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1
对于宁远的文字,其实并不陌生,曾经读过她写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书,听她娓娓道来喜欢的事情——读书,做手工,种花,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会让人心生出一种只有在家才有的温馨宁和之感。这本新作《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更是继承她一如既往的平和、冲淡的文风,为读者讲述了日常的、世俗的人情故事,却展现着作者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宁远现在是一名手艺人,她很满足于这一自我定位,也深感自豪。在《手工》一文中,她写道,“我的生活就和手工有了亲密的关系,到现在,似乎越忙还越有做点手工的`需要,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我们生活在一个散乱又匆忙的世界,但在做手工时,我们的内心会自然而然的沉静下来,变得心平气顺,全身心的放松,投入到手工活的愉悦之中,养心养性。在暂离匆匆的繁芜工作之余,享受慢生活的惬意。推而广之,宁远还告诉我们一个悦纳生活的秘诀,“沉下心来让身体投入到一项简单劳动中,精神就会得到放松”。这一语对张惶急躁的都市人,不啻一剂良药,放慢生活的脚步,拾起喜欢的爱好,投入其中,收获一份宁静致远。
除此之外,宁远还是一名叫小练小朋友的妈妈,她和女儿的共同成长之路,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育儿理念。孩子的诞生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极重要的一页,从此我们不再是自己,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是孩子成长途中的感情羁绊。但有时碍于繁忙的工作,却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种种瞬间,以致于会像宁远一样感慨,“总是觉得孩子长得太快,不认真和她相处就又错过什么,那些错过的,永远不会再发生了”。生命中总有得和失,不能完满,唯有时时珍惜和孩子共处的时光,分享各自人生中的喜悦,参与到彼此的生命发展之中,交织情感的纽带,这样才能尽力不留遗憾。
宁远自称“是个农村的孩子”,从乡村定居到城市,她庆幸自己生长在农村,也庆幸有机会进入城市,体味到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忧愁、挣扎和不可思议。她的那些朴实的文字,有着乡野之风的味道,自然、真诚、朴实、温和。乡野生活造就宁远纯朴的生活方式和文字风格,让她学会了和自然相处,悠然地度过一个完整的人生。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2
我看过很多本韩寒监制的书,但我认为《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是给我感触最大的。
书中的二十四个故事来自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情感,代表了不同的人群,也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书中的他们,有的背井离乡,为了梦想和事业在外奔波;有的思念家乡和那一道道家常菜;有的为爱情而付出许多……
他们终究,都是为了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们,都是在成长中跌跌撞撞。
有人会说,成长太可怕,不想成长。可是,我们终归是要长大,成长真的很痛苦,我们要经历诸多磨难,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在成长中,我们会失去很多,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说着说着就忘了,说好的一切,时间一长,全都消失不见了;但同时,我们又会收获很多,不同的好友,新的机遇等等。
我们成长,是为了让自己铆足劲变好,站在不敢想象的人面前和他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站在不敢想象的高度去看这个世界,领略它的美好;是为了让自己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让不了;我们要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不能辜负那些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失望。成长,从来都不是变得面目全非,不是变得极端,变得叛逆,变得和亲人疏离,而是保留住重要的东西,背负着别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奋力前行。当我们转过身去,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和付出的汗水以及眼泪,你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诉任何人,你做到了。
“不要改变你的热血,你的真诚和你的努力。”
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一群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他们是你最忠诚的伙伴,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是你永远的避风港。
“我的朋友就这么多,不多不少,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幸福。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朋友,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总是带着太阳般的温暖笑容,总是“卖萌耍酷,走路带风”。他们是我最温暖的依靠,是我最亲密的家人。
没错,他们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幸福,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他们守护在我们身边,为我们付出,为我们喝彩。我们要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记住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忘了谁说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我想说,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亲情,爱情,友情。但凡是感情,想要长久都一样,就两句话:别听对方说什么,只看对方做什么;别在意对方没做什么,只在意对方付出了什么。这世上没人欠你什么,你也不欠别人什么。一切凭心。所谓珍惜不是小心翼翼,而是自然反应。好好珍惜爱你的人,别辜负他们的爱和关心,别让他们被别人说,看起来好像只狗。”
希望你能走自己喜欢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行自己喜欢的方式。
愿你能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3
经常看一些文章,一般女孩子的说法都是,希望做一个知性的女子。那么知性的女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恐怕又没几个人说的清楚。当然一般的人说不清楚不等于没有人说不清楚,宁远就是少数能够说的清楚的人。究其原因,可以以她的新书《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为证。
宁远是何许人呢?她曾做过大学老师,担任过电视台记者、编导、主播、制片人,获得过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写过几本书,后来辞职,养着两个孩子,开着一家叫“远远阳光房”的手工作坊淘宝店。一个女性能经历过这么多成功,又能转型的这么成功,生活的这么成功,其所写的书也肯定是值得一看的。
这种可看性是在书中有充分展示的。一是她的经历的丰富性。她出生于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但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但是更加让人感到可贵的是,她在取得这么成功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初心,她始终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她在《县城姑娘》中写道,我曾经是个勇敢地成为初春时节第一个换上裙子的不惧怕别人眼光的.县城姑娘,是个有人愿意为我在铁路上打一架的县城姑娘,是个跟着男生听光辉岁月听到哭的县城姑娘,是个整体无所事事却渴望有一天和谁私奔的县城姑娘。
有这种性格的铺垫,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更加顺其自然了。如她在《当我写专栏时我写些什么》里说,每周一是专栏截稿日,我通常会比平时起得早些,洗漱完毕,喝一杯柠檬水,吃一个苹果一个煮鸡蛋,再来一杯豆浆,我的专栏就开始了。当然,为什么作者的专栏会这么的受人欢迎,也与作者的读书生活是分不开的。她在《要是能有时间抽出一本,那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里说,每天走进书房,哪怕是站在书架前一分钟,远距离地看着,闭上眼睛闻闻,感觉也是好的,不比喝一杯咖啡所起到的提神效果差……
这样闪光的地方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我想,作为一个知性的女子,宁远是达到了一种极致的。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4
最近书友会做的读书沙龙活动比较频繁,大家在聊完书之后聊到最多的话题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得上幸福”。这本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好比谈起来理想一样,会有人滔滔不绝,也会有人掩面暗笑。
幸福的生活固然是没有模式的。但于我而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便是最大的幸福。正是在一个略微忙碌但也算幸福的时期,我与宁远的这本新书不期而遇。一看这书名,我心底就“咯噔”一下:这书名就是我的爱。
《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是一本随笔集,宁远把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或有趣的事情分享给读者们。宁远的文字,纯净质朴得一如野外的花朵,清香但不美艳,它不华丽却教人看后分外地觉得舒服。这些生活中的小故事,经宁远这样娓娓道来,倒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一般。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总会希图许多美好的人事物。尽管这看来有些贪心,可到底也是每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书中的一些事情看来多少有些琐碎,但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由这些琐碎的事情拼凑起来的呢?再说,如果换个角度去看琐碎的事情,或许也能看到生活中另外的一种美感呢。
由于书中的.文章,篇幅都不长,所以这本书很适合在零碎时间里阅读。比如之前我在咖啡馆等一位朋友,读的就是这本书。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种安静、质朴、清淡的文字,这也是为什么咖啡馆里的妹子让我介绍一下宁远的新书时,我就特别愿意和她聊天的原因。
这本书里,充满家乡生活风情的那些文章,我格外地喜欢。宁远笔下的乡村、县城、小山坳,每一个地方、每一段故事,都冒着腾腾的热气。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个成都女人真是会生活、懂生活,可其实她做的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和她喜欢的一切待在一起,如此而已。这就好比在这篇书评前面说的那个关于幸福的话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的感受自然不同,但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就是幸福。你喜欢名车洋房,我喜欢笔墨书香,你憧憬钞票滚滚,我向往无拘无束。所谓的幸福与喜欢,本不必分出个高低上下来,心里舒坦了,那就是幸福。
就在刚才,正读这本书时,接到远方好友打来的电话。听着她声音里透着的高兴劲儿,我心里也欢喜得很。等电话挂断,我依然还沉浸在刚才的那股子欢喜之中。宁远说:“任何一种生活,都能找到热爱它的理由。”我发现有灵性的女子,内心总是相通的,比如我那位打电话来的朋友,她只是为了告诉我,自己开的专卖二手书的微店经营得还不错且从中发现了许多乐趣。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能让我们觉得开心。毕竟,不论是我,还是我的女伴,我们做着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们所要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5
难得碰到下班的时候没有下雨,遂决定走路回家。天空的乌云与地面的潮湿相应,生怕走到半路再来一场雷阵雨便脚步加快,然而走着走着看到一丛花开的十分艳丽的时候,心突然就静了。哪怕被倾盆而下的雨淋成落汤鸡又怎样?这一刻我看着这丛桔色的叫不出名字的花时的感动是那么的深刻。但我也知道,这个时刻也许不会被我铭记太久,所有的此刻都将消失于时间的长流之中。
这种感觉在读宁远的《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时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就是读到某些篇章或者某些句子的时候,会有很多有趣的体验,比如说会感动、会难受、会开心、会怜悯、会羡慕等等,这些情绪逐一而来,但是都不会持续很久。大概是因为文章的淡,所以读着读着会让人跳出文字之外,脑海里一下子就会被其他的东西填满。这种淡就像是日常的生活,平淡、细碎,偶尔有小小的波澜也会很快平复下去。而这本书,书写的恰恰就是日常的生活,宁远写儿时的故乡、写父母亲人、写现在的生活、写自己的心情、写事业,把生命中这些重要的时刻都一一记录下来,将流逝的时间凝固在笔端。于她而言,这些短短的随笔文字,是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最好的证据。她把这些记忆封起来,待到以后再回首,或是会心微笑,或是难过感伤。
她写对女儿的爱:“什么叫‘爱得不能自已’,你是那么地爱这个人,科她仍然是另一个人人,哪怕她那么小,还分不清你我,分不清左右,说不来更复杂的句子,对你有那么多的依赖,但她已经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她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成长,这是一种又无奈又美好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对孩子的感觉了吧,像是有了铠甲,又有了软肋。
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回家的路》,她写到以往从老家去上学时坐漫长的火车时的故事,因为没有座票只好坐在两个车厢的过道里,怀里拽着学费生怕会被偷走。那些经历和遭遇,与我大学开学时坐火车时的情状何其相识,于是我的记忆被勾起,所有心酸的过往像是如烟般向我飘过来。而这种时刻,我亦知道,它不会长久,但是会怀念。像宁远所写的:我还是怀念那些在火车里度过的漫漫黑夜,还有那个时候会编故事、被想象填满的我自己。
而她本人,亦像是文字给我的感觉。淡雅、宁静,在时光的洪流中坚持自我,保住本心。做过主播、当过大学教师,然后现在是一个商人。她写字、画画、做手工,一直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舍弃一些东西,得到一些东西,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目标。在我看来,每一个选择都是需要十分巨大的勇气,而她却能够甘之如饴。
这本《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一个最真实的宁远。简单质朴的文字,如同孩子梦境般的插画,还有那些像是呓语般的飘忽不定的情绪,都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温柔的、缱绻的,带着爱意的宁远。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6
文/R郭郭
我所知道的宁远,仅仅是她当过教师,以前是主持人,写过几本书,养着两个孩子,开着一家叫“远远阳光房”的手工作坊淘宝店。人如其名,宁静致远,这是个喜欢远离尘嚣的女子。原来我对于她的知晓竟是如此的肤浅。
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宣扬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欢快而明朗、不争不抢的淡泊。上天给予我们的那些东西,我们用自己的坚持和理解,更睿智地做着自己的决定,和他人无关,和世界无关,高高兴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本书,闲碎地记录着宁远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也在这些人间烟火当中,找到生活的真谛。这是一本散文集,更像是有点自传性质的叙述体。写出来自己的生活状态,处世的一些态度,还有作为母亲对于养育两个孩子的一点感悟。
当了十二年的教师,从体制内出来,做过主持人,也开过服装店,开过农家乐,每次的转变总感觉是一个未知领域的.开启,宁远忠实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换工作是这样,自己成为小手工业者的商人,也是这样。生活本来就不需要已然知晓结局的结尾,那样的人生将会多么地无趣。或许,生活并不喜欢给你安排什么既定的结尾,什么也没有。未知才是神秘之境,才有值得探索的价值。
每一种选择的背后,就是自我内心的狂热的呼唤,宁远就是喜欢这样忠实地做自己,生而自由地选择自己能够选择的方式。很多人不解,很多人跳脚着急,但她总是淡定地安慰旁人,那些世俗所谓的成功和幸福,对于宁远而言,不是她所追求的标准。因为她知道,她所选择的每一步,都是本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虽然不是常人眼中的靠谱,但这都是自己内心呐喊着自由的告白。生活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这份想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的自由。
宁远不害怕孤独,甚至,有点享受孤独。她说:“一个高贵的灵魂也许从来就不拒绝孤独。”孤独并不是可怕的命题,它总是那些精神自由的人们所向往的最崇高的东西。孤独不会伤害我们,孤独所倡导的精神世界的那些自由,只有非常深刻了解的人,才能够懂的,孤独就是生在心里的那一朵孤傲的蔷薇,不需要旁人多少赞叹的声音,只要孤芳自赏,便可感慰人生。
不论这个世界以怎样的脚步前行,我们坐在这里,看着变幻的一切,应该就是自我的生活态度。安静地享受世界的变化,接受每一个跟你一样或是不一样念想的转变,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处世态度。宁远给了我这样的启发,安静地做自己,这样就不至于在今天这个多变的世界迷失自己。
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知道,你要成为谁。遵从内心的哪一点东西,叛逆也好,顺遂也罢,总归是你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那才是需要修炼的那一点内力。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7
每个人对书都有不同的喜好,近来读到了一本书,叫做《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书中是许多不同阶层的人的小故事,或喜或忧,让我感触万分。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话说着很文艺似的,谁不想呢,可是谁没见过建筑工地里为生活奔波的工人,谁又没见过为了多领点工资熬夜加班的白领。作为我,一个初中生,经历的事不多,对生活一窍不通,但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也许能对生活有不一样的理解。
那是寒假的一天,寒风入骨,街上行人不多,都匆匆的走着,我和同伴走进一家小店买拍立得的相纸。店主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微胖的身体,满面胡须,懒洋洋的.坐在躺椅上玩手机,头上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大大的黑眼圈在脸上挂着。我看着旁边有一个小女孩,瘦小的身子,个子不高。她看中一盒相纸,便要取下来,那架子太高,没想到那盒相纸竟没拿稳掉了下来。那店主猛然站起,开口便嚷嚷着让她赔钱,店里其他顾客用惊异的眼神看着他,那小女孩急的快哭了,两只小手抓在一起,眼泪在眼眶内打转。一些好心的顾客劝着那个店主,很久他才肯罢休。
我走出小店,听到不远处传来乐声,走过去看见一个流浪者,弹着吉它唱着歌,路上的行人都匆匆而过,鲜少人注意到他朴素却干净的衣衫。他轻快地骚动琴弦,用清澈的嗓音唱着“没有信用卡也没有他,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可当时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生活确实不易,对于这个流浪者和店主是一样的,但是在我给他钱的时候,他浅浅一声“谢谢”让我难忘,仿佛找到了会欣赏他的歌声的知己。我看见他沧桑的面孔和真诚的眼神,让我再次想起那个店主,这个流浪者他没有像那个店主一样拥有自己的小店,甚至没钱,可是这个流浪者他有一颗乐观的心,没有像别人一样当街乞讨,他拿起那把破木吉他,唱着自己并不光鲜的生活。
我真的体会到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感受。那店主固然是有产者,但是他生活太马虎,太凌乱,太灰暗,对顾客冷漠,好抱怨,没有生意人该有的热情抑或是温和,所以我却更欣赏那流浪者的洒脱,和对梦想的追求。
生活看似很难,其实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少一些抱怨,生活真的很美好。想对那个小女孩说,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各型各色的人,你要去适应和体验;也想对店老板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然后你会很惊讶的发现,周遭的人和事都很棒。不要打着我比别人穷、我做不到、这件事很难的幌子坐在家里无所事事。多少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努力把一切的抱怨变成欣赏。当然,问我该怎么生活,我不知道,也许我会努力让以后的我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你呢?
我想起了熟悉的歌词“生活,生活,会快乐也会寂寞;生活,生活,明天我们好好的过”。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8
文字叙述很简单,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写的随笔。文中写到春晚时还有赵本山真的是好久远的事了,好像自从没有他的小品开始我再没有完整的看过一场春晚,可能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期待的节目了,可能是因为自己长大了,再也找不到儿时盼着过年穿新衣服,爸爸在外面给我们放烟花,回家就已经有妈妈煮好的饺子[爱心],可以通宵熬年的那种感觉了~
“当你温柔地对待生活,你想要它成为什么样子,它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的确你怎么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样对待你。去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好好对待自己。
“有没有时间实在是一个很虚无的理由,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去做,你愿不愿意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你认为美好的'事物上。”生活本身不易,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活着,而面临困难是选择陷入悲痛无法自拔还是勇敢迈出一步去寻找新的机会,才发现生活还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们,那么多优秀、善良的人等着我们,那个牵起你的手就再也不松开的那个人。
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你会快乐更多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9
近日,在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初看简介,以为宁远又出新书了,满心欢喜的等着收书,收到一看才发现,原来这本是《真怕你是个乖孩子》的增订版,并收录了宁远第一本书《丰收》的部分内容,心里不免有些小失望。
将原来那版《真怕你是个乖孩子》翻出来,这本比之生生多了将近一百页,心中默默偷笑,这下可不用捧着两本书,一边读一边还得删除重复的篇章了。一面也有点小遗憾,因为实在喜欢之前那一版,缤纷的内页,稚气甜美的插画,单看书页的颜色,便透着一股子孩子气,宁远身上便藏着这样的孩子气,而这本增订本《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将这份孩子气藏得更深了些,多了些宁静致远的味道。
扒掉书皮,白色的封页中间一张黑白图片,右上角书写:《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宁远著这几个字,一切都那么干净,简而美,愈简单愈自然。
极爱封底的.那段话,“时间万物,花是花,草是草,你是你我是我,只有拥有这样的自由,满心才是欢喜”。
宁远的文字,极少说教,也从未打算用文字做什么人生指导,每个人的人生不一样,喜欢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你的,我的,他的,各过各的,既偷不走也羡慕不来。
他只是有些许闲散的文字,记录下他所喜欢的一切。
那些“世俗的,细微的,家常的,散淡的,”
正如他所说,不是有多爱,只是离不开。
还记得,第一次读《真怕你是个乖孩子》,我自己还是个孩子,读来只觉宁远与孩子的互动真真有趣,如此闲淡适意的生活真真让人羡慕。
如今,再次翻阅时,我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再次阅读到宁远所写的与孩子有关的情节,一幕幕就如同亲身经历一般,默默在心头念到,我家的娃娃也这样。同样作为母亲,总会有这样的感慨:“总觉得孩子长得太快,不认真和他相处,就又错过什么,而且那些错过的永远不会再发生”
即便,时时刻刻陪伴在她身边,还是会错过。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宁远,喜欢她的阳光房,喜欢她家的两个小天使,喜欢她从容、淡定、如水般包容一切的姿态,喜欢她偶尔的任性和孩子气,更喜欢她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人间烟火气。
正如她所说,女人天生不会做选择,但她们早已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就这么简单。
我也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所写的文字,就这么简单。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10
去读这本书,我完全是被书名吸引的,“和喜欢地的一切在一起”这是多么具有蛊惑力的句子啊!我想能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人应该都很幸福,所以,我想读一读关于幸福的故事。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恰好要去长沙出差,就带着它上了飞机。两个半小时的飞行,我读了三分之一的内容。你可能会说读得好快,但我的阅读速度很快,这本25万字的书我本应该读得更多才是。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作者的文字有一股平和安静的力量,一个个不到两千字的短故事常常让我产生共鸣。 宁远是谁?宁远曾是四川卫视地女主播,获过“金话筒”奖,在报道汶川地震期间,被众多网友称为“史上最美女主播”。她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她也做过大学教师,给众多学生讲课;做手工艺品,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她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每天和女儿一起长大,在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美。这些都是我在文章中读到的。 关于宁远搬离城区的部分,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卖掉了在成都市区一环的房子,花费同样的价格在三环买了一套二手房,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一楼有一个70多坪的小花园。她是喜欢自然的,喜欢静静地融在风景里,看书、写作、陪母亲和女儿。日子里能掐出植物的汁液,也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生活如诗如画,是令我无比羡慕的状态。 宁远的写作风格很平实,较多时候是由事或电影、书籍引发的感想,她会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娓娓道来,像讲故事一样告诉你,我看了《飞屋环行记》,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突然觉得应该如何如何生活,或者应该怎么改变。你不要觉得很容易,如果能用这种形式把一个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对方,并让对方不觉得反感,那写作者的功底其实是值得认可的。 她很爱观察生活,看成都人打麻将、八卦或怎么活着,偶尔也融进进去,跟观察里的人说会话,寻找更靠近的角度挖掘,但这种观察从不刻意,就是那种轻轻的、舒适的姿态。另外让我很惊讶的是宁远对于做播音和写作的.两种态度,她说:“我坚持写了很久的专栏,每个周一不到十二点就会准时发给编辑,从未让编辑催过稿,与做主播时截然不同。那时不到最后一分钟我不会上台,常有编导跟我说要对稿,要提前准备,我总是笑着答应,却改不了。”对宁远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她喜欢写作带来的梳理感和落笔前未知,喜欢那种文字记录生活的感觉。 大学同学兼闺蜜好友在书后半部分写她:“宁远有一种让人舒服且感受到温暖的能力,即便是她不喜欢的人,她也会令对方感受到暖意。”我想,这也是我读过大半文字之后的感受。但宁远却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这样,她说自己就是活得拧巴而太过顾及别人的感受。她希望小练可以更自在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小练是宁远已经5岁的女儿)。 她对小练的教育高度人性和自由,反而有一种自己跟着小练在学习的感觉。宁远曾在文章中写,孩子更能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妙。 我想,这是些成长也好,学习也罢都是因为宁远那颗柔软而灵性的内心,她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感知这个世界,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蝇头微利、拍马逢迎这种俗事上。我们都应该修习一颗心,一颗能够发现世间种种美好的心。
【读《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有感】相关文章: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08-17
思品教案-喜欢和同学在一起08-17
小学思想品德《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教案设计08-26
读《阅读照亮教育》有感:和学生站在一起08-12
和妈妈在一起作文07-24
和朋友在一起作文07-24
和朋友在一起的作文07-24
和幸福在一起作文01-20
和妹妹在一起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