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

《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

时间:2024-05-06 07:39: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

  解读到最后的时候我已经很慌了,因为我没有从这篇文章中读到隐蔽的信息,我悲哀地发现我就是那个一般的读者,我从文本中“了解到,本文以邮差先生的所见所闻所思,展现了小城宁静、悠闲、舒缓的生活情调。邮差先生送信时的悠然自得,他善良温厚、乐观开朗的性格,可能是留给读者的主要印象。”

  罗老师在文章中写到:深刻的,总是隐蔽着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对罗老师文中的观点,我也有着自己的见解,看着群里对罗老师的各种花式赞美,我是心虚的,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没有争鸣哪来的进步?

  在“小城的环境”这一部分,罗老师写到“这个小城带着鲜明的农村气息,这不是一个现代城市”、“这个小城并无发达的工商业,甚至可能没有车子。这个小城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本质上只是一个农民的聚居地。”

  这篇文章写于1942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真实情况可以参照电影《1942》。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老城上初中,那时的胜利中学附近连条像样的柏油路都没有,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时间追溯到五十年前,偏远小城“带着农村气息”不正是真实的写照吗?我女儿在上海上学时,我去过市中心的老校区,但据女儿介绍,她们学校1951建校的时候在郊区,即便是有着“十里洋场”之称的大上海,相比于现在的繁华也不值一提,更何况是一个偏远小城。

  个人认为细读文本不错,但还是应该忠实于文字材料,不能在原有文字上附加信息之后再分析。比如,教学《愚公移山》时,你如果加入环保意识,认为移山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就会有失偏颇;学习《背影》时,你不能加入交通规则,认为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有碍交通安全,也会贻笑大方。

  还有“城里的人们,对不安是本能地回避的。”有谁能做到不回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要不那么多的祝福词语就不会在各种节日铺天盖地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自古以来就有,而且会一直延续下去,回避不安同样如此。这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不需要深究吧。

  在“贫穷与对钱的关注”这部分中,“可看出这里的人们是比较贫穷的,生存是最重要的主题。”再回到写作时间,这个答案呼之欲出,即使是到了现在,生存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家长的诉苦怨言、老太太关心钱的多少,是天天在任何时间、任何城市、任何角落都在发生的日常。个人觉得,作者不过是在通过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平淡,诉说这平常日子的悠长美好。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暗含着作者对中国社会难以改变的悲观预期和深刻洞察。”“他其实是试图勾勒出一个封闭落后的、对外部世界无知且缺乏想象力的中国社会图像。”

  对于这个结论,我一方面敬畏,因为这是我没有理解到的隐蔽的意义。另一方面,我还是认为“展现在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净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更合理。当然这个答案也不是我得出的,这篇文章曾出现在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上,这是试卷的参考答案。

  “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作者的福,更是作家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家可以享这样的福。”可能我离这样的境界还很远,任重而道远,努力吧!

【《隐蔽着的意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注意隐蔽条件02-22

你在绿芜中隐蔽光辉作文03-20

《风筝》读后感,隐蔽战线的真实人性08-12

你在绿芜中隐蔽光辉高一作文08-18

比的意义08-16

读《生命的意义》有感:活出生命的意义08-18

教案:比的意义08-16

乘法的意义08-16

比的意义-教案08-18

减法的意义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