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时间:2024-05-17 15:53: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万历十五年》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历史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启示。

  《万历十五年》是明朝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一部著作,通过对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明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那时年仅9岁的朱翊钧坐上了龙椅,次年改年号为“万历”。万历皇帝年纪虽小,却怀有远大的治国抱负,渴望有朝一日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为此,他勤奋学习、克己复礼,凡事都听从首辅张居正的教导。而张居正死后,他逐渐一改往日作风甚至到后来万历十五年起,他近30年不上早朝,也不见群臣,终日在紫禁城郁郁寡欢,明朝也就此由盛转衰。消极抵抗的万历皇帝给后人留下了千疮百孔的江山和摇摇欲坠的朝廷,也难怪作者黄仁宇会说,从此刻起,大明帝国走向灭亡。读完这本书,仿佛看到了一场极致绚丽的烟花在中途戛然而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看到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我也反思到自己的工作上。国家是个大集体,而高铁团队同样是个小集体,管理朝政会遇到种种困难,而遇到困难时如果像万历皇帝一样有始无终,遇到困难便消极怠工,是必然不能将本职工作做好的。在高铁工作中也同样会时常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如乘客投诉、安全事故,但面对这些不如人意,我们要做的是详查原因,总结经验,进而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我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触之即退,止步不前,敢于面对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作为一名列车长,我在刚刚任职时就常被提醒--婆婆嘴,火箭腿。在日常工作中,列车和班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作为列车长要能处理好这些事情,对旅客、对职工都要能不厌其烦地解疑释惑,团结好所有力量,拉近班组与旅客的`距离,完成好每一次运输任务。生活中注意关心爱护职工,适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心理状况,及时进行调节,还要从思想上调动团队工作的积极性,面对处于后进期的班组,可以团建拉近距离,严管提高能力。

  中国铁路稳定快速地发展是我们每个铁路人的职责,面对自己的职责,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望而兴叹,作为高铁的一线人员,直接接触旅客的一线工作者,我们更要抓好基础,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旅客带来最好的出行体验,维护好高铁形象,为高铁发展出一份力!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2

  将《万历十五年》断断续续读了两遍,其中几多感慨来不及记录,就已化为烟尘随风而去,却也有一部分润物无声般沉淀为自己的'一部分。那已经离去的,也许要等到再次阅读才能吸收;而这已经沉淀的,却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我惊诧,此书中许多人物身上,竟都有自己做教师的影子。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3

  说实话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标题,因为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就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用一个皇帝的年号万历和其中的年份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书的名字,《万历十五年》。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随着读的越来越多,发现其中的内容还是相当值得玩味的,不愧是一本好书,本书是从几个人物写的,我也从几个人物来分别写写我的感受。

  万历皇帝,我认为这个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从登极做上了皇帝以后就一直被管理着,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他们俩同受人“宠爱”,但又同样被关在了“笼子里”,只是大熊猫不必再学习四书五经讨他人欢心罢了,后来的万历皇帝学会了罢工,也因此成了一只真正的大熊猫了。文章中多次提到明朝是在用道德治理国家,而不是法律,这个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想说,一个封建社会,一个大多数的人民都没受过什么教化的国家,实行法律治国有什么用吗?也许还不如用道德的力量去约束人民呢。万历从小就一直被管教着,他不是没有逆反心理,只不过他的逆反心理不像他叔叔表现的那么强烈罢了,他叔叔是把一个皇帝的权利表现的尽至了,所以在文官集团成型以后,万历皇帝也就没有再做出出格的事情的可能了,他的逆反也只能是通过无为而表现。写到这里真的感觉很同情万历皇帝,自己的臣子无时无刻不压在自己的头上,自己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臣们的管制,他就连做一个男人都做的很是猥琐,因为他不能给他心爱的女人一个真正合适的名分,不能给他和他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地位,甚至死后都不能跟他真正爱着的人葬在一起,这着实是一个悲剧。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万历皇帝,他确实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完全有能力重整朝纲,因为他是君王,他完全又能里重振边防,因为他是君王,他完全又能力保护她的女人,因为他是君王,但他放弃了作为皇帝所应有的权利,他选择了无为而治。作为皇帝他受万人敬仰,但是他没有把作为君王应该做的做到,而只是选择

  了默默的抵抗,也许是人们对他的期望过高了,因为他是君王,所以他应该肩负起拯救历史的责任,正因为这样,他离人们想象中的皇帝差的很远,所以他才会更加的受到大臣们的管教,认为这个皇帝还不成熟,然后越加管教也就越增大了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因之反反复复,便造就了这个万历皇帝。这本书上说万历是因为过分的相信张居正,而张居正死后证明皇帝自己也被骗了,皇帝就因此更加的不信别人,所以才使他怠工的,我认为不然,我认为这个皇帝就应该是这样的,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皇帝的管家,管家死了,“熊猫”当然就可以依着自己的性子来了,他本性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是做回了自己,张居正的死只不过是历史学家为皇帝找的一个借口,或者说是皇帝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

  对于明朝的官制我不便多说,因为知道的甚少,只是这本书让我感觉好像跟现在的社会很像,有很多事儿换个人物就是现在的事儿,这个以后再说。

  再说说首辅申时行,这个人让我说什么好呢,感觉他的性子里某些东西很像万历皇帝,他没有张居正的大刀阔斧,也更不会像海瑞一样纯的就像一块大石头,我认为他的行事儿风格有点像太极拳的打法,总是能以柔克刚,他总是能从清萍之末看到暴风雨的来临,能解决的事儿他总不会让他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发展大了的时候他也能运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着实为万历皇帝,为明王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想如果没有申时行的话也许明王朝会出更多更大的乱子,申时行才真正的实现了国家的稳定。但申时行的做法理应出现在盛世里,因为出现在了一个皇帝罢工的时期,他的.作用就起的不是那么明显了,最后他还被弹劾,这个就证实了这一点。申时行这个人很难说,因为他就跟他当上首辅的过程一样,充满了偶然性。

  张居正,我认为这个人应该当皇帝,他有胆识,有思想,有抱负,有眼光,如果当皇帝的话,他完全能把这个国家建设的非常好,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臣子,然而一个臣子这么厉害并不一定会扶持出来一个好皇帝,因为皇帝是他这样的,两只虎在一起的可能有多少呢?

  他张居正是一只虎,皇帝便成不了虎,因为他总是让皇帝听他的指挥,这样自然皇帝便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我认为这个皇帝的形成有张居正很大的原因。我们不可以否认张居正的功勋,他建立的许多的制度可以证实延续了明王朝的香火,他赏识的一些人也确实有着超人的才华,他的大刀阔斧也着实让人佩服,但他的缺点言行不一也成了他的一大弊嫉,他的英名在当时也便被一些小人因此而弹劾掉了许多。

  海瑞,书中用“古怪的模范官僚”做题,我觉得很是恰当,古怪是他的行事儿风格古怪,或者说他对于四书五经过分的执着了,他已经被其蒙住了眼睛,心里已经超神了,他清廉的太过清廉,正直的过分正直了,他跟其他官员格格不入,甚至跟皇帝也格格不入,他入的只有他心中的“良心”,所以他的行为很是不为其他官员理解,但是他做的又都对,没有一件是错的,因为那都是书上教授的,也因此没人敢反对他的做法,他对于其他官员甚至包括皇帝都确实是一个模范,但又不是榜样,因为他离现实太远了,他说白了可以说是一个“书呆子”,模范一次用的恰当到位。我认为海瑞的出现只是一个错误,他带给人民的也许是利益,但是他带给明王朝更多的是麻烦,他的性格,他的行事风格为朝廷惹了很多的麻烦,直到他死了之后这些担心才可以消除掉,让明王朝松了一口气,让明王朝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甚至让皇帝也松了一口气。

  戚继光,书上说他是孤独的将领,我觉得说的不恰当,应该说他是在张居正死后孤独的将领,因为在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他并不孤独,他所有的想法几乎都实现了,说他孤独只能说是他跟他所在的朝代不太适应,感到他很孤独,或者说在张居正死后他也便受到牵连而孤独。戚继光是一个很能适应环境的人,他不会过分的执着,他在大多数会变通,不会一条路走到底,会变着路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是我很欣赏的。戚继光在历史上的功勋也是相当的卓著的,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因为没读过他的传记,怕少说了哪些,心理有愧疚。

  李贽这个人啊,我觉得有点心理不正常,总是爱做一些在当时是很出格的事情,在他身上结合了很多人的元素,有官僚、有文人、有僧侣、有改革派,很乱,说不清楚,也许就连他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估计,因此,书中才写他为“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要我说啊他还有点自相矛盾、自找没趣。他总是自己想是什么就是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他认为那是对的,好像有点小孩子气,感觉他自己也没有自己固定的性格,没有万历的默默抵抗,没有张居正的大刀阔斧勇往直前,没有申时行的圆滑也没有戚继光的为国奉献和变通,他有的只是任性,他的性格好像是这几个人的结合体,也许这就是他的性格吧,要是让我评价他在历史上的作用,我就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丑。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4

  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海瑞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是糊涂的,事实证明,徐阶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张居正也看到了,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骂而已。当他回顾他的.做官史,他还是一个小小教谕的时候,面对知府的视察,他拒不下跪,因此得名“海笔架”。纵观他那没有一丝灰色收入的一生,可以称其为“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当他成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他敢于直接向皇帝上奏,说他一意修炼成仙;竭尽老百姓的脂膏,滥兴土木;二十多年不临朝,法规纪律松懈。官吏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时常发生,盗贼四起而且越来越厉害。

  陛下试想当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啊?连嘉靖看了都连连摇头,说:“这个人大概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纣王。”看到了帝国的黑暗,只是一个义愤填膺的勇士,却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从始至终,他只是一个传奇的榜样,和一件好用的工具。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5

  《万历十五年》,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着,作者将眼光放在1587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利用万历皇帝朱翊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这六个人物分别代表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行政首脑、官僚阶层、模范官员、军事将领、思想界的翘楚,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和点评,侧面描绘出明王朝的衰败。文中六个人物都试图有所突破和改变,但被制度所禁锢着的他们,只能成为制度的牺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这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黄仁宇以“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在《万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他认为以道德为标准来评判历史有失它的合理性,于是他另辟蹊径,从技术的角度,从制度框架来进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黄仁宇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从历史的小细节出发,探究宏观的历史问题,这也是他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黄仁宇更加注重历史为什么会发展至此,所以他通过联系比较、归纳等等方法来得出结论。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结合《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案例,来探索一下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黄仁宇以“中国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代化”这一问题,而展开一系列对几千年历史的探索,在《万历十五年》亦是如此,为了解释为什么明王朝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从各个角度,各个细节来论证它。以前的我们一直被框死在历史是怎样的,而不去寻求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对于历史,学生需要建立起问题意识,只有脑中有疑问,有了好奇心才会去探寻原因,带着问题去寻找史料,才会对历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而于历史教师而言,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以《文艺复兴》为例,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可以设计“文艺复兴是如何产生的”,“文艺复兴是简单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这些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利用问题来建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历史课堂中学到的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于师生一起挖掘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史料运用和分析能力《万历十五年》采用了纪传体的铺叙方式,黄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记叙史实,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虽然结论看似平白无奇,但是它的'背后,需要大量的史料来支撑,第一章《万历皇帝》所参考的书目,便有《神宗实录》、《穆宗实录》、《大明会典》等等。

  同样,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对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艺复习》为例,在讲述到文艺复兴的背景时,便可利用史料进行引导。如“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通过这则材料,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材料和书本内容进行思考,从经济的角度的出发,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学生可以总结出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剖析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论从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

  无论是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出发,还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都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大历史观”,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内容组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意识和整体意识。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6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7

  万历十五年,在我国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虽似末端细节,但实质上确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于是,作者黄仁宇便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对这段时期加以详实的叙述。

  初读此书,并没太大兴趣,以为就是正史野史拼接起来的文字。而其朴实却十分有力道的语言,以现代化口吻描述一段段古代帝王、君臣以及百姓间的故事,着实深深的吸引着我。

  皇帝,永远是被仰视的对象。而万历优柔寡断,他甚至不敢对臣子下绝对的命令,文官集团用一些道德观念就可以紧紧的束缚着他。不过,毕竟他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帝王,说他软弱,谁会相信?

  他所有的妃都顺着他说话,唯独郑妃敢于讥笑他。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因为郑妃确实走进了了万历的精神世界。

  我从来不知道,人可以这样的平等,即使在封建时代,人性的光辉也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皇帝又怎样,平民又怎样,只要存在一种傲骨的气节,不屈的个性,然后明智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似乎理解了伏尔泰的那句话:人生而平等!

  郑妃并没有拥有绝色的容貌,她的智慧与机警,使得万历在她面前尽述衷肠,挥泪如雨。作者描述的景象让人为之动容,我们为什么不以真诚的态度待人呢?纵使他在你之上,纵使他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人与人之间不缺乏信赖。

  作者用近乎司马迁所持有的公正态度,评价那一时期的人物。包括一代名相张居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一代名臣海瑞,一代名僧李贽。作者用他的语言魅力拉近了读者与历史名人的距离。他们有血有肉,他们自相矛盾,他们有和常人一样的`内心。

  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悲剧色彩,没有人能够至始至终都活的那么精彩,这就是人。万物都在变化着,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生存方式。清廉的海瑞固守着儒家思想的成规,他古怪的规矩不为时人所容纳,他青史留名,却仍有遗憾;抗倭英雄戚继光,他的将才也渐渐被埋没,他的军事思想也只能是纸上的字符,很多无法实现;多受后人崇拜的哲学家李贽,一生只在理想中漂泊,他的行为甚至和他的思想完全不同——即反对孔子的是非标准,追求自由,却依靠着达官贵人生存。

  或许,我们只能找对一个方向,然后更加智慧的应对一切。

  这是我通读全文的一点感想,我不知道是否一定正确,但我希望今后我读的书能使我更加明智。

  弹跳着的字符串成了一章古谱,述说着久远的故事,却无法陌生,因为似乎就在眼前。那图画般的人物正向我哭诉,哭诉他们内心的痛苦。我看得到他们生前的光辉和屈辱,我读懂了他们的性格与荣辱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一页。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8

  前些日子笔者认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刚看到书名的时候,自然而然我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常规的历史书来读。但其实,真正读过了之后猛然发现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历史书,更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纵览本书,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1587年里发生的林林总总,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明王朝的衰颓埋下了伏线。怠政罢工的万历皇帝、厉行却悲剧收场的张居正、尽心帷幄的首辅申时行、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贽……某一年,某一人,这种切入笔法细微得很,但牵动全文的是一条张驰自如的线:牵出这高拱、郑贵妃、邹元标,牵出耕织伍旅、财贷制度、民德风俗,牵出官场的阴与阳,皇尊的欲和权。合上书后我鲜明地感受到这里边里承外合、互文相应的妙处。

  此外,这本书最让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是没想到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作者取一个特定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传记式的描述,串联展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维中,总觉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了算。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你了另外一种规则:一个组织一旦形成,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独有的惯性。这种惯性力量很大,个人有时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从一个组织的惯性就可以窥探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

  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而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9

  万历即位之初被认为是明朝中兴的开始,万历皇帝的励精图治给了所有人希望,可是万历的兢兢业业好像并不是由他自己内心驱使的,而是被张居正的道德批评和皇太后的废帝恐吓而驱赶成的。当太后不在,张居正表里不如一的现实被发现时,万历内心应该是充满愤恨的.。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充满了失望。明朝的文官系统太过庞大,上下层组织系统处于一种混沌低效的传统状态,将道德而不是法律作为治国之根本。为了维护现状,保全自己的名声,申时行只敢做和事佬,任何事情都表现出和稀泥的姿态,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不步张居正的后尘而已。

  张居正比他更有魄力,也比他更有争议,有自己的宏图大志,想要改变明朝已有的系统,却在皇帝面前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的亲信却肆意放纵,直接导致自己道德名师的形象在万历心中坍塌,结果落得个死后被清算的地步。主少国疑时的权臣、改革家没有做出巨大贡献,真得很容易被清算。戚继光因张居正而起,因张居正而落,虽然的确是一个将才,但是和张居正一样,有阳有阴,总有一些东西不能见光。反观海瑞,他虽然真的是清官,可是清官就一定能救国吗?只能充当朝廷的门面罢了。没有完善的底层系统,再厉害的官员也无回天之力,张居正海瑞如此,蒋公亦如此,还是龙妈聪明,学习我党方略,从建立底层系统开启丰功伟业。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0

  最近读得最好的一本历史书。之前对明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个朝代好像真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小时期。但是没想到,万历十五年居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查阅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点给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现了历史,没有史学家陈腐的史料和数据堆砌,却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语的记录,而且没有脸谱化的夸张,表现了多样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别选出了各个方面的杰出代表,统治者万历皇帝,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虚位元首,张居正,申时行是政治和经济的代表;戚继光是军事的代表,李贽是文化的代表。

  通过对他们描写,以小现大,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行了一次宏观的总结。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己亥年腊月,读得《万历十五年》间春花秋月,今之视昔,悲夫!斟酌许久,思春秋何以变,量文明何兴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看秋月春风,知仓廪实而知礼节,明历古之变。忆往昔品唐诗之高雅,览盛唐之风采。前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盛景,后有“八荒来拜,万国来朝”之繁华,礼仪之邦威名远扬,泱泱华夏震慑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变,中原尚贫瘠,贞观数十年,旧貌换新颜。“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黎民百姓知礼仪、识礼节、心胸阔、大体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载舟,亦能覆舟,”勤俭节约,发展民生,兢兢业业,轻徭役少赋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乐得其所。据悉贞观年间,路无冻死鬼,九州无豺狼。以史为鉴,仓廪实而知礼节,历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风,知衣食足而知荣辱,明历古之变。纵横明朝百余年,第一才子杨慎连中三元,成为大明王朝绝无仅有之奇才。叹世宗,流连风月辱忠贞,惜杨慎,流放云南苦难言。毕生蒙辱意难平,一叶扁舟,一顶草帽,墨笔落下,一生再未归朝廷。在锦绣河山间放浪形骸,于前朝书海间苦心孤诣。多年以后,白发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为文明画上瑰丽一笔。柴米油盐的衣食饱暖成为生活基本后,人方能思荣辱。因为知耻而后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风中变迁不止。卧薪尝胆十余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惨遭奸人陷害致死之耻,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徐阶,风风雨雨忍耐严蒿的'折辱,最终斗垮严党,惩恶扬善,清平天下。虽说“江东才子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然而江东霸王不堪汉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乌江自刎,留下千古绝唱。屈原发配吟泽畔时低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恋阙,心系国家,不甘亡国之耻,于是纵身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凡此种种,皆言荣辱,而后荡气回肠,雕镂下千年长河涤荡亦挥之不去的中华品质!以史为鉴,衣食足而知荣辱,历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风,知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阅百年满清,基业显赫,却闭关锁国,孤陋寡闻。慈溪专政,宦官外戚,遍布朝野。上不服度,六亲不固,民不聊生,豺狼当道。江山笑,烟雨遥。于是满清摇摇欲坠。亲王腐败,污吏横行,压榨民脂,尸位素食。纲纪松弛,政令不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于是大清王朝匍匐于列强铁蹄之下,覆灭在历史长河中。以史为鉴,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历古文明在刻古与雕今中选择了焕然新生。

  看秋月春风,明历古之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在互联网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异之年代,可览古今史册,亲鉴万事得失。更当图学治国,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十五载万历,看尽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呜呼!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文明兴衰,不过如此!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2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史学界地位颇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样诉说着单一历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现代口吻调侃过去,它通过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平淡历史年份为支撑点,从各色人物悲剧结局,梳理当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会没落的制度、体制原因。曾经平面的历史人物,通过阅读此书之后变得立体而丰满:阅读之前,我以为万历不过是个懒惰至极的昏君,但纵观全书后,我懂得万历消极怠工的背后有他皇权与礼教抗争的无奈;阅读之前,张居正被视为雄心满怀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也有着与整个文官集团不合时宜的矛盾;阅读之前,我以为首辅申时行不过是个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过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权衡;阅读之前,我以为海瑞是位模范的“青天大老爷”,但剥去个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愤青般的悲哀……

  中华五千年文明,儒家孔孟,道家庄老,为何到沦落至今却成为余秋雨口中的'“无信仰、无道德、无感恩”国人素质?也许,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拨开历史迷雾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历朝历代,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来统治全国。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仿佛海瑞,成为了文官集团的标签,每个人仰望着他,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着纸笔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大量史籍的中国人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读史以明志,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走礼与法的脱节,体制与道德相脱离的老路,值得探究与考量。从微观说,确立“法”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摆脱人情因素或许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3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不过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来黄仁宇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则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则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接受。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4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作者黄仁宇先生,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提供了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

  本书英文译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四海升平,无大事可叙,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朝廷上发生的若干细枝末节事件,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前后因果关系,恰为历史重点。

  书中叙及历史人物及行为:皇帝朱翊钧的励精图治或宴安耽乐、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的独裁或调和、文官海瑞的廉洁奉公、名将戚继光、俞大遒的富于创造、思想家李贽的进步,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即使侧面人物如冯宝、高拱之流,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已非个人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当时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

  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离鸦片战争还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明朝采用中央集权统治,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官员们与百姓接触的方式是派皂隶票传当事人来官衙,三传不到,才能下令拘捕。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限制个人行动,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先进技术不能开展,国家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5

  历史长河之中,有时平静,有时会泛起些许波纹,有时惊涛骇浪。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这一年,对中国历史来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万历,朱明王朝第13位皇帝,在位48年,也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极其精通礼法,最初,在大学士张居正的辅佐下,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兴旺局面。

  但是,这一年,拉开了明朝衰败的序幕。

  张居正,两种官员的代表。一方面,他辅佐幼帝,治国有方,提拔了戚继、谭纶等忠臣,实行赋税改革和田地改革,为抵御外患、充盈国库做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他生活奢侈却口称节俭,让自己的大伴冯保担任东厂要职,由此可以除去自己的眼中钉……诸如此类。也因此得罪了文官集团,落得个抄家的下场。

  张居正啊,你究竟是为国忠臣还是败国伪臣?

  自张居正死后,又一任首辅大学士,申时行。他和张居正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极为重视礼法和教导皇帝。

  张居正在时,将隆庆帝荒废的早朝重新恢复,申时行则用多次经筵象征皇恩浩大;张居正生前是万历的恩师,而申时行虽不是皇帝的蒙师,却是任课最多的那一位。

  其实,这两任首辅对待政务百官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张居正因为是小皇帝的教师而权倾朝野,严对百官,那么申时行则是为了辅佐皇帝,联合百官,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宁可被批评为牺牲原则也要调解百官。申时行更是看透了问题而设立文官,影响文官。然而,皇帝的懈怠和文官集团的利益冲突使他“万历之治”的想法最终破灭。万历十五年,正好是申时行八年首辅生涯的中间点,他用尽全力也无可挽回。

  申时行啊,你是如此的可悲可叹啊!

  二位首辅在时,明朝曾有过许多贤臣良将,海瑞、李贽、戚继光……

  海瑞,大众心中的英雄,百官的眼中钉。他自身杜绝了原始武断的判刑方法,尽最大可能做出公正的判断。他一生节俭忠孝,坚持人有所用,用之得当,是少有的公正忠臣。

  李贽,自相矛盾的哲学家。他反对朱理学,反对禁锢思想的封建礼教,追求自由。但他既不愿被禁锢,时代也不可能让他完全抛弃孔子的仁,从个人出发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让他的思想已成为神秘。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他南下抗倭,北上破蒙,立下汗马功劳。他训练了纪律严明的戚家军,编制了鸳鸯阵,把本来颓废的明军拉向一个高峰。

  而后,海瑞在沉沉浮浮中死去,李贽在剃发为僧,落下监狱后自刎而死,戚继光则在疾病交迫中孤独的'死去……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李贽、戚继光……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强而有力的人一个个倒下?

  是万历皇帝吗?不尽然,皇帝为所欲为的时代早被伊尹破碎,朱明朝的重文轻武使文武牵制断裂,文官集团的形成让皇帝也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傀儡,从而导致了万历近30年不上朝,毕竟象征性的傀儡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是文官集团吗?也不是,为何文官集团会如此负国?这还要从整个中国文化历史说起,从汉开始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被镌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至明朝,仍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反而更加死板迂腐,这种思想孕育下的社会和官员的私心使得整个明朝如一潭死水,灭亡是必然。而万历十五年开始的皇帝罢朝就是明朝毁灭的一个预兆。

  同时期的欧洲正在解放思想,英西海战也已打响。思想,真是社会发展的大前提。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使我们重视历史,万事皆有因果,历史则是一切因的来源。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相关文章:

【感悟】读《万历十五年》有感07-23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500字08-08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制度的颓败08-05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被“囚禁”的皇帝08-05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2500字08-24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8-23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通用31篇)04-10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读历史的科学方法08-19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