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3 08:15:1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汇编15篇)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

  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生物时不是很重视,进入高中后就会感觉吃力。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知识难度提高了不少,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本事也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错题集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关键是怎样去做细很重要。

  带这一届学生,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学生的本事以及成绩”。每一个高考状元谈及自身学习经验时都会说到错题集,虽然成功经验不能完全复制,可是说明错题整理的重要性。整理错题不仅仅能够完善知识漏洞防止错题再错,还能够帮忙自我梳理知识点。

  对于一些生物选择题,在理综考试里选择题的前六道,每道题6分。这六道题,对于尖子生来说不容许出错,对于中坚力量也是不允许错,万不得已也最多只能错一道。而这六道选择题考查点,简单或中档题是单纯知识点的考查,而难题则难在题干信息的解读以及知识的运用。学生如果选择题失分,归根到底还是基础不扎实。所以要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那么,首先要对出错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错误原因,是读不懂题,情景模糊,还是不明白建立什么样的解题思路模型,还是对于关键信息的敏感度不够,不能将题目叙述的条件成功的转化为生物语言,亦或是不能结合所描述的具体过程情景利用基础知识或者方法原理定律将问题解决。这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要去进行分析。然后就是将题目抄到本上,一般选择题不用抄完整的题干,能够简单的把错的点提取出来,重要的信息摘抄下来。而对于生物大题一般题目较长,但必须要抄题,抄题的过程能够帮忙学生理解,注意到重要的信息,分析错因。之后写分析思路,就是这个题该如何分析。最开始能够根据答案进行分析,去推敲题目想考察的`知识点,并结合考点整理一个常规的思路,这个思路是比较贴合自我思维习惯的,这样更有利于记忆,总结成方法性的思路。最终能够简写

  操作提纲,在一旁进行一些相关的批注。其实生物题和其他理科科目一样,都有具体的模型,要能够看出不一样外表下考查的同一类问题,同一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就需要将错题进行总结。

  最终就是要经常复习错题,不能为了看错题而看,只是形不走心,翻翻看看不动脑子不行。多思考多动脑,一道题是否掌握,看你是否能完整清楚的讲出来,一类题是否掌握,要看在看似新题中能否看出它的同与不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整理总结错题可能会用较长时间,可是总结在精不在多,坚持做三年积少成多,相信对生物成绩的提高是显著的。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2

  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范文之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反思一: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形式。

  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搞形式主义。如,人教版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师问:“你见过蛋白质吗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想合成蛋白质,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走弯路”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关于最后一问,学生答到需要知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以及排列顺序。

  过渡:“同学们知道氨基酸吗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讲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研究蛋白质有什么意义前后呼应,并适当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教学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这样情境创设能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二:多一份创意,少一份随意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如“细胞分化”的教学,以德国某体操运动员和她白血病儿子的真实故事导入。教师问:“关于白血病,你了解多少正常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教师问:“刚才我们讨论了正常的白细胞产生,患者体内异常的白细胞即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内容,如癌细胞的产生、致癌因素、癌细胞的特征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

  过渡:“对于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学生答到:“化疗和放疗以及移植造血干细胞。”教师问:“放化疗方案有什么缺陷”组织学生讨论。过渡:“在药物方面,科学家试图寻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并提供紫杉醇的资料,教师问“如何大量繁殖红豆衫满足紫杉醇的用药需求”此问的意图引出植物克隆,并落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过渡:“刚才同学提出第二个方案移植造血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体内除了干细胞以外,还有其他的干细胞吗”播放干细胞视频,组织学生画概念图归纳干细胞类型。再现情境:医生希望给该运动员的儿子移植造血干细胞,但配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治疗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组织学生讨论方案。此问的意图引出动物克隆,并落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教师总结:

  “刚才讨论了治疗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现在还有许多患者处在生死边缘,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激发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3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满着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生物教学工作反思。新教材在吸纳原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教学,要转换教学方式,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建立起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1.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剩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走进细胞”这一章引用了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话:“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编者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教学反思《生物教学工作反思》。

  2.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各种栏目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增加了许多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每一节里都设置了诸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和“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安排,不仅为学生更好地独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起到启发和提示的作用,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回到学生手上,课堂教学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要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这些栏目蕴含的信息,巧妙地设计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提出“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点出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疑惑,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曾经学过的有关细胞知识中,激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借此,笔者取一个鸡蛋并打破置于培养皿中,并指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卵黄是鸡的卵细胞,卵黄膜是卵细胞的细胞膜”。接着根据:“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启发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存在的。这种问题情景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进一步探究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3.开发教材蕴含的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设置了“技能训练”的栏目以及提供的“资料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笔者分析了这些栏目的信息,大多提示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学为佳。因此,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3-4人)为单位,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教师解疑,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师生平等、宽松舒畅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笔者也曾惊喜地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有些学生的发言表现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性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列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新教材编排的探究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设置了探究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时切实贯彻探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会开展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内涵丰富,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应用;多种栏目设置,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探究学习和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学习。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通过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4

  第一次面对新教材,第一次面对新课改,以前的老经验有些显得过时了,所以我从开学一直在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尽可能找时间去听观摩研讨课,学习同事们的优点,吸取他们的长处,尽最大的努力在自己的备课、授课中贯穿新课改的理念。

  比如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上,我改变了过去单一提问复习的方式,做了一些改变。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学有可用,或通过一个科学家对某项研究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艰辛,或让学生先做试验,埋下伏笔,然后从分析试验中的疑问入手,疑问解决了,新知识也掌握了。

  我在教学中努力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但资料后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对以后学生无论面对高考,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在实验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讲步骤,演示过程,学生依着做。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到达实验的'目的。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学、去做,放手让学生操作。当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新课改,我只是一个学生,还在学习理论、摸索教学的过程中。

  高一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反思

  伊拉哈中学海淑荣

  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首先以学生收集的资料来讨论蛋白质的作用,引入主题,学生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分组讨论的方法,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及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回答,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展示挂图,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讲解蛋白质的结构时,与功能相联系,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让学生学习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但在教学中老师活动较多,学生相对少一些,应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讲解口诀记忆时,学生较感兴趣,此时,课堂秩序会较乱,这属于课前估计不足,应维护秩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再如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巡回指导,进行思维点拨,而不应放任自流,以上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因此,我认为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5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处于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利用这些物质和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非常重要。另外,学生已具备做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积极动手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有益,因此本节课初步引入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能力目标

  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鼓励评价法、比较说明法、卡通图片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设计实验表格

  四、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心设问,步步深入(5分钟)

  [新课导入] 已近中午了,大家的肚子一定饿了。为什么肚子会饿呢?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问题探讨]图示1783年,斯帕兰扎尼“鹰与笼子”的实验,探讨相关问题及实验的巧妙之处。

  [对比说明]工业制氨的条件是什么?

  细胞内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但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依然高效有序的进行,原因何在?

  [提出课题]酶的作用和本质

  激发学生兴趣,让大脑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鸟类的胃不仅有物理性消化,还有化学性消化。

  回答:

  高温、高压、催化剂

  推测:

  细胞内有生物催化剂。

  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此实验是开创了酶研究先河。其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实验设想,结论与推论等过程及创新思维的意识对学生有学习与借鉴的意义。

  [新课]探究研讨,引议释疑(30分钟)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0分钟)

  引导思考,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

  [实验原理及材料]我们知道过氧化氢可以在fe3+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如果给你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以及必需的实验用具,你能否设计实验?

  [提示1]酶的高效性是相对谁而言?

  [提示2]反应物怎么选择呢?

  [提示3] 因变量是什么?

  [提示4] 观察那些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提示5]实验预期和结果讨论。

  提问:为什么酶具有高效性?

  [此实验为特别补充内容]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过渡]细胞代谢包括很多化学反应,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有条不紊地进行,这说明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有专一性。

  提示:怎样理解专一性?

  我们知道木瓜果汁含有木瓜蛋白酶,嫩肉粉中也含有蛋白酶制剂,如果给你木瓜榨汁,嫩肉粉,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碘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请根椐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的实验用具,能否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小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学生实验一]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回答:无机催化剂

  思考:是让无机催化剂和酶各自催化一种呢?还是催化同一种物质呢?

  回答: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回答:

  气泡的多少及产生速度

  点燃的卫生香复燃情况

  结果: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氯化铁的催化效率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回答:降低了活化能。

  参考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结合文字叙述,形象描述。

  [学生实验二]

  [小组讨论]:应该体现在酶只能催化某种特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选取何种酶?选取何反应物物?如何设计对照?如何鉴定结果?预测结果?

  理解关于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感性认识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实验一]是用两种不同的催化剂来催化同一种物质[实验二]是用同一种酶来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让学生了解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怎样设计对照?从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教师特意设置二个小陷阱,①是让学生自行选取择蛋白质的鉴定试剂,巩固其使用方法。②材料丰富,根据实验需要,懂得取舍,不可贪多。

  二、酶的本质(10分钟)

  1.从人物的角度来看

  2.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

  从观察到到问题,从问题到猜测,从猜测到实验,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做科学的必然步骤,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补充]

  (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3.引导与激励

  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及萨姆特历时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谈谈马克思的话的理解。

  [小结]酶的本质

  [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

  完成课本82页基础题一,体会几位科学家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小组讨论发言]

  在酶的发现历程中,由胃的物理性消化→胃的化学性消化 →从胃液中提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脲酶结晶的提取→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进一步完善了酶的概念。

  [小组感言]

  科学无坦途。

  科学的苦与甜。

  [小组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培养学生继承、创新、实事求是和大胆实践等科学精神和态度。

  引导学生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分析与推理能力的过程。

  激励性评价:科学知识都不是一承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唯有上下求索,才能做到科研无止境。你也可以未来科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

  促进学生积极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课后进一步探究] (5分钟)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水、唾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理解酶的本质

  训练实验思维。

  五、教学小结

  细胞作为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于细胞高效有序地完成各种生理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酶的本质的探索也处于不断不断完善中。近年来,酶工程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活力,而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既归功于大胆的猜想,又归功于科学而巧妙的实验设计,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实验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形中发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希望明天的科学之星就是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要求,倡导探究性教学,以小组互助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本节课不仅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实验,而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加灵活的典型例子,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正一反,相互辉映,使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大量采用鼓励性评价机制,发挥学生潜能,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价值观。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使得一部分实验留待课后操作。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6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之后就让学生进行文理选科,而这学期,我承担的是理科班高一10班、14班、1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着务实的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带着对生物学科教学的热爱和追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让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一学期过去了,我想付出的总该会有收获,即便是我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有所改变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现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作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而在第一个班的第一个新课时上完之后,我会总结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并且根据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重点班10班期中考后实习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他们班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将课堂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发表评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锻炼。

  三、向老师们请教、观察、模仿。

  作为新教师,经验缺乏是我最大的缺陷。为了让自己早日成熟,特别是学期开始时,我很多时候会向各位老师们请教经验,也通过听课、观摩课堂活动等方式去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科组内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我经常请教他们关于生物教学的问题,从题目到教学方式等等,老教师的经验大大地充实了我的教学经验,让我在教学上逐渐懂得如何应付各种场景问题。例如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在学生学习状态下滑时可以应用提问,在某些重点问题上也可以用抽问来提高学习专注度。

  四、课堂做了一些尝试

  我校学生的基础不算好,而且往往都有一些学习障碍,可能是初中长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纠正,导致课堂上不自觉地就会开小差、发呆、睡觉等,降低学习效率。对此,我尝试在课前或者学生状态不好的时候,给其讲一些生物类的新闻,比如“塑化剂”事件、一对黑人夫妇因基因突变生了一个白人小孩等等。或者讲一些笑话,上课时穿插一两句精典网络用语等等。学生很有兴趣听这些,效果很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上课的压力。由于文理分科之后,每个理科班一周有4节生物科,基本上不仅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而且与上学期相比,还多了一些课时来跟学生评讲练习,对他们知识中的错漏点进行改正补缺。

  希望以后还是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除了课堂气氛的调节外,课堂手段的改进等也能做一些新的尝试,从而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研讨,提问,分组竞赛,黑板画图、比如头脑风暴等等。

  五、充电

  充电指教师要自我增值。现实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学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学生也不一定就问老师关于某个学科的问题。要当一个好教师,不能要求样样全能,起码对于一些其他科目的基础内容,你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充分地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教学。生物学科涉及的范围原来就较广,数学、物理、化学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比如本学期学习到遗传定律时,有很多关于数学中概率计算的问题,要讲好这块内容,少不了老师应对数学知识的透彻讲解。

  实际上,每当我上课是从生物课内容引用一些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来说明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也乐于接受这种综合性的解法。可能因为学生对于科目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少,如果老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加强学科之间联系的教学,学生容易联系起各个学科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简单地讲,教师懂得越多,学生也就懂得越多。

  六、不足之处

  1、上课的`随意性较大,前一两个班的新课总会出现课备得不熟这种情况。

  功夫下的不够。

  2、知识体系不够建全,老师若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在对学生的教学上引导上就容易出现偏差,这要归结于我只掌握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而未能提前将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生物知识提前完整熟悉。

  对高考题做的量较少,导致对考点的把握不够好。

  3、课程结构还要多做尝试,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还要有时间做一些题目的练习。

  学生的基础差,所以知识点我总会尽量讲详细。另一方面就是课程结构上还是思考的不够多,详略不得当。

  以上是我对于本学期教学方面的一些反思和认识,经后我要继续强化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认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通过生物学习了解自然、了解生命。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我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的教学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

  1.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2.反思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和感官刺激,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鼓舞人心的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4.实行探究式教学

  新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加强探究式教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愿意探究的问题材料作为新课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图片、文本文件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等为主要学习方式,畅通课堂内师生、生生、生本的信息交流渠道。教师充当指导者、协调者的导师角色,适当控制学习探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学生对外界繁杂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流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的生物科学技术可能应用价值的理解,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

  5.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学时间,所以应该合理安排,选择有利于点拨的内容自学。每节教材的前言和对某些现象或过程的描述由教师讲解较好,并适当增删内容,力求做到生动,富有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对自学内容的引导作用。而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例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课,重点知识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及三大代谢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主要由教师讲解,而"三大代谢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列出各种疾病,然后小组讨论,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长期素食好不好,糖尿病人如何减肥等等。这样经过学生的阅读讨论,既解决了重点问题,又突破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的过程"这一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重感悟,轻分析。

  “生物”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中国的牛》时,我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牛的精神和我们人进行对比,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重精神,轻应用。

  生物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生物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生物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提醒幸福》时,我在完成了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我的五样》,让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去领会作者。学会欣赏和感悟。

  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生物学科的学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新教师,我觉得听课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听其他老师的课给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听课让我通过认识他人,审视自己,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就像工厂加工的产品,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针对生物学科,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观念仍未改变,认为听与不听一个样,考试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带着兴趣学的学生并不多,学习观念的落后与偏颇导致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出现许多错别字、错用词语现象,一遇到仿写句子等题就束手无策,作文写作立意不新颖,主题不突出,内容太肤浅,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准以及教学艺术,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8

  最近学校组织了赛课比赛,我们高一上周率先进行了赛课。上周一我在国际班2用高一12班的学生进行了赛课。赛课的内容是《基因分离定律》。本节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介绍和分析,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理解第二节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对孟德尔遗传试验方法的总结,说明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极好例子。第三部分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基因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内容涉及“基因”、“等位基因”等概念,看似是第四章内容的提前,其实不然,教科书中只是把基因解释为控制性状的因子,是比较红光的说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基因,又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为第四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赛课的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本节课作为新授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孟德尔所做的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整节课从设计上借助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杂交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量的学生活动,总结一些抽象概念的定义。同时,老师通过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多分析、多探究,把难点一一剖析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及探究精神。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功能将学习的知识总结连贯起来并进行相关小题的训练。下面就我这节课学习内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导入新颖并易懂

  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我引用了平时我们常说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来引出遗传的概念,进而说出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简介。这种导入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又比较容易理解。所以,一开始就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2、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在这节课中需要学生理解两个概念:“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课本上有相应的文字解释,但是解释得过于抽象,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于是我思考着让学生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来理解这两个概念。我让学生看着同桌的眼睛、鼻子、耳垂、头发等,然后我总结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叫做性状,进而总结出什么是性状。对于“相对性状”的解释我让大家跟我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让大家把舌头伸出来看能不能卷曲,结果有的学生能卷曲有的不能卷曲,我就说卷舌和平舌就是一对相对性状。第二个动作是让学生双手合十自然放在一起,看哪个手的拇指在上,结果有的学生是右手拇指在上,有的则是左手拇指在上,我总结出右手拇指和左手拇指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此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珍惜这次赛课机会。赛课结束后,赵主任和我们生物组的老师都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也会好好反思这些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辅助到我今后的教学中。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9

  第一,对生物学科而言复习时间不够,需要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生物教材一共三本书,两本必修,一本选修,高二完成了两本必修的学习,选修一本书共五章,暑假补课完成了两章的内容,上学期到11月中旬把选修内容学完开始进入第一轮复习,而其它学科在上学期开学时就直接进入第一轮复习了,我们的一轮复习到本学期4月底结束,整个一轮复习战线长,内容多,学生容易遗忘,5月一个月进行专题卷和综合卷的练习,因此时间仓促,效果一般。如果能在3月中旬将一轮复习结束,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二轮复习,再用20天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二,对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调整。

  本学期的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选择的是衡水中学出的《高考调研》,全书共420页,该书的优点是:

  1、含盖的知识点全。

  2、考纲知识列的细、全、明了。

  3、将选修内容安排到相关联的必修章节中去,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合。

  该书的缺点是:

  1、个别练习题和例题超纲。

  2、每一节后的练习量过大。

  3、每一章前的知识网络图不够细,不够全。

  所以今后再选择生物一轮复习资料时应注意:

  首先,书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

  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难题不宜多,综合性过强的题不应该出现,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本该做适当调整,但我在本学年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没有对复习资料做大胆的大量删减,基本上是除超纲内容外全书挨个过,所以致使复习时间紧张。

  在以后的高三复习中我会精挑细选适量的练习题,在每一章复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总结和一次考试,这样就不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松紧适度,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我除了上习题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是从头讲到尾。有些典型例题我在黑板上讲过一遍,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同一道题,一部分学生觉得从来没见过,此时我是最受打击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是都睁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的很认真吗?我们的师生问答不是也都配合的很好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去听同一备课组老师的课时,我才有了答案,学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听九节课,并且堂堂课老师都会强调“同学们,注意了,这是重点”。

  如果不提要求,不去找学生的兴奋点,他们怎么能够做到九节课全部都集中精力的去听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从头讲到尾,对简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限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在讲之前先告诉他们:“此重点知识将不再重复讲解”,并且设问,在讲完之后对之前的设问进行提问,相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0

  回顾本学期高三复习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复习方向:与高考命题思路及范围较好地保持了一致。体现在主干知识复习范围及深度及实验题型把握准确,复习知识内容有四分之三时间用到与高考试题接轨的方面。

  二、复习的指导思想和依据:高考说明,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必修、选修课本。

  三、复习内容:

  1、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2、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制定解题方案,明确解题思路。考试题目中,容易题、中等题占3/4,较难题仅占1/4,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复习中应时刻关注学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知识的切入点,掌握好衔接,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生态农业、以及疯牛病、口蹄疫等。

  四、复习策略:

  1、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布置分层作业。老师在设计作业题时,应遵循“三性”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作业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五、复习缺陷: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外校联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下是我个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己提高。努力实施创新教学,逐步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及时将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二、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但不依赖教材,不唯教材是从,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教学材料而非教授材料,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新课程删除了“难、烦、偏、旧”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高质、高效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我通过让学生填写概念图,绘制示意图,解读坐标图,描述模式图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真正能在“做”中“学”。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利用分组学习,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图表,明确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通过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我大胆放手,支持学生自己鼓励他们动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无定法,教师要探索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高一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时,我让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适时的露田、疏松土壤等措施的实质是为了什么?粮食储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五、布白,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

  教学“布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布白”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布白”中,是在表面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上的思与学应为互动。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但问题提出后,得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要为了心中的满意答案,而急于要求学生回答,甚至自问自答。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留出时间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们才可能去比较其他同学的发言,比较奥老师的点拨与讲解,才会去感悟领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比较过程中有所提高,思维能力才会有所发展。这段布白让学生在“思”的同时构建了一个“学”的平台。

  六、多参与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针对反思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2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体现。

  现将本人的反思释放如下:

  第一,对生物学科而言复习时间不够,需要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对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调整。

  复习内容的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例如我们可以将教材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分成这样几个单元: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甚至可以以问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如生物体是如何构成的?生命活动是怎么进行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亲代与子代有什么联系?等等。

  B、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C、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生物学的热点,主要是指哪些影响最大、几乎人所共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而不是指偏、难、怪的内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指将生物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

  D、加强探索性实验:如后所述。

  对高三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宜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新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举个例子,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就不要涉及,对各种遗传几率的计算也要适当控制难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所以今后再选择生物一轮复习资料时应注意:首先,书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难题不宜多,综合性过强的题不应该出现,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本该做适当调整,但我在本学年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没有对复习资料做大胆的大量删减,基本上是除超纲内容外全书挨个过,所以致使复习时间紧张,在以后的高三复习中我会精挑细选适量的练习题,在每一章复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总结和一次考试,这样就不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松紧适度,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我除了上习题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是从头讲到尾。有些典型例题我在黑板上讲过一遍,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同一道题,一部分学生觉得从来没见过,此时我是最受打击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是都睁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的很认真吗?我们的师生问答不是也都配合的很好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去听同一备课组老师的课时,我才有了答案,学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听九节课,并且堂堂课老师都会强调“同学们,注意了,这是重点”如果不提要求,不去找学生的兴奋点,他们怎么能够做到九节课全部都集中精力的去听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从头讲到尾,对简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限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在讲之前先告诉他们:“此重点知识将不再重复讲解”,并且设问,在讲完之后对之前的设问进行提问,相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3

  一、一纲多本下的教学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能够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98年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

  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潜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就应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能够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能够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理解。对知识要持续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一样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资料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此刻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二、要正视生物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仅体此刻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此刻课本超多的科学史上,更体此刻对科学探究潜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潜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一样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仅是学习的资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状况来思考。学生动手潜力强,能够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能够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能够多做演示实验。

  三、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一样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个性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不管是传统的讲授演示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都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不一样的资料采取不是的形式,对强调知识呈递的资料我们能够去用讲授演示教学,对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的能够探究式教学。一些简单的资料甚至能够用自学辅导法,课后自学法等。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4

  近些天来,赵春玉校长给高二年级做了专项的教学辅导工作,另外还就育英高中的现状写了文章。通过学习并反思以往教学,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观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师教知识,一堂课下来,学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这样教学目标就很难在课堂中完成,重难点的不明确使学生学习被动,知识框架混乱。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二、反思教学设计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思考,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因此,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反思教学反馈

  在教学中,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不同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

  所以,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图形的分析上,学会读图,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5

  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8-19

高中生物课教学反思01-16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5篇10-16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15篇)01-14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02-01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02-02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通用15篇)06-12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16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