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精选23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2
文学的力量与美真实存在,尤其是在伟大的作品里。
中国古典文学中,《楚辞》比肩《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它就像是童年时期一个神秘而瑰丽的梦,不仅深刻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务实下的那份鲜为人知的浪漫。
梁启超先生曾高度评价:“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经典篇章。今晚,典籍里的中国将演绎《楚辞》中的名篇,展现屈原心系家国、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华民族绵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拉近观众和历史的距离?《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黄子孙向正史之祖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尝尽孔门师生温情等动人场景。
为了“小同乡”撒贝宁能够给屈原送上两千多年后的“故乡之味”,节目组与湖北秭归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求证了秭归柑橘的历史。当地不远千里邮寄来秭归柑橘,在录制当天及时送达北京。每一颗柑橘里都满载着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浓浓“乡情”,也让舞台呈现更具真实性和代入感。
本期节目戏剧环节将以柑橘的意象串联始终,由王洛勇饰演屈原,汤镇业饰演楚怀王,故事贯穿了屈原与楚怀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后促成合纵伐秦、后因遭贵族谗言离间被两次流放的一生。
开场戏剧中,屈原一尝撒贝宁带来的家乡特产,赞不绝口:“好像比我小时候吃的更甜!”几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对往事的回忆。他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那时的他们,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最终一个客死于秦,一个自沉汨罗。
节目数次呈现屈原吃着柑橘、双眼含泪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怀王穿越生死、互道遗憾。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连皮都吞下去了,眼泪则像开了阀门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宁看得热泪盈眶,她注意到,现场从嘉宾到观众,几乎都在擦眼泪。郦波特别感动:“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种情感的隐喻,也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
这段饱含人生况味的重头戏,再现“一遍就过”的高能演技。被问及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说:“屈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劝楚怀王留在楚国,我在那个瞬间,发现橘子和橘子皮是一体的,和两人童年时代的友谊是一体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瞬间,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给了这个人物。”撒贝宁非常敬佩王老师:“这就是无法设计的戏,是那一瞬间的爆发,你把橘子皮塞到嘴里的`时候,所有的情感浓烈到了极致!”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刘国忠分析道:“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可能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颂》一篇中,以他生长之地盛产的橘子来做自我比喻,表达了他早年即有的远大志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几句诗在节目中数次出现,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树,这些橘树生来就适应南方,禀受天命,不离故土。可以说,《橘颂》之于屈原,是从他的生命中萌发出的一篇诗歌。对家国的热爱,伴随着他的成长。他立志要辅佐楚怀王,做一个贤能之士,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从《天问》到《离骚》
飘逸的浪漫,有着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涌不息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作为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诗经》一起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它的一歌一咏、浪漫绮丽,深远影响着两千年来的诗词歌赋,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历史,唐代诗人李白延续了《楚辞》浪漫飘逸的风格,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自儿时起就特别喜欢《楚辞》,并用一生践行“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后人留下来“天眼”这双继续寻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让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编订《楚辞》的西汉文学家刘向、承袭《楚辞》浪漫主义笔法的“诗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东,并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楚辞》的识读之旅。
“楚辞”本义泛指楚地歌辞,后来专称以楚国屈原的骚体作品为核心的一种新诗体。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介绍:“《楚辞》大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来咏物叙事,而且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
浪漫的《楚辞》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为精炼有力地诠释《楚辞》的精髓,节目将重点聚焦《离骚》、《天问》和《橘颂》,力图透过其华丽而飘逸的外表,引领观众感受它滚烫而坚毅的内核。
说到《离骚》,许多观众可能“又爱又恨”,其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灿烁古今,同时又因为相对拗口、生僻字多,实在难以记诵。屈原在《离骚》中提到了华夏民族的诸多先贤,并把心中的理想说予他们。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离骚》,节目重点打造了两幕场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罗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对话;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贤的倾心交流,道出《楚辞》的创作缘起及深刻内涵。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3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关于《尚书》的编纂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话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况,对土壤的记述尤详。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20余座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
导水以叙述9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的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规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
后世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都将《禹贡》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录了过来。
今天的我们再来看《禹贡》,会发现两问题,第一它太简略;第二它所描绘的地理分布非常规整,总体感觉就是不那么靠谱。但是这在古代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特别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汉,对于我们这个世界认知几乎又回归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现一份地图,就算画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没有好,特别是针对水患而言,《尚书》刚重见天日那段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哪里发生了水灾?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全凭一篇《禹贡》作为指导。
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4
今日,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假如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由于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5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6
一、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过去半个甲子,可以说我们一直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港台风、欧美风、哈韩哈日风,轮番上阵。再到内娱兴起,全民选秀、全民狂欢。时至今日,各大卫视的王牌综艺,以及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络综艺,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流量。我们乐过、笑过、感动过,唯独极少回首来处,问问自己,我们的祖先是谁?流传下来了什么?
所幸国家有数,官媒有谱。我们忘了的,国家不曾忘。资本只逐利,官媒有担当。所以才能聚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人,为我们呈现这样的文化大餐,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溶于基因中的文明记忆。
事实上,央视作为官媒,一直在坚持制作文化大餐,以飨国民《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等等等。所以除了倾心各种各样的娱乐综艺,我们不妨留出一些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以上这些精品大作,既增长见识,又是在承接祖宗的魂,续文化的根,岂不乐哉。
二、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有复杂的内外部原因造成的,我在乾园群中做过总结,在此不做重复。其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一直影响至今,那就是在广大国人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带有偏见――外来的一定比自己的好,西方的一定比东方的强,新的一定比旧的`先进。而作为“群经之首”的中华元典《周易》,更是直接被等同于封建、迷信,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本次央视年度文化大作《典籍里的中国》,特地选择在传统中秋佳节之际,以高规格、大制作,由中国社科院、国家话剧院、国家图书馆为节目的权威性、专业性背书,带领国人走进《周易》、品读《周易》,这毫无疑问,是在为《周易》正名――《周易》绝非封建迷信,而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试想《周易》若为封建迷信之学说,可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出现吗?可能通过官媒去宣传、去推广吗?把《周易》等同于封建、迷信的偏见,从此翻篇,再无立足之所。
除了为《周易》正名,《典籍里的中国》还通过“百家讲坛”式的文化解读,和“话剧表演”式的舞台呈现,为《周易》正本清源。
《周易》虽源于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经由无数先贤的继承和发展,早已跳出卜筮之用,成为集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治国智慧、人生智慧的大成之作。伏羲始画八卦,乃是为了在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超绝的智慧,通过八个符号来观察、记录、推演自然的变化,以带领族人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过一世平安顺意之生活。文王拘而演周易,则是一个伟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抗争。七年光阴,两千多个日夜,这位丧失自由、痛失爱子的君主没有因苦难而倒下,相反以绝无仅有思想实验,将伏羲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终成《周易》。
孔夫子韦编三绝,留下《十翼》,从此让《周易》大放人文光彩。《周易》的思想精髓,深刻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经由西方传教士带至西方社会后,又深刻启迪了西方思想家、科学家的思想和科学探索。
时至今日,提起《周易》,若世人仍只看到《周易》的卜筮之用,而不见《周易》的思想光辉,那就好比在海边玩耍的顽童,只知沙滩上贝壳的精美,而不知大海的博大和深邃,此非《周易》之过,而为世人之大失。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7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出色的选角,独特的演绎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的滋养。在第一期,节目以古今对话、时空转换的方式,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
从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个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知他还划定了九州。
从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纣建立夏朝,却不知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不知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从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中国,却不知“中国”这个词是从《尚书》中来,不知伏生一生护书传书,以不负先人。
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我不禁泪目,是啊,华夏自古就是一体。中国的`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早已紧密的结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来的模样,而有着历史的意蕴和先人的足迹。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于“根”的追寻都不会改变,它们牢牢地刻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中,不会改变。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节目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使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使典籍人人可读,使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囵吞枣。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8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经由糜老师的推荐才得以了解这部节目。
暂时该节目才推出一期,选择的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内容。
以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伏生交谈,在《禹贡》这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使用疏导法取得成功的故事,并在其中多次强调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而在“牧野誓师”中吴樾饰演的周武王面对各种困境,如:手下通过各种占卜都预示了不幸、兵车陷入泥潭中、兵力悬殊……就在他尽力维持时,商民求见,送来了很多帮助,兵车可以顺利到达,甚至在商军中都有愿意倒戈加入周武王的军队,深刻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最令人震惊的是武王与众人共同宣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最终,一举誓之。
这部节目吸引人的不仅是其内容,同时还有其科技方面,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来辅佐舞台分区的形式,从而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么多的形象中,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伏生,伏生一家为了保护《尚书》从咸阳逃出,准备回山东,仅带了数车《书》,财产几乎全部都抛弃了。妻子因天寒不舍烧书取暖而冻死,儿子为保护《书》而与乱兵拼命,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他终于回到了山东。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这部节目通过与历史人物对话的新方式向人们重新介绍了《尚书》,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9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0
这个国庆节,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档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我看的这一期是关于《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故事。
节目从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的梦开始,他梦到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人们就坐在水稻下面乘凉。而古代科学家宋应星也有同样的梦想。宋应星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呢?这要从他考乡试说起。他考乡试时考中了第三名。可是参加会试时却名落孙山,接下去他又考了几次,可是都没有考中。屡试不中的宋应星便回了家。随后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收集、整理成了《天工开物》,这本书涉及自然科学、农业、机械等多种知识、工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后来,他又做了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他所写的《天工开物》。学生们向他学习种水稻、养蚕、制造水车、酿酒、织布、晒盐、煮糖等等技术,大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天工开物》一书涉及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宋应星最重视的就是水稻的种植。他说“水稻比珠宝更重要,人不能没有水稻”平时有时间的时候,他就会下田去关心水稻长得好不好?因为“大米多就能让大家都吃得饱。”
看完这档节目,我被宋应星的追求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他能写出一本“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克服常人的不理解,这样的执着追求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将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传承下去,早日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1
《尚书》并非上古之书,乃后人(孔子)尊崇、崇尚《书》之典籍而美化得名。上古之书,时间尺度要拉长,以三五千年为尺度,至少是7200年~10800年以上,三皇之前,甚至以万年为尺度,几万年前乃至更远古更太古。所以,《尚书》是上古与中古之间的书,若要以具体的时间推移作为计算尺度的话,“三古”划分之名则是后代学者所处的具体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人类历史再过几千年或者几万年,“三古”又如何划分都是个问题。
《书》、《书经》、《尚书》之演化,如果是《三坟》与《五典》的遗作,(《三坟》、《五典》即:传承“三皇”思想与“五帝”思想的.书,即三皇五帝的道术),那么,还有一个可能是三皇之前的上古史要么遗失,要么已经被后人删除了,因为上古结绳记事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符号,后人基本是很难看懂的了!
有了书,有了典籍,有了帝师,就有了学习复刻传承的功能,因此文化的本质与天子的道术是不会断层的,它会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山海经》与《庄子》,近代有《毛泽东思想》。当然了,还需要有千古圣人的降临,才能“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解读天地密码与天书密码。
《尚书》中的记载,大禹治水,定九州,说明自上古以来,华夏一体,解放了全中国,解放了全人类;上古真人纪更是“天下一家”,“天道为一”,“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中原与蛮夷的区别呢?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几万年又发生了什么演化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蛮荒之地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流放史呢?日月昭昭,不言自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古思想来自上古思想,下古思想来自中古思想,一脉相承。可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后人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人格也越来越分裂,文化就越来越退化。文化的复兴,就是要复兴到天地间最本真的朴素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2
穿越古今,观看《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先人李时珍的经历,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幼时的李时珍便萌发了行医的念头,身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深知行医的艰难,一再反对他;少时李时珍考中了秀才,李时珍自幼熟读经史尤爱读医书,二次请求行医,父亲李言闻以医者地位不高,再次回绝了他;青年时李时珍三次乡试未中,对父亲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再次恳求做一名医者,父亲李言闻被李时珍的决心打动,自此李时珍成为了医者。
在与父亲行医救民的途中,李时珍无数次目睹了各种不识药、用错药的患者百姓,心中因此萌发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更难。李时珍踏千山万水,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历时三十载粗略成书,却没想到刊刻本草更难,因本草字数过大,刊印的难度过大、耗费时间过长,无书商肯刊刻。唯一的机会是请大儒王世贞写序才可能刊刻。主持人撒贝宁说道;“对于李时珍而言,屈躬求序比站着写书更难。”寒风中,烈日下,经门童传报李时珍终见王世贞大人,王世贞对本草赞不绝口,而李时珍为了严谨又修订十载。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两人再次相见都已鬓白如霜。最终《本草纲目》被王世贞介绍的金陵胡乘龙所刊刻。
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历寒来暑往,修订本草。李时珍是一个迎难而上的人,艰苦奋斗多年终修本草。是什么使他坚持至今呢?也许是和父亲的约定,也许是医者仁心、悬壶救世的情怀,也许是看到了百姓的淋雨所以想为后来的人撑一把伞……
《典籍里的中国》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古今对话,时空转换向我们展示了先人李时珍的一生,展现了先人不怕困难,逆流而上的精神,展现了医者大仁,悬壶救世的.情怀。我们感谢这个节目,让我们了解更多经史,让我们以生动的形式观看先人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先人的奋斗而心怀感恩面对世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知道我们身处何地,我们去往何方。
我们会永远铭记先人李时珍的精神情怀,我们会怀着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信念为崇高的理想奋斗拼搏,创造属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盛世。正如《三国志》中所说:“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3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4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题记
穿越时空,观先人李时珍之经历,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受益颇丰,写下心中所想。
学医难,行医更难。少时的李时珍便有一个行医梦,可作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自是清楚医者之难,一再反对他。长大后的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他心中的梦想便愈加坚定。他为从医曾求父亲三次,终与父亲共为“逆行舟”。为乡民看病,不辞劳苦,成了李时珍的日常。尽管他深知从医的艰辛,但他依旧带着“寿国以寿万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在行医救民的过程中,李时珍目睹了不识药、用错药的案例,心中由此萌发利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李时珍集古代医书之大成,又通过自身实践,三十年饱经风霜,三十年呕心沥血,著成《本草纲目》。
可谁能想到,出书更难。当时竟无一书商想要刊印。从书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便可发行,李时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贞作序,对于李时珍而言,弯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书更难,可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献。幸而《本草纲目》得到了王世贞的赏识。
然而李时珍又担心《本草纲目》存在错误,误导后世子孙,在流去的十年光阴里,李时珍重修本草,不负所愿,《本草纲目》得以印发。令人嘘不已的'是,年过七旬的李时珍没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纲目》,这也是他留下的遗憾。穿越百年,让李时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纲目》,了却了他的夙愿。
李时珍的一生,用“难”形容再合适不过,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行医精神克服种种磨难,他是一个不怕难的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李时珍艰苦奋斗了半生,彰显的是实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医精神,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写的浩大工程,造就了医药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伤,一心为民;艰难卓绝,著成本草;锲而不舍,求序刊印。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我们永远怀念他!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5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6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7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我们从哪能得知?研读典籍,我们探究中华文化的精粹,激发蕴藏在血脉里的文化溯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他用一生心血完成这部著作。他的父亲司马谈想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临死前将这个使命传给了司马迁。《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130篇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它树立华夏之模范,是万千历史果实的凝聚。
典籍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演员们的演技炸裂,让人身临其境,用简单明了的表演讲述古文。撒贝宁带领我们与司马迁跨时空的碰面。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觉中,眼前出现了位先生。我鞠躬行礼,后说:”先生,我是来自二千年后的学生。”先生点了点头。”那你是否知道以后的事?人们会看《史记》吗?”我肯定回答后,他的脸上浮现笑意。我笑着又和他说:”先生,《史记》一书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为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深刻的贡献。”
先生带我领略历史,讲解道德之典范。“后世还会研究历史吗?”先生转过头问。“当然,史记为后世研究历史作出很大贡献。后人们也熟识您。您来自史官世家,十岁兴读古文,之后又听董仲舒先生讲《公羊春秋》,孔安国先生讲《尚书》。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更为深重,二十岁便游历全国,为写史做准备。虽然一场横祸的突然降临让您受到致命打击,但您更加成熟深沉,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后人也称您为“史界太祖”。
中华历史,赓续延绵,后世都开始研究历史,喜爱您的《史记》。后世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您的《史记》极为推赞,承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评论犀利深刻,展现古时人类的文化成就。它启迪后人,促进民族思想,为中华文明之明珠。”先生说:”能为民族作贡献乃吾的荣幸。愿后世幸福安康,愿青史永垂不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体会文中神韵,获得典范和教益。《史记》延使人类文明,通古今之变,担华夏之筋骨。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8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19
《本草纲目》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它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同时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开发和利用物质的历史,使得后世一代代的医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中医药造福苍生,并将中医药推广到全世界。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三次请求父亲自己要做一个医者,做一只逆行之船。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全凭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心、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和敢于挑战艰难困苦的无畏之心不仅为百姓带来健康与福祉,更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一百九十万字的巨著。即使后来遇到刊刻工程巨大导致难以出版的问题,李时珍仍旧不远万里来到当世大儒王世贞先生的家中克服万难请其为书作序并得以成功出版,可惜的是他并未看到刊刻完成的《本草纲目》便去世了。李时珍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心志坚定,逆流而上,并用一生践行了何为大医精诚。
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
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花费了三十载著书,又用十年光阴校准,一辈子的心血凝结在这一部医书上,从此药商采办药材、医者行医治病和百姓看病买药不再受记载有误和尚未记载的医药知识的误导,中华医药也能真正造福百姓。科学一直在前进,拥有质疑精神本身就是伟大的',正是李时珍求真务实、实事求的精神才使得《本草纲目》在当今还拥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而“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天下共修,世代永新”的守正创新的精神也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和中华民族精神园地的一块沃土。
如今李时珍的画像还挂在莫斯科大学的墙壁上,与其余世界顶级科学家并列,这意味着中华传统中医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四百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也有文化自信和底气将《本草纲目》和中医药推向世界并发扬广大,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20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21
2021年10月19日,今天是来到第三期陕煤集团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班的第五天,根据课程安排,上午我们一起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让我叹为观止,受益匪浅。
忠孝美德,千古流传。
大禹帝在带领部落的时候,他的人民都愿意追随他,视频中,他帮助老人,爱护子民,大家说出了追随有美德的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心声,这也说明了忠孝在现在社会的重要性,这一品德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忠孝品德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美德。
忍辱负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基本,想尽办法做好本职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增加提升我们班组长的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安全管理等能力,让员工干得舒心,让企业获得效益,才能实实在在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知人善用,戒骄戒躁。
在我们工作中,部分人员或班组长掌握一些技能后,就认为自己行,企业离不开自己,不去学习思考,不遵守劳动纪律等情况时常发生,不去与时俱进,最后很多这样的班组长最终被淘汰。我们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调动团队的力量,激发班组员工积极性,运用大家的.力量去完成共同的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塑造英雄,但不能夸大,英雄是一个标杆,抓基础,定标准,知行合一,才能出色完成班组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能让我们大家有方向,有目标地凝聚在一起,干好班组的每一件工作,对于自己的管理也是一种提升。
勤思敏学,取长补短。
诸多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得与失,才能不被历史遗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总结前人的得与失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避免前人的错误出现在自己身上。
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口粮,作为陕煤优秀的班组长,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22
《徐霞客游记》想必都耳熟能详了,许多人都已领略过其中的风光,甚是奇丽。
我曾羡慕徐霞客的潇洒自由,他可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羡慕他的坚定坚守,自小说出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可后来发现,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谬矣。
徐霞客的父亲,在一次贼闯家门抢劫时受伤,去世了。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他开启了游历山水的漫漫长路。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结识了文坛上许多名人。徐霞客的母亲过八十大寿,他结识的八方名人都送来了祝福,那一天,也许是他母亲最快乐的一天。
可命运就爱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亲也离开了他。父母双双离世,这对徐霞客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没有阻止徐霞客游历山水的步伐,因为他答应了父亲“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答应了母亲要寻到长江之源。这是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做到了对父母的承诺。
节目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徐霞客独自坐在院子里,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中。接着,他已故的母亲从屋后走出,徐霞客看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一句“母亲,我想你了”顿使我泪目。他长年在外游,纵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后有个家,母亲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亲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里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会碎为粉末……母亲对他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你没有牵挂了。”
原来爱有时就是若隐若现,牵挂是一种不舍,放不下才会牵挂。母亲希望他放下,放开去完成他的梦想。这是守在身边年迈的母亲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对他的仰慕不减反增。我以为他是个毫无牵挂的潇洒行者,却不想他是个背负牵挂的孤独又坚强的人。徐霞客亲身践行了他“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少年壮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23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27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1-1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1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07-24
【必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0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0
(热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