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16 11:18: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

  校本课程是结合本校学生的发展要求,对地方文化的不同种类的内容作深度开发,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整体框架内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其课程目标无疑是指向学生兴趣培养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旨归,其课程形态应包含课程整体规划,目标设计,实施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等基本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蕴涵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带来教学空间、组织形式、教学形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的根本转变。在校要课程开发视域中,学校成为一种开展的机会,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学重在发现,学习重在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学习,最有价值的评价是对主体的认同。

  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国家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意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底线要求,只是在共同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的水平层次有差异。校本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意在为每一个学生开发课程,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不同,共同的要求在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课程,学生间存在学习内容和实现目标的差异。从这一点上来说,校本课程与传统的兴趣小组活动的差异就在于前者强调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后者只服务于部分学生。

  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二个原则是“面向个体需要”。国家课程也面向个体需要,但是在共同学习、共同任务、共同要求的前提下,强调不同的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建构知识,学习的'方式知识的理解水平体现个体性。校本课程“面向个体需要”的意义不同,它是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为学生开发课程,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就提供相应的课程开发服务。学生的学习内容由自己决定,学校则要为学生建立校本课程学习档案,尽可能保持其个性化课程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只满足学生当下的兴趣,要把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相联系,真正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功能。在这一点上,校本课程与传统兴趣小学活动的差异在于,前者是有计划的、规范的、系统性的课程开发,后者只考虑学生当下的兴趣活动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个原则是“面向自主学习”。国家课程实施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限的,它缺少开放的自主选择空间,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学习内容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确定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师生对话制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我设计的,学习结果是是自然生成的,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也因人而异。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行的学习计划,都需要针对个体的学习目标进行个别性的评价。在这一点上,校本课程与传统兴趣小组活动的差异在于,前者是规范的课程实施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要求,后者只是具体活动的组织并强调统一的学习目标要求。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新阶段的背景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究,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成为我国中小学校教科研的主流模式。校本研究标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转型,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转向“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针对“教育问题”并引起?“反思和行动”的“校本行动研究”。

  校本研究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将教科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重点指向了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研究又是一种基于合作、开放的教育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校际互动、合作学习和区域推进。除了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之外,校本研究也把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其核心要素,要求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团队学习,促进知识流动,推动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教学型”校本教研与“研究型”校本教研是两种常见的形态。

  1、“教学型”校本教研

  ——围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课”,把研究融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

  ——以“课”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课例”,也包括“说课稿”、“教学叙事”、“教学实录与反思”和教学论文等。

  2、“研究型”校本教研

  ——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某个侧面展开,主要研究“什么是好教师(的教学能力)”,把研究融入教学、教研、学习、培训的全过程。

  ——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案例”,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3、两者的关系

  ——既提倡教学型教研,打破校本研究“神秘感”:教师都能够进行校本研究。

  ——更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校本研究“狭窄化”:教师不仅仅只研究如何上好课。

  ——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改变目前的教研活动单纯关注教材教法和学生成绩的做法,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教研的重点,创导反思型教研模式,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实现从宏观理念到微观教学的转变。

  4、推进校本研究的6大行动策略。即:

  (1)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行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培育教师研究状态;

  (2)以教师博客支持教育叙事:搭建网络叙事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

  (3)以观察研究深入课堂教学: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4)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5)开展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实现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的结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6)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创新教研制度,重构教研文化,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6、“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做法

  (1)建立共同愿景,开展观念更新的“破冰”行动,动员教师广泛参加校本研究;

  (2)以叙事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善心智模式,营造反思文化氛围;

  (3)以教师博客和网络教研为联结点,打开交流互动的窗口;

  (4)以教师需要为着眼点,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同伴互助,积极倡导“深度汇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协作;以组织团队学习的方式,实行专业引领;

  (5)以观察研究为大面积推进手段,诊断和发现教学问题;先导小组引领,教研组连环跟进,开展案例分析教研活动;

  (6)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促进行为跟进,改进教学设计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

  (7)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重构教研组织,建立扁平、高效的校本研究管理网络,创新校本研究的系列管理制度;

  (8)以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指向,促进全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3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的提出既是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动力。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通过问对的艺术引导谈话者逐步反思所探讨的问题,让自以为知者知其所不知。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仍是教学的关键,老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能够表达自己的成功感,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提问更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这一手段,可以较好地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探究欲望,并有意识地为幼儿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并引领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提问设计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终身发展。

  我认为要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问题优化首先要弄清楚问题的分类和指向性,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问题问什么样的幼儿,再从语言的提问方面进行改进。

  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将提问划分为三个类型,即记忆性问题、思考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

  记忆性问题提问能力较弱的幼儿。记忆性问题是教师经常提问的一种类型,它需要幼儿回忆已有的信息,例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里面有谁?昨天是什么节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类需要幼儿回忆就能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加强幼儿印象,防止幼儿遗忘,但是思考的`水平较低,因此较适合向班上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恢复自信,还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思考性问题需要幼儿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而获得问题的答案,适合提问中等能力的幼儿。例如:在教学《盲人摸象》时,提问:听完故事后,你知道盲人是如何摸象的?几个盲人在摸象?为什么要摸象?这样的问题需要幼儿运用已有的信息去创造新的信息,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层,同时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探索性问题往往需要幼儿对已知信息结合原认知体验,通过辨证、选择等综合分析后才能将问题很好地回答出来,因此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机关保育院大班常识教学活动《奇妙的变化》。教学中,教师提问:

  ①白纸为什么会显出不同颜色?(幼儿往涂过米汤的白纸上刷稀释过的碘酒,碘酒与米汤发生化学反应,白纸显现不同颜色)

  ②为什么图案会消失?(幼儿在不知情下使用石灰水,使之与白纸上原来显出的图案发生化学变化)

  ③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穿着米汤衣服藏在树林里的怪兽?

  ④怎样消灭怪兽?问题的提问沿着认知材料提供的思路进行扩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无定法,问无定法,但教需有法,问需知类,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让幼儿在知识和能力、学习过程和方法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继续长期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摸索。

【园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园本培训心得体会05-03

幼儿智慧游戏课程的园本创生培训心得(精选12篇)10-26

幼师园本培训的心得体会08-09

幼儿园课程的培训心得体会12-11

幼儿园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11-13

幼儿园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4-10

幼儿园培训课程心得体会11-24

参加园本教研培训的心得体会05-12

暑期园本培训心得08-19

暑期园本培训心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