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人间至味》读后感

《人间至味》读后感

时间:2023-12-21 18:17: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间至味》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间至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间至味》读后感

《人间至味》读后感1

  我以为永远不会读汪曾祺。

  汪曾祺的文字多是些回忆的文字,我以为回忆必是今不如昔的悲叹,或今胜于昔的自怜,然而我错了。最近念旧得很,朋友说不妨读一下汪曾祺吧。

  立秋时节,暑气渐退,极宜读书,我或在高远又细腻的晴空下,捧读一篇《一辈古人》,或端坐图书馆明净的几案前跟着汪曾祺回忆西南联大,就连吃饭的时候也不忘从背包里掏出一本《人间至味》,读入了迷,竟迟迟没有下箸,朋友嗔道:“书中滋味比桌上滋味如何?”我道:“但知桌上豆腐不如书中‘汪豆腐’。”

  汪曾祺的文笔如苏菜一样,色泽淡雅,口味平和,像我吃惯了“鲁菜”的人,初读确实感觉口味偏淡,清汤白水的,没什么动人心魄的情景,也没什么邺水朱华之笔。汪曾祺就是这样近乎白描地叙述着,他写梦里的那个小英子,活泼俊俏,那一荡芦苇,仿佛是他亲眼见到的'一般,无关情节,只有一种暖心之美——如果生在梦里该多好。他写大淖,景是萧条的,生活是穷苦的,但故事里的人却生气勃勃,他讲大淖里的挑夫吃饭,吃的是紫红紫红的糙米,大口大口地吞食,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仿佛世界上没有比这个饭更好吃的了,他还写挑夫的女人们,可以家里旁一个,外面再靠一个,娶嫁随意,甚至可以“倒贴”。他还写过吃肉娶妻的和尚,写过买菜兼职的薛大娘,写过六针见效的兽医姚六针,在他的笔下,普天都是众生,和尚吃肉、有妇之夫私会情人……只要你情我愿,甚至不情不愿,都变得无关宏旨,他的文字就是这样真实地带着点自由主义思想的意味,把读者拉回到那个荒凉又生气勃勃的年代,展现给你一幅微观的风俗史。

  汪曾祺就是这样,自由、不喜不悲。

《人间至味》读后感2

  我常常想,如果我能见到中国最后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士大夫,是怎样的场景……

  见面是在下午,七十岁的人头发已白,精神不减,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客厅挂着他的一幅画,家具不多,陈设和寻常人家没什么区别,我好奇的是他的书房,老头儿写了一辈子文章,到老才有一个像样的书房:一把圈椅垫了厚垫子,扶手磨得发亮;不算大的一张书桌,笔墨纸砚茶碗瓷缸都堆在上面,一大卷宽胶带格格不入,也不知用来粘什么。然后就是书橱了,古籍居多,有一套《西厢记》已经翻烂了。他在作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些书,也在书橱里。书橱里的书大致分为这么几大类: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各类志怪笔记、他的老师沈从文的书、各类历史书和他自己的书,还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少量有关京剧和书画方面的书籍。

  “我看书杂,什么好看,什么有意思我就看一点,从大学时候就这样,乱翻。”

  他的儿子汪朗曾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老头儿三杂》,说汪他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书房是他看杂书、写杂文的地方,厨房就是他吃杂食的地方了。

  我一早听说过他饮食之杂,但并不知是怎样的杂。一进厨房就是一地的塑料袋,里面各种食材。进了厨房,他就不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了,成了谁家都有的絮絮叨叨的老头子。

  “几十年了,我就爱瞎琢磨。”

  他一定是爱做的,十几年如一日地下厨,这份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他说平时做一顿饭,简简单单,也得花一个钟头,家里两顿饭都是他管,买菜他也管。买、择、洗、切、下锅,做饭的耗时耗力我深有体会。他还有时间写出那么多东西来。这老头儿真是不简单。

  家里人管他叫“老头儿”。五十多岁的时候,老伴儿这么叫。大家也起哄跟着叫,一叫他就答应,后来就变成一个管用称呼了,再后来连孙女外孙女也一块这么叫,大家都觉得很亲切随意。不似于传统父亲的正襟危坐,他开得起玩笑,谁都可以跟他玩跟他闹。

  按厨艺论,家里他排第一,这个谁也没有异议。但论家庭地位,他的成绩很稳定——永远垫底。刚结婚夫妻两个人的时候,他排第二,生一个孩子,他就排第三,生仨孩子,他就排第五,再有外孙女,再往后排。我暗自腹诽:还好家没养个猫狗宠物,要不然他就排得没影了。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他自找的,他写过《多年父子成兄弟》,他和父亲如兄弟,他更希望和子女孙辈成兄弟。追求的就是家里头大家都平等相处的`一个氛围。

  我央求他下厨,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做饭对他来说不是负担,是享受。家里有家乡寄来的鸭蛋,可以做朱砂豆腐。他做菜,讲究荤素搭配、咸淡相宜,更讲究选择应时当季的食材。菠菜墩只能春天做,秋天,就是苞谷炒肉末,市场上刚有鲜玉米,他就往菜场跑,一定要芯不是很实,带一点白浆,生吃一咬一股浆能冒出来的那种。他创的塞馅儿回锅油条倒是四季皆宜。

  进了厨房,就是真正的人间烟火了,这位士大夫身上系的竟然是条淡粉色的围裙。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快刀斩乱肉(肥瘦相间),刀刃剁,将纹理切断,刀背敲,让肉质蛋白保持粘性。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少量榨菜末。用筷子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岀装盘。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稍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

  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在他的厨房里,没有严格的工序,没有精准的克数,一切随心,一切随意。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了,那就和他聊聊吧,他身上有一种态度,专治各种不开心:既然活着,那就尽量活得有滋味一点。

《人间至味》读后感3

  再不舍也会读到最后一页,读得很认真,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跟随着老陈走街串巷,追逐着味道。关于美味的鉴定,是一个很自我的评价,关乎成长的痕迹,也包涵了故事和回忆,看似只是在说觅食,其实一不小心拉开了寻梦的幕布。需要这样的载体,色、香、味,全方面立体环绕,留下了那一时刻的所有信息,也因为这些因素,又多了更多的触发点,唇齿之间的刺激,一下子将人拽回到无限的念想之中,多巴胺喷发。

  当然也会有着单纯的'享用吃的,只是能吃,这范围大得去了,只是说味道,酸甜苦辣咸,也不足描述这行万里路之时可能遇到的食物,估计用食物这个词,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罗列一大堆这样的近义词,才可以略微记录些许,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不敢吃。新奇只是最开始的催化剂,爱上这种味道,还得契合自我基因里所记载的编码,纯粹的喜欢;亦或掺合了关乎亲情、友情、爱情,喜怒哀乐,与食物高程度的相融,渐渐忘却了最初的味道,只是在追忆。最后终归只是说好吃的,那些苍蝇小馆隐于这水泥森林之中,任时间冲刷,依然保有原本的模样,有些不堪,只有在尝试了烟火气包裹着的味道,瞬间征服了舌头和心,一阵阵酥麻的感觉,灵魂通透,矮板凳小破桌,胜似天上人间!

《人间至味》读后感4

  朋友前几天带了一本《至味在人间》给我,说我会喜欢。

  看前几篇的时候,确定自己之前看过,却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这种感觉像是遇到一个知根知底的熟人,再翻下去,就像叙旧。

  作者是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一个才华横溢又一本正经的吃货。他对美食的描述妥帖细腻,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人就是天生味觉敏锐又会吃。而他又占了另外两条,会写,会拍。这本书里,不仅仅是写美食,还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人情味。

  他也是安徽人,我在书里也看到不少熟悉的内容。

  首先是酱。“在坛子里装着带汁水的,我们叫酱豆。刚出锅的幔头,掰开,中间抹上勺酱豆,热腾腾的奇香。”读到这里,脑海里浮现的正是小时候往馒头上抹酱豆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吃过,市面上的海天黄豆酱,微甜,温和,像个懂事的小孩,懂得满足大众的口味。而小时候所吃的酱豆,每家都有每家的味道。咸得泼辣,辣得辛香。

  那时候看到大人晒酱豆真是满满的好奇。豆子上长了那么多霉还能吃吗?真是碰都不愿意碰。但等到把它们放进坛子里,放上各种材料,再放西瓜代替水,蒙上白布晒上那么多天后,盛出一些入锅翻炒,那种绵密醇厚的香味,轻易就能把人虏获。

  接着是面。陈晓卿非常爱吃面,北方人一般都习惯吃面。他家乡是安徽灵璧,算是不南不北的地方。我也遇到过和他一样的趣事,到了北方被称为南方人,到了南方,又被称为北方人。他在书里引用了一个人写的小诗,据说麻醉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安徽人。

  有人说她是南方 有人说她是北方 南方和北方手牵手 坐在了淮河的岸上 我确实被麻醉了。

  看他对面的痴爱,也勾起我对面的情感。外婆那有种面叫板面,我对板面总结出的经验是,出了那个地方就吃不到正宗的板面了,充其量汤的味道还有些相似。板面就像个粗糙的北方汉子,多油,多盐,可以搭配卤凤爪,卤鸡头,卤豆皮,茶叶蛋,滋味厚,嚼劲足。配上个搪瓷大碗,吃起来真是地道,吃完常常嘴唇肿胀,像是粘了一层油。

  想起高中学校西门有家板面馆。非常小的店面,高个子得低头钻进去。里面摆着一排排小桌子,小马扎。一放学,人就满满当当。记得当时他家面两块五一碗,鸡头凤爪鸡蛋都是五毛。现在那块地方大概已经拆迁了,这种苍蝇小馆,要么扩大店面,要么就会消失。再回去,要去学校附近找家地道的板面馆,加两个凤爪。

  陈晓卿明是写寻味品味,却常在文末神来一笔,有关某个时事,某个熟人,使人莞尔。

  在写《白塔寺涮肉群落》时,他朋友畅想了白塔寺照这样发展下去,几百年以后就是饮食文化的一处代表地。陈晓卿就在文末调侃道,哪里用得了几百年,搞不好二十年后,北京市政部门就会决定重建涮肉一条街。先不分青红皂白拆了,然后觉得不合适,再拿着照片复原——反正咱们制度好,有的`是钱。

  在写到去吃一家味道好但服务态度不好的湖南菜馆时,他说,有这么可口的美食,态度粗暴点就粗暴点嘛。他把这个道理说给读库的老六听,老六展开了终极思考:按此理论,难不成最好吃的饭馆......得是城管开的吧?

  他写吃火锅写得很有趣味。不只是在味觉上,还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吃在他那里,已经不仅仅是吃,更关情。

  “你要是喜欢谁,不妨提前两小时找一家有底料的火锅店,早早开火,想象着郫县豆瓣和葱结姜片蒜瓣以及草果丁香花椒辣椒不断充分交融磨合,小火慢慢熬着,等那个人来吃.....当然,那个人必须是一个喜欢吃的实在人,吃饭时你们的目的,这样你们才能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享受相濡以沫的人生。”

  这段文字,足以让人想象出一幅场景。他坐在咕嘟嘟嘟小火锅前,看着翻滚的汤底,心里盘算着底料的味道怎样交织融合,又暗暗盼着那人来,在火锅前“相濡以沫”。

  他不喜欢那些因利益而生的饭局。

  “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官场、商场、名利场的场面人,尽管面和心不和,为了利益也要欢天喜地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时,聚餐已经不是摄食的一种程序,更是某种社交性的礼仪。”

  他钟爱藏在边边角角的小馆子,散落各地的小馆子。书里描写的美食真是诱人。描述的亲情,友情,文笔诙谐,饶有趣味,也值得去体会。

  “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喜欢这样的《至味在人间》,看的时候,会一个人忍不住笑起来。

《人间至味》读后感5

  《人间至味》是"资深吃货"汪曾祺先生的经典美食散文集,书中收录《故乡的食物》、《故乡的野菜》等38篇不同时期的经典名作以及汪老私房文人画。

  这本书每篇文字比较简短,文字生动有趣,感觉他描述的食物或莱品虽然都是生活中随处可得的,但都异常的美味。书中不仅介绍了食物,在介绍食物的同时还有很多穿插的小故事,很有生活气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介绍他家乡的部分。南方的生活我很是想体验一下。

  《人间至味》表现了汪曾祺先生对美食的眷恋,除了舌尖与味蕾的痛快,笔下也如行云流水,将其对美食的记忆刻录进时光的书本里,分享所有他不能忘怀的'人间滋味。

  所有的吃食,在他的笔下,都是人间的至味。就像书中所说"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深深呼吸,缓缓前行,慢慢品下一口暖心的酒,只有懂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这是本读来能让人视觉、嗅觉、味觉与情怀同时灵敏起来的书。在这富有滋味的文字里,仿佛能让人看到汪老坐在你面前用筷子戳出那流油的鸭蛋,耸动着鼻尖闭眼嗅空气中糖炒栗子那甜香气息的模样,又或是拿着冒着流油的手把肉在北方的寒冬里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间呼出的白气总能让人感叹∶生之乐趣。

  一盏茶,一酥碟,一本书,能体味出这至真至美的人间滋味者,汪曾祺先生可算一个。若你也有一副好胃口,有一双好眼睛,有一颗至纯的心,请去尝尽世间美味,看尽人世山水,爱尽人间温情,切莫辜负了这快意人生。

  正如书中所说“好的人生,就是吃遍八方美食,活得自在有趣。”

《人间至味》读后感6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人间有至味》。听书名便可知:这是一本关于人间美味的书。

  翻开书的目录,《昆明的吃食》、《故乡的元宵》、《五味》等,一听就让我垂涎三尺。作为一个吃货,我怎能不读这样一本好书呢?

  《人间有至味》的作者是汪曾祺,他跑遍大江南北,尝过许多食物,都一一记录在这本书中。如云南东月楼的锅贴乌鱼、过桥米线等。

  其实汪曾祺在书中所述的一些菜我都吃过,但总觉得没有汪曾祺吃过的那么好吃,或许是因为年代不同了吧。那时的人们都很质朴,做出来的东西更是融入了对食物的敬佩和赞美。就好比过桥米线。汤面有一层鸡油,片料也讲究,鸡片、鱼片、火腿片、腰片都切得很薄,而且完整无残缺,做工也精致。而现在呢,汤并不是那么讲究,味道也很普通,实在没什么特点。

  书中说有一种昂嗤鱼,样子很奇怪,头扁嘴阔,没有鳞,皮也是黄色的,并且还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没有背鳍,背上却有一根尖锐的很硬的骨刺,用手捏起,这种鱼竟会发出昂嗤昂嗤的声音。真有趣,我从来没听说过昂嗤鱼,也没见过,更别说将它做成菜了。用这种鱼做的汤如牛乳,而昂嗤鱼的肉也十分细嫩,十分具有诱惑力。

  汪曾祺认为鱼中最好吃的便是鳜鱼。他在淮安曾多次吃过“干炸花鱼”。这也十分令我向往。据说是二尺多长的鳜鱼放入大锅滚油干炸,再蘸椒盐,令人咋舌。

  我不喜欢吃香菜和苦瓜,但汪曾祺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我认为很有道理。他曾经也不吃香菜和苦瓜,但由于他夸口说自己什么都吃,挨了两次捉弄,从此也吃苦瓜和香菜了。

  看作者简介时,我知道了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看到“高邮”二字,我忽然想起来高邮咸鸭蛋。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关于高邮咸鸭蛋如何的美味,我想,这本书中一定有高邮咸鸭蛋的文章。果不其然,《端午的鸭蛋》便是我曾读过的文章。高邮咸鸭蛋的蛋黄是通红的,苏北的一道名菜:“朱砂豆腐”便是用其炒的豆腐。我吃过的咸鸭蛋都是在超市里买的,但我觉得没有书中的好吃,因为那并不是高邮产的。

  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质朴,他擅长写生活中的琐事,使我从中发现许多美好。汪曾祺说:“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的确,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去体验,那么多人间的美味去享受,为什么想要早早结束生命呢?

  就算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只要善于发现,乐观看待,困难总会解决,并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活着使我们快乐!

《人间至味》读后感7

  在图书馆闲逛,偶然间看到这本书,最开始被它的名字吸引《人间至味》,忍不住去想到底什么是“人间至味”;从书架中抽出书,很新,估计读这类书的人很少。

  看见作者是汪曾祺先生时更加坚定的想把这本书读一读,更想了解名家笔下的味道。书中介绍的各种食材或者说已经成型的食物,细说同一种食物的南北之别,作为四川人的.我,看到这本书是很开心的,细数食材,大多四川都有,大部分也曾有幸吃过,于是那种感受就更为真切。《葵、薤》一篇引用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忘记是曾读过还是学过这首诗,我是知道的。汪先生在篇中引问诗中之“葵”为何物,竟能做汤,看到也是一头雾水,毕竟古人的饮食生活和现代相差太大了,读到这时可能这是古时候的某种菜吧。越发往后面读一种熟悉感越浓,原来是冬苋菜,四川有的,妈妈经常用来煮汤煮粥,这是四川很平常的菜,原来也是古人经常吃的菜。

  至于为什么同一种菜,南方和北方,书面和口语差这么多,这就需要仔细去读了。绝对不是一本枯燥的随笔,字里行间是对生活的最接地气的感受,无论位高权重、辛勤耕耘的人能是以食为天的,是“五味”的见证,吃货值得一读,非吃货者亦可领略大江南北饮食文化。

《人间至味》读后感8

  引用"文案高手"王家卫的一句话作为标题算是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的致敬。

  这个陈晓卿是那个陈晓卿,又不是那个陈晓卿。

  签字售书的时候,对陈老师说了句“谢谢你”,他可能只是礼貌地回复我“谢谢你”,他谢我来捧场、来支持,我却谢谢他拍了舌尖这样国民的纪录片和分享了一个真实的陈晓卿。

  现场人不多,可能在广州这个食都,人人都是美食家,不需要一个外来者讲述食物的解读密码,当然群众大多是吃书群众。

  陈老师的讲座名称叫《人人都是美食家》,其实,这句话处了广东省貌似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算是对其他省份的侮辱吧,不过现在的事实的确是出了广东省,其他省对吃绝对没有上升到美食家的层面上。

  一、关于吃这件大事儿

  诚然,最好吃的菜非妈妈的味道不可,《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里安东尼成了美食家也和大连的美食逃不掉关系。但这种味道只有在离开家乡后的感觉才会涌上心头,在家时总会觉得吃腻了,天下之大定会有很多很多美味佳肴,后来的日子总在怀念过去的一碗粥,一顿饭,和家人吃饭的时光。其实,我们都是饮食男女,逃不掉和肚子的战争。

  吃这件事儿的三个终极命题“吃什么、在哪儿吃、和谁吃”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蕾地图,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还是吃自己最喜欢的那几样。

  寻找到一家合自己口味的'餐馆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粤语中有一句话叫“有情饮水饱”也只是限于初恋时分,沦为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后还不是到处觅食。

  二、一人食

  自从世界上多了一个物种—单身狗,美食江湖就出现了“一人食”的吃法,很多美食类的APP更打出“孤独的人也要吃饱饭”,畅销书作家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整本书里传递给单身狗们一种温暖:

  也许你现在仍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乘地铁

  然而你却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乘地铁

  很多人离开另外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经常对爸爸说。在家里吃饭不能糊弄,妈妈没空做,也要吃点好的。毕业在广工作后,自己住,除了上班和同事在一起吃,周末的时候经常自己煮饭,算不上美味,就是带有家乡的味道,土豆炖茄子、土豆炖豆角、酸菜炖土豆,对,我只会乱炖,我们东北人把炖这种做法发扬到了极致。

  好好吃饭,对所有单身抑或一个人的人说。

《人间至味》读后感9

  关于食物的记忆总是绵长的。

  青年时代的顽固味觉记忆,势必影响人一生的食物选择。

  饮食往往与某种情感挂钩,而特有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与特定的人群有联系的。

  家里的饭菜,或许代表一个习惯,代表一种熟悉感,也可能代表一种念想;猝不及防的,在某个深夜,肚子咕噜咕噜叫的时候,或许你莫名想念那一碗虽然卖相不太好看,但却有家里的味道的炒饭。

  于是,你心心念念,日日夜夜,回味那个味道,却苦于千里之外的距离,够不着那一碗隔夜的炒饭。

  在冬天哈着冷气的夜晚,或许,你会叫上两三好友或者亲爱的他/她,去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火锅,在你来我往中,那种因距离产生的陌生感,瞬间消失在腾起的热气中,直到各自挥手时,带着一份满足感踏上归途;在那些想起他们的日子里,便会想起那一份热气腾腾的火锅,那不仅仅代表着美食,也代表着你们的过往,代表着那些或嬉戏打闹,或泪流满面,或推心置腹的岁月。

  美食已经变成了一种符号,变成一种连接;美食也变成了一块心头肉,摘除不去。

  熟悉的味道磨人心。

  陈晓卿的文字里,有一股乡愁,从夜里大街小巷的宵夜摊上,从不断觅食满足舌尖上的味蕾的享受,从孜孜不倦地寻找一种熟悉的原来的味道。我们是他文字里的看客,可是品尝的何尝不是自己的一种乡愁,一种对原有事物的执着和爱呢?

  有人说,美食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人文主义,不,更重要的是美食背后的心心念念,《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被诟病以大篇幅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可是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人间烟火味,这些美食还能完整吗?

  对于美食有执着偏好的'人,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灵敏鼻子和定位功能——寻觅美食的能力。

  W是我认识的一个老友,曾经也很有幸被她拖着深入一些美食店觅食,吃凉面,葱油饼,小龙虾等等。你会惊呆,凡是关于吃的,她肯定比你还先知道,你天天从这里走过,却不知道这里还隐藏着一家不起眼的美食小店。不仅仅会找吃的,对于动手做菜,她也是很有心得的。于是我多次戏言,让我饱饱口福嘛,大不了我负责洗碗。(我不喜欢洗碗,为了吃的,可以折腰)。某次终于尝到了她的手艺,酒足饭饱之后歪在那里,盘算着怎么可以逃过洗碗这件事。

  另一个对于美食有追求的,当属我老爸。不同于其他老一辈吃过苦,对于食物可以将就的人,他极其严格。

  做菜的材料必须新鲜,刀工必须老练,什么样的菜色搭配什么样的厨具,样样齐全,不可以将就。比如炒面的青菜,必须切得非常细,曾经有个邻居笑着说,你家的菜可以用来穿针了。瘦肉必须沿着纹路斜着切,这样的口感才会好。小时候,我就是那个他在边上指挥,我在旁边切材料的人,有时候我实在切的太慢了,他就看着我说,让我来吧。其实心里应该很嫌弃我的刀工,我默默不说话,看着他自己动手。

  所以现在,我发现,我对于切菜这件事情,有自己执着的地方。土豆丝必须细,姜丝必须齐整,芥兰必须薄度足够等等。

  有一年,老爸在医院,我在学校附近去看他。他说:小妹,来这里,我们去吃饭吧。

  那是一个不大的摊位,在路边,点了几个菜之后,他说,喜欢的多吃点。其他菜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我只记得一个生蚝煎蛋,特别好吃,当时忍不住就吃了两块。

  走的时候,我还回头看了看那个地方,我在这里呆了几年,怎么就没发现这么个好地方呢?

  陈晓卿的文字,很容易让你陷在回忆里,回忆着那些美食,似乎每一个句子,你都可以写出一个属于自己故事。他的文字,打破了我对于一个糙汉字的固有形象,他幽默,搞笑,一颗十足吃货的心,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

  他说:最好的美食在家里,个人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在闲暇的时候自己准备一些材料,自己动手,自己琢磨,我想,这大概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吧。

  ——除了让我洗碗,其他好商量。

  读《至味在人间》

《人间至味》读后感10

  有一种幸福叫做身边有位吃货。

  前几天无意中在网上发现陈晓卿老师曾出过一本叫风味在人间的书,出于对陈老师的喜爱就买了一本。在等快递的过程中,我期待不大,以为就是一本讲美食的书。直到今天中午书到了之后,我看完沈宏非的序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往后看。因为序写的特别有意思,通过褒义的吐槽,来告诉我们陈老师是以为特别有意思,特别幽默,特别接地气的人,恰恰这样的特点比较符合我的口味,所以产生了特别的期待。

  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真的很真实,很接地气。开篇以一份特别普通的酱来作为开头,一下子与普通人拉近了距离。我来自周口,与陈老师的老家安徽搭界,所以有很多相似点。陈老师讲的他小时候所吃的美味,在我们那边也能找到部分踪迹,所以让我们感到特别的亲近。

  这本书我刚看了四十页,感觉每一篇文章都与我的生活有关,毕竟离得近,感受就有相似。其中有一篇讲年夜饭的文章,让我特别有触动。陈老师先讲了小时候他们家的.年夜饭,由于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所以年夜饭不像今天这样丰富,但毕竟辛苦了一年,年三十儿都想好好的吃一顿,他们老家有七个盘子八个碗的讲究,年夜饭必须凑够这十五样,父亲便把所有能吃的东西全当做菜端到桌子上,显得比较丰富。虽然吃的没有那么好,但一家人其乐融融,那种幸福感是别的所替代不了的。现在陈老师居住在北京,有一个妹妹也在北京,父母有时在安徽有时在北京,年夜饭大都在大饭店进行,吃的好了,但那种幸福感却没了。

  为什么这篇文章对我特别有触动呢?我来自农村,我们家没有特意的年夜饭,就是三十晚上和初一吃饺子,因为我们那儿有个习俗是周一不能用刀做饭,所以之前我妈就会包特别的多的饺子,初一三顿煮饺子吃。初一过后,大家就开始走亲戚,会有很多亲戚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当时还小,家里有亲戚来吃饭的时候,我只能等他们吃完之后或者在灶房吃一些简单的饭菜。陪客人吃饭的任务就是我爸的了,有时候我妈会让我把饭菜给我爸他们端过去,每当我端着菜走到他们吃饭的地方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别的味道,有烟的味道,白酒的味道,凉菜的味道,肉的味道等。这几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我记忆中的年的味道,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出外求学、工作,一眨眼我已经快三十岁,早就到了可以上桌陪亲戚吃饭的年龄,可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自然就接触不到年的味道,但是心中那份渴望还是特别的强烈,在我看来,年,就是团圆,而年夜饭或者亲戚来的时候吃饭的味道,就是年给我留下的味觉记忆,时刻提醒我常回家看看。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成长以及赚钱,早日财富自由,然后留出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回家过年。

《人间至味》读后感11

  打开这本书,迎面扑来的是作者对家乡食物的热爱,对乡愁的追寻,对物质贫乏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还有对失去的那些美食回忆的淡淡的失落。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家里面父母做给我们的美食,也许不能称之为美食,只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饭菜,但是是每个人独特的记忆。

  作者来自安徽,记忆中他的妈妈做的豆瓣酱,中国人对酱的喜欢弥补了那个年代物质的贫乏,大家可以热腾腾的馒头夹着豆瓣酱吃,还有他的张老师家做的西瓜豆瓣酱,其实我姥爷在我小时候也做过豆瓣酱,还是西瓜豆瓣酱,不过中国最好的豆瓣酱来自郫县。

  还有他写的美食之一,菜汤拌米饭,吃完一整桌菜,然后用菜汤拌米饭。还有皮蛋,变蛋用石灰裹在外面,吃的时候有种碱味,拌凉菜吃比较好吃。

  还有炒米,炒米用的是上等糯米,浸软后沥干,锅里加香油少许,糯米用竹筲来回拌炒,出来的炒米表皮皲裂,通体金黄,香气扑鼻。安庆人说,三个炆蛋一碗炒米,吃了走启。炆蛋可以置换成鸡汤或者红糖水,但炒米是雷打不动的。这正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后遗症,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者的幽默接地气,真的`让人服气。他对美食的研究是接地气的,看他的文章,第一就是很短,第二就是他的文章真的是列举了太多食物,跟我们的生活离的很近很近。

  作者对食物的研究深入骨髓,我想他是真的热爱生活和食物的。

  他喜欢接近家常的味道,有特色的味道,更加贴近一个中国人基因里的味道。

  喜欢的煮花生,脆的,我们没吃过吗?喜欢的涮羊肉,还有广东的牛油也是可以下火锅吃,被煮过的牛油晶莹剔透。还有蒙古的羊尾巴,几乎就是羊油。还有四川的双流机场的烧田鸡,羊肉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还有螺蛳,没吃过。重庆小面,重庆人喜欢简单的小面。

  他提出的每个饭馆应该有一个特色菜,还是很地道的。

  他不向往大城市钢筋水泥大楼里做出来的精致的菜肴,而是向往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很土很土的那种味道,接近当地的味道。

  他吃过的菜很多,特色和本色是他的追求,一个爱吃的人永远有点乐观。我去看了一下他的微博,的确很淳朴。怪不得他的纪录片拍的那么好,因为他骨子里真的很会吃,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迹,是吃货的足迹。

《人间至味》读后感12

  人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汪曾祺可谓是踏踏实实践行了这一美好信条的不二人选。

  《受戒》 《大淖记事》 《人间草木》 《说说唱唱》 《浮生杂忆》里,细细品味,便极易体会到汪老用细腻温暖的语言勾勒出的人间最富温情的姿态,即便是遭受残忍的离别或是时光老去的遗憾,他也总会在某个角落给人希望。从这些淡而有味的文字里,你总能从天边、湖畔、草木间听到阵阵他为爱而吹响的`号角声。悲伤时用温暖的文字抚慰伤口;幸福时,在笔下或远或近地演绎那平凡而温情的人间脚本。看似淡淡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无一不是对浓墨重彩的人间生活的描画,对人间或深或浅的真善美的追逐。

  《人间至味》则表现了汪老对美食的眷恋,除了舌尖与味蕾的痛快,笔下也如行云流水,将其对美食的记忆刻录进时光的书本里,分享所有他不能忘怀的人间滋味。这是一本读来能让人视觉、嗅觉、味觉与情怀同时灵敏起来的书。在这富有滋味的文字里,仿佛能让人看到汪老坐在你面前用筷子戳出那流油的鸭蛋,耸动着鼻尖闭眼嗅空气中糖炒栗子那甜香气息的模样,又或是拿着冒着流油的手把肉在北方的寒冬里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间呼出的白气总能让人感叹:活在人世间,能尝得诸多美味,也算没白走一遭。

  一盏茶,一碟酥,一本书,能体味出这至真至美的人间滋味者,汪老可算一个。若你也有一副好胃口,有一双好眼睛,有一颗至纯的心,请去尝尽世间美味,去看尽人世山水,去爱尽人间温情,切莫辜负了这快意人生。

《人间至味》读后感13

  《至味人生》从妈妈的味道开始,从贫乏的年代开始,从童年的酱就是菜本尊开始。过年的粘糕腊肉。山西的面条、饸饹、拨鱼儿、剔尖儿以及过年的饺子。菜汤拌米饭,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安庆的炒米。不同地域羊肉汤的争论。中国的魔蛋,吓坏老外。一碗蛋花汤一辈子味蕾的记忆。各地特色豆腐干。年夜饭,七个碟子八个碗,爆米花。吃荠菜。弯腰青大萝卜。延吉冷面。无腾斋小馆文人特色,琴棋书画配紫姜黑鱼的麻到打颤。风生水起的'双井桥的四川仁火锅。京都苏氏牛肉面的饭馆。甘家口柴氏牛肉面。北京白塔寺涮羊肉。专奔‘一道菜’。白菜苔红菜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重庆小面。特色菜口味菜的区别,特色菜名字美,口味菜中吃。洋快餐汉堡包。虾和螺狮壳。江北水煮鱼。郭兴兰的北京卤煮。翠清湘菜。老祖宗手艺北京爆肚。1900-1999年代标志菜。北京小吃……

  作者一路吃来一路写着,于食物和人、食物和家、食物和乡愁的记录,中国美食的精深博大。

《人间至味》读后感14

  最近读了陈老师的《至味在人间》,有些感触,于是重新提笔开始写写字。

  从大一开始,只是每年的寒暑假或者国庆假期回家乡。现在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回家和父母待一块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所以每当陈老师提起家乡的美食、童年的味道以及和儿子街头巷尾“寻宝”觅食,心中难免有些“乡愁”。而这些“乡愁”,物化出来就是我妈做的那热乎乎的豆腐圆子,淋上家乡小厂自产的麻油,那叫一个香~

  除去豆腐圆子,还有一道夏天的菜,也是我的最爱。记忆中每逢暑假,我妈必会寻街串巷找出我最爱的嫩南瓜,青色还未成熟的小小个圆溜溜,切成不大不小的丁,和青椒一起在铁锅里面热烈的翻炒。这菜一上桌,我可以吃两碗米饭。这对永远都吃一碗米饭的我,是至高的荣誉了。

  陈老师说,他想不起来他父母喜欢吃啥,但是父母永远知道我们最喜欢的菜。这个点有些戳。仔细回想,我妈最喜欢吃鱼吗?我爸最喜欢吃牛肉吗?具体是什么还有怎样的做法,只有向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考究了。

  书中反复提到一点:人的味觉偏好在小时候就会形成,且根深蒂固。正如陈老师是安徽人,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一口青萝卜、Sa汤和家乡的豆干。对于我自己,活了20几年,也吃过一些美食,但隔断时间心里特别想念的,除了火锅,必然是家乡菜。如今广州湘菜馆和川菜馆遍地开花,但想吃到湖北菜,还真心不容易。有天嘴巴馋,忍不住给我妈打电话,说想念家里的藕汤了,我妈突然豁然开朗,说把藕汤冰冻用冰袋包装好,然后顺丰寄给我...

  身边的好几个朋友都是湖南人,跟他们吃饭,约粤菜、日料或者吃海鲜,那是绝对不够爽的,真正让他们吃爽,那必须是辣的,“口味重”的。想想也对,从小几乎每道菜都会放青辣椒红辣椒或者小米椒,来到广东,粤菜温温柔柔的精致怎么可能打动他们火辣的胃呢?

  再来聊聊人。陈老师长相讨喜,说话风趣,而且跟着他永远可以不去想吃什么、怎么点单,简直是最佳饭友。和鲁迅一样,陈老师也说了“吃人”这个概念。“一顿饭,最关键的不是吃什么,去哪吃,而是和谁吃。”细想一下,可谓是吃饭的精髓。陈老师有一群饭友,他们的饭局叫“老男人”饭局,我在想要不要组一个“少女心不死,八卦永流传”饭局。哈,好像名字有点长,抛出一杯芋圆奶茶的诱惑诚挚向大家征集。

  在脑海里搜寻了一下比较深刻的饭局。想到小学的时候奶奶做了油焖大虾、毛豆、皮蛋拌豆腐和清炒藕带,傍晚爷爷端一个小桌子放在门外,全部的菜端过来挤在这张小桌子上,一家人围着一起,边吃边乘凉,这是童年夏天的味道。

  还有“离别饭”,在大学这叫“散伙饭”。班级、部门、社团,我仔细回想,确实想不起那些夜晚我们到底吃了些啥,只记得明明没醉,但情绪要么极度兴奋要么极度悲愤,一个成员开始哭,那这顿饭的眼泪必然少不了,包里的纸巾永远不够,饭局开始上演“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了”的.剧情,这是咸味的青春味道。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叫“未知之旅”的美食纪录片,有讲到越南的美食,刚好,9月休年假和好友去了越南,吃到了片中总统套餐同款,也吃了很多很多顿越南粉和春卷,记忆最深刻的一顿饭,是我们在民宿附近溜达,发现有几家烧烤店,生意不错,全是本地人。果然,没有英文菜单,老板和服务员也不太懂英文。没事,硬着头皮点,有图片的就点图片,没图片直接盲点。点完菜,带着一颗期待的心情等着我们的美食上桌。

  越南的餐厅很有意思,跟我们吃饭对着坐不同,大家都喜欢面向马路坐,坐在同一边,面向马路。我们入乡随俗,看着来来往往的摩托车,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两个字——惬意。随着菜品上桌,我们开始释放自己的嘴巴,没想到每一个都挺好吃。有些东西,从开始点菜到吃到肚子里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哈哈,也是很没有求知欲了。吃到半饱,一对路过的越南父女向我们热情的打招呼微笑,这一幕景象已与这顿饭粘合,成为我记忆中越南之旅的独特味道。

《人间至味》读后感15

  “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字里行间带着满满的口水,身上浓浓的`食物汗味,呼吸间足以饱腹的油脂气,吃饭时呼呼的口响,天光将暗时街头烟火缭绕的大排档,阳光初照时早餐摊儿冒出的热气。爱上了书中的美食,爱上了写书的陈晓卿,爱上这本书。读的过程中看到书友对于文人气节的定义,心生向往:所谓文人气节,便是不屈于权,不争于利,不戚戚于贫瘠,不沾沾于富贵。清高于气节,谈笑于挚友。生就单纯,看事简单,屡屡被伤害,每每只是龟缩于自己的天地里自舐伤口。文人交友,便是清茶一盏,浊酒一杯,同路之人,喝得,聊得,可彻夜。

【《人间至味》读后感】相关文章:

至味在人间作文09-01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11-27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08-02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精品)11-28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9篇12-02

读汪曾祺《人间滋味》有感:食文知味08-02

语文味·生活味·人文味08-19

《客至》08-16

如约而至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