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时间:2024-05-15 17:39: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

  “没有荒凉的沙漠,只有荒凉的人生”。有幸目睹过茫茫戈壁的我,在读到这句话时,眼前便浮现出了大西北的壮阔与苍茫,莫高窟前有一名女子日夜守望。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守护敦煌50余载,她就是樊锦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樊锦诗的前半生无疑是完美的。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值得钦佩的求学生涯,以及感人肺腑的感情经历。樊锦诗出生于江南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工程师,她本人则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而她与她的丈夫彭金章更是有一段“相识于未名湖,相爱于珞珈山,相守于莫高窟”的佳话。

  但是,当大学毕业时她的人生面临着极大的转变。最初分配到敦煌时,按照樊锦诗的话来说,说:“我当时并不想去敦煌”。甚至到后来的不惑之年,她其实一直都想过要离开。因为大漠的荒芜,使她无法再肩负生命中的其他角色。她无法在父母跟前尽孝,因教育资源过于匮乏,两个孩子自小便没在她身边,与丈夫更是异地数年。每当可以离开的机会摆在眼前,樊锦诗都会不舍和挣扎,但是每次,她又会选择留下,而这一留,就是一生。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的自述,440页的篇幅,她自传的内容不过二分之一,剩下的二分之一,便是与她一生密不可分的敦煌。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天之骄女是如何与敦煌结缘,又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中,最终选择扎根这片荒漠。整本书处处都透露着樊锦诗对于敦煌的那份难舍之情,对于她来说,敦煌已经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地理位置,考古也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已经是她可以为之奉献一生的崇高事业。而支持着樊锦诗跨过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经受住一场又一场的诱惑的正是她那近乎于执念的坚持。正是由于她的坚持,她才能在那片荒芜的大漠一待就是大半辈子,才能日复一日的忍受着寂寥与孤独,才能把常人所不看好的考古工作做到极致。

  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所在的红角洲水厂里,与樊锦诗一样的人也有很多,或许他们从事的工作没有守护敦煌那样伟大,做出的成绩也没法让国家授予勋章,但是他们和樊锦诗一样都有着一颗奉献小我的“工匠之心”,例如勇于担当,哪里有隐患哪里就有他们身影的维修股的班员们;全年无休,与家人们聚少离多的司泵员们;潜心把关,常年与检测仪器为伴为优质供保驾护航的化验股的化验员们。也正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有着这么多的“樊锦诗”们,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们才能安享每一天。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大多数人都不缺改变自己的决心,唯独缺的是一以贯之的恒心。“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倘若我们能像樊锦诗和那些默默奋斗在平凡岗位上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人们一样“从一而终”,一点点艰难险阻又能算的了什么?

  正如书中所述,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得正果。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一个“莫高窟”,里面既有着诱人堕落的魔鬼,也有着阻人前进的崎岖,更有着实现自我的“敦煌”,只有抵住诱惑,越过艰险,不断坚守,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2

  最近河南卫视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晚会节目令人眼界大开,水下洛神舞者衣袂翩跹,美出天际,深得“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之妙。仿佛重现了鲜艳的敦煌色彩,让我们见识了惊艳的敦煌飞天文化,也激起了我对中国的石窟艺术的兴趣。在选择必读书目时,我一眼相中了樊锦诗先生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跟着这位“敦煌的女儿”领略她与敦煌密不可分的`一生。

  樊锦诗,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清华才女,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天之骄女是如何与敦煌结缘,又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中,最终选择扎根这片荒漠。正是由于她的坚持,她才能在那片荒芜的大漠一待就是大半辈子,才能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寂寥与孤独,才能把常人所不看好的考古工作做到极致。

  樊奶奶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我敬佩她的智慧、勇气,毅力和坚持,她有着一颗奉献小我的“工匠之心”,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之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改变自己的决心,但唯独缺了那一份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的坚持和毅力。假期开始前,我就意识到了调整作息的重要性,之前的我每每信心满满地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表,决定在假期大干一番,但往往败于一早的“呼呼大睡”。

  这次,我又再次燃起斗志,甚至还从妈妈房间拿了闹钟设好时间,决定跟着“衡水中学作息表”开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假期生活。开始的几天,确实比较痛苦,当闹钟响起时,沉重的眼皮和昏沉的大脑总是给我发出“哎,算了,舒服地躺着不好吗,再睡会吧”的指令。但这时,我想到了樊奶奶在敦煌的去留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但最后她都选择留下并坚守了一生。想到这,一股力量之感源源升起,信心和理智告诉我——起床,不可以再荒废一个假期!在樊奶奶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每当拖延的毛病再范时,每当忍不住伸向ipad时,每当想放弃时,我都想到了那句“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是啊,“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倘若我们能像樊锦诗奶奶一样“从一而终”,经受住考验学会坚持,早起学习这点小挑战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正如樊奶奶书中所述: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得正果。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一个“莫高窟”,有着许多令人放弃的诱惑,也有着不少崎岖坎坷的艰险,但更有着实现自我的“敦煌”。相信只要我们和樊奶奶一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抵住诱惑,越过艰险,不断坚守,一定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就,做最好的自己!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3

  步入石窟,作别蔚蓝的天穹,光线骤然暗淡,一室寂静,佛像庄严壁画精妙,一笔一线间勾描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飞天神女周身祥云彩绘,眉眼柔和,青丝飘散,背后莲花初放,美不胜收;门神金刚手执金斧,黑脸圆眼,须发张扬,不怒自威叫人不禁感叹前人造诣至深,令人震撼。

  敦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来自余秋雨笔下的《莫高窟》,家国之殇、文脉之痛,让人谈起敦煌不免心生喟叹。但在樊锦诗先生那里又是另一种滋味,她以自述的方式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去向世人诉说一个生命与千年敦煌的相濡以沫。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

  半世纪前,就站在与我同一片土地上,她带领团队亲自进入每一个石窟勘探绘图,她带着一副眼镜,借着洞口微弱的光线,在沾染着灰尘的白纸上描线,站在洞顶之下,一笔一划的描摹着顶部的.壁画,仰着头,不觉已经脖颈酸痛,她却仿若无事,眼神中闪烁着坚定而炙热的光,写着画着,不知疲倦。风沙吹进洞窟,纸上铅笔芯与沙砾摩擦,发出嘶哑的“刺啦”声,为了工作方便而剪成的短发上全是沙,显得凌乱而蓬松好似鸡窝,同事们曾以此说笑,背地里却心中一疼。精美繁复的壁画复刻几手难如登天,她毫无怨言的干,从白天到黑夜,从盛夏到严冬,无论多大风沙从来压不垮这个江南女子的背脊,在她丈夫的回忆里,她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便是为了敦煌。初到敦煌,满目苍凉,寸草不生,经常洞窟刚被清理完,经过一夜风沙便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天的努力全部付水东流,她眉头紧锁,凝神细思,眼中是重重的、解不开的忧虑,虽然大漠呼啸的风已经使她的脸不再细腻,但是那一颗赤诚而细腻的心却从未被消磨,数字化的壁画浴无数敦煌人心火重生,敦煌石窟之绝美,美的不仅仅是画是像,美的更是无私奉献着自我的敦煌守护者。

  我想“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便是对樊锦诗先生最好的写照。从青丝到白发,樊锦诗先生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她那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有人问她是否后悔自已曾经的选择,她说:“不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敦煌。”对于樊锦诗先生来说,敦煌早已是她的根,她用一生光阴守护着莫高窟的精美恢宏,择一事,终一生,不问西东。

  老一代知识分子身上的质朴和对学问的全神贯注,可见一斑。樊先生在书中并未过多抱怨那场文化浩劫,她的父亲含冤跳楼,她的人生被锁定在敦煌,她经历夫妻长期分居,但这部分的内容被用克制的笔调带过,甚至她还会感恩在那样颠倒黑白的岁月中在敦煌的知识分子们依然没有为了运动而伤及敦煌,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胸襟: 一人要着眼于有价值的事情,不能受困于挫折,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樊先生在书中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她并未选择敦煌,而是敦煌选择了她。同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台词所说的一样:“有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民国大师到敦煌研究所每代人,他们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代宗师,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传承之灯。正如樊锦诗感悟莫高窟第158窟所得出的“涅”的境界---一种岁月流逝下的恬然,历经苦难却依旧超然的自由。

  如果说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这么多人来到敦煌,守护莫高窟,每天都要和佛经、佛像照面,他们的精神来自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热爱和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愿你我坚守初心,守护历史,薪火相传,乘风破浪,御风而行!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4

  有这样一位女子,江南闺秀,北大才女,却把自己的一生扎根于荒漠深处,有这样一位老人,八十多岁,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她就是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

  书中,樊锦诗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

  25岁那年,樊锦诗来到敦煌,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喝的水是咸的。寒风中狼的嚎叫,和半夜里突然掉在枕头上的老鼠,让她多次在睡梦中惊醒。

  但是樊锦诗毅然把自己风华正茂的岁月留在这与世隔绝的'敦煌。一待,就是一辈子。

  “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是樊锦诗对祖国需要最深情的回应。

  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1978年,樊锦诗到河北,去看两三年没见到的孩子,老二,她回忆说,我进了院门,见门里面有个小孩站着,黑不溜秋,一丝不挂。我以为是邻居家的小孩,也没在意。进屋,大姐说:“诶,你来啦,没见到你儿吗?”“没看见啊”。大姐去把孩子领了过来,拉着孩子说:“这是你妈妈,叫妈。”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个黑不溜秋、一丝不挂的男孩儿正是我的儿子,我一下子愣在那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不是好妻子,不是好母亲”樊锦诗说。保护敦煌已成为她无法割舍的使命和牵挂。

  “舍小家,顾大家”,使命中的牺牲和奉献,是樊锦诗对敦煌最炽热的告白。

  花甲之年,樊锦诗拼尽全力,近80岁实现“数字敦煌”,让随时可能消逝的敦煌艺术得到永生。

  樊锦诗这样一代代敦煌守护人,为什么在最好的年华选择了最苦的日子,让风沙中沉默千年的文化瑰宝走到了世人眼前。我想,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对中华民族的满腔赤诚!那是一种信仰的永恒。

  走进这本书,走进樊锦诗,我不断问自己,我的青春该怎样安放,我心归处在何方。我想,我心归处是教育,我们注定是教育的守护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人生教育之旅中,若将“”师者如兰,立德树人”的梦想汇入时代洪流,将“”师者如光,微以致远”的精神归属家国情怀,将“师者如舟,千里不殆”的拼搏与时代共振,我们教师朴素而平凡的人生也会熠熠生辉。

  这是樊锦诗女士带给我的力量,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启示。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5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题记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中华文明是令世人不容小觑的世界中心。西汉时期,以长安为起点开辟了“丝绸之路”,为华夏儿女传播了佛教文化。

  樊锦诗先生按照当时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的惯例,来到了敦煌莫高窟这个粮食紧缺,人烟稀少的西北大漠,与同学和老师展开了一系列的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从小体弱多病的这位上海“娇小姐”,不是没有过动摇与迷茫,但学者的担当以及对敦煌的喜爱,让她毅然选择扎根在这西北大漠,这也成就了她的传奇一生,使她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这本书虽然是樊锦诗先生的自述传记,但在描绘敦煌石窟艺术时,运用了浓厚的笔墨描绘着“莫高窟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无论是敦煌文物研究的奠基者、技艺超群的工匠还是研究所的园林工人,他们都和樊锦诗先生一样,于守护敦煌文物事业上忘我奉献、倾尽韶华。

  书中精美的插画仿佛让我身临其境:丝绸之路的遗址,魏晋佛像的雄伟而严肃,唐宋佛像的庄重而不失慈祥,飞天的婀娜多姿......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保存上千年之久,仍旧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当站在壁画前,欣赏着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最典型独特、最受人喜欢的艺术形象“飞天”,他们以飞动的舞姿、婀娜的舞姿、缥缈的仙乐、芬芳的`鲜花,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和众生展示了如来世界的盛景,五音繁会的世界,鲜花盛开的阆苑仙境。那幅《反弹琵琶》,以舞带为风、凌空起舞的姿态,使它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它的构图和造型具有“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可以回味的“美”的深层底蕴,让我们在审美愉悦中体验时间的流动感。

  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改变自己的决心,但唯独缺了那一份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毅力。每年假期前,我都会制定一份暑假计划。刚开始的几天,我会认真的去按计划执行。早晨六点准时起床,背诵古诗文言文与英文单词;白天认真去完成作业,积极体育锻炼;晚上睡觉前阅读一会,十点准时起床。但后来,我便开始了“早晨起床吃午饭,晚上熬到三四点,熊猫眼里少年白,保温杯里泡枸杞。”那种颠倒黑白的“昏君”日子。

  但当我读完《我心归处是敦煌》后,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甚至还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闹钟,决定开始一个发奋图强的假期生活。刚开始的几天,我是可以坚持下来的,并且还“有模有样”的。但当我的“三分钟热度”就快要消散时,我又再一次地想要放弃,想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脑海中又想起那句经典的“再睡五分钟”。“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樊奶奶似乎就在我耳边说了这句话,使我猛然惊醒,让我觉得我真的该起床了,去认真完成我所制定的计划。就像樊锦诗奶奶在面对“去与留”这个问题时的矛盾与挣扎一样。当我拖延症又犯时,那句“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再度使我振作起来。

  也许这句“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对于樊锦诗先生来说微不足道,但却是我在萎靡不振时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重新振作精神。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一句“简单相信,傻傻坚持”使樊锦诗先生坚守莫高窟大半辈子。我想,一句不轻易间的言语,力量就是这么大的吧。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6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敦煌莫高窟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有幸和老同学一起去看过,虽然能看的洞窟有限,进入洞窟的时间也有限制,还是蛮震撼的。

  那时,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限,在入洞窟的匆忙之中,只能东一瞥,西一看,没有特定的目标,也未有详细的讲解,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有一个概念和模糊的了解。

  如果先看了樊锦诗的这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进入莫高窟就会知道去看哪里,看什么,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作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在这本自传体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中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敦煌莫高窟的几任院长都是极其出类拔萃的,特别是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留法的艺术专家,能在沙漠中的'莫高窟坚守并进行科学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也是业务骨干和专家,在常书鸿院长打下的敦煌莫高窟研究基础上,继续开拓和发展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樊锦诗是继段文杰之后的院长,她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作为女同胞,有丈夫有孩子,都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下去,确实令人佩服。后来她的丈夫带着孩子也来到了敦煌,这才有了家的样子。

  中国的女人特别强大,不仅擎起半边天,还有一种韧劲和奉献精神,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都能胜任且不服输,樊锦诗是优秀的代表。

  读书,就是要读好书。想要了解莫高窟,最好读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的历史,艺术,莫高窟的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地位及很多细节都有介绍,看过难忘。

  如果再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就带着这本书去看。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7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本由樊锦诗先生自述,顾春芳教授撰写的书籍,我与它邂逅在夏日午后图书馆的一角,从此便与敦煌展开了一场浪漫的邂逅。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谈到敦煌,就不得不提到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它的开凿前后延续上千年,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者。莫高窟现有洞窟700余个,保存壁画上万平,彩塑上千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樊锦诗是一个江南闺秀,年轻时也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可她为了敦煌,却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光阴,在荒野大漠中守护了七百多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人生路口,她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

  她在花甲之年接手敦煌研究院,面临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冲突,她用自己的智慧,带领新一代莫高窟人以先进理念和高精技术保护石窟遗产,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敦煌”工程。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这正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写照。在这里,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永恒闪耀。

  他们那一代的人,过着最质朴的生活,做着最让人动容的故事,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心无旁骛、坚定不移,把生命全数奉献给了敦煌。

  樊锦诗先生有着考古人的博识、文保人的严谨以及艺术家的浪漫,她在书中深入解读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将敦煌石窟的深远历史与绝美艺术娓娓道来,为读者呈现出一场纸上敦煌艺术之旅。

  每当我翻开这本书,震撼与敬佩之情总是油然而生,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有机会一定要去敦煌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樊锦诗先生倾尽一生守护的地方。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8

  暑期读《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本书写的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的故事。樊锦诗,一个为莫高窟守护了一生的人,让我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坚守、 而奉献,比什么都值得。

  樊锦诗,今年八十三岁,在敦煌工作了五十七年。1938年7月生于北平,从小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一心想学化学。后来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敦煌,自汉代以来,一直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封存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这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

  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刚分配到敦煌工作时,到处都是沙尘,住的是土房土炕,跳蚤和老鼠到处跑。生活工作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加之水土不服,她曾几次晕倒,可她硬是坚持了下来。工作几年后她与北大同学结婚,两人两地分居,丈夫在武汉大学工作。作为一个女人,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对家庭的渴望,她曾数次想调离工作,去和丈夫孩子团聚。可当她休假去探望丈夫时,深夜醒来睡不着,心里想的还是敦煌,她还在想着敦煌的石窟、壁画、塑像……他随手翻开的,依然是敦煌的卷册。她,放不下敦煌。

  最终,在他们长达19年的异地分居后,他们团聚了。丈夫选择舍弃武汉工作,来敦煌和她团聚。她的丈夫在武汉大学是骨干教授,是该大学考古专业的开辟者,可是为了家庭,他依然放弃了之前的一切,来到这个艰苦而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为了她,为了家,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于手头工作繁忙,她曾想等到退休后,与丈夫一起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可没曾想到,还未退休,丈夫却身患胰腺癌,离她而去,无尽的悲伤此刻充满心头。她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孩子,欠他们的太多太多。然而,痛苦过后,她所能做的依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把自己,献给了敦煌。

  她选择敦煌和莫高窟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敦煌和莫高窟选择了樊锦诗向世人言说它的沧桑、寂寞、瑰丽和永恒。

  终于,1984年1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敦煌的.女儿》的文章,引起大家的关注。她是名副其实的敦煌的女儿,她配得上这个称呼。她工作严谨,务实刻苦,她为敦煌奉献了全部。20xx年,她荣获“终身成就奖”,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奖章。20xx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感动甘肃人物”荣誉称号。

  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樊锦诗找到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

  只要九层楼的铃铎响起,世界就安静了,时间就停止了,永恒就在此刻。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9

  二年级的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了山西旅游。去到云冈石窟,看到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我不禁哇哇的大叫起来,不停的感慨道:“这也太壮观了吧,这也太神奇了吧,他们把这些平平无奇的石头雕刻的这么精美,天哪,天哪!”当时妈妈告诉我,中国比较有名的有四大石窟,除了眼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那会我就想,等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个“世界艺术宝库”。

  由于各种原因我至今没有去参观过甘肃敦煌莫高窟,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由樊锦诗口述,再由顾春芳整理撰写。通过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敦煌艺术崇高之美,书中全面展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且详细讲述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从青葱到白发,守护敦煌守护敦煌50余载,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

  一个吴侬软语的南国闺秀,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却在人生的道路中,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走,在戈壁滩大漠深处,一留就是一生。到底是什么能够让他愿意为此奉献一生呢?她在书里是这样回答道:“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她所做的事情里,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樊锦诗说:我心归处是敦煌。她还说: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樊锦诗和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用“莫高精神”: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创造了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的奇迹。这是莫高窟人留给世界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听妈妈说樊锦诗是杭州人,这令同是杭州人的我感到很骄傲,我想我也应该向她学习,坚定信念,不畏险阻。正如书中所说,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成正果。我们要听从心灵的召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地实现自我的价值,探索人生的意义。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0

  与樊先生在一篇文章上初识,执着,坚定,勇敢的她在我心中刻下深深一痕。再次与先生在这本书中重逢,吾有幸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她,一个深爱敦煌的她,一个绚丽斑斓的敦煌,以及一种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莫高精神”。“敦煌,吾心向往之。”

  敦煌缘

  年少时,樊锦诗对一篇介绍莫高窟的课文记忆深刻,她便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敦煌在她心中留下了一道光。考入北大后,她填报了考古专业。毕业实习,系里决定她可以去敦煌时,她心中喜悦不已。到了敦煌后,才知道那里食物紧缺,条件十分艰苦。水土不服的她实习未结束就离开了。但毕业分配时,把樊锦诗分配去了敦煌。父亲为她写了一封呈给学校领导的信,却被她扣下。敦煌和莫高窟那抹绚丽的色彩,早已深刻地烙印在她心里。一进入洞窟,看到那些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塑像艺术,她便立刻忘却了寒冷,饥饿,忘却了无尽疲惫。

  樊锦诗曾有一段时间喜欢爬三危山,在那里可以望见整个莫高窟。天空格外蓝,蓝得纯粹,蓝得辽阔,蓝得浓烈。有时太阳未落,明月升起,日月同辉,实乃人间绝色。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遥遥望去似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沧桑与神秘,那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的深情对视,在无声而又深切地呼唤着她:“留下吧,敦煌需要你,留下吧。”无数壁画和彩塑,丰富多彩的佛教艺术,民族艺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孕育而成的璀璨群星,等等,让她为之而深深着迷——

  敦煌不仅是佛教艺术圣地,也是一部辉煌的人文史。以中国文化艺术为基础,吸收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亚文化。不同时期所诞生的壁画和彩塑风格迥异,顺着历史的脚步,不断有新的文明绽放,不同文化和信仰相互拥抱交融,使敦煌成为独一无二的圣地。

  坐在莫高窟内,轻抚着墙上的壁画,遥望历史长河,追忆曾经的峥嵘岁月,富有张力的线条呼之欲出,色彩伴随霞光倾泻,点点斑驳仿佛是飞天神佛留下的阑珊梦痕。回望那彩塑佛陀,双腿相盘,两手相叠置于腹前,从容大方,平和安详的微笑承载着数千光影,微闭双目看透人间尘世。沉着自若盘绕在周遭,温暖慈悲的空气笼罩于此。九层楼的铃铎响起,时光的尘埃落地,光线定格,永恒就在此刻。

  “莫高精神”

  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有着独属于他们的“莫高精神”。

  常书鸿先生面对如同一片废墟般的敦煌,毫不畏惧。他带领大家一边做保护,一边临摹壁画,同时不断吸纳人才。为留在敦煌,他被迫与妻子分别。段文杰先生随他一同来到敦煌,住在破庙里工作。后来他被批的斗,被除名,下放农村,在白天努力劳动,却没事就挑灯夜读。他的关于敦煌艺术的文章一篇又一篇被发表,那是饱含苦汗泪的果实。樊锦诗与丈夫,孩子两地分居多年,饱受亲情折磨。在敦煌,居住环境,通讯工具……都十分落后,物资同样贫乏。土屋,土床,“老三片”:土豆片,萝卜片,白菜片,碱水,无法长期供电,冬天生活困难,沙尘满天,艰苦的条件让多少人望而却步。

  但他们,冒着漫天风沙,毅然前行,手中放不下的是研究敦煌文学艺术的资料,在洞窟中考察,测量,临摹,几十年如一日。樊锦诗一双因小儿麻痹症而留下后遗症的双腿,走遍了敦煌,荒山与大漠。为保护敦煌,她提出建立“数字敦煌”,让敦煌石窟的历史信息被一一保存,游客可以“云游敦煌”。还为了使莫高窟不被过度开发,努力查找资料,奔走多地,只为呵护那一片圣地。不厌其烦地扫灰除尘,建防护网,修缮墙壁。为了挽救起甲脱落的壁画,他们试验了各种可能的灌注材料。不断观察与研究,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如饥似渴地读书,吃完后奔向洞窟。进入洞窟,便沉浸在壁画与彩塑中无法自拔。舍弃一切侍奉这伟大的艺术宝库,保护它脆弱的皮肤,已成为每一个莫高窟人的宿命。

  “如果真的再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

  “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如果有朝一日我离开敦煌时,大伙儿能说,‘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合上书本,我摩挲着封面上樊先生的脸庞,她坚定的双眸仿佛在那刹那间穿透我心。她,以及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我无端地想到了玄奘——一个人,一匹马,一担盘缠,从长安到天竺,漫漫取经路,仍矢志不渝。回想起迷茫颓废的`,被学习困难击退的自己,我十分动容:他们这些坚定不移,奉献自我,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莫高窟人,是那般值得崇敬而伟大!脑海中浮现樊先生她坚定而又温暖的笑容,我明白了,人这一生,要树立自己的志向,找寻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坚定地走好自己的道路。这样,便可以找到促成他所有信念,爱好和行为的根本力量,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一刻,名为“勇气”的火焰,便会熊熊燃烧在你的心中。

  久久凝视着书本上樊先生的面颊,我倾吐出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那句话:“敦煌,吾心向往之。”霎时,我看见灵魂拥抱了蓝天。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1

  一千年,一辈子,一瞬间

  穿过西北大漠的戈壁滩,爬过迎风鸣唱的鸣沙山,看过清澈深邃的月牙泉,赏过穿越千年的敦煌飞天,我再品读手中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仿佛思绪又被樊锦诗带到了那个风沙漫卷的时代……

  大漠流沙处的`坚守,让历史星火赓续延绵。“只要国家需要,就无条件服从”,被分配到敦煌的樊锦诗顾不上自己的体弱多病,毅然决然背起行囊,奔赴西北大漠。“洞内神仙世界、艺术殿堂,洞外飞沙走石、黄土漫天”,她也曾彷徨过、后悔过、犹豫过,但是敦煌、石窟、彩塑、壁画让她割舍不断,只有回到敦煌,回到莫高窟,才是心安之处。10年,50年,走遍莫高窟的735座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她默默守护这茫茫大漠中的举世无双。

  洞中光影里的初心,让文化世代传承。编制敦煌石窟考古报告,这是北大老师给樊锦诗布置的任务。“没把考古报告做好,我这一辈子到敦煌干什么来了”,带着这样的信念,樊锦诗一有时间就扑在石窟考古报告的编撰上。然而,敦煌数百个洞窟,这是一项艰巨浩繁、“得花个几十年”的系统工程。“一切工作都是人在做,有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事”,因为一点不精确,她推倒几十年的工作成果重新来过,“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在她的长期思考探索下,《敦煌石窟全集》跳出传统考古报告的束缚,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展现给今人,流传后世。

  博史见今时的开拓,让静态文物绽放华彩。时间推移,风沙侵袭,洞窟壁画问题严重,如何让洞窟“魅力永驻”成为了头等大事。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樊锦诗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在花甲之年担起莫高窟保护与管理的重任。靠着舍我其谁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她带着敦煌研究院边干边摸索,为每个洞窟建立科学记录档案,实现“一窟一册”,起草文保相关法律法规,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让敦煌文物艺术可以穿越时间,划破空间的阻碍,走出洞窟,走到未来,走向世界。

  “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我合上《我心归处是敦煌》,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旅行,宏伟壮丽的经变画还在眼前浮现,九层楼窟檐的铃铎声依旧在耳畔回响。书本中的樊锦诗温柔且坚定,她潜在的信念与强大的力量也通过文字传递给了读者,心归之处,吾心安处。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2

  一年前读过《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这本书的口述者樊锦诗樊奶奶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掌门人,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樊奶奶在书中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她自己及莫高窟的那一段峥嵘岁月。从她自己出生开始,樊奶奶向我们娓娓述说自己、敦煌、莫高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信息量极大。

  我非常钦佩书中樊奶奶及研究院同仁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保护敦煌的行为。当时一队红卫兵来到莫高窟,“整个所一下子非常紧张”,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领导严阵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们只是来参观。我能想象出一介女流的`樊奶奶张开双臂挡在红卫兵们面前大声交涉的情形,这也让我想到拉贝和祁发宝团长。拉贝挡在日军面前,是为了捍卫人权和生命;祁团长挡在印军面前是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樊奶奶挡在红卫兵面前,是为了捍卫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宝贵遗产,我以为这三者都是可敬的。

  当然,我更钦佩樊奶奶能够一辈子坚守着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来说,如果说常书鸿院长是发掘了莫高窟,段文杰院长是守护莫高窟,那么樊锦诗奶奶这个院长就是发扬了莫高窟。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复制展厅,让莫高窟文化更亲民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樊奶奶身上这种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我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却少有能坚持的时候,比如练习吹长笛,也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樊奶奶曾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我。”看过这本书后,我敬佩于樊奶奶的毅力、勇气、智慧和坚持。想到自己,我也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樊奶奶那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人。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3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的口述自传。

  从架构上讲,这本书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去记录的。毕竟是口述自传,多少有一点问答的感觉在里面,不过我倒是很推崇这种口述自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整理自己的生平故事,写作的能力和精力都是限制,但却有那么多伟人、前辈的思想和故事值得被记录,口述自传的方式就很合适了。一个人的传记并不只是能展现她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也会侧面反映她所在当时的历史浪潮,也会展现某个行业经历的变化,甚至让我们看到一些其它行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西关口。时代决定了地域的兴衰,自汉武帝征服了这片土地开始,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那是一个文化、商业交汇的重要枢纽,一如我之前工作过的淮安。淮安在漕运没落、铁路兴起之前,是运河沿线的重要枢纽,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之地,自然繁盛。津浦铁路的通车全面冲击了运河的地位,淮安也随之没落。

  敦煌的莫高窟传说是上千个佛窟,实际考证后是八百多个。书中说,这些佛窟起源于想要穿越西域的人求平安,从西域回来人的感恩,大家族地位势力的彰显以及平民百姓的祈福。类似广西年节祭祀土地庙的风俗,只是敦煌那是修佛窟和拜佛,广西客家人现在是放鞭炮。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她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在此交融,发展。申遗的项目需要符合六个条件之一即可,而莫高窟六条全部符合,可见其当初的辉煌、绚烂。樊先生北大毕业之后,一直从事莫高窟研究和保护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一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说法,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艰巨也艰难,要坚持住,引领学术的发展,留住人才更加不易。樊先生的`几句话确实发人深省,个人觉得对理解职业和操守很有启发:

  “我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明白名利这个东西,其实是虚的,人都是要死的,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但是,你来到世界上,该做的事做了,尽到了你应尽的责任,出了你该出的力,你没有愧对祖先和前辈交给你的事业,你可以坦然地说:‘我为敦煌尽力了!’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14

  关于敦煌,我最初的印象是从电视和书本中了解到的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灵动多彩,引人入胜。真正近接触敦煌是在我大三那一年,当时去敦煌,不仅仅为了游玩,更重要的是我当时对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服饰特别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9月份,天气微凉,我们一行6个人,开始了为期1周的敦煌莫高窟之旅,期间我们把敦煌所有相关文化都仔细考察了一遍,一路感受颇多。在这趟敦煌之行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莫高窟的洞窟管理、研究、高科技及国际交流,这些是很多博物馆至今都没有达到的一个高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遗憾的是大三的敦煌之旅,我只是知道樊锦诗先生是敦煌研究院院长,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却从未见过先生本人,也未能仔细了解先生。

  近几年,在对文物与考古专业了解与实践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敦煌莫高窟与樊锦诗先生。今年,我有幸看到这本《我心归处是敦煌》,初读便热泪盈眶,文章朴实无华的文字,将先生的真切人生娓娓道来,仿佛看一部纪录片,包裹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着直击心灵的庄重感及美感。其实,这本书能够问世实属不易,正如樊锦诗先生所说,“不少人提出要为我写传记。我都一一婉拒,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后来,我的一些同行、同事、朋友也希望我写一部回忆录,出版社和媒体的朋友也都主动约我写口述历史。于是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

  在《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中,樊锦诗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从出生一直到现在,并与各个时间段的大历史相结合。其中包括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学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相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等。该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该书不仅体现了大半个世纪国家政治、经济变迁的时代背景,展现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主的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代代文物工作者对于莫高窟的执着与奉献。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先生在求学过程中不断与疾病作斗争、选择为莫高窟奉献一生及与彭金章先生的朴素爱情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先生的求学经历受其父亲的支持和影响较深,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在北平工部局工作,后转而经商,外语极好,热爱古典艺术和文化。受父亲影响先生从小喜欢听评弹、看戏、昆曲等,同时从小也被灌输了爱国、精忠报国的思想,这些对先生之后能扎根敦煌50余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先生求学期间,身体较同龄人弱,尤其是在小学三四年级时脖子里长了肿块,后被中医治好,之后患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被神经科著名大夫栗中华治好,中学时又因低血糖常常昏倒。即使这样,先生依旧坚持完成学业,这在当时女性不必读太多书,懂得相夫教子即可的时代显得难能可贵。

  在择一事以终老这件事上,先生做到了完美,从大学实习去敦煌,到毕业分配到敦煌,坚持坚守了一辈子。在敦煌,为了梳洗方便,剪了极短的运动员头,从此,几十年没再留过长发。在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先生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工作,先后出版了《敦煌石窟》等10多部石窟考古专著,发表了《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等20多篇石窟考古与艺术的论文,并主持完成了30多项文物保护研究课题,同时还参与了多部和敦煌石窟艺术相关的大型参考丛书的主编工作。除了基础的研究工作外,先生还推动和促成了《敦煌莫高窟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公布实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莫高窟,先生倡导推动了“数字敦煌”工程,利用科技手段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使游客可以近距离认识莫高窟。总的来说,先生不仅对敦煌石窟的研究颇有建树,而且对国内外的石窟研究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择一人白首,在先生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樊锦诗先生与彭金章先生在北大相识,于武汉大学宿舍办了简单的婚礼,之后便开始了19年异地生活,期间每隔一两年才有20天左右的探亲假,但他们的感情自始至终未变。之后彭金章先生更是放弃了武汉大学的舒适生活,来到敦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致力于石窟考古研究。他们的爱情不同于我以前所看的文学著作或小说,没有任何惊世骇俗或者轰轰烈烈,但也就是这份简单质朴,让人印象深刻。先生对这份感情的总结也是朴素而浪漫,并用一生印证了他们的誓言: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在这本樊锦诗先生的自述中,我感悟颇多,第一点: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樊先生对于敦煌事业的坚守,对于家人和生活的热爱,以及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人生,本就是对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最好的诠释,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向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致敬,希望莫高精神代代相传,以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将敦煌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中国,享誉世界。第二点:人生中最单纯、宝贵的事情可能就是择一事终老,择一人白首,当今社会更是需要这种纯粹。这些都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不畏困难,坚守岗位,保持初心,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份感情。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02-18

敦煌行08-06

《敦煌莫高窟》08-15

2《敦煌莫高窟》08-15

甘肃敦煌莫高窟08-15

敦煌优秀作文08-30

敦煌莫高窟作文12-21

《敦煌莫高窟》 之二08-15

《敦煌莫高窟》 之一08-15

甘肃敦煌莫高窟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