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自驱型成长》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1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成员,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员。他的演讲涵盖了青少年脑发展、冥想、压力作用机制、睡眠缺失以及新技术对大脑的负面影响等领域。他还发表过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科学论文。
奈德·约翰逊是华盛顿特区家庭辅导企业PrepMatters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受欢迎的演讲者,还是青少年在学习技巧、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方面的导师。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推荐报道过他的工作成就。
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脑科学的前沿知识、行为疗法的最新发现、来自数千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案例研究,以及读者立刻可以采取行动的具体建议,教你如何让孩子走上自律的成功道路,进而学会自主行动,自信地生活。
那么,孩子在做作业时没规划、效率低、不仔细,订正错误也不积极,那该怎么做呢?
那么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规划做作业这件事情,少给孩子压力。
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人类来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拥有自主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这个问题中的孩子,虽然才读二年级,但也想要有自主权,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可她明显没法完全掌握。父母会帮她检查作业,盯着她改正错误,并为她安排作业时间。
虽然父母心里也许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看来,自己这就是被父母强逼着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的过低控制感,导致孩子倍感压力。
而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自己承担责任,则能帮孩子的大脑建立起一种应对压力的回路,从而在压力来临时能快速回复。
但是对孩子放手并不代表就对孩子不闻不问了,许多儿童发展方面的专家,包括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和作家,如玛德琳·莱文,劳伦斯·斯坦伯格,都提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权威性养育,对孩子是支持,而非控制。
孩子不愿意做作业,父母应该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当你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时,我愿意尽我所能来帮助你,但我绝不会强迫你做什么,我说到做到。
当然了,权威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孩子,我们还是要为孩子设限,当觉得孩子的发展偏离一定轨道时,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但并不亲自操盘一切。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
就像《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中说的那样,你可能会发现,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上,父母通常认为自己有责任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却忘了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好奇心、能自主学习的人。
当孩子面临问题时,如果父母比孩子更用劲,那么孩子的情况只会每况愈下。打个比方,如果在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上所花费掉的所有能量里,有80%来自父母的付出,那么孩子就只剩下20%的努力空间了。
如果父母越是着急催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反而会越不用功,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而做作业。
并且,我们会悲哀地发现,我们并不能强迫一个孩子去做他完全抵触的事,就像题中的父母,对孩子再怎么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孩子仍然会在做作业时磨磨蹭蹭,不愿意思考。那么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做作业拖拉、正确率不高、忘记订正答案等情况的后果。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2
整本书主要围绕四个核心观点展开:一,严重或慢性的压力,对发育中的大脑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这也是全球流行的与压力相关的情绪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基础。二,过低的控制感,是人类个体所能经历的最有压力感的事情之一,因此,它会进一步引发与压力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减少孩子在学业上的学习水平和表现水平。三,所有健康的自我激励,其实都植根于控制感、胜任感或自主感(自驱力的根本来源)。四,培养出健康的控制感,还会进一步带来各种积极结果,包括更高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充盈的内部动机、更优异的学业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职业成功。
书中利用脑科学的研究,详细阐述了这4个观点。当然这还不是本书的亮点,本书的主要亮点是,讲了很多具体实操的方法。如何减轻压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控制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胜任感和自主感,以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该怎么办。可以说是一本实操性非常强的书。不过,实操性较强的书也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看书的时候觉得很好,看完就会丢在一边。我们真正照此去做的并不多。除非是你本来就在做,而刚好又需要方法,这类书才会为你所用。
这个书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要想孩子成长,家长必须放手。我想这差不多是每个父母都知道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却全是反面例证。为什么呢?因为,“放手”意味着我们要对抗自己的”控制感“,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沉入水底,难道都是不知道放松憋气就会浮上来吗,相反,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可是那种巨大的恐惧感袭来的时候,我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了。就跟书里说的:杏仁核一旦启动“战士状态”,我们的“前额皮质”根本就不工作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上来的时候,理智根本就不工作了。
所以,在培养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只是知道一堆的方法,是没有用的。关键点还是要修炼我们自己,就如书中所说“治疗焦虑,是你能为自己和家人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3
看到“自驱型成长”这几个字,家有儿女的伙伴们,心动了吗?我们常常会觉得孩子不够自觉,很多时候都感叹“孩子不急,急死老母亲”,渴望孩子拥有“内驱力”,满足老母亲所有愿望。如何帮助孩子激发自身“内驱力”呢?请随我一起翻开《自驱型成长》这本书,学习书中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这本书作者有两位,一位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William Stixrud,PhD),他的演讲涵盖了青少年脑发展、冥想、压力作用机制、睡眠缺失以及新技术对大脑的负面影响等领域。另一位是启发型教育家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是青少年在学习技巧、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方面的导师。
这本书涵盖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提供了脑科学的前沿知识、行为疗法的最新发现、来自数千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案例研究,以及读者立刻可以采取行动的具体建议。
关注压力
提供成长动力
无数的家长包括我们自己都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误的育儿模式中,称之为“挑战—努力”模型。这个模型下的家长会关注确定的目标:比如成绩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家长会强迫孩子去努力,实现自己给孩子制定的人生目标。然而,真正能坚持下去最终实现目标的孩子并不多,往往还会因为家长过度的管制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亲子关系陷入病态。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上就出了问题,要切换育儿模式,从“挑战—努力”模型改变成“压力—控制感”模型。只有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观,自驱型成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否则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什么是“压力—控制感”模型呢?这种教育模型的家长,注意力就不再是某个目标了,而是回到孩子身上,去关注孩子的压力。我们常常会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是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压力就是自驱型成长的动力来源。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脑科学研究成果:人类大脑的压力反应系统会通过两种激素来影响人的行为,一种是肾上腺素,另一种是皮质醇。就是这两种激素让压力呈现出了两面性,肾上腺素是可以激发潜力的激素。当遇到危机时,压力反应系统会迅速释放肾上腺素,让人产生平时无法发挥出的潜力。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的话,皮质醇就会被释放出来。这种激素本来是帮助人体应对高压环境的,但是如果孩子体内的皮质醇持续几周、几个月都很高的话,那它就会对人的记忆能力产生影响。如果压力因素能够很快排除掉,孩子体内的皮质醇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样的话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损害。甚至,产生压力的意外事件还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压力了,也就是说孩子在压力中成长了。
让家长关注压力,不仅仅是因为压力可以为成长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压力的另一面,它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压力分为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正向压力就是已经训练了很久,马上就要上台表演节目,心中既兴奋又紧张的感觉。这种压力往往可以让孩子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让他表现得更好。可承受压力一般是指孩子需要面对自己控制之外的情况,比如在学校里被别人欺负等。这种压力虽然孩子很难自己应对,但是有成年人在旁边支持和帮助的话,反而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坚强。毒性压力就是会带来危害的压力了,要么是遇到了严重的侵害事件,要么是在没有帮助和支持的情况下长时间地承受压力。这种压力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变得敏感脆弱,甚至会给大脑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要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正向压力,在遇到可承受压力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毒性压力。
把握管度
培养自我控制
作为老师,经常有家长会问我:“老师,我到底要不要看孩子做作业?我不守着他,他就不好好做。”“我家孩子学习不好,别说上大学了,以后可能高中都上不了。”你总能从家长这里感受到他们的育儿焦虑,书中并没有具体告诉我们如何管孩子学习的`方法,而是告诉我们要切换教育观,孩子成长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好明确的基本规则,同时要牢牢记住,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一个顺从的孩子,而是为了培养能够理解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行动和理性交流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要管的是孩子选择的问题。作者在书中给予的建议是,在管孩子时适合采用以下三条规则:第一是“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第二是“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第三是“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即便不那么明智,也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其实就是告诉家长要相信孩子有处理好事情的能力,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支持孩子的正确决定,培养孩子拥有承担犯错的责任意识和在错误中成长的能力。
女儿从小就比较容易冲动,在情绪控制方面不太好,遇上一些不顺她意的事情就容易发脾气。以前我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但收效甚微。每每此时,我的父亲就会说,大一点就好。看了这本书,我惊讶地发现没有看过科学育儿书籍的父亲话中的道理。大脑中帮助解决压力的主要是前额皮质,它和人的认知功能有关,负责组织规划、判断决策,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冲动。但是,它一般要等到32岁才会成熟。我跟孩子一起学习书中的脑内乾坤图,告诉她你有时候情绪控制不住是正常的,没关系,但当你控制不住想发脾气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让杏仁核控制了你的大脑哦。现在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确实,在情绪控制方面也有所长进了。有些问题就是时间问题,你焦虑也没用,静待花开是有道理的。
满足需求
建立内在动机
是否只需要关注压力,把握管度,孩子就能自驱成长了呢?其实还没有,还差一步,那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动机。就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愿意自己给自己设立挑战、解决挑战。怎么做呢?书中给予的建议是要满足孩子3个重要的内在需求,分别是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
自主需求,就是在孩子面对挑战时,为他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他可以自己选择,这其实就是让孩子有掌控感。比如在学习方面,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所付出的努力也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驱使,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和夸奖。
胜任需求,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挑战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并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认为自己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家长帮助孩子满足这部分需求的时候,其实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为人父母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多多支持孩子去发展胜任力。
归属需求,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爱的。在孩子拿到一个不理想的成绩时,不要责骂,而是问问孩子:“你对这个成绩满意吗?你是否需要我给你什么帮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失分原因吧,说不定在你下次考试时能帮上你。”传递给孩子的关爱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
正所谓自律者不一定优秀,但优秀者一定自律,而自律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驱动。天底下的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么,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自律者,是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做得最重要的事情。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你的成长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做成长型的家长吧!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4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是《自驱型成长》,使我收益颇多,借此机会推荐给大家。
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一位是青少年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方面的专家奈德约翰逊。他们在儿童教育领域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之所以推荐这本关于教育理念的书籍,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教育鸡汤,而是建立在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前沿知识之上,结合数千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案例研究,分析拆解培养孩子自驱力时面临的真实问题,并给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所以这本教育书籍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地、真实地、系统地。
本书的核心观点:要培养自驱型成长的孩子,家长要爱得科学、爱得长远、爱得温暖。
第一: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有了积极性,做起事情来才会一帆风顺,主动克服困难。外部驱动就是压力,一旦撤销,孩子就会像弹簧一样弹得更高从而不受控制,若长时间的施加,则会被压缩无法弹起,只有孩子充满内驱力,有了积极性,孩子才会感觉做事的时候总有东西在指引着他,有自主能力,帮助孩子战胜以前无法战胜的困难。
第二:家长要做“顾问型父母”,如果你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欲。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正如埃克哈特托利写过:“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我们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我们只是孩子的顾问,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孩子指路,而是帮助孩子获得找到自己路的能力。
第三:孩子缺乏控制感,可能会呈现出两种极端,有些特别完美主义,被迫追逐名利,甚至压力太大而生病;有些对事物毫不关心,做一些不着调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控制感,让孩子觉得一切事情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他做事才会有足够的信心。
第四:权威型的管理。权威型的管理就是支持而非控制。父母不断地介入是一个恶性循环,父母学会放手,学会不要那么专制,也不是完全地纵容,这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愿我们的爱都能驶对方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自主成长,享受自主成长,成为自己的主人。
【读《自驱型成长》有感】相关文章:
《自驱力》读后感04-26
自驱力读后感11-04
《自驱力》读后感范文12-16
自驱力的读后感范文03-30
自驱力读后感7篇09-11
《自驱力》读后感(精选21篇)08-23
自驱力优秀读后感范文10-28
实施“内驱型”教育开辟一条高速航线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