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时间:2023-11-13 13:10: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1

  这学期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读了《教师成长那些事》一书,感受颇深。选择教育之路就注定一路的艰辛,每一位老师在这条路上都有自己的心结。读了这本书,欣赏的同时我在反思,同时也在心里构思着属于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

  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出路等方面展开论述。读了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从中我明白怎样使孩子喜欢你,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书中我发现了教师的成长的金钥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从书中获得的更多的是经验、是方法。

  教师道德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什么是高尚和卑劣、什么是应当与不应当。教师用自己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力。但是教师要教育别人,首先自己要受教育;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摄入学生眼里,印在学生心中,都会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天天与学生接触的教师,其品行如何,生活态度如何,治学是否严谨,讲课是否认真,要求是否严格,对学生是否真诚爱护和关心,诸如此类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这便是教师道德人格的熏陶感染作用。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教师,他可以在工作中、生活中,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思想作风,把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可以渐渐学到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情操等道德人格品质。教师道德人格的这种教育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其他手段代替不了的。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的,也是最有力的教学手段。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特长各异,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长补短,取长补长的最佳途径。因此懂得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借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新教师弥补自己教学经验不足的最好办法就是向老教师“取经”,在各方面与他们多交流,吸取有益的看法和建议。再有就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你在成功路上迈的步子更快捷,更坚定,更有力。无论是“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还是“情智课堂的同习共研”教育有多种形式,但没有一条是“讲得越多越好”,也没有一种形式是教师整节课都自始至终讲个不停,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狠狠地灌,结果老师和学生都累死了,教学效果却每况愈下。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学科组教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即合理的教学设计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里快乐、高效的学习。教师面对学生要用耐心去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心的去爱去教学生。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2

  不知道何时在哪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成长=专注+反思+行动。我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句话的内涵,我的理解是专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将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诸行动。很想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却苦于不知道出处。当我拿到《教师成长那些事》的时候,这句话就在封面上,真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

  这本书由一个个独立的章节组成,每一个章节都是值得自己深深思考的精华。通过这些章节,作者林金炎老师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用文字筑起一条坚实的教师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领略到一位一线教师对教育的专注、对成长的反思及醇厚的教育情怀。他采撷自己的工作点滴,娓娓道来,诉说教师成长中的感动与坚持,透过鲜活的教育叙事给我的专业成长以哲理启迪。

  感悟一——教师因专注而成长,因成长而专注。

  刚刚阅读本书的自序,已经打动了我的心灵。在网络上,随处可以看到下辈子不做教师的N个理由。身为教师,也常常自觉苦不堪言。研究教师职业的,也大谈特谈教师的职业倦怠等等。有时候,想起自己的教育理想,在现实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几近放弃。然而,内心深处的职业追求却又促使我在艰难跋涉,踽踽独行。今天,看到林金炎老师自序中的一段话,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热情:“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校园这块最后的净土也开始喧嚣了,教师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专注的精神。专注了,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节课,都是变化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新鲜、可爱的;而你自己,更是全新的。从头到脚,从外到里,渗入你的肌肤和骨髓里的,都是新的元素和血液。”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专注自己的教育教学了吗?我想原来的想法有点浅薄了,教育教学是一种职业,若要专注,那就是自己内心深处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做新教师,从教育发现开始。发现教育艺术、发现教育理想,发现教育乐趣;也从教育中发现人生的充实和美好。唯有如此,才能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守得一方净土。成长,只是专注的“副产品”。我们在谈教师成长,如何成长?原来,成长,只是专注的副产品!看看那些从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大师,教育专家,他们的专注,成就了成长!

  感悟二——在教育的点滴中,悟出教育的哲理。

  读这本书很慢,虽然它是由一个个教育故事开始,很有吸引力,但是,每一句、每一篇都能够引起我这个同行的思考甚至共鸣。太多的故事,我只能择其一二了。

  1、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

  征服,是对学生的一种强加,是让学生的臣服或者就范。和作者一样,我也曾经这样以为。而且,还以为不能征服学生而痛苦,不能让学生臣服或就范而自卑。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有时候也在想,能不能有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接受,使学生成长呢?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曾经热情万丈地做了温和式教育实验,最终的结果,使我失望甚至是绝望。所以,当我有机会再次开始自己的教育工作时,我转变了,而且发现效果还不错,怎么林老师开始不让征服了呢?仔细阅读之后,我恍然大悟。征服学生,给人一种强硬态度、硬邦邦的感觉,好像在有意压制学生;“感谢”学生,说明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心里有爱。老师只所以教育成功,是因为学生的配合和接受,主体是学生,而抱着这样一种“感谢”的心理和态度去教育学生,或许我们的思路可能会更开阔、灵活,方法、点子可能会更多样化,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可能会更科学、人性化。

  感谢学生的接受、感谢学生的成长,感谢学生的尊重……所有的感谢都是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平等相待,这样的观念,很多看似难以处理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一切,只因为我们从“感谢”学生的教育理念出发,因为感谢学生,我们的心胸才会更加坦荡、辽阔,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化!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去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而以个人的人格去感化别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看来,我不必为自己的“无力”而懊恼了,坚持温和式教育理念,上下求索。

  看现今社会,到处都看见暴力、强加等事件的发生,当我们在纳闷这个世界是怎么了的时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处世方式是什么呢?是不是也是“暴力”的征服?(除了肢体上的,还包括语言上的,心理上的,思想上的等等暴力),也是一种强加呢?我想,孩子的成长固然有家庭的固有影响,但是,教师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孩子哪怕一点点正能量的影响,那也是我们师生的成长。因为哪一天,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么教育的前景一定不太乐观。

  2、教给学生知识以外的东西更重要。

  也许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教育的正确理解,而是缺少一种勇气、一种行动力。

  我们教师,真的.不缺少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教育是为了促进一个生命的健全和发展,促进一个人人格的发展,诸如此类的教育理念或多或少的植根于我们心中。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让多少怀揣教育理想的人望而却步。不得不及其注重成绩。多年前,有幸和张文华老师搭班,总是被她的语文课吸引,当我每一次听张文华老师的课,每一次想起她上课的情景,都为她的教育艺术和责任而折服。张老师每一堂课,每一句话,无不是为着学生成长而努力,但对张老师来说,却是润物无声,我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责任啊,没有那些教育理念和责任在心中,绝不会有这样的信手拈来般轻松自然。

  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成长需要,教给他们感恩的心,教给他们关爱社会的责任,帮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教给他们快乐、健康、阳光……这一切,都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想不仅需要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付诸行动的勇气!如林老师所说:“但愿未来的中国教育,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忧心忡忡,而是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还有哪风铃般灿烂、快乐、健康的笑声。”

  一本书,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思考。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林老师的职业素养,专注、反思和行动,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但愿也能够做到教育成长中,悟出那个哲理;在学生成长中,记录那些故事;在专业成长中,寻找那个“好我”。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3

  暑假闲暇之余,去书店转转。偶尔发现新书发布中的教育类书籍《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对于不甚喜欢枯燥教育读物的我而言,起初是被朴实的封面与书名的简单吸引,但是一拿到书,几篇文章读下来,真的是手不释卷。买回家去,连夜翻读,真是受益匪浅。

  作者林金炎老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透过鲜活的教育叙事,用文字筑起一条坚实的、典型性的专业教师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真切地能够领略到一位一线教育人对教育的专注、对成长的反思及醇厚的教育情怀。

  文中内容是以作者整天在心里叩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为开头,写出自己成长的'过程。

  曾经,作者很茫然。面对“不务正业”的老师掉下马去,对于自己,是一个个不小的震撼!作者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彷徨、踌躇、郁闷、徘徊……

  一次偶然的机会,作者想起了多年父亲教导的一幅漫画:一个挖井人拿着铁锹,挖了一个坑又一个坑,却永远也挖不成一口井。作者意识到自己不就是那个正在“挖井”的人吗?作者开始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作者不再折腾自己!

  是呀,其实每一个人都蕴藏着两个“我”:好我和坏我。当自己意志力不强,颓唐不振时,“坏我”就显现出来了。

  使人欣喜的是,作者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活”,懂得了如何等待学生的成长,如何“挖空心思”去教育、去改变我的学生;学会了用“孩子”去称呼自己的学生;老师的眼里开始没有了“差生”、“顽童”、“后进生”,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实在的、个性的、五彩缤纷的孩子。

  平日头疼的教育案例,在这儿都能启蒙,突然觉得教育貌似真的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复杂。“做教师要做一个称职、优秀、突出的教师,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正如作者所言:教师因专注而成长,因成长而专注。

  更令我欣赏的几句话是:专注了,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节课都是变化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新鲜可爱的!而自己更是全新的!

  动人之处,唯“专注”二字。但正是这“专注”,难能可贵。尤其是基层教师,乡镇教师,面对的问题更多,他们的专注,需要更强的教育信念。本书作者采撷自己的工作点点滴滴,娓娓道来,诉说教师成长中的感动与坚持。既是对自己内心的诘问,也愿与同路成长的教师共勉。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4

  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教育专家林金炎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打开书翻了几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清新感人的教育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林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幸福快乐,感受到林老师的智慧和幽默,感受到林老师的人格魅力,林老师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用文字筑起了一条坚实的'教师成长之路,让我们领略到一位一线教育人的专注,反思,成长以及醇厚的教育情怀。

  看到“幽自己一默”这篇文章时,我学会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甚至“气愤”的事情时,如何处理。的确,现在的孩子都挺捣蛋,挺难管理的,但这时如果老师“拍案而起”,那肯定会使自己的形象于“濒临损毁”的境地,其结果两败俱伤,这时候,我们幽自己一默,那自己开玩笑,这不是妥协,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理智,聪明的行为方式,幽自己一默,既宽容了学生,同时也“拯救”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一句话,一辈子”这则教育故事也让我感受颇深。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所谓的“优等生”,二很少关注所谓的“潜能生”当然一些表扬赞美的话对他们更是吝啬,甚至有时免不了还会对他们冷嘲热讽,殊不知老师的一句赞美的话语可以使孩子如沐春风、浴雨露,而一句结论性否定的话语会让孩子大受打击,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不要吝惜我们的优美赞词,多给孩子一些肯定,赞美,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昂首挺胸,健康愉悦。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要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潜能生,我们更应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放大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健康发展。

  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往往都有因“恨铁不成钢”,而产生“孺子不可教”的想法,我们何不换种思维,别高估了学生,我们不就觉得“孺子可教”吗?“不要高估了学生”这个教育故事让我懂得了过高估计学生,让自己失望,更上海学生。对于学生我们要想裁缝那样量体裁衣,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方法也“适合”学生穿,这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多谢鼓励,少点讽刺,多谢温馨,少点僵硬,多些和谐,少点缝隙。

  我们应该抛弃傲慢和偏见,俯下身子来,不能因“第一印象”而执迷不悟,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的慢慢成长。给学生一个成长的时间。给自己一个心理过度的阶段,期待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不要高估我们的学生,要放平心态,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基础是否薄弱。

  朱永新说:“人要学会有梦,没有梦想,就没有理想。”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常常提醒自己:做教师,就要做一个称职、优秀、突出的教师,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因此,我要常常问我自己:我今天有努力吗,我的学生对我满意吗?我离理想教师距离远吗?看到教育专家林老师还这样每天不断敦促自己进行自我完善,那我们何尝不该如此呢?

  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不断为自己“充电”、“补钙”,促使自己尽快成长,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闪光点”、“瑕疵点”、“平庸点”,并作为自己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一步一步向着优秀教师、名教师迈进,让我们教育的明天更理想,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5

  读一本好书,身心就会经历一次洗礼。在假期当中我读了林金炎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后,我觉得作者虽然是一位从乡村中学走出来的教师,但他的故事中却蕴含着大智慧。随着一页页地阅读,我被深深地吸引;遇到难题,我会和作者一样紧缩双眉;实践尝试时,我会和作者一起充满期待;问题解决,我又为作者的教学机智称道!

  案例十分贴近生活,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自己跟文中的陈雪很像。想干这,又想干那,傍徨、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林老师对陈雪说的那段话,让我似乎找到方向。“这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个性喜好,如果你能寻找到自己兴趣的钥匙,一定会打开你的心锁。你一定会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里开心地求索、恣意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尽情地展示自己”!静能定,定能安,安能成,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过滤掉那些浮躁,思考一下,自己的那把钥匙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认为教育学生,特别是顽皮的学生,或者孤傲有个性的学生,就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臣服”或是“就范”。而作者认为,哪一天,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么教育的前景一定不乐观。作者在《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指出了师道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做保温瓶》讲解了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的技巧、《设立差生奖》对差生无疑是最好的激励。

  读完这些,我不禁称道:心怀鼓励和感激才会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娱乐中,建立和架起感情的桥梁。人们的感情是靠彼此熟悉、了解而建立起来的,师生间也是一样。教师只在上课时和学生见面,是断然难以建立,只有与学生充分地接触和了解,此间才能互相理解而加深情感。他们的才智、个性往往能较为充分地显露出来,思想感情也会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可以在与学生打成一片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最真实的信息。

  一本好书于人的`益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道尽的,作为基层教师,面对的问题更多,需要更强的教育信念,更先进的专业能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借鉴林老师优秀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坚持一个教师成长中的感动与坚持。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6

  最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林金炎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想想自己已经工作十一年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可是依然存在着很多困惑!选择读这本书,因为里面确实有很多东西吸引着自己,特别是看到书的目录时。

  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从刚上岗时,我的态度是和学生做朋友,显然一学期下来,这样明显的感觉是不行的。开始转变态度,严肃,严厉,不笑,板着脸,这些词汇成了对付学生的办法。可是显然,这样的效果是不太好的。我们总想着怎么去征服学生,认为只有学生怕你了,成绩一切都会有了,可是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这样的',也许有时结果却恰恰相反。我就看到过这样的老师,她一直打压学生,学生表面上很怕他,甚至有的学生忍受不了她的冷言冷语,还选择了退学。可是这个老师在学生中的心目里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私底下都不喜欢她!甚至和别的班的学生背后说她的坏话。或许这个老师已经知道这样的行为,或许她不在乎这样的想法。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在想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在哪?那其实不是我们学生给我们的吗,那这个老师呢?她就不应该有吗?其实我们身边很多老师走的是“亲民”路线,是用心去感动学生,这其实也是在感谢学生!我就一位这样的同事,她的理念就是“感恩”,“感谢”。在她的班级里,学生就好像是一家人,我记得那年他们班的班级口号是“xx是我家,永远都爱她”。身在这个家的每个人都要去爱护她,去感恩她,感谢她!这位老师还经常搞一些活动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所以真正成功的老师应该是让学生感动,感谢你,同时你也会因为学生的某些优点去感动,感谢!

  用名人故事告诉学生:请缩小你的梦想。这也是我感慨比较多的!我们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多给学生拓宽点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多提供点机会来学习知识!

  书中还有好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读了这本书,对我的生活,工作,我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7

  假期漫漫,但显得那么充实,因为有淡淡的书香陪伴,骄阳似火却依然能静下心来读书。选择教育之路就注定一路的艰辛,每一位老师在这条路上都有自己的心结,《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围绕着“教育成长”“学生成长”“专业成长”这三个关键词,记录了林教师优秀的成长故事。欣赏的同时我在反思,同时也在心里构思着属于我和我的学生的故事。

  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出路等方面展开论述。读了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从中我明白怎样使孩子喜欢你,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书中我发现了教师的成长的金钥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从书中获得的更多的.是经验是方法。

  要学会学习。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在很多一线老师的成长经历中都深有体会,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也有提到。我总结为要端正自己态度,努力认真对待,自觉积极的去读书。

  教后记,催化剂专业成长。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正说明教师反思所给教师成长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一个从不反思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可能有进步。假如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现有学到的东西,不去思考,不去反思,那么他工作几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课的复制,会永远落后。教师“反思”的基本功包括: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思,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家庭状况等的反思。

  参照物+山寨精神。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新教师用积极的态度寻求与同事的合作,向名家的学习。“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特长各异,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长补短,取长补长的最佳途径。因此懂得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借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新教师弥补自己教学经验不足的最好办法就是向老教师“取经”,在各方面与他们多交流,吸取有益的看法和建议。再有就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你在成功路上迈的步子更快捷,更坚定,更有力。

  用心去教学生。无论是“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还是“情智课堂的同习共研”教育有多种形式,但没有一条是“讲得越多越好”,也没有一种形式是教师整节课都自始至终讲个不停,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狠狠地灌,结果老师和学生都累死了,教学效果却每况愈下。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学科组教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即合理的教学设计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里快乐、高效的学习。教师面对学生要用耐心去打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心的去爱去教学生。

  细心品味,收获颇丰,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进行扎实的学习,深刻的反思。未来教学的道路还漫长,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追求,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8

  捧读一本好书,能很快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老之将至,不知烦琐纷争,唯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在经典的书的品质中,我们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们会品味到生活的闲情,林金炎所着的《教师成长那些事》,便是这样一本与经典为伴的好书。

  这是一部很朴实的书,没有过多的描述教育的辛苦,但人人都知道其中的不易。作者林金炎老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透过鲜活的教育叙事,用文字筑起一条坚实的'、典型性的专业教师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林金炎老师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爱,领略到一位一线教育者对教育的专注、对成长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的情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么教育的前景一定不乐观,因为征服只会使学生的棱角被磨平,最后都成了一个模具印出来的产品,在教育中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

  这段文字我会反复读上几遍,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发出指令,一味地征服学生,相比之下,我更赞赏和仰慕以人格个性去感化学生。把自己和学生放在民主平等的位置上,平等交流,以鼓励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做好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培育学生,正像农民伯伯培育幼苗一样,当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天真的孩子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正像是捧到了一株株值得扞卫的秧苗,我们就要以心为圃、以血为泉、培植他、养育他、浇灌他、守望他、用整个生命去种植他。正是因为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更需要在精神与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创造奇迹,不是因为你的执着追求,而是在于你对某一件事的专注程度。你能把一件事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那你就能创造奇迹!专注,能成就教师美好的未来,一个人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只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我们常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古老而普遍的箴言,虽然简短的一句话,却非常有深意,因为这表示办教育要有远大眼光,要长期培育,不可求近功速效,这也暗涵了从事教育的人须有“终身以之,老而弥笃”的精神。这也注定了教育事业的长期性、复杂性,注定了教育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辛苦的。每天早晨,我会走进三十多双眼睛凝视着我的教室,眼里闪动着喜悦和渴望之光,这就是我的苗圃。每天,我将爱的雨露洒在这块地方,以无比艰辛的努力和充满智慧的劳动以及阳光般温暖的爱心去呵护幼苗茁壮成长。尽管我饱览着教育道路上的缕缕艰辛,可也欣赏着教育道路上的美好风景。教育生涯很长很长,教育之路困惑很多很多,我愿用不懈地追求和学习来填补教育生涯上的每一个缺憾与不足,我愿用我深邃的目光去洞穿知识天涯中的每一层迷雾与疑惑,因为只有坚实的步伐和专注而成长才能为孩子的将来踏平每一条道路。

  捧读这本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染与启迪,不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甚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还是书中的作者,以及作者所描述的道理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成长伴侣。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9

  林金炎老师是一位从乡村中学走来的草根教师,林老师和他的学生快乐幸福地捡拾那些美丽的教育贝壳,采撷感人而清新的教育花絮。在暑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林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全书分为“上篇:教育成长,悟出那个哲理”、“中篇:学生成长,记录那些事”、“下篇:专业成长,寻找‘好我’”三个部分,林老师以他的一枝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精彩动人的故事,更以他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理和启示。

  作为一线老师,每天都要跟学生打交道,面对不同脾气性格的孩子,尤其是相对来说不太听话的孩子,作为老师心中必须有爱,这样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就像林老师所提倡的要感谢学生,而不是征服学生,林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一个个鲜明的教育案例告诉我:在林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他用一颗感谢学生的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与学生平等的心,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有时候作为老师还是放不下架子,向学生示弱,总是觉得很困难,而且会担心学生越来越不把你放在眼里,其实,当老师真正放下身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之上,不要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而是在最关键的那一刻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的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才是真正做到爱学生,也正是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光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力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能力之一。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更应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需要积极阅读一些教育书籍、杂志,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而且还应积极参加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的专题讲座,学习好的育人经验,促进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论文,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书中所学,关注学生,用爱心、用智慧、用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没有读万卷书,所以下笔时常常诸多思考。《教师成长那些事》是一本贴近教育生活的书,书里记录了很多林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读起来轻松愉悦,但细节里透露出他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思索,渗透着他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马克·吐温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真正做到,何其容易。若处于纷杂的环境,要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安静自若地做自己坚持的事情;若处于困难重重的逆境中,不轻言放弃,把困难当做历练,一切未使你倒下的必将是你变得更加坚强;当周围充满质疑与否定,怎样找到正确的前行的路,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把爱的种子播散……专注,是摒弃了诸多纷扰的坚持,是一种值得敬畏的态度。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专注,成长如影随行。

  林老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将感悟融于故事,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一线教育人,成长,只是专注的“副产品,专心致志做某一件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林老师从教育成长,学生成长和专业成长三部分出发,以故事为主,真实注解了成长中的真理。

  一、 教育成长,吾将慢慢求索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而以个人的.人格去感化别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两年,回想这两年的时光,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好像忙碌中也在不断进步,可是具体的成绩似乎又屈指可数。教育成长,和同学们一起快乐成长,我想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善良与真诚不能丢,关爱与尊重不能舍,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讲究方法,注重过程,看轻结果。当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的时候,乐观不气馁,不断反思与改进,相信,终会看到希望与曙光,慢慢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二、 学生成长,播撒爱的种子,记录暖心时光

  以我手写我心,文字常常是思想的载体,把想表达的,想记录的留存下来。和学生相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把他们记录下来,思考,整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笔财富。那些和学生相处的点滴,记录了学生的进步,也记录了自己的成长。

  将爱的种子播撒,记录那些暖心时光,从中总结反思,集腋成裘,丰富自己,温暖他人。

  三、 专业成长,发现最好的自己,过快乐的生活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共同体,只不过选择不同,表现不同。在专业成长上亦然,是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选择认真对待、专注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两种选择,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

  在职业倦怠的时候,在失意烦躁的时候,静下来思考,找到那个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相信“好我”壮大了,发展也会变得顺畅。

  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生活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

  作为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最好的自己,将善与美传递,播撒知识的种子,发掘学生最好的一面,使他们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发现最好的自己,做最成功最快乐的自己。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11

  我们都把孩子比作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着。而作为园丁的我们也在需要成长,在不断的学习与感悟中,在总结与交流中成长……从一名新教师走向一名成熟的教师,过程是辛苦的,艰难的,但总有一份对学生的爱,总有一份专注和认真让我们在这条大路上昂首阔步。

  林老师的这本书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的独白,他还原了教师生活的本来面貌,正是因为真实,才越发让这些在教师生活中并不起眼的点滴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他在诉说自己发自内心坚持和感动,是专注让他成长,他也在专注中成长着。

  这本书他分别从“教育成长”、“学生成长”、“专业成长”。 三个角度阐释了对于教师成长的感悟和理解。前两个“成长”都是围绕着教育孩子的一些事例来讲述自己对于成长的感悟,专业成长则是就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出发,为我们指一条路,那就是:只有耐得住寂寞,排除杂念,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潜心研究教学,才能有所作为。精彩生动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追求的。

  读着林老师的优秀成长故事,我也经常会反思自己和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故事。

  虽然我初涉讲台,在岗位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格外多,伤心过,失望过,但总希望与学生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他们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复了又重复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试题考试时还是一塌胡涂……起初我很不适应,时常感到很难过,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走到现在发现自己收获了许多,收获了教学成功体验,更收获了孩子们,家长们对我的信任。我体会到更多的是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幸福存在于很多不经意的瞬间,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发酵,升华,萦绕心头……

  每天上课前,我走上讲台,学生起立喊老师好,我微笑还礼说大家好请坐。课上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起分享感受,有时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我们就一起讨论,彼此细细聆听,相互学习……

  幸福是课下几个孩子跑过来围着我跟我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话题,讨论我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和我分享开心的事,喜欢吃的东西或者看了一个什么好看的动画片,问我喜欢看不喜欢,甚至感到无聊了要跑到办公室找我聊天,他们的“侵袭”时常让我不知所措,这就是他们的古灵精怪,常常会带来许多“意外”和“惊喜”。她们会准备好为我表演的节目,然后悄悄地把邀请函放在我的桌上,带我参加这一场只有我观看的表演会!他们也会在某一节手工课后拿着自己的作品跑来满心欢喜的送给我……

  孩子就是孩子,前一秒笑的前仰后合,一转眼就有可能眼泪汪汪地对你诉说自己的不满和委屈,真让人哭笑不得,只好轻抚着他的脑袋安慰劝告,看着眼泪直流就是让你没有办法。

  幸福是一次又一次鼓励孩子,看见他字体写的越来越好,上课敢于发言,看到他的转变,我的眼里就多一份坚定,多一份爱!幸福是节日他们送上的一句问候,那些用心做的小礼物让我由衷的感动了好多次; 幸福是孩子们一早见到我就跑过来叫着我围着我,那粘人的小模样真叫人喜欢; 幸福更是每天放学时孩子们跟我相互挥手告别,有种依恋有种不舍,或者开始期待:明天再见……

  学习幸福,品味幸福,幸福不只是欣慰,微笑,欢喜,辛苦与累也是幸福存在的一种形式,有人说:自己的幸福常在别人眼中,殊不知自己同样也被幸福紧紧围绕着。我是一名幸福的教师,有一群我爱的和爱我的孩子,有一个像家一样温暖的大家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之家……

  我在成长着,这条路上的你我他都在成长,我认为每个老师的成长史都可以是一本书,林老师的故事让我倍受启发,或许我可以用我这一份热情和坚持让我的这本书更精彩!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相关文章: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08-18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08-24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4-13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2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作文05-05

那些人那些事作文08-20

那些人,那些事作文03-12

那些事作文05-05

那些事作文01-09

学校那些事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