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字经读后感最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读后感最新1
国学《三字经》中包含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异常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经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读后感最新2
一本好书能改变以人的一生,能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书中的奥秘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究、斟酌。
我读过许多课外书,其中我影响最深的当数《三字经》。书中的一字[篇1]句所还有的深刻哲理让我受益匪浅。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表现吃了古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这与西犯法国家认为人的天性是邪恶的思想有着天壤之别。仔细想一想,的确古人的智慧是多么高深。试想一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人生还是一片空白,根本不懂得去算计别人,哪来的肮脏邪念,更不会有违法犯罪的念头。但后天的环境改变了人性也会随之改变。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便会出现人们所谓的善人与恶人、好人与坏人。从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的比较之中不难看出古代中国人与西方人思想、文化的差异,凸显出古代中国文化的独特与博大精深。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折射出古人提倡尊幼爱幼的优秀品德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每当读到那里,我就有种想起了孟子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于是那许多诸如此类的文章便在我的脑还里浮动,我便产生了对古人的敬畏之心。
【三字经读后感最新】相关文章:
三字经的读后感05-13
三字经读后感08-24
《三字经》的读后感08-20
《三字经》读后感08-15
三字经读后感05-17
《三字经》读后感06-30
考场三字经08-16
《三字经》读后感【推荐】09-13
三字经读后感【热门】03-21
三字经读后感【精】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