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读后感范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射雕英雄传》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接触的第二部金庸武侠片就是85年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普及化这部片子的普及与受欢迎的程度,我们70年代生人纳农应该是极其有感触的。正是由于这个电视剧的影响,后来又去找来了书细细读来,更夸张的是高考前夕,复习已经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看不进书,有学生村里从家里搬来金庸全集,我们都视为宝物,争相读之,以致甫进大学旋即就用零花钱买了新的精装全套,是寝室每个一套,研读金庸,那种热情,至今难忘。郭靖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英雄,也是至今我刮目相看最为深刻的武侠人物。
郭靖一生,可以说是简单却不平凡,贯彻始终是助宋抗金拒蒙。他不是名门之子,不是高官,不是将帅,即不能翻掌成云,复手为雨,也不能进言献策,或披坚执锐,为国出力效忠,但他没有空谈,没有坐视,没有抱怨,而是身体力行,身在草莽,却比任何人关心国家的安危。不能身先士卒,守城破敌,就自觉承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已任,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悄悄地影响着,关乎着宋室的安危。争夺《武遗书》,和金人斗智斗力,生死悬于一线。一场惊心动魄,影响着宋金命运的斗争,悄悄地发生,又悄悄地结束,然而影响却是深远和无形损害的。
假若让金人得到,历史会不会重写?至少郭靖后来的死守襄阳,就少了最有力的武器。为了帮大宋祛除大敌,图久安,他助蒙灭金,一旦鞑靼背信弃义,他毅然南归,顽强地抗蒙保宋,襄阳死守,人在城在。“知不可为而为之“。郭靖的铁肩担道义,有所担当,敢于担当的风骨,不正是"中国魂"的最好表现,也是中国人心中"理想人格"。郭靖身上闪耀上能的朴素而光辉的民族精魂,让人想到“击誓中流的“祖耿,让想想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弃疾,让人想起“匹马戌梁州”的陆放翁!也让人因想到忠君尽节想到的陆秀文,和舍生取义的文天祥。金庸在郭靖身上的确是倾注了许多,起码是他前半生的信念和思想。
郭靖的犯罪行为是严格儒家思想地按照儒家思想创造的,忠明仁义无一不全,就是连他的个性,他笨的笨也是为迎合那种需要,所谓君子敏于行,而拙于言。在小事上,郭靖显得木讷无比,往往要黄蓉从旁推动。惠但在大时大非前或民族大义下却是豪不含糊,此志不改,终身无悔!这种小事糊涂,大事分明的个性,不正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吗?最后正是这样一个笨人,最后走到人生的最高峰。东南西北四大高手,无不是出类拔之人,是百年难遇的人才,但如郭靖一比,一介武夫而已。黄蓉是第一聪明人,郭靖是第一笨人,黄蓉的可爱可亲和郭靖凝聚着“中国魂”的形象一比,只余聪明二字。真正可以和郭靖比肩的,是没有正式出场,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形象——岳飞!
郭靖对岳飞的敬佩可以说是理智的,象没有任何道理但又是自然而已。他生于大漠,自少失孤,虽有五位师尊,并没有对他灌输多少为国为民的嵩高引导,一切是天性使然,他一遇岳飞,就改变一生。胸无点墨,但一见岳飞的词,就直觉地说好,十分喜欢,以至爱不惜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只有同类人才可完全理解对方。郭靖是有意无意间以文天祥有意无意为榜样,而金庸也是有意无意中将郭靖比作岳飞。岳飞的引入,看似是无有可无,两本书其实是本书的思想和文眼所在。岳飞纵使是儒将的典范,"儒"者是"儒家思想"也。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佛祖。
对岳遗书的争夺,可以说是对正义的捍卫和张扬,武遗书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的,说是郭靖可以死守襄阳,保家卫国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本书,郭靖也不作为郭靖。其实,在《射雕》中金庸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风险问题:到底谁是英雄?怎样才称得上是英雄?人应怎样过一生?是创下蒙古帝国,后来铁骑踏破亚欧二大洲,纵横驰骋,横扫天下的铁木真吗?还是象四大高手好手达到武学的顶峰?还是郭靖的铁肩担道义?可能结果不是唯一的,但我相信没有谁会说郭靖不是英雄。但在金庸心中真正的英雄我猜是岳飞,郭靖在《射雕》是向着岳飞靠近。在《神雕》郭靖无悔为一个英雄了。忽然想起北岛的一句诗: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愿意是一个人!
纵观金庸的作品,《射雕》堪称高峰也是一个转折点。郭靖即是侠之集大成者,也是一个结束。在这之前的陈家洛,袁承志,一个抗清,一个复汉(还是复明?记不清了,总之复汉不会错),无不是一身正气,以道义为已任,因国忘家,存大义而灭私欲(由其是陈)。但郭靖之后的杨过,张无忌,乔峰,以至冷狐冲身上再没有这种为国忘家的精神,他们身上绝不虽然从不缺少英雄气概,只是少了那种民旅精神及信仰,"儒家思想"的淡化,信念的模糊,他们很少会因国忘家,以道义为已任,功成之后,往往是自动退出江湖,从此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和陈袁的失意被迫隐蛮荒,烁孤岛有着本质的区别。《射雕》究竟是不是古龙最好的作品,难下定论,单从民族传统,文化人格来讲,却是达到最高者的层次。所以郭靖之后,再无大侠!看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礴滂气势,和铮铮铁骨,就知金庸那时正当三十多岁,有着无限的热爱和价值观念,才以的激情奏响一典浑厚的民族颂歌!金庸借郭靖这一杯酒,浇上下五千年,若论一个中华民族。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06-10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08-18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09-22
【推荐】射雕英雄传读后感08-14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热门】08-14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精选29篇)04-12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精选15篇)04-03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精选15篇05-16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9篇05-08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9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