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

时间:2024-05-17 13:27: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心理学》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1

  读了《教师心理调适和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实践 、教师职业幸福感、习得性无力感与习得性乐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压力应对这五个专题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借助专家的指点,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尽可能完整、完善。

  一、使人学会积极地面对现实。

  从寻找问题的积极意义,减少对过去的消极情绪。积极的面对过去-生活满意点理论及其启示。学会对过去的感恩。

  二、对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的.指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存在。家庭领域、交往领域、工作领域。尽管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各不相同,幸福感又属于我们个人主观的体验,但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这三个生活领域的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强烈。

  职业幸福感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职业活动是生活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其整体感水平都将受到消极影响。

  二、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

  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

  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

  3、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

  三、幸福生活的原理。

  1、平衡现在和未来。

  2、从困难和挑战中获得幸福。

  3、承担起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责任。

  四、打造自身的幸福潜能。

  1、智慧。

  2、勇气。

  3、仁爱。

  4、正义。

  5、节制。

  6、精神卓越。

《心理学》读后感2

  销售活动是销售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过程。从销售员的角度来说,就是销售员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说服顾客购买的过程,但是要说服顾客也是有技巧的,必须要说的顾客的心理去才能打动顾客,让顾客信任你,放心的把自己活着金钱交给你。因此销售员首先要说,说好了顾客才能服,才能促使交易的成功。这就需要我们我们懂得说话的艺术,善于把话说到顾客的心里去,让顾客听得明白,听得舒服,听得高兴,那么你的销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有人说,一个人成功15%是依靠专业知识,而85%则是依靠有效的说话,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说话技巧,善于抓住顾客的心理,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让自己的话语合乎人心,给人以如坐春风的感觉,那么不仅使彼此的交流轻松愉快,也会使销售水稻渠成。我们做销售的要学会洞察人心,说话时注意对象,注意方法,既要说明白自己的意思,又要让顾客听得舒服,才是有效的说话。

  销售员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善于说话的智者,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为自己顺利开凿一条成功的销售通道。学会说话的技巧能够,能够深深地吸引顾客,满足顾客倾听的心理,这样才能吸引顾客的兴趣和注意,从而促使销售活动顺利进行。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销售员一定要训练自己的嘴上功夫,能够把话说到顾客心里去,才是真正的能说会道。在销售中,销售员要注重平时的语言的学习和积累,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顾客,要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准确的传递信息、表达情意,力争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它作为一种媒介,会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一句话说对,能够赢得顾客信任,同样一句话说错,()也可能会使销售员失去一大笔生意。因此话不能随便说,应该经过仔细思考,精心琢磨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销售应该死温柔,没有杀机的,销售员不要总是给顾客一种气势汹汹,时刻准备抢顾客钱包的感觉,这样势必使顾客的心门锁得更严更紧。销售员要善于用尊敬的、和善的、温柔的话语来打开顾客的心门,让顾客主动出来迎接你进去,这样才是成功的沟通。学校心理学读后感管理心理学心得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3

  首先,因为本书是第二版,即在第一版的内容上增订的内容,因此作者在此叙述了增订此版本的原因,同时也是我觉的,作为一位设计师应该牢记于心的一点:

  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使我们了解到:成本和时间都非常关键,要注意竞争对手,以及在设计部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成功的产品必须能够吸引客户,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客户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与产品使用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仅又稍许重合。最好的产品并非总能成功,出色的技术或许十年后才能被人们接受。了解产品,仅仅了解设计或技术是不够的,了解商业运作才是关键。

  好的设计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

  可视性:指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样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

  易通性:指所以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产品的预设是什么?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装置起到什么作用。

  关于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三者之间的定义:

  工业设计:指一种专业的服务,为适应者和生产者双发的利益而创造和开发产品与系统的概念和规范,旨在优化功能、价值和外观;

  交互设计:重点关注人与技术的互动。目标是增强人们理解可以做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已经发生什么。交互设计借鉴了心理学、设计、艺术和情感等基本原则来保证用户得到积极的、愉悦的体验;

  体验设计:设计产品、流程,服务。以及事件和环境的实践,重点关注整体体验的质量和愉悦感。

  在介绍了以上三种设计的定义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种设计方式——以人为本的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意味着充分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基础。这种理解往往主要通过观察。用户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不清楚他们将要面临的困难。解决之道就是快速测试不同的概念。

  可适应自适应运用的五种基本心理学感念: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和反馈。

  示能:指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示能是物品的特性与决定物品预设用途的主体能力之间的关系。

  示能的符号提升功能叫做意符。

  示能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与其他东西进行互动的可能性。一些示能是可感知的,其他则是不可见的。而意符指的是信号。

  示能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有些是可见的',另一些则不是;

  预设的用途经常表现为意符,但经常表现的模棱两可;

  意符是一种提示,特别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动,以及怎样操作。意符是可感知的,否则他们不起作用。

  映射:表示两组要素之间的关系。

  许多觉的“自然的”映射事实上只针对某个特定的文化:在一种文化里自然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并非如此。

  当可见的操作,控制和显示契合自然映射时,设备就会容易使用。

  反馈:沟通行动的结果,是控制论、信息论的著名感念。

  反馈需要精心策划,需要以一种不显著的方式确认所有操作。反馈必须考虑优先权,以不经意的方式表现不重要的信息,使用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现重要的信号。

  感念模型:高度简化的说明,告诉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一个好的感念模型能使用户自己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当没有一个好的感念模型时,用户就只能生搬硬套盲目操作;还有可能用户知道怎样操作,但无法理解为什么,预期的效果是什么,或者出现错误了还怎么办。

  系统映像:提供给用户的适用信息组合。

  当系统映像不想干或不合理时,用户就不会非常轻松的使用设备。如果其不完整或相互矛盾,还会惹麻烦。

  良好的感念模型是产品易于理解、令人愉悦的关键:良好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感念模型的关键。

  技术为设备提供更改功能使生活更加简单的同时,也使设备变的更难用难学,是人们的生活更加复杂。

《心理学》读后感4

  我给自己定下了每周读一本书的计划,上周是《三生三世枕上书》,这周就是《重口味心理学》,凑巧的是,这两本皆是分上下两册,虽然其他的一点儿都不沾边吧。

  其实个人认为,这本心理学真的一点都不重口味,它包含了很多现代人在心理上渴望去了解的东西,文中开篇所写的自闭症,或者其后的对自己性格的“树木人格分析”,到现在人们常患的抑郁症,都有一个解读,深入浅出,刻画得非常生动,并不像一般的心理学书籍一样枯燥。

  一、自闭中的天才,学习是寂寞的事情。

  文中推荐影片《雨人》

  首先就聊聊开篇所讲的“孤独星人”。孤独星人常会发生一些“仪式性行为”,他会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譬如每日早餐的顺序一定要是先吃面包再喝果汁等等。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智力发育迟缓,甚至不会说话,但奇特的是,看不见事物整体的他们,对于局部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不少的“孤独星人”是某一方面的奇才,譬如绘画,数学。他们从来未曾接触过画笔与纸张,却可以一目将眼中景色了然,活灵活现的刻在纸上,或是他们连乘除法都不会,却可以了解数字十二位的乘方的答案。

  他们是孤独的,常人很难对他们的某些怪诞的行为进行无限度的包容,他们被划在正常交际圈之外,找不到心灵的知己,无从所属,心无归宿。而正是这样的寂寞,让他们有超乎寻常的能力。

  这就是我看这篇文章所想到的,学习,一定是一件寂寞且艰苦的事。攀爬学术的金字塔一路不知要遇到多少泥泞与荆棘,又或是诱惑,真正做好学术的人,虽不见得必然寡言,但一定都有一颗极其平静又强大的心,耐得住寂寞,抗得了苦痛,只一心沉溺于学问。

  就像是文中所写的“孤独星人”,他们并不完美,但也确实存在着生命的彩虹。自闭症患者们在人生的水桶中缺失了常人所有的木板,却奇特的,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喷泉。他们拥有的“画面思维”,可以让他们看到与常人不同的色彩与画面,脑海中就像是一个万花筒,一个高速飞转的螺旋器,把他们所看见的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然后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画面思维”也就是心理学中的“联觉”,是一种感官的互通,譬如我们常人时常会有“色——温”的感知,看见红色感觉暖,而蓝色便觉得冷。

  “孤独星人”所拥有的“联觉”,比起我们,要高级多了。

  最喜欢的是文中结尾的一段话,作者姚尧写道:“所有的存在都不应该被轻视,所有的差异都应该被理解,缺陷、不适和疾病,未必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它们会产生出另一些发展、进化生命的形态,激发出我们远远不能预料的创造力。”

  就像是“孤独星人”,他们活在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世界,但却可以创造出无数奇迹。

  倘若世上所有人皆是所谓“常人”,平庸无奇,那么世界该多灰色与无趣。

  二、同性恋

  这段关于“孤独星人”结尾的一段话,也令我想起了另一类在社会中为多数人不理解的存在——同性恋。

  无数人对他们讳莫如深,避之不及。

  但同性恋之所以数万年中仍旧存在,就代表着合理,时光的洪流大浪淘沙,留下的,必当时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所有的存在都应该是需要被理解的,他们都有存在于世的理由。

  而在“同志style”这篇中,作者着重为我们科普了同性恋的产生。

  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1、生或性的本能,叫力比多。2、死的本能,叫桑纳托斯。

  一个人类从出生到成长大抵会经过这样几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正常度过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智。

  “口唇期”也就是婴儿时期吮吸的'本能,力比多停滞在这个阶段的后果是,人们在成年之后依然要依靠“口唇”来满足快感:譬如无节制的吃东西、吸烟、话痨、咬指甲……

  而心理上,力比多停滞在口唇期的人会过于依赖别人,因为他们始终感觉自己还是个婴儿,需要被骄纵,被养育,被照料,希望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肛门期”就是孩子们通过拉臭臭来满足性欲。在这一时期,父母可以通过训练儿童排便来锻炼他们的自理和自控能力。

  力比多如果停滞在这个时期,他们长大后会出现两个极端:1、很懒散,肮脏;2、洁癖,强迫和过于死板。

  “性器期”。在这个时期,女孩子们会出现“恋父情结”,而男孩们则对应的会有“恋母情结”,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很好的度过,会造成一种“恋母情节冲突”在潜意识里埋下同性恋的种子。

  而在文中,作者也特别提到了一种“传染”行为。即长期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就会不自觉被周围的人影响,“传染”,尤其是在于异性隔离的地方:监狱、军队、男子或女子寄宿学校、远洋海轮等等。

  三、死神五部曲

  方才我们提到了人类有两个本能:生。死。那我就顺着下去讲讲文中作者姚尧为我们描述的死亡。也是我最有共鸣的部分(本书中另外讲的“抑郁症”部分我也非常喜欢)。

  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五个阶段: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抑郁。5、接受。

  也就是通俗而言,人们在得知自己即将面对死亡会不愿相信和面对,不停在各大医院就诊,确认结果,然后开始怨天尤人,觉得愤愤不平,“为什么是我?”,而后开始与上帝讨价还价,“如果你能再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就放弃我最热爱的(唱歌,写字,游玩……)。”或是极易开始有一种信仰,宗教等。第三个阶段是一种明显的侥幸心理和逃避状态,因此,当我们发现这一切都是虚空,谁都无法解救我们的时候,我们进入“抑郁”状态。这是一种关于生死的“生死抑郁”,最后,我们或许会平静的接受。

  这里我着重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生死抑郁”。它和“遭受抑郁”不同,面对“生死抑郁”的绝症患者,大多不喜倾诉,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时候,默默的守护在他身边,握握他的手,替他温柔的梳理头发,或者就安静的坐在他们身边,就是一种最大的安慰。

  “死神五部曲”我几乎每一部都经历过,第一二阶段的时间较短,抑郁的时间较长。我度过了很漫长的一段抑郁的时期,在那一段时不时涌现濒死感的痛苦时光里,我开始终于慢慢接受并且承认自己得了白血病的事实,然后开始自救。

  这不是一个容易度过的坎儿,我如今的从容,耗费了整整两年的光阴才终于得来。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晚期病人来说,到第五步最难的不是自己接受,是让家人接受。很多病人家属到了病人濒死的时刻,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要求医生“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但这个时候对于病患而言,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痛苦的坚持着活着,被各种仪器折磨,只是病人家属对于即将死去的亲人的自责和愧疚的一种救赎罢了。为了平复自己内心而作出的这种行为,无异于更加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在此,想用作者文章最后的结尾作为本文的结尾:“爱是放手”,如果我们允许并帮助病人逐渐离开那些他们曾经热爱和留恋的人和事,他们也就能轻松地离开人世,尘归尘,土归土,善始善终,人生的旅程就此结束。

  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南山。

《心理学》读后感5

  通过学习《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我晓得了作为教师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辅导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塑造完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自本身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做好本身的心理调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难免构成一些压力。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好本身的心理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对本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教师要从各方面寻觅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从而寻觅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也可间接地迁移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

  做学生心理咨询师:教师平时不但要处理好教学上的问题,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说话要算数,要讲信誉,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重视他的感觉。

  教师要学好心理学:当我们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懊丧,学生会很失望。我们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类失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提高对心理辅导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缘由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与日俱增,教育

  部门制定了心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方针政策,要请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心理学》读后感6

  或许是在学校兼任了心理咨询师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心理活动、行为活动会特别好奇,也会特别想要研读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在家乡温暖的闲暇时光,拿起刚买的《怪诞心理学》开始细细品读。

  《怪诞心理学》,英文书名是Quirkology,Quirk,翻译为中文有“巧合”之意。是被誉为“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头衔的著名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著作,个人很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家。

  书中通过一些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些案例和一些看起来很诡异、荒诞,但却很无聊的小实验,从而剖析出一个个你可能比较关心的心理现象,比如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竟然会回忆起不曾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女性驾驶员更容易超速行驶?夏天出生的人和冬天出生的人谁的运气更好一些?真心的笑容和虚假的笑容都打着哪些难以掩饰的烙印?

  “相信别人,不过别忘了切牌”,书中第二章节的标题,整本书,最触动我个人的也是这句话,讲述的.是撒谎与欺骗的心理学观点。比如,如果一个说谎者信誓旦旦,又冷静又沉着,那应该怎样发现破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怀斯曼仔细研究了说谎者与真话者的区别,并得出一个另类的结论,判断是否说谎的标准并不在于说谎者的行为举止,而在于遣词造句。怀斯曼发现,说谎者的话往往没有真话者那么多,提供的细节更少。原因可能在于,外在的行为举止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要控制遣词造句和说话方式则要困难的多。

  阅读时我不禁和孩子们的某些言行对上了号,我任教的班上有个聪明却很调皮的小男孩,成绩异常优秀,但他自我管理方面有些欠缺,一次上课前,我收到学习委员递上的一张记录条,纸张上工工整整的写了“李德余未交作业”,在询问他的过程中,他眼睛不停往左上瞟,眼珠不停打转,讲话支支吾吾,毫无逻辑,经反复询问,可爱的孩子满脸通红,小手攥紧,这些种种表现都表明他在说谎,经过我耐心开导,问清不交作业的原因,并让他利用学习时间补上,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谎言更多是通过语言来判断,因为语言的逻辑层次高,使得人们对于语言的即时控制力不如对于自己的表情来得容易吧。而暗示告诉我们,当你选择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和事情的真相都没有关系了,以至于当真相被披露的时候人们更加无法相信。毕竟自我否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之一了。所以我们才要培养自己判断真相的能力与接受真相的能力吧。

  看完这本书,对于它,我无法给予出好与坏的评价,但却有它独特的说不出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一些你闻所未闻的知识,还可以改变你无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于谎言的识别,还是有关世界上为何有那么多巧合,甚至是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讪之词和征友广告,在这本书里都被讨论得淋漓尽致。这其实也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吧!

《心理学》读后感7

  积极心理学思想是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利格曼提出,在20xx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吹响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号角。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和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幸福。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积极心理学要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幸福在多数情况下是主观的,所以它也被称为主观幸福感,意即个体自己亲身的感受。事例:有一个聪明人和一个老实人一起到海边玩,聪明人在海边捡了很多漂亮的贝壳,而老实人也在海边捡了很多漂亮的鹅卵石。当他们走到一起时,聪明人提议两个人交换自已所捡到的东西,老实人爽快地答应了。聪明人在交换之前悄悄地把自己捡到的最好看的两个贝壳藏匿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老实人,而老实人则把自己捡起到的所有鹅卵石都有交给了聪明人。回去之后的那天晚上,老实人睡得很香,但聪明人却彻夜难眠,他一直在想:老实人是不是也像他一样把最好的石头藏匿了起来。在这里聪明人客观上占了便宜,但主观上却并不感到幸福;相反,老实人客观上吃了一点亏,但主观上却感受到了幸福,这就是主观幸福感。塞利格曼创造造性地提出了幸福的三个要素——乐趣、参与、和意义。乐趣通常表现为兴高采烈的外在情绪表现形式;参与是指对家庭、工作、爱情与业余爱好等方面的投入程度;意义则意味着个体对行为或事件深层价值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发挥自我的力量,达成超越自我之上的目标。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真实的幸福,他必须要感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又可以使他更好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但真正的幸福则必须要达到超越自我。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点”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三个基本点实际上就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基本路径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读后感8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大火,节目一开始,所有的姐姐都表示很喜欢万茜,大家都被带着节奏走,既然这么多明星姐姐都喜欢她,那她是不是真的很不错呢。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万茜是谁,就莫名其妙的觉得她很好,即使首秀的时候她弹错了,都觉得可以原谅!

  后来万茜在节目中的表现翻车,营销过度,引起大家的反感,剧情出现反转,全网黑她,这时候再去看节目,觉得她甚至都变丑了,以前是“人淡如菊”,现在是“油腻虚伪”,怎么看都不顺眼,说什么话都不对!

  短短时间,为什么大家对她前后的评价差距这么大?仅仅是因为她唱错跳错性格不讨喜吗?

  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你喜欢的衣服是不是大多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你是不是喜欢把家里装修成现在流行的风格?你是不是关注了很多博主,跟着他们的推荐喜欢买一些网红产品?健身风靡全球,你是不是也经常刷着手机看着别人的马甲线蠢蠢欲动?......人们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模仿别人,或者服从权威,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别人说她好时她就好,别人说她不好她就不好,舆论就是变色龙,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仅仅是自己的观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太多了。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很轻易的表现出从众行为,可想在有一些压力或者直接受到强迫的情况下,人是很容易从众和服从的,著名的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就证明了在权威的指示下人们会很轻易的服从,即使这些指示会伤害到别人。人类历史上的那些大屠杀,普通的士兵服从上级指示残杀无辜的平民,对权威的服从通常可以战胜道德!

  个人很容易服从强大的社会情境压力,我们大部分时候甚至意识不到这种社会规范对我们的影响和教化。你试试在教室听课时突然起立,或者在餐馆吃饭时突然大声歌唱,或者穿奇装异服走上街头,在试图打破这些社会束缚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他的强大。要成为少数的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你现在发一条帖子支持一下万茜试试,会被骂死的。

  英国人斯蒂芬·高夫在20xx年试图裸体(除了帽子、袜子、靴子和帆布包)徒步穿越不列颠。在他847英里的旅途中,被捕了16次,在牢狱中度过了5个月。他自己认为他的裸体运动是最重要的,可以展现他美丽的人体,可是却不符合明确的社会规范。即使英国这样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是没办法容忍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这种感觉才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们热衷于做特立独行的自己。

  “做自己的事。质疑权威。如果觉得对就去做。跟着幸福走。不要从众。自我反思。坦诚的面对自我。勇于承担责任。”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每一条都说到了你的心坎,每一条都好对,就想成为这样美好的自己呢!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样的说辞不绝于耳,我不是说这样的观点不对或者不好,我也喜欢上面的每一条言论。但冷静思考,我们或许只是被西方个人主义洗了脑,在没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就不容质疑的相信个人主义是块宝,从众行为是根草!

  有时候社会带来的压力是我们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搞的别人家破人亡,自己全身而退。但我看她真心演出了真爱的感觉,林有有也可以为自己辩解,她就是单纯的爱上了许幻山,followherheart,不顾一切,为爱痴狂。她不屑社会的道德规范,不与父母沟通联系,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立独行,也太自我太个人了吧!她不care任何人,卸掉了社会压力,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没有什么道德了!提防逃脱了道德绑架,却变成了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我们真的能以极端满足自我和真正表现自我的方式来生活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冲进世贸大厦“熊熊烈火”的每一位消防员都是心甘情愿的吗?赶赴武汉支援的每一位医生护士都是自愿的吗?他们也只是“部分的出于服从上级命令,部分的出于遵从集体忠诚和团结一致的价值观”。从众不都是消极的,有时候也可以是积极有效的。站出来反对不公正的社会权威很难很难,但是如果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站出来了,我一定也会跟上的!比如上课时,老师讲错了一个东西,或许你不敢提出来,但是当周围有同学提出来时,是不是给了你勇气,相信你也会站住来的!这就是从众的释放效应!

  有时候我们从众仅仅是为了我们能安全的融入集体,被大家接纳,获得别人的喜欢,不从众的个人主义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同时也是社会动物,我们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

  所有明星都在买热搜,都在花钱营销,只是万茜自己业务能力没跟上,还突兀的营销过度,人设崩塌。但我觉得上升到抨击人家的人格大可不必,千万不要加入网络暴力的队伍,不管对象是谁,我们不清楚她人到底咋样,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心理学》读后感9

  皮亚杰强调顺应生物自身的脑力发展水平,鼓励顺势而上,教育者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启蒙,他相信孩子在脑部神经系统发展日益成熟的同时,孩子能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发现那些“普遍的真理”。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是微积分的创立者,除此之外,大多数第二个发现者都被忽略掉了。关于造纸,各个大陆在过去彼此割裂的时代都发明了纸,但是很快教科书下了比较的结论,中国的造纸水平最高。我们一般只认可最早的,最好的,最经济的。所以即使现在的教育者在谈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是在堆积素材,让普遍的真理看起来穿了一件衣服,等孩子兴高采烈的去发现马甲。不可知论者恐怕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支持者。维果斯基作为苏联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家,强调我们发展的高度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先于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先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谈的上发展。也就是说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有可能发现望远镜是近视镜片的叠加,但是即使有了三角几何方面的知识,也未必能发现勾股定理。最后,我想问,撇开那些高深的定理,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容忍自己的孩子以“幸运的发现者”来进行探索和发展。大多数的教育乃是功利性质的,强调实用性,我们从灌输到引导已经是进步,但最终也绝对无法容忍孩子再造一个世界。我相信皮亚杰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智力高度可能发现一些共同的真相,殊途同归。但是用我妈的`话来说,徒弟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维果斯基的观点更加贴合实际。其中基础性的概念,我们会最终把基础性概念简化成信息的雪片来保存,忘记曾经是怎样收集到他们的,所以会惊讶小孩子为什么这么愚蠢……我们已经忘记了过去我们是如何掌握它的。就好像代际之间,常常经历过一些同样的事儿,但是在一轮一轮的蜕变之后,留下的只有几个普普通通的道理,而只依靠几个经典的句子不足以支撑起我们整个生活的信仰,仍然需要去实践去内化一些感受,为什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总是很多隔阂,也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曾经的自己,而很多年轻人又去张扬的姿态去招呼未来的自己。所以断言未来和否定过去都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纷争。

  关于一个记忆的多维度的理解会出现在生命中的各个角落,引起不同的共鸣。可以称之为3d记忆。又比如成年之后再去读这类研究儿童的文章,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皮亚杰认为智力发展差不多在15、16岁就已经定型,在这之后只是不断的客观化的过程,从围绕自我,到逐渐接纳客观世界的多维度的发展规律,所以说我们始终都在成长,都在更加贴近现实。智力最初的发展只是单向的维度,比如从高度来比较,之后发展到面积的比较,再发展到体积的比较。成年时候,我们需要做的还是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全面的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看起来更像是情商的发展,实事上仍可以理解为智力的进步。很多人成年之后严肃性阅读量会骤减,这并不是坏事,教科书可以丢弃,投身生活的大舞台可能是最好的出路,因为现实生活可以使人认识到更多的维度。实事上,书本和知识的更替,需要自我的供给了,也就是自我选择。如果不选择,就越会发现它们教条的很,死板的很。所以你会错怪书本充斥着不灵活和假象。还有很多很多的书躺在哪里,只不过无人问津。我欣赏维果斯基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说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仍会沿用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从感性到理性,而不尽是像皮亚杰所说的,完全内生化的思考。尽管我们更多的通过语言这种工具区构建知识的内涵,但是本质上,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具象化的内容、丰富的例子来作为入门。

  图片还是书上的图片,只是换了个展示位置。既然那样还不如直接看书上的。我觉得既然准备了ppt就改多一点补充性的内容,尤其在图片上。可能我这个落后地区来的人已经习惯了吧。看其他同学的博文,每个人都在认真自己的认真,感受自己的感受,要评论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真实。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切实感受,给我印象深的是周俊艳同学,她的感想我觉得太细致了,学习就该有她那样的态度才好。我得向她学习···实验课呢,是提交以及对视频的再剪辑。那天有点匆忙,因为出了点小状况,因为我忘记把素材带过去,又回宿舍取了一回,但是还是有一些东西不能用了,只能用学校机子上的一点东西,很遗憾,成品不咋样。也怪我们之前没把作品发布,我当初想的是让姐妹们一起再商量商量在发布,但结果····唉····

《心理学》读后感10

  以前的发展心理学或青少年心理学书籍,基本着眼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侧重于个体纵向时间轴上的研究,比如皮亚杰、弗洛伊德等所做的研究。这本《青少年心理学》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除了纵向的个体发展研究之外,该书还纳入了大量跨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

  我们知道,美国是个多种族融合的移民国家,存在着各种亚文化圈子,在本书的第十三章,专门详细解读了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比如不同肤色、不同经济地位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互联网等新文化媒介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比如在美国社会应起很大反响的“虎妈”,实际上就是欧裔美国家庭和亚裔美国家庭不同文化下家庭价值观不同而导致的育儿方式的差别,而这种文化特异性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与成熟。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族各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在逐渐趋同,相信在该书第12版或第13版的时候,可能会更多研究“e一代”或“net一代”的青少年心理发展。

  除了单独成章之外,该书在各章节中都融入了“文化”的概念。比如第一章之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球化”的观点;第四章在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也有跨文化的比较,如中国台湾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智力”的概念强调人际相处的能力,也就是“会做人”被认为是智力高的一种表现;第五章同一性中提到了族群认同,这可能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将骆家辉一直误认为是“自己人”的原因;第六章第七章涉及性和性别的时候,也比较了不同文化下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差异;在后几章涉及家庭、学校、同伴工作与职业的领域中,无不谈到了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文化是我着重研究的领域之一,因此我特别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一直想了解不同文化下人们的知、情、意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差异,在这本书中告诉了我很多答案,那就是文化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在此我着重推荐John W。 Santrock著,寇彧老师翻译的《青少年心理学》,这本书值得心理学工作者们常备。

《心理学》读后感11

  人的大脑带宽是有限的,长时间专注后,效率就越来越低。意志力属于用脑的一部分,它也是有限的。大脑的状态会影响意志力,比如营养,疲劳程度等。

  所以想要让意志力饱满,首要条件让大脑尽量保持健康活跃。

  基于大脑的可塑性,按理说意志力也是可以训练的。但我不知道怎么训练。

  书上说一次性做多个计划的后果,可能是一个都完不成。这样的情况是所有这些计划需要消耗的意志力超过了你自身的带宽。所以作为个人来说要有意识的测量自己的带宽,看自己一天做多少事是合适的。

  并不是要求一次只做一个计划。

  大脑就像肌肉一样,用进废退,所以意志力也应该是这样。作为一个懒散习惯的人,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但意志力可以训练,这又是个好消息,所以坚持一件小事情,就能慢慢提高意志力。

  长跑运动员跑马拉松时消耗的意志力,肯定比普通人少的多。因为他已经做了很多次了。

  我发现当我完成一件事一次后,下一次就不会像第一次那么难了。有可能是因为,每一次做同一件事情,大脑都会对这件事情进行整体的感知。比如长跑,刚开始训练长跑,大脑对长跑这件事的感知还没建立起来,所以更容易受当下情绪,身体信号的控制,所以消耗的意志力更多。但当完成很多次后,大脑有个整体的感知,知道完成的大概时间,完成后的`感受(甚至神情气爽),以及多次成功的经验,就会更能克服当下情绪以及身体反应,消耗更少的意志力,进入正反馈。

  所以万事开头难,当想要完成一个计划,或养成一个习惯时,可以先适当减少其他事情,多给这个计划一点带宽。然后当进入正反馈后,再增加其他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

  其实我觉得一个人以前做过的所有事,是作为整体来影响现在的自己的。

  比如一个人自学学会一件事情后,他对自己的能力的就更有把握,在他需要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消耗更少的意志力。

  一个享受过钱带来的好处的人自然在赚钱这件事上比别人更上心。

  自信的人自然意志力比其他人高。

  所以提高自制力并不是单一的一件事情。

《心理学》读后感12

  两年前的周日下午,我到万邦书城读书,无意间读到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被深深吸引,随后开始关注和喜欢身心灵,喜欢上心理学,在品读书香文字时,开始兼顾视觉大餐,慢慢观看欧美心理学的电影,《盗梦空间》带我们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美丽心灵》让我明白爱对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人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尼采哭泣》让我了解谈话治疗;从电影中学习,从故事中领悟,这就是看到《电影疗伤心理学》一书时,自己毫不犹豫,收入囊中的原因。

  《阿甘正传》缺陷者自强不息的人生,《蝴蝶效应》坦然面对童年闯下的’大祸,《玫瑰人生》爱人的离开比死亡更痛苦,《心灵捕手》受伤心灵的自我揭露与重建等等,21部跟心理创伤有关的经典电影为案例构成这本《电影疗伤心理学》,从什么是心理创伤起笔,到心理创伤的原因、再到心理创伤的症状、最后落笔于心理创伤治疗,四个部分,环环相扣,演绎自我疗愈。

  书中涉及的'电影我看过《阿甘正传》和《蝴蝶效应》。奥斯卡经典影片《阿甘正传》,被称为励志片、爱情片,阿甘智力低下,腿脚也不利索,从小受到同学的孤立和侮辱。男孩们喜欢追打阿甘,阿甘为了躲避只能拼命奔跑,母亲在身边总给他爱和信任,正是这种无声的母爱,让他明白“与其努力完善不足的方面,不如将精力放在开发潜力的优势”上,所以,面对各种困难的环境,他从不自卑,从不畏缩,总能乐观的面对,积极前行,结果总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

  仔细想想,人生难道不是这样吗?失恋、离婚、亲人亡故、地震、交通事故、失业、股价暴跌……生活中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些“坏事件”,谁都不能幸免,问题是我们如何面对?是沉浸其中,一再抱怨命运不公,是将其遗忘于记忆库,等到以后再唤起,还是坦然面对接受,阿甘给我们做了一个明确的回答,用积极地心态,面对任何困难。

  这本书浅显易懂,我个人感觉,作者对每个故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较少,对于形成原因和如何解决问题讲解较少,略显遗憾。

《心理学》读后感13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这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一本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书。

  虽然都是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与我们准备复试时读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还是有区别的。《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的章节是按照人的年龄阶段来划分的,然后介绍该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等。而《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章节是先按照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划分了几部分,在按照年龄阶段介绍的。而且,从书名中也可以看出来,《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介绍的人的发展阶段是从人的出生到死亡,《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着重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进程。

  我感叹研究中的观察之细致,思维之巧妙。比如,我在逗婴儿玩的时候喜欢把我的手指放在婴儿手中,然后婴儿就会抓住我的手指,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等我上了心理学的课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婴儿的反射活动,之前的我从没有想过这个动作会和发展有什么联系。再比如对于婴儿可管用就行的研究,婴儿都还不会说话,但是研究者们精心的设计还是会让这些婴儿“开口说话”。

  毕生发展还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而且人的发展和衰老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所谓人的老年化是因为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具有不同的教育情况、社会背景及文化特点,因而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然而青年人却把上一代人的不同行为表现看作是老年化的结果。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能力、判断力及学会的各种技能等所谓的晶体智力并不减退,只有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流体智力有所减退。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观念和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上一代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变得无用了,也没有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这却被青年人看作是老年化的标志。

  事实上,人到老年仍有较大的学习潜力,如果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思想,及时掌握新技能,追随时代潮流,则必然会延缓“衰老”进程。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

  总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兴起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它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首先,到目前为止,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工作仍多于实验性研究,它的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具体材料的支持和实验研究的验证。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变异性、受历史阶段的影响等一般原则在心理发展各个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不同的表现。其次,它需要进一步跨学科、跨文化地联合研究,特别是生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支持。最后,接受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会导致把人的心理发展看成是无规律可循、没有任何限制的变化过程等这些问题也有待我们今后努力探讨和解决。

《心理学》读后感14

  这个书本来是在网易阅读的app中下载的,那时候刚刚看完《拖延心理学》,受益很多,于是下载了这本书。一直没看,今天拿起手机百无聊赖,翻看了几页之后居然就无法停下来了。

  本书的关键词:

  多重人格;恋物癖;社交恐惧症;特定对象恐惧症;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广场恐惧;幽闭恐惧;密集恐惧;厌食症;贪食症;性别认定障碍;精神分裂;强迫症;人格障碍;物质成瘾;恋童癖;露阴癖;梦的解析。

  我的获益:

  1、澄清了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的区别;如厌食症其实并不是没有食欲等。

  2、书中大量的事例,给我很大的阅读快感。

  特别好玩的地方:

  我觉得书中最好玩的地方是第18章,也就是最后一章,对梦的解析。

  书中总结了四条:

  1、梦是愿望的满足。

  2、梦是睡眠的保护者

  3、梦是一种幻觉体验

  4、梦是有伪装的

  觉得好玩的'原因是自己一直对梦感兴趣,但是从来么有总结过,或者试图总结过。这几条一看到就觉得眼前一亮。

  最后,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小知识,比如人的犯罪基因;梦到飞行其实是把自己整个人当成了性器官;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凌晨4点48分等。

《心理学》读后感15

  《拖延心理学》是由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所著,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她们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斯坦福大学、伯克利的讲坛。

  通常一本书的可读性往往取决于作者的阅历,写书的人往往被认为对他们的写作倾向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确实,作者对拖延心理的了解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简·博克曾经说:“我们两个都知道对方的那些丑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通宵开夜车的日子,也曾为写博士论文而挣扎了多年,经常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并常常为自己的拖延而编造种种故事情节(最为极端的例子是说自己家里死了人)。”除了作者两个人对此的个人亲身经验之外,作者也有多年与拖延心理打交道的职业经历。当作者还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咨询中心成员的时候,作者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拖延者创设了据作者所知的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在作者的拖延者团体中,作者看到一些拖延的模式和倾向一再地呈现出来。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共性。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原计划在周一上午九点开始作者一周的团体治疗课程,结果作者发现这根本不现实——在十点之前没有一个人出现在现场!当作者向公众开设拖延工作坊的时候,作者再次遭遇到了这个拖延怪兽。作者差点提前一周取消作者的第一个工作坊,因为在预订的时间内没有几个人报名。结果,几乎2/3的人是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分钟报了名,作者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房间里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作者不仅仅在文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在她从医方面的成绩也不容否认。30年来,作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诊所内也处理了很多个案,很多人因为常年拖延而积重难返,这让作者有机会在更深的层次上探索这个问题。作者感到幸运的是,患者们都勇于向作者敞开心扉,这使作者的研究工作从中受益良多。所有这些经验都再次坚定了作者的想法: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

  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并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书中作者还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在书中作者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就是懒惰的一种表现,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拖延并不只是懒惰,他跟很多因素有关,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也发现自己拖延的毛病,了解到了拖延对事情发展的影响。我深深地认识到拖延让我失去了太多的机遇和成功的机会,拖延不是单纯的懒惰,它的危害更甚于懒惰,我也意识到拖延必须改正。

  一旦意识到拖延的危害,我们该马上制定相应的更正计划。

  降低期望,设定具体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计划。不是我要在一年之内学会德语,而是我要在两个小时内记住十个德语词汇。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这个世界上没什么东西是完美的这个事实。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点,更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心理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心理学入门:《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07-26

心理学读后感08-25

《心理学》读后感04-17

心理学读后感06-08

《幼儿心理学》读后感08-20

借口心理学读后感07-23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07-24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08-18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7-24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