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家风的观后感

家风的观后感

时间:2024-06-08 12:03: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家风的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风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风的观后感

家风的观后感1

  今天,我参观了廉洁家风馆,令我受益匪浅。

  开始我先进入了大厅,看了一段视频,我知道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要重视家风的传承,紧接着我进入到序厅,认识了很多传承优良家风的人,如彭德怀,他的家风是”近水楼台不得月,“陈云的家风是”三不准“,毛泽东的家风是”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亲不为亲撑腰。“然后我们来到了”清气满乾坤“琅琊王氏家族家风廉洁的有王祥和王懿、王吉。作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家族,家风则是一个大家族的世德、门风……然后我们又参观了许多地方。

  其中的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家是一生的寄托,优良家风是一个家族延续的基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相当于粮食,是每一个家不可少的部分,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我的妈妈教给我要孝顺,百善孝为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个孝而不顺的人。孝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是我们对父母长辈不可缺少的一种态度和思想。

  今日我的成长,离不开昨日我家家风对我的影响。我家的家风,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家风是什么?它可以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是淡泊名利的品质,可以是默默无闻的性格。怎样养成良好的家风?先要学会互帮互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即使别人没有帮助我们,我们也要用一颗热情的心去给予他人。

  然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什么?学礼仪、知识、诚实和善良。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其次要有明确方向,最后要读书,但非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因为这样才能养成父慈子孝,夫妻默契,上达下顺,长幼有序,彬彬有礼,和悦欢愉的上等家风。

  好家风,我传承。我要争做传统美德的继承人!

家风的观后感2

  自观看完《家风》之后对自己影响颇深,纪录片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点,讲述我国著名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不论是《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帝范》,再到《朱子家训》,其撰书人都将高超的人生艺术和智慧呈现给后人,也为后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生提供了必要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正是这些家书家训的存在,让家风得以践行,反过来也不断丰富家训文化,构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

  在本次观看学习中,有很多关键词多次呈现在我的视线里,也铭记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个关键词读书:曾国藩,一生一直坚持的两件事,一个是写家书,另一个就是读书,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我们能静下心来阅读、学习的时间显得很少,但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唯有读书可以让人终身受益,我们只能在书中获得精神的传承,也才能改变自我气质,我也更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就是修身最好的方法。

  我认为我们应当合理每日为自己规划处阅读的时间,让自己变成一个精神丰富,见识广泛的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如果不能通过阅读来丰富我们,我们的认知会受限,我们在精神层次的匮乏会让我们与党的思想脱节。我们的价值观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得以修正,我们要随时紧跟党的步伐,要做一个用强有力知识武装自己的党员;

  第二个关键词尽孝: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把百善孝为先牢记于心的人,才能心怀祖国,心怀他人。我们在心里常怀忠厚传家久的理念,把尽孝传承下去,才能报效祖国。礼仪之邦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历代的著名大家,都是把尽孝的家风一直传承给后人,有了的好家,才有更好的国。能做一个尽孝的人,一定懂规则,讲礼貌,

  第三个关键词使命:钱氏家训中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必须要做一个有情有义有祖国的人,这深深的体现钱氏家族一直传承下去的高度使命感和自我担当精神,也不断勉励后辈的我们,应当发愤图强,牢记使命,为践行共产党人的宗旨不懈努力。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客服组长,我从未忘记自己服务的初心,更牢记自己必须不断培养出职业化员工的使命,希望能够践行自己的承诺,能够利用自己所学所长,在工作中坚持踏实勤奋的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帮助更多客服员工获得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帮助员工提升格局,让更加年轻的队伍能传承自己好的家风、国风。

  以上是我的观后分享,希望能时刻提醒自己,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时刻高度要求自己,我会永远铭记《钱氏家训》中那一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

家风的观后感3

  近日,按照要求观看了科教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家风》,全警议家风、评家风、教育自我建设美好和谐家庭,写心得体会,开展“弘扬好家风,助推转作风、正警风”活动。

  《家风》用“孕育”和“传承”为题,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夹叙夹议,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片中人物故事、厚重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犹如和煦春风,将家风深入浅出地层层剖析,令人赞叹。观看《家风》,就如何倡导文明新家风,教育自我建设美好和谐家庭,助推转作风、正警风,体会如下:

  一、修身养性,立身做人

  修身养性,顾名思义就是修养身心,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中国封建社会古人个人修养主要是灌输儒家的修身思想,即“三纲五常”(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五常:仁、义、礼、智、信)。《家风》晚清名人曾国藩,在其祖父儒家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熏陶和教诲下,修身养性,成就了一生的辉煌。

  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做?浅显地认为:多读书,多感悟,做人诚,要有德,行事低调。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坚持读书,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勤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英雄人才辈出,有帝王风范,有忠孝典范,有仁义楷模,也有小人窃窃......,我们可从中找亮点,找标杆,学做人,学做事,积善积德,立身做人,提高个人修养。

  二、立规齐“家”,树文明新风

  每个人是家庭的细胞,个人的品行影响家庭,而家风门风又可塑造一个人和一个家族。家风影响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是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基石。“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严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的.家风教诲,成就了我们熟知的大家。曾国藩“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十六字家风,塑造了曾氏一门的成就。

  新时代,我们如何齐“家”,树文明新风?我认为立规矩,树形象,以身作则。“不谈过高之理,不行架空之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忠孝仁义,身体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弘扬好家风,助推转作风、正警风”。作为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家长”,必须对单位成员严格教育和管理,让无形的新警风在有形的教育管理中展现。依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管理,以制度管人,懂得“学会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养“德、廉、勤、能”的多面手,用绵延不绝的教育方式,形成单位教育的方法,严格管理,打造一支有形象、有素质的新型警队。

  三、有“家国”情怀,齐家“平天下”的思想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证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传统中,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

  “修身齐家,心系天下;家训家规,余韵流芳;家风蔚然,国风浩荡。”正是纪录片《家风》的魂。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

  新时代,我们要有“家和万事兴,国泰则民安。”的家国情怀,要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建警治警理念,要有“小家稳,社会安”的大局意识,努力做到家庭和谐、带好队伍、实现社会秩序良好,风清气正的局面,响应时代召唤,修身齐家,转作风,正警风,平天下。

家风的观后感4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 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助推“ ”学习教育,10月18日下午,由高职部党委书记张世龙带队,全体师生党员、学生入积极分子近百人来到天津博物馆参观《家风耀中华》主题展览。

  该展览展出图片和文献400余件,分为“家风与国风”“家风与党风”“家风与民风”三个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了古代先贤的优良传统,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以及现代“最美家庭的”精神风貌,参观中大家不时拿手机拍照记录,驻足在图片前仔细观看。随后,大家又参观了“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展览”,接受长征精神洗礼。

  修身齐家,爱国报国,高职部全体参观人员表示会进一步秉承一代代共产党人树立的醇厚风气和沉淀的优良传统,从自身做起,修养身心培育良好家风,廉洁奉公,培育和践行,自觉把“ ”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参观中,高职学生党员任璐璐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畅谈参观感受,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奉献,不忘初心。

家风的观后感5

  由央视科教频道、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家风》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家风》使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和悠远绵长的文化根基,值得老中青少几代人共同学习。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家风的纪录片,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片中生动的人物故事、厚重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犹如和煦春风,将家风深入浅出地层层剖析,令人赞叹。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

  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这对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从未中断可谓居功至伟。与之相应,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弘扬中华文化首先要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纪录片《家风》选取几个家族中最具知名度的一两个成员的典型故事,是其家风教育的缩影。颜氏家族中,除了颜之推,主要通过讲述观众熟悉的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阐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颜氏家训》;钱氏家族中,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钱穆、钱伟长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出身于地主家庭,他的父亲饱读四书五经,在书香气息极为浓厚的环境下,27岁曾国藩成功考取进士及第,且自他之后,曾氏一族人才辈出。这样的荣耀多半要归功于曾家的家风文化之核心——“勤”与“俭”。曾国藩的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勤”和“俭”,他教导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身体力行“以俭持家”的观念,“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着子女住在乡下老家,并亲自下厨和纺织。他要求子女勤于治学,“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从而报效国家。他警示后人“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一生手不释卷,甚至去世前一天仍在读书。曾国藩的家训比起什么华而不实的“致富宝典”,留下的勤、俭这两大基本准则,以及耕读传家的家训核心,就显得珍贵得多,这样的家风极大的影响了曾家后人,更成就了曾氏家族。

  而在南北朝那个动荡割据的时代,到处都是清谈玄学的庸庸碌碌之徒,中国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家训——《颜氏家训》就在这时成文,它在当时的社会中称得上是一股清流。北齐的`学士颜之推在书中,将儒家思想与自己的家训相结合,总结出了自己在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四个方面的经验,以“读书做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思想。此书被后世评价道: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无数文人的理想,颜之推以此为出发点教育后人,并以“居家尽孝,为国尽忠”为要义,教育后人学以致用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这样的家训同样深深地影响了颜氏后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风,有先辈的言传身教,才会出现像书法大家颜真卿这样,在安禄山之变时高呼“与其苟存不如奋起”,与兄长愤然起兵讨逆,在大多数人都只顾个人利益,苟且偷生之时,仍坚持保国终于保家的观念,践行着颜氏家训;正是因为颜氏家训的传承,颜家的家业门风才会辉煌了由隋至唐整整三个世纪。

  国有法,乡有约,家有训。无论是太宗李世民的《帝范》,还是曾国藩的家书,又或是《颜氏家训》,上至帝王之家,下至百姓之家,家风这一重要的教育形式,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风的形成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经验积累,需要“标杆式人物”以身作则去践行家风。这样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教育传统为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中华文化中的无数瑰宝才得以永世流传,华夏民族才得以繁荣至今。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打好了“地基”,社会这个高层建筑才能稳定发展。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弘扬中华文化首先就要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我们应当重新重视家风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让这一传统延续下去,并从自己做起,践行家风。

家风的观后感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有家就有家风,家风往往形成于祖先定下的祖训,并逐渐成为了家族中族人的行为准则。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其中,曾国藩与颜之推二位名士的家风家训称得上是典范。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出身于地主家庭,他的父亲饱读四书五经,在书香气息极为浓厚的环境下,27岁曾国藩成功考取进士及第,且自他之后,曾氏一族人才辈出。这样的荣耀多半要归功于曾家的家风文化之核心勤与俭。曾国藩的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勤和俭,他教导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身体力行以俭持家的观念,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着子女住在乡下老家,并亲自下厨和纺织。他要求子女勤于治学,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从而报效国家。他警示后人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一生手不释卷,甚至去世前一天仍在读书。曾国藩的家训比起什么华而不实的致富宝典,留下的勤、俭这两大基本准则,以及耕读传家的家训核心,就显得珍贵得多,这样的家风极大的影响了曾家后人,更成就了曾氏家族。

  而在南北朝那个动荡割据的时代,到处都是清谈玄学的庸庸碌碌之徒,中国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家训《颜氏家训》就在这时成文,它在当时的社会中称得上是一股清流。北齐的学士颜之推在书中,将儒家思想与自己的家训相结合,总结出了自己在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四个方面的经验,以读书做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思想。此书被后世评价道: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无数文人的理想,颜之推以此为出发点教育后人,并以居家尽孝,为国尽忠为要义,教育后人学以致用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这样的家训同样深深地影响了颜氏后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风,有先辈的言传身教,才会出现像书法大家颜真卿这样,在安禄山之变时高呼与其苟存不如奋起,与兄长愤然起兵讨逆,在大多数人都只顾个人利益,苟且偷生之时,仍坚持保国终于保家的观念,践行着颜氏家训;正是因为颜氏家训的传承,颜家的家业门风才会辉煌了由隋至唐整整三个世纪。

  国有法,乡有约,家有训。无论是太宗李世民的《帝范》,还是曾国藩的家书,又或是《颜氏家训》,上至帝王之家,下至百姓之家,家风这一重要的教育形式,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风的形成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经验积累,需要标杆式人物以身作则去践行家风。这样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教育传统为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中华文化中的无数瑰宝才得以永世流传,华夏民族才得以繁荣至今。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打好了地基,社会这个高层建筑才能稳定发展。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弘扬中华文化首先就要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我们应当重新重视家风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让这一传统延续下去,并从自己做起,践行家风。第四篇去参加孩子二年级的散学典礼,学校组织家长观看家风的视屏,感触良多,也受益匪浅。在此,谈谈我的内心感受。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我不出于名门望族,也不出于诗书世家,更不出于达官贵族,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家庭中的一员。有自己的家教,爷爷是位老生产队长,做人力求公平,不假公济私,爱劳动,80多岁的`人也喜欢下地劳作,不想给儿子们添加负担。其实大家早就叫他休息。

  他说已经习惯了,不劳动就要打瞌睡。爸爸常告诉我一句话,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默默的关爱孩子,不光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提醒和指点。轮到我当爸爸了,自己觉得还不是一个有着好的教育孩子方法的好爸爸。我会把长辈们言传身教的品质慢慢递给他,爱他不骄纵他,穷大人不穷孩子,希望他坚强独立,把身体锻炼好,待人诚实有信,靠自己地双手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在做,力求把他做好。同时也要好好提高自己的修养,多学习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活到老,学到老。无形的家风必须要靠有形的家教才能发扬光大,从这个层面来理解的话,我们也是有家风的。我更希望,在下一代的努力下,真正能有一个家族的家风,而且能长久的流传下去,去影响一代又一代家族的后来者。

家风的观后感7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家风中茁壮成长。

家风的观后感8

  值此神州大地欢度农历马年新春佳节之际,央视记者在街头采访百姓关于家风家规的报道,引发人们的注视,男女老少,港澳台同胞众说纷纭,很有教育意义,也引起我的兴趣,联想到我们杨家的家风家规,特撰文回忆叙述之……

  我的祖辈解放前是生意人,小时候就常听祖上说,我们是“杨家将”的后人,在北宋靖康年间南渡到高淳芦溪定居的,我们也是汉代关西夫子杨震的后代。“四知堂”人遵忠廉,是我们杨家先祖的祖训。从我记事起,我家厅堂每年过年都要悬挂施斗南先生题写的“道德功于孝悌,清白传之子孙”的对联。受此起示,搬入新居后,我也自撰一幅:“诗文书岁月,清白传子孙”的春联贴在大门上,用以警示家人遵循家规家风。

  在我读中学时,父亲对我说,我们是“四知堂”的后人,是清白人家,道德之家。作为杨家子孙,不能做辱没家规家风的.事情,并向我详细解释“清白”的含义是三个方面——政治清白,经济清白,做人清白。所谓政治清白是指,不能做违背国家人民利益的事,不参与政治角逐,做一个遵章守法的老百姓。所谓经济清白是指,不取不义、不法之财,做诚信经商,童叟无欺,自劳而获的人。所谓做人清白是指,做一个不贪不奢的正人君子,不做奸诈狡猾的小人,要本着好人自有好报的期盼,老老实实做人,本本份份做事。

  我的祖辈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一生济贫救济孤,助人为乐的善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与赞扬。

  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遵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发扬每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家规,建立和谐社会、礼义之邦的国风国规,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家风的观后感9

  上周五,我们组织全体师生参观了天津市博物馆。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档案局(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妇联、市社科院联合主办的《家风耀中华》展览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展览为期两个月,免费向公众开放。

  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图片和文献400余件,分为“家风与国风”“家风与党风”“家风与民风”三个部分,展现了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名人恪守传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做人操守。第一部分“家风与国风”,侧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家风文化发展,展示了多位古代先贤和近代历史知名的家规家训以及他们修身齐家、爱国报国的事迹。第二部分“家风与党风”,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李大钊等革命先烈为革命胜利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取义、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管教子女,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树立和倡导优良家风的光辉事迹。第三部分“家风与民风”,展示了6位近天津历史名人的家国情怀、家风渊源和家教事迹,以及10个当代市民家庭的家风故事和家教经验。

  举家观“家风”在传承中感受家风文化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在展厅的入口,56岁的市民黄女士正指着展柜中的《朱子治家格言》一句一顿地念给小孙女听。而展厅里,像这样举家前来看展的市民群众还有很多。市民刘先生一家一大早便来到了展厅,他拉着儿子的手,一边走一边耐心地做着讲解。在朱德的版面前,刘先生让孩子一字一句地念朱德的勤俭诗,并给孩子讲解生活中勤俭的重要性。

  市民张先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看展览了,在参观展览后,他表示:“家庭教育是第一等的教育。展览办得好。我们平时不常有时间看书,但是看这个展览看得进去,越看越有味道。自己受到教育了,今天特地把孩子带来,让孩子也来了解中华的家风文化。”

  后辈学“家风”在感动中收获家风润泽

  新村小学的小学生曹式贤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参观了展览,还不时拿出本子做着记录。看完展览后,他和同学们兴奋地表示:“爱我国,爱我家。这个展览很感人,很有意义,也很有新意,我们喜欢。”

  22岁的小水表示:“看到中途,有好几次湿了眼眶。周恩来连饭桌上掉落的米粒都拣起来吃掉,勤俭节约,从不浪费。突然想到我的妈妈,她也要求我们把饭碗里的米吃干净,衣服裤子哥哥穿完的我接着穿。家风是一种文化,我也要将优良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矢志传“家风”在感悟中传递家风情怀

  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仔细看着每一幅图片,还拿着手机不断地拍着照片,他感慨地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家风传承中可见一斑。今之来者,仰观前人,思虑颇多。这样的展览在今天很有必要。”

  “以前没有想到我国家风文化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今天很受震撼。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这些伟人背后对家人的严格超乎我们的想象,给了今天的.我们很多启示。家风就是上一辈做,下一辈学,我们要写好今天的家风,让好家风代代相传。”年逾七旬的市民刘先生看完展览后深有感触地说。

  《家风耀中华》展览在展现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历史名人恪守传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做人操守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家风文化,建设当代好家风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动讲堂。

家风的观后感10

  2月24日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教室里收看了《20xx宜昌市新春第一课》,这一期的主题是“传承家训家风,践行核心价值”。

  节目开始了,孙雪敏老师首先引领我们进入主题,然后开始讲述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一开头,便是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儿子的爱和毅然参军入伍的不悔。

  1927年9月,赵一曼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 上海 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作秘密的地下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为“宁儿".孩子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地下交通找你被人告密,赵一曼被特务盯梢。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上海,将孩子寄养在丈夫大哥陈岳云家。1936年8月2日,日寇把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上,赵一曼给宁儿留下了这封遗书。赵一曼慷慨就义是,年仅31岁。

  下一位讲的便是杨启发,笔名白可,80高龄。携四小孙辈,孙子杨柳,杨山河,孙女杨若,外孙女婿罗荣组成五人团,呈现精彩艺术。祖孙心系丹田,妙笔传承,让现场参观者无不受到感染。杨启发一年级时,三年级的都找他画毛主席像,他当时画画很出名。白洋溪一直到董事,下面是江陵,这一代人都订他的毛主席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李元成的人。他和付先根因战友加同乡的关系,使他们成为兄弟般的朋友。他们两人订立了一个口头约定:如果谁上前线去了,在部队有什么事或不幸死了以后,请对方代为照顾自己的父母。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李元成随参战部队奔赴前线作战,没想到,半个月后,在后方执行任务的付先根却不幸因公牺牲。在震惊和悲痛中,他想到了和付先根的约定,马上给付先根的父母写信。在心中,李元成称付先根的父母为伯伯 刘妈。一年后,李元成退伍,回家后的第三天,李元成就去看望伯伯和刘妈。1995年,李元成和他们的二儿子成了同事,缘分再次将两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的一天,付先强意外遭到电击,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两个儿子的先后离去,让伯伯和刘妈的精神彻底崩溃,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李元成夫妻俩对两位老人的`照顾比以往更加细心。

  赵一曼这种舍小家保大家,保国家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杨启发老人一家三代钟情于艺术创作,相互影响,相互熏陶,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家风,成就了全家的艺术梦想。

  李元成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在李元成看来,承诺不是法律的约束,也不是道德上的规范,而是一种有心而发的内心情感和责任担当。

  通过这次学习,给我开启了一面怎样孝敬长辈,宽厚待人,积极向上的大门,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勤奋努力,特才兼备的好少年!

家风的观后感11

  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风气,12月4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厅综合楼三楼会议室集体观看了《家风》纪录片。

  纪录片从清代曾国藩的家风讲起,跨越到南北朝,追溯中国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家训—《颜氏家训》 。颜氏家族把“读书做人”作为家风的核心,把先居家尽孝、才能为国尽忠作为家风的'要义,讲述《钱氏家训》《朱子家训》一脉相承,“读书报国”的家风成就了钱氏家族。

  家风在一个共性家风文化的影响下,每个家族又有其鲜明的家风特征。通过观看纪录片,让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弘扬“家风”的重要性,以良好家风锤炼作风,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正直生活的重要内容,促使干部职工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使良好的家风成为全体干部职工为人做事的“保险栓”,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家风的观后感12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xx年11月8日,同富里社区、长宁里社区、义兴里社区组织党员、居民等20人来到天津市博物馆参观“家风耀中华”专题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图片和文献400余件,分为“家风与国风”“家风与党风”“家风与民风”三个部分。居民们通过观看图片素材,阅读文献资料,全方位回顾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深刻领略了古代先贤关于家风的理论观点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通过本次参观,党员们对“民风”、“国风”以及“党风”产生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为今后社区更好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家一致表示,要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用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群众,培育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争做合格党员。

家风的观后感13

  20xx年的《新春第一课》在春意盎然的开学第一天开讲啦!这回的主题为“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有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有信守承诺二十六年的转业军人李元成、还有现代中学生自己的家风。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体现了温良谦让、诚实守信、百孝为先的中华美德。其中令人感触最深的`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她怀着一颗爱国的赤胆忠心英勇就义,不论是敌人的威逼利诱还是严刑拷打,她始终一声不吭、慷慨从容。在她给儿子留下的一封遗书里没有儿女情长,有的只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教育儿子精忠报国的伟大胸怀“记住,妈妈是为祖国牺牲的。”这句话感动了千千万万人。正应了那句古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充分展现了我中华大国的民族大义,爱国家风!还有自强不息的黄炼娟、老当益壮的杨启发爷爷都以自己的家风家训教育着现代的年青人。

  通过这次的学习,给我开启新的一面学习怎样孝顺长辈、宽厚待人、积极向上的大门,以后我一定谨遵长辈和老师的教导,勤奋努力、积极上进,争取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家风的观后感1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好家风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课,起初我对于什么是“家风”并不了解,观看直播后,我似懂非懂,妈妈耐心的给我举了“曾子杀猪”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被闹得没办法,就对孩子说:“好孩子,你留在家里,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终于留在了家里。过了一会,妻子回来了,曾子去准备杀猪。他的妻子连忙上去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孩子闹着玩的,你怎么真的要杀呢?”曾子认真地对她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学会了说谎话,糊弄你。再说了,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在心里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许就不会听了。这样做,对我们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最后,曾子还是坚持把猪杀了。父母要孩子做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他们首先也要当个诚实守信的父母,一诺千金。

  我懂得好家风就是以身作则。“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有诚信的人。

  人要有诚信,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学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约好了的事情,我赶忙穿上鞋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同学没去怎么办?妈妈说:“你还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办?那同学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学校,虽然那个同学没有来,但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一个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 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我们。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风的观后感15

  亘古中华,滔滔黄河,在这热土上奔腾千年。数千年前,中华文明之血,加入了它的怒涛,在其中翻腾、绽放,那华夏之血脉,与此河一样,千年不断。

  文明之开端,便有宗法。它奠定了中华人对血脉、血缘的重视,家,传之为族。所以,家有了风骨,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了家传的'精神链条家风。于是,一些精神上的巨人无以安坐,为了保传家风不断,着手起草家训。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家训出自五百年来两大完人之一的曾国藩。曾文正一生清廉,纵后有家财万贯,亦活得清贫,曾国藩有一名联曰: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前者有主敬之韵,后者有清苦之味。

  他这一生不断自省,不断提高,品行高洁,端正而傲岸,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之形象,真正撑起了两根穷骨头。而且其后代亦在其谆谆教诲之下,几乎个个为人刚正不阿,后人仿佛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千百年前的曾氏,这便是家风的力量。家风不仅在家族中传播,亦可播撒大地,再绿江南。其弟子李鸿章自青年时拜在曾国藩门下,深受其家风之熏陶。后来,成了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晚晴一代名臣。家之风骨,凌霜傲雪,露出祖辈对子子孙孙似火的热忱,它使人懂得脊梁要正,芒寒色正,铮铮有声;它裹挟千古的涤荡,猛若疾风,一掠千秋,铸熔于黄河,随滔滔流水飞越时间的桎梏,在亘古的中华,回响。

【家风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风征文:好家风12-30

【“我的家风”征文】守望家风07-31

领袖家风观后感08-25

家风征文08-24

家风作文08-23

家风作文08-23

我家的家风02-17

家风的作文06-18

家风的日记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