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集合15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
9月23日下午,赤峰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实际扎实组织开展"喜迎,健功内蒙古"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指战员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重温历史经典亊件,在茫茫草原中感受和睦有爱的温馨画面。
支队始终培育引导广大指战员传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聚变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做风,在真情实感中汲取精神营养、注入前进力量。活动开展期间,支队党委委员带头进行学习讨仑,谈感受、话体悟,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思想认知,引导指战员自愿践运用命担当,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广大指战员采取撰写观影感悟、党小组讨仑等形式,交流思想、引发共鸣,不断强化矢志健功立业、扎根林海、守卫北疆的坚定信念。
这部电影是根剧《3000名孤儿进入内蒙》的切实历史亊件改编的。阐述了上世纪五十年带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对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大约3000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儿,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临新的家人。而他们全部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人间的真情与大爱一一化解。
"我以前也一直在想这些,但是现在只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们永远不会抛泣你。"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画面,让观影的全面队员热泪盈眶。跌宕起孚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生动演绎让他们沉浸其中,笑泪交织。大家心向往之,自始至终洋溢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芬芳。电影中牧民们豪爽大气,他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姓之美,民族大爱,再配上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组成了一曲曲清新隽永的攒美之歌,带给指战员们久违的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2
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
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而找不到媳妇而产生。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单纯哥哥对妹妹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
可是这一对草原母子的私心,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因此,面对流沙,那木汗才舍身相救;在他死后,萨仁娜依然爱着杜思珩,为爱“和解”,诚然如主演马苏受访时说的那样,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当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时,他内心千帆过尽,而她却已经毫无波澜。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珩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或许当她决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曾经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女儿的亲生母亲对话: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给了我当她额吉的机会。
影片最后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与自己和解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
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后,我觉得尔冬升导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观众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处理非常细腻,以至于恍惚间让我觉得不像中国电影。而镜头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内蒙熟悉的场景和年代感,把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环境下小人物的艰辛让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感同身受。
不管过了多少年,早已年迈的母亲临终时话不多,却句句离不开对失联多年的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抛弃女儿的愧疚。“思念”这个词没有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杜思珩”这个名字却无时不在,“愧疚”这个词也同样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说出,但是每个人低头沉默时,眼眸中闪过的情绪都含有一丝愧疚。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童年时为了留在母亲身边,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后也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和母亲一起寻找妹妹,却在母亲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绝症时才敢踏出寻找妹妹的脚步,让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而一段过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即将慢慢展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虽然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杂拥挤的上海,中国的内蒙草原让人豁然开朗,来到这里的小杜思珩执拗的带着母亲给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觉得其实她早已对这里的额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执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带着观众领略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豪爽、宽容,对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顺应自然和命运的乐观精神。来到了辽阔的内蒙草原,尔冬升导演的镜头里即使没有万马奔腾,跟着那几个草原汉子在草原上骑着骏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潇洒。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段不长的历史,人类却经历了一生,风云变换,时代和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新的牵挂不断出现,旧的事情就不得不一个接一个的放下,与大小无关,与血缘无关,或许这只是“命运的指引”。
影片结尾那句“我们共同的女儿”让我热泪盈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4
中秋节的时候,总是刷到《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相关物料,大概是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的缘故,因此这段和内蒙古有关的历史,便多了一些好奇。第一时间去搜索有没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镇暂时还没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单位上班后就去万达看。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收到公司群里发的文化团建活动链接,刚好便是组织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影片,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前有《隐入尘烟》“逆袭”成功留下的后劲儿还没过去,《海的尽头是草原》就选择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时节,光听影片名字就不难猜出走的是慢节奏的温情路线,看样子又要给2022年的岁末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上映时间上来看,作品是具备戳中观众心理防线的天时条件的,特别是疫情下的团圆,亲情与守望或许会变得更加清晰而刻骨,这让人在观看影片之时,会对作品传递出来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没进入到电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没看过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顾虑,关于导演是尔冬升这件事,不免会生出一些感慨:一个长期以悬疑刑侦等题材而闻名的香港导演,在以偏远地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阐述出那段厚重记忆背后的人间百态吗?会不会高开低走?事实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温情而不刻意煽情,追忆而不热衷诉苦。
当真实的历史通过影视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即便时间已过一甲子之久,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还是能穿越时间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们内心的悲喜哀愁。电影的背景取材于新中国历史上真实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致使江浙等地孤儿院不堪重负,大批孤儿面临饥寒交迫的危机,不得不向全国其他受灾稍轻的地方求援,内蒙古便是其中之一。因路途太远,从内蒙运送一次物资到江浙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出奇的高,终究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此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牵头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一段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在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长出新的生命却也显得格外幸运。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连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结合历史,这其中传递出的精神内涵,是一段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而影视化的呈现,带着我们更近距离去抚摸那幅历史画卷褶皱之处留给人的思考与震撼。人物虽小,但有大爱,留在孩童记忆中的那些伤痛与不安,或许在另一个环境里依旧会衍生出新的情绪和矛盾,但终将被人间温情一一治愈。
没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这个片名虽然诗意,但总觉得逻辑上讲不通,海的尽头怎么可能是草原呢?可能是从雪山流下来的一条河,可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却绝不可能是一片草原。看完以后懂了,因为爱的尽头是辽阔的自由,包容世间的一切......总有人为“爱”这个字,义无反顾地做着什么,赋予它更深层的意义。草原是那三千孤儿最终的归宿,也是他们生命的托底,像荒野里开出的小花,被在意,才能焕发生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浓重现实色彩的电影,影片从一对分离几十年的孪生兄妹杜思瀚与杜思珩的命运出发,凝视那个动荡年代下,掩藏在物质匮乏背后的精神困境。特别是有关血缘亲情的艰难抉择,将一个时代的丑陋与悲哀,无助与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托娅第一次去到孤儿院实地考察时,看到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说了一句:“怎么大多都是女孩”?有些评论说,从悬疑片到现实片,尔导的批判精神不见了。其实批判不一定是尖锐的、愤怒的、冲突的,借着托娅的台词,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就是对那个时代重男轻女观念最温柔的暴击。以及影片最后当杜思瀚泪眼婆娑看着杜思珩,问她有没有恨过时,其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观众都明白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真相是多么残酷。
“留下身体比较弱的那个”是台词里的答案,可即便没有杜思瀚冲进雨里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幸免流落到孤儿院这一茬,我们也能窥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时代印记。归根结底,那不是灾荒之年为了生存母亲选择留下了谁,而是时代背景逼着她必须要送走谁。所以,杜思珩这个名字是母亲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所以,即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临终之际依旧心心念念着被自己亲手送走的女儿所以,即便因为绝症只剩几个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为找到妹妹。或许,时隔多年他们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重聚,而是圆最后一面的心安,可能在观众眼里,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实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人人心中都有爱,也都有自私的一面。我们敬畏生命的伟大,也要接纳平凡的渺小。从人性的角度看,如果母亲和哥哥身体都很好,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绝症,家庭美满,儿孙满堂,或许他们就不会那般迫切地要寻亲,毕竟亲手送走的人,又要如何心安理得求一个原谅。从取舍的角度看,如果妈妈没有亲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儿院门口,最后和她承诺了一句“妈妈一定会接你走”的谎言,还被小伙伴无情戳穿,或许杜思珩的心里就不会种下偏执和仇恨的种子。她的聪慧正如她的名字,之所以选择萨仁娜并非是因为像其他孩子一样“想跟她玩”,而是一种认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上海的妥协。与其被别人抱走,她宁愿跟着一直待她很好的萨仁娜。
心若不在草原,再多的祥和都是假象。所以,最后杜思珩和马正元携粮出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她像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回想杜思珩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哭,第一次在漫天风沙中骑马追阿爸的情节,都是因为她在寻求安全感和归宿,一路走来被抛弃的记忆太过深刻,她再也不想去经历。可她有为草原家人做过什么?似乎并没有!杜思珩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最不讨喜的角色,可是吐槽归吐槽,回头细看她的命运,似乎也能理解了。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如何去给他人撑伞呢?
可是再渺小的人,都有值得被在意的时候。就如那木汗这个说不了清晰话的哥哥,却毫无保留地对她好,因为她曾送过他一朵花,让他觉得自己值得。也因此,那木汗偷偷告诉阿爸,额吉对这个妹妹比对他还好,看似在告状,其实他心里很开心。在他眼里,这么好的妹妹,值得他们一家人来爱护。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找不到媳妇而产生。
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有特殊意义的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哥哥对妹妹单纯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因为私心做过任何伤害杜思珩的事情。这一对草原母子埋在心里的念头,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护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爱和宽容,才是化解世间一切仇怨的解药。
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如果用尖锐的批判为底色,杜思珩确实不值得被草原父母原谅,但联系到一整个时代的叹息与亏欠,唯有失去才会让留存在手里的东西变得珍贵。或许亲情之于所有人都是如此,平时都是润物无声的家常琐碎,唯有当着面消失那一刻,才能感觉到它的弥足珍贵。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内心千帆过尽,而杜思珩却已经毫无波澜。因为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瀚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和她有着差不多名字的远房亲戚。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当她决定成为那木汗的那一刻起,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上海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杜思珩已逝的亲生母亲对话:虽然未能见面,但养育了同一个女儿,非常感激你,生下如此美丽可爱的孩子,给我机会当她额吉。这样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和解,与自己和解,与时代和解。
内蒙古有一句谚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如果一个草原母亲收养一个孤儿,或许能够体现她的善良,但如果是一个草原养育了3000多名孤儿,那就是刻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神烙印了。
时光远去,或许很多人和事都在被逐渐淡忘,但那段被赋予使命的记忆将永远镌刻于历史丰碑之上,熠熠生辉。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5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亲情,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羁绊?
是什么东西让亲情较之爱情友情成为人类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纽带,是血缘、道德责任、养育、陪伴、守护还是理解和付出?
一边是血缘关系的带来的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汉蒙结合的新家庭长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护,导演通过两个家庭在不同时空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牵绊,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为主要着眼点。
导演想要展示的这种亲情是多层次的,非常丰富和立体,他很细心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两族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几乎为每个人都安排高光时刻,比如那木汗骑马赶狼救妹、伊德尔沙尘暴营救女儿,虽然萨仁娜没有特别的泪点场面,但导演把细节都埋在了角色互动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萨仁娜为了能与杜思珩能够好好沟通,不停翻看汉语小册子,发现杜思珩尿床时的温柔体谅、为她搭建厕所……更是在杜思珩带着家里干粮出逃时,对那木汗千叮万嘱,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护送她回去。(这种爱到深处必须放手的亲情真的太戳我的泪点了)
P.S. 汉蒙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通过一些非常多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开阔的户外解手、脚不可以对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语、摔跤等,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团队对内蒙文化进行过非常严谨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为复杂,我还一度以为他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东西,他对马正元的敌意绝对不仅仅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保护,应该也是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的,但此时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经被出逃计划牢牢占据着。
从一开始的忌妒,到后来的对这个小妹妹的保护欲,再到长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转变都被导演用不同的细节埋满,让这种细腻的情感转变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杜思珩如何融入这个新家庭、从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识到与这个家庭密不可分,导演同样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镜头去铺垫和呈现这种爱的变化过程,从杜思珩在育婴院和萨仁娜欲拒还迎的互动开始,到狼口逃生欢乐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尘暴里感情大爆发发自内心地叫伊德尔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剧发生时的愧疚和自责……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对于温柔、对杜思珩宠溺有加的萨仁娜,更为理性的伊德尔的.感情要更为复杂,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现和处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过分责怪女儿,这种又爱又恼的饱满情绪让他对空开枪,也让他的最后决定被观众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剧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最终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从此时开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时的母亲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涟漪的记忆。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转化是全场的高潮所在,意味着这种亲情的爱真正地突破了血缘、民族的局限,成为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羁绊。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来认亲的杜思瀚,脸部表情平静,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他对杜思珩来说,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这时候镜头给了她在内蒙古大家族一个镜头(都有曾孙了),但我觉得她所说的“新家庭”,不仅仅指的是自己结婚之后所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一家,当她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她决定要遵守自己对那木汗死亡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汉蒙新家庭的责任和守护。
全片中,老年萨仁娜说的那句话最能触动我: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6
看完了首映,这句电影还不错,故事剧情相对紧凑,故事线索也很清晰,最后特别煽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上海受灾,内蒙古接纳受灾儿童的故事,以杜思瀚寻亲妹妹为线索,不仅回忆了当时上海受灾,还有孩子在草原上生活的记录,电影中民族之间的情感非常的好,一家人的感觉。
电影配乐,画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马头琴弦乐悠扬的琴声,大草原的自然环境,天气变化都在电影中有体现。
电影中各位老师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阿云嘎老师出演军人,真的太棒了,男子汉的硬气与一个父亲的.宠爱,都能看得出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也非常到位,演技都是一流的,妹妹小毛巾的表演也具有灵气。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7
《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蓝本,用细腻的镜头感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往事,感受到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大爱。
尔冬升导演这次还是以平常人的视角,用现代和回忆双条线交叉进行,为我们娓娓道来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的壮阔美丽之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种善良淳朴,这次最大惊喜就是马苏。没想到这次她会灰头土脸真实演绎了一个付出全部爱和真心的内蒙额吉。而且全程用蒙语。原来不明白片名的意义,看完之后才略晓其中含义——海洋有时波涛汹涌,让人容易产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发生的'状况。
只有无私的大爱和胸怀才能驱散这种阴霾。就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样。真的是56个民族永远团结如一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8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1]。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9
昨天有幸去看了尔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新片的首映,观影中被故事的温柔打动了,感动的模糊了双眼。不管是当初历史上的民族大爱,还是故事里额吉一家,对于妹妹的温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
电影从一个双胞胎哥哥寻找妹妹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全国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将三千名孤儿送入草原,由淳朴的牧民来收养的孤儿的真实故事…虽好整体剧情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剧情才能更打动观众的心!所有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陈宝国老师不愧是老戏骨,每个细节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处,堪称惊喜之作,有笑点,泪点也多,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马苏,把牧民伟大母亲演的活灵活现,没想到电影中出现的蒙语都是她通过背诵记忆发音来完成的。
第一次演电影的阿云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云嘎用温柔与帅兼备的那种成熟的且负责任的演绎很值得肯定!小演员罗意淳尤其最最让人惊喜的,她的倔强及机灵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欢了!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想去看看辽阔的草原,他的壮美,还有内蒙人的善良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如同画卷一般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时刻浸润着人心的。影片整体是真实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实而感人,有爱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
没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这个片名虽然诗意,但总觉得逻辑上讲不通,海的尽头怎么可能是草原呢?看完以后懂了,因为爱的尽头是奉献......
草原是那三千孤儿最终的归宿,是他们生命的托底。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浓重现实色彩的电影,影片从一对分离几十年的孪生兄妹杜思瀚与杜思珩的命运出发,凝视那个动荡年代下,掩藏在物质匮乏背后的精神困境。特别是有关血缘亲情的艰难抉择,将一个时代的丑陋与悲哀,无奈与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孤儿院中女孩儿占据大多数时,其实就是对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呐喊。所以影片最后当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问她有没有恨过时,其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观众都明白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真相是多么伤人。
当初杜思瀚无意间听到母亲和别人的对话可能要送走他们兄妹俩其中一个,虽然影片台词给出的答案是留下身体较弱的那个,所以偷听到的杜思瀚毫不犹豫冲进雨里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幸免流落到孤儿院,可即便没有这一茬,我们也能窥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时代烙印。
归根结底,这不是灾荒之年为了活命母亲选择留下了谁,而是时代背景逼着她要送走谁。
所以,杜思珩这个名字是母亲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所以,即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临终之际依旧心心念念着被自己亲手送走的女儿;所以,即便因为绝症只剩几个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为找到妹妹。或许,时隔多年他们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团圆,而是能见最后一面的心安。
可能在观众眼里,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实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母亲和哥哥身体都很好,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绝症,家庭美满,儿孙满堂,或许他们就不会那般迫切地要寻亲。
如果妈妈没有亲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儿院门口,最后和她承诺了一句“妈妈一定会接你走”的谎言,还被小伙伴无情戳穿,或许杜思珩的`心里就不会种下偏执和仇恨的种子。所以,最后她和马正元携粮出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作为影片催泪的高潮,草原哥哥那木汗为了救这两个熊孩子而被流沙吞没,那一刻反而让人特别气愤,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像杜思珩这种就是典型的喂不熟的白眼狼!
可是吐槽归吐槽,回头想想那木汗这个说不了清晰话的角色,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诀别和嘱托,寥寥几字,重如千斤,他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一个内心没有光的女孩。
似乎也能理解了,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怎么去给别人撑伞呢?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
电影从其中的一个家庭叙起,结束于角色们自我的救赎。母亲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被迫将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内蒙古与额吉一家相处。伊德尔和萨仁娜,作为草原上的父亲母亲,便是朴实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个物质匮乏,极度困难的年代,用心底的大爱养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员。这份爱消解了这段苦难悲戚的历史,导演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出发,擅长用微妙的情感和细节,将整个故事变得相对亲近,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能够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纳这一事件。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痛彻骨髓的苦难,情感在循序渐进中抵达深处,牧民们与生俱来的纯朴温柔,印在了广阔的绿草与穹顶之间。被抛弃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愈的同时,又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母亲给予的是悲悯无奈的爱,萨仁娜给予的是无私包容的爱,那木汗给予的是默默守护的爱,伊德尔给予的是谆谆教诲的爱,同样是以小见大的爱,从家庭中的小爱,投射出民族间的大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女孩从遥远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辽辽无垠的草原,可草原却让这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爱经久不息,在杜思瀚回忆妹妹被送走和去寻找妹妹的故事线里,悲怮,思念,叹息,都随草原的风而去,细微却又庞大,没有汹涌而来的泪点,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回响。已经变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几十年不见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亲刚刚去世后,是否心中仍会涌起一阵阵酸楚的波澜……对于她来说,哥哥只是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无穷无际的天穹之下,难以割舍。被这些细腻的情感浸润的观众,兴许会感觉与演员们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风中。
影片是一首从草原飘出的诗谣,歌颂了家人和家庭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大爱,即便那个年代多灾多难,伤痕累累,但人们总能从苦难中创造出希望的曙光。当人们站在草原上,面对着草原的落日,看着他渐渐沉入天际线,殷红的余晖随着炎轮消失在尽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2
人心的善良来自于对陌生人的接纳。这种接纳是一个灵魂对另外一个灵魂的大爱,很纯粹,没有一点杂质。尔冬升这部电影,就是在唯美的草原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汉族的小女孩被一对内蒙夫妇收养,小女孩从抗拒到接受到感恩到彻底接受的整个过程。在这对内蒙夫妻的眼里,小女孩就是他们可爱的孩子,直到他们因为她的任性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阿木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接纳。而对于小女孩,想回家的强烈愿望使得她一直没能真正拥抱新的生活,直到养父母的孩子阿木汉为了解救她而遭遇不幸,她才幡然悔悟,彻底放下了过去。
一个不幸只能用另外一个不幸去拯救。小女孩被母亲留在了孤儿院,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这是何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当她一次次想回到她在上海的家,最终造成了另外一个不幸——阿木汉的离去,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沉重呢。可就是这样一种不幸与不幸之间的传递,一定程度上治愈了女孩的心,并把所有的新伤旧痛稀释在了她得到的无私的爱与包容里。这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和命运博弈的过程。从抗争到惨败到臣服。唯有臣服,才有安乐。
爱是没有差别和高低贵贱的。朴实真挚的爱让人感到无穷的力量。但是唯有打开自己,去接受给予你的爱,去释放你的爱,才能让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在自由的草原上,爱是热烈的,厚重的。在马蹄声中,我们听到的是为爱奔走的'急促;在沙尘暴里,我们看到的是为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坚定;在草原的星空下,我们感受到的是爱带来的静谧和明天的希望。
可以推动一个灵魂的唯有另外一个灵魂。海的尽头是草原,灵魂的尽头是另外一个灵魂。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3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感觉真是不合罗辑,海的尽头怎么会是草原呢?
原来这"海“是代指,是上海、江苏、安徽的泛指吧。说的是上世纪60年带初“海"一带因为粮食匮乏,孤儿院的孩子没饭吃了,国家让这些孩子迁移到内蒙古草原,善良、吃苦耐劳的内蒙古人民把他们当国家孩子养大的事迹。影片以此为背景,讲了一个寻亲的故事。历史的沉积与回望,草原的辽阔与凶恶,亲人的`反思与愧疚,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现。陈宝国、马苏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还是喜欢有历史依剧的、现实主义的电影。我也是60年带初出生的人,能理解把孩子送进孤儿院家长的无奈。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4
首先,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这个事情,有点惊讶。可能因为生活在北方,从小到大,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让我对中国建国初期的艰苦阶段更加了解了。苦难时期民风淳朴,全国人民互帮互助,无论什么时候,都很让老百姓感动。也不愧是优秀的尔冬升导演。整部电影几乎都是蒙古族素人出演,可谓是原汁原味的蒙古味道了。
大草原上的美食,娱乐,居住,等等,都蕴含了马背上民族的各种情感。我还是第一次一次性听这么多蒙语,感觉像到了另一个国度。尤其是马苏,不光演的好,我以为她的台词都是对嘴型后期配音的,没想到是原声啊。还有王锵饰演的那木汗也太可爱了,骑着马奔驰在大草原上,活脱脱的一个白马王子。
此起彼伏的'绿色地毯,一直延伸到远处看不见,慢慢的与蓝天白云相接。草原人民眼界开阔,心胸自然能够包容天地。这不是他们的善良,而是他们的大爱。尔冬升导演镜头下的大草原,美丽辽阔,活力热情,又让我对草原的向往,多增添了几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5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事件的电影,感谢尔冬升导演,将一段关于爱的尘封历史以这样鲜活动人的方式展现给20xx年的观众,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挚动人。打动我的,不仅是片中辽阔壮美的内蒙古草原景色,无边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热闹的'那达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对孤儿们那无私的爱。“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多么朴实有多么有力的口号,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陈宝国老师扮演的双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线索人物,他对同胞亲生妹妹的寻找和追忆,一路带领着观众回顾那段动人往事。我们今天可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艰苦的生活条件,漫天风沙、豺狼出没、物资匮乏,对于当年草原牧民们来说,他们还是尽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粮食和爱哺育了这些新中国的孤儿们,让他们成为建设者和栋梁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对话都是蒙语,有很多蒙古族演员出演,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汉族演员马苏扮演的萨仁娜额吉,全程几乎都说蒙语,无论造型、神态还是动作都非常贴近蒙古族妇女,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无私奉献的母亲,特别令人惊艳。
扮演她儿子那木汗的王锵,则将一个寡言沉默却勇敢有担当的哥哥演得非常动人,他为了救妹妹不幸被卷入流沙的情节非常催泪。再次感谢尔冬升导演,让我们了解到那段尘封已久却无比感人的历史往事,只有不忘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06-0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13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13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0篇)11-07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8篇)11-19
小学生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0篇)11-27
彩虹尽头08-15
地狱尽头,是天堂08-21
征文:旅途尽头08-15
梦的尽头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