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经典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
开卷有益,此话一点不假,甚至是至理名言!不管你阅读什么书籍,只要你留心,你愿意去思考,你便能从书本中得到乐趣,从书本上的片言只语中得到对生活和人生态度的启迪。
今天,我在《读者》上看到一道智趣题:“紫罗兰算式‘CLOVER+CROCUS=VIOLET’。这道英语算式译成中文就是‘三叶草+番红花=紫罗兰’。如果算式是正确的,那么每个字母应该各代表什么数字?注意:相同的字母表示同一数字,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数字。”这不禁引起了我的一点点兴趣,拿起书桌上的笔和纸,便推敲起来。结果,不出两三分钟,我竟然算出了答案:280516+260297=540813。哈,有趣,答案中从0到9九个阿拉伯数字全包括,真是有趣。虽然没能看到参考答案,但我认为这个答案应该是正确的!真是太有才了,我得意地喊出声来。得意之余,我猛然想起了前不久在《青年博览》上看到的另一道智力题:“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并且只能挪动一次,而不是数字对调。”对该题,我也曾跃跃欲试,可是经过苦思冥想,终究找不出正确的答案来,不禁使我的心情有点沮丧,不得已,我很不情愿地看了参考答案。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便大功告成,接下来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等式:“101-102=1”。在8月19日参加厦门市高三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午餐过程中,我饶有兴趣地把这道智力题亮出来让同桌的老师们做,期间还多次提醒大家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结果竟也无一人能答对,不得不要求公开答案。
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最终选择放弃呢?这道智力题答案的结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时常会困于某种思维陷阱,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比如,一说到“挪动”,首先与最后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如果你能不受制于这种约束,让这里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到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
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能应用于我们的社会与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的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世界就像一个广场,如果只知道左右,而忘了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人生,才可能是自由的。
在享受阅读的乐趣过程中,我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人们常说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人生亦有三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则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C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也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蜿蜒曲折,流淌于江河,最终汇入大海;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C的炽热,那么他就会变为水蒸气,成为云朵,飞将起来,直上云霄。
三种状态,三种人生。对生活和人生投入100°C的炽热,他将实现凌云之志!
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世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态度不好的人。一个人将来拥有怎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的态度为一个人带来有意义的人生,相反,消极被动的.态度只会使人生变得黯淡无光。所以,要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就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一个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没有准确的定位,那是很糊涂的。要做好定位,首先要认识清楚自己,加深对自我的了解,这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它不仅要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一个成功的人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有谦逊好学的精神,要有宽广博大的胸怀,要有善良诚信的品质,要懂得居安思危,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要善听逆耳之忠言。
一个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不谦虚谨慎的人永远成不了大器。一个只懂得享乐和虚荣的人,一样无药可救。一个自视过高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注定会成为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人的一生可以是轰轰烈烈,也可以是碌碌无为;可以是风风光光,也可以是平平淡淡,但纵观其一生,就会发现,无论是风光,还是平淡,这其中总包含着一种人生的追求,只不过一种是出人头地,一种是淡泊明志而已。
记得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我们的普通中有欢乐、有惆怅、有信念,如此完整了,我们也就不枉有此一生了。有时候我们也许会去思考,我们到底在人生的旅途中追求着什么,年少时多半是别人强加的追求;年轻时是自己主动的,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年老了我们又会为后辈的生活而追求,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的很少,追来追去感觉如同是一阵风,吹过了,不留痕迹,只留下我们这些追风者独自的哀叹。人生追求千百回,辉煌、平庸不过是过眼烟云,最后还是归于了现实的平静。人生是很短暂,但相对于追求来说,我们的人生又很长久,追求的过程会让我们的人生发出一些光芒,没有了这些光芒,那才是世界上最可悲的!
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想要生存,甚至生存得更好,就应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像指南针,知道正确的人生航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像照明灯,照耀着宽阔的人生之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像船舶,承载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那么,要树立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讲最关键是这样几点:
一、保持一种旺盛的斗志。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积极上进,永不满足。积极进取,就是永远保持一颗旺盛的心态,朝着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进发,任劳任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尤为重要。
二、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要经受各种考验,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许多的人要接触,有若干的事要做,会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逆境。怎么办?退却还是迎难而上?没有“积极进取”态度的人,很容易被眼前这些东西所吓倒。如果真正树立起了“积极进取”的态度的人,就会坦然相对,并用智慧和勇气的力量克服它、战胜它。
三、养成自己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品格。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打着各种各样的交道。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就会形成自己优质的品格,使其在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往往会给人阳光怡人的印象,受到人们的爱戴。
热爱生活吧!让我们一起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阅读真好,它能让我们享受生活,学会思考,感悟人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
有人说,孩子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所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尤其重要。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用清晰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从具体的心理学、行为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观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第一是耐心,我们观察孩子时候,就应该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视孩子,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直接询问、换位思考、帮其理清问题。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学会观察,才能读懂孩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xx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xx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xx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xx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xx、xx、xx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xx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xx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xx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x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x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x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x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xx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x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x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x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x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周志鹏、高立尚、王磊、张磊等孩子时,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x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主编是唐凯麟和刘铁芳,本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合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读了这本书,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学到了:
一、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四、学会开心工作
开心工作每一天,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现实中,总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观因素,每天总是带着一张乌云盖月的脸工作着,这不关是对所在的单位无益,对本人也是一大伤害,快乐与否,实际是在于你那颗心的变动。但不管你开不开心,日子总是那么悄然而过,不会因你的不开心而有丝毫的停顿。快乐工作每一天,那么,明天永远属于快乐的我们!
唐老的书深入浅出,文字平易近人,而且大量引用现实教学中真实案例,令人感同身受。唐老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教师职业,概括了师德的伦理学内涵,点明了良好的师德养成可以帮助教师的职业性和生命性和谐统一提升。随后,唐老通过“敬业”“乐爱”“乐业”“理想与现实”等篇章,集中论述了师德的方方面面,师德的养成同个人职业成长的具体关系,以及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当前的社会面临的困惑彷徨以及伦理选择。最后,唐老提到了师德修养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肯定了教师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更肯定卓越的师德修养必将为教师本人带来非同一般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读唐老的书,我感触很大。我一直认为,所谓师德,很多时候只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因
为我是教师,所以我要关心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公平对待学生,不因个人好恶而区分对待学生。显然,以学生需求导向的师德教育,灌输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式师德。这种形式的师德实践,往往令人反感,宣传中也流于空洞,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只有把师德的道德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幸福谋求上,把师德的逻辑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发展上,师德建设才能自然而然地推行,才能让教师在幸福的包围中达到关怀学生,提升自我的目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
一、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学生来信近60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三、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6
我读了《给教师的提议》一书,书中每一条提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三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我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感悟之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供给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可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明白,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所以,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资料,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悟之三:成功教师应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提议》一书,我们能够看到苏霍姆林大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提议》第五条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坚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源来源。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顺利完成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必须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经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仅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
作为一个刚休完产假,投入工作的教师,这第一周的工作与生活真的只能用“焦头烂额”这四个字来形容,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交迭而来的各项工作,在这焦灼之中我想起了朱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书,重读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作为一个教师的我应该怎么拥抱幸福。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可言。
第四,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尽量让“焦头烂额”与“焦灼”变成井井有条与从容,在忙碌之余要多一些思考,让自己的心灵拥抱幸福。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8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近30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心静,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9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了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这本书,这书名的确十分吸引我,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并且立志成为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看过之后,发现我的许多教育观点与书中竟不谋而合。下面就我阅读过后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手教师》提出了新教师的理念。新教师,不是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而是对新教育拥有信仰的教师。对于新教师来说,教师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不是挣钱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一份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一、观念是出发的第一步
想成为作者口中的新教师,首先是观念问题,心动才可以更好的行动。认知是一件事情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可才可能更好的执行。
作为一个新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应该如何,是严格还是粗暴,最值得思考。对于老师的行为方式,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教师,其中就不乏一些粗暴的老师,他们用火爆的脾气来压制和打压学生,学生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学生并没有从心底认可并尊重这个老师。所以我们新教师要做到的是严格,而非粗暴。所谓严格,就是在真切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要求和干预,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可能会有很多艰难和困苦,但是“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关注现在,走向未来。
二、课程的生产力
形成新教师的观念后,想要真正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往往做才是核心问题。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课程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干国祥老师说过:“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如何设计一门课程,最经典的仍然是泰勒的。在他看来,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个过程是一个闭环,闭环的概念就像是你给农民提出一个任务,农民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开始准备资源,考虑怎么把资源整合起来。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必须对庄稼的生长,或者是目标的实现进行监控并作出对策。在整个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需要不断调整预期。最终目标实现了,这个任务完成了,这就是闭环。对于一年种植过程进行反思,内化为经验,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嵌套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完成这样一个课程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块备课。
模块备课仍然需要回答这四个问题,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以及怎么检测。确定教学目标是最难的,没有目标,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航行,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到达终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是背景化的。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个课程也有不同的目标。是着眼于眼前短暂的目标,还是从人生规划的角度上立足于长远的发展,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于用什么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就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资源,要穷尽模块的习题,不仅从类型上,也要从难度上。
三、家长是最值得信任的盟友
在教师职业生涯上,家长无疑是我们最真诚的盟友,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在与家长协同合作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班级微信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能在群里和家长撕起来,要做到抱德炀和。你不是做给一个家长看的,是做给所有家长看的。当学生犯错了,考试成绩差了,或者是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绩,我们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第一是对待表现差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学生犯错了,可以公开批评,但是不能指向学生,而应该指向现象。
第二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往往更容易犯错。因为我们往往倾向于公开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这个时候被表扬的家长不一定自在,但是没有被表扬的学生家长肯定不高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公开分享学生作品或事迹,但不公开是谁。一方面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又保护了大多数家长的情绪,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家长不懂教育,毕竟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要明白家长只关心自己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教育行业其实也带有服务行业的属性,家长就相当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想办法做到。我们要学会如何和家长交往,在和家长相处过程中,多站在家长角度考虑问题。当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发展。
面对家长,我们要真诚,要表现出来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关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于学生的期许,还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抱怨,学会接纳和理解,把家长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深层次的目的是一致的。
四、解决学生的棘手问题
作为教师,解决学生棘手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学生问题有很多,但是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早恋问题。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们,身体的成长在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心智上发展缓慢,这样身体上迅速变化和心理上发展缓慢的不匹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这个好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怎么面对这份好感,就需要老师进行干预了。我们需要告诉学生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年龄尚小,还缺乏判断和承担后果的能力。这个时候要把这些不确定的不安和好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第二是关于攀比的问题,攀比是人性问题,无法消除又不可避免。它的本质是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我们要注重引导。我们需要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价值,这也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五、成为魅力教师,一直在路上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所谓的魅力,乃是指稳定的吸引力,是风格化的产物。实际上是指一个人鲜明而独特的人格、成熟而敏锐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影响力。那魅力教师是什么样呢,是没有一个标准在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要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我们首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再和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是不是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的老师。在他们的课上,不是知识堆砌后的简单搬运,而是深加工以后,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更感兴趣,更好理解。
新教师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方向,是对新型教师的美好愿景。正是因为它的美好,我们也知道这条路很艰难,有时候甚至是难以达到的,但是方向是明确的。只要我们一直以这个目标要求自己,就算一直在路上,也终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人不可能到达自己都想不到的远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
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我亦如此。”作者雷夫在自序开头的一句话吸引了我。我自己从事“真正的”教育才3年的时间,我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每一个班,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面对40多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他们在长大,思想在成熟,变化,我就需要不断的“另辟蹊径”。就在洛杉矶的中心,一间又小又破的被称作56号的教室里,雷夫是把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快乐的身边事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的周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和接收这些信息。在这种正向的指导下,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这就是目标。这座山使你总往高处爬,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见自己的希望。而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那就是:科学家的思维,外交家的智慧,军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胆魄。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展示了他们的勇气、毅力和热情,而这些正是他们的许多同辈所缺少的。这些孩子勇敢地探索着那些很少有人走过的路,世道险恶时他们与人友善,别人放弃时他们令人难以置信地继续努力。这些孩子们不找借口,他们抓住机会,让遇到他们的所有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期望吗?
好的老师,是孩子们一生的奇迹。的确如此,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因此成为一名像雷夫这样的优秀老师,是我心中的目标和无时无刻都为之努力的方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今后在我的工作中会适时的引用雷夫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一些好的方法,用智慧和爱来进行我的教育。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1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指定培训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劳动,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收获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心是做好幼师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儿教师要平等并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鼓励他们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3、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4、幼儿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幼儿,正向引导其言行。
5、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成长,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到体会颇深。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帅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
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常提不断的。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可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水。可我们都在说着“教师的时间哪里来?教师和所有人一样,要做家务,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每天做着只读教材和教参的老师,即使读书也是疲于应付,以至自己在教学中筋疲力尽,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负担。苏氏在书中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任教学科有深刻的研究,掌握各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教学时要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揭示人生的真谛,成为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先行者,成为青少年一代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
让我们铭记这些“建议”,让它成为我们工作中的航标灯!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2
看了此书后,本人感受颇深:
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应当具有相对优异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的素质都要在一般教师水平之上;应当发挥骨干作用,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优异素质,力争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正如书中所说,“骨干教师”是种修炼,敢于拼搏才有机会。如同一块好钢,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组织的有用之才;经拼搏才能成长。人的成功需要一种激情,在职业的道路上敢于不断面对挑战、善于挑战才会成功。企业基业常青的秘诀和制胜之道,都是把“修炼”“拼搏”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骨干的一种习惯。可以说,“修炼、拼搏”决定成败。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如何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出色的骨干呢?
第一、用任务压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
第三、通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
第四、领导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
第五、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六、茅檐常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七、好风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
当然,骨干教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这样一个辛苦而漫长的基本过程。
读完这本书,从文中让我感受到了工作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恪尽职责是摆正职场的第一要务,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是很久的同志来讲,我深深受到其中这一点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作好自己的事情,摆正工作中的角色,作为我来讲,首先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中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有全力以赴的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才会在工作之外,有一个让自己更加优秀的'基础。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自己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中,无论是与自己的学生交往,还是作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这种职业道德将会让自己受用一辈子,只有彼此之间有了这条底线,才会有彼此之间的信任。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蛮干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用最见解的方式解决最大的问题,才是应该要面对的,做事情之前,应该要有自己最明确的方案和解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最大价值,为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每一次都是一次经历,只要我们一直为目标一直努力着,为自己的将来积蓄着最大的力量,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读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所在,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是会在自己所在领域内作到一个最好的自己。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3
一、面对新课标三个目标”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二、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多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思想汇报专题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三、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4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 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读书,才能消除“职业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作为课程具有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尤其是那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更需要教师具有临场多向想像、迅速选择、敢于决断、巧妙引导等各种创造能力。这些,如果不是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是绝难胜任的。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置换旧观念的痛苦的改造过程。实现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唯有读书。
“一桶水”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总有燃尽的时候,不读书,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
不读书,就不知道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己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
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让书的精髓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
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一天能抽一点时间去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从书里也能够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说“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我们教师一向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中也要构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及语文教师,除了教学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反思自我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自我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们要求学生团结友爱的同时自我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公正;我们要求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同时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动问候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往往很多方面都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自我的习惯到底好不好,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书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更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我,会以此书做为我的一本教学上的工具书,以此书来提高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并由此获得最大的欢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8-01
教师读书交流及心得体会02-17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心得体会11-03
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02-13
教师读书活动心得体会03-01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2-29
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11-15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3-29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8-30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