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1
1 目前实战化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消防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范围较广,消防部队的职能又非常广泛,肩负着重大责任与任务。因此,消防部队不但要做好日常的灭火救援、安全保卫工作还要将专项行动等任务等妥善完成。目前而言,一些承担灭火救援任务较重的部队,训练时间相对就会减少,而一些灭火救援任务相对较轻的部队,则实际训练的时间较长。可见,在实战建设方面,基层部队时间较少,训练的精力也比较少,导致其训练远远不够,基本功也并不牢靠。下面具体分析。
1.1 实战的训练设施短缺
从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地方没有建立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因此对综合性较强的实战训练,更加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无法有效实行。多功能训练塔是在实战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设施,但是目前对于它的建设与升级并不完善。这也给实战训练带来了一定制约,使其训练过于单一。
1.2 基础工作没有完全落实
在基础工作方面没有将工作全面落实,这主要表现在灭火预案只一味追求数量,却没有重视质量,导致实战指导性不强;在器材的装备上单纯追求设备的配置却没有真正做到妥善使用,使其战术素质弱化;在工作的六熟悉环节上,过于应付没有做到真正注重实践。很多大队指挥员参加中队六熟悉的态度不积极,不懂得战略战术。合成操法训练较弱,致使整个中队战斗力较差。
1.3 信息化技术没有在实战中得到充分应用
目前部队的信息统计资源不多,而且对信息的分析方法也不先进,能够用作分析的数据更是非常少,局限性显著。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还比较欠缺。
1.4 缺少专业人才
一些基层指导员对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也是由于其主观上对业务兴趣不高,钻研度不高导致的。而因为战训工作非常艰苦,很多战训方面的人才不能长期坚守岗位,造成了人员的 长期流失。
2 推动消防部队实战化进程
2.1 以实战为基准转变灭火救援战斗力生成模式
(1)遵循规律特点,破除思维定势。火灾事故有着规律与特点可遵循,这就需要将灭火救援实训工作更贴近实际。对火灾的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这些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并要根据作战能力来创建组训模式,并以成建制班和中队轮流训练。从而提高总体配合的意识,对战术有组织地进行培养。战训中,通常会延续从前得劲经验与方法来进行训练,这样就会造成战训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因为环境形势是在时刻变化的。所以要分析新形式下建筑火灾以及其他火灾事故的特点,并制定出新的符合现况的作战理论。
(2)立足实战,转变训练理念。要顺应新的形势转变训练理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实战训练。在训练中可充分利用训练塔、营房等场地来进行训练,选定训练的科目,假设出火灾的情况,并利用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同时进行,身临其境地开展实战训练工作。在训练中要对各类灾害的处理方法充分掌握,并具有应战的技术。完善支队、大(中)队的训练机制,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从而提高其体能、技能、实现灭火救援能力的共同进步。
(3)从实战角度完善熟悉演练。实战的目的是提高灭火救援的整体水平,提高其技能。因此,在实训中,支队与大队要根据其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并且支队要对全市范围内的危险源单位、重点单位以及火灾隐患较为集中的区域,化工等区域有所备案,做到对其隐患充分了解,并做好时刻准备。而中队要针对的地区则是辖区内的重点危险源单位、火灾隐患较大的旧居民区域以及缺水的特殊场所。对这些重点区域同样需要备案,并对其救援的方法充分掌握。除此之外,跨区域协作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救援方法,针对这种跨区域协作则需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较为有效的指挥方法。
(4)转变考核模式,确立训练导向。要以一切为实战作为训练导向,从而转变相应的考核模式,并针对灭火救援中常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察,通过无预案训练等方式开展检查工作。
2.2 建立灵活、高效、信息化的指挥作战体系
(1)建立灵活的`指挥调度体系。想要提高灭火救援的整体能力,提高实战训练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起灵活的指挥调度系统,并根据警情有计划地进行演练。在训练中要充分利用“灵活”原则,要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更改方案,调整兵力,使指挥更有力度,更加灵活有效。
(2)建立高效的专业化指挥体系。专业化指挥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开展训练,制定出基础理论考试、作业、模拟指挥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考核,并根据指挥部和战区指挥长资格评审制度来制定这些考评。考评要遵循综合性考察,择优选择,根据实际技能与水平确定指挥长。并有效地增长智慧的幅度,指挥员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对攻坚、救援、登高、排烟等工作直接参与到战斗中,以提高救援效率。
(3)建立信息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依托119指挥中心,以消防通信指挥车为作战指挥平台,建立和完善包括辖区重点单位基本情况、道路交通信息、水源分布、重大危险源等灭火救援基础业务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2.3 战勤保障要立足实战、服务实战
(1)实战化需求需要战勤保障来完成。战勤保障要从分散型转变为集约型,划定保障责任区,发挥区域战勤保障机制的辐射性。在灭火救援装备配备上要以能够满足当地实际救援目的为原则展开,着眼于提高作战的效能,对大(中)队内部要组成有效编成,从而优势互补,形成体系。
(2)应急保障措施要服务于实战化。首先要将综合集成、物资装备快速调集、应急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并且要有一个战勤保障队,将社会资源共享工作提到实际工作中来。并与一些救援单位通力合作,从而进一步保障灾害救援工作。要有一支对灭火救援工作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组,对重大事故能够做到现场决策。
2.4 强化信息技术的实战运用,构筑信息化保障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在如今的科技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的就是网络,而消防部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同样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从而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当前局势可以看出,跨领域信息综合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其次,还要提高应急通信的能力,加强应急通信建设。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2
一、自主训练法
自主训练法,也叫主动参与训练法,就是参训军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战斗情境和自身的心理变化特点,主动调节和控制生理变化,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这种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军人自我教育的训练方法,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采用主动参与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放松训练。受训者通过有意识地放松自己来调整心理的紧张状态,以保持身心的协调和心理的平衡。人在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的时候,生理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皮肤电阻因汗腺分泌而下降等。当人体全身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心跳、呼吸和皮肤电阻等生理活动表现出与情绪紧张状态相反的变化。因此,人体的肌肉放松状态与人的情绪紧张状态是互相排斥的,当一种状态存在时,另一种状态就不能够同时存在,或被消减了。人们可以利用肌肉的放松状态来对抗情绪的紧张状态,通过一定的自我训练,如体操、俯卧撑、适当跑跳等,学会在短时间内放松全身所有的肌肉群,以此来缓解肌肉紧张程度,把注意力从那些危险或觉得危险的事情上转移到完成现实任务上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慌。
二是主动积极地暗示。受训者用语言或者某种特定的动作姿势来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讲出特意选择的语句来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不紧张”、“我很镇定”等,回忆自己的最佳表现,引发自豪感,激发自信心。
三是挑战自我。设置一定的危险场景,让受训练人员独立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敢于挑战自我的军人,往往能够在战斗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能够对意外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缺乏挑战精神的军人,往往过高地估计困难或危险,不愿意或不敢采取行动。在挑战自我训练中,对危险情境的设置要准确,能反映未来战争可能遇到的情况,而且要坚持把培养受训人员的果敢精神和思维能力作为训练重点,训练他们不蛮干,不碰运气,而是学会分析当前危险和困难,敢于行动。通过这种训练,增强受训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付危险的能力。
二、搭载训练法
搭载训练法就是把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有机地渗透到其他训练中去,使战术技能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形成一个整体过程,以全面改善军人的心理状态。
一是要借助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灌输对国家的忠诚思想,使受训人员明确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目的,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提高主动参与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积极性,形成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饱满的战斗热情。
二是借助战术技术训练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一方面,战术技术训练是军人掌握各种战斗技能的训练,本身就包含着心理因素的参与。因此,在训练中既要培养受训人员的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受训人员的心理品质,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符合实战要求的战术技术训练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良好方法。为了能够在战术训练中体现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内容,要注重选择符合实战的环境,设置难度较大的训练想定,选择有实力的假想敌,以增大受训人员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的知情观念和心理对抗意识。
三是借助演习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外军普遍重视演习对官兵的心理影响。俄军认为,演习是提高军队素养以及各级指挥员和司令部进行战役、战术训练的最高和最有效的形式。日本军队每年举行的各军事演习、三军联合演习和日美联合演习已经成为例行演习。西欧国家的军队把演习看成是“军事训练的真正学校”,认为演习对军人的军事、政治、教育、心理、体力等方面的训练,都是一次大检查,能够提高军人的.超常技能。如英国、意大利的军队平均每个旅每年都要参加一次诸兵种的合成训练,通过演习提高军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野战生存训练法
野战生存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军人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生理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军人在艰难险恶的困境中磨练意志、增强心理耐力。世界各国军队都比较重视对军人进行野战生存训练。
美军为了锻炼军人的野战生存能力,往往在部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让官兵少带或不带食物和水进人热带原始森林,并要求在战术背景下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目标。在途中,官兵只能采食野果、捕食蛇兽充饥,采掘植物根茎吮汁解渴,而且途中还要对付预先设伏的假想敌的袭击,难度相当大。这种艰苦复杂的环境,有效地锻炼了官兵的野战生存能力。据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因训练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因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法国空军十分重视体能训练和野外生存等挑战性比较强的活动,其训练方式主要有航海训练,攀登悬崖,穿越沙漠、森林,山路行军和跳伞训练。法国空军学校会把每期学员带到比利牛斯山脉中进行为期一周的生存训练,有时邀请陆军配合设置“敌占区”飞让学员跳伞到地形气候条件恶劣的山区,要求他们在72小时内逃出“敌占区”,与此同时,陆军则训练部队的搜索能力。这种训练的对抗性、实战性非常强,使学员的逃生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提高;同时又避免了知识灌输的简单枯燥,增加学员训练的积极性,训练的效果十分明显。
四、实兵对抗训练法
实兵对抗演练是个体在应激情境中提高心理耐受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对官兵心理机能施加影响的特殊训练,在和平时期组织部队进行近似实战的实兵对抗演习,是提高军人心理适应性的最佳途径。在实兵对抗演练中,通过创设的仿真战场环境和战斗情节,锤炼官兵勇敢、机智、果断、顽强等作战心理品质;通过现地想定作业和情况处置,引导官兵准确判断敌情、合理制订作战方案、灵活运用战法,从而提高作战能力。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全面推广基地化训练方法,即建立专门的部队训练中心,采取模拟训练与近似实战的实兵对抗演习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轮训部队,使部队的适应性训练更加接近于实战。美军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现已拥有一个包括近百个各种训练基地在内的多层次、多种类的部队训练中心体系,其训练范围也从单兵发展到分队、部队、兵团战术和战役层次,每年可轮训两万人。实战证明,训练与实战的逼真程度越高,军人对实战的心理准备和适应性就越强。
五、战场模拟训练法
战场模拟训练,就是有针对性地设置近似实战战场的环境和条件,模拟实战景象和情境,使官兵体验到一定强度战斗因素的心理刺激,从而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增强对战斗情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自控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训练氛围,激发军人训练的欲望与兴趣。真实的战场情境可以引导军人带着“任务”进人实战状态,使训练更加直观形象,能有效激发军人的训练热情。
模拟高技术战场可能出现的声音和光,对增强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敌方高技术武器产生的奇怪声音和光,能够破坏官兵的心理状态,是军人在战斗中产生恐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要在心理素质教育训练中,研制和运用新设备,模拟战场上的各种声音和光,培养官兵对声音和光的适应能力。
一是模拟巨声和怪声。如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在使用时会有震耳欲聋的声音,爆炸声、轰鸣声和呼啸声,都会对军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几使其感到压抑和恐惧,尤其是带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爆炸声、刺耳的怪声、神秘幽灵般的微声,会使军人大脑思维失去平衡,产生心理变异、行为失常等症状,导致斗志瓦解,丧失战斗勇气。所以,要模拟这些可怕的声音,让军人提前适应这些异常声响。
二是模拟光。通过视觉实施心理战,也可以摧垮人的精神防线。在夜暗情况下,突如其来的强光及部分武器发射、爆炸时产生的强光都可能造成官兵心理恐惧,而且敌人可能利用技术手段制造奇光异彩,以增强战场的神秘气氛,造成官兵紧张恐慌的心理。例如激光眩目武韶是一种低能戳发射器,可以对人的心理起到干扰、压制和遏制作用,严重的会造成官兵失明和心理失常反应;高亮度弧光武器能够发出五颜六色、扑朔迷离的强烈闪光,使人眼花缭乱、视线模糊、被动挨打,造成心理失衡。模拟声音和光的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可以减轻军人对异常声音和光线的恐惧感,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此外,还可通过模拟形状、气味(如毒气或让人厌恶的气味)等,营造逼真的战场环境,提高军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3
当前,境内外恐怖活动猖獗,对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警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必须着眼履行使命要求,坚持以提升战斗力为标准,遵循“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原则,创新实战化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反恐维稳工作效能。
一、加强警察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战化训练是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实战环境为背景,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而进行贴近实战的训练。实践证明,加强实战化训练是遂行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多样化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一)实战化训练是完成处突维稳的需要
近年来,警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警察在与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时有伤亡。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复杂反恐维稳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另一方面暴露出平时在开展实战化训练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反恐处突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一些新装备还未能转化为战斗力、训练保障还未配套等。因此,为应对新形势下日益严重的处突维稳形势,需要训练突出实战化。
(二)实战化训练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
训练是作战行动的预实践,是打胜仗能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和平时期的警察队伍要保持强大战斗力,根本的出路是“像打仗一样训练”,最大限度地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只有依靠严格正规的实战化训练,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才能将信息化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
(三)实战化训练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
通过实战化训练,能有效地增强战备意识,提高警务实战技能,培养优良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实战化训练使受训者在逼真的对抗性训练中感觉指标抽象的战斗力标准被具体化、现实化,对于提高训练整体质量,加速质量建警之路,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警察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实战化训练体系是指实战化训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系统,这个体系包括实战化训练的理念、内容、方法、保障、管理等要素。
(一)以先进的实战化训练理念为指导
理念是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的先导,解放训练思想、更新训练观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树立使命引导理念,以处突反恐任务牵引训练
“因战而练”是古往今来的治训精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训练的基本规律,也是对实战化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警务工作面临的处突维稳形势,实战化训练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处突维稳任务为牵引,以针对性训练为重点,着力打牢技能训练基本功,增强战术训练灵活性,提高组织指挥综合素质,全面锻炼警察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协同作战等实战能力。
2.树立实战标准理念,从实战需要设计训练
服从并服务于实战需求,支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是实战化训练的最高标准和根本要求。实战是训练的“镜子”,构建与当前任务相适应的实战化训练体系,就是要解决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全面提高警察情报获取、信息传输、指挥控制、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和综合保障能力。
3.树立质量效益理念,注重科学施训
以最小的代价或投入取得最好的成效,向效益要战斗力,是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原则。在当前国家经济条件下,训练保障需求大与保障不足的矛盾短时间内得不到缓解,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提高实战化训练质量效益的途径和机制,把讲质量重效益的原则贯彻到实战化训练的各个方面。
(二)以贴近任务实际的训练内容为核心
实战化训练内容决定着实战化训练的方法和受训者的实战能力水平,是实战化训练体系的核心。
1.把基础训练作为立足点
基础训练包括体能、技能和常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打牢警察体能基础。加强武装越野、障碍、器械、爬山、游泳等内容的训练,努力夯实体能基础。二是要提高技能水平。警察实战化训练必须以快、准、狠、活为目标,培养高超的特战技能。着重进行擒敌技术、排爆破障、野外生存、快速攀登等课目的训练,提高近距离一招制敌的本领,练就一枪毙敌的精湛技能。三是要掌握反恐怖基本常识。作为警察尤其是特警,必须掌握的反恐怖常识的主要内容有:反恐怖行动的特点、规律和基本要求,政策法规常识,反恐怖心理战基本常识,反恐怖通用装备操作与使用等。
2.以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训练作为重点
应把组织指挥训练作为重点来抓,突出支队指挥员和分队警官这两个重点对象,以指挥信息系统为依托,打牢其指挥技能的基本功。重点研究国内外恐怖势力及其恐怖活动的特点、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地区、重要目标反恐怖行动的特点、规律、手段和主要对策,着重提高分析判断、谋划决策、指挥控制的能力。
3.把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作为落脚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反恐怖作战,往往是军、警、民多种力量联合实施,因此,协同作战能力训练是完成反恐怖任务的关键。协同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恐怖基本理论,反恐怖作战样式、反恐怖战法、作战机动、作战协同、作战保障等。要抓好整体性、对抗性、检验性训练,特别是整建制紧急拉动和多方式、多地域的跨区机动演练,在实战化的演练中提升整体协同作战能力。
(三)以科学的实战化训练方法为途径
实战化训练方法是组织形式、实施程序、教练方法和手段的统称,是联结实战化训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实战化训练效果的途径。
1.努力推进基地化训练
基地训练,就是以相对固定的大型综合性训练场地和现代化训练设施为依托,由专门的训练组织机构,运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模拟实战场景,采取科学的训练导调和考核评估措施,对受训者进行训练和检验的一种实战化训练方法。基地化训练具有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特征,能最大限度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同时,基地训练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受训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连续作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在现阶段,可考虑跨区域、跨警种联合建设训练基地,实现有限资源共享。
2.大力加强模拟化训练
模拟训练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模拟仿真技术,在虚拟的战场上展开作战与保障行动,使训练对象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受到逼真训练的一种实战化训练方法。一是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时效性。模拟训练能够克服天候气象、地形环境的限制,保障实战化训练安全,节约训练成本,提高训练效益。二是有利于增强实战性效果。模拟训练能够较为真实的虚构各种战场环境,生动形象地反映战场情况,有力促进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3.突出实战背景下的对抗性训练
对抗性训练是指两个以上的建制单位或人员进行的一种互为对手的训练。对抗性训练适用于各种训练对象,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强的特点。组织对抗性训练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建设专业化“蓝军”,“形神兼备”地模拟作战对手,摆脱训练中有形无神的弊端。二是精心设计对抗内容。要强化警务实战技能、体能、智能、心理对抗训练,强化快速机动、应用射击、隐蔽防护、作战协同等实战技能训练。三是合理设计导调方法。为提高对抗训练效果,应以计划导调和随机导调相结合的方法实施。
(四)以有力的实战化训练保障为条件
实战化训练保障是为使训练顺利实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统称,是完成实战化训练任务、提高实战化训练质量的重要保证。
1.完善实战化训练基础建设
实战化训练保障应以加强训练基地建设为抓手,着眼于实战化训练需求,立足长远,确保软件、硬件建设都能适应实战化训练的需要。一是做好信息系统保障。根据实战化训练需求,做好实战化训练系统软件以及对计算机、网络、通信、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使用、管理工作。二是抓好训练场地建设。按照实战化训练需要,以建设联合性、综合性、智能性训练基地为原则,突出重点,强化功能,注重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益。
2.加强实战化训练装备器材保障
武器装备及器材保障应着眼反恐维稳任务的需要,以“开得动、联得通、查得清、盯得住、靠得上、进得去、打得准”为目标,按照先急后缓、轻重结合的原则,结合执勤与作战实际,按照指挥、防暴、防护、执勤和训练的类别,配备符合实战需求的装备器材。
3.坚持开放型保障与集约型保障相结合
训练保障应以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为原则,建立多单位区域协作保障机制,实现区域内训练资源合理配置。要积极筹措资金,拓展经费及物资保障来源。研发训练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精确化管理,走开放型保障与集约型保障结合之路。
(五)以严格的实战化训练管理为保证
实战化管理是为实现训练目标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活动的统称,是获得最佳训练效果的重要保证。
1.完善实战化训练考评机制
实战化训练考核与评估工作对训练具有很大的导向和牵引作用。要构建量化考评体系,制定科学的衡量训练质量的指标体系,完善评估系统标准数据库,规范考评方法,建立专职训练考核督导监察机构,确保考评结果准确。要完善奖惩机制,激发训练热情,由“练为考”向“练为战”转变。
2.创新实战化训练管理手段
信息化条件下,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实战化训练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运用,使精确化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实战化训练管理不断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增强实战化管理的预见性、准确性、综合性和及时性,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益。
实战化训练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面对严峻的处突反恐维稳形势,加强实战化训练,必须深入分析和解决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实战化训练的组织领导,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切实增强实战化训练效能,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高质量的完成执勤执法、反恐维稳等任务。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4
军队为打仗而存在。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强调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军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战斗力永远是衡量部队一切工作的根本依据,而军事训练实战化则是助推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升的重要环节。只有把战斗力标准牢固树立起来,才能形成练精兵、谋打赢的正确导向,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
用战斗力标准牵引实战化训练要强化战场思维
真正的军人,要时刻紧绷打仗这根弦,肩扛打赢这座山,等待出征这道令。周恩来曾说:“军人如果丧失了敌情观念,那就要犯很严重的错误。”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当前练为看、练为考、练为演的现象在基层时有存在。如果心无危机,脑无威胁,在军不言战、不谋战、不务战,战斗力标准必然会软下去,最终在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抓好实战化训练必须首先解决好官兵在训练上的`思想病灶,通过教育引导、战力剖析、实践行动等途径,引导官兵强化战场思维、打仗意识,始终保持“战斗随时打响,练兵时不我待”的清醒头脑,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部队军事训练的全方位、各领域,做到心里装着敌情,眼睛盯着对手,头脑想着打仗,把全部心思向战斗力聚焦,把所有精力向能胜仗用劲,真正做到箭在弦上,引而待发,一声令下,不辱使命。
用战斗力标准牵引实战化训练要营造战场环境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没有战场环境的砥砺,实战化训练就会成为花架子、假把式,能打仗、打胜仗也就会成为空话。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军事训练的最高标准、终极目标,就要坚持训战一致的原则,以实战的需要、实战的方法、实战的条件为导向,强化“训练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战斗”的理念,将真正的战场环境复制到训练场,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无论是课目设计、组训方法,还是场地设置和考核评判,都坚持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一切以训练实效为准绳。譬如在课目设计上,无论基础课目还是应用课目,都要将射击、战术、体能、心理、应急反应、故障排除等内容有机融合,实施一体训练、综合检验;在训练环境营造上,立足最大限度模拟实战,采取喊叫、推拉、投放爆震弹、制造声响等随机、便捷、管用的干扰手段,让受训者身临“战场”、感受“实战”,强化受训者的“战场”感知和实战意识。要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突出对抗性、检验性演练,多搞不打招呼的拉动、无预案的对抗、无预演的检验,把练兵打仗的标准树起来,让精武强能的氛围扬起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在恶劣环境、不同天候、复杂地形下摔打磨练部队,实现训练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用战斗力标准牵引实战化训练要改进训风考风
当前,部队训练中与战斗力标准不相符合的东西还很多,因气候条件改变训练时间、因场地条件改变训练场地、因装备条件改变训练标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果不及时克服这些现象,强军兴军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要持续深化改进训风考风。在组训形式上,不拘形式,方法要更加灵活、更加务实。针对一个课目,围绕一个战术目的,可以随机改变训练条件和环境,通过无定式的情况诱导,最大限度强化受训者的战术意识,提高临机研判和处置能力。要注重现场激励,对参训人员的每个小进步、每个好动作,当场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名受训人员的付出能及时得到认可和尊重,增强训练自信,激发训练热情。在课目转换上,要严把质量标准,每天所训内容必须逐人逐项过关,不达标者单个教练、及时补训、加班赶队,当日不达标不收操,整体不达标不进行课目转换。在训练考评上,要遵循实战需求,推行复式考评,集平时成绩、精神状态、战术意识、技术动作、完成时间和课目设置难度系数于一体进行综合评判,不符合实战要求,打得再准、跑得再快也不合格,真正做到以考促训、训战一体。大力开展不设背景,不设剧本,随机拉动,随时检查的考核模式,检验武器装备性能是否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官兵军事素质是否过硬,战备工作是否符合临战状态,各要素衔接的是否恰当,配合的是否默契,体系作战能力是否形成,真正做到“今天按照打仗的要求去训练、去考核,明天像训练一样去打仗”。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5
随着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战场,飞行人员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由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生理活动会导致心理反应的产生;心理活动会伴随相应的生理变化。因此,通过适当的技术操作,可以控制人的生理活动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状态的产生。
1 军事体能训练中心理训练的概念
军事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军体训练的形式,运用心理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方面说,心理训练是有意识地对飞行学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为个体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储备心理能量,做好心理准备;从狭义方面说,心理训练是使其学会用意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能在运动训练和复杂的作战中,保持心理稳定性,发挥个体的运动潜能。
2 军事体能训练中心理训练的意义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斗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剧烈性与日俱增,需要军人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不但对军人的体能要求没有减弱,反而对体能水平和训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通过体能训练,使学员从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到灵敏、协调素质,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飞行学员的抗眩晕能力、抗疲劳能力、野战生存能力和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现代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3 军事体育训练的.心理原则
3.1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
人的各个部位的器官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某一部位器官的不协调,就会造成畸形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军事体育训练中,要选择多方面的训练内容,恰当运用各种训练方法,通过军事体育训练,使身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军事体育训练要根据训练任务、内容特点、受训者的实际,合理地安排训练科目及其每项内容的运动负荷,使练习与休息互相交替,达到有效增强体质的目的。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正确处理运动负荷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的关系。作用于受训练者一定“量”和“强度”的运动负荷数称为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一定量和强度作用于受训练者所引起的身体内部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的变化,称为内部数据。因此,决定运动负荷不仅要看负荷的表面数据,还必须注意身体内部的数据变化,以身体的承受能力为标准。
3.3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顺序,要严格遵循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要求,使学员通过一定努力能够掌握军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并逐步深化,使机体功能不断提高。遵照这一原则,就必须科学安排训练内容、方法,合理决定运动负荷的量。军事体育训练过程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运动负荷逐渐提高。
3.4自主性训练原则
自主性训练原则是指在军事体育训练中,教员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受训练者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自觉刻苦地掌握军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把完成训练任务变成自觉行动,要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使受训者明确训练目的和意义;二是在提高训练兴趣上下功夫;三是安排训练要从受训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之经过努力能争取到好成绩。
3.5因人施教,区别对待原则
由于每一个学员的心理特征不同,心理素质的水平也就不同,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其一,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要求的心理训练。其二,施教对象不同,心理训练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切忌“一刀切”。
4 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和多样作战样式广泛应用,官兵的心理素质在战斗力发挥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军人心理素质的训练内容包括:心理适应力,承受力,毅力品质,抗干扰能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及脑力素质训练等。
心理适应力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个认同程度和能力,是人心理素质中的一个不稳定,容易消退的成分。现在的飞行人员都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实际考验,一旦战争爆发,极易出现恐(畏)惧,失眠,动作僵硬,对战争前途担忧等到一系列“战争心理扰乱症”。为此,有必要开展为提高飞行学员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的适应性训练。
4.1 教学训练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人体视听感受特点,通过直观教学,一方面,让学员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殊性、残酷性以及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艰巨性,了解高技术战争,在其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负荷,产生强烈的精神震动;另一方面,通过反复实施这种刺激,辅以分析讨论,深刻认识和理解人是决定战争最后胜负的因素的辩证道理,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增强心理承受力。
4.2 模拟训练
通过应用一些简易实用的训练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如对恐惧、畏孤独、怕“血腥”等本能心理弱点较突出的学员,可采用动物血或血色颜料涂面,观看立体或动感电影,独自站夜岗或夜间执行任务等方法进行适应性训练;对于有恐高症的人员,可进行“通过高平衡木”训练等。
4.3 极限强化训练
这种训练多在每年的强化训练阶段进行,突出大强度,超负荷,克服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的极限体能训练模式,培养不屈不挠,战胜巨大的困难,完成战斗任务的坚强意志。从某些意义上讲,军人的毅力品质训练,就是向自己的生物学极限挑战的过程。
军人所具备的体质、体能既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适应战场和战争环境需要、完成承担任务和夺取最后胜利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只有全面均衡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军人的体能水平,并在战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战化训练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考实战经验09-02
实战执行力学习心得体会04-18
训练心得体会12-14
工程训练心得体会12-06
心理训练心得体会04-16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08-21
科研训练心得体会02-05
魔鬼训练心得体会02-25
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