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6-20 11:14: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屈原看《楚辞》在后世的流传这一部分令人泪目。

  古今交汇,动人心弦。这些文化英雄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力量,千百年来持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一个有着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而言,振兴中华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业,而是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谱写辉煌,不仅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更是为了不负前辈的期望。

  想要表达、想要诉说,想要亲眼一睹先辈的风采,想要亲耳聆听先辈们的教诲,想要亲自带领先辈们看一看今天的世界,想要亲口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入党志愿书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范文网站《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影视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敦煌,莫高窟。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万卷典籍,千年洞藏,霎那间出露于漫天玄黄之下;如今,一万五千余卷典籍被奉之高台,为国人视若国宝。这些典籍,构筑成了中国的精神高楼,熔铸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书》,便是这烟波浩渺的中华精神之海中激腾的一浪。

  《书》,即《尚书》,文化元典、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翻开《尚书》,有“禹敷土,高山刊本”,有“称尔戈,比尔干”。犹记大禹治水,开九山,通九河,定九州,在中华大地谱写一曲壮阔激昂的歌曲,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人定胜天”的豪情与壮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犹记周武王牧野一战,即使天降大雨、占卜凶兆,他也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天意,实为民意;真正的天道,在于民心。由是,他得以得民相助,攻入朝歌,去创造自己的伟业。《尚书》由八千多篇浓缩为百篇,倘若其没有流传后世,这对于这个世界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也许我们看到黄河流深,不会想起为此奋斗终生的大禹;看到殷墟遗址,不会想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尚书》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看着眼前的尚书,你是否想起它背后的那些人?无论是石刻的,竹书的,纸印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伏生,视《尚书》如命,当秦的火把逼近,他将《书》藏于墙壁中,只为护得文化传承的星火不灭。伏生授经,不仅仅是传承文化,更体现了一个老者对文化的热爱,一个后生对文化的敬畏,一个王朝、一个民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孔安国献孔子家中的《尚书》,亦或是唐朝刻下开成石经,都是文化的传承。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中华文化的天空中,又多了一抹亮色。青石刻经,他们,永存青史。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文化的代际传承中,我们要敬畏典籍、敬畏文化。丘吉尔有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终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倘若只将典籍存于图书馆中束之高阁、只将足迹埋于图书馆而不刻入人们心中,只怕叹息也是枉然。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如果变成只有早自习和晚自习,强迫人民去学习,人们就会想要逃走。真正有力量的文化,当是铭记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人们始终对文化保持一种亲切感。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箱里的中国》为爆款IP,这不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文化的亲切感正与日俱增吗?这样的文化,才称得上是有力量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才称得上有力量的民族。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青石刻经,青史永存。就像“正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一样,中华五千年文明不绝如缕,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用全新的方式为我们解读尚书之妙,牧野宣誓,大禹定九州,伏生授经,中华民族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伟大民族精神慢慢地渗透了我们的心。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故事被重新演绎,刚毅坚卓的精神震撼人心。常说华夏九州,却不知大禹的足迹遍布九州,禹迹又量九州,十三年的艰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他背后是敬仰的底气。为国为民,大禹放弃了许多但换来了洪水消退、民生安定的回报,换来了华夏九州大地的版图,其定九州之精神不绝如缕,薪火相传。可曾记得那个伟人,为研究核武器他三十年未曾归家,舍弃小家只为护国家远航,功成之时便是他名留青史之日。他是黄旭华,中国核武器之父,三十年隐姓埋名从一无所有到全盘胜利,这其中的苦与难不亲身经历怎能感同身受?刚毅坚卓是他的侧写,如同大禹定九州,没有办法那便踏遍华夏研究每处险情,没有研究条件那便创造条件,没有援助那便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短短12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周武王在牧野宣誓,誓要讨伐纣王还天下太平,他实现了他的'誓言。周武王何以5万军队抵抗纣王70万大军?因为他顺应天意;何为天意?民心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纣王视黎民百姓如草芥,而武王却心系百姓以民生为本,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赢得了万千百姓的心,其力量之浩大磅礴,非你我所能想象。牧野之战后,武王的仁善之义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直至今时今日。20xx我们虽历经重创,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我们仍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已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无数个日夜医疗人员仍奋战在一线;无数条崎岖的道路都留下扶贫干部深深的脚印,我们的党不放弃每个患者,不放弃每家贫困户,同死神强抢人,为人民开辟通往幸福的道路。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更是党心中最深沉的爱与牵挂。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舍命护《书》第一人”,伏生是个传奇人物,他毕生习《书》护《书》传《书》,爱子妻子相继离他而去,而他终于完成了毕生执念,当汉武帝派来晁错时,伏生知道他的愿望化作了现实。一生的担忧与苦难,伏生从未放弃,他对文化的珍视与热爱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你可曾记得怀抱30毫克镭千里走单骑的赵忠尧?当他潜入清华将镭偷出时,他就是民族最伟大的英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赵忠尧一样的学子默默担负起了将教育之火传承下去的重任,教育的种子在昆明发芽,在西南联大长成了一棵举世瞩目的参天大树,中国教育事业被无数学者守护,茁壮成长。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薪火咏相传。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是出自节目中倪大红老师饰演伏生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由深入浅地阐释了读《书》的好处。由典籍,到个人,到社会,到国邦,到文化。读《书》如此,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于夏禹,是国家的告示公文,相当于如今的法律。《尚书》对我们当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为铭记的道德、或为市井风俗。伏生一生辗转漂泊,最后在秦焚书之际藏《书》于墙缝,是对“典”的传承;而子康沉于享乐、碌于打猎,竟误失国都,沦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是对“典”的失格与轻视。因此,传承典籍,需要我们常备在心。

  下面将从节目制作这一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节目的流程为:舞台剧准备——舞台剧——撒贝宁(现代读书人)的思考。从舞台剧说起,撒贝宁对伏生的恭敬、对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与倪大红老师简直格格不入。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当然这仅仅是个舞台剧,过分苛刻也实在不近人情。

  还有一些关于历史问题,相当于一些对节目的建议。开幕王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其表现的表情是激动喜悦,但我觉得如果从王圆箓这深挖,其实更能表现《尚书》这些典籍的来之不易。王圆箓将藏书卖给外国人斯坦因,而打动他的仅仅是四块马蹄银和三十英镑,后《尚书》等一批古籍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运至北京,谁也不知道它们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若能将典籍的辗转讲得更丰满,我相信更能丰富《典籍里的中国》。

  从焚书坑儒、文字狱到开放、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史,对应着的是从命运多舛刀步步走向复兴的华夏,其实给观众的印象更深,毕竟典籍里的中国突出的是“中国”二字(“中国”是被修饰语)。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纣,帝辛(纣)在中学教材里是昏庸残暴的暴君,但自从周朝开始就有人为帝辛正名,与武王的`纠纷出于文王。《史记》中记载,商末周部落渐渐强大,严重危害到商的统治,于是帝辛将文王捉进监狱,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强换回文王的命。

  教员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帝辛将商朝版图拓展到长江一代,他对于后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历史向的节目,其实可以再严谨些。

  最后谈谈植根与华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这里说的是春秋孔子的“礼”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人们指出“礼”的特征是“别异”和“辨异”。简单来说,“礼”即“周礼”,是划分阶级的表现,各个阶级有个各的“礼”,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待人以礼”“礼仪”。相比之下,墨子的“兼爱非攻”才是站在当时人民的一方,但儒家毕竟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也难怪儒家要骂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统治阶级的功劳貌似更大(如佛教、东主教)。我们现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一妄贬低,也不应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从典籍里看中国,我更乐意从人民和历史看中国。因为典籍是可以拟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历史不是可删可添的,不是虚饰。况且,人民不是睁眼瞎,一切谎言都会被无情拆穿于众目睽睽之下。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这个国庆节,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档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我看的这一期是关于《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故事。

  节目从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的梦开始,他梦到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人们就坐在水稻下面乘凉。而古代科学家宋应星也有同样的梦想。宋应星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呢?这要从他考乡试说起。他考乡试时考中了第三名。可是参加会试时却名落孙山,接下去他又考了几次,可是都没有考中。屡试不中的宋应星便回了家。随后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收集、整理成了《天工开物》,这本书涉及自然科学、农业、机械等多种知识、工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后来,他又做了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他所写的《天工开物》。学生们向他学习种水稻、养蚕、制造水车、酿酒、织布、晒盐、煮糖等等技术,大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天工开物》一书涉及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宋应星最重视的就是水稻的种植。他说“水稻比珠宝更重要,人不能没有水稻”平时有时间的时候,他就会下田去关心水稻长得好不好?因为“大米多就能让大家都吃得饱。”

  看完这档节目,我被宋应星的追求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他能写出一本“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克服常人的不理解,这样的执着追求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将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传承下去,早日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禹分别土地的疆界,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名字注定会被铭记。如果没有妻子家人舍命护书的伏生,《尚书》也会消失在秦皇焚书的火里,如果没有毕生读《书》讲《书》的伏生,《尚书》的命运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如果,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我们回眸历史诵读经典时仍然对这份历史的侥幸充满敬畏与感恩,幸而有伏生!

  很长时间以来,经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都是高深莫测艰深难解让人仰望的存在,我们很难做到通过独立阅读典籍文献从而透过历史的岁月来解读经典,这是经典传播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尴尬。一方面几千年遥远的岁月沉淀了经典的厚重,但同时也因为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变化影响并局限着经典的传播和理解。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广泛地传播和理解,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经典文献通俗化大众化,当典故变为故事,经典内容在变得通俗易懂的同时也难免变得浅显甚至出现错解误解,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经典的深刻与厚重。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伏生护书的故事也是深入人心让人感动,我们在学习和讲述这些典故时总是很容易把它们当成是在遥远年代里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似乎已经已经成为我们平时学习和讲述这些典籍里的故事的目的和宗旨。是的,间隔几千年的历史岁月,我们自然无法在阅读和理解中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经历,与此同时,我们所具备的文化和历史的素养也局限了我们的历史视域和理解的境界,我们很少把他们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个体命运的走向和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去思考和推拓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厚重的历史变得平淡,我们也由此缺失了一份历史的情怀和感动,并因此把自己和历史割裂开来,以一种遥远的与我无关的态度来对待典籍对待历史。不曾意识到那些久远的典籍里是民族悠久的历史,里面的思想已经内化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方面面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变化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传统的观念和当下的流行似乎成为一对矛盾体,如何理解和面对传统、如何在把握当下的同时又能兼顾传统,似乎是大家共同的难题和困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过年,年味却越来越淡越来越遥远,从期盼过年到觉得过年是一种负担和麻烦,当传统节日的氛围变得寡淡,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很是茫然。我们一边在各种上演的剧情里感慨传统文化的丰富和传统礼仪的厚重,艳羡各种仪式感给人的生活注入的庄重感动和温暖,渴望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一边又厌倦生活中所剩无几的传统礼仪带来的琐碎和麻烦。当疲惫的身体和萎缩的精神相互碰撞纠缠,我们似乎更愿意放空思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为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样更简单。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关于山东某些地方的拜年习俗带来的争议,跪拜,这是传统礼仪中的大礼,礼仪之邦山东,先师孔子的故乡,某些地方在过年时族人集体跪拜祖先,拜年时给长辈行跪拜之礼,他们把这种仪式视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最后的坚守与倔强。但是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这种跪拜的方式却是封建社会的遗毒,是奴化的象征。传统和当下就这样又一次激烈地碰撞在一起,让人深思发人深省。看到其中两个非常醒目的评论,一个说孔子都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国人却还是跪着站不起。一个说有的人虽然身体站立着,思想却是跪着的,有的人虽然身体跪拜着,思想却是站立的。谁是谁非,或许没有一槌定音让人不容反驳的答案,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今天这个年代,跪或不跪,拜或不拜,坚守传统或是放弃传统,我们都有足够的选择自由。

  在理解判断传统和当下的矛盾与对立的同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对于传统,对于经典我们真正了解多少?什么才是经典?要不要学习经典?经典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学习经典的意义又何在?

  经典不仅仅是文献和典籍里的文字,传统也不仅仅是过去的岁月里先祖们遵循的各种规范,所有的经典和传统都是历史的部分,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的现实任何的当下都源自历史且随机融入历史,并积淀为新的历史,且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和回顾无可避免地都是在照应现实,在经典和现实的'碰撞中寻求经典的现实意义。经典的价值是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不容回避的、始终塑造着我们的复杂的因缘关联体系。经典与一个民族自古至今所发生的无限复杂的联系,将作为历史携带入未来,在任何时代里不被任何个人和群体所否定。经典不竭不衰的生命力,贯穿于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现实不断对话、碰撞,通过研读、反思、阐释,通过整体认知和现实转化的过程,解答各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从而来解读现实,面对现实,经典与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传统文化没落的时代,也是思想迷茫的时代,我们悲哀地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既想摆脱传统,又无法摆脱传统,又又发现今天的时代没有谁能全方位地重建一个新学说和新思想的山河大地。于是我们对于传统或是当下的流行,陷入一种无意识的迷狂,要么固守传统照搬传统,对传统不加思考地复制粘贴。要么全盘地否定和割裂传统,却又对当下价值观的丑与恶好与坏失去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袖手旁观随波逐流,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和不需要有太多自觉的旁观者,不曾意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和价值观的建立,每个卑微渺小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历史担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时代思想和价值观的践行者,而价值观对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最终也会反馈到个体的身上。都说法律的完善意味的是道德的进一步沦丧。如果放弃了这份道德责任和自觉,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传统道德以及传统和道德结构下秩序和价值观的破坏者。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道德的价值却江河日下,有人说传统是创新的桎梏,民族曾经的苦难也是因为落后传统的固守,殊不知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古老文明,正是得益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任何技术的创新与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人而存在,失去了人文之光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将格外地尖锐和冰冷,并将影响着人类社会整体的和平与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经典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定义,对生命朝向的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塑造,对社会的健康推进,早已在历史里得以验证。传统是扔不掉也是不能扔的,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当我们想与传统背道而驰抛弃传统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抛弃传统的过程也无可避免地带上了传统的烙印。传统所具有的全方位的存在以及随时可以复苏的生命力,这种历史的真相是谁也无法掩盖无法逃离的。轻易地否定传统,只会导致该延续的延续不了,该抛弃的抛弃不掉,非要自欺欺人背过身去不看传统、否定传统,砸乱传统,导致传统的价值不能实现,我们会可悲地发现,传统中的不合时宜的某些恶果和毒瘤会以一种新的现代的方式借尸还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扬弃的态度辩证地学习和理解文化和文明在历史中的延续过程,温故而知新,直面传统,反思传统,延续传统,在这个过程中让文明得以进一步推进,让新与旧并存,或许,这才是我们面对传统学习经典应有的态度。

  《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阵地上的强势回归,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然之路,经典传播的银屏化也一定会带动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普世化全民化!期待更多的精彩。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综合频道的节目,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xx。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xx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xx、友人涂xx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xx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xx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20xx年10月19日,今天是来到第三期陕煤集团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班的第五天,根据课程安排,上午我们一起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让我叹为观止,受益匪浅。

  忠孝美德,千古流传。

  大禹帝在带领部落的时候,他的人民都愿意追随他,视频中,他帮助老人,爱护子民,大家说出了追随有美德的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心声,这也说明了忠孝在现在社会的重要性,这一品德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忠孝品德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美德。

  忍辱负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基本,想尽办法做好本职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增加提升咱们班组长的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安全管理等能力,让员工干得舒心,让企业获得效益,才能实实在在体现咱们自己的价值。

  知人善用,戒骄戒躁。

  在我们工作中,部分人员或班组长掌握一些技能后,就认为自己行,企业离不开自己,不去学习思考,不遵守劳动纪律等情况时常发生,不去与时俱进,最后很多这样的班组长最终被淘汰。我们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调动团队的力量,激发班组员工积极性,运用大家的力量去完成共同的'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塑造英雄,但不能夸大,英雄是一个标杆,抓基础,定标准,知行合一,才能出色完成班组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能让我们大家有方向,有目标地凝聚在一起,干好班组的每一件工作,对于自己的管理也是一种提升。

  勤思敏学,取长补短。

  诸多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得与失,才能不被历史遗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总结前人的得与失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避免前人的错误出现在自己身上。

  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口粮,作为陕煤优秀的班组长,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1-1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27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1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优秀】05-20

(热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8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