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中国画教学反思

中国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7 12:52: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中国画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画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画教学反思

中国画教学反思1

  国画课一直的我不敢尝试的,因为我教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我觉得国画一般都是临摹一些画,然后教师一笔学生一笔,会比较枯燥乏味。但在听了几节小学的国画课和本校自闭症班的一堂国画课后我也准备试一试。连自闭症的孩子都可以画,那聋孩子要好多了,肯定也没问题。

  为了让初次接触国画的学生能喜欢上国画,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

  一、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这样太单调,而且对学生也缺少吸引力,所以我主张一切可以入画的东西,让画贴近生活。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校园生活”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国画教学开始就一定要把基本技法传授于学生。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包括用纸、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脱离了这些技法而言,那我们的学生学习成果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只不过纯粹地作为一种表现方法而言了。所以,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很重要,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的用笔、用色、用墨的方法。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也能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国画的材料除了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这种传统的方法作画外,我还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工具来作画。如棉签画,通过棉签沾取国画颜料在宣纸上作画,这种作画方式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对于还不能很好控制毛笔的他们,棉签这种工具十分的安全又能表现出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让学生有一个过度的过程,不至于一下子换成软软的毛笔学生有点不适应。这样学生在不同的材料应用上体验到水墨效果的多种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国画童趣天成,效果强烈,自由舒展,保留他们的童趣同时又能了解国画的精髓是我以后努力的目标。

中国画教学反思2

  篇一:国画>教学反思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中国画教学历来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如浙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只有第第九册才形成了一个较多内容的单元。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美术总课时数的减少(每周一节)。学生临摹一直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示范。因为相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中国画,还没有了解、掌握中国画的材料的特性。

  1 、突出示范作用。

  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包括用纸、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脱离了这些技法而言,那我们的学生学习成果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只不过纯粹地作为一种表现方法而言了。所以,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的用笔、用色、用墨的方法。最后,教师通过投影仪的“图像冻结”方法,将一张“完整”的图画作品定格在投影屏幕上。虽然课堂内缺乏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等形式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学的目标达到了,学生学习的目标达到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技能、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2 、创新表现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我在教学生画动物后,再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画一些花,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形状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形状的中间;或者先用清水画一个小圈,然后用干墨画在圈的边缘。这种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利用已学过的方法进行尝试。

  3 、改变学习内容。

  “儿童水墨教学可以从临摹开始,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笔一划模仿前人的方法,势必束缚少儿想像思维、压抑学习水墨的积极性,甚至把少儿教成小大人、小老头。”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儿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对物写生,如:《青菜》这一课,我们可以直接把青菜、辣椒组合起来,教师可以简单地示范,再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画。再如:《水墨构成练习》。水墨以线条和墨块为造型语言,与西方构成的点、线、面有着某种默契的相通,把图案课和国画课结合起来,如国画中的各种用笔的方法、用墨的方法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对学生进行国画教学训练会对儿童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只要处理得当,她更会凸现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价值。

  篇二:国画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采取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互补的形式,即能让学生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又能直观地教导他们如何领会画的过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蕴涵了情感目标、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画,而对花鸟画的学习延伸到了环保问题,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教学目标上还并未真正地达到,比如:知识目标要求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在设计教案时认为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行动中并没有那么容易落实。在教案中设计了很多个重点,由于时间等多方面原因,一节课中能讲好一个重点是非常不错了。所以这方面在教案上还需改进。

  在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我要改进的地方之一。就我这节课的效果来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对学生的控制(小组讨论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画画,然后再听讲)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们讨论前必须讲好要求要注意纪律,在练习时也要有要求(时间、任务)。示范画时由于先前要他们在看何种颜料,一时之间没有及时拉回来,所以当时示范比较乱,自己觉得讲解时也很吃力。在板书方面也要值得去改进的。

  最后在评价学生的练习时,做的非常生硬,不懂得要多方面的去评价。要记住一条:评价学生的作品要以鼓励为主,要多肯定学生亮点。这样才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堂我让学生自评时有一学生说自己画的麻雀的脚没有画好,当时我没有抓住他的优点: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没能及时表扬这位学生,错过了一个机会(课后听课老师指出的)。从这里更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学生的画可一从各个方面去,只要你能想的到。

  经过这节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更是注意了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是在美术课堂中,还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演示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篇三:国画教学反思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传承与发展中国画的重要途径。我自己在小学时也接触过中国画,可能那时不懂,所以没有太多的感触。现在不但自己画,还要教学生画,才发现中国画教学是一个如此磨人的工作。

  国画的`教学一直都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打基础慢,

  练习的时间又不可能很多。儿童水墨教学一般从临摹开始,由于材料、设备的原因可能连可怜的几课国画内容也会被省略不上。即使有课,主要手段也常是让学生临摹,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的作用就是示范。不单是平时上课,兴趣小组上课也是这样,因为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刚接触中国画,还没有熟练的了解、掌握中国画的材料的特性。在少量的时间里,老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

  国画兴趣小组教学中,有两中教学方向,到现在为止我教的是传统国画:我先示范一张范画,学生便临摹,重复练习。我发现这样子学生国画学习缺少积极性,可能是画惯了儿童画,不习惯了,这样画画没有了生活体悟,让他们跨越几代文化在短时间内强化学习势必严重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目前>素质教育提倡的主体性发展也格格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一遍遍的临摹之中降低,虽然当他们画出一张完整的画后会有一点成就感,但我还是有一点不安,可能这样的教法成人化比较严重,不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因此,我想试试另一种方向的毛笔画教学,就是用国画工具进行勾勒填色画儿童画,这种方法突出了儿童的趣味和想象,但是这样画出来的画脱离传统技艺的传承,还能称之为国画吗!的确,新课程强调的要打破传统,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但是,如果什么东西都拿来破,那传承又从何说起,又如何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散,可基本功怎样体现呢?这个问题从第一次国画课到现在都一直让我矛盾着。其实我还想尝试让儿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对实物写生,而这些问题,也并非说到就能做好,我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一步步摸索着前进。

  总说我们副科老师没有压力,可想到接下来会有各种绘画、书法等方面的比赛,我就有一种莫名的烦恼,但必须要静下心,三思而后行,纯传统的国画肯定是讲究基础技巧的,由此,我是否应该坚持我的方法,但毋庸置疑,小学生初次接触国画,要打基础那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时间上不允许。如果就让学生用国画工具画儿童画,那是不是又失去了中国画的真谛呢?而现在所谓的创作到底又是什么样的一回事?用数学中的充分必要条件来讲:可能良好的功底只是进行创作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对小学生来讲,“创” 的主要内涵就是把学过的作品进行“套”和“变”的构思,“创”的成功建立在积累模仿作品的基础上。不止是小学生,大人也一样:比如要作一幅给老人祝寿的画,那么他立刻便在脑子中浮现曾经学习过的寿桃、绶(寿)带鸟或者青山、松树等,然后将他人的国画在构图尺寸等方面做适当变化。对于多数国画教师,模仿学习时间比较短;“创”则是经历很长的时间而且也只有少数人能学会的。所以让小学生在传统国画中进行“创”真的很难。

  但不管怎么说,对小学生进行国画教学训练对他们文化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这是实践证明的,就拿我自己当例子,我在学花鸟画之前对植物的了解真的很少,但经过几个暑假的国画>培训,我不只是学了国画,更是在学习中认识了很多花花草草,还了解了它们的一些生长季节及药用价值等特点。而且,我发现经过恰当的引导,国画还能凸现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价值。这些从学生的画画习惯和画面效果中都能体现出来,我们教师可以简单地示范,再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画。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由地创造,画出个性,画出感情。

  

中国画教学反思3

  我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不少年头了,虽然说我不专业的美术科班出身,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水墨画的教学或多或少有不少的感慨,现在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水墨画基础教学,而且新课标也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要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我们祖国的国画在世界上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水墨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育者更有责任将水墨画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切身体验和感受到它蕴藏的文化涵义。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中国水墨画了解的`很少,有的甚至连有名的国画大师都不知道,谈及对国画的认识,他们也多表示国画的内容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所以不喜欢,他们的回答也让我觉得汗颜。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在这个方面是必须加强对中国画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中国水墨画,并且能够画出水墨画。

  但是水墨画在当前少儿美术教育领域里,还属于弱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有不少的美术老师仍按成人技法,以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方法,没完没了地画梅、兰、竹、菊,把本来天真活泼的孩子教成老年大学的“小老头”、“小老太”,实在令人惋惜。也有一些老师,把画儿童画的方法用在水墨画教学上,一味地勾线填色,失去了水墨画的韵味。

  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本人也认为上好国画课,要搞好水墨画教学,还真是有很大的困难。因为,第一、水墨画的技法比较复杂,画水墨画需要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小学生的造型能力还比较差,要用毛笔不打草稿直接画出造型,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了,更不用说控制水、墨、颜料在宣纸上的变化了;第二、学习水墨画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操,小学生还正处于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阶段,审美能力也还在形成阶段,当然不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第三、绝大多数水墨画作品的内容和题材不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受现代电视媒体的影响,都比较喜欢夸张、可爱的卡通形象和色彩

  鲜艳的图案,对传统的水墨画豪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学就更加困难。

  所以,在今后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更要多加的努力学习和专研关于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我们中国水墨画方面的知识更是有待于提高才行,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才能让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中国画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中国画的形式与内容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前准备方面非常充分。教案中体现了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主题鲜明,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教案内容详细,书写整洁,布局合理。课前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图片,并根据本课内容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与指导方面,本课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构图、墨色、形象等内容的回答,引出本节课“中国画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笔墨美。学生的互评、自评,把本课的教学引入高潮。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愉悦身心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对中国画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本堂课涉及到得内容较多,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够,因此应对单纯赏析的部分需进行删减,给师生交流和学生活动再多留出一些时间。

中国画教学反思5

  设置情景导入教学。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我站在教室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们也都很兴奋的向我问好,过了一个假期,学生们似乎又长大了不少。好想念他们呀!

  我让他们排成两队走进教室,在教室中间站好,他们己经惊奇的看着变换一新的教室忍不住小声的说话了。我说:”我知道大家觉得今天的教室很奇怪,我们怎么坐呢?不要着急,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好好看看两面墙上的画,然后我数1·2·3,你喜欢哪边的画,就坐在哪边的座位上,好不好?”“好!”他们兴奋的回答,同时认真看着墙上的画,还不时地窃窃私语着。我看看差不多了,就说:”现在,大家想好了吗?我说123,请大家赶快坐到你喜欢的那一侧去!”

  他们高兴的飞快地往自己喜欢的那一侧跑,我一边看着大家坐好,一边示意几个小淘气不要说话。

  “好,大家都己经坐好。那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你们那一侧的画呢?”我一边问,一边示意大家举手回答。并在心里暗自估计了一下,全班50个人,油画这边三十个还要多,因为椅子不够用己经从那边搬了几把了。国画那边只有不到二十个。

  我站在他们中间,叫起手都快举到我鼻子前的王汪,他选的是油画这边。他响亮的说:”我这边的画画得特别逼真,所以我喜欢。”

  “我喜欢画里画的小兔子,特别可爱,像我曾经养过的那只一样,所以我喜欢。”杨萌萌指着那种那张丢勒画的小野兔说。”我知道这张画叫《拾穗者》,可值钱啦,所以我喜欢。”李畸南的话引起大家一片嘘声,她又赶紧站起来说”是因为他画得好才值钱的,我喜欢它细腻的感觉,画中的人特别有真实。”我对她重重的点点头,表示肯定,看来她真是认真看了些资料呢。”我觉得这边画的颜色鲜艳,所以我喜欢”“我喜欢它,因为它象照片一样真实”。油画那边的同学特别活跃,我对国画这边的同学说:”那边的同学很踊跃,咱们这边也别示弱呀!”李彦颜似乎沉思了很久,此刻她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很有条理的说:”我们这边全是中国画,那边墙上全是油画。我们这边的画虽然不如那边的画立体感强,可我们这边的画也很美,它是我们中国的国宝。”李彦颜刚说完,她这边的同学就给她鼓起掌来。我也向她仲出大拇指,意思是”真棒!”

  此刻,国画这边的同学似乎受到了鼓舞,也一个一个的抢着说起来。

  “这张画是郑板桥画的竹子,虽然它没有颜色,但是它也特别象真正的竹子,而且郑板桥还是一位清官,特别受老百姓的拥护。”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喜欢画竹子吗?”我问。他想了想说:”因为……因为他想象竹子那样……”“虚心高节!”有人着急的在下面提醒。

  “对!”我顺手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右边。王汪还是那么风风火火:”我觉得油画把苹果画得都能闻见香味啦!这就叫以假乱真,这样的画才是好画呢。”李彦颜再一次举手站起来说:”我觉得中国画有一种特殊的美,而且,我们都是中国人,更应该欣赏中国画此。”

  别看国画这边是后发制人,还挺有深度呢!而且,由于称对垒式的格局,大家很快进入了一种辩论的状态,这也正是我想要的,还有什么能比辩论更能激起学生们的探究热情呢?我正好可以引导他们作一番深入的探究了!

  激发学生热情,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

  “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挺有道理。李彦颜说得很对,这一边都是国画,另一边都是油画,到底是油画出色还是我们的中国画更了不起?你们现在分别就是国画队和油画队,我们现在就好像在开一场辩论会,辩题就是‘中国画美还是油画美?’但我们不能没有根据的辩论,让我们两个队来研究一番再下结论吧!放假前我可给大家布置了任务了,现在大家就以每张桌子旁边的6位同学为一组,利用一切我们拥有的资料、知识先来分析一下,为自己一方的辩题找出充分的论据。”

  “我还给每个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套简单的国画工具和油画工具,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看看油画用具和中国画用具会画出什么不同的效果,另外,大家也要好好看看课本4至7页的作品,墙上挂的这些作品,你们自己收集的作品,还有你们自己画的作品,你们甚至可以摸一摸这些原作,体会一下中国画的美和油画的美分别是什么样的,想一想怎样辩倒你们的对手!”

  “我们上学期学过《用线条表现》和《色彩的联想》《色彩的感受》,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

  “那可不要忘记应用己经学过的知识啊!现在我们就开始吧,要抓紧时间,看谁最善于观察和思考?”

  “好!”大家回答得很响亮。

  我把工具发给他们,国画用具装在一个小竹篓里,这里边有一小张生宣纸,一小张熟宣纸,一小块绢,一文中国毛笔,一盒国画颜料,一碟墨汁,一个调色碟,桌子上铺了几张旧报纸。油画用具装在一个小纸盒中,里边有一个小画框,一文油画笔,一个装了调色油的小瓶,还有两支油画颜料,一小块用来调色的小木板。

  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油画工具,感到很新奇,他们尝试着把颜料挤到小木板上,沾上调色油调和颜色,再在画布上画;也有的同学好奇的反过来看画布是怎样固定在画框上的`,我在一个小组的画框上帮助他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苹果,很有立体感,高兴得他们叫起来,引得其他组的同学也向这里看。

  我又在其他几个小组那里参与和聆听了他们的讨论,发现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收获。有的同学发现油画颜料很浓稠,一画上去颜色就很厚重,有的同学则说中国画的毛笔是尖的,油画的毛笔是平头的,画出来的线不一样。还有些同学对收集来的图片和书上墙上的图片进行着认真的比较。我仔细欣赏大家自己画的画,对他们提出表扬,并鼓励他们把作品贴在墙上,大家一起研究。

  在辩论中明晰知识内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讨论,我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怎么样?现在让我们有理有据的来进行一番辩论吧!这次我们让国画队先发言。”

  还是李彦颜第一个高高举起手来,看来比刚才更多了几分激动。我示意她来说,她腾地站起来,说:”我们组发现,油画的确很吸引人,特别是刚看到第一眼时,他特别有立体感,颜色也很鲜艳,但是,国画更能让人回味。当你仔细看国画时,你就能感觉到画里的线条太美了!比如墙上的这幅《八十七神仙卷》,虽然没上颜色,可是衣服那柔软的质感就像真的一样。我们学过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这些线条就是在表现不同的质感。虽然你乍一看不觉得像,但是你越仔细看就越觉得像。还有国画的颜色特别淡雅,让人心里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国画不够美,那一定是你没有仔细看。这才叫耐人寻味。”“真是太好了,她注意到了国画特有的线条。”我把线条两个字写在黑板的右边。油画这边早就按搽不住了。

  “油画色彩鲜艳又丰富,五彩斑谰,国画的颜色那么暗淡,不好看。”江洲说的干脆利落。

  “国画的颜色为什么会有点儿暗呢?”我一边问大家一边把色彩两个字也写在黑板右边。

  “老师,国画里的颜色和水粉里的不一样,国画里有石青石绿,但好像都不太鲜艳。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画的颜色太少了。”李彦颜画过好几年国画,对颜料比较熟悉。”那你们看看第四页上《花篮图》这幅油画,颜色鲜艳吗?”

  “比较鲜艳。”

  “大家注意看,旁边有三行小字:北宋时期,中国画家也曾追求过对自然的写实摹画。”

  “可以互相讨论讨论,看谁能想出来,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

  大家交头接耳的说着自己的观点,还不时地翻翻书。

  “怎么样?谁能告诉我?”

  大家都望着我,有点迟疑不决。

  “大胆点,说错了也没关系!没准你说的就是对的呢!”李彦颜下定决心的举起手来说:“老师,是不是说不是一个朝代颜色也不一样呀”

  “对呀!我们喜欢的衣服和唐朝人一样吗?”

  “不一样!”这下他们的声音倒是十分响亮。

  “那说明什么?”

  “不同时期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不一样。”

  “对,也可以说审美追求是不太一样的。分别追求什么样的效果,国画队油画队有没有对这一间题作些研究呀?

  杨丹林举手站起来说:“国画耐人寻味,但是我觉得油画更精彩。比如说这张《小野兔》,你看它的皮毛多么柔软,颜色那样真实,真的是栩栩如生。所以还是油画美!”油画队的同学鼓起掌来。

  我赞赏地向她点点头,又睁大眼睛看着国画这一边,就好像在问他们:“怎么样?你们要怎样反驳他?”

  杨晨站起来说:“《小野兔》那张根木就不是油画,书上写着呢,是水彩!国画一样也可以画得细腻动人,你看书上的那幅《花果篮》,花瓣上的脉络都很清楚,还有篮子编得也精巧极了,难道不是棚翔如生吗?”他身边的同学又鼓起掌来。

  这时我说:“唉,真的,《小野兔》这幅画是水彩呢,不过,它和油画都属于西方绘画,他们追求的效果是一致的。”我们仔细看看他们说的这两幅画,真的都很细腻逼真!但是,它们的画法是不是不太一样?我这儿有两幅都是画小兔子的画,那一幅是国画?”我在屏幕上展示了两幅图片。

  “图二!图二!”大家一起喊道。

  “为什么?”我一边问问题一边示意他们举手回答。

  “因为第一幅像照片,有立体感。第二幅也很像真的,但没有立体感。”

  “好好看看这两幅图片,里面都有篮子,但是感觉不一样。有什么样的区别?”我又展示了两张图片给大家看。

  “老师我知道了!油画有光,国画里没光!”

  “对了!油画或者说西方绘画里大多有光源来向的表现,颜色也比较真实。看起来有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国画也有生动真实地表现,可它往往不交代光源的来向。”

  这时机灵鬼王汪突然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分辨中国画和油画原作的办法,闭着眼晴就能知道!”

  大家都很惊奇,他得意洋洋的说:”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了!油画特粗糙,有点扎手的感觉,国画很光滑。”

  “你还真有办法!”我赞叹地说。”其实这就是不同的’肌理’,就是表面质地和纹理,大家可以学会这个词,在谈论美术作品时会显得既专业又准确。”我一边说一边把肌理两个字也写在黑板右边。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小兔子都可以画得的很精彩。那,”我做出副很为难的样子来,“你们说油画美还是国画美?”

  “都很美!”

  “对!中国画和油画都很美!我们书上的小资料里就告诉我们一段话,是潘天寿说的。潘天寿是一位大国画家,他怎么说的呢,谁能按自己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把他的意思说出来?”

  “他是说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都很了不起,而且探们还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就能使他们更美。”

  还有相互吸收时要研究和试验,就像输青霉素前要作皮试!”李敏病刚好,出语惊人呢!我忍不住说:“原来生病也能带给人好多感悟!”大家都笑了。

  “看来国画和油画就像是两棵不同的树上开的不同的花,都很美却美的不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热爱自己的文化,但我们也不能说只有我们的画才是好的,要学会欣赏多样的美。刚才大家在辩论中的表现都很好,都动了脑筋,所以——我宣布两方都为胜利者!你们说公乎吗?”

  “公平!”

  “但是,刚才我发现个问题,大家都喜欢画得象的画,这些画得不象的画就不好了吗?谁能告诉我?”我指着一幅写意画问大家。

  “虽然表面上画得不像,但我们心里又觉得它很象。”

  “心里觉得很像。是不是可以说是‘神似’呀!形似难,但‘神似’更难!”

  “对!所以大画家齐白石说画画妙在‘似与不似间’。”我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右侧。可是,为什么油画和国画那么不一样呢?刚才大家看了也实践了一下,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他们似乎都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七嘴八舌的抢着说。我举起自己的右手,示意他们,一个个的举手说。

  “国画用国画颜料画的,用这样的毛笔(举着毛笔),特别适合画线,画在宣纸上,容易涸,(旁边的同学着急的提词:那是生宣,还有熟宣呐!)对,熟宣容易涸,可以画工笔画,生宣画写意的。可是油画是画在亚麻布上的,颜料特别粘稠,笔又是这样齐的头,画线不合适,就只能画一片一片的颜色了。”

  “他说得真好。”我由衷地赞美道,胖胖的韩伟强得意地摇摇头。我拿一张宣纸站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说:”你看,同样的一根毛笔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来,还都有名字呢!这种叫‘钉头鼠尾描’,是不是很形象呀?”我又拿一只粗粗的油画笔在画布上涂了一笔红,真的是不容易成线条呢!

  “还有什么不同的?”

  “中国画上有印章和书法,油画上没有。”

  “还有国画喜欢画荷花竹于,油画里没有。”

  “对呀,为什么油画里没有这样的题材呢?

  看看大家有点迷惑的眼神我又说:“我们习惯把梅、兰、竹、菊叫什么?”

  这下他们很痛快地喊出来:“四君子。”

  “君子是指人呀,为什么把植物叫君子?”

  “比喻?”

  “对,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呢代

  “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像竹子一样!”

  我指着刚才写在黑板上的“虚心高节”四个字,提示他们。

  “希望自己有那些植物那样的品格!”

  “对!这实际上是一种抒情方式,用自己画的东西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中国画向来是讲究诗情画意的。那你们说,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是仅仅由于工具不同而造成的吗?”

  “不是!”

  “那还有什么原因呢?想一想。”

  看着他们一个个一脸认真思考的样子,我可真是从心里高兴,只有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才会记得最深刻呀!

  “因为中国画讲究抒情,油画不讲究抒情。”秦刚快言快语。

  “老师,是不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人种不一样呀。油画都是外国人画的。”李情试探着说。

  “嗬,也有点道理。”我说。

  聪明的张昭高高地举起手来,因为他发现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方绘画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具材料胸不同和受政治、宗教、哲学以及帘关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便传统的中国厕却传统的西方绘画各有特点,并形成两大体系。”

  “学会用自己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非常好。那么这里说除了材料因素还有政治、宗教、哲学等因素,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中国传统上是信仰什么宗教的?”

  “佛教!”

  “西方呢?”

  “基督教!”

  “所以至少中国人就不会想到去画耶鲸,而西方人也想不到去画观音。但是这只是很浅的一个例子,要想了解得更多,大家就要好好的学习各科的知识,像语文、政治、历史啦,都能帮你慢慢懂得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好,大家这一节课思考都很积极,大家觉得有收获吗?”

  “有!”

  “光说有不行,我得看看大家是不是真有收获,打开课本第7页,这有一个表,大家把这个表填一下,同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可化整埋知识,在快乐中小结课程,并给大家留下思索的空间。

  大家很快把表填上了,正当大家有点疲惫的时候,我突然拿出两个画片来作面具,我把其中一个蒙在脸上,假装他的声音说:”我是齐白石,我没有画过油画,不过我想油画也很好,我只是更喜欢用墨和毛笔,我不喜欢画明暗,我的颜色也比较简单,因为我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大家一下子高兴起来,我又蹭地从背后拿出一个外国人的面具来,学着外国人古怪的声音说:”我是丢勒,不是丢了,你们喜欢的小兔子就是我画的。我没用过中国的毛笔,不过我觉得中国画也不错。我喜欢画有立体感的逼真的艺术形象,我的调色盘上的颜色非常的多。要是有机会,我也想试试毛笔和墨汁的感觉!”

  大家兴味盎然的看着我的表演,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我也笑着对大家说,:”如果你是齐白石或丢勒,你会说什么呢?”我把“面具”举起来,就如同在说”你也来试试!”

  “我是齐白石,我喜欢用线条表现,我还有好多印章,丢勒,如果你喜欢,我也可以给你刻一个!”

  “我是丢勒,你想不想试试用油画颜料?我可以给你一点,我们的画,都可以装上漂亮的框子,你们的怎么总是用轴呢?”

  “我是齐白石,我喜欢画虾和小膀蟹,你喜欢画小兔子,看来我们都挺喜欢小动物的,我们能做好朋友吗?”

  “我是丢勒,我是德国人,我们这里有很美的风景,希望你们中国人来参观,也可以画出很美的画来!”

  ……

  大家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忍俊不禁,又为他们自由的思维而高兴不己,这就像一场东西方文化的交谈,在友好包容的气氛中进行的交谈,相信如果两位大使真的可以交流的话,一定也是这样精彩。

  “以后,我们会看到许多绘画作品,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一课我们学的内容,同时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和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观察、会思考的人!”

  课程结束了,可还有几个同学不肯走,和我探讨起为什么中国人选择用这些工具而西方人却选择完全不同的工具。

  课后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少,但又有很大的弹性。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我想过深的挖掘还是留在以后,但如果只是早早的给出结论,显然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想把握的程度是既要触及一定的关于东西方绘画体系问题的差异,又不做过深的探讨,但一定要点燃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我觉得能够让他们自觉地关心美术现象美术文化,远远胜过课堂上有限的讲解。

  当然,美术课是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我觉得这一课还是要充分体现老师“导”的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课程的节奏。在关键点上要点到。在本课中,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挑起辩论气氛,使大家投入地探究油画国画究竟哪一个更美,实际上是迫使大家发现国画和油画的区别。这是木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为了让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画和油画都很美”。一个是让大家思考是不是只有画的象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指明好的作品既有形似也有神似,审美标准不应是狄隘单一的。再一点就是由此一转提出的《什么中国画和油画那么不一样呢”,由此引发大家对导致油画和中国画区别的因素的思考。这也是木课的难点。对于难点的破解我还是依靠上一环节大家的实践和讨论,从直观感受和对手中资料的研究中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最后对课程的小结我取了一个较活泼的方式,其实还是从儿童节目中获取的灵感。课程的最后已经有点疲惫了,刚刚做过的填表练习使他们自己整理了一下思绪,最后再以一个让他们惊喜地形式小结一下木课,可以使他们在一个新高潮里更深刻的重温本课的要点。

  课程的进展中也有些比较困难的地方,比如关于中国画和油画色彩的区别,我想象的很容易理解,但大家的表情相当迷惑。还好,算是急中生智吧,看见课本上关于《花蓝图》的一点说明,正好用它来引导大家理解。

  上完这一节课,我的体会是:探究式的学习对于美术学习非常必要。其实中国画和油画的差异一经实际的操作和对大量作品的观察就有可能被学生自己破解。因此,我鼓励学生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防止课堂枯燥、成为老师一言堂,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益。

中国画教学反思6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从小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对祖国艺术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国画教学在小学内较难开展,这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笔墨的运用技巧很难掌握。在中国画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体验——发现——想象——创造的心理发展过程,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

  一、认真观察,提高学生的兴趣。

  中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如侧画,竖画会产生不同笔迹,墨加水分多、少会产生浓墨、淡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学生对笔、墨、水、纸产生兴趣后再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名词,如运用中锋、侧锋、勾线、点厾等。

  二 、以中国画的笔法墨法练习为根本,感受笔墨情韵,变枯燥为乐趣。

  中国画技法的掌握与恰当运用可以延伸艺术形式和艺术学习者的视野,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让其深刻体验创造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乐趣和收获,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真正具有效果,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转化成智慧。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游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度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第“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运行……游戏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墨色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起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以期提高运用、表现能力。同时,欣赏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观察和领悟画家是怎样在宣纸上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段来表现各种不同的对象,抒发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实际练习时,要让学生认识毛笔、水、墨和宣纸这些特殊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能,通过选择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种事物,产生不同的笔墨情韵,如,学画金鱼,用笔要洒脱飘逸,用笔清淡,才能给人活泼、轻松的情趣。画藤蔓时用笔要沉着有力而有道劲流畅。用墨时浓时淡、时干时湿,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如烟云舒卷,具有丰富的内涵。

  三、以临摹为手段,掌握基本表现手法,激发学习欲望。

  中国水墨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中国画的临摹要临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俗话说得好,“学其上上,得其中中;学其中中,得其下下。” 临摹著名画家的作品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步。刚开始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要与小学生的**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并且学生容易学到的的事物,如一些房子、一些美丽的花朵植物、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小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所以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其次,临摹也要有法有变,初始临摹,教师要示范重点,要求学生边临摹边思考,找规律,以加深理解,后期临摹,要在欣赏中初步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想法,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技法上的收获,又要有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生中国画的欲望。

  四、展示学生作品,给以评价。

  为学生提供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保持对国画的兴趣,耐心倾听学生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听学生心中的语言,了解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义“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等注重学生情绪体验。

中国画教学反思7

  中国画《小猫》是小学中国画系列课中很受欢迎的课型,儿童喜欢小猫,其形态天真可爱,而中国画线描的技巧,又是儿童在绘画上最喜欢表达的手段。基于这些,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认识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运用课件,从观察入手,掌握猫的基本形态。欣赏儿童作品,来激发兴趣,达到直观形象的目的。在老师作画时采用儿歌形式概括其步骤,学生易记、易掌握绘画步骤。同时,抓住给猫添画背景,进行基本技能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克服过去的“以画代教”和纯技法的毛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画小猫的任务的基础上,有机地收到思想教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在教授笔墨技巧时,简化传统的笔墨过程,强化水、墨、色的交相呼应,使画面具有现代感。在用笔上,只让学生了解中、侧锋两种用笔方法,使他们感受到这两种笔法所产生的线条粗、细变化即可。在用墨上,只让学生感受到墨色在白纸上的对比作用即可。所以,每每看到儿童能轻松快乐地作画,作为教者,我感到非常愉悦。

中国画教学反思8

  1、本课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新课,首先在屏幕上打出四幅名家中国画作品《虾》《井冈山》《太行丰碑》《立轴》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这几幅中国画美在哪里?”同学们通过对构图、墨色、形象等内容的回答,引出本节课“中国画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笔墨美。学生的互评、自评,把本课的教学引入高潮。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愉悦身心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对中国画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本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主要是让学生把国画山水视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承袭,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认识作品,体会国画山水的意境。本课从各类名画逐一展开,体会国画的诗情画意,最后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品展评,教学设计紧凑有序。整堂课抓住国画山水中的“诗情画意”,以此展开由浅入深的.讨论,分组欣赏讨论和教师示范,学生取题,充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体验感受国画山水的诗情画意。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本堂课涉及到得内容较多,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够,因此应对单纯赏析的部分需进行删减,给师生交流和学生活动再多留出一些时间。

中国画教学反思9

  下面我就两节课的不足之处重点谈谈,虽然准备得比较充分,但要在40分钟内上得精彩和出色,是有着极大难度的,尤其是高中美术课。

  一、缺少了学生能够动手的内容

  中学美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小学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中学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一堂课40分钟下来,光凭师生言语上的交流,我觉得还是单一了一些。所以讲和练,基本上要分开课时进行。同时由于我校条件有限,没有专业的中国画教室,学生无法有真正的创作体验。

  二、学生表现不够大胆,学生评价还是不够。

  所以今后教学还是让学生多说,多讲。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别出心裁而有创意的课程设计,结合学科特点,营造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适时寻找教学契机和切入点,这些是以后每节课要认真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课堂上,我自身能够体会到某些时候,遇到某些归纳的地方,我自身语言上不是很连贯,不够精确生动。难怪俗话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要注意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精辟性。

  在经验方面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本课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国美术史中的价值很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本课的资料搜集应做最充分的准备。本课教学多方面搜集好的相关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增添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

  2、在注意对作品的欣赏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的正确方法和良好的习惯。中国画(花鸟)经典作品多,作品的知名度高,有些作品已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许多报章杂志也有不少介绍。因此,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归纳鉴赏的方法,美术的鉴赏特别要注意运用美术的知识、学术的语言进行评述。

  3、拓展对中国画(花鸟)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一些探究性的思考和讨论,引起同学们对美术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中国画教学反思10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8册的第1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分类、工具等知识,使学生能够从笔墨、韵味、形式等方面感受中国画的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认识中国画,喜欢中国画。

  本课以猜竞齐白石的一幅中国画拍卖画的价格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互补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讲解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简单讲解后为加深学生认知,出示国画作品,强化学生认识中国画的题材,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从中感受中国画带来的魅力。又通过中国画作品与实物的对比,层层深入教授中国画意在于似与不似之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画。本课我在准备的时候,内容比较丰富。相同的是内容多而导致整体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条理不够清晰,很多概念提出之后,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展开,例如:墨分五色环节,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怎样分辨。其次,对比中国画环节,我在引导学生方面欠缺,对比阶段目标是导出写意与工笔两种技法,学生回答不对时,我没有做相应的指导。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再丰富、灵动一些和学生再贴切一些:例如:多欣赏。

  还有就是,虽然知识点都能强调,学生掌握较好,但是各个教学环节连接较为模糊、松散。问题设置不太明确,例如:写意、工笔引入的问题不明确,学生未能理解,学生回答不到点上。我的口头语也比较多,评价语言贫乏,经常重复学生回答。个别地方交代不清,引导不够,例如:写意画与工笔画这两种画法学生没有明白。语言也欠准确,例如:写意画中一句“画得简单”是不准确的。对比生活中的虾和齐白石笔下的虾找不同的问题,设计也欠层次与精准,显得宽泛。让学生盲目地猜,之后老师总结,不如提出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究,探索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诗书画印结合的《墨梅图》讲解内容有些片面,概念不够清楚。比如:画印的位置与作用,概念太笼统了。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材料,在纸的介绍上,可以结合画法,如果能有一些示范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一下,更能加深学生认识。在讲到中国画在生活中的运用时,可以让学生来找一找,发现身边的中国画的运用,既能巩固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通过讲这次公开课,我认识到了我的不足,以后我在讲课时要注意:

  (1)导入提出问题要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再多一些,比如:游戏,体验都是较有效的教学形式;

  (3)提出问题要更加简洁,准确;

  (4)评价语言要更加丰富;

  (5)注重讲授知识的准确性。这是我针对本节课进行的反思,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能够不断地成长,把课讲得越来越好。

中国画教学反思11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中国画

  本课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手段及审美创作理念有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的中国画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方面,本节课的讲授条理清晰,脉络分明,通过课件的图片欣赏和通俗的理论解析以及一些外延知识的补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达到对本课的目标知识吸收并理解。

  存在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存在阶梯性递减——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不过从常识到理论本就是一个阶梯性的难易递进。再有就是课堂设计互动环节欠缺,教法单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当然普通高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导致自身的美术综合素养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客观问题。

  改进方面:1、在讲授中国画的审美理念和美学追求这一环节时,课件中的图片对比可以再加入两张西方绘画(一张具象写实作品,一张抽象作品),这样通过现实景物+西方写实作品+西方抽象作品+中国画作品的对比欣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国画“不似之似”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2、增加互动环节,通过更好的问题和场景设计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

【中国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国画教学反思02-17

中国画教学反思9篇04-10

浅谈中国画教学08-07

《中国画与西洋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02-19

关于中国画的作文:传承中国画02-23

“写意”造型对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08-07

美术教案-中国画08-16

教案:中国画蔬果08-16

中班美术中国画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