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角色》有感

读《角色》有感

时间:2024-03-29 13:03: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角色》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角色》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角色》有感1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一篇美文,它的名字叫《妹妹扮演的角色》。主要介绍了在一次募捐演出,妹妹很幸运的成为了里面的演员,但却演一只叫做“危险”的小狗。妹妹起初很不高兴,然而经过爸爸的劝说后将小狗演得惟妙惟肖。而爸爸的教导也只有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小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读完后,我感慨万千,是啊!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哪怕你连一句台词也没有。我们自己也何尝不时如此呢!我们自己的角色有时很渺小,但当你充满自信去将自己的角色放在班级第一、年级或者全区第一,你就会获得成功。

  在文中,正是因为妹妹的自信、勤奋才使得她成为整场戏中名副其实的'主角。文中的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危险”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惰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的动作,惟妙惟肖。正因为妹妹将自己的角色当成主角来演才能成功。我曾经听到一个故事: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位残疾人在纸上,用手写下了两个字——搏击。我想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把自己当主角的心态才让他最终获得成功的。

  同学们,现在你的角色可能很渺小,但只要你用演主角的态度来演绎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

读《角色》有感2

  这篇文章让我学会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再小的角色也可能变成主角。“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可是当定角色那天,妹妹一脸冰霜,我们便小心的问她:“被选上了吗?”她冷冷的回答:“是,他们让我演狗!”说完,便转身上楼。妹妹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人不知道是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与妹妹谈了很久。

  妹妹没有退出,还总是积极参加排练,她还告诉我们她的名字叫“豆豆”。

  演出那天,我去参加了。“父亲”、“母亲”、“女儿”、“儿子”等先后上场。“豆豆”(妹妹)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爬出来,蹦蹦跳跳地跑出客厅,动作惟妙惟肖。

  接下来,“父亲”开始讲故事。当讲到“老鼠”这个词的时候,“豆豆”四下张望,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

  男主角继续讲,“屋顶传来‘吱吱’声。”“豆豆”又醒了,仰视屋顶,发出“呜呜”声。太逼真了!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观众的'心。妹妹的态度改变于爸爸的一句话。

  那句话就是——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是呀,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呀!

  仔细品味一下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主角是什么?主角是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的人。在这场童话剧中,“妹妹”不是主角,但是在观众心中,“妹妹”就是主角。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演的很成功。

  从今以后,我要以文中的“妹妹”做榜样,以那句话为座右铭,来完成、做好我的每一个角色。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演狗之类的角色,我也会尽全力去演好这个角色,我也要抓住观众的心。

  当你在剧中演好每一个角色,在生活中做好每一个角色,你就完全领悟“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条狗,狗也会成为主角。”这句话了。

读《角色》有感3

  我因为生病,这几天一直躺在床上,十分无聊,每天无所事事,只有床头那几本书陪伴着我。今天,无意中翻开了一本名叫《读者》的书,其中一篇文章使我感受颇多。

  这篇文章叫做《父亲的角色》讲的是:一位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学教授,为了自己3岁半的得了尿毒症的孩子,辞了职,天天以卖冰棍来赚钱给儿子治病,那时教授们的`月工资仅有200多元呐!不这样,又怎能治病?他每次卖冰棍遇到同事或学生,都羞愧得无地自容。读到这里,我被这位父亲感动了,他为了自己的孩子,不顾同事、学生的讥讽,不管身体的健康,拼命挣钱,来救儿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父爱呀!

  我接着往下读,“如今那位父亲已经是年逾古稀了,他的两鬓霜白,背脊压弯,由于劳累过度,自己也是落下了一身病。和他儿子同样的许多病友都相继去世,而只有他一人,还好好的,现在已近大学毕业了,连医生都赞叹是这位父亲用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和决心创造的。

  我敬重那位父亲,因为他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他不求回报,不求儿子感恩,只是默默无闻地为儿子尽心尽力,这的确是父亲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我们的父母不也正是如此的嘛?每当放学下雨时,是谁不顾风雨来接我们?是爸爸;每当我们被难题困惑时,是谁来给我们讲解?是妈妈;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是谁来安慰并帮助我来寻找错误!是父母;每当……而我体谅过父母吗?平时懒懒散散,又是吃完饭,连碗筷都懒得收拾,做的家务更是寥寥无几,还动不动跟父母拌嘴,惹父母生气,这都是对爸爸妈妈不尊敬的行为。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多么神圣,我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奉献,改掉以前那些毛病,以优异的成绩和一个全新的我来回报父母。

读《角色》有感4

  我自学了《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一书,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一书中,不仅直言了我们教育面临的现状问题,还为我们教育者进行了剖析,就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挖掘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痛快。长期以来,总是忙碌地奔走在每间教室,深埋在作业堆中抬不起头,虽也学习借鉴着许多杂志上的先进理念,但终不能沉下心来细细地的地思考。近期,得以闲暇品味其独到的视角,对现状深刻的剖析引领我反思那深遂的思想,然而反思的过程却又带着许多痛苦和无奈,现实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宛为一道道无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运用这些新理念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多受益。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内容“新课程实施中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强调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也是学生成长中有益的助力。新课程的实施,必定带来新的师生关系的变化,所以,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我们实行新课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在人格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尊严。学生是未成熟者,在教育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显示其主动性,不能等学生先“尊师”了然后才“爱生”。冰心说,“我一般不讲尊师爱生,我只讲师生是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含着真知灼见,启发我们: 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管孩子,而是爱孩子,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对于教师来说应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不辱骂、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学生,尤其要尊重所谓“差生”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再次,尊重学生还应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师爱应广泛地公平地洒向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在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都是既有权利也有义务的。师生之间互尊互爱,这样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

  (二) 积极对话 教学相长

  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或“灌输”不一样,它是主体之间的交流。目前,“对话?互动”就成了教育过程的核心,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们批判性地讨论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可以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丰富。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中,首先是一个学习者,运用叙述的技巧,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每一个对话空间里都能学会听到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回答,特别要倾听来自“弱势群体”学生的声音,而不能让“强势群体”独霸课堂。其次,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这一角色和以往简单的单纯的“告诉”、“传授”不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加入学生队伍,与他们一块探索,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而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一厢情愿”的“培养”活动,过分强调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局面。教师与学生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三) 交流沟通 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整体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点、思想、知识、情绪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或者因为老师讲得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微笑,多看学生的表情,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课下要多些关心和多些谈话,教师平时应和学生们多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 通过彼此的沟通,更利于师生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教师要学会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心声,面对面平等地谈话,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谈话。像一个朋友般地听学生诉说,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学生目前身心发展的状况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新世纪期待着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个挑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提高自身修养,开拓知识视野,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教育风格,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学生再也不是只知道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情感更加丰富,个性更加张扬。这就必须建立一种以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读《角色》有感5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变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从学生成长的监督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研究工作,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授者,并没所有重视到学生主体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新理念运用到课堂,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为了加深自身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只有完成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工作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应该把自己教书育人当做一件美差事高度投入。要使自己的工作充满乐趣,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研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反思并寻找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性教师对事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和动力,把教书育人当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作祖国美好未来的前景去奋斗,才会有用不完的干劲和乐趣。

  教师是教育创新理念的实践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发展;努力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实践,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切实转变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以此推动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角色》有感6

  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求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今天,当我读到《角色》这篇文章时,就发自内心的想落泪。

  作者借助时光的转变,描写了自己眼中的父亲,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父爱。

  作者一岁时,说他的爸爸是天使,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这一点,我深有感受。自从我记事起,每天爸爸晚上回家,就一定要将我高高地举过头顶。晚上,我只要一哭,妈妈和爸爸就会将我抱起,哼着歌,来回晃,直到我睡着。

  两岁时,“我”的爸爸是超人。作者用“超人”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他眼中爸爸的全能。我的爸爸也是一样。他经常给我买玩具,都是他亲手制做的,他有时还会唱歌给我听,那时,爸爸在我的心中是伟岸的、高大的。

  三岁时,爸爸在我心中是百科全书。无论我提出多么高难度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有时因为我考不住爸爸气得火冒三丈,直跺脚。那一刻,爸爸在我的`心中是万能的。

  四岁时,爸爸是收音机。作者用小孩子说话的方式描写了他是收音机,从“你耐着性子一遍遍的讲着几本…。”可以看出爸爸的爱。虽然我的爸爸不怎么给我讲故事,但我知道他一定是太忙,没有时间给我讲故事。

  五岁时,爸爸是首席大厨。作者描写了他爸爸的手艺,怎么也满足不了作者。我没看过我的爸爸做过饭,但我坚信他一定是五星级大厨。(内容虚构,其实我的爸爸只会煮饺子。)

  七岁时,他是守护神。这句话表达了爸爸在作者心中的伟大,让孩子崇拜 。虽然我的爸爸没有像作者描述的那样,但爸爸用另一种方法传递了他的爱。

  记得有一次,我说我想骑马,爸爸二话没说就开车带我去三四十公里外的查干湖骑马,那时候,爸爸在我的心中就像一轮不会落山的太阳,永远闪耀着我。

  父爱比山高,比海深,永远也丈量不了。

读《角色》有感7

  俗话说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多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暑假期间读了《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这本书。作者那独特的研究角度一下子吸引了我。正如叶教授在导论中所说的,这是一本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

  读完此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的角色。我觉得当今社会教师形象已不仅仅能用“蜡烛”、“春蚕”、“园丁”等比喻来象征。教师的职业使命已与作为人的真实生活及其生命质量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应需具有审美情趣,用心体会工作着是美丽的,并学会用生命点燃生命,享受奉献之后的快乐。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到愧疚,平时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是感觉到压力太大时,便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情绪也随之低落。这不正是对自身的定位,对教师价值体现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吗?其实想想与孩子们融洽的相处,回顾他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和甜美的话语,看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呢?热爱着并真诚地奉献着,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我又何愁寻不到无穷无尽的尊严和欢乐呢?

  书中还阐述“育人”固然重要,但“育己”却不容忽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育己”应先于“育人”。因为它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方面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自我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是教师的权利,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另外作者站在教师的立场,相信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我想我既然从事了这一专业的职业,就要学会不断自我更新,做一个和阅读相伴而行的教师。

  “读书,读书,再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经验;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胜任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让我进一步意识到提高自身素养是迫在眉睫了,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阅读”对一位教师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教书就必须先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呢?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要不断读书,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研究,有自己思想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通过不断学习,我已经找到了阅读的幸福感,而这些幸福感必将激励我不断阅读,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并最终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

  读了这本书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添师德魅力,才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深信,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快乐。”才能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成为充满人类智慧和人性光辉的职业!

读《角色》有感8

  走进新课程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课程改革中我感悟最深刻的就是师生关系的转变。我在刚刚参加工作后,总是认为教师主要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要把课程学好,把思考题做好提供给学生,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听多记,课堂强调的是学生要注意听课,认真做好记录,把老师传授的东西尽可能多得记下来,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把老师解题技巧、方法用上。

  然而,在接触新课改以后,我逐渐地感觉到,我原来一直是过去式的教师,而不是一名现代新型教师,而且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开始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在这期间我有了新的感悟。

  以前我以为教师离不开讲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教师应该是离不开学生,课堂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例如:我在讲《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提前让学生排练了一个小话剧,学生积极性很高,广泛参与,一堂课既轻松又自然而且课堂氛围非常和谐,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传播知识的方法多样化,要传授给学生“渔”而是不是提供“鱼”。作为一名新型教师,我们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则只能是观众。在传统课堂,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顺应课改的需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才会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活跃,才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也才可以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读《角色》有感9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教师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须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理解的、建设性的双向交流关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学生学。”关注每位学生,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灵活,师生之间共同学习,从传授型向合作型教师转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大多数学生是观众与听众,课堂较枯燥,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因此,作为教师,确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奉献型教师向社会型教师转变,从输出型教师向指导型教师转变,从执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从权威型教师向威信型教师转变,从传授型教师向合作型教师转变。

  政治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重视培养道德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政治教学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践,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让教师的教育观念活起来,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才能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意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培养。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多视角的反省。

  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这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读《角色》有感10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被孤立的提出的,而是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针对教师角色的改变,文章共提出了五点建议:从奉献型教师向社会型教师转变,从输出型教师向指导型教师转变,从执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从权威型教师向威信型教师转变,从传授型教师向合作型教师转变。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谈谈我对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的理解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从奉献型教师向社会型教师转变。过去我们对教师更多的称赞是乐于奉献。但是对奉献的过度强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认为自己的附属人格便是奉献,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在奉献着。但这样的想法是危险的,容易让我们固步自封。我们奉献的对象是学生,但要奉献得好、有效,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例如在对待教材方面,我们要活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要把教材内化为白己的素质。此外,社会型教师注重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奉献,它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课程设计也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从输出型教师向指导型教师转变。传统课堂形式主要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老师占据了输出的主导地位。但是任何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学习的渠道也有所增多,老师和学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一个老师的智慧是有限的,一班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从执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执行型教师是以既有的教学经验,实施既定的教学计划,这样就会出现老师讲课内容与学生想听内容的不吻合,脱离学生的学情,课堂不够高效的问题。教师的反思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课堂回馈,有针对性地改进,使得每一次的教学都能有所进步,都能更贴合学情,课堂也日益高效。

  从权威型教师向威信型教师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一方面是由老师的地位决定的',另一方面老师自身的素质、学识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远比通过所谓教师的地位更有意义,更能让学生从心底敬佩,并且影响也会更加长远。

  从传授型教师向合作型教师转变。重视和学生的合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比如,课程改革启发我改变了以往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状况,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距离,使学生在学的时候有现实感,感觉身处实际生活中,学习自然轻松愉快。

  通过读新课程改革下这篇文章,我得到了很深的启发,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不息,教学不止,生命有境,教育无境。

读《角色》有感11

  一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角色游戏的含义,角色游戏是学前幼儿按照自己的医院,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是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在线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形式。里面还讲到角色游戏的特点、结构、内容、作用、指导原则等等。

  其实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角色游戏,在小班,孩子喜欢玩娃娃家,幼儿在游戏中“娃娃家”扮演爸爸、妈妈,模仿家长做家务,照顾宝宝;在中班,孩子喜欢玩餐厅游戏,扮演客人和服务员;在大班他们喜欢玩小诊所的游戏,在“小诊所”游戏中,他们扮演医生和护士,模仿医生和护士为患者治病的情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发展了幼儿的沟通协调的交往能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情况能反应出幼儿人机智能水平的高低。那么怎么支持和引导?

  一、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丰富

  二、游戏场地和材料的准备

  三、引领幼儿选择游戏的主题和幼儿共同合理分配角色

  四、通过介入丰富游戏内容

  五、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以上就是我对角色游戏的支持和引导做个感想,大概的概括出角色游戏的支持和引导一些方法,可能存在一些不存之处,请大家多多支招。

读《角色》有感12

  《妹妹扮演的角色》是一篇记叙文。文中说的是一个女孩看见了学校招演员的告示,自信地去报了名。可结果却让她大为失望,因为她的角色是一只没有台词的狗。最后经过父亲的劝说,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每次都认真排练,最终从一个一言不发的配角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主角。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是主角当然也包括我。记得是上次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我虽说学得不错,但因为是年级性的比赛,我也没有多大把握。老师把我们班里数学的前三名当重点来抓,我这个第四名只有忍气吞声。虽说是忍气吞声可我也时时刻刻在努力,力争超越自己,让老师对我刮目相看。一周的`学习告一段落,回到家我的眼睛死死盯在奥数书上,看见一道道例题。一天两天……终于到了考试的时刻我自信的走进了考场。因为我坚信我并不是配角,我有能力成为主角。卷子发下来了,我仔细地看着每一道题,好像每一道题都见过似的,我仔仔细细地把每道题写完……

  结果出来了,我们所有人拥挤在走廊里看着排名,李昂年级排名29名。但当我寻找我们班的前三名时,却发现他们都在我的后面,41、69、52……我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我是主角”我大声地对自己说。

  通过这次竞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用心去扮演你的角色你就有可能变成主角。

读《角色》有感13

  近期,我看到了许多警察同志光荣的事迹,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几天刚刚看过的《我的角色变形》,是的,一个警察同志能变成“警察妈妈”、“警察闺女”,可见,程倩是付出了多大努力呀!

  20xx年6月,刚来到长庆兴隆园社区警务室,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信任与认可,在程警官眼中看来只有“事儿中见真章了”。

  在这些事中,我看到了程警官善良的一幕,在一天晚上,孩子们早都放学了,而一位老人的孙女到晚上还没有回来。于是程警官跑遍社区每一个角落,最后终于在露天体育场里找到了老人的孙女李羽萌,小女孩刚开始见到她的时候,眼睛里有光亮闪过,并且告诉程警官她们学校明天要开家长会,她没有妈妈,不想回家也不想去学校了,程警官看着孩子伤心的哭泣,母爱的本能驱使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明天她给孩子去开家长会。后来,程警官才从奶奶口中得知,小女孩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所以小羽萌一直与奶奶住在一起。从那以后,她一有时间就去陪小羽萌,和她谈心,给她辅导作业……自然的就从“警察阿姨”变成了“警察妈妈”,日子久了,她们之间的母女感情也愈发深厚。

  她的这些举动也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从事这份工作以也十五年了。在这期间他当了八年的.刑警,七年的治安警。这么多年来,他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多次一家出去游玩爸爸都不在场,只有我们知道爸爸这是为了我们人民的幸福呀!记得有一年,我过生日那一天。爸爸突然接收到了上级领导的指令,全体警察出动,竭力搜捕嫌疑犯,无论怎样,都要在72小时之内找到嫌疑犯,因为只要这个人在世界一天,就会有许多无辜的人丧失生命。所以爸爸接收到命令后二话没说就冲出了家门。我知道爸爸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危,牺牲了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

  程警官从事这份工作也六年多了,她一直在为人民服务;一直在为人民排忧解难。警察一心向党,保卫祖国,舍小家为大家,即使是遍体鳞伤也不喊一声痛。我要向他们学习无私为公的精神,长大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像爸爸一样当一名合格的警察,保卫家园!

读《角色》有感14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个情节简单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故事《最普通的角色》。这个故事虽然很简短,却在一件小事中让我们悟出了一个大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胖胖放学回家对爸爸妈妈说,他们幼儿园要选小朋友当演员跳舞,还要挑选几个敲鼓的。明明兴奋地说他想要当演员,如果老师不选他,那么他就当敲鼓的,因为他力气大。过了几天,胖胖兴匆匆地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他选上了,爸爸妈妈问他是演员还是鼓手,胖胖响亮地说老师叫他当观众。爸爸妈妈听了直摇头,说这孩子真笨,老师怎么能骗他。奶奶却很高兴,说只要孩子高兴就行了。胖胖很开心,他说那天一定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要为演员和鼓手鼓掌,他一定要拍得最响。

  是呀,幼儿园里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去当演员和鼓手,还得需要观众。演员和鼓手的表演就是个观众看的,所以说有观众的存在,这场演出才会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场演出下面的观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最普通的角色》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

  我觉得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鼓手和演员,还需要观众的存在。如果没有观众,那这只能是一场没有人关注、没有意义的演出,即使台上的演员是多么亮丽。因此台下热情的观众也是重要的。所以,观众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即使是别人认为最普通的'角色,只要我们自己认为不普通,那么,我们就不是最普通的角色,而是自己的主角了。只有做好自己的主角,梦想和愿望才能成功,演好自己的主角比演好别人的主角更重要。

读《角色》有感15

  今天,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篇文章,它名叫妹妹扮演的角色,我读后感受颇多。

  这篇文章讲述了妹妹因为演配角——狗很不高兴,然而经过父亲的劝说后积极排练,认真表演,最后获得了成功。后来作者知道了父亲那句改变妹妹态度的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读后,我想: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么?虽然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但是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博得人们关注与赞赏。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一件事:小学二年级,我因为搬家转学了。来到新的'学校,我很陌生,没有人理我,但是几个星期后,我的优异成绩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也有大批的同学与我交友。就连从不和我说话的同学也夸夸其谈地说:“徐冉,那是我朋友。”大家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瞧,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我用努力换来了别人对我的信任和赞赏。你知道“新东方”的校长吗?他曾经因病休学一年,复学后被所有同学忘记了,没有人理他,但是通过努力他成了名。这时,所有的同学奇迹般地都记得他了。

  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开始都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博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赏,才能当上社会的主角!

【读《角色》有感】相关文章:

读《团队角色:在工作中的应用》有感07-19

角色的作文02-15

角色作文12-16

浅议小学低段如何分角色读好对话08-24

互换角色09-06

角色优秀作文08-20

(经典)关于角色的作文02-04

关于角色的作文12-04

多个角色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