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26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时候读完的,如同史诗般宏大叙事中,是一个个鲜活又沉重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的爱恨情仇似乎又融化在辽阔的森林中,消逝在清风明月中。读完之后我内心久久翻腾,又似乎透过森林的迷雾,看到了蜿蜒广阔的额尔古纳河。
死亡在书中是那么的自然,困倦在雪地冻死、被河流冲走了、被雷电击中了、被狼袭击了、从树上掉起来了,被蜘蛛吓死,被蜜蜂蛰死,围绕篝火跳舞倒下了。几乎所有的死亡都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有关,但鄂温克族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痛恨自然。他们在自然中失去,在自然中获得。尼皓成为萨满之后,每救活其他一个人,就要以牺牲自己的一个孩子为代价。“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别人的。”这是使命,更是信仰。
希楞柱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是尼都萨满对达玛拉无法安放的爱,姑姑伊芙琳爱而不得的憎恨,是老达西对饿狼复仇的执念、是维克特误杀弟弟后的内疚自责、是拉吉米对女儿马伊堪的控制。每个阴郁、刻薄、愤怒、沉沦的背后都有个人无法消解的愁苦。这些暗流涌动,但却最终归为沉寂。
鄂温克人和驯鹿亲吻着这片森林,他们搬迁会把垃圾带走,捕猎会顾及灰鼠的数量。他们的驯鹿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喝水时能看到这水里的鱼。冬天扒开积雪吃苔藓时,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而讲述者“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臣服啊。
生命是脆弱的,但自然在四季轮转。时间会消逝,但是记忆却在文字中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
语文课,我听到一篇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是迟子建,所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看她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作者开篇写:“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看到这,我想迟子建真爱雪。故事讲的是一个鄂温克女人的一生,她目睹了无数人的生生死死,最后一无所有,只能守着大山,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神灵。
看完后,我不能忘掉那个民族的迁移,那段时代的悲歌。具体是什么时代呢?这段故事发生在中日抗战时期,日本人开始搜捕俄罗斯人时,注定了鄂温克民族的悲剧。
伊凡的妻子是俄罗斯人,在日本人逐渐深入中国腹地的时候,她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了俄罗斯,人们要去找她,但伊凡说:“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自此之后,日本人断了鄂温克人的`贸易,抓鄂温克男人当兵,伊凡因为对妻子的思念连夜逃跑,他去了俄罗斯,却没有家人的踪影,几十年过后,他又回到了鄂温克,他看着人们又说了一句:“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当我看到这一段,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善良的,勇敢的人,也许在鄂温克没人能瞧得上他,但是他仍然把每个月的工资寄给鄂温克的亲戚。
“我”的姨妈伊芙琳心直口快,说话尖酸刻薄,又是一个歪鼻子,乌力楞里没人喜欢她。她的嘴害死了“我”母亲和大伯,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害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她的丈夫瞧不上她,而她心知肚明,无可奈何。
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只对“我”敞开过心扉,“我”也不理解她,甚至鄙视她,说她做的嫁衣谁穿谁没有好下场。“我”恨她说母亲,恨她害死表哥, “我”气愤过,难以理解过,但是当伊芙琳去世,被风葬,“我“还是哭了,伊芙琳帮”我“助产,伊芙琳为”我“讲故事,伊芙琳为“我”缝衣服……
伊芙琳死了,再也没有像母亲一样的人能让“我“依偎了。
这是此书中两个最让我感慨的人,他们的结局并不好,人生也是最不如意,他们不坚强,但他们却是最典型的鄂温克人。
结尾,那些离开布苏的人回来了,“我“心满意足,决定撒手而去。鄂温克的人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乌力楞和部落。”我“也一样,所以最后待在山上,静静地等着神灵把自己收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3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近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4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它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和民族命运。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深受感动。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纠葛,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例如,主人公瓦霞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而依芙林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对待感情真挚而执着,但最终却被命运所摧残。这些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深感震撼。作者通过对额尔古纳河畔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苦难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例如,小说中的瓦家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维护;而依芙林则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仍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历史的残酷。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优美动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和文化魅力。
总之,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深深地被其情节所吸引、被其人物所感动、被其语言所感染。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人生经验和精神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5
嗨,你好,我是小米,很高兴通过文字与你相遇~
这是一篇完全由书中情绪引导所写的读后感受,难得让人一气写就,全然因为这本书,让人读后难掩情思。
合上《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一口气读完的酣畅淋漓,更多是一种悲凉,仿佛亲眼看着一个民族消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传统氏族部落文明湮灭,一点一点走向尽头。
作者描绘了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深处,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最后一支狩猎部落(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狩猎为生,和放养的驯鹿为伴,独特构造的房屋希楞柱让他们方便迁徙,储藏物品的“靠老保”是他们迁徙的保障,神奇的'萨满为他们治病救人,传统的丧葬、婚礼、生育文化延续着独属部落的文明。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暮年的老人,回首生命中过往的人事,始终围绕着活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这是全部的“我”所认知的世界。年少时的好奇朝气,为人妻时的坚韧柔情,为人母后的坚强沉静,“我”和乌力愣一起成长,当我行至暮年时,我的乌力愣也在文明的发展中消散,“我”能做些什么呢?只留回忆和讲述罢了。
生命中依次出现过的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儿女、孙辈,在原始的传统生活中,渐行渐远,部落一点点没落,人生在不断失去旧人和迎接新生命中成长,岁月的长河里重复着死亡与新生,接替中奔流向前,流淌在那片遥远的、神秘的原野……
当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后反复咀嚼体味,这本书带给我的个中滋味,我该如何形容表达,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个词最为贴切:苍凉悲壮、沉郁悲凉。
一种平静处起波澜,于静寂中直击人心的美与悲。
董宇辉形容这本书带给他一种平静的美,他曾这样介绍《额尔古纳河右岸》——“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我们就如自然的精灵一样。你看到水鸟从湖面上飞起,你牵爱人的手,在山巅看漫山红叶;架起了篝火,月光下,萨满起舞,人们饮酒纵歌,直至天亮。”多么美好的图画,多么让人动容,又是多么让人向往。
美好的画面,如今读来却觉悲凉。鄂温克族的故事该怎样继续上演?森林植被的破坏,驯鹿可食的苔藓越来越少,老一辈人对新定居点的不适应,游猎民族的明天会走向哪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多美,读后的感受就有多么悲。
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离世,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民族,迟子建以此为原型写下这本动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该庆幸,有更多人看到,还有人、还有文字能记录描绘属于这个民族的美,让更多人看见。
最近,用这篇读后感做了一次读书分享,其实当自己读出来后发现了许多遣词造句问题,但仍然想以最初写成的文字推送出来,只因这是完全随所思所想流露而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6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温克族,数百年前,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带。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结构安排巧妙,叙述沉静婉约,文字灵动优美,其风格鲜明,意境深远,与其说它是一壁诡秘绚丽的神奇岩画,不如说是一卷血迹斑斑的民族史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桦林、驯鹿、希楞柱等,构成鄂温克人生活的物质组成。他们崇尚玛鲁神,信奉萨满教,珍爱火种,定期从安达(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张等换来子弹、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所需。他们在像伞一样的希楞柱里制造“风声”,繁衍后代。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游猎的生活。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不断遭受严寒、猛兽、疾病的侵害。在现代文明挤压下走向衰落的生死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条揭秘通道,使读者近距离观望到它短暂若流星飞逝的光华和亮度,其顽强坚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爱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与气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猎的父亲林克,能干善舞的母亲达玛拉,隐忍孤独的伯父尼都萨满,刁蛮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软弱胆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壮的弟弟鲁尼,善良博爱的弟媳妮浩,自私固执的拉吉米,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耐人寻味。
额尔古纳河啊,你流到银河去吧。干旱的人间……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着他们的泪……这人世间深重的凄风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远,他们如晴空飞过的鸟,没有任何痕迹。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倾心著写的这部力作会带着一个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类发展长河,重温人类进程史中的某种悲哀,或许某种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够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我合上书,依稀看见日月照耀的“鄂温克小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路,散布着鄂温克人的足迹和驯鹿梅花图案;一团腥红滴血的落日,在苍茫波澜的额尔古纳河上,下沉,下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7
在我心中一本好书的标准:一是读完后意犹未尽,令人遐想;二是给予人积极正面的思想启迪。而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样一本书。
读完一本书,往往有很多想说的话,该从何说起呢?为了有一个思路,就从刚翻开书的那一刻说起吧!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一位九十岁的老者,以讲故事的口吻拉开了本书的序幕。原来,这位老人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鄂温克族。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民族的风俗人情也许能够给我们当下的生活带来某些思考。
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给我的感受是:与《百年孤独》有点相像,当时感受到的相像只在表层:一是书中人物的名字不易记住,且很难理清人物关系;二是和《百年孤独》一样充满了离奇荒诞的.情节,有时无法用正常思维理解,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当我读完整本书后发现,这两本书对于孤独都做过注解,这里我引用《百年孤独》中的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们常常期望别人理解自己,殊不知,别人的出现只是辅助自己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逝在我们看来是顶重要的事,可在鄂温克族这里,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敬畏生命,在我看来,他们尊重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只是他们看透了生命终将逝去这一规律,因而无惧它。书中这样描述死亡:“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书中对苍老的描写,读完让人在一瞬间不那么惧怕衰老了。或许本书传达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人应该平静地对待生命中突如其来的意外、分离、得失……
眼前的苟且与诸多不如意常常令我们痛苦不堪,而迟子建老师《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一些文字,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纷扰,回归大自然的静谧与舒适。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动情刻画:山野间绽放的花儿,徐徐吹拂的晚风,夜空忽明忽暗的繁星,驯鹿脖子上欢快的铃声,人们围着篝火欢快舞动的身影……这里的人与物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好!
一本书不能帮我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却可以在我们面临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向导,给我们鼓励。
书中人物直率纯真简单的性格我也很喜欢,他们爱憎分明,悲人之悲,乐人之乐,他们的爱恨是那样简单,他们的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他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生活的那片地方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读这本书,也让我感叹个体之渺小,在永不停息的时间与奔流不止的江水面前如沧海一粟。这大概就是苏东坡《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要表达的意思。
故事讲完了,生活还在继续,那就让我们都好好热爱生活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8
我是麦田的熟人,我有二十六岁了,今天在我在麦田地头散步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九十岁的老人讲起的故事。她说,她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她,她也把它们看老了。
我不想先说我看到的这个故事,当我看完的时候,其实,我在思考,到底这个故事想要讲出什么呢?我也不想用百度百科的话语来解释,因为我觉得说服不了我,直到我看到了这段文字。
“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些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又繁华的海面上!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的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沉重的凄风苦雨吗?”
故事的最后,他们会是什么样呢?现实的他们,最后又是什么样呢?
她说: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很长。它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不长的故事讲述着鄂温克族百年历史。有温情、有痛楚、有磨难、有欢乐,小小的部落有着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且神秘令人神往。
这个故事的人物有好多,但最难忘记的就是萨满的接替者妮浩。仿佛她承担了这份神圣的责任,就必然付出代价。为了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的逝去,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很多时候都在交代人物的死亡,不只是妮浩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人,有的是正常的老去,有的则是意外。
很多人都逝去了。
故事的讲述者淡淡的经历着,静静地叙述着,忍受着离别,然后迎接着新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地吧!在我读故事地经历中,最开始会因为人物地离别而哭泣难过,慢慢地,随着年龄地增加,随着听的故事越来越多,其实死亡并不觉的可怕了。
回到老家,在田地间散步的时候,发现又添加了几座新坟,在与家人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也在记忆中慢慢淡忘了,一转眼,最近梦到的亲人也已经离开了十多年了。是什么淡忘了呢?我想,是街道上一群陌生孩子的笑颜,是恍惚间突然就长高长大的小孩,是翻修了一遍又一遍的房屋,是记忆中健硕的老人再见已是步履蹒跚,我想,这些淡忘可能是因为新生,也可能是因为岁月。
有新年,便有旧年;有新生,便有老去。
这应该是人生必须的经历吧!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
死亡,其实司空见惯,我们现实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有时候远比故事中的更为脆弱,我们的生命看似坚不可摧,顽强至极,实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死亡,对于你,对于我,始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命运莫测,生死无常,其实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段未知的冒险,与其被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力,不如珍惜和善待我们所拥有的平凡的每一天。
即使有一天死亡来临,不要恐惧,所有的离去,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到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9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董宇辉老师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把额尔古纳河的美,鄂温克族的美讲的活灵活现,忍不住还是买了一本。
看完整本书,心里挺向往鄂温克族的生活,与驯鹿为伴,与自然为舞,过着至纯至真的生活。可惜现实的枷锁也只能让我在心里向往一下而已。
整个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独白开始:我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风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从白天讲到黑夜,从年少讲到暮年,讲述是亲身经历的'故事,又像是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坦然。
听完整个故事,会发现他们真的和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只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对大自然的任何东西都满怀敬畏,和大自然平等相处。不像现在的人们,永远都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并不存在真正的人人平等。
鄂温克人从未想过要征服大自然,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全部,他们也把全部交给了大自然。如果孩子出生,会自然而然的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他们取名,如果族人去世,也会将其埋葬在风里。
鄂温克人表达爱的方式是纯粹的。林克和其兄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采用的却是以射箭比赛来决定,这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被嗤之以鼻,难道不觉得这种没有弯弯绕绕的原始爱情是多么纯洁么?当娜杰什卡逃跑的时候,伊万并没有去追,而是说了一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奈,未尝不是一个大无私的表现呢?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鄂温克人的萨满,他们心怀大志,心怀万物,他们慈悲、宽容,对任何生命都满怀敬意。只要有人向他们求助,都会皆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即使失去亲人,失去爱情。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救会失去一个孩子,但是她依然做了,”因为我是萨满啊“,这其中虽然夹带了无奈,但更多的是责任感、使命感。也许正是这种高贵的灵魂,纯真善良的心才能保护鄂温克人平安。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鄂温克人和外界的碰撞却日渐频繁,森林被砍伐,导致生活的区域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鄂温克人选择走出森林,到外面去生活,直至最后,只留下年逾九旬的女人以及智力始终如孩子的安草儿。
书中谱写了大自然的美,也谱写了原始部落的纯,还书写了时代的殇。
如果你没读这本书,建议你读一读。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建议你再读一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0
第一次知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在最近爆火的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主播董宇辉特别自豪地说:“我一定要死后,在我的墓上刻一句话:我把一本非常好的书卖出150万本。”所以很好奇这一本让他热血澎湃,疯狂推荐的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马上网上下单读起来。
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诉说经历开始。书中介绍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代与驯鹿相依为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处迁徙游猎,仿佛身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当时主播介绍的时候也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然而,美丽而神秘的大森林里,却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危机。族人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顽强。
整本书被分为被“清晨”“正午”和“黄昏”三个部分。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的希望,这个时期的鄂温克族充满了生机,部落中富有色彩的人物陆续登场,有精干瘦朗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却很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以及美丽不幸的拉吉达等等,每个角色都色彩饱满让人印象深刻。这时候的色彩是清新欢快的,不断有人结婚,不断有新生命降临到这个部落。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这个部落的辉煌时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壮年,他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了部落的生存,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的斗争。黄昏进入了一天的尾声,鄂温克族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始森林遭到乱砍滥伐,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被迫下山定居。
一本书读下来,我了解到那个古老的民族,那个民族的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热爱那片神秘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充满爱恨情仇的真挚感情,不由得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深深感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1
额尔古纳河,我查看了一下地图,是中俄边境线,右岸是我们的祖国,左岸便是俄国。
书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随着驯鹿群沿着河流迁徙,他们喝着山间的泉水,吃着熊肉、灰鼠肉,穿着鹿皮衣,带着狍皮手套,他们的火种保存在桦皮筒中。他们繁衍着后代,热情而又离奇的生存着。
读书的时候,我拥有了另一双眼睛,以及另一个感受世界的大脑,将这个鄂温克族女人的生活重新活过。
我仿佛看见了他们希楞柱缝隙里的星空,看到了山间的百合和结婚时他们佩戴的野花。我仿佛听见冬季林间呼呼的风声以及他们在深夜制造的风声。
我仿佛和女主并肩站在一起在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中等着拉吉达回家。我仿佛看到瓦罗加的长发,和他读诗时的迷人模样。也仿佛看到伊万抗日的英勇。
我好像看到了达玛拉穿着尼都萨满做的惊艳羽毛裙,跳了一天的舞。我好像看到马伊堪迷人的眼眸及绝世的容颜。
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我想去摸一摸驯鹿的皮毛,喂它们吃盐。我想骑在驯鹿的背上,走遍额尔古纳河的山涧。我想晒着肉干,吃着柳蒿,我想像着自己变成了一个鄂温克族的女人,勇敢、健壮、美丽又善良。
但他们的民族终究还是走向了现代文明,历史的河流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裹挟着河流中的`砾石及金石汹涌的前进。
当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出现使鹿民族鄂温克族的时候,当鄂伦春小伙转赠狍皮帽的时候,当达斡尔族重新训鹰的时候,当爱吃鱼的赫哲族穿着鱼皮衣的时候,这些英勇的民族带着他们的民族特色惊艳了世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2
自从去年从董宇辉老师的直播间买回这本书,一年了,我才徐徐翻开,这一翻,我竟沉入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泪水不自觉溢满了双眼,它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惊叹和感动,我无法用自己匮乏的语言去形容,去描述。整部小说分成四个时段,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以一个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阐述了这个游牧家族百年来的兴衰故事。故事充满了情节,文笔优美细腻到我每一句都想记下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它们”。开篇第一句话我就感受到了沧桑,是一种醇厚的沉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强烈的画面感。我相信在这之后她说讲述的故事一定让人内心充满力量和感动。事实告诉我,在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在她的笔下山林,驯鹿,河流,石头仿佛都有了灵性,但却没有丝毫刻意的修辞。每一句话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且舒服。能沟通过“我”明澈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和自然对话,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对大自然有些满满的敬畏。
这个鄂温克氏族深爱着那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林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神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迎来了许多人,也送走了许多人。许多人来时欢欢喜喜,走时悄无声息,甚至于那样突然,突然到我们没有预感也来不及道别。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不曾见过的驯鹿和堪那翰,我知道了鄂温克人生活的希楞柱,以及不被人所知的萨满……我感叹生命的无奈,人情的温暖与薄凉,惋惜生命的脆弱,痛惜命运的不公……一个家族四代人,近百年的故事在我合上书的一刻“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3
驯鹿、灰鼠、白桦树;萨满、希楞柱、靠老宝,它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词汇,带着原始森林的静谧,带着北方冻土的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们踏入了一片陌生而神秘的领域,结识了一群热血激情的人民,领略了那个正在与现代融合却又崇尚传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民族的独特风情。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人的故事,讲述者是一位90岁的老奶奶,她坐在火塘边,用苍桑的语调,为我们讲述她的民族和她的生活,讲她们怎样从300年前的河左迁到河右,怎样在河右的土地上逐草而生、繁衍不息,既亲近自然又勇敌灾难、既相亲相爱又不乏冲突、既敬畏神灵又不失刻板、既热烈奔放又难免忧伤。
故事很精彩,因为故事发生地是广袤静谧、遥远而神秘的,人物的生活回归自然和原始的,他们的信仰是神奇而令人叹服的,而人物的性格,更是豪迈、质朴、自然而纯粹的。
故事人物众多,但均个性鲜活、有血有肉,让人又爱又恨又痛又惋惜:有尖酸刻薄又极有预言性的伊芙琳,有为了信仰而痛失爱子的尼浩萨满,有爱喝桦树汁爱穿裙子的达玛拉,有坚强却又固执得愚昧的.拉吉米......
故事开头很吸引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我有了强烈的一听为快的期待感,要想追着她的讲述,一窥那片神秘土地的真颜。
故事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它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仿佛人物的所有动作、话语、目光,都能与身边的山谷、河流、树木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文字告诉你,她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们的爱,已经倾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中。
梦醒所见,满眼星光;侧耳所听,鹿铃泠泠;张嘴呼吸,是清新的空气;闲时所想,是熟悉的过往。所有的爱,所有的记忆,都深植在这片土地,无法分开。这是老人最爱的生活,也是我们梦寐以求所向往的生活。
愿现代文明的步伐,依旧为这群人留一片净土,愿她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在发展中不弃传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4
读罢《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心一下子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淡然。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性格多种多样,爱情千姿百态,生命脆弱无常。回归到现实,就会觉得所遇到的任何人,面临的任何事,一切都是正常的存在。
关于爱情
要想赢得爱情,你就得要勇敢,不然你看到的就是别人的风花雪月。
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弟弟鲁尼,他对爱情的态度是大胆的追求,主动出击,面对竞争对手金得,早一步跑到女方的部落去求婚,最终把妮浩带回了自己的部落,那时他尚未成年。伊万却是用几张孢子皮以及他那大而有力的手,从商人手里换回了俄罗斯姑娘娜杰什卡。
书中“我”的父亲林克和大伯尼都是通过射箭比赛,赢得了母亲的芳心。而在父亲死后,大伯为母亲亲手做了羽毛裙子,母亲也穿着这羽毛裙子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而“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迷路的途中,偶然相遇,燃烧起爱的火花,并走到了一起。
关于命运
命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是缘由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行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
书中描写了大量关于人物死去的情节,有的人无缘无故的死去,有的是离奇的死,执着的死,无奈的死,以及勇敢的死,你就会觉得人生路上,一切都可以看淡、看轻,没必要去纠结过去的事,也没必要忧患尚未发生的事,坦然地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心平气和的去善待自己,宽慰自己,并能够从容前行。
书中意外死亡的人物很多,“我”的`第一任丈夫拉杰达是在寻找驯鹿的路上被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是在保护放映员死在了熊掌之下;老达西是为寻狼报仇后被群狼吃掉的;小达西曾为日军效力被造反派打断腿意志消沉开枪自杀的,他媳妇杰芙林娜为此选择吃毒蘑菇殉情而死;“我”的姐姐小列娜却是因为磕睡冻死在了驯鹿背上。
关于性格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一个人一个性格,最后却都活成了“自以为是”。
书中人物性格各异,“我”的姑姑伊芙琳尖酸刻薄,是因为丈夫有一个前女友,而记恨了他一辈子;老达西执着孤僻,年轻时因一只狼咬断了他的腿,而一辈子所做的事就是为了报仇,驯鹰寻狼,最后死于群狼之口;小列娜懂事,富有爱心,一个尚未长大成人的漂亮小姑娘,却因为害怕尼都萨满做法害死他父亲,和“我”一起在尼都萨满帐篷里陪他说了一晚上的话。
书中有一个坏角色她的名字叫瓦霞,她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已经和别人订了婚,却带着“我”的二儿子安道儿“失踪”了一个晚上,安道儿无奈娶了瓦霞。书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拉吉米,对养女马伊堪则是过度的宠爱,总以为她没长大,不让她恋爱,不让她结婚,最终马伊堪和一个鄂温克男人私奔,生下一子,孩子两岁后,选择了跳崖自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5
同样突然间失去挚爱的故事多年后在我与第二任丈夫瓦加之间,我的第二段爱情。我们的爱情是以战争为媒。此时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我在贝尔茨河畔遇见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
“那是正午时分,贝尔茨河水被强烈的阳光照耀得发出炫目的白光。河面上飞舞着一群蓝色的蜻蜓。清瘦的瓦罗加站在岸边,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气质。他下穿一条光板的狍皮裤子,上穿一件鹿皮背心,露着胳膊,脖颈上缠绕着一条紫色的坠着鱼骨的皮绳,脑后束着长发。我从他的头发上已经判断出他是酋长,因为只有酋长才会留起长发的。他的脸非常瘦削,面颊有几道月牙形的沟痕,他的目光又温和又忧郁,就像初春的小雨。他看着我的时候,我感觉有一股风钻进了心底,身上暖融融的,很想哭。”
相遇十几天后,瓦罗加带着弟弟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向我求婚,我幸福地晕厥了过去。
两个失去挚爱伴侣的灵魂的相遇就像大自然中奄奄一息的草木在冰雪融化后,在一场春雨的滋润下又都唤起了勃勃生机。
我们的相遇和相爱,如初恋般美好。我在拉吉达怀中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缕穿行在山谷间的风;而我在瓦罗加怀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条畅游在春水中的鱼。如果说拉吉达是一棵挺拔的大树的话,瓦罗加就是大树上温暖的`鸟巢。他们都是我的爱。
而这段感情也终没能陪我度过余生,瓦罗加为了救电影放映员和马粪包惨死于黑熊掌下。我的两段爱情,始于黑熊,终于黑熊。大自然馈赠我们美好,但在某个时候也会索取。也许,“轮回”这两个字才能缝补我内心的伤痛吧。
这两段爱情都带给了我美好的人生体验,虽短暂却永恒。就像文中萨满对新人祝福时说的,“男人的爱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她快乐地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结语
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那些相遇和分离,从来都显得漫不经心,它不刻意,没有人安排,没有人设计。
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爱与被爱,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所以,在没有战争、瘟疫和饥荒的年岁里,如果你恰好有你所爱,就多一些温情和激情。因为,坚定而美好的爱情一定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6
买这本书单纯是被书名吸引了,当初以为是写蒙古族的一本小说,拿到书看了简介才知道是写鄂温克族的,然而我还是单纯的以为,鄂温克,不就是蒙古族的一支吗?现在想来自己是太单纯又肤浅,每个民族都有其存在的历史与意义,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去看待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只会被人耻笑,也算是提醒自己不要再做此类事。
我不知道“好书”是怎么定义的,因为有些书你从头看到尾连连暗叫乏味,却总有让你如沐春风的'句子,反复品味反复斟酌,忘了书里的时间地点人物,这句子却时时不能忘;有些书你一头扎进去竟不能停,吃饭睡觉都惦记着下面的章节,一有时间就要捧起来翻看,直到终于解开谜底,终于发现隐情,合上书喝口水润润喉,除了唏嘘感叹竟也说不出个甲乙丙丁;还有些书让你怀念童年怀念青春怀念一段恋情,通读起来都是些平常小事,却在细节上如涓涓细流,一点一点渗透你感性的一面……而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竟不知该把它归于哪一类,只好写篇读后感以示对它的喜爱。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大门,打开了我对上个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使鹿部落的认识,他们与冰雪为伴,与驯鹿为伴,与山川河流为伴,与神仙、眷侣为伴,与我所向往的一切为伴。我想摸摸达玛拉的羽毛裙子,看她在篝火旁跳舞;我想告诉娜杰什卡,日本鬼子不抓蓝眼睛的人了,你们快回到伊万身边吧;我想劝劝拉吉米,马伊堪是大姑娘了,她有心上人了;我想安慰尼都萨满,爱人她的心里也装着你呢;我想在手里放一捧盐,让驯鹿舔舔我的掌心;我想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听木库莲悠扬凄美的演奏声,我想行走在那片土地,看看“我”和伊莲娜的岩画。
虽然这只是本小说,但却那么真实,我总是在字里行间寻找一些与我和我的民族相关的点点滴滴,然而作者把他们分撇的如此干净,只有金德爱上了一个蒙古族姑娘,但是依芙琳和坤得都不同意,最后逼得他在与达芙琳娜的婚礼上上吊自杀。最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也不是蒙古族,而是汉族。我有些失落,我想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有那么多蒙古人,他们之间的交际竟然如此疏离吗?我有些担忧,在鄂温克族人被汉化,被迫离开山林去乡里定居的时候,我的同胞们在哪里呢?我承认自己又在以一个主人的姿态去提问,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土地上,我祈求了解更多蒙古人的历史生活,但是可爱的鄂温克人啊,他们就在那儿,生在那儿长在那儿死在那儿,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北部,世世代代为他们的故乡。
翻开书舍不得放下,合上书又忍不住打开,提起笔写不出什么,放下笔又满心思绪,只有闭上眼睛,听一听歌,看着灵魂飘出窗外,飘向那冰天雪地的寒冷之乡,我看到了,他们向我走来,玛鲁王气定神闲,鹿铃叮叮当当,林克送我一身兽皮衣,达西在训练他的奥木列,娜拉送我一匹自己染好的布,哈谢要我喝上一桦皮筒的酒,而我,我只请求妮浩为我跳神,为我洗清一身的罪孽与世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7
我们总是在追逐高升的太阳,却忽略落日的余晖。——题记
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陪伴她的只剩下有点愚痴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讲话,只好让雨和火来听她述说她们这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也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古怪的老头达西,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依芙琳,一辈子和不爱他的丈夫坤德怄气,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青年人金得,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母亲达玛拉,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老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他们而言,大自然不仅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世代依托的家园。现代文明是斧头,挥向生长在山上绵延千年的参天大树,攫取似的开发,杀戮性的文明……
额尔古纳河沿岸再也没有住在希楞柱里的鄂温克人,如今他已成了一处旅游景点,静静向前去向探险的游人诉说着什么,像挂在大山深处的落日,迟迟不肯落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8
这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纪录史,描述了一个古老神秘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是大自然的儿女。他们受馈于自然,以野兽为食,古树为具,驯鹿为车;又回赠予自然,尊敬大兴安岭的一草一木。他们住在希楞柱里可以望见星空,伴着星星入眠,混有阳光与月光的火种延续这一个个灵动的生命。饮泉露,祭天神,野蛮中流露出生活的灵性;升篝火,跳神舞,粗狂下展现了善良的本性。
眼前是一条金色的河流,远处的山头紧紧抓住那即将沉落的残阳,柔和的日光洒落在老人松垮祥静的脸庞上,身旁有几头白鹿正低头啜饮。她——这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正如她坦然接受风沙掩埋了这个民族,而不得不加速消亡的事实。
先进必然取代落后,这是一场无休止的生存角逐,而人类应该尊重这世间万物。我想,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9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0
“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从女儿到妻子、母亲、祖母、外祖母,这位九十多岁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用她目睹过的生死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他们以打猎,驯鹿为生,这个汉人眼中的“四不像”,在他们眼中却是神赐给他们的宝物,他们随驯鹿的生存环境而迁徙,营地中从未熄灭的火种是这个古老民族的'信仰。神奇的萨满文化又似乎让我看到了万物有灵,自然平衡的生命无差。他们被神灵之力保护,同自然对话,却同样向死而生,他们逐山水而居,仰望日月星辰,却也难逃被现代文明同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唯有山河湖海见证生命来过,唯有雨雪风霜看老了我。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木,还有一群驯鹿,一群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1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深情的爱”,我翻开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平静优美的生活美感,使我仿佛获得了精神上的释然与归宿。
这本书以一个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叙述了这个在大兴安岭深处生活的游牧民族从繁荣到被现代文明冲击而日渐式微的历史变迁。
[生命的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
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民与驯鹿是密不可分的,在他们的眼里,驯鹿像孩子一样珍贵。文章中甚至有一段还写道“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连一头驯鹿都是神圣的,他们看待生命的平等观念,怎么不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呢?我们平常的新闻报道上经常有人虐待动物的现象,那些残忍的'人是否想过,动物的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呢?而那已衰老的鄂温克族对于任何生命都敬畏的那股人情味儿,却在这越来越先进的社会越来越黯淡了。
与现代不一样,鄂温克族人民举行葬礼的一种方式叫“风葬”。当逝去的人的身体融入风中,人们希望他们仍然能听见大自然的声音。或许以现代人的观念,这样的想法显得荒唐,然而对于古老的鄂温克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离世的亲人最美好的祝愿呢?这又何尝不能彰显他们对生命的虔诚呢?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汲取到了一股力量,它教我去敬畏生命,去在淳朴的善意里找到归宿。
[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民族,山川和湖泊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受馈于自然,同样也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
作者迟子建曾说过:“如果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与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人们对于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沉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呢?当我们真正做到敬仰、热爱自然,内心才能得到充盈,我们才会拥有超越孤独的内心与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自然就是力量,它会像神明一样庇佑着你。人要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信仰的传承]
作品通篇都充斥着一股独属鄂温克民族神秘的色彩。
小说让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妮浩,她是一位被当做神灵的萨满,可同样是个悲剧性人物。她不能改变自然法则,每救活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作为母亲,她忍心失去自己的孩子?但她说:“我是萨满,怎能见死不救呢?”为了苍生,为了大爱,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她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可她又是多么的无助啊!这令我我想到了庄子的一句话:“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我敬佩她,敬佩鄂温克族的他们在目睹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死亡之后仍对人生抱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的民族信仰。
鄂温克人民的信仰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他们那坚韧、顽强、博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种族延续的根,即使鄂温克民族渐渐衰败,即使这信仰有时会与现代文明产生冲突,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大兴安岭的深处,有一种磅礴遒劲的声音,那是鄂温克永不衰退的坚定的民族信仰,你听见了吗?
原始与现代的碰撞,美好与痛苦的并存,快乐与悲哀的交织,谱写了这一首令人潸然泪下的生命乐章。《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给了我坚定的勇气去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坦然面对这世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2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河流,山川,驯鹿,堪达罕,乌力楞,希楞柱,靠老宝,日月,星光,一个个意象结合起来是那么的美妙,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风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山坡,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平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3
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北缘,有一条美丽的额尔古纳河将中俄两国分隔开来。一般来说,国界要么是高耸入云的高山,要么是山谷河流。他们大多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烟稀少。但是额尔古纳河就不一样了。河流蜿蜒在绿色草原湿地中,两岸风光无限,尤其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中国一侧。
中俄边境最美的是额尔古纳河。我们从边城满洲里出发,沿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公路向东行驶,因为这条公路靠近界河,有几百公里的路程,而且路上有木桩和铁丝网路边。河水,水鸟飞上飞下。但是看不到人,即使有时候有好几个蒙古包,也只能看到羊群,看不到人。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寂静的世界。
“这条路下面的铁丝网是不能越过的,这是边境警戒线,羊可以进去吃草,人不能进去。”导游说。这里没有山脉或峡谷。数百公里的额尔古纳河骤然绕过草原,时而进入森林,时而沉入湿地。景色是那样的静谧,是那样的迷人。我们的车轻飘飘的飞着,无人区,天高云淡,像音乐。行走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太渺小了,我被波澜所感动,不知为何。
爬上一座小山丘往下看,下面是湿地和森林,只是河水曲折蜿蜒,湿地和森林已经分不清了。清澈碧绿的河水折迭流向远方,近处的河水环绕着一座马蹄岛,是额尔古纳湿地的标志性建筑。我们顺着白桦林中的木栈道而下,与河水平行了一会儿,又回到了河岸。一直穿行在白桦林中,望着林间缝隙中的小河,别有一番风景。关键是只有一半的`湿地和河流是我们国家的。额尔古纳河左岸是俄罗斯的,那里没有人。
似乎所有激动人心的事情都发生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道路、森林、旅游设施,还有离岸边不远的额尔古纳小镇,五彩缤纷的建筑。但这一切都不影响额尔古纳河的宁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4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5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身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身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身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身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身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身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身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身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身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民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6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9-20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1-0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1-09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08-2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心得02-18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9-10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15篇)08-03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优秀(9篇)06-2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篇(实用)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