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精]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
我自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今天受领导的委托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数学成绩及作业的书写问题,我感到很荣幸。
我认为数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科。学习数学主要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重视的是方法;应用知识,强调的是策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可以说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但都离不开知识这个基础。人就是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变得更聪明。我在教学中注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让每个注意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营造不懂即问的学习习惯,对于有些题目由于学生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学生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学生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在抓好教学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孩子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就数学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小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中更应该加强培养。如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教会他们写数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去做的话,得到的益处将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我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首先,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一定做到。特别是板书时,一定要做到笔画规范、字迹工整、排版美观整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良好书写习惯的影响。
第二、重视书写指导,采取多样的评价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一方面就是爱听赞扬的话,有竞争得胜的心态,渴望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肯定和表扬。我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漂亮的作业,一律在作业本上写上表扬激励的话语。我经常通过传看书写工整、本面整洁的学生作业这种方法,鼓励书写方面做得好的孩子,鞭策书写不好的学生,取长补短,促使其他学生向写的好的同学学习。我还经常举办作业展评,时常将书写漂亮的学生作业展览出来,让书写认真的孩子感到高兴,书写不认真的孩子会暗下决心努力向上,力争也能让老师展览出来。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促而就的,教师也应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每次作业时也应当重视学生书写情况,不管是课堂作业或是课后练习,都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在多年工作实践及数学教学工作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要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平时的一点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2
老师们: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我仍在摸索中,下面我只简单地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开门见山地进行新课的教学。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呢?
教师上课要有备而来。从事毕业班数学教学多年,对教材不知教了多少遍,但在备课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特别是在每节课教学之前,必须要静下心来,阅读教材,认真思考,构思教法。因为不管教多少遍,这次教的内容与上次间隔时间最短也有一年,对知识的重点、难点,每届学生的不同,及学生接受知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一遍,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切入点准确,语言到位。只有教师自己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学生接受起来才能顺理成章,不至于出现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更难化。
纪律是教学实施的保证,加强纪律建设,狠抓学风。去年我所接任的这届六年级,为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加强纪律建设,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不耻下问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数学兴趣。其实许多学生学不好的原因,是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所以上课时总不能集中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接一届毕业班时,我都会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做起。刚开始我都教得很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也不是那么难,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这些年来,尽管初接的班级数学成绩不理想,总是同年级整体成绩最差的班级,但我始终有信心将数学成绩提上来。最大的欣慰是:进入了中学后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总是反馈给我这样的信息:老师,小学时的严要求,使我现在获益匪浅,我对数学感兴趣了,我不怕数学了。
在课堂上以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课堂作业每位老师都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及时批阅家庭作业,如果有错,就将错题改在课堂本上。家庭作业的批阅非常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期末前的复习,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定期检测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多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中,我收集了近五年的升学考试试卷,并大胆地对试题题型、命题范围、命题方向进行预测,对学生进行升学模拟检测。
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不要随意更改。
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在新授时,分层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复习时就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想进步的,因此,课堂上的情况不能要求我们齐步走,这就要求我们要因人而异,我感觉最好的办法是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我始终坚信的`教学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此来推进整个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数学知识有“缺漏”、“脱节”现象,导致优差生两极严重分化。随着年级的上升,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差距已比较明显,部分学生的知识发生缺漏、脱节,造成知识体系不连贯,在复习阶段,常会出现后进生觉得太难,接受不了,理不出思路来,故而开始厌学,产生了恶性循环。优生觉得太简单,无心听课,久而久之对数学失去兴趣,使得部分同学产生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习效果。
大家都知道,好的学生比较自觉,老师不用怎么理他,他们也会学得很好,对于学困生如果老师不盯着他,他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所以我对这些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有时还要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根据他们学习的不足,全面进行辅导,有些知识点要经过好几次的讲解和练习,他们才能记住。说实在的,教这部分学生就是在考验老师的恒心和耐心,
加强毕业班教研组建设。要充分发挥毕业班学科教研组的作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与复习的好传统、好经验与好做法,在复习中做到统一复习计划、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材料、统一组织测试,通过比较与研究,彻底解决复习迎考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协同作战,整体提高。相信每一个人的小智慧融汇到一起就是大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3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让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倾听,我首先强调 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往往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爱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课堂上我大张旗鼓的表扬坐得端正的孩子,对坐姿有进步的孩 子给予表扬,树立正面的形象,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其次是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思考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回答具体,还有没有需 要补充的。再次是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课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 征,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符合他们感兴趣的有关课件,还注意语言做到生动有趣,条理分明。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倾听。
二、口算训练必须坚持。
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三、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 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 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四、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4
今年我担任6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我的教学更有效,我先找出两个班学生存在的问题,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
首先,我谈谈六一班、六二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底子薄,学困生多。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静不下心来学习。包括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写或不及时上交,家庭作业完成质量差。
3、学生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大部分家长觉得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事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的:
一、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1、精心备课
教师备好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备课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善“启”善“导”。
2、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始约5分钟。由于学生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所以,这段时间教师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地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课开始的第6分钟至第20分钟,这一时间内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最好时机,这段宝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探究本节课新知。课末10分钟,不少学生注意力开始不自觉地转移,有的开始渴望讲话,有的开始搞小动作。在这段时间里,不宜安排学生听讲,安排能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笔的活动。
3、注重评价,多表扬,少批评。
课堂上,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也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学初的前两周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思考、作业书写、计算验算、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练习,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以后的教学中巩固强化,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融洽师生感情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得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上课时要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促进和增强数学学习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的目的。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四、师徒结对,助力学困生。
我在班上建立了“师徒”微型小组,让一个学优生带一个学困生,首先,我与学困生共同制定出学习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小老师监督实施。其次,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作业辅导,学困生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最后,我还制定了学困生评价奖励措施。学困生受到进步奖励,师傅享受同样奖励。
五、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和家长进行沟通,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充分而又对称的信息分享,经常性的联系,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将家长召集在一起分析学生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等。征求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及要求,并耐心真诚地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措施,从而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一致性,提高了教育合力,帮助学生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5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学 “10的认识”,其实学生都认识10 ,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 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 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 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遇到有些家长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他的孩子学数学应该没问题的,因为孩子算题目很快。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那些以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考试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的。家长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他们误解了数学。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通过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优为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以准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初讲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改成了情景,由学生看完情景自己说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提问题列式解答。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班级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看文字闭着眼睛想情景然后根据眼前想象的情景来提问题,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四、从练习谈有效。
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备典型性。
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
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有收获也有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进步的。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楚才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今天很荣幸地能在这里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我教学经验谈不上,只说一说在工作中的一点感受,也就是数学总复习的策略,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老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复习效果,因此这个过程的优化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健,使学生学以致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复习的质量和郊果。
1。充分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学生到了总复习时,很多学生会发现思想混乱,厌学情绪,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如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得他们思想上有了变化,集中不了精力学习,还有的认为总复习的内容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不必再听,也有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人,所以得过且过,无心学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乐意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动手操作,实验,大胆尝试等活动,无论学生做得是否正确,都予以肯定,表彰他们学习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自然地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2。注重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毕业考试的方向,内容和题型,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我教学时,首先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的内容,重在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方法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学生在复习中查漏补缺,教师注重解疑和检查,然后再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阶段复习,比如数的复习,几何知识的复习等,结合不同的复习内容,确定不同的重点难点,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选择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提高复习效果,最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各种题型等等全面开展训练。
3。注重教法,让复习省时、高效
老师要准备好每一堂课,不管是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复习重点、难点及要点,也不管是专题训练还是试卷讲评,老师对所授内容认其分析,精心准备,把握教材内容,提炼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对教材的使用,一般的复习课我采用以下一些教学课型:
(1)回忆式复习
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复习回忆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如在复习《倍数与周数》时,教材只呈现“关于倍数和周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由于课前已布置了学生回忆《倍数与周数》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归类整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抽查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情况,同时让学生口述重点、难点,教师予以指导补充。接下来就要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小学阶段是怎样运用的,以前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分数的约分通分等都需运用《倍数与周数》的知识。
(2)“帮扶式”复习课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即以归纳整理带练习,即先整理再练习。我边整理知识边练习,也可练习为主,整理为辅,就是先练习,在练习册中整理知识。
(3)“融通式”复习课
这一类复习课学习素材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围绕一个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贯穿全课,模式是创设问题情景—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再现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发展。创新如在复习圆柱体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出示,要挖一个直径为10米深5米的蓄水池,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提取一些有关系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如
(1)这个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圆面积知识)
(2)要挖这样一个水池,需要挖多少立方米的土?(我往这个水池注满水,水的`体积是多少方)(圆柱的体积与容积知识)
(3)如果要在这个水池的四周及池底抺水泥,抺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圆柱表面积知识)等,这样的情况,既可以起到梳理知识,又可以把所学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4。精心编排练习题。我认为精心编排练习题是实施教学论断和反馈的好方法,每天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并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个别纠正。使复习行之有效。因此,编排练习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二是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对常考易错题多讲多练,提高学生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答题正确性。
总之,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后,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想念会有好的收效。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首先感谢中心校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对搞好教学工作,每个人的认识和所采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向大家汇报,称不起经验,仅想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真正把学生领进数学殿堂,就必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我认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一个重要因素。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交流,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这门课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比如我们班的孙苗苗同学,父亲出车祸去世了,母亲一人带他们姊妹俩生活,有时时间上照顾不到他俩,有几次下午放学后我遇见他俩就在校门口待着,我主动去和他们交流,问问等妈妈的时间长不长,饿不饿,有时给点吃的,并告诉他们在等待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这样自然而然的拉近了我俩的距离,她对我产生很强的信任感、亲近感,更加喜欢我了,也喜欢我所带的数学课了。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力求形式新颖,直观明了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低年级教学出示题目都是用简笔画的形式出现,比如左边画上3个草莓,右边画上8个草莓,用合计的符号标上,这样直观明了,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解答,为了新颖下道题就不能再用草莓,换个其他的水果,甚至水果都不用了,换用小动物或生活用品,碗、盘子等。而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我们可以巧设一个问题悬念;引发一次认知冲突;创设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提供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再次,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因素就是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成功,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就会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回答正确,都要加以肯定,给予他们成功的满足。每个同学智力水平都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梯式问题和习题,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教学的兴趣,像我们班的徐向东、刘悦尽管是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我设计适合他们的题,考虑到他们一定能做对,让他们去做,做对后给与表扬、肯定,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准""看谁的方法多"等。让学生都能大显身手。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各个层面取得成绩,这样激励的作用会更大,学习数学的热情会大大提高。
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学好数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这宝贵的40分钟呢?1.备课,在老师们教学技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之所以教学质量有差别,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同导致的。我们在听课时,常常会发现,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老师讲的知识面的大小和宽窄是不同的,有的老师能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面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思维得到提升,有的老师却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也就止步不前了。所以备好一堂课非常关键,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迁移、衔接,难点的突破,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我们把功夫下在备课上,特别是课前备课上,要根据上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做到人对题,那道题是那些学生不会都要对上,比如说,我在教学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要根据前面学生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再次设计教学,像徐向东、刘悦、金雪梅只掌握了一般的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对于商的中间和末尾有零都不会,所以在教学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时重新设计有关这方面的题,课堂练习时特意让他们几人版演。再一个,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对课本上有限的题目进行改编,比如"一题多解",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借以考察学生的读题能力,灵活解决能力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对于有些知识方面的教学,我喜欢拿出一个,用一节课的时间全面进行扩展,把能涉及的.知识点或解题方法数学思想进行全面渗透,对于此类课特别是优秀的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方法,比较省时,但不影响教学效果。2.上课,上课要做到精讲多练,把握好讲和练的关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讲;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师要站出来引导。比如学习完小数乘法或者小数除法后都设计有关这部分计算方法的应用题教学,每次遇上这样的新课教学,我都是县出示题目让学生审题后自己试解答,并指名学生讲解,说明为什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教师只要把难点讲清讲透,重点排除就可以了,学生也会对症下药的去听讲,这样既省时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数学讲究转化,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我很注重这个数学思想的渗透。转化可以把生疏的题目转化成熟悉的题目;把繁难的题目转化成简单的题目;把抽象的题目转化为具体的题目;它能分散难点,化繁为简,有迎刃而解的妙处。简单的说就是化"新"为"旧"、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我们都要抓住每个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的妙处,尝到应用转化的甜头,从而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自愿的尝试运用转化的思想。教学时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以后教学知识的重难点而教学,例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时,接触到有关倍数的问题,我对倍数的题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总结出有关倍数的题型共8到,讲解时考虑到将来分数应用题的难点找单位"1"以及解题思路,因此讲解倍数问题迁移到找一倍数,思路也是一倍数已知顺向思维,用乘法;一倍数未知用除法逆向思维,这样为将来六年级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3.训练,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围绕重点进行练习。有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所以,光练不讲不行,光讲不练等于零。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要想成为游泳健将就要到大海里去锤炼,以基本计算教学为例,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因此,我在平时的计算题教学中,必须要每个学生都掌握每种题型的计算方法,容易出现问题的题型反复训练,例如,在进行多位数除法教学时,由于刚接触,多数学生就是对商的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计算题出错,针对这个情况,我每堂课前安排一道这样的题进行训练,坚持每天一题,这样持之以恒,聚沙成塔,既解决了这类计算题的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4.总结,教学中我还善于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做到放手让学生多讨论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形成结论性的语言,这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养成良好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1.上课,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要抓好课堂管理,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很卖力的讲自己的课,而不管学生听不听、学不学,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讲课时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当讲到一些公式、概念、典型练习,归纳的解题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数我就提醒学生及时的记录下来,有些还要熟背。例如,像简便运算25与4;8与125这是特殊的朋友,还有一位偶数都与末尾是5的数成一般朋友,15、25、35、45的几倍数是多少;再像1/4,3/4,4/5,1/8,这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还有像2π,3π,4π,等等这些数的值,要求学生熟记。这样为今后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以及准确性打下良好基础。2.做作业,会做作业:在平时我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先把题目最少读五遍,特别是感觉不会做的题。审清题目再做,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家长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于是我每次只让学生做8道计算题,一天一次,要求书写规范每题做一遍,订正一遍,力争全对,这样量少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每次做完我都批改,表扬全对的学生,慢慢的学生逐步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计算出错率也大大降低了。从小养成做作业习惯,哪怕是一年级每天也要布置作业,但作业量特别小,有时只有5分钟时间的作业量。在作业方面老师跟的紧,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老师也必须做到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批改完,改错时必须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进行面批,每节课间订5,6个学生,先订最差的,这样以此类推,到下午放学全部订完,师生从不拖作业。3.总结复习,养成认真总结及复习的习惯,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会引领学生捋顺知识脉络,归纳总结。针对某一知识点,分析可以如何出题。例如: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如何求,那半圆的面积呢?四分之一圆的面积呢?环形面积呢?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半径,而是告诉周长,如何算面积。算圆的面积是否必须知道半径,直径,周长,还有一类题型知道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算面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的比较归纳等。
四、学会倾注爱心。
大家不难发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影响,因此无论哪一学科都要搞好培优补差工作。作为老师,应该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我们要舍得在后进生上多做文章。每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闪光的事迹,要耐心帮助他们。平时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题与人对应的单独辅导,针对学困生理解分析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最基础的计算题,简单应用题入手。除此之外,还在班里实行"学困生承包制",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负责一个学困生,我们班共分了这样的10对学生,学生教会后老师再出题检查,防止忘记对特困生的计算题过几天重复检查。这样有目标,有针对性的从最基础的计算题,简单应用题做起,鼓励学困生不断进步。只要哪一对的帮扶对象有一点进步,就在全班进行表扬,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转差工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待学困生我们更应该敞开心扉,以情暖人,以情动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触动他们的心弦,点燃他们的心灯!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他们肯定会有所进步。只要我们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再近些",他们也可成为好学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明天有待于我加倍努力。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严、信、实、恒"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踏实地学习,务实地工作,争取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自己在教学中平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8
一、求德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贴出一面国旗。问:“这是什么?”(国旗)“对!这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爱护它。数数看,国旗上有几颗小五角星?几颗大五角星?合起来有几颗五角星?每一颗五角上有几个角?”这样既能加深对“5”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有机地渗透了德育。
二、求准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新知识都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结工作,找准新知识的固定点和生长点,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组成新的网络,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同化和顺应。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真正懂得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应该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以这样的认识水平去理解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法则,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在这里新旧知识如同水乳交融,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
三、求实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教师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6分钱的铅笔,他身边没有带零钱,怎么办?”学生说:“给一角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角票呢?”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一元钱怎么找法。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理。
四、求奇
小学生容易被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添上一个数字,使所得到的数是3的倍数。学生心想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一定有什么“诀窍”,并想知道这个“诀窍”。这样就能使学生怀着迫切求知的心理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识转化过程。
五、求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六、求妙
就是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组织教材,应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这节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一支新粉笔,说明一支粉笔可写100个字,接着在黑板上写上“分数应用题”五个字,然后设计一组提问:①这支粉笔已用了几分之几?②还剩下几分之几?③怎样求剩下的还可以写多少个字?顺势引入新课,衔接自然,顺理成章。
七、求活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可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例如: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可以指导学生摆拼学具,有四种分法:1根与7根。2根与6根,3根与5根,4根与4根。然后,教师指出最后一种分法的本质特征是“每份的根数一样多”,说明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使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取新知的快乐。
八、求新
小学生对新颖的问题,新奇的讲解,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要不断更新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咱们倒过来让你们考老师,好吗?你们可以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可以考老师,同学们可高兴啦,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教师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教师的答案无误,这样他们由怀疑到信服。这时引入新课,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九、求变
就是教师精心组织感性材料,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充分提供抽象概括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排除求知的障碍,叩开探究新知的大门。例如,教学“反比例”的概念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和列表创设情境来突出这一本质。如在笔筒里放上若干支铅笔,每次拿10支,2次拿完;每次拿5支,4次拿完;每次拿4支,几次拿完呢?每次拿的支数1054需要拿的次数24?到此教师停止演示。由于创设了变“静”为“动”的演示情境,把本质“隐蔽”的定量(铅笔的总数20支)显现出来。促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去领悟铅笔的总数一定,也就是“每次拿的支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为抽象反比例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十、求度
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恰如其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击关键。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复习长方形的特征,随着纸的高度慢慢增高,引导学生讨论这堆纸的形状是长方形吗?上述操作活动,学生对长方体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突破由二维向三维过渡。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体会】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导入环节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在我们看来非常容易,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确实难于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把这些新知尽量以浅显的形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呢。
胡老师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几点。一、求德二、求准三、求实四、求奇五、求趣六、求妙七、求活八、求新九、求变十、求度。当然每种方法都能有每种方法的好处。比如:求德,我们通过出示一面国旗,让学生认识了5.通过数小星星,加深了对5的理解。同时借国旗又对学生有机的渗透了德育。在求度中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恰如其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击关键。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开头开的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能有效的激发起自己的有效思维,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9
我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从执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十六年的教学工作当中我学到了很多,总结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为经验,只能是和老师们探讨和交流吧。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我们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教好书,育好人。为此我参加了教师网络教学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网上观摩名师的讲课,参加了舞蹈学习班,临摹名家钢笔字,利用空闲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每天新闻必看,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教育动态等等
教师应以德为先,教书育人德为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师个人的师德修养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具备了美好的师德,才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身教重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教学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
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例如我们班的王林红同学,少言寡语,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通过家访,以及和他的同学聊天,知道他的父母一直都在外地工作,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性格有点内向。针对这样的状况,几次和他交流,谈话,并且把他和学习好、性格外向的同学安排在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我用激励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增强了他的自信。回答问题也积极了,并且在期中考试中考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他自己都有点不信呢。通过对这一事件,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为什么要“因材施教”
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长期以来数学就是一门单调、枯燥、乏味的学科,课堂上既没有语文课中优美的句子,也没有音乐课中和谐的旋律,更没有美术课中勾画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你所上的课感兴趣,那你的'课肯定是成功的。如教学“循环小数”。上课伊始,让学生听一段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笑了,老师笑着问:“谁愿意接着往下讲?”在学生接着往下讲的过程中有人指出:“这个故事永远讲不完,不要浪费时间了。”“这个故事为什么永远讲不完?”“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说得很好。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为概念的形成埋下伏笔。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猜测、类比、归纳、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解题技能,具体到课堂教学当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要尽可能设计一些动手,游戏较强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注意。
四、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我们曾经把教师当成课堂的主宰,把有技巧地演绎文本当成教学的艺术,这显然会泯灭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使课堂渐渐失去生命活力。但如果我们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而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旁观者,就会使得既定目标形同虚设,热闹的课堂并不能换来全体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有效提升。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体会到,放手不等于放任,开放不等于放开,教学既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教学目标;既要重视生成,又要重视预设;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的课堂。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0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是啊!小学阶段就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注重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就要适时的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希望的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加里宁曾经说过:“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一年级学生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养成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文具盒、粉笔盒、电冰箱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养成共同合作探究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球,盒外3个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个球中拿掉9个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球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随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六、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培养了学生细心解题的习惯,提高了解题能力。。
(2)规范书写。
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细心演算。
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
(4)检验改错。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但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1
学习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诠释,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让我感到自己所会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更让我迫切的意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了。不能再抱着自己旧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评价学生不能只看考试分数,还要看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习惯、学习热情、方法技能、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再次对“知识”的定义认识要转变,改变认为只有书本上、课堂上的内容才叫知识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使课堂的时空无限扩大;教师应有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质上讲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主动发展起来的'。传统语文教育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常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自勉,给人的感觉学校教育就如茶壶(教师)往茶杯(学生)里倒水一般容易。其实这种提法只适合于“传道、接业、解惑”的传统教师功能,当前的创造性语文教育以“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来描述更恰当,所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课堂就是一个表演的舞台,问题是为什么表演,为谁而表演,怎么表演?那是理念的转变,方式的转变。课堂这个舞台没有天花板,告诉我们这个舞台无比巨大,教师在课堂上有无比巨大的创造空间,我们只有在这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上,才能诞生出优秀教师。
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总之,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心灵、我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的一次洗礼,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2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的做法。
一、求德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贴出一面国旗。问:“这是什么?”(国旗)“对!这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爱护它。数数看,国旗上有几颗小五角星?几颗大五角星?合起来有几颗五角星?每一颗五角上有几个角?”这样既能加深对“5”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有机地渗透了德育。
二、求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新知识都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结工作,找准新知识的固定点和生长点,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组成新的网络,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同化和顺应。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真正懂得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应该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以这样的认识水平去理解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法则,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在这里新旧知识如同水乳交融,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
三、求实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教师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6分钱的铅笔,他身边没有带零钱,怎么办?”学生说:“给一角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角票呢?”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一元钱怎么找法。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理。
四、求奇小学生容易被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添上一个数字,使所得到的数是3的倍数。学生心想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一定有什么“诀窍”,并想知道这个“诀窍”。这样就能使学生怀着迫切求知的心理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识转化过程。
五、求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胡老师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几点。一、求德二、求准三、求实四、求奇五、求趣六、求妙七、求活八、求新九、求变十、求度。当然每种方法都能有每种方法的好处。比如:求德,我们通过出示一面国旗,让学生认识了5.通过数小星星,加深了对5的理解。同时借国旗又对学生有机的渗透了德育。在求度中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恰如其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击关键。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开头开的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能有效的激发起自己的有效思维,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3
敬爱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我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让我说说自己平时教学的经验,其实,经验谈不上,只是在平时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希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上课。
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其次,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喜欢通过复习引入新课,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假如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呢?
第二,精心设计练习题。
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同时练习题要有深度,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二、作业。
课堂作业大家都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无论质量如何,他们都会努力完成,但家庭作业却不能随人所愿,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会有偷懒不做的时候,即是勉强完成了,质量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及时批阅家庭作业,假如有错,就将错题改在课堂本上,假如没有做家庭作业,第二天要抽时间补。家庭作业的批阅非常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假如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假如每天都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三、复习。
1、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不要随意更改。
2、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在新授时,分层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复习时就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配练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着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3、练习题要充分使用。
复习时,写在小黑板上的题,都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我们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读一遍,做一次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要将他们保留的时间长一些,选择合适的时间反复练习。
4、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天都给学生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四道,学习好的同学很快就可以交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在放学前交上就可以,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4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的做法。
一、求德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贴出一面国旗。问:“这是什么?”(国旗)“对!这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爱护它。数数看,国旗上有几颗小五角星?几颗大五角星?合起来有几颗五角星?每一颗五角上有几个角?”这样既能加深对“5”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有机地渗透了德育。
二、求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新知识都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结工作,找准新知识的固定点和生长点,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组成新的网络,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同化和顺应。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使学生真正懂得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应该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以这样的认识水平去理解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法则,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在这里新旧知识如同水乳交融,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
三、求实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教师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6分钱的铅笔,他身边没有带零钱,怎么办?”学生说:“给一角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角票呢?”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一元钱怎么找法。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理。
四、求奇小学生容易被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添上一个数字,使所得到的数是3的倍数。学生心想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一定有什么“诀窍”,并想知道这个“诀窍”。这样就能使学生怀着迫切求知的心理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识转化过程。
五、求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六、求妙就是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组织教材,应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这节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一支新粉笔,说明一支粉笔可写100个字,接着在黑板上写上“分数应用题”五个字,然后设计一组提问:
①这支粉笔已用了几分之几?
②还剩下几分之几?
③怎样求剩下的还可以写多少个字?顺势引入新课,衔接自然,顺理成章。
七、求活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可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例如: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可以指导学生摆拼学具,有四种分法:1根与7根。2根与6根,3根与5根,4根与4根。然后,教师指出最后一种分法的本质特征是“每份的根数一样多”,说明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使学生感受到在操作中获取新知的快乐。
八、求新小学生对新颖的问题,新奇的讲解,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要不断更新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咱们倒过来让你们考老师,好吗?你们可以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可以考老师,同学们可高兴啦,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教师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教师的答案无误,这样他们由怀疑到信服。这时引入新课,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九、求变就是教师精心组织感性材料,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充分提供抽象概括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排除求知的障碍,叩开探究新知的大门。例如,教学“反比例”的概念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和列表创设情境来突出这一本质。如在笔筒里放上若干支铅笔,每次拿10支,2次拿完;每次拿5支,4次拿完;每次拿4支,几次拿完呢?每次拿的支数1054需要拿的次数24?到此教师停止演示。由于创设了变“静”为“动”的演示情境,把本质“隐蔽”的定量(铅笔的总数20支)显现出来。促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去领悟铅笔的总数一定,也就是“每次拿的支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为抽象反比例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十、求度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恰如其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击关键。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复习长方形的特征,随着纸的高度慢慢增高,引导学生讨论这堆纸的形状是长方形吗?上述操作活动,学生对长方体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突破由二维向三维过渡。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5
下面我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与老师们探讨和交流。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小学阶段是学生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单纯的知识传授会把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学习数学能力的欲望。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上课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摆放好课本,课堂本,口算本,草稿本,并且不能打开数学课本。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学习,会听讲,会做作业。会学习:包括仔细观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认真做事,善于总结,不懂就问,合作学习等,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会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我讲课时要求学生不能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必须
认真听讲,会做作业:先审清题目再做,不乱涂乱画,我布置作业少而精,要求书写规范力争全对,这样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慢慢的学生养成了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三:严谨施教,认真把握好课堂40分钟。
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得巧妙安排好课堂40分钟,把握好上课前20分钟,这一时段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最佳时机,要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课时做到:
1、注意创设情境,从身边熟悉的问题开始,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教学很自然,很亲切。
2、思维严谨、理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们学到正确系统的知识。
3、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彻,教法灵活多样。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4、善于利用多媒体、学具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较好的扩充数学的信息,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5、教态亲切,在课堂上能轻松正确的进行授课,做练习题时,有一定坡度,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练习,对书上的练习内容处理恰当,有说有写,对重复的可略去不做,简单的题让学生口答或说给同学听,对有难度的或容易出错的一定要学生动笔做,再谈谈是怎么想的,应注意什么,让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再安排学生独立的做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马上订正,立刻出结果,这样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师就引导,上课时把难点讲清讲透,其次,
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把学生放在主导的地位上,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多动口,围绕重点进行练习,练习时,做到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口算要坚持天天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口算不仅要有正确性,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都是运用的口算。只有学生学会了口算,才能顺利地学会笔算,如:计算37+58=笔算时,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用的是口算。因此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有口算题的练习,在每节课前2至3分钟内进行口算练习,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
(1)直接口算、学生做在口算本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做后集体订正。
(2)、听算、教师读题,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视算、教师逐一出示题目,学生依次写出答案。在教学中坚持长期不懈地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合理布置作业。
布置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业量不能太大,不搞题海战术,少量的作业是巩固知识所必须的,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举措,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在短时间内去完成,保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回味,使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上数学课,不随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一位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1-25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01-09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优选)06-08
[精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06-08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必备】06-10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06-10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3篇02-28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0篇)04-28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3篇)02-28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精选13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