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1
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出生在那个年代,狭隘、勾心斗角、缺乏自由。
很久没有看这样让人欲哭无泪、让人沉思压抑的电影,对我而言,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思辨上,都是一个锻炼。
我所在的家庭,我的爸爸妈妈,真的在用爱抚养我,他们让我相信世界的美好,他们让我相信努力的力量。但独自闯世界的我,已经不能再在自己的身体周围撑起屏障了,不能再继续无视光明里的黑子了。我在成长,所以不能再逃避。也许这正是我喜欢法律的一个理由,也许这正是我选择这门课的一个理由。法律决不是门想当然的学科,它直面人生,人生的角角落落,苦难、善良、邪恶……我不想浮躁浮夸的苟且于世,我不想活的不明不白,或许法律能让我成长起来。
颂莲曾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心强气盛。我们对影片的开场白或许仍记忆犹新:“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尽管有这样的感叹,想必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真的就是一场短暂的游戏吧。渐渐地学会争斗,又渐渐地在其中迷失,最后渐渐地看清了这个大院的本质,却也晚了,也毁了。“点灯、灭灯、封灯,我是无所谓了!……我就是不明白,在这个院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女人的悲剧!看影片的时候我想起了《红楼梦》,那是一本我没有看完过的书。现在想想之所以看不完,有年龄的.原因,有阅历的原因。现在的自己在渐渐明白一些问题,认清一些事物的本质,所以才会对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更感压抑。时代已经变了,在这个时代高喊“女人的悲剧”有点不自然了,除非在一些落后地区。传统的中国,女人算什么呀!没有独立的权利,没有自由,而且由于这些人权的缺乏,女人本身也变得“贱”“卑鄙”“肮脏”。这也不是传统的全部,但这是中国传统色彩的一部分,浓妆艳抹背后的凄凉,豪宅大院里的畸形人生。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2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这说明年味已经很浓。我和爸爸准备到奶奶家挂红灯笼。
前几天,爸爸在街上花40元钱买了两个大红灯笼,今天要挂在奶奶家的大门前。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很爱面子的。新建的三层小楼,室内装修一新,电器设备、自来水设备、现代化的厨房设备真让我大开眼见。上下五六百平方的面积,楼中楼,既明亮又宽敞。今天我和爸爸要给奶奶家挂上两个大红灯笼。
到了奶奶家,奶奶见到我,笑得合不笼嘴,本来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个劲地夸我懂事。我把灯笼撑起来,拧上金黄的穗子,又套上顶部的盖子,爸爸用铁丝把灯笼串起来,做成一个提手。爸爸一旋转红灯笼,一个火红的球在奶奶眼前飘起来。奶奶简直看呆了。可以挂在奶奶家的大门前了。门头上正好有两个挂钩,看来是奶奶早有计划。爸爸把两个灯泡接在灯笼内,我一按开关,呵!真是漂亮!两个灯笼顿时华光四射,虽然是在白天,可我分明看见奶奶脸上红光满面,那不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的光彩。奶奶一个劲地说“好!好!”。
吃饭时听奶奶说,挂红灯笼是她六七十年的梦想。奶奶小时候看见大财主家门前挂红灯笼就很羡慕,那时就想,如果自己家门前挂红灯笼该多幸福呀,天天看着大大的红灯笼即使喝水也是甜的`。没想到今天,自己能在三层小楼门前挂起红灯笼,这可比旧社会的大财主的砖瓦房可阔多了!
是呀,这些年农村的变化真的太大了,奶奶的确富了,有了钱谁不想在人前显示一下呢?当梦想真的变成现实时,怎么不让奶奶陶醉呢?我终于明白奶奶为什么那么喜欢红灯笼了。
红红的灯笼高高地挂在奶奶家的大门前,是那么的红,是那么的红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3
希区柯克用颜色来讲故事,而在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主要两个颜色-灰与红起的是什么作用呢?在电影里的颜色分色光与色素。色光主要是通过滤色片给整个镜头,或镜头的某一局部加上一层颜色,另外一种颜色我们叫色素,就是被摄体本身的物质对光的接受所带来的颜色。马摩里安的彩色影片《荣誉场》(BECKYSHARP)里英国威灵顿将军举行的宴会就是有意识地利用色素来造成效果的。这部影片是最早用染印法拍摄的影片,即当时号称的七彩影片。导演给参加宴会的女宾规定了几种服装的颜色,红、黄、蓝、绿、白。当威灵顿接到拿破仑又卷土重来的消息后,他要求所有的女宾退场,只留下他的军官。那时的英军的服装是红色的。当女宾退场时是按颜色退的,最后当女宾的`所有的颜色都退光的时候,大厅里就剩下一片红。安东尼奥尼甚至喜欢用人为的方法把他的环境变成某种颜色的。在《放大》(BLOWUP)就十分明显。张艺谋的这部影片选择了山西财主的一个大院,叫乔家大院。由于那里的砖瓦都是青砖青瓦。所以这个大院全是青灰色的。这么好几进的,盖得方方正正的大院只有一个出口。
这就是影片中的人物生活的环境。不注意看,还以为是黑白片呢。在这灰色的环境中出现一点红。你有什么感觉。我不强加于你们。你把该片的整个故事和这两种颜色结合起来,你有什么感觉呢。那些不懂视听语言的电影专家们在《大红灯笼》出来以后,又唱起“形式大于内容”的老调来了。他们居然会把色彩,取景和机位的特点当成是形式。又是把形式和内容分了家。他们不是都懂得辩证法吗?且不谈系统,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也说,形式是实质。
我觉得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的色素用得非常好,再加上他那准确的机位,把他的中心思想全都体现出来了。至于中心思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求统一。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4
这是一座没有春天、没有阳光的宫殿。想起《围城》里的一句话:在外面的人想进来,在里面的人想出去。这是一座为女人们挖好的陷阱,而挖井人就是那个一直都没有露出正面的老爷,那个老爷似乎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也可以看作是随意把玩人们命运的那只无形的手。
我并不认为张艺谋单是为了反映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以及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残害。在我看来,或许影片可以推而广之为一部表现人性深层意义的作品。那座大院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容器,也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那个老爷似乎是个可敬、又可怕的“观念物”,或许可以看作我们常说的“命运”这个东西;在世界这个大容器里人们之间进行的是怎样的角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场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战争中,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就像大院一样从来不会有阳光照进来,人们只能从泛着红光的灯笼里看世界,灯笼也成了人们生活下去的唯一希望,连灯笼也没有的人生岂不像大太太那样成为一个躯壳?
影片中除了红灯笼照耀下暖洋洋的景象,就只剩下夜里冷光环绕下的高墙,冷蓝的基调有时会有三太太一席红衣唱戏的身影,有时会有颂莲孤独地站在屋顶的弱小背影。唯有大少爷出现在屋顶时,在颂莲和大少爷中间有一缕细小的阳光透进来,颂莲的脸上也有了难得的笑容。可惜这一刻毕竟是短暂的……
所有的人都是命运的受害者,人们却不知究竟地在命运的大潮里相互残杀,相互战斗,到最后都一一丧生于命运的洪流中了,在这个世界里清醒者是痛苦的,反抗者是勇敢的.,遗憾的是再清醒的反抗者也逃离不了命运的捉弄,他们往往比固守陈规、无所事事的人陨落的更快、更早。在这暗灰色的世界里,唯有红灯笼提供了一点温暖,而红灯笼却是命运之神为人类挖下的陷阱,外面的人看着里面灿烂的景色很迷人,里面的人被这种完美的风景压到窒息。人类社会以这样的方式循环往复着……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06-03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08-25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800字(通用5篇)06-07
大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08-05
大红灯笼高高挂读后感07-21
《大红灯笼高高挂》读后感01-20
《勇士》观后感勇士观后感11-15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观后感02-19
《教育的意义》观后感-观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