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5-15 16:05: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把一部部典籍搬上电视荧屏,是非常大胆的想法;让一位位古圣先贤走进千家万户,是令人激动的创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不仅把这样的想法和创意落到实处,而且取得极大成功,社会各界交口称赞,尤其备受年轻人喜爱,实在难能可贵。

  笔者有幸参与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的制作和拍摄,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的工作方式,亲身感受了他们如何让一部古代典籍“活”起来。节目组人员全身心投入,表现出对典籍的虔敬,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对中华人文精神的高度认同。

  文心一脉,打造雅俗共赏之作

  在中华文化史上,以一部书而名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刘勰正是其中一位。至于以什么样的书流芳千古,则各有不同。刘勰留给我们的书叫《文心雕龙》。它共五十篇,最后一篇《序志》具有“序言”性质,正文部分四十九篇,自《原道》至《程器》,刘勰以“道”为根本,最终落实到文人之成“器”,结构经过精心安排,思想理论秩序井然、逻辑严谨,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庞大理论系统。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化领域有着广泛传播,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和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近代以来,随着著名学者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北京大学的讲坛,这部文论经典的魅力更是吸引了无数研究者流连忘返,产生一大批卓越的研究成果,进而形成一门学问——龙学。一百多年来,“龙学”的专门著述已经超过八百种,专题文章超过一万篇,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研究《文心雕龙》的读者和学者。

  让这样一部文论经典走近大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阅读各种资料,从两方面走进《文心雕龙》和“龙学”:一方面,全面把握刘勰的生平,深入分析有关刘勰生卒年的各种学说,抓住刘勰与昭明太子萧统的关系,充分演绎出一幕生动感人的梁代文坛忘年交故事,并以此把《文心雕龙》和《文选》这六朝文学的双璧巧妙地联系起来,合乎情理,而又不悖历史,不仅让刘勰的形象丰满了许多,也把萧统这一文化名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成为本期节目的一大亮点。

  另一方面,节目组抓住“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基本精神,让古今之“文心”一脉贯通,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专业态度,秉持刘勰“文心雕龙”的精神进行创作,可谓一丝不苟、精雕细刻,数十易其稿,最终打造出一部神思飞扬、融汇古今,既有专业水准又有大众情怀的雅俗共赏之作。通过节目,让《文心雕龙》这部深奥的文论典籍走进千家万户,让刘勰这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千古奇人走上荧屏,也让“龙学”这一大学讲堂的精深之学走近万千大众,这种有益的尝试,值得给予一个大大的“赞”字。

  立文之道,深入挖掘典籍价值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论,但又有着远远超出一般文学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对此,《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从专家访谈到典读会,再到生动感人的戏剧演绎,《文心雕龙》的性质得到多方面体现,它的“立文之道”及其当代意义也得到全方位展示。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元典。所谓“元典”,就是首要之典、根本之典。中国文论浩如烟海,但真正可以称之为元典的著作,主要就是一部《文心雕龙》,其后很多著作、很多理论,特别是很多范畴,都是从《文心雕龙》生发出来的。《文心雕龙》的“文”不等于今天的“文学”,它的范围更宽广,地位也更重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仪节、制度、法律,都离不开“文”。因此,《文心雕龙》虽是一本文论著作,但这个“文论”不等于今天的“文学理论”,刘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书。

  值得称道的是,《典籍里的中国》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文心雕龙》这部独一无二的文章学元典所具有的多方面意义,如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朝综文,千年凝锦”等,以此说明《文心雕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关注文章发展,而且注重文章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应该说,这既是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初衷,也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彰显出《典籍里的中国》的品位。

  人文化成,体现追求与担当

  《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的构思和拍摄,不仅着眼于刘勰及《文心雕龙》一书,而且挖掘该书之所以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洞察其时代成因,并广泛联系刘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充分展现这一文论著作成为不朽经典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这对一档电视节目而言实在不易,体现了节目组的追求和担当。

  实际上,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文论,乃关乎所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人生通识,其最终达成通向人生自由境界的文化能力。故刘勰说“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不仅学文是建功立业的手段,而且“文”与“政”原本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文武之术,左右惟宜”,学文和达政乃是一致的,学文必然达政,因为“文”的能力也就关乎“政”的能力,这才是《文心雕龙》之作的出发点。

  毫无疑问,《文心雕龙》不应只是专业人士研究的对象,“龙学”也不应自居于学术金字塔的顶端,而是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比如各种公文写作、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都需要刘勰所讲的“文章”功夫,也就离不开《文心雕龙》的具体指导,更不必说中小学生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了。因此,新世纪的“龙学”必将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增添力量,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典籍里的中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是必然的,节目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电视拍摄、戏剧拍摄以及电影拍摄几种拍摄手法融为一体,拍摄过程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般的效果。

  运用古代和现代交融的方式,让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缔造一个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全景式独特舞台。

  绝粮七日,追寻大道

  由于陈国内忧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难被实施,于是他们一行人决定离开陈国前往楚国,途经蔡国的时候,被围困导致断粮。

  离开陈国,其国亲吴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辅佐楚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们便派兵围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让他们去陈国。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国幽谷这里被困整整七日,粮草断绝,几乎饿死。

  七天滴米未进,一行人大多饿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愤愤不平地质问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义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则感叹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虽然追寻大义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们毫不动摇地追随他,一路对孔子保护有加。

  而孔子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美德。被困幽谷时,一碗清粥,众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要安贫乐道,小人才会在不得志的时候想入非非,从而胡作非为。

  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时候教给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这些言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对后世影响深远。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大医精诚,所谓何?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被那场跨越四百多年的时空对话直击心灵,当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李时珍先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肃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却无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样的决心和毅力。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可是那时的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走上医药之路。然而李时珍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还记得视频中李时珍为学医三求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随后李时珍二十三岁便随其父行医。后来在面对百姓因以往古代药物书籍的错误而苦恼,李时珍毅然决然选择重修本草。

  然而,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当父亲病重离去,已近中年的李时珍跪问父亲:“没有你,我还能写成《本草纲目》吗?”父亲坚定的说“能!”李时珍花费自己毕生精力,经历27年的.春夏秋冬,才构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旷世著作完成后,李时珍喜极而泣,却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190万字,将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纲目》无法刊印。一瞬间,我看到李时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远千里,请求王世贞先生为《本草纲目》作序,为使《本草纲目》更加严谨完整,他又修书十年。这部耗尽他毕生心血的书籍终于即将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终是没能看到自己毕生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时空穿越是真的,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其刊刻出版的遗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生所愿达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什么是医者?“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在看到李言闻先生生病,父老乡亲那一声:“老李先生,您保重身体啊!”在看到李时珍先生在面对身中铅毒的患者而无法挽救时眼神中的无奈,在看到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时珍千里求序时坚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为医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身为一个医者,有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他们时刻记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们让生命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为利益百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如此为大医也!——尾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有什么是你拼尽一生所守护的?

  俗话说,唯有诗和远方不可辜负。那么对于伏生而言,则唯有《书》与讲《书》不可辜负。战火的响声,淹没了他的叹息;兵车卷起的灰尘,掩盖了他护书的身影。岂不叹,楚人一炬成焦土;岂不恨,战争纷乱扰安宁;岂不幸,伏生留书传千古。他若偻之背影饱含了月岁的沉淀,所讲之《尚书》实现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视《书》如命,拼尽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传。伏生守护《尚书》一生,守护着宝贵华夏文明,照亮过去,更照亮未来。

  当今日的我们安享繁华与和平时,边境的石头与棍棒无情地夺走四位戍边英雄的生命。“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而不可凌”,在雪山书写下自己一生所守护的,用行动义不容辞守边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红军、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烈士将鲜血挥洒边疆,卫国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侧,责任在身,更是生死攸关之际为所守之中国,献上自己的一生。英雄们爱国守边,献出生命,才得国土安宁,主权完整,人民生活康乐。

  又有什么是你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时为了钱、权、名、利战戈不断,今时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么才该是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信念去守护所谓的心灵至高地?

  你心灵至高地,住着什么?可能对于如我们一般的学生,早已被社会范式填满了名牌大学,可终点又何尝在此,这不过是起点而已。所要追求的,不应只是眼前的苟且。

  我们很难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会希望与妻儿共读《尚书》,陈红军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诗和远方也是美好的象征。可最终,他们选择他们所守候和追求的,还是这些让我们永远铭记的万死以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像无数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会的模范,也是每个人优先具备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里。

  到底追求何事,守护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就像当年张继名落孙山时写下的《枫桥夜泊》留传千古,而中举之人却没人被歌颂。但张继面对的却是落榜的落寞,中举之人面对的是明日的荣华富贵。

  就像著名辩论赛“青年人到底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中说的——你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你可能会很辛苦;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没有说谁幸福谁不幸福,只是每个人认为的幸福不同罢了。

  热泪滚烫,谁不是倾尽一生求一个好结果,无论过程如何,无论生命长短,终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护长了所守护的,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我想,我所求的并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为充实自己做点什么;我所守的也不止于一隅,而是未来我能尽力守护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护的一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茶经》播出,为观众奉上了一期“茶香飘溢”的节目。一部只有七千一百多字的《茶经》,为何能跻身大多为鸿篇巨制的《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告诉了观众答案。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它如何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这一切都起源于陆羽的《茶经》。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首先,《茶经》提倡清饮,除了调味的盐之外,不加任何他物,如“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使得茶饮从羹饮方式中脱身而出,更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脑、明目、强身等效果更加彰显。所以《茶经》问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饮茶矣”。

  其二,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他考察并躬身实践的种茶、制茶、鉴茶的技术,并以人们业已很熟悉的种瓜法相类比,为南方适茶地区开始种茶,提供的技术指导。饮茶人群的扩大与饮茶量的日益增加,茶叶生产、贸易相应扩大,茶的大面积种植或是说为贸易目的的种植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茶经》其功一也。

  其三,如宋人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所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茶经》提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采摘制作的春茶,使得茶叶从早先多为辅尾于农事结束之后的秋茶,转而以春茶为贵,提升了茶的自身价值,使其商品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得以产生和实现。

  演绎陆羽与茶相伴,解读“精行俭德”之人

  首先,《茶经》提炼了茶的文化内涵,定义了茶的文化属性。《茶经》首句开宗明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之源》阐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将“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性与人的美好品行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在《茶经》中,茶不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质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强调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径。

  其次,《茶经》定义了茶的社会属性,即茶对于社会的责任和理想担当。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借《茶经》跻入时事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此外,陆羽设计的风炉凡三足,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也表明了他对社会和平的向往。这种社会责任与担当,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茶人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典籍里的中国》在戏剧演绎中,结合唐代历史背景,对陆羽与茶相伴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合理化创作,并融入他与恩师邹夫子、师友崔国辅、挚友颜真卿的动人情谊与“精行俭德”的高尚品德,将茶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齐物等不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则在专家访谈和主持人的串词中交待,以完成陆羽人生的全景。

  还原唐代煮茶场景,生动呈现陆羽的茶艺道

  《茶经》定义了茶的艺道属性。陆羽给出茶艺道所包括的全部所有方面: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饮用原则、茶具简省原则。后世茶艺道的发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茶艺道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陆羽在《茶经》卷中《四之器》篇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罗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注重茶具形式与内容蕴含之美的协调与统一。

  在《九之略》的最后,陆羽又特别提出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即在有庙堂背景的贵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那里,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全套茶具一件都不能少,否则茶艺道就不存在了。

  《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趁热连饮。同时在《六之饮》中强调,饮茶过程中有“九难”,即从采摘制造茶叶开始直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的所有问题,“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而若能按照《茶经》所论述的规范去做,解决这九难,便能尽究饮茶的奥妙。

  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呈现陆羽所讲述的茶艺道,节目组特别配套了完整的唐代煮茶场景。“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道具组在制作煮茶道具时,在第一件器物“风炉”就遇到了复原唐代茶具的重大难题,反复讨论后,决定在全国的茶人中寻找已经复原的唐代茶具。最后在浙江、河北等地的茶人支持下找到复原的风炉、茶碾等,凑成三套茶具,在陆羽不同年龄的场景中使用。

  而为了呈现煮茶的具体过程,拍摄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茶经》“五之煮”中,将水沸的程度分为三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的水沸程度是第二沸。鱼目、连珠等,成为中国茶文化中描绘水沸程度的经典意象。为了真实地展现三沸的状态,节目组在演播室等,终于在用火时限前完成了煮茶的拍摄。

  最后上字幕时,我建议使用《茶经》原文展现《五之煮》过程。在与节目组讨论“三沸”时,促成了我的思考。虽然感觉此是三沸,但实际已经不是煮水的三沸,而是加入茶末后茶水的沸腾,与煮水不是同一语境了。最终改成为“茶汤沸腾时,回添水,止沸育华。”

  反复交流磋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茶经》的历史地位

  《茶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它全面包含了当时茶相关的内容。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宋欧阳修《集古录》认为:“后世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终成经典。明陈文烛《茶经序》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认为人需要饮食才能存活,陆羽《茶经》使天下知饮,功绩不在树艺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自南宋咸淳九年(1273)的百川学海本《茶经》起,现存传世《茶经》有60多个版本。《茶经》还被翻译成日、韩、德、意、英、法、俄等多种语言文字,流传海外,促进了中外交流,也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茶业与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近代以来在东南亚及欧美盛行的茶文化,都是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发展结果。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的成就,也离不开陆羽的肇始之功。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以不同的典籍为主题,典籍的内容都各具专业且深刻浩瀚,主创团队要深入了解每一期所选定典籍的内容,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极富文化含量的电视作品,并非易事。导演组在去年六月就找到我,与我反复交流磋商,当月我们还在线上进行了《茶经》专家研讨会。此后,导演组一直在进行剧本的构思,查找阅读了大量资料。《茶经》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剧本,节目录制前夕,我与节目总导演、总编剧不断沟通交流细节,甚至在录制当天和整个录制过程中还在不停地修改调整。而对于字幕等内容的细致调整,一直持续到后期剪辑、二次审片,最终在播出前一天才最终完成。

  总体感受,制作一档主创团队、专家组、观众都满意的文化节目,确实不易。所幸《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茶经》基本做到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最后,孙武想将伍子胥的佩剑铸成犁,“以剑铸犁,将暴虐之剑铸成太平之犁。”剑为兵器,生而暴虐,犁为农具,寓意和平。战争不过是谋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剑来换取天下和平,这不就是战争的目的吗?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有这么一个人,他胸怀大志,一生翻越了重重高山,穿越了片片深林,淌过了条条大河,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有这么一个人,他勇于探索,一生言前人所不敢言,为前人所不可为,行前人所不能行,用信念寻到了长江的真正源头!

  他,叫做徐霞客。

  少年时期,他因考试落第,心生沮丧。他的父亲对他说:考试落第没关系,但人要有志向!”徐霞客隧树立了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多么豪迈而又坚定,他也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这既是他胸怀大志的重要体现,也是他寻山远游的真实写照!

  他看过黄山奇石、见过庐山瀑布、观过双龙洞石窟,朋友说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这一切正是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他双脚踏遍五岳、游历九州、溯源长江,历经三十余载,融入自然、敢于实践、呕心沥血,终于著成《徐霞客游记》。游记既对我国大好河山有着准确、详细、丰富的描述和记载,又充满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徐霞客跋山涉水多年,只为探寻长江正源;不远万里、忍受伤痛,只为纠正前人错误,他不计辛苦与劳累的理想与豪迈,不怕挫折与阻碍的恒心与毅力,令我无比震撼,这让我想到《明朝那些事》里的一句话:“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徐霞客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在地理和文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越走越远。他未走完的路,我们要继续前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书可以干什么,是什么?我在期中考试中回答道:丰富自身学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或是造福国家社会。在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后,我明白:我对书乃至典籍的看法都太过肤浅幼稚,忽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传承的。

  典籍里的中国介绍的是“五经”中的《尚书》,通过伏生这个人物介绍了《禹贡》、《牧誓》这两篇文章。伏生护书动人不已,儿子舍命护一车书简,妻也在流亡中丧命。他自己一生都在读《书》、研究《书》。放在现在,或许再没有人愿为书丢命,古代的伏生做到了。

  历史课老师讲文明的起源从哪里开始?国家的形成。《尚书》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社会,如果丢失,那就是积蓄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文明丢失了。所以《尚书》的`流传是读书人对中华文化的守护,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举起手中的中国典籍,那些在你看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你能想到背后是有鲜活的故事和很有生气的人吗?你能想象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是由一个个伏生用命搏来,用血换来的吗?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绝,你以为是天意吗?我骄傲我自豪,因为这恰恰说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守护历史文明的真相。

  最后伏生见到现代图书馆里珍藏的图书,见了手机上的《尚书》,见到口中诵读《禹贡》的孩童,他深感欣慰:因为书人人可读。他是安心了,《尚书》不会丢失了。

  有时候当我们习惯了某种东西时,一定不要忘记它是怎么来的。科学如此,书亦如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1-1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27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12-08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21篇)03-07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