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1 11:16:0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

  10月9日下午,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和各个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来到虎门中学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的“自由落体运动”。授课老师分别是东莞一中的梁惠施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实习老师罗导和陈敬业。

  第一节听的是梁惠施老师的课。梁老师用去年发生在东莞市塘厦镇的一起苹果高空坠落致一女孩受重伤的案例引入能否根据小女孩的受伤程度估测这个苹果是从哪个楼层落下的并找到肇事者。这个引入让我耳目一新,紧扣生活实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之后,引出物体下落的速度跟什么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牛顿管实验视频,最后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个概念,条件及特点。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特点的探究,梁老师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从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着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体味到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了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之后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自然引出其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再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代过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梁老师为这节课还做了一个实验:根据频闪相机拍摄苹果下落过程的几个瞬间,估测苹果下落的高度和所在的楼层,回到本节课引入的问题上,让同学们思考在塘厦镇那个苹果高空坠落的案件中如何可以找到肇事者。

  梁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引入新颖,新课环节层层递进,有演示实验,有已做的实验视频,有互动实验,形式多样,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很好。

  罗导老师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有亲和力,和同学们有很好的`互动。整节课设计也是从生活中落体运动引入做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跟什么有关,引出思考,得出伽利略的观点再实验验证,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规律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老师关于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特点的处理。利用重锤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袋来分析重锤的运动。罗老师不是自己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找了一位同学上去去做,让同学们在下面仔细观察并纠错。我觉得他这种做法,可以充分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另外,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拓展部分,罗老师“想一想”这个环节设计的一个问题:关于一只熊掉到一个已知深度的洞里,在已知下落时间的情况下,你能否判断这只熊的颜色?也深深吸引了学生。

  陈敬业老师的课设计和前面两位老师大致相同,给我印象深的是陈老师上课充满激情,感染力强。陈老师在探究落体下落的速度跟什么有关环节中,给同学播放的一个视频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在全球的真空环境实验室里羽毛和保龄球从同一位置同时下落的实验。两次实验,一次在常规环境下,一次在真空环境下,视频高清,对比明显,视觉冲击力强,结果令人震撼。

  整体上三位老师的课都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活跃参与度高,都很精彩,令我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三节课做下对比,我个人觉得在板书上梁老师板书工整,便于学生记笔记课后巩固,罗老师和陈老师板书字体潦草,设计不太合理,不便于学生课后整理学习。

  最后,张老师给我们全体学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做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__年版)学习体会》,引导我们要关注新课改,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勇做新课改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张老师引用杜威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让我很受震撼。希望我们以此共勉,在物理教学上结合新形势勇做改革,不断前进。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2

  20xx年12月26—28日,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全校30余名教师赴xx观摩同课异构全国冠军总决赛。全过程涉及一场题为《什么是好课》的讲座及根据学科不同各自观摩同课异构赛事10余场次,以及xx中学和xx五中的参观。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然后自知不足

  《什么是好课》,从实、长(zhang)、放、清、细五字生动诠释了一堂好课的标准。一个实字,强调了一堂课需是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平实的、真实的。实是知识体系的宽度、是思维逻辑的深度、是自我训练的幅度、是发展空间的'广度。一个长字,指出了一堂课需直觉和课感,它是长期磨炼的结果、是不断修炼的结晶、是自我追逐的步伐。放字道出了一堂好课是开放的课、是重心下移的课,需将教学组织的形式多样化,把时间、空间、权利还给学生,放是组织能力的升华、是课程改革的落实、是教学角色的互换。清字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清晰学生;二是清晰内容;三是清晰目标;四是清晰方法;五是清晰环节。清是时间的沉淀、是精力的堆垒、是感情的互动。细字强调对细节的敏感、揣摩、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

  比,然后自知差距

  与教师比,知自身知识素养之差距;与条件比,知外界支持之差距;与学校比,知硬件设施之差距;与家长比,知家庭教育之差距;与学生比,知基本素养之差距。

  本次观摩,各省各科冠军齐聚,大放异彩,方知自身如坐井之蛙,只窥碗盘之方圆未察浩瀚之星空;当代的年轻人,空谈奉献貌似不怎么现实,因为要跟上社会的步伐,需得有适宜的经济基础,方能使上层建筑牢固如磐石,相比之下,功名利禄的刺激可能效果来得更加直截了当;家长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亦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刻的人,教育需得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统一步伐,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的修炼的艺术品;学生自身素养是先天之本,教育教学是后天之源,据访问,xx五中中考录取线高到离谱,这可能是优良学习氛围的来源之一。

  改,然后自我提升

  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课上不断总结经验、课下不断交流学习,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同时放平和心态,把心思放在教学研究上。作为家长,应充分配合学校、教师,搞好孩子的教育,坚决杜绝和学校、教师抬杠的反面教育。作为主管部门,在尽可能范围内为教师提供最大福利,让教师能够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上。作为学校,应组织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落实好课改精神。

  总之,我们将摸着良心、处以公心、不忘初心,在教育这条康庄大道上跑出加速度、比出终位移。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3

  首先,感觉梁振丁老师和张俊骏老师对教材处理得都比拟科学、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稳固、和深化、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学习局部设计得合理且条理,使学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时,问题设计也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独立的根底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时机,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过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不同层次的理解。这样,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泼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对能力的培养。在当堂训练局部,让学生抢答,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稳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加以稳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感觉到两位教师的教学根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方法得当,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既有对旧知识的稳固与检查,又有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课堂节奏适中,条理清晰,使学生到达温故知新的效果。

  再次、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泼,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总之,两位老师的授课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值得我认真的探究和学习。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很荣幸参加了任县三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数学组老师们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领略着老教师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这次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我要牢牢抓住这次课堂改革的春风,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再次感谢三中学校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

  若羌县第一小学武玲这两天我有幸听了我校老师和自治区送课下乡专家苏静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守株待兔》一课,还有李晨红主任的讲座,在听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

  两位教师都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拜合提亚老师在开课时播放《守株待兔》动画,为学生学习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守”“株”的意思,进而理解课题。苏静老师则从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去田间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识字教学的层次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新字的学习,以生字卡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抢读,看谁读得快,体现了自主识字、生生互动的结果,这是苏静老师的课堂。另外她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学习,在句子中理解,还用动画形象地演示了“窜”的过程和此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窜”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就记得更牢,从会认到会写,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一个层次性。

  三、注重学生的诵读感悟。

  读是语文课的根本,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课。这两节课“读”贯穿始终,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老师读、学生读,全班读,女生读,男生读、默读等等。两位老师都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特别是苏老师的课堂,师先读出语气再让学生练读,一遍一遍的指导,直到学生读出感情为止。并且指导学生把长句子分成短句子来读,还让学生在句子中加入表示声音的词读,如嘭,咚等,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兔子撞到树桩上的情景。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拜合提亚老师在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创设情景:如果你看到种田人在树桩旁等,你会怎么劝说他呢?苏老师也是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然后以此向前分析,最后自演种田人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劝说种田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说,把“要我学转变成了我想学”,最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话稍加总结,理解寓意这个教学难点就不攻而破。

  五、课堂评价很到位

  两位老师讲课的语气都很亲切,孩子回答完问题后都有适当的评价,如掌声鼓励、语言表扬、奖励小红花等,孩子们看到同学得了小红花,自己就会努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也能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李晨红主任的讲座,她以同课异构教学课例为切入点,讲了有效教学的一些方法。她提出语文低段要注重生字词的学习、要随文识字、提笔练字、重视默读、自主学习、养成好习惯、课堂评价语要丰富等。这些方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如李主任所说的“学习着是快乐的,研究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6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一学科下的同课异构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教师,在研究同一学科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后,听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最近参与了一堂在同一学科下的两门不同课,借此机会,我深切体会到了“同课异构课”听课带来的益处和收获。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同课异构课的听课给我提供了观摩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水平。同一学科下的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各有千秋,参与听课,就如同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学技巧。例如,在一堂思维导图教学的课堂中,老师采用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组成小组,学生们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构建起一张思维导图,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在另一节课中,老师则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我发现,这两种方式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巩固学习成果,为我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同课异构课的听课促进了教师的自省和反思。通过观摩不同的课程,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节写作课中,我注意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给出一些建议时,常常停留在表面层面的修改上,没有深挖问题的根源。而观摩他人的课程后我发现,可以通过与学生反复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再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次观摩后,我开始尝试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理解问题的源头,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再次,同课异构课的听课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在同一学科下的两堂课程中,尽管教学内容相似,但从教师不同的讲解方式中,我发现了不同的教学观点和方法。这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能够深化我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中,老师采用了生动的语言、情境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产生共鸣。另一节课中,老师则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次听课,我明白了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是唯一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同课异构课的听课也让我领悟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更新的过程。每一堂课都是教师在教学探索中的一次尝试,都有它们独特的价值和贡献。通过观摩不同的课程,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站在当前教育层面的前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教育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课的听课给我提供了观摩的机会、促进了自省反思、拓宽了教学视野,并让我明白了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参与同课异构课的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这次的听课心得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7

  10月30号下午,我在物华小学参加了中心校举行的市级骨干教师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分别听了陶庆英、侯远香、李菊红三位老师的示范课《我要的是葫芦》。他们对课文的解读角度不尽相同,驾驭课堂的技巧各有千秋,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各有侧重。让我这位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受益匪浅。

  首先是陶z老师的示范课,陶老师的教态自然亲切,举止大方。看到这位和蔼可亲的陶老师,同学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很多,并且很快融入课堂教学中去。陶老师用PPT向同学们展示葫芦的图片,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二年级同学们的朗读,鼓励同学站起来多读。陶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到位,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使本篇课文重难点上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是对教材的有效解读。其次,课堂上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效的。从论点出发,通过自主探究,梳理出三个事例,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不着痕迹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本课中,陶老师巧妙地穿行于文本与学生之间,起着非常好的连接引导的作用。

  候z老师的课也非常精彩,候老师精心备课,动手剪出了一个个生动的小葫芦,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候老师也十分注重同学们的阅读并且能抓住:雪白、细长、满等词语,随机出示所要学习的句子,使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

  李z老师的示范课也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课文内容的把握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选择重点词句段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分析,突出了文章主旨。如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这三位老师都是在和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一节课的共同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每位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的体现了寓教于乐。这次的听课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找到了与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分的利用每次学习的机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8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习了教学新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彭科老师的示范授课案例,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兴怀老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两位资深专家的示范授课案例,这三个示范授课案例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和数学教学反思的综合素质提升。听了专家的评课,掌握了数学听课与评课的方法,也初步知道如何提升自己数学教学专业的素质。通过学习,感觉是受益匪浅,现简单谈下学习所获得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看三个示范授课案例获得的收获

  彭科老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周密,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变式问题和问题的分类讨论教学方面极端位置的关系,教学非常精密和严谨。

  陶维林老师教学注重数学思维,课堂上学生求索的问题环环相扣 ,整个课堂教学轻松、自然 ,引人入胜, 数学课堂达到了学习者独立思维的落实、过程体验的落实。

  李兴怀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搭建知识台阶,教学中同步进行精当的概括小结、延伸教学内涵,合理运用两块黑板演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的手书解答起到模范示范作用,教学效果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从课例点评中获得的收获

  四位专家的点评都非常值得学习,他们的总结全面到位,参考价值非常高。从点评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无定法,一堂课首先是教学目标定位(长远、短期、兼顾),下来是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点评中,他们也指出了几位授课老师的不足之处,如彭科老师课堂有些赶进度,完成任务,在分析题意、引导发现等思维培养方面花时间太少,从长远来说对学生的探究、创造性培养不足;陶维林老师的课堂容量小,节奏慢,与学生目前的考试(限时限量)短期的高分的期望不吻合;李兴怀老师课堂主要解决应用题,难度大,要求高,一些学生可能感到吃力。这些问题的指出,可能正是自己教学中会常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总之,从这次学习,本人知道了数学教学的设计标准,掌握了数学听课与评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专业素质。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9

  物理同课异构是指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培养不同能力。在物理学科中,同课异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物理同课异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直接阅读教科书是枯燥而无趣的。通过同课异构的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模型、实验演示、多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具体和直观。比如,在学习力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小球模型和弹簧模型来演示摩擦力和弹性力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触摸和感受力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物理同课异构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偏好和兴趣点,同课异构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材料选择。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听讲和阅读来吸收知识,他们可以选择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或者独立阅读教材。而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加深理解,他们可以选择参与实验操作或者观察实物模型。此外,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绘画、制作PPT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巩固,他们可以选择将所学知识进行图形化、文字化的表达。同课异构能够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同时,培养并发展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再次,物理同课异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来推理和得出结论。通过模型的设计和实践的探索,学生需要运用创造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同课异构不仅仅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面对未知的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

  再者,物理同课异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物理学科中,实验操作和项目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这些过程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需要相互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还需要将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交流,需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来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物理同课异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价值。我相信,通过物理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优秀物理学子。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0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评课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授课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堂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专业,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都让我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最后,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具体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听课和评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获得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1

  20xx年4月7日我在开元小学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认真聆听了四位老师执教的英语课,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听课就像照镜子,从这几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但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1.教师自身素质高,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听课中我发现每位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张丽娟和周媛两位年轻教师英语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使人如沐春风,吸引学生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今后教学中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多媒体的使用。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现代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教师基本功扎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4位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师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位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尤其是来自第二小学的赵素芝老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赵老师给学生的展示任务十分明确,并且要求学生人人展示,每个任务三组pk,学生的展示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展示进行到高潮部分时,获胜的小组竟要求与老师进行pk,我深深佩服赵老师的课堂操控能力。

  4.“五步三查”课堂模式有了学科特色。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来自不同学校的导学案都在安徽铜都双语学校“学道”的基础上,在校教研组内经过探索实践,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有学科特色的导学案。太行小学英语组在校长的带领下摸索出了“听、读、背、展、练”的英语课堂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会将其运用到我的英语课堂中。

  县教研室组织的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乡下教师学习的机会,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教学思路和今后努力方向。同时,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自己的课堂。这次学习让我彻底感觉到,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学的更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2

  20xx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肥城市小学数学第三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肥城市南片区五个乡镇的五名小学数学老师的课,这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5节课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讲课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像袁辉老师,就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景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同时也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3

  20xx年12月4日,我们一行四人赴参加XX市“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来自义桥中学的卢**老师和运河实验中学的王**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市教研室邓老师、县教研员刘老师和来自于各学校的老师们都做了精心的点评。本次活动收获颇多,现将最深刻之处如下。

  一、尝试板块教学

  板块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新趋势。本次活动的两节课都采用了板块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邓老师专门对板块教学的产生、发展、如何形成、划分板块等问题做了细致的介绍。板块教学告诉我们,对教学的把握要从整体入手,在理解内容、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风格、学生的实际等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安排,呈板块状呈现。这样就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杂乱无章,使教学思路、线索更加清晰,有利于更加合理安排内容。当然,邓老师也一再强调,并不是强制推行板块教学,只是供各位老师借鉴参考。

  二、注重基础知识落实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低估学生能力,但是也不是太高估学生能力。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还短,对于如何学习历史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学习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给予学生该有的指导和强调。如提示学生标记、记录,难写、易错的字随手写一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都是必须的。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这个标准有很多。但是假如学生上完一节课,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甚至字还不会写,这节课绝对不是成功的课。本次授课的两位老师都比较注重知识的落实,这相比好多公开课、优质课重形式、轻落实的做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注重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中学习的内容包括史实、史观、史论等,其中史实占到了绝大部分。如果仅仅将史实内容平铺直叙的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即使知道了、记住了相关内容,对于历史的本原仍然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史料教学,提供适合于教学、多种形式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融入历史,感悟历史,提高领悟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再者教材上提供的材料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是最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用好这部分“天然材料”。

  四、切莫盲目跟风

  近年来在教学上一直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去各地、各校学习所谓的先进经验。固然,这些名校的创新措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引进的这些经验要符合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如邓老师专门提到了小组的座位问题,明确质疑学生这样坐真的好吗?再比如某校学习杜郎口后,舍弃了已使用多年的多媒体,转而在班里用上小黑板。再者要求老师只能讲多少多少分钟等。需要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名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更要学习他们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4

  此次去xx双语学校主要是进行语文幸福课“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的非常重要,内容很新颖,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震撼。

  (一)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

  在活动中,主要是以语文课的阅读为主,首先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讲了一本很著名的童话故事《两个小洛特》。先是潍坊市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以自己的见解去讲述故事。她首先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深入的走进书中的人物,走进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中对家庭和幸福的诠释。她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主要是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她主要是抓住书中动人的精彩细节,感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的勇敢和智慧。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不论遇到怎样的生活境遇,我们都应该坚强勇敢的坦然面对、机智争取。在读书会的过程中李虹霞老师始终在以自己读书的方式来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虽然那些孩子不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没有很好的默契,但是整堂课听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融洽,因为他们师生一起都走进了书中,把书中的人物当作了自己,似乎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翁。而与李虹霞老师对于这本书的读书会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来自浙江省永嘉县少年艺术学校的李晓瑜老师,因为她们南方的学校早已经开始了这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所以对于李晓瑜老师来说这节课自然而然的就会很得心应手的处理。在这节课中她设计了“人物特点大比拼”来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人公,并且让学生分组来自己说说他们眼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人公双胞胎姐妹路易斯或者小洛特,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爱好、脾气、习惯都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然后趁热打铁推出“生活大事记”开始谈论整个的书中的主线“交换身份”的计划,以及计划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最后以“人物采访站”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对于书中的主人公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最后交流主题“家的向往”。我想如果让我自己讲这个故事,最后的主题也会是他们双胞胎姐妹对于一个完整的家的向往和期盼,这也就是xx老师和xx老师这堂课的差异之处——对于文章主题的见解和分析各有千秋。

  虽然没有雷同之处,但是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思路,呈现给人们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这两节的共同点之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更好的阅读的方法,虽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提倡师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更好的亲近母语,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更好的书籍,像李金铭老师说的“语文教师是给学生点灯的人!”

  “读书会”本身就是师生共同交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共同拿出时间来把自己共同喜欢的书目一起欣赏,共同分享的交流会。读书会就是将文章的主旨和精神让学生整体感知,进而共同进行提炼升华为学生自身的东西。

  (二)课内阅读。

  在课内阅读的这四节课堂当中,我受益最多的是蒋学晶老师讲授的《趵突泉》一课,他在课的开始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比较,用巴金的《猫》这片课文的结构特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把猫分成大猫和小猫,然后分别详细讲大猫和小猫的特点,最后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整合总结。他用同样的方法将《趵突泉》一课分成大泉和小泉两方面来讲,同样采用了跟《猫》一课的结构图,将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直观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一目了然的复述内容和便于记忆。结构只是一个大体的条条框框,蒋老师对于文章中字词句的讲解细致入微。

  对于小泉这一段的处理更是采用让学生先复述后讲解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和体会的,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小泉的特点。而且在整个文字阅读讲解中故意的从人文方面挑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以引起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让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有所得。在李英杰老师和蒋学晶老师的这两节课中,看以会跟清楚的看到有很大的区别。一节成熟的课堂留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张弛有度的、轻松的、充满智慧和挑战性的,而且课堂的节奏变化处理到位抑扬顿挫,充满新鲜的亮点。而一节幼稚的课堂、年轻教师的课堂则是在整个讲解的过程中节奏都是匀速行驶的,让人感到累,因为没有经验的课堂主要是讲教案,备教案,而没有真正从书本教案中解脱出来,没有将课文做到整合。

  还有一节让我最感动的课就是王雷英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她是这样处理的:首先以发生在浙江的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跟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相似。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5

  两位老师的课都各有千秋,存在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李虹虹老师上的是《三峡》的第一课时,在本堂课上她一改文言教学先疏通字词再品读赏析的教学次序,将诵读穿插在教学过程始终,引导学生把握作品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体会作品所阐发的`思想情感。李虹虹老师的教学环节从宏观上把握文章思路,将朗读作为一座桥梁,带领学生在慢慢走过这座桥梁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与赏析。李老师的朗读富有感染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李老师将品味赏析和诵读指导进行有效的捆绑,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清晰的把握。李虹虹老师对文本的驾驭和课堂整体思路的引导都很出色,在她的课堂中我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魅力。

  陈雪娇老师则选择《三峡》第二课时内容进行讲授,在第一课时中陈老师就本文的字词句进行了疏通。第二课时则主要围绕三峡的“山”和“水”进行赏析,带领学生归纳总结二者的特点以及作者描写该景物的方法。在课堂设计的拓展探究部分,陈老师让学生围绕身边的美景开展写作,以教师示范到学生自主活动来教会学生善于动笔、善用修辞。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应用型。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教学活动的研究都十分透彻和细致,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都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感恩两位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总结08-18

同课异构论文08-25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08-23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11-11

同课异构的心得体会02-27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08-25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11-19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优秀07-28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08-23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