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轮下》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在轮下》读后感(通用13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轮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轮下》读后感 1
一代英才,全村的希望,自幼聪颖好学,天赋过人作为探花考入顶级学府,怎料天意弄人,在学院唯成绩至上的氛围中,成绩退步的神童被训斥、被嘲笑,被冷眼相待。好友的离开使他跌入了无限孤独的深渊,最终患上精神疾病,返回家乡成为了一名技工,生命也在酒精作用下结束在小河中。
《在轮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为不辜负上天给予的宠爱,被视为神童的汉斯被美其名曰“学习”的无形枷锁锁住,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甚至无暇欣赏上学回家途中的美景。进入神学院后,课余时间用于玩乐已经成为一种罪行,被天父压榨了童年,光芒万丈的`未来却被时代的幕布遮盖,何其可悲的天才!何其可悲的时代!
汉斯精神崩溃的地方是神学院,是在那个时代的最高学府。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被寂静的山环绕着,如死水一般的小河在学院门前躺着,这一切使使汉斯生活中仅存的色彩也变成了灰色,终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现如今,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学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减轻了不少,但仍有学校残存着那个时代的影子。星期六,本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日子,但在东江边东山前的一所学府中,09:20的铃声为劳累一周的身体注入活力,欢声笑语花在了风中,使风之过处都增添了一丝甜滋味。可现在铃响了,却没有人再踏出那扇门,是门关了吗?不是,是通向欢乐与自由的道路被一块巨石堵住了。
学识是灵魂,而身体是容器,没有容器所容纳的灵魂终会消亡,因而常言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满八小时的睡眠,大脑却要运作十多个小时,每天仅有的一小时锻炼时间却被剥夺了大半。星期六暗淡无光的09:20铃声,桌上一张又一张的单面黑色试卷,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紧绷的弦射不出好箭,猛踩的油门也只会让车子原地踏步。 尽管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仍有不少同学奋力前行,堆叠如山的教辅书,在课上站立提神的身影。更有甚者,利用电子产品,在午休时,在别人酣眠时,跟着网课背单词,解函数,夜以继日,不知困乏。
无法改变环境,那就选择改变自己,一个能升起月亮的身体,必定驼住了无数次日落。请坚定心中的信念,朝着梦里熟悉的方向,无畏的前行。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在明媚的阳光里与春风相拥,在云的彼端等日出日落。
时代的巨轮呼啸飞驰,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谁也没有答案,只知道我们要加速奔跑。
《在轮下》读后感 2
出生于小城的汉斯是个极具读书天赋又勤奋刻苦的男孩,在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年纪,他选择放弃娱乐、假期、交友,而每天学习到深夜。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来自父亲给他灌输的世俗、粗暴的传统观念:努力读书才会有出息,另一方面,学校老师们给他植入了一种拘谨、中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崇高思想:扼制原始的本性和欲望,做一个听话、好学习的人。
他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州试,考入神学院,成为了父亲的骄傲、老师的好学生、别人家的孩子。在神学院,汉斯遇到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其中包括赫尔曼·海尔纳,他灵动、任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吸引着汉斯。在两人成为朋友之后,汉斯常常惊讶于海尔纳超凡的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他把汉斯在神学院的努力说成是赤裸裸的奴役,说他之所以自愿学习是出于对父亲、老师的恐惧,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么做。他常带他徜徉于一个有诗意、理想、自由、激情的新世界。对汉斯而言,海尔纳像是自己人生中缺失的一部分,只有两者融合才算的上是完整。
一次,海尔纳和同学发生争执,因动手打架而被学校关幽闭。出来的海尔纳遭受了老师的冷眼和同学的疏远,孤独之中的他,敏感、渴望倾诉的性情受到伤害,因此以更加尖酸刻薄的诗句来表达对所有事情的不满。
汉斯热忱而幸福地眷恋这份友谊,在海尔纳的影响下,他不再那么豪不费力就能获得一个好成绩,加上他长期的劳累,患上神经衰落,经常感到头痛。他越是对自己在学校的.成绩不满意,就越是冷冰冰地切断与同学的来往。
校长禁止海尔纳跟汉斯交往,海尔纳拒绝后又遭到第二次禁闭,出来的他逃离了神学院,后被学校开除。失去海尔纳的汉斯变得沉默寡言,加上头痛越来越严重,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业上,课堂上,他常常用无助的微笑,来隐藏自己逐渐沉沦的灵魂。最后,学校以他患精神病为由把他遣送回家。
回家后的汉斯常常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他的灵魂在开花期患了病或遭到摧残,想回归到一开始如春天般的萌芽时期,想在遐想的童年时代发现新的希望。然而,童年和少年时代再一次快乐地微笑着出现在他面前,是在披着记忆的外衣同他告别,曾经的巨大幸福再也不会回来,只留下一根意味着它曾经来过的刺,犹如玫瑰一般。
最后,他接受父亲的建议,去了一家工厂当学徒,在一次和同事出去聚会时,因喝多了酒,坠入江河,结束了其短暂的人生。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全篇都在抨击神学院腐朽的教育制度,然而这种制度,恰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在轮下》读后感 3
如果汉斯没有遇见海尔涅,他会成为一名牧师,会结婚生子,会有放满书的一间房。所有期待他成功的人都会真心的祝福他,并以他为傲。他自己也是热爱学习的,他享受自己领先同伴的乐趣,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谁又能说这条路不好呢?确实他有学习的劳累和来自于师长的压力,但做别的'就不存在压力吗?哪怕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就不存在来自生活的压力吗?
海尔涅的桀骜不驯,敢于挑战规则制度的勇气,最终退学和父亲回家,我们无法得知他后来的生活,不做参照。但我们却一直跟随作者来到了汉斯的人生终点。直至死亡,他都是痛苦的,带着深深的自责和耻辱。耻辱和自责来自于哪里呢?难道不是他活成了自己最瞧不起的那伙人当中的一员,并且烂醉如泥?自责难道不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面对那个明明有着大好前程的自己?
再美好的梦想都需要现实的支撑,先有立足之地再谈理想。做牧师难道会影响他观察花开花落吗?会剥夺他本性里的诗意吗?有人阻止牧师钓鱼吗?
糟糕的是半途而废、是摇摆不定。汉斯喜欢的是什么?就算不上学不做牧师,如果他能自得其乐的做一名学徒也好,但他还是逃不开自责。他的葬礼上,鞋匠对汉斯的父亲说是校长和牧师害死了汉斯,是吗?
人生必然存在没去选择的另一条路,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选择,就意味着舍弃一些东西。
《在轮下》读后感 4
我家养了一白一蓝两只鹦鹉。白鹦鹉很亲近人,我用手靠近它,它也不害怕,甚至会轻轻地啄我的指尖。于是我认为它是聪明的。蓝鹦鹉常常用它的喙啄鸟笼的门,曾出来过好几回。有一次妈妈看到它飞出来,将它捉回去,谁想到它还啄妈妈的手。妈妈于是认为蓝鹦鹉聪明,白鹦鹉愚笨。
我想,如果我是那只蓝鹦鹉,她的看法想必会倒过来吧?
《在轮下》中,汉斯就是那只温驯的白鹦鹉,而赫尔曼叛逆不羁,追求个性,与蓝鹦鹉并无二致。汉斯热衷于功名,勤奋苦读;赫尔曼不屑于学校的规定,追寻自己的自由。或许汉斯是聪明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所展现出的才能使家乡的人们都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必须在考试中取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阶层的跨越,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但即使他以一个优异的成绩在神学院毕业,成为一名传教士,他真的会过得快乐吗?绝不是。汉斯喜欢童年时在波光粼粼的河里钓鱼,喜欢饲养兔子,喜欢在河中游泳,喜欢亲近自然。他不会去追寻自己的内心,而是在老师和校长的督促下推动着车轮的转动。即使他常常头痛,即使他已经精疲力尽,他却不懂得反抗。从这点看,汉斯又何尝不是懦弱的、愚笨的?赫尔曼家境富裕,举止与周围同学不同。他明知道学校禁止作诗,却敢于打破规矩;他会故意地逃课,并称这是自己在吸取“养分”和自由空气。他敢于挑战老师们的权威,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敢于去追求自己的.自由而不是甘愿被拘束。但正因为这样,他被学校当做是“问题学生”,同学和老师们都对他避而远之。因为他愚笨,不懂得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太急于去表达自己而不顾后果,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愚笨的。然而他又绝不软弱,他敢于抗争,敢于做自己,这时他又是聪明的。
汉斯和赫尔曼的友谊,是从赫尔曼的一场哭泣开始的。赫尔曼常常被抑郁情绪所困扰,汉斯便充当了一个安慰者的角色。与赫尔曼相处耽误了汉斯许多的学习时间,但从小孤独的他在这段友谊中感受到了被需要,也就享受着友谊带给他的慰藉。汉斯一面认为赫尔曼对待学习的态度不正确,一面又羡慕着赫尔曼朗读诗句时的骄傲与满足。汉斯是同学们眼中的“书呆子”,而赫尔曼则被带着戏谑地称为“天才”。汉斯如果没有遇见赫尔曼,他最终就不会堕落成为一名钳工。但他会成为一个没有心的人,不管位子站的多高,他终有一天会狠狠地摔倒在轮下。赫尔曼被学校开除的结局则是必然的。在当时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的任务不是去培养不切实际的智者,而是称职的拉丁文家、算术家和冷静体面的学者。像赫尔曼这样的天才是软禁的热门人选,在摧残儿童身心的教育制度下也只会跌落于轮下了。
在轮下,既是指丧生在轮下,又是在说道德和人格沉沦在轮下。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下,也有许多孩子承受不住压力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其中或许还不乏有汉斯这样优秀的人。我又想起笼中的两只鹦鹉:白鹦鹉懂得在环境下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并把自己套进框架;蓝鹦鹉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都拼尽全力要坚持自我,哪怕是头破血流也不言放弃。我们能说哪一只鹦鹉更聪明或是愚笨吗?素质教育的声音喊了多年,我们要培养的,究竟是汉斯还是赫尔曼?
《在轮下》读后感 5
太喜欢黑塞了!每一本的阅读历程都是美妙的体验。希望自己以后能把德语学好,能领会原汁原味的黑塞文学。
这本是以黑塞早年生活为蓝本的。在家庭和学校的严苛的逼迫下,优秀的学生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形成了争强好胜的意识。有些人就怀揣这这种思想永远走下去,也是一种过法。而汉斯在这种生活之前,还体验过另外一种美好的`,本真的生活,有了产生转变的契机,而且在神学院认识了和其他学生迥然不同的海尔纳,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了转变,可是汉斯还是走下了一种悲剧的结果。
一种在半山腰不上不下的尴尬。一方面不论是海尔纳还是艾玛,他们都不是比较真心的对待汉斯的,更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汉斯的利用,当他们离开时,就那样不声不响的走了,没有解释,没有在乎。汉斯本人的思想转变也使得他更加思想分裂而不能自洽,不能有坚强的自我意识来想明白这些,来坚持自己想要的。最后拜托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走向落寞的生活。最后在意外中辞世,但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不是应试教育下的优秀者,或许我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秀者。以前还执着于怎样在应试教育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比较好的结果,然而一方面还是无法这样努力,也导致自我否定之类的。另外最近两年的经历,也让我对那种模式本身产生怀疑,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叙事是混乱的,我不应该在那种叙事的影响下妄自菲薄。
在这之后,我也开始讨厌那种应试体制。是对人的规训和异化。是一种遮蔽的机制。
我还是要通过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思想更加自洽,减少被这种社会评价体系下定义后产生的影响。不要停留在半山腰,要去山顶。这要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轮下》读后感 6
在开篇看到大段大段细腻优美的景色描写时,还以为这是一本轻松恬静的小说。但随着情景的不同,描写里注入了不同感情变化,一句句通感悄悄的告诉我,这个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小镇少年汉斯,因为学习成绩好,成了镇子上的天才,被父亲寄予厚望,被牧师老师寄予众望,被镇子上的人寄予期望,满心期待这他能通过全国统考进入到神学院。汉斯的学习过程非常艰辛,每天时间表安排的很满,还有许多老师为他补课,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钓鱼养兔子,也和以前的朋友分道扬镳,他背负着天才之名,压力山大的准备着考试。
他不习惯说拒绝,父亲的叮嘱,老师的安排,姑姑的劝说,哪怕不适合,哪怕不喜欢,哪怕不想接受,也只是默默的接受,或许做的最大的反抗就是丢了那个姑姑给他的巧克力。伴随着紧张与压力,享受着考试完在街头散步的愉快,本以为成绩会很差,但却考了全国第二名。
原本希望完全享受假期的他,却又渐渐的被校长引入到了提前学习的道路。文中毫不避讳地说着,这位校长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控制这个学生。汉斯不同时候头疼的表现,以及他瘦弱的'身躯,失眠的症状都告诉我们,他的苦日子还没到头。神学院的生活不是他幻想中的幸福,也可能是另一种灾难,免费的总是最贵的。
是的,神学院对于汉斯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他从好学生,没有朋友,习惯学习,保持优秀,到认识Herman这个诗人,他与他成了朋友。特别是目睹了舍友的死亡之后,汉斯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在赫尔曼身上,他们之间或许是友情,也许还有青春期带来的一些互补与爱情,但随着汉斯在这段感情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他的成绩逐渐下滑,成了校长与老师中受差生影响的好学生,然后又成了屡教不改的学生,最后彻底成为了一个差生。
随着赫尔曼的退学离去,老师们对他的指责,汉斯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不得已休学,回去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小镇。那一刻他不在是天才,而是成了别人眼中的抑郁症,精神病患者甚至是失败者。面对父亲的异样,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从优秀到平凡的变化,他想过死亡,但还尚且没有走到那一步。随后苹果丰收节认识的充满活力的姑娘似乎让她感受到了一些爱情,可随之而来的却依然是离别的痛苦。
父亲告诉他可以选择当技工或者当文员,在咨询朋友之后,汉斯选择去铁匠铺当技工。当他在短暂而又劳累的工作后,领到了第一份工资和技工们相聚,喝酒,烂醉后,带着对回家的恐惧,掉落到河里,远离了这个尘世。书的封面上写着,“时代的巨轮呼啸飞驰,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谁也没有答案,只知道我们要加速奔跑。”
是谁错了吗?汉斯没有错。他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对他的关心只有严厉和指责。老师和熟人对他只会寄厚望,让他保持住天才的名头。他短暂的拥有过友情,似乎好像可能会拥有一段爱情。但是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都与他分道扬镳。作文他是孤独的,他是可怜的,他是胆小的,他是被抛弃的,他是汉斯,也是你我。
曾经有句中二的话,错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我。那这本书中,其实错的也许是那个时代不是汉斯。汉斯只是被那个时代推着,一步一步掉入了池塘,沉沦然后死去。在那个艰难的时代,似乎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种行为,都是让他走上绝路的原因。
我们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汉斯,也不愿看到身边的人变成汉斯。那么能否对这个世界中的其他人多一点善意和宽容,多一些谅解和体贴,多一些耐心和关注,不要那么轻易放弃和离别,不那么随意去评价和指责,不那么习惯性沉默和忍耐。
世界有苦亦又甜,我们每个人都不该在痛苦中自怨自艾,每一个艰难的时候其实还有别的选择,也正是因为有痛苦才能将甜蜜映衬的如此芬芳。把求生技能点满,保持身心健康,学会在这个池塘中游泳,做时代的后浪。
《在轮下》读后感 7
从一出生,我们就如尘埃落入社会巨轮,要么被追赶,要么被碾成碎片。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为大学做准备,努力了十几年,只为考上最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有的为考研和博士努力奋斗,有的则加入了浩瀚的就业大军,开始了漫长的社会和动物生涯。是的,我们被迫一直往前走,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在阳光下,所有的生物都按照自己的生命法则生活,但人类却热爱自己制定的框架,服从于各种可能并不完全正确的规则。”
车轮下,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平行世界里做着不同压力的事情,就像一根弹力绳,太紧或太松都是一种不幸。为了找到平衡点或临界点,治愈自己或提升自己,慢慢探索内心的声音。
我想知道如果汉斯没有遇到海尔纳会发生什么?
汉斯的一生或许会顺风顺水,他会按照原来的'人生轨迹走下去,或许会成为一名牧师,或者其他公职人员。但命运让他和海尔纳成为了好朋友。他尝到了“自然”的滋味,开始了真正的自我觉醒。一方面,他把精力花在苦读上,然后心里就不得不痛恨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内心的矛盾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在他脆弱敏感的神经下不停地砍着。毫无疑问,等待他的,一定是疲惫的神经,或者是个体的碎片化。
有些东西,没有人能替你感知,别人只能指点指点。比如文末提到的,这样的父亲、牧师、老师、校长,他们是助推器吗?他们只是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和引导汉斯。当汉斯遇见海尔纳时,他发现有另一个他不了解的世界和精神更接近汉斯自己,这产生了一种洪水猛兽般的向往,走向了极致。后来他发现,不拿第一也没关系,不学习也没关系。是的,最后,如我们所见,这个天才要陨落了!
《在轮下》读后感 8
主人公汉斯是一个在小镇里被视为神童的好孩子,他是镇上唯一一个有资格参加州试前往神学院学习的学生,最终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神学院。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集聚于此,在这些学生里,有两个特别的代表。一个是宁愿只学一知半解而考个第一名,而不愿意学了双倍的知识只获得了第二名的卢修斯,另一个是多愁善感,对学校与所学知识感到不屑的赫尔曼。思想自由的“叛逆”学生赫尔曼对汉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二人逐渐成为密友。在交往的过程中,汉斯的成绩逐渐下滑,引起了校长的注意。于是汉斯就在维持友谊与维持成绩的过程中不断挣扎。然而,这一切在赫尔曼逃出了神学院作为转折点,赫尔曼失踪了,汉斯也因神经衰弱被勒令退学。回到小镇后,汉斯成为了一名钳工。在一个下班的夜晚,酒醉的他坠入了一条河流中……
对于汉斯来说,学到新知识不是最大的意义,成为一个标准的好学生才是他少年时期最大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是来自周遭环境所赋予的。汉斯并非主动跳上轮子,而是被动依附在轮子上前进。
在进行州试前,父亲一直询问他的复习状况,汉斯十分焦虑,并决定到四处转转。于是他来到自家的小花园,看见多年前给自己的小兔子搭的小木屋。当年父亲因为担心兔子会让汉斯分心学习,于是不让他养。当汉斯再次看到小木屋时,他操起一把斧头砸碎了它。在他已经被神学院录取后,周围的人却依旧让他不要松懈,要提前预习、补课,以应对神学院的竞争激烈。于是汉斯在难得的假期里开始上课,并为偶尔出去散步而感到愧疚。
被称作神童的汉斯,其实并非天才。而凡人,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换取成功。赫尔曼的出现,让汉斯意识到了新的价值体系也应该存在。赫尔曼虽然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报以不屑,但他却赋予了知识灵魂,他对知识是出自内心的理解,并非来自他人的灌输。随着赫尔曼的另一种价值观的“入侵”,周围人为汉斯建立的价值体系开始瓦解,他的功利性学习开始走向终点。于是汉斯的成绩开始下滑,他上课开始走神,最终退学,从轮子上掉了下来。
“别松懈,不然你会掉到轮下去的”。在汉斯开始成绩下滑的时候,校长和他说道。其实当时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只是在控诉功利的教育体系对个性的磨灭。但看了黄鸭兄和四叔的解读,我才意识到“轮子”的本质其实是单一化的价值体系。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似乎只有那么一条道路,而攀附上轮子是唯一脱离现状的途径。我们之所以害怕掉到轮下去,其实是因为害怕在轮下的平庸重复、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你依附轮子走到了今天,你已经不在会是满足于简单朴实生活的人了。你被剥夺了从简单重复的生活里获得快乐的权利。”(B站UP主:我是黄鸭兄)死亡诗社中,孩子们拥有Mr. Keating这样敢于打破传统的老师,最终他们站在桌子上,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部分自我觉醒的汉斯,始终缺少一个领路人。被动掉下轮子的汉斯,确实不再契合于世俗生活,摔得粉身碎骨。他无法对钳工们的吹嘘与玩笑感同身受,如同异类,如同活在世俗生活中的荒原狼。
当我们意识到有另外一条道路的时候,我们是否都会有勇气主动跳下轮子。在死亡诗社的结尾,并非所有孩子都向往诗歌的世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抵抗教条的胁迫。早在五六月份我就读完了《在轮下》,但读完后我还是选择了考研,选择在轮子上挣扎多一会。考研期间我时不时还会想起另一本书——《鞑靼人的沙漠》。
一位年轻的军官乔瓦尼·德罗戈被派往巴斯蒂亚尼城堡驻守,城堡外是一片沙漠。在城堡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在沙漠那边,有一群鞑靼人,他们将会向城堡进攻。这个传说,赋予了军官们守护城堡的唯一意义,然而鞑靼人一直没有出现。直到德罗戈年老,权利早已被新晋上尉架空之时,鞑靼人开始了进攻。
其实书中前期的一个故事早已暗示了主角的命运。当时城堡派出一支队伍前往探索国界。同时北方也有另一个队伍在做同一件事情。于是他们开始竞争谁能快点到达。在城堡派出的队伍里有一个将军安古斯蒂纳,他穿了一双不适合走雪山的鞋。出发之际,上尉认为将军肯定走不好。但碍于面子,安古斯蒂纳并未更换鞋子。毫不意外,安古斯蒂纳确实走得越来越难受。但是越难受,他越觉得克服了更多的苦难,越觉得此次任务他的付出更加有意义。北方的队伍早已到达了目的地,然而这位将军却认为要比对方更晚离开,忍受着饥寒坚守住这个边界会更有面子。故事的最后,他冻死在山洞中,以“光荣牺牲”的名号铭记在士兵心中。
我知道我不敢跳下轮子,是因为我还相信鞑靼人的传说,是因为我还在用苦难对所做的事情赋予意义。但我们终究是要掉到轮下去的,去感受被轮子碾压过的朴实无华的大地。
当然,我也不是说大家都该跳下轮子,毕竟,还是有人真心向往轮子通往的前景。所以在我看来,只要不是依附前行,无论是纵身一跃还是奋力坚守,都能获得更加真实的生活。最后就以黄鸭兄视频开头的话作为结尾吧。
“在求学的路上总有人会掉下去,你可能一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掉下去的同学消失了,但你只顾的上赶路,这只轮子越转越快,直到多年以后,你发现自己站在了平地上,那些掉下去的同学和你终于相见了,你发现你与他们并无两样,只是努力地、平凡地活着。这时候你抬头看见了飞速旋转的轮子,只有那些最令人敬畏的同学留在了上面,但很快,他们也呼啸而过了。”
《在轮下》读后感 9
这本书中汉斯·吉本拉特是一个天赋禀异的少年,他带着镇上的第一名的荣耀参加“周试”,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被神学院录取,本来他将带着既定的人生轨迹有一个大好前程,然而,他在神学院与同宿舍的海尔纳成为朋友之后,一切都已经改变,为了维持朋友的友谊,他宁愿早起一个小时学习来弥补晚上陪伴朋友所花费的时间,他被海尔纳“诗人”的自由,狂妄不羁所的个性影响,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灵魂深处也住着一个“海尔纳”,不知不觉中,在海尔纳打人被责令退学后,他也从第一名的神坛上滑落成倒数第一甚至于0分,他焦虑他幻想他头痛无法学习也退学了,曾经一度他想过自杀,在自我救赎中挺了过来,成为了一名工厂的机械工学徒,原以为人生就此而过,竟然在第一次醉酒后落水而亡。一个天之骄子就如此陨落,他短短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压抑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读完让人不禁叹息哀惋。
《在轮下》这本书也是作者黑塞的半自传体小说,作者在学校也患上了抑郁和神经衰弱,甚至企图自杀,幸运的是他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障碍,成了知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文中主人公汉斯却最终溺亡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小说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者正因为有如此真实的亲身经历才会写下如此细腻直抵人物内心的作品。体验人生,走进生活才会有创作的源泉。
文中与书名《在轮下》有关的句子是毛尔布隆神学校校长找汉斯谈话时说的这样一句话:“千万别松劲啊!要不然会掉到车轮下面去的。”其实此时的汉斯已经掉下去了,已经即将被淘汰。其实命运的齿轮一直在旋转,有因必有果,在高压下,在唯成绩论下,汉斯早已告别了他喜欢的钓鱼,游泳等娱乐,早已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沦为了学习的机器,当压力太大,弦绷得太紧无法承载时,必定会崩溃,会出问题。
这本书现在来读仍有它深刻的教育意义,现在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们,特别是头顶着别人家孩子光环的那些学霸们,孩子们在比成绩时,心理是健康的吗?在内卷时代下,超前学习,是教育的必须吗?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家长和老师们关注的吗?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考量的'吗?我们要培养的是健全人格的人,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自己齿轮旋转下,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孩子该有的时代,该有的成长阶段,助力孩子该有孩子的样子,快乐的童年,美好的亲情,平稳的青春期,奋斗的高中时代,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孩子有感受幸福和爱的能力。成绩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幸福才是孩子生命的全部。
作为教育人,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只盯着学业成绩,要知道每一位孩子都是闪光的独一无二的存在,要用心发现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并帮孩子解决,要放大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做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让“汉斯”的悲剧不再上演,让每一位孩子人生的轮按自己的轨迹自然旋转,永远在轮上……
《在轮下》读后感 10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如同一粒小小的尘埃,被社会的巨轮卷入其中,要么被迫努力追赶,要么就被巨轮碾压粉碎。从小学起,我们就为上大学做着准备,努力十几年,只为考上最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有的为考研考博努力,有的则加入茫茫就业大军,开始漫漫社畜之涯。是的,我们被迫地裹挟着不断向前,一刻也不能停歇。
“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生命的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却爱着自己所制定的框架,屈从于未必完全正确的种种条规。”
在轮下,每个人何尝不是一种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平行世界里做着不同压力的事情,就像一根弹力绳一样过紧或过松都是一种不幸,终其一生,也只为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临界点,来治愈自己或完善自己,从而慢慢摸索内心深处的声音。
我在想如果汉斯没有遇见海尔纳会怎么样?
汉斯可能会平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会按照原来的人生轨迹,也许会成为一位神父,或者其他的公职人员。但命运让他和海尔纳成为了好朋友,他品尝到了“天性”的滋味,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觉醒。他一面花费精力刻苦学习,而后他又要在心里厌恶这种条框规则的生活。内心的矛盾像一把利刃,在他脆弱、敏感的神经下划下一刀又一刀,毋庸置疑,等着他的一定是衰竭的神经或个体的破碎。
有些事情没有人能够代你去感知,旁人也只能做到引导和指点,比如文中最后说的,那样的父亲,牧师,老师,校长,他们是助推器吗?他们只是想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去点拨引导汗斯而已。当汗斯遇到海尔纳后,他发现还有一种他不了解的世界和精神更接近于汉斯本身,从而产生洪水猛兽般的向往,走向了极端。后来,他发现不拿第一也无所谓,不学习也没关系,是的,最终如我们看到的,这位天才走向陨落!
好吧!我承认,或许我是乐天派生活的一员,我想对于生活中那些无解的问题,“完成任务”可能才是生活的最优解。其实,生活已然走上了一条路上,哪怕每一步都是对的`,可能也得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如黑塞所说,好比你走在一条平坦的大道上,你一直在向前,每天都能懂得一些昨天不懂的东西,可是你要知道你不是在爬山,眼前永远也不可能能突然就出现辽阔的远景。
知足常乐,我们只能选择一种生活,在这种选择下,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我的和谐统一。是的,是这样的!
《在轮下》读后感 11
学校、父亲以及两三个教师残酷的名誉心践踏着少年汉斯,繁重的课业,宿舍生活的严苛规定,终于使得汉斯的身心失去了平衡。
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读来令人心惊。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该思考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应有的欢乐,只剩下填鸭式的教育。
今天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寒假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补英语,下午补语文和数学,补到下午六点二十结束。关键是这个孩子并不对这样的寒假生活的安排有什么异议,她认命地在寒冷的冬日里奔波。我想,与她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即使内心不乐意,他们也不会反抗,父母都是为了我好啊,况且父母也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
云舒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错,我真担心过多的赞誉和期待给她太大的压力,我宁愿她考试分数低一些,但希望她永远是个这样的孩子:上学路上闻得见腊梅的芬芳,寒冷的冬日晚上发现得了灌木上垂挂的冰凌,路过水景桥时能欣赏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拂过水面的垂柳,甚至她可以在岸边的椅子上坐坐,可以停下来逗逗水里的游鱼……她可以发呆,可以看看喜欢的`动漫和电影,可以无所事事,可以和朋友谈笑风生……她应该时常徜徉在自然里,奔跑在阳光下……
就是不希望她成天困在教室和书房里,成为"睡眠不足,脸色发青,眼神疲倦,畏畏缩缩"的样子。现今的教育大环境下,我的愿望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可这不应该是所有的青少年应有的样子吗?
不能理解柔软而微妙的孩童心理的教育车轮,残酷地把孩子牺牲掉了,甚至一些满怀教育热忱的老师,都不能或不愿意去理解少年对生命的倦怠感,于是"疲倦和不安"使得可怜的汉斯"不由自主地投入死亡的阴影里".可如今那些在教育的车轮碾压下,将分数视为命根,对上补习班习以为常的孩子不是更加可怜吗?
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在轮下》读后感 12
《轮下》(也译作《在轮下》)之前看到王安忆推荐过,看完觉得轻松易读,没有任何炫技之处。书名取自校长告诫年轻的汉斯:千万不能懈怠,否则你会被碾到轮下的。
夜里,看到黑塞写汉斯死去“此时此刻,被父亲在远方威胁的汉斯,正安静地躺在黑暗而冰冷的河水中,顺着山谷缓缓而下。”我突然有些难过。初中的时候,我班天才生元吉同学参加奥数考试,临出发前还在跟老师讨论习题,车子等着,他们直接在地上计算,后来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黄高,到现在快二十年,前几天我妈说到他生孩子,我觉得惊奇,不知道他们开小卖部的爸妈还开没开,会不会去帮他带孩子。天才的世界我不懂,对于他们的未来,我也没有丝毫参与感。不管是站在顶端还是跌落尘埃,他走的肯定是一条孤单的路。
汉斯的父亲是个普通人,会喝酒但不会醉,做生意不合规却也不出格,玩玩游戏抽廉价雪茄。但汉斯却才华出众,天分也不容置疑,即便如此他还是晚上学到十二点,会担心考试通不过,后来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神学院,属于他的假期是捉蚂蚱和钓鱼,他喜欢钓鱼,一直在学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语法修辞计算和背诵都沉没在水里,然而还是要在牧师教导下提前开始学习,神学院的学生性格各异,其中海尔纳多愁善感又轻率鲁莽,汉斯只是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学生,当学生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圈子,他完全被孤立了,同海尔纳一样。此时的汉斯逐渐撕裂成两个人,他被海尔纳吸引,对友谊十分珍重,任由海尔纳占用自己的时间。再把剩下的时间来勤奋学习,却越来越疲倦头痛。
后来海尔纳与同学争吵被关禁闭,汉斯没去看望,潜意识中他知道与海尔纳交往是危险的,他想要退缩,而真当他缩在自己的角落,又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内心,后来他们重归于好,更是反噬性的向海尔纳靠拢,直至海尔纳逃学被开除,汉斯终于成了什么也学不好的废柴,最后因为身体健康问题退学,到车间做机工学徒,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在一个喝醉酒的夜晚静悄悄死去了。
我在想汉斯的悲剧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如果是像他爸爸那样做个普通人,能不能安然度过这一生。作为天才的.汉斯,他的生命消耗的更猛烈,他当然需要更多的爱和关心,这些校长老师和父亲都没有给到他。
《轮下》是赫尔曼·黑塞自传体小说,1891年他通过考试进入毛尔布伦修道院,因不堪忍受学校的摧残,过了一年就逃学,还企图自杀。后来黑塞游历过血多城市,先后当学徒、店员,1906年《轮下》出版获得大量好评,《悉达多》《荒原狼》里不绝的是对自我的追寻,海尔纳大概是他自己的化身,多愁敏感又向往自由。
顺便说一下,校长这句话千年不衰,想到真是瑟瑟发抖。书背面《国民观察报》写:和《麦田守望者》类似,这是一本“黑森林里的守望者”,还是一本灌注了冯内古特式思乡情愫的小说。我心想这是什么鬼,冯内古特的思乡情愫,还真没看出来。书评啊还是省着点看,多看书吧。
《在轮下》读后感 13
“这样很好,我的朋友,非常好,千万不要懈怠,否则你会被碾到轮下的。”
《轮下》其他译本名为《在轮下》,整体基调非常沉重,基本没有激昂的部分。这是黑塞初期的作品,不同于《德米安》最终找到自我、《克努尔普》在弥留之际明白自己一生的价值,《轮下》的主角汉斯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悲剧。或许是黑塞在失望中还没有重新找到方向,也可能只是直白的控诉。
上海译文版的译序中提到,《在轮下》是对资本主义腐朽的教育制度的批判。其实汉斯的悲剧不止发生在当时的德国,也发生在现在的中国;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我看到更多的是权威的傲慢、人性中的自以为是对他者的“暴虐”。既然是人性中的问题就不囿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
"校长的分开披着教养的外衣,虚荣的他笃定自己的目光威力无穷。”
“所有将引导青年视为己任的人,从校长到父亲吉本拉特,到老师与助教,都把汉斯看作他们愿望达成的障碍,看作一股顽固不化、是懒散迟钝的力量,需要强制将他带入正轨。没有人能在男孩无奈的笑容里看到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的痛苦,看到男孩在淹没前恐惧而绝望地向四周张望。”
当人将自己认为“正”的标准强加于他者,并以为自己天然正确,这种傲慢就是一种伤害,而施暴者毫不自知,甚至往往是以爱之名。这在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中都可以窥见,这种无法深入他人内心感受对方真正的需求的隔阂令人心痛。我们或许没有汉斯的天赋,也没有如此极端地以性命终结为代价,但仿佛都在同一张巨网之中,互相建构着彼此的生存环境,我们或许正成为彼此的车轮。希望能有一颗柔软的心,察觉到每个他在淹没前的恐惧和绝望,让“在轮下”的悲剧终止于每一个觉醒的生命。
汉斯也有短暂的快乐时光,也是我在全文中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汉斯的两次亲吻。第一次是与经院同学海尔纳的亲吻,第二次是与年轻女孩爱玛的亲吻。
”两个人看着对方的脸,他们生平也许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注视对方,想象着在那年轻光洁的脸庞背后,隐藏着一个独特的生命,一颗不寻常的灵魂。
海尔纳慢慢伸出手,抓住汉斯的'肩膀,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直到他们的脸彼此贴近。汉斯才发现对方的唇碰到了自己的嘴,顿时惊慌不已。他的心怦怦直跳,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压抑。“
认识海尔纳、与海尔纳成为朋友是汉斯“堕落”的开始,他不再是优等生,因为海尔纳的出现让他放弃了虚荣,转向自我。海尔纳是黑塞的另一个自我,他不受规条束缚,热爱艺术,他和汉斯的交往是彼此唤醒。“但两人有一种隐约的归属感,渐趋于无需言语的和谐亲密...汉斯更加温柔、热情、富有激情,海尔纳则具备了一种更有活力的男子气质。”
和爱玛的亲吻是汉斯欲望的觉醒,这场爱恋旋风般来袭,可怜的汉斯还没整明白是咋回事就结束了。
“他这一叶扁舟,刚刚避免了一次沉船,又遇到新的暴风雨的袭击,它将他带到浅滩危岩。青春没有指引,只能依靠一己的力量寻找方向和出路。”与其说青春,不如说人生吧。
【《在轮下》读后感】相关文章:
《在轮下》读后感经典[2篇]12-21
读后感读后感01-03
《青铜葵花》读后感_读后感01-10
家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30
繁星春水读后感 读后感03-05
边城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08-20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初中的爱的教育读后感_读后感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