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优选)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边城》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边城》读后感1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俊逸轻灵的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表现自然淳朴的民风美,凸显澄澈纯净的人性美,描绘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作品以充满温馨的牧歌情调和浓郁丰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边城抒情特色,从而使《边城》以个性乡土小说的姿态出现并一直感动着中国文坛。
捧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书,从头至尾,一抹淡淡的愁云萦绕于心。恍惚间,似自原始的清风轻拂着面颊,如梦如幻。作家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把我们带入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唯美的时空里,让我们陶醉于一曲清新悠远的牧歌声中。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 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 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这也许正是作者努力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
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展示出小说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晚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的梦境。作家敏锐清醒万分却万分痛苦地预感到,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愈演愈烈,这样的边城和边城里自然古朴、原始和谐的关系,如梦境般一去不返,仅存于古老的回忆中。自然的人性啊!你不要让梦流逝, 请你驻留,像那边城的小溪,永不干涸!
你会惊异地发现, 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那里纯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所没有的,它好似一股细泉,它又似一缕清风,吹走了我们脸上的尘土,带来一丝温馨。多么希望在边城能看到翠翠像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着,而那条祖父渡了大半辈子的船会依然来往于溪间,那条黄狗也应该守在门前等待一桌喷香的晚饭……在当代社会, 物质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却相对弱化。我们呼唤文学作品中的纯净而美好的风景和人情, 期待它由“童话变为现实”。
《边城》或许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最朴实的一部小说,它能让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静下来,但当你合上书本,世事纷沓而来的时候,《边城》的`那好像恍若隔世的场景和瞬间是如此的不真实,的确是一段偷来的并不属于你的时光……正如作者所写“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沈从文先生描述的边城在书中那么动人,而我们心中的边城呢?在我看来,那其实就是一份宁静、一份心安,或者说是一份感动。守住心中的这份宁静,我们便也找到了我们心中的边城。
在现今的时代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 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 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与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 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而边城所描写的这种平和纯朴的画面,正是抚平现代人浮躁功利心的一剂良药。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无所适从时,不妨看看《边城》,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个美丽的梦, 一个待实现的梦。也许古老的文化会受到历史的淘汰, 但美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怀,应当是永恒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应该是永远存在的、永远不被磨灭的、最美丽的感情。
《边城》读后感2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边城》我已不记得读过多少遍了,开始看的时候被里面懵懂的爱情吸引了,后来,渐渐读到了它的艺术风格,读到了它的理想化倾向,在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去了一趟湘西。两个人物,再加上一只黄狗,和谐。“鸡犬相闻”代表着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沈老考虑问题也够全面的。
我喜欢《边城》,因为它是一首抒情的田园诗,一曲浪漫主义牧歌,它包含着一种理想化倾向,让人在半梦半醒之间读懂了湘西的淳朴民风。
翠翠的妈妈背着翠翠的爷爷和一个茶峒军人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后,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茶峒军人首先服了毒,生了翠翠后,翠翠的妈妈也吃冷水而死。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翠翠的爷爷没有加上一个有份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这件事一样。在这里,父亲对女儿的理解和宽容全都展现出来了。突然觉得时代好像进步了。所以说,有一位开明的父亲是儿女们的福气。
钱,在现实生活中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在《边城》中,好像人人都以占有钱为耻。老人摆渡不收钱,即使人家硬塞给他,他也要追到半山腰退给人家,好像他与钱有仇一般。还有,这里的小姐也是可爱的,她们缺少世俗而多了一种真情。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的平素品德,正因为爷爷的性格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于其它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边城》以多变的波澜配合情绪节奏,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美丽的画意意境,使《边城》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学色彩,再加上几分童心话语和叙述语言的抒情化,构成了《边城》诗一般清新俊逸的风格,在《边城》里,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真实的超脱与超越,在这里面,既无阶级对立,也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达到了一个非对立因素的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为了切实体验一下这种感觉,我去了湘西,当然,也是必然,与书中所述相差太远了。小溪还是静静地流着,只是在小溪的山崖上,我没有看见虎耳草!寻找边城,寻找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边城》是际上也是一幕爱情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它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
天保和傩送认识翠翠好像是一种缘分,其实不然,他们本来就生活在同一个范围并不是很大的地方,并不是从天南海北聚在一块才认识的。因此,我觉得他们相识是必然的,同时,两兄弟都爱上翠翠也是必然的。翠翠善良美丽天真活泼,这样的小女孩谁不喜欢呢?只是天保傩送都是优秀的,所以不管怎样,总会是悲剧收场。
翠翠和二老相遇时有趣的,因为误会而使翠翠作为一个女孩的羞涩和矜持展示出来。这时候,他们彼此心中可能就已留下了对方的影子。同时天保也看上了翠翠,“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求婚,你将怎么说?”其实,翠翠为了那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天保知道弟弟喜欢翠翠后,他选择了逃避,他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可不幸的是新油船出事了,大老遇难了。这一切都变了,二老不再去碧溪岨唱歌,他独自去了桃源。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活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古今中国都是男方主动求婚,没有女方主动上门的道理。所以,女性除了等待还能做怎么呢?时至当今,如果女方主动说声“我爱你”,我们都会觉得这样的女人很肤浅很俗。当今尚且如此,更何况那时的翠翠呢!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有第二条通向幸福的路吗?其实,那生在溪边岩上默想的又岂只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唯有等待。 《边城》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令种悲凉无奈。 《边城》以等待结局,没有让翠翠走向必然走向的未来。我有一个朋友曾想写《边城续》,但后来最终没能实现,因为几个好朋友都认为那是搞破坏。等待,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果写续集,或许翠翠会得到拯救,但更多的方面或许只会留下残迹而已。
“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而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读后感3
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是有一段《边城》节选的,但当时因为考试不考,老师也就不讲,老师们都把更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诗词,古文等上。我便只草草翻了一遍并没有仔细地阅读过,更没有去找全文来看的兴趣。对这篇小说留有的唯一印象就是几个主人公的名字,翠翠,傩送,天保。那还是因为当时并不知道傩送的“傩”读作“nuo”,老是摊送,摊送的叫,闹了一次笑话,于是记住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
此次读它,心境却迥然不同,它不再是一篇枯燥的课文,而是一篇值得欣赏的诗歌般优美的带着牧歌气息的小说。思绪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自然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
小说一开头,这段对翠翠与爷爷生活之地的描写便把我带进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湘西世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两岸青山相对,溪边一座白色小塔,溪上的渡船缓缓移动,船上的老船夫哑哑的歌声与细细的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
向前一步, 我仿佛置身于这令人沉迷的.湘西世界。山水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清新甘甜的水汽。头上是碧蓝碧蓝的天,脚下是浸润着丰沛水汽的泥土地。耳边是清脆的鸟鸣与悠扬的湘西苗寨民歌。歌声绕过远处隐没在薄雾中的群岚,透过轻纱般的雾霭,氤氲融化在这苍劲的青山中,呜咽婉转,缭绕江边,久久不散……
《边城》就像一幅清新的画卷,缓缓地在我眼前展开。
我想这应该是个美好的故事,有着美好的结局。在沈从文淡淡的叙述中,我走进了那个充满美好与遗憾的湘西小山村,看到了敦厚善良的爷爷,小兽般灵巧的翠翠,乖巧懂事的黄狗,豪爽坦率的天保,心地善良、敢于追求的傩送。文到最后却徒留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一个充满迷茫与惆怅的句子。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
翠翠和她的爷爷靠摆渡相依为命,一直长到了15岁,俨然活泼的小兽。明净的眸子里没有悲伤,也看不见忧愁。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这样的生活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澄明似练,却没有丝毫波纹。直到她15岁时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她在黯黯的江畔遇到了她生命中极重要的一个人,一个让她彻夜难眠的人——傩送。他们的相遇就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激起圈圈涟漪,她的平静被打破了。她依旧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只是她的心里藏了一个秘密,一个连爷爷也不肯说的秘密。
古朴的青瓦,飞扬的阁角,檐下古旧的风铃随风轻响,那声音好像撞在了翠翠的心上,一下,一下……人生就是这样,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或一个人的到来而划出一道道痕迹。傩送的出现无疑在翠翠心中划出了深深的痕迹。
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他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当天保知道傩送也喜欢翠翠时,他与傩送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来选择。天保得知翠翠也喜欢傩送时,为了成全弟弟,他外出闯滩,却遇意外淹死了。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出于压力,他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傩送归来。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想象中的美好的故事,却是以这样一种迷茫的悲剧而告终。
沈从文的《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淳朴善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也没有恶人作祟,一切都只是误会,一些令人遗憾的误会。翠翠的害羞,爷爷的误解,傩送的远走,一切都是那么遗憾。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不是傩送、天保,也不是翠翠,而是翠翠的爷爷老船夫。爷爷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为来往过客摆渡,风里来雨里去,总是想着方便别人,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劳苦。他用勤劳的双手摆渡每一位乡民,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每当有人抓起钱掷到船板上时,他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实在推却不了的,他便用这些钱买了茶叶和烟草,慷慨地赠予需要的过渡人。这纯正的善,让人感动。
五十年来,他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前来乘船的人。他年纪虽大,但上天仿佛不许他休息,他便不能够同这种生活分开。他虽然生活清贫,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求别人一丝回报。
在爷爷的身上,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爷爷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在生活上对翠翠无比关怀,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一切一切只为让翠翠开心地笑。
他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傩送及其父亲探听消息,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和船总顺顺之间。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在雷雨之夜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对于爷爷的离去,我感到分外难过。爷爷离去之时,心中又带着多少的无奈与对翠翠的牵挂。
他离去得如此突然,就像那条渡船,再也找不着了。
《边城》读后感4
第一次读《边城》时,深觉那个纯善的小城世界里,展现了世界上最纯粹美好的爱:亲情中的兄弟之情、祖孙之爱以及终是晚来成悲的纯真爱恋。近来再读,我发现它讲述的原来是一个关于爱与等待的故事。作者沈从文的文字清新纯净,他笔下的这边城故事像一曲曲调轻悠的牧野哀歌,平淡的声调清逸淡雅,却满是悲情。
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而这种深重的落寞感伤弥散在整部作品中,化不开的忧伤朗然于篇。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在这种极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中开始叙述,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而后主要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
在故事的最开始,我们可以了解到翠翠的身世。她是母亲与一个兵士的私生子,父母都为这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中就只有爷爷、渡船、黄狗。但沈从文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然而在有这样唯美纯善意境下的“桃花源”里,翠翠的宿命般的凄美爱情更是令人哀叹不已。这部作品的美学境界是高妙的,它在行云流水般的情节设计中展现和谐美之外也流动起了一种极致哀婉凄迷的悲剧之美。
“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边城》中以“命不由已”的忧伤基调给予了作品深入人灵魂的悲剧美。这种忧郁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出来的,而是从作品中自然流淌宣泄出来的。作品的忧伤基调没有削弱作品的可读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魅力。通过几个主人公的种种悲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下层人民不能自主地把握命运,一代又一代继承悲凉的人生命运的深深慨叹。而在逃不开的命运面前,最令人心伤的人物便是翠翠。
也许正是命运弄人,在向往的爱情面前,翠翠苦苦地等待,没有等来自己的意中人的消息,却等来了爷爷的死。当翠翠十四岁时,相依为命的爷爷就七十岁了。早在她还不明白死亡的可怕时,她便开始害怕失去爷爷。祖孙俩的这种感情令人动容。难以忘记书中翠翠听人议论忽想到死,担心起爷爷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片段。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且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忽然哭起来了。
翠翠的哭是充满伤情的,爷爷在她生命中是最不愿失去的牵挂。这种关乎亲情的爱是最质朴的。每每读到小说中措写祖孙深厚感情之处,我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在世界上,他们是骨血至亲,他们可以一无所有,但却唯不可以没有彼此。想起小说中爷爷最后因为担心翠翠的婚事而过度忧虑最终死去,翠翠失魂落魄地多次痛哭不止。那无尽凄清的悲哀更是直击心灵,令人不觉沉痛良久。
翠翠的爱情更是让人哀婉。一次偶然,她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
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喜欢翠翠的天保为了成全她与弟弟离家出走却不幸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回应,迫于父亲不接受翠翠而逼婚的压力且心怀对哥哥的愧疚,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随之溘然长逝。命运总是让人无可奈何,当翠翠完全知晓一切时,她无望的爱情只能陷入茫茫等待。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阻断翠翠与傩送美好爱情的是命运设下的不可跨越的山与海。“故事的最后,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甘愿等待是爱的最高境界,小说结尾也至此上升到一个悲凉无限的境界。
一座边城,一人,一船,一份思念,几多真情,无尽等待。谁许她心间浮烟,碧落茫茫?为翠翠叹命运无情,奈何尽失所爱。世间太多美好终是晚来成悲。就用力去爱吧,且珍惜,且怀念,且等待。
《边城》读后感5
读《边城》,你可以感受水乡小镇立于尘嚣之外的意韵之美,可以了解淳朴厚道的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习俗礼仪,可以观赏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典雅之乡。在《边城》中,令我最深受感触的还是主人公翠翠浪漫但曲折的情路历程。
翠翠是川湘交界的边境小城茶峒中一位摆渡船的老船夫的孙女,祖孙二人负责将岸边的过客由河的这岸渡到河的那岸。茶峒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只钟情于二老。两兄弟相约用唱歌的方式争取翠翠的心,哥哥自知自己并非弟弟对手后便退出,后来却淹水而死。顺顺要二老迎娶另一个姑娘,但二老的心却仍钟于翠翠,后赌气随船远行。祖父察觉此事于雷夜中去世,独留翠翠一人等着二老归来。
在茶峒这个小城中,人们依山而生,傍水而活。小城处处是山青水秀、莺鸣鸟啼、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色。书中所描写的句子令读者读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如“秋天溪水清个透亮,活活地流,许多小虾子脚攀着一棵草,在浅水里游荡,有时又躬着个身子一弹,远远地弹去,好像很快乐”,短短一两句话,便把茶峒的自然和谐之美,一一体现在读者面前。也许正是如此开阔豁朗的一方山水孕育了坦诚直爽的男儿和温柔甜美的女子。翠翠便是这一方山水所孕育出的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是书本对翠翠的第一次描写,也是我对翠翠的第一印象。她和祖父一起在水边长大,在渡船中平凡生活。她就像一张白纸,洁白得无暇,又如一块未经雕饰的玉,周身都是青春的气息,似有无限的可能。她天真无邪、自然淳朴、活泼善良,犹如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鹿,这样一位女子怎能不惹人怜爱。
在我认为,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理应在爱情上也能获得一个完满的结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无比地憧憬恋人带给自己的惊喜。她是喜爱唱歌的,无疑傩送二老的歌声带给了她更大的满足。但令人唏嘘的是,最后的结局竟是要翠翠一人独自等着二老,仿佛进入一个深洞,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出去的地方。
当我读完《边城》结局的时候,突然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席卷着我的心脏。我为翠翠的敢爱敢恨感到敬佩,因她的天真无邪感到快乐,最后却因为她的爱而不得感到惋惜。我曾试想过翠翠和傩送二老的许多结局,最后才发现原来沈从文这个开放式的、未点明的结局才是最容易抓住读者内心,让读者产生共鸣,令读者读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纵观全书沈从文对翠翠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的拿捏,都显得恰到好处与分寸适当。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一起渡他人过河的生活令我们体会到亲情的可贵。翠翠与城里其他人的交谈,又让我们领会这一边境小城所特有的淳朴民风与习俗。而傩送二老对翠翠所唱的歌,所做的事更让我们明白一个年青人对一个女孩所付出的真心是如此纯粹。
两位男子追求一位女子的故事放在今天看似是非常俗套,网上也有不少此种类型的低俗作品令人不堪入目。而沈从文在创作时,非但没有使故事情节落入俗套,相反的,沈从文将故事放在一个意境优美,山水丰饶的边境小城中,用细腻清新的`文笔描绘点点滴滴,一个故事被逐渐填满,还带上了它特有的韵味与出彩。在故事中,年青人的心是热烈而纯粹的,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碳火,火红且炙热;姑娘们的心是感性且纯净的,她们对爱情忠贞不渝,对爱人不用二心。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古朴清新的小城,真挚善良的人们,热闹淳朴的民风佐以沈从文清新脱俗的文笔、不加修饰的描述才使《边城》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地位,才让它的读者来了一批又一批,且常读常新。每次的阅读都是一次收获宝藏的过程,每次的捧阅都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历程。
也许写作也是如此,有的题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的故事需要来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有的真情不需要点缀装饰,只需要你真实表达、真情流露,到最后也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尽显你的出类拔萃。也许未来的我们也可以为翠翠续写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美好,了结当年心中的那份缺憾和不甘,增添一个大团圆结局。
我爱《边城》细腻的文笔,爱这古朴的小镇,当然更爱翠翠的真性情。在我心中,她爱的人在明天等着她,她最终也会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边城》读后感6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明白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明白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贴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此刻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能够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这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我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我的职务对于本人的好处,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情绪……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
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应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就应是圆满完美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透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期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向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那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能够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边城》读后感7
《边城》是作家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沈从文用这样一篇小说对美丽神秘的湘西边陲小镇茶峒展开叙述,用美丽自然的村镇图景包纳进爷爷、翠翠、天保、傩送等可爱之人,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呈现出来,向读者传达室了无尽的人情温暖。
读《边城》就像是欣赏一幅中国的山水画。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悠长的溪水,溪水绕着一座白塔,塔边傍着山,于是山依水,水依山,层层而生,和谐美妙。再顺着山水寻去,山势间便有城墙,墙下零星装点着人家,顺着又找到几户后,到了水的结点,就有渡头,渡头总是热闹,撑船的老船夫,担货的渡河客,吹号而过的小士兵,还有一个藏在羊群边独自玩耍的小姑娘,这时你寻见了她,会看到她翠如水晶的明亮眼眸,一瞬间点亮了整个画画。
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充满了诗蕴,也充满了原始自然的朴素乡村气息,是到如今都难得一见的美景美事。但这般美丽之下,也隐藏着一股浓浓的悲情,最明显不过的便是小说一本,故事讲到最后翠翠失去了爷爷,傩送失去了哥哥,年轻的姑娘终是发发现了美丽天空也存在着裂痕,白塔也坍,那个人也不知何去,不知何回……
在沈从文自作的解释中,关于《边城》的结尾,是如此说道:“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于是,很多人在讲过《边城》后,都认为这是一篇试图将城乡对立起来,通过乡村原始文化展现出来的宁静、和谐与温馨来表达对原始朴素人情的赞美,但又通过悲剧收尾表达城市的发展已经使得现代人失去闻对这种朴素之美的追求,从而从整体上来看,《边城》实为一篇美丽乡村的挽歌。
但是果真如此吗?国内研究沈从文第一人之称的金介甫先生就曾提到过:“《边城》总的来说是写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的。”而沈从文的徒弟汪曾祺也提出异议:“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
的确,沈从文最著名的作品便是《边城》,但是我们单纯从《边城》出发去解读其中蕴含的深意是完全不够的。
沈从文是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等诸多创作中其实都表达着他对于人生十分深层的思考,而《边城》则是集这些思想为一体的作品。
从沈从文的很多其他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常作“爱与美”的思考,对此,他的一个阐述是:“若将‘爱’建筑在一抽象的‘美’上,结果自然到处见出缺陷和不幸。因美与‘神’近,即与‘人’远。生命具有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情感可轻翥高飞,翱翔天外,肉体实呆滞沉重,不离泥土。”
沈从文具有的是一种带着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他认为爱与美的结合就是神性。在《边城》中,作者描绘一个诗意灵气的美景,由此产生一段古朴生动的爱情,在此,他着重塑造了翠翠这个形象,使她成爱与美的化身。但就像作者自己阐述的那样,“生命具有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作者的这一认知为翠翠的爱情送去了一连串不巧,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尾。但这真是“不巧”吗?在我看来,绝不巧,反是基于作者对人生与世界认知的“恰巧”。
从沈从文的诸多其他作品中,我们可能找到一条清晰的美学观念的脉络:生而美,美而爱,爱而死。这同时是一个从神到人,人与神魔纠缠,再由人到神的过程。在《边城》中翠翠生而因自然人情之育而显现出一种极致的古朴自然之美,是人天生的神性。而在茶峒这样理想之乡,作为人,总对一些压迫性的俗屈服,彼此也终不能理解融合,茶峒中大家如此,爱情中翠翠也如此,但爱仍会从美中诞生,无论是翠翠与傩送之间的两性之爱,都是如此纯净自然,只是爱的结局总不完满。唯一的完满方式,就是回归到神的那一面,即“死”。沈从文对于“死”是赋予了“生”之意义的。比如翠翠的父母以殉情刻写爱情的永恒,并留下翠翠延续生之美;老船夫去世后,杨马兵便来到了翠翠身边,为翠翠讲述了所有;天保出意外后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就进入了另一种阶段。这样一种美学观念中隐藏了一个极为关键的词汇,那就是孤独。
这种孤独并不是批生在人世孑然一身无人作陪的那种状态,而是极客观的,像金介甫所说的“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傩送可以自发地对翠翠产生感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唱歌引起了翠翠在感情上的共鸣,使翠翠也产生感情。但这两颗灵魂,纵使在梦中相遇,相互碰撞,有了火花,也不能相融为一体,何况世界身外还总会出现意外。两个灵魂之间无法永远维系着共通,在此之上的爱与美,也就不可避免地终是由生到死。
边城本向,就是一个孤立于世一般的存在,在这个层面上也体现了作者对“孤独”的理解。
“我需要清静,到一个绝对孤独环境里消化消化生命中具体与抽象。”“我必须同外物完全隔绝,方能同‘自己’重新接近。”对作者来说,体会和理解孤独就是一个观‘我’,并由此返照‘人’的过程。他塑造如此一个“孤城”, 写城中人的故事,用孤独的形态去窥照人最朴实原始的美与爱。
所以说到这里,我认为作者更想传达的,是一种悲,但不是哀挽的绝望般的悲感,而是由悲而生的,充满对人性之美追求与探寻的希望之歌。
《边城》读后感8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看《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外。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刚刚小学毕业、年龄还不满十五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其后数年间,他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集。受周恩来之嘱,着手编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沈从文先生用笔描绘的一幅美丽的风俗画卷,展示了湘西民间独具的民俗美、风情美。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暴美:天朗、风轻、水清。可以寄托作者和读者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哀愁、怜悯和希望。
沈从文对自己说: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水流过这个静谧、悠然的湘西小镇,带来翠翠的故事,故事平淡,但却融入茶峒恬淡自然的山光水色之中。所以这种平凡的感情,总会给人留下一抹遐想,单纯的似水流过,静静的,淡淡的。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理想的梦境,他将对山水的热爱化作文字融入梦境,。茶峒自然风景清新隽秀,江水清丽绵延,江上的渡船每日运行于山水之间,俨然点缀了这如诗的梦。在这样的梦境足,却也有淡淡的忧愁。沈从文先生还说美丽总使人忧愁。这或许也是一种美的境界。
故事的女主人公翠翠是美丽、纯朴、善良的,她还聪明、乖巧,不谙世事。湘西的清风、丽日给她健壮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她一双碧玉般澈透的眸子。翠翠对老船夫的感情真挚而感人,对傩送二老的感情朦胧却执着。对生活,她找不到方向,但却可以乐观地面对,老船夫也是个纯朴、善良的人,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守着渡船,他忠于自己的职业,不求回报。他不但不收别人渡船的钱,却还经常送别人东西。他不思索自己职业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他唯一耽忧的是自己孙女将来的生活,最后却还是在失望和遗憾中死去。天保和傩送两个好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两人相约采用了美丽而浪漫的走马路唱情歌给心爱的人的竞争方式,天保因先走了车路,所以怎么也不肯先开口,当他听到弟弟的唱声后,自知不是对手便暗然去,最后心灰意冷葬身河水之中,而弟弟傩送为了翠翠宁可不要碾坊,却也因为误会和天保的死而选择远行,留给翠翠无期的等待。
因为美总是残缺的,所以故事就在忧愁和遗憾中收场。我除了被美丽的乡村风光和纯朴的风土人情感动之外,还感动于翠翠那执着无悔的等待,比起现在社会的浮躁,还有多少人会如此执着浪漫的情愫呢?
《边城》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即使孤独也要执着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它还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对于来之不易的幸福的守候。
《边城》读后感9
《边城》是小说家、散文家沈从文作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43年。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作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翠翠从十一岁到十五岁这段时间的曲折经历及心理和情感演变过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学课外读物。
十四岁的翠翠家住湘西的一个小山城的一条小溪边,与她相依为命的是她的七十岁的外祖父和一只黄狗。一家三口靠摆渡为生。城中有个五十岁的中年人叫顺顺,在本地颇有些威望,拥有八只船、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儿子大的十六岁,小的十四岁。大的名叫天保,小的名叫傩送。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天保像父亲,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傩送气质像母亲,不爱说话,却秀拔出众,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天保看上了楚楚怜人的翠翠,便托人上门提亲,祖孙二人态度却有些暧昧,因为翠翠心里装的是傩送。其实傩送也喜欢翠翠,于是兄弟二人为争夺翠翠展开公平竞赛。但不巧的是,在这场爱情竞争快要分出胜负的时候,天保在一次行船的时候遇难了。顺顺、傩送在情绪上认为是爱情上的挫折使天保在工作时分了心,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翠翠的外祖父也这样认为,至少他认为顺顺和傩送是这样想的。但大家都没有明着说这与翠翠有关,只是心情十分沉闷。天保的事过去后,外祖父试着探听顺顺和傩送对傩翠二人的婚事的态度,却屡屡碰钉,直到老人家为此事而郁郁而终(真有点一命抵一命的味道),顺顺才动了恻隐之心,愿意接受这个儿媳妇。但此时的傩送正在有点赌气地出差在外,生死未卜,归期难定。
傩送何时才能回来娶翠翠呢?小说的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我不禁淡淡地陶醉于边城那优美的乡村景色和纯朴的民风,也感受到了那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心情总的来说却是沉重和忧伤的。翠翠的爱情悲剧有其历史原因,那些建立在极低生产力水平上的原始的田园式的乡村生活,曾让多少现代大都市的人羡慕不已。但在旅行社的周到照顾下过几天这样的生活是挺写意的,要你一辈子过这种自然经济的生活,你可能会痛不欲生。
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水灵灵的,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但自然真的能既长养她又教育她吗?在我的眼里,在缺少文化熏陶和科学教育的环境里,纵然到处是青山绿水,那种美便只能是单薄和脆弱的。翠翠越是水灵灵,越是令人感到惋惜。在那种情态下,人的美貌和身体,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已。翠翠的.母亲当年是未婚先孕怀上翠翠的,翠翠的父亲因此不等翠翠出生便服毒自杀了。翠翠的外祖父知道此事后,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平静地过下去。”没有说几句安慰的话,更不会作有效的心理辅导,于是翠翠的母亲“一面怀了羞愧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从现在的观点看,老船夫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女儿自然也不太懂得自己做母亲的责任。而翠翠呢?当她第一次见到傩送时,便对他产生了羞涩之情,但当两年之后天保向她表达爱意的时候,却有点花多眼乱了。才两个就乱了,就失了方寸了。如果是现在的女孩子,在班里级里,面对那么多英俊少年,岂不是更难静下心来学习了吗?而这对于男孩子道理也是一样的。可见,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重要。生活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的孩子是多么幸福。
再说傩送,原本对翠翠也是一见钟情的,原本也让人觉得与翠翠是天生的一对,若两人相好一定会美满幸福,但见哥哥殒命后,不知是念及手足之情,觉得手足没了,要衣服有何用,还是觉得没有了对手,不战而胜,很不过瘾,对翠翠也变得冷冰冰的了。请看小说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因为加了引号,所以明天并不代表希望,而是代表永远不回来了。看来傩送亦不像翠翠和我们当初想像的那样可爱,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主见,立场不坚定的毛头小伙,算不上堂堂的男子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年纪尚轻的翠翠有很高的择偶能力,她毕竟才十四岁,看错人并不出奇。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家长和教师,都有责任提醒孩子不能过早地恋爱。我赞成“文字女巫”饶雪的观点,对中学生不支持早恋但支持暗恋。“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地看。”她还说:“我希望女孩子能够在18岁之前好好爱自己,18岁之后再爱男人。”
《边城》读后感10
看完了沈从文先生写的《边城》,颇有些情绪,故小写以记之。
沈先生的文字,美如溪水,一路细碎地奔淌着,沿途的景色甚是沁人;带有淡淡的忧伤。他所描绘的湘西小镇,古朴纯真,淡淡的,甜甜的,置身其中,似乎画中人都已然忘记了时间。清新的爱情,唯美的旋律,在沈先生的笔下那么的深切可感,那么的动人心扉。
书中的世界仿佛静止。
时间在走,岁月在长;翠翠从一个小雏孩儿长成了14岁的娇羞少女,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她是自然的孩子,有着自然赋予的神气,自然映照的明眸。
顺顺家的孩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竟同时喜欢上了这个摆渡人家的女儿。对天保来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车路不通,马路不擅,愤而离去,不幸遇难;对傩送来说,是碾坊,是渡船?是爱情,是兄弟情?生活之累在于选择,他难于抉择,亦选择了离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是喜是悲,画中人自知。可是你说,傩送会不会回来呢?那睡梦中的一把虎耳草几时再得一见呢?
书中的爷爷,守了渡船50年的爷爷,在雷雨将息的夜晚死去,留下翠翠一人,哭成了泪人儿。但我相信自然给她的力量会让她勇敢坚强地承受生活,我相信清纯质朴的湘西女子会撑起那一只渡船,不管傩送回是不回,她都还是那个快乐的翠翠,清澈的眸子,温柔的心。
沈先生后来写说:“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件可怜的事情。一个人记得太多事情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事情太多也不幸。”但我想,人生之美不就在于经历吗?人事纷繁,要紧的是自己能有一颗平和安静、强硕壮实的心,风雨再大,亦能安之如怡。大学四年,到现在已经匆匆过了将近一半了,未来还有一半,该怎么过?
这个问题许久之前就想过,当时没有答案,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心态;到现在,我不得不很惭愧地说,仍旧未知,仍旧不知道未来该怎样走,不知道过了今天明天该为什么而奋斗……书中的生活太美,如云烟,如雾霭;现实的生活太难,如追日,如填海。我要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强大?
边城就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边城就像一首歌,有赞美也有讴歌;边城就像一首歌,有旋律也有节奏。
边城——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城。
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妙龄少女——翠翠,唱出了对祖父的深切依恋;唱出了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唱出了亲情的无限;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唱出了爱的美好与心的纯洁;天保与傩送的手足情,唱出了心的选择。
边城,唱出了人们淳朴的人情美。
一首首情歌唱出了爱的心;一把把虎儿草,唱出了情的真;一个个人唱出了世间的真情!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边城》读后感11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有限的学生,分析它的象征,实在一件过于高难度的行为,况,70年来,人们所通读透解,加上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提过一二,具体他指的是何物,所以我若排除人们所公认的象征,去努力发现新的象征,必然落入晦涩牵强的套路。
故此,我将试着谈论我的感受,沈先生的作品所弥漫出的沁人泥土味道。
边城,出这样一个名字,沈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文中所出现背景和事物大都为自然物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东西――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产物,河流,山,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文中的人也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寄食者文化,也如此的与众不同。即便社会上最势利的东西的产物,小镇里最势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朴,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势利,而尽力过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楼上的歌声,也就是她的生计,可以因为河上的一个口哨,而嘎然而止。
文中处处不点出边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为荣。从中透露出沈先生对此的喜爱。
下面我重点分析一下爷爷的重义轻利。孙女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是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
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平素品德,而正因为爷爷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文中有个细节,翠翠不愿去看热闹,要与爷爷守船时,爷爷便拿茶峒人品德去压她,以使她乖乖去玩。为什么要品德压一个女孩子呢,因为对爷爷自己,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东西,所以下意识的拿来“恫吓”翠翠。
文中描述了当事情与钱产生关系时,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都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钱的便宜,谁就是输家。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故乡的风情,有时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来来去去没个停,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
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
但是文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她描述了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解当地风情。当然,我并没有说谁的错,我是说,碾坊陪嫁,之类的事情,可以看出,王团总家,即便不是以金钱在思维,也是十分地看重金钱,并且毫不掩饰,这与边城风情,就本质的不同。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深沉担忧,她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其实,不论往何处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会以为是喜剧。嫁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出走,则如鲁迅言,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以上象征,是他人观点,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来。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结局,等待拯救翠翠与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几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翠翠所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真的得到好的出路了吗?或许,得到了拯救,或许,只留下了残迹而已。
或许,只有沈先生的碑文永留世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只有沈先生描绘的朴实的人的美,是必然留存下去的。或许,为先生写点悼念的话,只能写三个字。——美永存
《边城》读后感12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这样一个奇特的家庭: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二人。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心中埋下朦胧的少女情怀。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兄弟俩人都爱上翠翠,他们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沈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先生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沈先生给我们展示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正如他谈及《边城》时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沈先生所描绘的.人性美首先体现在老船夫和孙女翠翠身上。老船夫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的心事,他牵挂翠翠的将来。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和翠翠相依为命,对翠翠的挚爱展示了淳朴、善良的人性。而翠翠呢,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是全书的灵魂人物,她从小和青山绿水为伴,“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撑渡船的简单生活赋予了她一颗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夫不贪财、不嫌贫、不偷懒,乐于助人,在这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劳、善良、淡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忧愁,对爱情的羞涩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烦恼。从小时候的学羊叫、学牛叫,到在头上戴小花再到后来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骇人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人性美。
书中这种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天保和傩送两兄弟身上。沈先生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傩送不选择碾房而宁愿撑渡船;天保先是选择车路(指托人提亲),后选择马路(指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以夺得心上人的芳心)。同样爱上翠翠,但“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是不至于动刀的,但也不作兴有‘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子爱与仇对面时作出的可笑行为”。爱情本身有“排他性”,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边城》的人性美还表现在边城人民的邻里之爱上。这里的人民质朴,不存在尔虞我诈的奸险用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他们朴实无华: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到集市买肉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还有船总顺顺也总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或许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咀嚼的地方。沈先生的写作涤荡着清灵之感,书中的结尾也给予了我们一个遐想的空间。
《边城》读后感13
《边城》成书于1931年,是沈从文先生(1902—1988)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语言古朴清新,寄托着先生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彰显了人性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边城》是一部小说,更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描绘的景致特别美,人特别的纯。
山朗水清:
“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谁有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午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时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心诚情真: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翠翠父亲服毒自杀,母亲剩下翠翠后吃了许多冷水死去”
“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那时他(顺顺)还只有五十岁,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平和,又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
“那一个马兵便幽幽的说道: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爷爷也难过咧。眼睛哭胀喉咙哭嘶有什么好处。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一切安排的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喜欢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
“到了半夜,事情办完了,放过爆竹,蜡烛也快熄灭了,翠翠眼泪婆娑的,赶忙又到灶边去烧火,为帮忙的人办宵夜。”
也正是因着文中的这些美丽的文字,边城成为湖南湘西的代表。湘西美丽的风景,湘西淳朴的人都跃然纸上。作品中处处渗透着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深情,每段话、每个字都显现着作者对于那里的人的欢喜,无论是美丽的还是粗鄙的,先生都怀着亲切的感情,娓娓道来,细细展开。先生的文字冲淡平和,清丽儒雅。让我们读来,对湘西心驰神往。
湘西在先生的笔下是美好的,同时也是虚无的,那是先生心中的故乡,更是梦里的“桃花源”,这样纯真美好的地方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呢,我想每一个有人生阅历的人都十分清楚。我们也可以从沈先生其他作品里看出,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桃花源记,就是如此,那是一个到不了的梦,因为是梦,所以才特别的美好。
“我亲自看到总共五千人被杀”,就是一个这样的沈先生,在经历过社会的动荡、人生的漂泊时,还能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才是让我觉得非常敬佩的地方,有些作家的文字慷慨激昂,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当时代变化了,还仍然有生命力的文字更加的珍贵、更加展现了文学、文字的魅力。这也是他的文字存留那么久,虽然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却愈久弥新之魅力所在吧!
蒋勋说“我想鲁迅和沈从文一样,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呈现出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问题。我觉得沈从文的方法更强烈,他是轻描淡写地写这个世界,他并没有为这些老百姓讲不平的话,但是,当你读完以后心里非常地痛苦,这些善良的农民怎么会接受命运这样的安排!”
读边城也是如此,在如此美丽的茶峒,一个那么纯真的翠翠,可她的身世、她的爱情,都那么的伤心。无论是翠翠父母的殉情自杀,爷孙的相依为命,天保、傩送兄弟二人对翠翠的感情与命运,读来都在美丽景色的衬托下,感觉更悲伤、更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痛。
《边城》读后感14
短篇小说《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风尘女子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风尘女子”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边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边城08-16
边城(.)..08-16
边城..08-16
语文 -边城08-16
《边城》(节选)08-16
《边城》 208-16
边城(节选)08-16
语文 -《边城》08-16
边城(节选) ..08-16
《边城》说课稿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