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3 12:51:4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11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11篇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1

  《倍数和因数》这一章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由于这一单元概念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较多,所以掌握起来较难。我上的这节复习课分以下四部分。

  1、先从自然数入手,由自然数的概念让学生总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又根据生活实际试着让学生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点名说出什么数是奇数,什么数是偶数,是根据什么分的,这样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2、由偶数都是2的倍数,复习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边复习老师边板书,由于大家共同协作,很快找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然后总结同时能被2、3整除的数就是6的倍数,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随便说一个算式,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列举乘法或除法算式,准确表达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3、随便给出一个数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得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身。根据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复习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20以内的质数。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任意给出一个数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若是合数让学生分解质因数。先说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然后点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出错误。

  4、带领学生一起做练习,让学生边做边说思路。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是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

  不足之处是我缺乏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以后需多努力。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体现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分类、归纳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如果离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已知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如果离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

  2、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1)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索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如左盘中是100克的杯子和x克水右盘中是250克砝码,天平平衡,解释方程的'具体含义),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

  3、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

  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和的算式,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减法和整数1减真分数,同时学习计算结果的化简和验算。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的基本方法和计算的注意点。“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主要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文本的研读是不止境的,老师只有不停地研讨反思才能做到持续发展)。同是也回忆旧版本时,自已对于这课题的教学,还通过网络、杂志寻找到了一些案例。总觉得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多是不赞同和疑惑。如有人强调了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应用画图,或者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计算出结果,再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这点上我最不苟同,本节课的算理就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进行计算,化成小数不是重点,并且这种方法有局限性。这里提倡多样性,是不是作秀,是不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本,还是让课堂的探索热闹一点。我个人认为,的确要以学生为本,我们课的教学设计就要高效,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还有人设计出先提供一些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这些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中,选择两个分数进行计算,目的一是为了复习,二是为了结合图形,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单位相同的才能相加减(我认为老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总觉得数学味太重了,学术味太重了,本身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再设计成这样有点把学生看成了成人)。经过不断反思和考量。我认为这节课,有了分数通分的基础以及同分母分数的知识作为支撑,学生的计算不难掌握的,算理让学生主动探索也不怎么难的,而最难的是这节课数学的本质,即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由于分数单位是很多的或者也是变化的,学生对于这点上的理解是有点难度的,还有要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如计算后所得的结果要约分,要自觉验算。基于这些考量,我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从行课的过程、课堂以及课后的学生表现和作业情况来看,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下面几点是我自认为处理比较成功的地方,今日予以阐述,为了经合在计算教学中得到启迪。

  一、处理好了内容与情境。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现实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使数学计算与知识应用融为一体。这一点上要十分赞赏现在的教材的对于这课时的编写。我只是利用刚不久的学生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先用课件出示农场的情景图,然后出示P80例1的改编题。后面在练习时,就充分利用书本的练习十四的第3题与第4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与体验数学价值。

  二、处理好处法与算理的关系。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因此我摒弃了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的片面教学理念。我是先引导学生理解“1/2种黄瓜”和“1/4种番茄”,从而一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强化了单位“1”的辨别。二是能有效引领学生下面探究时,就往正确高效的思路上来。接着我让每个学生用纸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使学生通过图形结合,认识了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只有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进行计算。

  三、处理好了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

  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中鼓励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有偏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跨越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临界点”,片面

  追求了算法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的群众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的个性。

  这点上我当然预设好了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有了我让学生说一说对于“1/2”“1/4”的理解,所以学生都从分数的意义上考虑了,也就是本课的算理能顺利呈现和学生高效探索。

  四、处理好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练习十四的第3和第4题,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所以计算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列式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教计算方法。

  以上我是从宏观上面处理好计算教学。有时细节还能决定成败,还有几点细微处,我认为也是比较成功的。第一,重组了教材的例1。教材例1通过情境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而试一试,却独立的出了两道分数减法题。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减法,以及1减真分数,验算。最后说一说“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从而小结出本课新知的计算方法。虽然条理很清楚,但总给人与例1突然隔裂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得不令人担忧。因此我先出示了例1的前面的.条件,分析完题目,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有兴趣,并且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涵盖。(问题1,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2,种黄瓜的面积比番茄的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3,还剩这块地的几分之几种其它植物?)这样的好处,创设了这情境,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兴趣激发了;数据相对更简单,把复杂问题简结化了。第二注重了知识的比较与迁移。如当学生列出算式“1/2+1/4”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列?从而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法与以前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法,思考方法是一样的。还有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我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迁移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上去。在练习十四的第1题时,我认学生在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左右每题怎么想的,从加深理解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数算理。从而加深理解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第三,探索算理,我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折法,并结合图让学生理解算理。第四,对于的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加入改错题,从正反中加深理解。第五,本课的练习题是比较丰富的,因此我考虑到小学生有多做会产生疲劳感。因此,练习时,形式多样,如男女生赛一赛。上黑板上板演。

  第六,及时,鼓励与多元评价。

  当然,现在回想,也有些改进的地方。

  一、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全班再一次结合图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只是指名学生上投影仪来演示,再交流算理。担心个别学生不去听讲学生的意见。

  二、练习题要更加有趣味性。这也许有难度,主要我的所教班级,基础不好,因此只能完成基本题目了。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4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有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标》指出:“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自己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想一想,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获得循环小数的概念。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两个小数相除,如果不能的到整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呢?”得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小数计算掌握不是很熟练,因而在教学时可能在进行小数的计算时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根据教学的重点,少一点计算,多一些对小数的观察,从而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介绍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进而看看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看课件。

  师: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对你们的发现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1)、为什么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

  (2)、为什么继续除下去会永远除不完?

  (3)、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由于商的.小数部分总也除不完,并且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数字“3”,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写作“5.33…”。

  师:你对这种写法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2、探索规律

  (1)、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得出商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3”那是不是只有这一道题的商具有这样的循环现象呢?这种循环现象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出示:28÷18 78.6÷11

  3、让学生发表看法:

  4、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

  (1)0.2929 (5)3.212121

  (2)1.5353··· (6)3.333···

  (3)3.141592··· (7)4.061061

  (4)8.4666··· (8)0.475475···

  师:对这道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6、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学生在小组内计算、讨论、汇报。

  预设: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商可能是有限小数,可能是无限小数。

  师:你对回答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什么叫有限小数?什么叫无限小数?

  适时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师:我们现在学习的小数范围比以前有扩大了,有增加了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三、巩固应用,分层测试:

  【基本练习】

  1、写一写:你能根据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写出它们的一般写法吗?

  2、对对碰:连线。

  【综合练习】

  1、求一求下面循环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三位小数位数)。

  1.29090…≈ 0.0183≈

  0.4444 … ≈ 7.275 ≈

  2、比较小数的大小

  3、把下面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拓展练习】

  循环小数1.360360…小数部分第50位上是数字几?

  四、分层评价,反思提升: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六、布置作业:P30第3、4、5、6题。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5

  在《正负数》这节课中我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在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四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整节课中我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最后才有了课的结尾学生感悟到的:“前进后退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增加减少可以用正负数”“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这样一些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我们老师研究问题时要比较深、透,视角开阔,不要局限于教材设定的一个局部空间内,而是要广集资源,充分研发,为我所用。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7

  《长方体的认识》是五年级下册第28—2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时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周三,我在同组教师及史老师的帮助下,上了这节课,接受了区督导组的检查。虽然校长反馈的时候说领导们的评价比较高,可我觉得虽然有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还是说好的吧!

  一、我把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这节课对长方体的认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面、棱、顶点。在课堂上我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用手去摸这些部位,亲身去感受。接着是从数量上来认识,数数看有几个面?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进而更深入地认识面、和棱还有哪些特征。其中,棱的认识是学生接触较少的,课堂上对棱的教学作为重点。

  二、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做的是比较好的

  老师准备了实物、框架、挂图、平面图、多媒体课件等。学生也人手一个长方体纸盒。其中还包括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我尊重了学生的差异

  新知的学习不是老师演的独角戏。首先就表现在,在老师讲之前问学生,“有没有同学,对长方体比较熟悉,可以先来向其他同学来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的?”这样,才有了这节课上,学生向学生介绍的长方体的“面”和“顶点”,关于“棱”同学们知道名称,但究竟是哪个部分没有弄清楚,这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了。其次,我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长方体的“面”和“棱”还有哪些特征的时候,允许可以独立完成的同学就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同桌议论,还完成不了的,带着问题来参加集体讨论。

  四、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长方体的面和棱都比较多,特别是棱,学生在数的时候,很容易充分,也很容易漏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了“谁能有顺序地指出长方体有哪些面?”“谁能有顺序地指出长方体有哪些棱?”有顺序地数长方体的棱时,我还有意地指出按照棱的方向不同来数的方法,也为接下来得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埋下了伏笔。

  同时,由于准备时间很短,没有试上等原因,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当我上完这节课后,我就有还想上一遍的欲望,如果还上一次,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首先,课堂上要更紧凑些,不能前松后紧。严格控制时间,增加课堂练习量。在课堂上要有同学完成书上练习的1、3题。

  第二、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要多给学生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比如:量一量、比一比、推理等。不用学生填书上的问答,直接给出两个探究的问题“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节省时间。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8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时,感到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区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仅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这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发言很积极,效果也很好,回顾一下,成功与不足兼而有之,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数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新课时出示“工作表”为学生提供了求知的路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怀着极大的求知欲望对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合作交流,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在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二、常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在“自学”、“交流”之后,加入“自我反思”一环节,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反思,去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了解到各自的见解,并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对知识有了更丰富、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而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调控的意识。

  虽然质数与合数的新课教学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学生能理解掌握它们的概念,可是在学生的作业中,问题却特别多:

  1、素数和合数分辨不清,51,91被许多学生当成素数;

  2、写50以内的素数,错得太多,不是多写就是少写;

  3、与奇数、偶数混合后的判断题出错多。为此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素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各自概念,掌握各自判断方法,也要让学生背一背素数表,帮助学生快速辨别素数,还要告诫学生要细心,要有耐心和学好的信心。

  应再额外教给学生判断素数的简便有效方法:依次用2、3、5、7、11等素数去除这个数,看有没有余数,如91除以7等于13,121除以11等于11。花些时间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也是值得的,它能提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9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还要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还重视将操作过程、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相辅相成,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折纸表示3/41/4及其结果,这样不仅解释了符号语言的意义,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3/41/4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分数乘法(二)中我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需求,首先向孩子们提出并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引入中: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用斜线涂出它的 1/2,然后对其再对折第二次,用红色涂出斜线部分的1/2,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能够直观得从图中看出网格部分所占几分之几,但是学生很难列出乘法算式。(14的比较多)。说明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两次做为单位1的量。两次折纸中有两个单位1,比如第一次的1份占整个图形的1/2,此时的单位1是1,但是网格部分却占斜线部分的1/2,此时的单位1是1/2,也就是说网格部分对于整个长方形来说是1/4,这其间隐含着两个不同的单位1。在此说明,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掌握还不牢固。又例如在验证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来理解。

  其次,本课我力图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分子位1分数相乘)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首先让学生通过活动概括得出分数乘分数只要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计算方法,再由学生自己用折纸、化小数、分数的意义等方法来验证这种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折纸的验证方法,有个别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允许他们用小数的方法来验证,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与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因此在出现不能转化为有限小数的分数相乘时,这些学生就只能听同学发言,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了。所以,如何面对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人人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是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

  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10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保留三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等。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再加上浓厚的兴趣,学生很快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并用3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且在练习中也很少发现错误,让我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

  反思前几节课的教学,似乎除了灌输乘除法的法则外就是大量的练习,但效果并不是多好,补充习题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想来,计算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练习只能徒增学生的厌倦感,如果只是纯粹的计算,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在今后的计算课中,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主动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11

  上完了《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多。反思其中的几点闪光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前我就想,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来寻找最小公倍数,深刻了解什么是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来计算,让这一切都由学生自主完成,那他们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考虑到这是一节纯数学的课,课上全是抽象的数学化的知识,我就想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创设了学生铺砖这个情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用列举的方法找到了最小公倍数。然后以一条数轴为契机,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为情境,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得出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会第一次相遇,第二次呢?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最后,在肯定大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创设了我想带一部分表现好的同学出去参加一项活动,可以分成4人一组,也可以分成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你知道我最少带了多少人吗?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的情绪高涨,思维时刻处于活动的状态中。

  2、以旧带新,渗透转化思想

  课堂中当学生体验到用找倍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比较烦琐时,适时地引出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因为在前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是用短除来求的,短除法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探究,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学习。这节课重点也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些乘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了呢?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探讨,但感觉学生掌握的深度还不够,因此,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为什么乘最后的商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3、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在自读自悟中学习知识

  教学时,我给了学生充足的空间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感自悟中学习知识。长时间下来,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的放矢的思考,有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