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时间:2024-07-06 10:30: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15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总会在某些时刻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厌恶与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存在诸多无奈,若是能换一种活法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又或者对于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

  想要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样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阿德勒阐述的对自我的解放、对幸福的论述都让我有种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荐序中所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

  例如书中所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无论你的年龄多大身处何种地位做着什么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离的存在。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扬,害怕他人的批评,害怕被他人所讨厌或者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从而不断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迎合他人价值观以及评判标准。因此,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此衍生,疲惫感也随之而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书中大致给出了几个方向:其一、课题分离。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丢开别人的课题是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的关键。其二、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书上说:“重要的不是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昧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其三、要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却不知这样的我们在他人眼里更显卑微,所以,何不大胆的向前迈进,成就一个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关于人生的其他许多课题,书中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细细品阅后的你定能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

  普通人看完的感受,毫无心理学与哲学基础!

  怪书。它所讲述的并不是纠正某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或思维,而是一整套圈连起来的思想。如果你反对一个点,所有的点你都很难认同,我一开始因为好奇因为求知,这个知并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对话,我确实很想知道答案。因为它推翻了大众的普遍认知。第二次谈话前有三个问题,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自由?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现代思维回答了。

  往后看它告诉我们人的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想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从课题分化开始,你的课题,我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被别人干涉。这中间有一个例子,小孩的教育问题,关于他的学习是他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都不能去干涉他的课题。不能说,你应该学习,你应该要考哪所学校。能做的是“把马带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决于它自己”。

  它主张目的论,否定精神创伤即“因为过去受过什么伤害,导致我现在怎么样”否定因果论即“因为A我做不到B,内心暗示就是没有A我也能做到B”总之人的行为都带有对自己的“善”在里面为目的。我接着寻求答案,最终问题来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对自由的定义是被讨厌的“勇气”,幸福则需要三个阶段来实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自我接纳我尚可接受,因为百分之九十的大众都是普通人总会认识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认知。他者信赖与他者贡献我却是不敢苟同,太理想化,它主张你只管去开始做,不管他人有没有回应,那是他人的课题,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这本书内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气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气”啊勒德的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总会在某些时刻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厌恶与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存在诸多无奈,若是能换一种活法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又或者对于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想要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样呢?“直到某一天我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阿德勒阐述的对自我的解放、对幸福的论述都让我有种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荐序中所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例如书中所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无论你的年龄多大身处何种地位做着什么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离的存在。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扬,害怕他人的批评,害怕被他人所讨厌或者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从而不断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迎合他人价值观以及评判标准。因此,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此衍生,疲惫感也随之而来。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书中大致给出了几个方向:

  其一、课题分离。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丢开别人的课题是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的关键。

  其二、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书上说:“重要的不是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昧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其三、要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却不知这样的我们在他人眼里更显卑微,所以,何不大胆的向前迈进,成就一个更好、更自信的自己!关于人生的其他许多课题,书中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细细品阅后的你定能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最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量,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展开,深入浅出,余味绕梁。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身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身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身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身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身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身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身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目的、面子或者是自身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因此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身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身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身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身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身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身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身的课题,我有权利自身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最近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们也对别人有所期待,怎么可能不呢?

  这里引入一个关键词:赏罚教育。我们都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以觉得寻求认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赏罚教育,为了寻求表扬而做某事,为了不被惩罚而不做某事,一旦没有表扬和惩罚机制,就可能让事情失控。而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后才有自由。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蛮好理解的。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当家人对他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的时候,我通常都会阻止。这种思维,在长辈们,甚至很多同辈们看来,都是无比正确的吧,我们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这样我才会喜欢你。宝宝会因为我们说了这样的话而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们内心也更加不安。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其实已经实践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了。(但是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课题。孩子是怎么想的?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暂时不管。)

  要再一次谈到课题分离了。我们说谁为后果承担责任,课题就是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分得开。孩子不爱学习,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会想尽各种办法帮他逼他学,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为什么焦虑,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我们的。那么,放任不管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并不是不管,在认清谁的课题之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他自己选择怎么做,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难啊,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有用吗?或许会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许很多烦恼就消失了。我们觉得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实也是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亲子关系不会太糟糕。

  不让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这点也很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会容许别人对我们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但这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课题是谁的,做好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事情就完了吗?并没有,人际关系不能变成这样冷冰冰的进水不犯河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只是一个入口,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自由就是被人讨厌。点题了,是不是,本书的名字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人想被人讨厌吗?恐怕没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吗?恐怕也没有。八面玲珑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们八面玲珑,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没有关系的,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讨厌而去曲意迎合别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赏和喜欢。

  接下来,如何才能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提到一个“共同体感觉”。宇宙,过去未来,都在这个共同体内。是不是过于宽泛,我们更常听到的,是集体这个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将其中的组成因子划分到“我”和“你”这样的最小的个体上,因此提出,将对自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把自己看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跳出这种自我中心思维,从而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把这个共同体延伸到无限大,就无论如何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体思维。当我们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时候,拥有这样大共同体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退休了,或者与小集体无法找到归宿感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放在大共同体里边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风暴。

  建立横向关系。这是一个相对纵向关系提出的概念。差别在于,人与人之间地位是否平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能力比我们强,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肯定;我们表扬孩子的进步和优秀,我们批评或者处罚没做好事的人。纵向关系中,人与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么横向关系呢?人的地位真的平等吗?阿德勒提出的是,人与人虽不同但平等。不同,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没有表达谁比谁强,谁比谁厉害,我们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这种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观点,不竞争、不比较、不自卑、不操纵、不干涉、不批评、不表扬、不评价,所有这些,原来都存在于纵向关系中啊。

  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人的难题给予鼓励,是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从共同体的角度说,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其实越写到后边,就越觉得阿德勒心理学太过于理想主义,与我们主流思维和心理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更有质量。但是践行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难,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的心理透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出改变。话说回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啊,让我们至少从自己做起,开始行动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这个观点将我以前一些模模糊糊的认知进行了高度提炼,让我一下子认清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同时也直接改变了我与人的相处方式。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它期许我这一年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

  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终解药。作者以超越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灵的对话,是一本自我成长和疗愈很有帮助的书。一部振奋人心又好读易懂的心灵作品。看完之后,你可以为你无意义的人生增添美丽色彩的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

  可以说是对于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因为里面谈及的好多问题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决了。

  自我承认是一个内心戏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总会考虑到很多东西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说我好久没有给朋友圈的人点赞了,如果我给她点了赞,另外一个人看到我之前没有点赞怎么办,还有如果我在某个人发的朋友圈评论了,她不回我怎么办会有点尴尬。

  然后总会给自身设置不同的未知困难,例如我想转租房子房东不同意,我又只能自身转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后我不在广州,然后房东不给我押金咋办。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你们女生真是醉了,事情还没有发生,就预想着有个困难在那里,我跨不过去怎么办呀?欸欸,就是这么事多,我自身看着这些小九九都心烦,太累了。

  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学的书,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反,而是目的论。原因论是发生事情导致结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导致的心理问题,以过去发生一些难受的事情为因,导致现在的”我“有不开心的症状或者说是抑郁症。而目的论,是”我“遭遇了悲伤的事情,我需要悲伤的情绪来使我坚持我下去,正是因为我需要才有选择悲伤或者抑郁。而事实是,我可以选择这次事情作为一次经验,我选择去面对它挑战它,我至少战胜了它,是一个勇敢的人。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之前总是找借口,我现在这种软弱的性格,就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也没有得到过肯定。其实这也是我自身选择的,不能因为童年没有陪伴,我就选择自暴自弃就埋怨自身,正如不能因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夸奖而自我否定。

  其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有人说过,”任何事情只要考虑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是好处还是坏处,取决于你自身的想法,事情的好坏取决于主观的看法。

  文中主要观点之首先是学会课题的分离,如我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从理性上分析,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再说了没有人比自身更在意自身,总是放大自身身边的'小事情,陷入一种过度思考的情况。这里课题分离我只讲了一小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书哦~~

  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身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说的,“我想一辈子做个钓鱼人,像个白痴一样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鱼的心情了。”其实往往是自身伤害自身,因此,也想对那些抑郁的人说,不要和自身纠结也不要责怪自身,你没有错。

  文中还提到人生的意义,这完全是一个主观问题没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现在有了答案,也会随着时间自身的三观改变而改变,人生的意义是自身赋予它意义,你想有它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意义。

  最后,要关注于当下,不要执着于过去,也不要过于浮躁地想要看到未来,当下才是进行时才是最可靠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明确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因此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因此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导致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身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因此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身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阿德勒明确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身的手来选择自身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身的手来选择自身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身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身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身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含“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身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从中感到“自身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身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但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不错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感觉到自身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身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身”,然后尽量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身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身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身。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9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利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例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目前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身了,不能亏待自身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习,因此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为内向因此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论: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因此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联系了,有时候也很想去联系,但每次都会想到之前以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敢去联系。之前的.想法: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因此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目的论: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因此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身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

  最近在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有体会,书中讲到了“自卑”,它说:自卑都是与别人比较产生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假使这个世界只存在你一个人,便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处在群居性的人类社会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成长不是成王败寇,不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不是失败了就一无是处,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将世人都视为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进的过程。

  人们往往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来,认为当下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了的,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别人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课题看成别人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应该有自己的预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课题,那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

  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岸见一郎是一位哲学家,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古贺史健是一位文学作家,因为一次偶然在书店读到了岸见一郎关于阿德勒的一本书,感觉醍醐灌顶,于是千方百计联系到岸见一郎,想要和他一起合作一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书,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个体心理学”。于是,他们合作出版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全书通俗易懂,通过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本书的几个观点很和我心意。

  1、我们的不幸到底是谁的错?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人成年时的问题,往往和自己的幼年经历有关系,强调原因;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现在很喜欢提原生家庭,也经常有人提心理创伤,但是若是一味的去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听过太多人讲原生家庭,父母脾气不好,导致了我脾气不好,父母爱抱怨,导致了我也爱抱怨,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关心不足,导致缺乏安全感,父母对我如何如何,才使得我变成现在的样子,以至于会想我现在的一些缺点,并不是我的责任,即便我不改正也没关系,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更甚的甚至会想我有这么可怜的经历,周边人都应该多照顾我。不可否认,原生家庭或者过去经历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但是我们已是成人,脱离原生家庭已经很久了,过去的经历说到底也已经过去了,若还是跳不出原因的束缚,又如何去追求未来?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看到父母不停的抱怨却没有任何进步,我们就该知道抱怨没用,看到曾经的自己因为胆小怯卑不敢向前而错过了很多机会,我们就该知道胆小怯卑不可取......

  2、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我很羡慕自律的人,可以做到早起运动。有时候想等我有时间了我也可以。但恰恰是有时间了也并未坚持。或许我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并不想真正地努力或者说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那匹猛兽就是我的懒惰。我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所以应该认识到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3、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生活的人去见鬼。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迎合不了别人的喜好。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生活中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人会喜欢你,自然也就会有人讨厌你。不介意被人讨厌,朋友呢也只做筛选,不做改变。

  4、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孩子是否要认真学习,要选择何种工作或人生,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身边的人是选择追求功名利禄,还是选择追求闲云野鹤似的生活,是他的人生课题,不是我们自己的。专注于自己的人生课题,对别人的课题不过分干涉,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在他人求助时,给与帮助,但是不能代替孩子/队友行动。另外愿意信任别人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至于别人如何看待这份信任,是属于他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我理解的横向关系就是我们都是平等的,包括父母和孩子。对待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既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多多鼓励(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教育小孩也是要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毕竟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课题。

  5、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接纳自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然后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不要把人生看成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我很喜欢作者讲的剧场舞台: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可以看到观众席,若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人生也一样,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最重要的也是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除以上外,本书还讲了关于人际关系、共同体、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等,也很值得一看。总之,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赋予过去的经历以积极的意义,拥有勇气去改变现在不满意的生活方式,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同时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篇,接受生命的平凡,活在当下,珍惜此时此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3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结果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没多久,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渣男。

  但是在《勇气》中,作者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强烈反对你所选的工作,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甚至扬言断绝父子关系。但是,作者认为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更进一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是剔除掉别人给你的外在压力,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按照作者这个观点,那么这个男生只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罢了,那个女生能不能接受是她自己的课题。

  最近重新思考了这个想法,关于课题分离,似乎并不能简单的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还涉及到了责任的问题。比如,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责任,任由自己选择。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思考: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是否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承诺,应当承担某种责任;或者如果男生做了某种承诺,是否可以不顾这个承诺毁约。或者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最后也是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然后他就会看到这个选择究竟是不是对他自己最好的选择。如果是,那他继续,承担后果。如果不是,那么他也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想法,按照新的自认为的正确道路前行。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4

  8月初去往英国旅行的飞机上,用了5个多小时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发现真的是带对书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来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采用的是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撰写的:对人生充满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超然居住在乡野的哲人之间的对话;看似有些理论的直接阐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够,其实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的。不过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观点是“焕然一新”的,甚至是颠覆和挑战你原来很多的认知的,所以读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品味,细细反刍的过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于之前听了唐捷老师的'心领袖,所以有些观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据和出处的感觉。唐老师的课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深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就如这位书中的青年,当他听到一些观点的时候,不仅是怀疑,有时是愤怒,跟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常规理念以及社会主导规范都有相违背的地方;他会质疑跟哲人的观点,甚至公然挑衅哲人的说法,但是随着对话慢慢深入,开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践行。

  最近我也在探询心智模式如何从2。0规范主导(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种角色里,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过渡或者说进化到3。0自主导向(依着自己的价值观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对立的立场,如何从争对错,论输赢到能够以更多元,多视角看问题,能够包容多种观点;从各种社会规范的角色里随时跳脱出来,拥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种“应该”观念的束缚,比如我应该做个他人眼里的好妈妈,好妻子,好员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种角色,同时又能自由地脱离出来。这种生活在他人眼里看来或许会有些自我,也许会遭到其他规范主导人士的质疑,甚至“被讨厌”,活成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就如唐老师在心领袖的项目中所说,当你进化了的时候,可能朋友都要换一波人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团队老大说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老大又看过了,还和我说有电视剧,但是和书不太一样。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电视剧。

  对于剧中开头年轻女士毫不客气地买走小女孩极度想要的最后一个草莓蛋糕的行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德和一个小孩抢东西”这样的想法。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说“Yes!”而面对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大胆说“No!”,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并不存在谁应该因为年龄差距、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让着谁,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奥义。

  而我自己正是因为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出现有人和我借了钱长时间不还,而我担心提醒对方还钱这个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而迟迟不说,导致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没有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大胆的说出来自己需要用钱了,请他把欠的钱还一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不会因为自己不说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猜忌,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猜忌而慢慢疏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们需要并且一定要学会的一项技能。这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涩难懂的心理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2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5-19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8-13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1-13

【推荐】《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2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荐】11-24

【荐】《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2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热】11-24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17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推荐】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