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
本课写了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伐楚的事,警示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
通过教学也发现: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考过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太浅了,学生觉得如同嚼蜡,提不起兴趣;太深了,学生听得不大明白,如同云里、雾里。所以,设计出适合学生研读的问题很关键。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2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楚”之间的联系,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学生一读就能明白的课文,如何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实现对教材的重组。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我采取“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也就一目了然了。倘若进一步要求学生仅根据板书的三个词语“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再进一步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归纳出对叙事性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但考虑时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并没有付诸实践。
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上完课后细想,这些问题及答案都很简单,如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目的地让孩子们自己分角色来进行创造性的问答表演,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
对“恍然大悟”、“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让孩子们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又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既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又达到了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环节设置过于草率。“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这个问题限制住了学生思考的角度,前一个问题他们已悟出了少年的机智,因此很多学生被我引进了误区,紧紧抓住“机智”不放,在课文中到处搜罗。窃以为,如果将问题改为“你觉得少年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散思维。最后一个问题,要让孩子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联想平日积累和生活实际讲述“像少年这样善于巧(智)劝的故事”是个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导致了冷场。假如我能预设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提前自己准备一些类似的故事,不仅能有效地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更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了。或者,遵循高年段读写相结合的特点,将最后一个问题改为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个小练笔,再在班级进行分享,达到读写结合,趁热打铁之效。
纵观全课,虽然环节的设计较为紧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需要细化改进之处。这也是本课的遗憾之笔,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3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下面是我对这一课的一点感悟: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我个人以为,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1、直接由课题入手,直奔“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2、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所以我特被重视让学生创造性地补充课文空白。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得十分成功。这是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三、自主质疑、训练思维
老师的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这一节课下来,留个我许多的思考…….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4
教完了《螳螂捕蝉》这课,我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在这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很多,课堂上一双双举起的手就是他们最大的`改变。
一、充分预习,端正态度
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这节课可能会有老师们来听课,请大家充分预习,读通课文。我看到早读课上,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全班齐读、自己朗读、同桌互读。读书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浓厚。我知道,他们是想有个好的表现呢。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老师们不来听课,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你们最好的表现拿出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二、扎根于生活
在教学中结尾,我安排了拓展环节。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孩子对“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这句话有许多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让学生为吴王写发言稿。问题一出来,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发言……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知道他们是真正懂得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教学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引导了。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5
《螳螂捕蝉》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诫吴王大笑了工打出国的念头的故事。全文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全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对于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并结合故事背景资料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中学习课文,明白道理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以朗读贯穿始终,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主线进行教学。
一、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找准生长点。
学生已经进行了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将文言文译成了白话文。并且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并且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渗透扩写点。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读书贯穿自始至终,并且体现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开始,坚持了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的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首先,让学生自渎,为读通、读懂古文奠定了基础。
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读,通过仿照榜样读,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语气。这样,把读贯穿于学习本课的始终,既培养了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读中自读自悟。
三、理解文章深意,不脱离语言环境。
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
1、吴王为什么非攻打楚国不可?
2、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囯?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
如果教师讲,学生能明白,但纸上得来总觉浅。于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寻找资料,探究答案。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书学习。学生先找到了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三种小动物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从而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含义。之后,结合故事背景资料和借助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形式图理清蝉、螳螂、黄雀、与吴王伐荆之间的关系,明白吴王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
使学生清楚明白的认识到:吴国就好比是这三个小动物中的螳螂,而楚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蝉,它身后的越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黄雀。学生联系吴王的固执,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机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侧击的策略来个敲山震虎,从而让吴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险性,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学生很快理解了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了利用。这样学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课标的提倡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感悟也是鲜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搭起了桥梁,真是一举而多得!
四、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体会学习方法。
通过对比读,读出吴王开始态度的坚决果断敢有谏者死和最后对少孺子的夸赞善哉,乃罢其兵时,态度的转变。读前一句时,让学生质疑,学生在了解了吴王固执、骄横、决心大后,提出:吴王为什么坚决要攻打楚国?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的了解解决了问题,自学自解疑,进而让学生知道通过背景资料的查阅、了解也是一种学习课文的方法。再有通过对比两句让学生质疑,是什么使吴王态度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自然而然成为学生的疑问,自然引到文本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质疑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课堂上以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为教学主线,以不同形式的读书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氛围。由此而产生的在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中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当然,课堂上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课堂结尾有些啰嗦,图示出示有些滞后,没有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情感投入还不够等,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锻炼,争取提高。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6
一直觉得,寓言故事主要教什么?就是教它的寓言道理呀!所以,《螳螂捕蝉》一课没有太多可教的,就是能悟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即可。
去年,对教材又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领悟寓意是第一个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是要体会少年的睿智与口才,再者是吴王的固执到恍然大悟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这个故事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翻着去年的旧教材,书上这么写着。今年,读了沙主任的《承载匠心的感叹号》一文,也颇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区区几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竟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独到之心,实在佩服沙主任独特的文本解读,也实在佩服文本的建构,原来最特别的东西就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字中。
今天按着沙主任的教案进行了课堂教学。感觉所走的路线与去年又更加缜密与长远了。加之研修营读过语用学,前段时间读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等相关知识,似乎有点开窍:解读文本,是一种功力。文字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揭开文本的那面纱,与作者与编者与学生心心相照,是不是能成为他们的`“红颜知己”;语文课堂教学,不再过多地去挖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爱国、爱自然、爱生活……这些,的确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承载的,而非语文一人承担,课堂上不必太过于牵强于这些,而文章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则是主线。作者是怎么写的?语用意义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心理、性格?学生从我这一节课里,能学到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想,学生一定能学到,文章里的小小的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都可以圈出来玩味玩味,透过文字看到背后的影像:如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的期盼;少年循序渐进如钓鱼似的吊足吴王的口味,最后才揭示谜底等。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7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8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9
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学中,我从小故事突破,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串起全课:
1、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吴国明白了什么?
2、为什么大臣们都没能劝住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做到了?少年的劝妙在哪?
3、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0
咱先当回数学老师,为本学期算一笔账:本学期不满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设留2周毕业复习的时间,每周6节语文,其中2节用于作文,能用来阅读教学的共计为4×16=64课时。要教学24篇课文+7个练习+1个习惯培养+1个《学和做》,共计33篇。这样算来,平均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约2课时。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学通课文、完成1次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小学语文作业本》(选做)、背诵有关课文段落、硬笔字练习。其中后三项可借助家庭作业的20分钟完成(每天语数外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当然,课外要完成的还有很多:预习、巩固字词、复习背诵70首必背古诗、阅读《新人文读本》、阅读考级的目录规定的课外书、完成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每周一篇的日记等。
五严的利剑时刻悬在头上,你不高效行吗?古人有“穷则思变”的名言,如今的语文教师也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假如教师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补充习题》里的题目来“当堂检测”,用课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如何?
我仔细研究了《螳螂捕蝉》一课的.补充习题,觉得作为“导学”提纲和“检测”题都很合适。第一题写八字成语,意在帮助学生积累成语;第二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少年的智慧;第三题关于《螳螂捕蝉》的一段文言练习,为拓展练习,重点理解“其”的意思;第四题为说写能力的训练,意在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在课堂上看《西游记》的李欣然同学。
明确思路之后,前置学习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会读,二是会写生词并要求找两个八字成语。
一上课,解题之后便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全班37人中有12人各读了一节,除一人读破了句子,其余基本顺利。对少许字音作了纠正,问题不大。然后交流了自己找的八字成语,再以《补充习题》第一题检测,要求写四个,错误极少。
接着分角色朗读,男生都是“吴王”,女生都是“少年”,我则是作者,一边读一边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没想到学生基本能够进入角色。
质疑过后,讨论交流明白的道理,讨论对人物的看法,然后以《补充习题》第二题检测。此题4个小题目:大臣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带来的结果各是怎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什么?1-3题出乎意料的顺利,第4题的回答百花齐放,大体为两个方面:或体会到少年机智,或懂得做人做事要同时注意眼前利益和身后之患。真的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拓展题,正确率也出乎我的想象,除“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的“其”有七八个学生做错,其余基本正确。
第四题,先让同桌轮流当“陈老师”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上课读《西游记》的“李欣然”,然后我当“李欣然”,听学生上台来“劝”,劝得有条有理的我接受,劝得不到位的我再反驳,然后再劝。交流之后写在补充习题上。
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任务,下一节课用来进行复述训练并作课堂练习。
看来两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并完成两个练习是可能的――前提是学生能学会的坚决不讲。只要教师组织得紧凑,引导得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练习,就会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1
语文教学,要以同学实践为主,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他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同学阅读心理动身,根据教材自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同学基本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研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布置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同学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掌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同学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方,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同学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可思议”的后果,可在同学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同学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同学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同学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同学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同学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同学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同学对自身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同学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干不时地前进。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2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
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3
首先感谢联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同课异构”这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感谢老师们一天的辛劳陪伴,感谢一个个活泼灵动的学生。
上完《螳螂捕蝉》这节课后,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如下:挖掘文本不够深入,有些粗枝大叶;缺乏女教师的细致与优雅;关键地方没有适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给人感觉有些随心所欲。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限于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体会出来,今后还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处,那么这篇反思就该结束了,如果讲一节公开课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公开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这节后,我就一直拿着筛子筛,看看这节课能剩下些什么,有哪些东西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改进,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没有金子。几番纠结,终于擦出几朵火花,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导学案——摸着石头过河。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网络红语形容导学案有失严谨,冒然用一下吧。“导学案”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熟悉是因为近年来它被各种教育会议无数次强调,在课堂上无数次使用;但大家都无法领悟到它的内涵,在字典中无法查到这个词,像个传说一样陌生。学案是什么?还需要大家继续研究,先谈谈现阶段我对学案的认识:学案是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所以它肯定了融入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肯定不是一份练习题,但是问题也必不可少,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学什么,学案应该呈现哪些问题呢?该有几个问题呢?试想:我们成人在40分钟内能做多少脑力劳动?课堂上再有导入、总结、交流、合作、探究、练习等等环节,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应该设计出有代表性,有突破性的问题,不能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泛泛出现把教师和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使课堂淹没题海中而毫无生气,失去了语文味、人情味。我在本节课的学案中,设计了六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自认为设计的很好,就是“对号入座,组成新词”环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练出“吴国攻楚,诸侯在后”这个词,一下就抓住了事与理之间的联系,利益与祸患近在眼前,这样就免去了文本一次次被拆分组装,一次次被支离破碎,免去了教师许多绞尽脑汁的讲解。另外是“表演情景剧”环节,下课后一直反思:本节课与文本对话是不是少了些?我先谈谈对“文本对话”的理解,与文本对话就是读者投入文本中,观察故事的发展,洞察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本人的生活产生情感与思考共鸣。用情景剧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这一形式反应出来,是不是很好的与文本对话的方式呢?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许多学案前几个题老是生字,词语练习,接下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在第一课时中,以字词练习为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能不能今后的六年级学案直接从“与文本对话”开始呢?把第一节课交给学生自学,因为自学流程大致相同,教师再适当引导一下,学生完全能以很低的成本把第一课时完成,就不需要再浪费那么多A4纸了,国家资源这么紧缺,在这里强烈呼吁一下。
二、教师把自己当做班上一个普通的年龄大些的学生。
教师上公开课会很紧张,不管是多么有经验的教师,这次在去北村小学的路上,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被众人围观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上公开课时绷得很紧,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词”,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学生,自己准备的东西总是难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课堂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前几年在北村讲课结果大败而归,今次所有高段的语文教师都去听评课,而且准备时间只有一天多,一下子有了压力,好在课堂效果自己还比较满意,反思原因:放下了担子,不想成败,放下了架子,与学生融为一体。比如说:带领同学们一起感谢听课教师,和初次见面的学生握手,真诚地叫学生的名字,搭着男同学的肩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就像他们“兄弟”一样,对了,我只是一个比他们大一些的学生。怀着这种心态去上课,自己就能放开,清晰的思路,精彩的话,情不自禁涌出来,挡都挡不住,整节课如有神助。
三、做人难,做教师难,做小学男教师更是难上加难。
小学教师队伍阴盛阳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男教师给众多的女教师打交道,时间长了难免会被同化,为什么女兵都那么生猛也是这个道理吧,尤其在基层教师队伍中,女教师能顶多半边天,男教师反而显得毫无生气,默默无闻。我们这里上公开课的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她们思维敏捷,气质优雅,普通话标准,表情丰富,富有亲和力,会用各种方法不断的激励学生,男教师上公开课也参考女教师,时间一长,男教师们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要表现出这种种素质,同时又一直和性别打架,长此以住,公开课的讲台让大多一线的男教师望而却步。我也有这种困惑,如何能到不作做,不拘束,不忸怩。本次公开课评委用了“粗犷”这个词来形容我的`风格——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六个做课教师只有我一个男教师,——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寻适合男教师的教学风格。
四、小组学习中要突显小组长的作用。
本节学案教学设计时,更注重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标上进行分工,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把一项任务分成份,每个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需要组长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就被突显了出来,教师要协调要自己与组长的关系,不要越厨代庖。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有意体现组长的价值,如:让小组选代表读课文,小组推荐发言,小组长带领本组员自导自演课本剧,组长点评等,小组长申慧强点评情景剧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合作学习环节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的,忙而不乱,多而不散,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
五、在狭小的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了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让学生站在教室里最耀眼的位置来展示自我,没有把学生拘泥于座位上动弹不得,教师没有高高在讲台,而是让学生来到教室中央,无论是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参与写板书,还是情景剧表演都把学生请到讲台上,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此时些该,狭小的教室就是学生的舞台,老师就站在或索性坐在教室的一角,认真地聆听学生读书,讨论探究,欣赏他们表演,适时做出点评、激励或指导。因为被教师请上来,小家伙们一个个很兴致很高,学的很起积极,课堂自然就热烈起来,这时老师只需要坐享课堂的快乐气氛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六、追随内心当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我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一点也不,我们可以调查自己的学生,学生知道那个教师好,喜欢那个教师,不喜欢某个教师,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只是他们没有和教育这个很大的词联系起来罢了。我们小时候也一样,然后有幸读了一所师范院校,比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了教育,再有后来的实习体验,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继续学习,以及每个人在独特的环境教书育人,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影响塑造着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有的人只是缺乏对个人教育理念的总结和思考,当个人的理念形成时候,就要去唤醒内心深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也许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在教学中实践好,操作好,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这必须有个前提,亚里士多德说过“我思故我在”,请扪心自问一句“我思考过吗?”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这样一种现象,好像教龄越长的教师越难适应现在多变的教育,要么是多媒体,要么是学案教学,将来还有更先进的思想诞生,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新形势下失去了话语权,好像马上就要被残酷的现实淘汰。为什么我们在课改的同时丢失了自己?虽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权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干了一辈子教育却糊涂了一辈子,真是悲哀啊!在反思中成长,思考的过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词不达意或误入歧途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4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5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6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7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文章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少孺子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从结构上看,课文记叙了吴王想攻打楚国,下了死命令,这是故事的开端,可以说是起因,接着,少年巧说故事,寓理于事,是故事的发生发展,意旨分明,是故事的主体。最后,吴王听了故事,收到启发,决定取消攻楚的决定,是故事的结果,文章前勾后连,一气贯通,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从语言上看,文本以对话的叙述故事,生动传神;少年用寓言故事,通过委婉巧妙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实现语言积累的目的。
针对文本及学生特点,我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工作:
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真疑问自主探究,才能取得学习的真效果。
于是我从学生课前的质疑入手,梳理文章结构(故事的起因、结果)。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吴王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从问题入手,抓住少孺子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少孺子的一系列做法有什么必要之处。在此,为人物品质的理解、明确道理进行铺垫。
2、品味语言,在朗朗读书中感悟、理解。
少孺子的做法令人称道,他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了几个层次:一读,引导学生朗读螳螂捕蝉的故事,使故事整体构建在学生头脑中。二读,引导学生抓住三种小动物的动作,体会它们的悠闲自在和只顾眼前利益。三读,引导学生找出三种小动物的共同点,即它们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藏的祸患。这样,既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整体构建故事,又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3、抓住中心,启发个性展示。
版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我利用地形图等方式,让学生读懂了少孺子的用心良苦时,孩子们无不赞叹少孺子的才智胆识。于是,在学生感情最饱满、情绪最激动时,我让学生在“谏”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字,最能表达自己对少孺子的敬佩。这样,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答案“巧谏”、“妙谏”、“勇谏”、“智谏”、“曲谏”等富于个性化的答案层出不穷。
4、适当拓展,延伸课堂。
古诗文的`教学,我个人一直都认为,学校的古诗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广阔的古文天地的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介绍更多有趣的古文知识。
文言文《鹬蚌相争》与《螳螂捕蝉》有着极其多的相似之处,我在课堂后部适时引入了《鹬蚌相争》,请学生根据注释进行原文文意的把握,同时,体会文章的寓意,以及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有了前一篇文章的基奠,很快在小组中进行了相关的自主阅读,效果很好。
反思自己的课堂,这节课所做到最多的还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思路的尊重。当然,课堂上基于自主的步子还不是非常大,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动脑筋做到的。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18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说语文课程中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但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人文思想,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谁能撇开人文不谈,进行单独的工具性的训练呢?
精读本文时,我让学生首先明白一个问题:文章中分别有哪两组人来劝说吴王?吴王的态度怎样?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学生经过阅读思考,立即说出了大臣和少年的劝说结果,分别是“固执”和“打消”,我将这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根究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进而引起了全篇课文的教学。
文章中少年的劝说段落,几乎都是对话描写,没有多少品读的价值,在指导朗读课文时,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让学生明白意思即可。对少年的描写,能体现其智勇双全的',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毫不介意”和“一连转了三个早晨”,教学中,我在此处略花时间,在朗读和述说中让学生明白了少年的坚持和聪慧。
教学本篇文章,我们没有必要斟酌其真实性,目的是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品评其背后隐藏的现实的教育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礼,在将文字读薄又读厚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1-28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1-09
苏教版《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3-31
课文《猫》教学反思06-04
课文教学反思12-29
课文《称赞》的教学反思02-15
课文南辕北辙教学反思09-14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篇03-31
课文《学棋》教学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