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学习心得>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8 14:28:34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13日至15日,我和兄弟学校的十余名教师,在潍坊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名师大讲堂:小学科学创意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期间,听了徐杰、张元喜、房富本、李霞、曾宝俊等五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也聆听了这五位特级教师的报告。自己觉得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深受启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接受了新的理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受益匪浅。现简单汇报如下:

  徐杰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节关于《食物的消化》的课程。他首先让学生分享他们早餐吃了什么,然后联系到午餐和晚餐,询问他们这些年来吃了多少饭。他提问:吃过的食物能堆成小山,但你的身体却没有变成小山,那么,吃过的食物去了哪里呢?这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学生们回答说,一部分营养被吸收了,另一部分不需要的物质则成为了大便排出体外;这时候,老师再次提问,食物在体内经过了哪些地方呢?他展示了人体简图,鼓励学生画出他们自己的理解。画完之后,学生们进行了小组交流,形成了小组统一的认识。接下来,在班级中,利用实物展台,学生们分组进行了各组认识的汇报。一共有六个小组,也就是六种认识。老师问道: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种,但你们却有六种。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们回答:查资料、百度、问家长、问老师、问医生,甚至有一个同学提到可以解剖一个人等等。于是,老师决定放映一个视频,让同学们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部位?这些部位的作用是什么?观看完毕后,每个小组再次修改他们的图片,并选取一组进行修改后的图片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终,学生们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老师总结了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们回答后,老师进行了归纳。最后进行了小结,老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并从午餐开始,想要养成什么样的良好饮食习惯?

  我认为徐杰老师的这节课的优点在于他通过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消化器官的真实认识,即学生的前概念,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接着,他通过一系列提问和情景设置,帮助学生纠正并重建他们前概念中的错误部分。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和老师的讲解,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使他们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徐杰老师的讲座主题是《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及提升科学素养的方法》。他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当前科学课阅读的`现状,并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概念。科学阅读是指通过阅读科学文本、绘本以及电子类读物,来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徐杰老师强调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并指出科普读物是进行科学阅读的重要途径。此外,他还明确了科学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座中,徐杰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提升科学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读物、注重阅读理解与思考、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等。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对科学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获得了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2、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讲解了科学阅读的类型:

  1、《科学》教科书。

  2、科学读物。

  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

  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

  1、比较性阅读;

  2、求解性阅读;

  3、质疑性阅读;

  4、创造性阅读。

  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

  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2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其作为科学启蒙的课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来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精心安排,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亲自感知实验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参与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设立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注重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整理,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获取并整理有关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规律。

  5.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总结,我发现学生在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验。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样的引导,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用言语直接讲解清楚。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演示实验来辅助讲解,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演示实验是指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并向全体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探索的思维方式。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并掌握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我会提出明确的要求,解释清楚实验的目标和需要研究的问题,说明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材料,从而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它包含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很多专职的科学教师反映,他们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加感到无从下手。我之前是一名数学教师,上数学课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知识点是难住我的,所以上课也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当我改教科学后,我发现我所缺乏的东西太多了。只好在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全面推行,人们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科学课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培养科学探究方法和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科学课《有趣的浮沉现象》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等。我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并将他们认为会沉下去的物体放在一堆,认为会浮起来的`物体放在另一堆。学生们对此充满了兴趣,积极参与其中。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4

  为了进行科学探究,学生需要适当的探究材料。这些材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各种可供观察和探究的信息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物、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有时候,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仪器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可能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选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材料,如奶盒、可乐瓶和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这些材料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绝佳选择。例如,在教学科学教材《声音的产生》时,我不会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塑料直尺和纸张,要求学生想方设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让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这将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又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温度计的秘密》实验时,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为小药瓶和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常用的烧瓶和玻璃管。尽管如此,实验的效果依然非常理想。我认为,如果一味地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可能会限制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因此,我提供了学生常见且易获得的实验材料,这样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

  在教学科学教材《神奇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常见的物体,包括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和小铁块等。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会沉没,哪些物体会浮起,并请他们将他们认为会沉没的物体放在一堆,会浮起的物体放在另一堆。学生们对这个探究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从事科学教育工作,对于科学课程知之甚少。因此,在本学期开始时,我选择跟随刘静老师学习教授科学课程的方法和技巧。经过这次教研活动的参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要想有效地教授科学,首先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启蒙科学的基础课程。”我要学习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标准。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教材,探索教学方法,以确保自己的教学目标明晰,不偏离正确的路径。同时,我还将继续按照董老师的指导,深入学习和发展。当然,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仅要专注于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各级别的论文、案例等评选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究促进学习。

  第二,观摩了一节课例。

  林霞老师的三年级课例给了我很多启示,因为我也是教三年级科学课的老师,并且上周我也在三年级上了一节类似的课。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技巧都有很大的收获。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

  (1)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林霞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并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被激发出对科学课的兴趣,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表现得热情高涨。

  (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林霞老师非常重视实验探究的层次性。她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发现问题并感受其中的不便之处,例如如何实现自由操作。通过实践,学生提出了可以使用开关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接着,林霞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探索更复杂的生活现象。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

  (3)本节课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地方,在实验完成后进行展示和汇报时,老师不仅邀请了成功实验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成功的方法,还让未成功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以发现问题。这一举措体现了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张丽老师的课堂非常精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值得我去学习。她的授课方式非常新颖,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她始终坚持将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节课程中。在这次课堂中,我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她在材料准备和组织方面的方法。正如她所说,她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观察材料、实验材料和拓展材料。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科学新课标解读学习心得体会03-27

语文学科学习心得与体会11-11

英语学科学习心得体会06-15

科学学习心得体会06-02

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08-23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1-08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1-01

未来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06-01

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5-09

护士儿科学习心得体会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