看得云里雾里,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主要性格形象也让人捉摸不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来自读者,一个来自作者本身,只要搞清楚这两方面的疑问,就不难理解它为何可以称之为经典。
读者的疑问我想大多来自作品,在开始阅读之前没有深入的了解其背景。其实毛姆所写的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书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对著名法国画家高更的生平、作品的痴迷。是的,斯特里克兰的原型便是高更,他们的一生高度相似,生前及其落魄,死后备受推崇,书中斯特里克兰最后留下的画作也是对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高度还原,这些经过毛姆的艺术加工,演绎成了斯特里克兰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且作者毛姆采取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阅读中的带入,使得读者并不能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但在大致了解了高更这位作家的'生平之后,就会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对于作者毛姆,他并没有对读者交代了斯特里克兰所有的心里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样就把所有的悬念让读者自己体悟。比如毛姆没有说明斯特里克兰为什么突然放弃工作去当画家,这也让读者觉得非常突兀奇怪,但他完全可将他内心的苦楚和绝望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巧妙之处。读后感·在大多数读者眼里,斯特里克兰就是从优渥的环境中寻求自我,抛弃妻子背叛朋友,是一个不折不扣自私的人,毛姆没有为他描述半句这时候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转变,懂的人自然懂,他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却比独居沙漠还孤单,若是讲出来甚至会有些刻意哗众取宠。这样的留白方式可能阅读前期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但阅读到最后,真正的谈到自我,回归自我,从最后的画作被作者毛姆一把火付之一炬,斯特里克兰的纯粹在此跃然纸上。
这是被无数人推烂的经典之作,也是作者与读者跨越百年的心灵交流,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混杂的世界,为了生存而生存,却忘却了本来的面孔,斯特里克兰是文明社会里道德理法规范下的怪物,最终在“塔希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他虽然是一个可恶的人,但同样伟大,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便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
年近不惑之年的大叔(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拥有着令我心之向往的家庭(一儿一女,贤妻一枚,且领着优渥的薪水,可以说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他都具备了),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好不快活。
在世俗的你我看来,这样的生活貌似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然而,有一天这位大叔心血来潮,突突然将自己的妻儿、财产统统放弃,决心奔赴艺术之都——巴黎,虔心修炼自己梦寐以求的,在你我看来匪夷所思的画画技能。即使他深知自己毫无画画的天赋可言,即使他深知家有妻儿的挽留与呼唤,但他还是决然地奔跑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丝毫没有回头看她们一眼,只留下一封残忍的辞别信,供妻儿无限地回味与遐想往昔的回忆。
追求艺术的道路并不会比创业好受的多,执着总是要付出一丝代价的。这一路上,大叔一度身无分文,难以继日,靠别人施舍勉强支撑着,迫于生计,他曾与巴黎最底层的人混搭在一起,也曾流连于污秽之地,游离于人迹罕至的荒岛。有一次差一点就死在声名狼藉的比利时旅馆里,幸得朋友(德尔克·斯图佛)相救,才免去一死。这一切遭遇只为了买一副画画用品以便于继续延续那不堪的艺术梦。后来,他飘零到塔希提岛,也在此岛再次完婚,有一子。他的最完美且最具有考量价值巨作也在他的嘱咐下被二任妻子付之一炬。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是不是心中涌动着-一阵又一阵悲哀而又遗感的暗流呢?我们深谙有艺术气息的伟人常常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倘若我们抛开这些世俗道德与人伦的束缚,而跳跃到一个更高的理想层面,试着去理解与适应这一境界想必会淡然许多。我可以这样想象,一位心怀艺术梦想的.大叔,经过一番旷日持久的心理战斗,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那一天,最终鼓起勇气冲破了家庭与世俗道德的掣肘,获得艺术领域的重生。他趾高气昂地踏入这片艺术圣地,他宛若一枚上帝的宠儿一般,在这片高贵的土壤里虔心修炼绘画技能,期间虽常常食不果腹,但因为热爱,眼看着自己的技艺进步如此之迅速,便不再感到那么饥饿了。为了买绘画工具,一度混迹于巴黎最底层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幸随船远洋,驻足于塔希提岛,并在此觅得真正灵魂意义上的伴侣,最后也死在这个幸福的小岛上。
读完它,虽然不能完全彻底详实地理解大叔的伟大理想,但不得不欣赏他的追求。毫无疑问,这位大叔的所作所为有违道德人伦,有违世俗常理。但从纯粹理想生活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脱颖而出的秀,秀的无懈可击。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确擦出了火花但二者并无对错可分,只是追求者立场不同,选择不同罢了 。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
对于我们有且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度过?是“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还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慷慨?……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无法断定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的,哪一种是错误的,更无法用一种生活方式去抨击另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定要有评判标准的话,那一定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清风明月?是儿女情长?亦或功名利禄?可悲的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皆为浮云遮望眼,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剩下的另一部分则过于贪婪,什么都想要。唯有一小部分,要么成为疯子,不为世人所理解,要么成为天才,为世人所顶礼膜拜。
毛姆,不愧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整个故事,和读者们站在同一条线上,去目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妻子,放弃安稳,颠沛流离,离群索居,身患恶疾,忘乎所以,追寻梦想的一生。作者就这样用热情却又克制的'语言,写出了好人的恶和坏人的善,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在普世价值中,这个正值中年的男人,为了所“不齿”的理想,毫无责任感地抛弃妻子,而后又毫无廉耻之心地引诱有夫之妇并致其自杀,依然我行我素,为了生存,为了画画娶土著女子为妻。这种种行为,为“井然有序”的道德社会所不能容忍,可世人却为他的才华所折服,称其为“天才”。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善和恶来进行评判。同时,这也激发了读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
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是对“月亮”和“六便士”的悖论。我们是去回应内心深处的呼唤,勇敢孤独披荆斩棘地追逐心中的理想,还是选择现世安稳,小心谨慎地苟且过活?我想每个人都曾在生命的某个瞬间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却因为过于残酷而无法回答,于是乎大部分的我们选择用逃避去自我保护,自我安慰道:怎么样不是一辈子?我想这就是好的作家所特有的共性。毛姆,让每一个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去重新审视自己: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当然,这本书也并不是一味宣扬为了理想就可以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主人公要自我放逐到塔希提岛,因为只有这个与世隔绝的原始自然之地才能容忍这样一个“被魔鬼附身般的”天才。可现实太多人,一边享受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一边却又奢望着鸡犬相闻,采菊东篱下。
要想得到,必须舍去。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
《月亮与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们圣洁的理想,满地的六便士,就是我们世俗的生活。现实中的我们大都没办法洒脱到丢弃现有的生活,去追寻缥缈的理想。可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进了理想的河流里,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是本性、是欲望、是执着、是信念。
每个人对“月亮”的理解并不同,仅凭脑子和理性,人和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我是无法理解当画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兰德有了“画画”这唯一关注点,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处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最深的也是这点:做我想做的,我开心就好,管你怎么说。抛弃妻儿后,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责查尔斯:“简直太没人性了。”“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查尔斯淡然的回应:“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对指责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最后还蹭人家一顿饭。为了理想,对所有的讨厌、鄙视、不理解都无所谓,还是会坚持画画。
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这份“无所谓”呢?听到“这个专业前景不好”时,你还会坚持选自己向往的大学吗?听到“这工作赚不到什么钱,都养活不了自己”时,你还会继续自己热爱的职业吗?听到“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可笑”时,你还会有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创意想法吗?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锢了在别人定义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没考上大学,人家说你读书不行,然后挑灯夜读去熬个博士出来,可有一技之长也是一种出路;你没买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说你赚不到钱,然后日夜加班去挣个别墅出来,可有个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没当上叱咤风云的领导,人家说你没才能,非得各种竞争当上CEO出任总裁才行,可一份安稳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证券经纪人挺好的,这个工作很稳定。”然后老老实实在银行上班;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抛妻弃子,没有一点作为男人的责任心。”然后继续上班赚钱养家;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这个穷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阁楼里画画,连像样的画室都没有,还做梦当画家!”然后收起画笔,逃回老家重新过上体面的生活;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画的画值不了什么钱,你也出不了名。”然后自觉羞愧,躲在孤岛上浑浑噩噩了此一生。那么查尔斯也就只能是个证券经纪人,一个普通人家的男家长,一个平凡的人。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么地无动于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评价、不计较得失回报、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后才能在草屋里画出那幅巨作。
对于“建议”、“流言”、“眼光”,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查尔斯的豁达,完全不为所动,只希望能够学会屏蔽不良言论、过滤多余“建议”,做自己想做的,内心安宁快乐就好。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3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你愿意去追求月亮,还是捡起满地的六便士?
金钱至上的世界,有多少人捡着地上的六便士,却又眼巴巴仰望遥不可及的明月?
思特里克兰德喜欢绘画,从小就打心眼里的喜欢。却当了个证券经纪人。突然的那么一天,他抛弃了他所拥有的一切——金钱、权利、家庭:“他没有钱,没有住的地方,于是就又一次流落到街头,他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喝不上一顿菜汤、他有时睡在火车站岔道上一个空车皮里、有时睡在货站后面的卡车里。”在这场月亮与六便士的抉择里,他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第二场人生。
思特里克兰德是极致的。冲破世俗的枷锁,果断并坚决地选择了做自己。站在艺术殿堂之上,圣洁之光沐浴着他,同样也流淌在他美丽的狂人之作上。当他生命逝去,他的画作一并被烧毁——他的身体、灵魂早已与他的画融为一体,燃烧过、辉煌过,他们本就是一体的。他热烈而又疯狂的举动,不仅赢得了自己,也唤醒了更多心底葆有执念的人。
同样走向第二人生的还有歌手陈婧霏。起初,清华毕业,好像成了她不可撕的标签。她必须如大家一样,按部就班,进入金融业,投入生活的洪流。“我特别记得当时那种感觉,……,好像是一个被人拧过的螺丝钉……但总是有两个自我,一个在体验这种生活,另一个就在看、在冷眼旁观。”于是,放弃金融,进入伯克利,从头开始学音乐。这途中不乏周遭的不解,经济的困窘,自我的挣扎,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靠在新东方教英语挣留学和做音乐的费用。“休学也好,教英语也好,和家里的关系紧张也好,我宁愿忍受这些痛苦,也不愿意忍受不能做喜欢的事情的痛苦。”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深以为然。月亮与六便士,或许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你觉得生活不那么对劲,不那么舒服;正在做的事情,自己不那么喜欢;喜欢的事,不一定能让自己饱腹。人生业已中途,还能推翻再来吗?推翻一切的痛苦,自己能承受吗?
即时失去主流叙事里的所有,也要对抗原本的命运,构造自己的`第二人生:思特里克兰德如是,陈婧霏亦如是。“尽管这一路有很多痛苦,但我还是喜欢待在我自己创造的人生,这是我的主动权。”与我而言,这样的勇敢是如此美丽。
当然,在这场自由征途之上,主人公放弃所有的冷血无情,荒诞得如同魔鬼。这固然是毛姆艺术的升华,更像是哲学家的怜悯。更多人的一生,更像是漂泊的小舟,抓着模糊的波浪与它一同向前,漂往满是六便士的海洋。途中月色清冷,欲图流连,却被海浪狠狠拽走。
月色很美,我能否透过这深不可测的海样,撷取到一丝皎洁的月光?通过努力,两者或许能互相支配。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方式生活,是安全的,平顺的。对抗原本的命运,构造自己的第二人生,或许要费很多劲,要脱掉大部分人觉得舒适的东西,但我就是要逆着。
“希望在彼方等待着我,就如此出发吧。”
尽管这一路有很多苦痛,但我还是喜欢待在我自己创造的人生,这是我的主动权。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4
我常常在想,如何主人公是女性的话,会不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每个人都想生活,而不仅仅是谋生。
当家庭已没有了爱情,工作已经看到了尽头,孩子也已经长大,而刚好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某一个梦想。
如果是女性,也可能做出相同的选择,只是先天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让女性避免不了要比男性需要更大的勇气与付出。不会像男性这样果断干脆无情与理智,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成功人士中,女性总是寥寥无几。
女性生本柔弱,为母则强。身边有许多好友都已陆陆续续地成为了母亲,随之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在了宝宝身上,完全也不可能再有时间花在自己身上。然后是幼儿、小学、中学、高中。似乎到了孩子大学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而那时,发现自己容颜已老,身材变形。早已遗忘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斗志全消。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我要极力过好现在的每一天。瑜伽、摄影与户外、get新技能。趁着自由与年轻,哪儿有什么新鲜玩意就去看看去尝试,不管它有多远,不管是否有人一起。人一生,心灵会蒙灰。这并不可怕,但须洗涤。你要找到灵魂的'清泉,大海的涛花迸溅,风雨的吹拂鞭打,鸟的欢鸣和鲜花怒放,都是藏在清泉中的老师。大自然有自成体系的优美,等待你身心与之共振。
我们所占的时间宽窄是有定数的。耳聪目明、手脚伶俐的时光,不过几十载而已。时间如同鲜血,每一滴都咸且弥足珍贵。当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双眸注视过的东西渐渐繁多,当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内心就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世界的不同与丰富。也会更加看清生活的本质不盲目,不迷茫。
"从某一种程度来说,我也是一个艺术家。我在自己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主人公的手段是绘画,而我的是生活。"
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美—不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可以被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经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发现生活的美,当然也需要经受一番灵魂的痛苦折磨。一直在努力的找寻着,追寻自己的内心,平安喜乐。
2022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
不久前便拜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记忆深刻的是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艺术梦想的道路上,表现出对人情与人性的摒弃和过分自私的态度。也总是想起里面的一句话“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斯特里克兰德生活过三个地点: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塔希提岛,也在这三个地方分别经历了三个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兰妮、土著少女艾塔。
伦敦,土生土长生活了四十几年。有一份在证券公司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一双聪慧乖巧的儿女,妻子艾米贤惠且知书达理。留下一张纸只字片语,就轻而易举抹掉了前面走过的人生轨迹。
巴黎,凭着对绘画的一腔执念,沉迷于梦想一发不可收拾。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变得不近人情,一切与己无关。病重时得到了朋友妻子布兰妮的悉心照顾,恼恨的是凭着自己无所谓心理下毁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兰妮的生命。他还能摊摊手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堪一击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压迫下人性的丑陋。梦想又是什么呢?
之后经过马赛到达塔希提岛,这是他灵魂出窍之后得到升华的地方,在这里他与心中的梦想毫无阻隔。有着一个默默守护他,忠诚于他梦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终点,也无损他绘画才能的发挥。梦想可以实现,但原来如此艰辛!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绪一直久久不能平。这样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吗?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去了哪里?抢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线在哪里?这些让我感到愤怒,任何对梦想的追求都不应该是自私甚至脱离道德的借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兰德病死后盛名,把视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结发妻子与一对儿女身上。她们心里压根没有想过要关心斯特里克兰德这些年的遭遇,倒是因为他的盛名,极力标榜曾经的关系,假装付出和理解。如果没有盛名,他们是否还愿意提起这个曾经丢弃她们的人?如果没有原谅,何必假装美好?人性的碰撞果然脆弱,道貌岸然的面具在现实对比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思至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文中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都能泰然处之,这也许是信念的魅力了吧,引领着纯粹的灵魂一路前行。
梦想人人有,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生活中渐行渐远,很容易就忘记了初心,很容易就有理由说服自己放下,很容易就把别人的看法筑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壁垒里……也许这辈子都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与自己决裂,但生活给予的馈赠本就是独一无二。做自己想做的,内心真实快乐就好。
月亮很美很孤独,看上去很近却那么远,要做的就是清醒的活着!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感悟12-02
月亮和六便士语录10-20
月亮与六便士经典语录10-20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2-1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3-10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5-14
《月亮与六便士》 读后感10-14
读后感:月亮与六便士09-28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06-19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