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1-23 08:47: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集合4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集合4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寻找“红色中国”的真相,只身闯过重重封锁,前往陕北苏区,并在那里生活了四个月。之后他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即引起轰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窗口,效应一直延续至今。

  书中采用了很多珍贵的纪实照片,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情景。比如全书第一张照片,是毛泽东的半身近照:他略显消瘦,头发有些杂乱,眯着眼睛,嘴唇干裂,憔悴中带着神秘的微笑。我们可以想象,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刚刚走出窑洞,恰好遇见斯诺来访,不经意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彼时的中国,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在陕甘宁会师,东北陷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书,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世界革命的形势如何发展?各方势力如何影响中国走向?中国人民到底怎么样才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侵略者?

  问题的答案大概都暗含在毛泽东疲惫而又自信的微笑当中了。作者用这样一张未做修饰的照片,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红色革命家的真实工作状态和思考瞬间,也让读者看到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缩影。

  书中关于毛泽东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说他在学生时期,就只愿意和朋友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以至于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里,朋友把佣人叫来,谈晚上吃饭买肉的事,让年轻的毛泽东非常生气,后来再也没和这个朋友来往。

  另一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全书的最后一张照片:星期六劳动团。照作文吧片中都是普通军人,大家扛着劳动工具,挽起袖子,在劳动间歇休息。后排站着一些年轻军官和战士,中间是几个少先队小战士,系着大大的红领巾,前排坐着几个一身戎装的女战士。

  这个时期的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完全封锁,供给十分紧缺。一方面,要全民皆兵,妇女、少年先锋队也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大家必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张照片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场景:军人们扛起锄头劳动,队伍中有男人、有女人,还有得意的“红小鬼”。

  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还乐观又团结地坚持下去?作者也在寻找答案。他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他们有的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感召,为了共产主义信念,放弃原来的舒适生活,加入到革命中来;有的是受到腐旧制度迫害,为了同命运抗争,加入红军与敌作战。

  而在访问普通农民时,人们普遍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和其他政权的苛捐杂税比起来,大家都认为红军才是“穷人的军队”——不但赶跑白军,还打日本人。红军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在最困难的时候,红军没有无限制地向群众索取,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存条件,自然获得了人民的拥护。白军的行动,群众会立即报告给红军,红军的伤员也可以在群众家里隐蔽、休养,这也是红军生命力顽强、战斗力源源不断的重要原因。正是“要改变被压迫的生活,建立一个新的制度”的共同信念,把革命者和老百姓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

  这本红色读书别看书名中有中国二字,但其实确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写出的著作。

  1937年英文版由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197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副牌三联书店出版了1937年英文版的中译版。本著作的作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记者,所著通讯话集为书。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主席见面。

  长征?哼,就这连小学全都知道,不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但是你可知道,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群体记忆之一。

  可为什么要长征呢?因为第五次围剿,在前四次的围剿中,红军都几旅几旅地,整师整师地消死国民党军队。蒋介石在第五次战役中对红军大约发动了九十万大军,而红军虽然已发展到八万多人,但枪炮装备参差不齐,怎么能和九十万武装精良的反动派打呢!于是他们选择战略性撤退,反动派怎能放弃,于是便有了这两万五千里长征。

  这长征到底是从哪到哪儿呢?说到这,便是从江西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根据一军团按逐个阶段编的一张精确的旅程表,长征的路线共达二万五千里,大约为横贯美州大陆的距离的两倍,这个数字大约是主力部人的最低行军长度。不要忘记整个旅行都是步行啊!

  红军要想大迁移就首先要粉碎四道防御工程(P184)。果不其然,江西第一道防线于1934年10月21日突破,湖南第二道防线于11月3日占领,一星期后12月南第三道防线也被击溃,广西和湖南的军队在11月29日放弃了第四道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第一个小困难顺利解决。接着红军又大渡河(p188),说服彝族过大草地,躺沼泽,爬高山,单凭穿草地红军一连走十天还不见人烟,这个沼泽迷宫,牺牲了很多很多的战士。

  到现在红军到了甘肃边境,这时有更多的军队阻拦它们,长征的统计数定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场遭遇战,路上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有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占领出62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的军队包围,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十几年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具体见200页)。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孕育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而且为我们留下伟大的长征精神。让我们齐诵毛主席的诗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足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善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让长征精神流芳百世,并且铭刻在每个人心中。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对自己的梦想坚持不变的走下去!加油!勤奋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

  今天的太阳格外的红,晚上的月亮也毫不逊色,而月亮身边的小星星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光芒一闪一闪的,亮的你睁不开眼,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把黄色的星星染成了红色,而红色的星星正照耀在那美丽的中国,这正是我近日读的《红星照耀中国》。

  这部书的作者叫埃德加·斯诺,生于1905年,死于1972年是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他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很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当时名为《西行漫记》,这使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直到现在,在中国人民中间,《西行漫记》和埃德加·斯诺这个姓名都是不可分离的事。

  这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篇名为“政治课”的题目,我在心里想这里的政治课和我们现在上的政治课会有差别吗?上课方法会和我们一样吗?都是中国人在听课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深深吸引着我往下读下去的兴趣,但是我读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他们并没有坐在如我们一样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教室里,而是聚在战地的碉堡里,由指导员和政治委员组织,听课的战士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大多是贫苦农民,他们自带的砖头当凳子,拿着笔记本认真的记录。踊跃的发言探讨,老师们讲的也都不是现在的政治课,而是讲中国解放军打到了哪里。斯诺采访他们时他们的.思想是一致的: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红军是咱们百姓自己的队伍。这是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这样的信念我们的队伍一定会带着人民走向光明的。

  在这本书里,有一点我感触很深,斯诺和红军农民的谈话,斯诺来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一路只能借宿在附近的茅屋,而在那里借宿的时候也同现在不一样,当今如果你在非亲属家借宿是要花费的,尤其是度假村是要天价的。而在那个年代我从斯诺笔下看到农民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你吃,并且不收一分钱,还给他们一间新屋子,铺上一张新毡子,让他们睡,并且每天都会按时有人来给他们做饭,他们爱和斯诺闲聊,比如:美国那里种不种庄稼,有没有玉米,小米,有没有养牛,马呀,还问有没有鸡,最后在斯诺走的时候还送上一些干粮和水。

  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透过斯诺打开的一扇历史之窗,我觉得那时候的人们可真是辛苦。每天一大早起来去干活,晚上很完才回来,虽然朝不保夕,但都能够热情的投身到战斗中,坚定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必胜的信念。那时候像我们一样的孩子是没有我们这样安逸富足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正是验证了当时的信念。在感触之余,不禁深思:我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铭记斯诺这位国际友人,让红星继续闪耀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

  近日,朋友赠送给我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令我兴奋不已,带着迫切的心情想了解书中讲述的历史故事,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那个特殊年代如何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如何用一颗颗闪亮的红星将黑暗驱逐,如何将多灾多难战火纷飞的旧中国引向光明,如何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该书被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1979年再次翻译成中文,之前的《西行漫记》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已引起强烈反响,给全世界各地受剥削受压迫国的民族带来曙光,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读者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励着奋斗在前沿的各界人士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先生越过层层封锁,乘坐列车、卡车、骑着一匹老嬴的战马来到红区延安,开始了他长达四个多月的对红区延安的采访活动,与中共领导人、红军战士、红小鬼、当地农民有了直接接触和思想沟通。同时为向全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外敌入侵,推翻长期以来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所做的壮烈牺牲和卓越贡献。

  延安,是中央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艰难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工农红军的会合点和落脚点,也是红军战士战斗的总指挥所,聚集着许多进步青年,他们多是贫苦穷人出身,为摆脱封建制度压迫、争取人类自由,参加了革命队伍。红军领导人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生活阅历、身经百战、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指挥官。埃德加·斯诺先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彭德怀、徐向前、任弼时、徐特立、贺龙、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人在一起共同探讨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主要问题。尤其是毛泽东主席当时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国政府的政治观点最为准确,今天读来仍然可以借鉴,更加令人精神振奋,这充分反映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远见卓识和英明伟大。

  朋友们,当你吃着美食、跳着广场舞、对着智能手机扭着屁股拍抖音、或在各种娱乐场所尽情洒脱、或到景点游玩心中充满幸福感的时候,是否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如果你还在抱怨生活艰辛、怀才不遇、处境不佳等等,你就认认真真读读这类书吧,也许你会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如果你身居要职,只想过过官瘾、振振官威、在其位不谋其~的时候,是否想过你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该滥用!

  当年,这些仁人志士中有些人家庭条件很好,但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选择了革命道路,为建立新中国立下功勋,是人民心中的大救星。

  看如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些年轻人却还嫌这嫌那,抱怨他人,甚至沉迷于网吧、闲逛,终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看看这本书中的红小鬼,他们小小年纪就投身革命,在革命队伍中不断学习进步,驰骋疆场,同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在中国人民解放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被教育部列为中学生课外阅读著作,这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了解新中国、奋发向上、缅怀先烈、热爱祖国的最好方式。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08-0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24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9-06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1-1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15

[精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16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1-02

党员《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8-24

【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03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热门】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