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7 07:03:2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

  近来我利用空余时间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一本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这些名著,接受专家的建议,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说实话,面对这样一本厚厚的书,我知道我没有耐性一页一页把它读完,现在我只能简单地谈谈我所读过的章节,以及这些建议给我的启发:

  当我读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时我感触很深。苏霍姆利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我参加工作13年了,每天都是上课、下课、感觉没什么可写。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读他的一个个故事,心里有说不出的敬佩,为什么我就无话可写呢?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可写的东西,有时候同学之间的一次争吵,课堂上一次激烈的争论,老师生病时同学们的一句问候,都可以点燃我们心灵的火花,只是我们没有及时把它记录下来。记得20xx年腊月二十九晚上,我在家看春晚,我的手机响了,我猜肯定是好朋友发来的祝福短信,谁知我打短信一看,我猜错了,上面写道:“老师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接着我给他回复了一条短信:“老师也祝你新年快乐。”接着他马上回复了我:“谢谢老师.”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例子,也许大家会说像这样的小事我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不把这种震撼心灵的事记录下来呢?原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呀。都怪自己太粗心,太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总结了。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做个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都要随时随地把它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若干年后这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这些教育日记不但记录了学生的点点滴滴,还记录了教师的成长过程。我想我们把观察到的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这对教师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的。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大家都知道在大的集体里,要比在小型学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因为这里总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但是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果你一个挨一个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是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他建议我们首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在这个班里你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学校里的优秀教师魏瑞攒老师,她班上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写字都清清楚楚,每次乡里统测都是第一名。她是怎样要求学生的,怎样为学生做好示范的,她的`许多经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要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即,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而是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教育对象的现状,采用“拿来主义”,在吸收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渗透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做到移植别人的思想精华而非形体。

  每一次县里组织听评课活动,这都是我们学习先进教师经验的机会。当我们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时,常常热血沸腾,也想回去以后一试拳脚。可回到自己的课堂,却常常是无从下手,因为生搬硬套的东西永远不是自己的。教育的行为受教育思想的支配,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透析他的教学理念,那么感受必定肤浅,学到的也必定是皮毛,所以我们要把别人的经验和思想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在这条建议的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就是让我们在老教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更快的速度前进。作为新教师,我们要借鉴、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更要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相信通过努力,我们新教师会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优秀的。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理解加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阅读未读完的章节 ,继续学习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吸取书中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得到自身的发展。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2

  早在一百多年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就给了中小学教师如下建议:“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

  今天的教师最需要什么呢?

  在“同伴研修”、“反思成长”、“有效教学”等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对于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已经不再陌生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找到有利于其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呢?

  学习,积累,反思,永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对于身处知识爆炸时代的当代教师而言,以往我们所倡导的“积识成智”应该被予以新的注解,即在新课程背景下,谁能够更智慧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谁就能够获得更快速的成长。

  看看我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人。看了这本书,看样子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从看书学习中获取经验,少走冤枉路,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其实,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为以往的经验羁绊。如此,学会有效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有效借鉴他人的智慧,并有选择地在“积识”中有效“转识成智”,已成为当代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邀请了至今仍活跃在教育教学一线、有着丰富经验教学实践的全国各地著名中小学各学科特级教师,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中的经验总结,以“现身说法”的形式给教师以最实用、最贴心的建议。

  是啊!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美的词语吧!

  【给“准”教师的三句话】

  第一句:选择教育需要一种勇气。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清贫,选择平淡,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认为这只是从表面现象而言的。其实,教育的世界跟天空一样深邃和高远,教育的世界跟人的世界一样广大,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教育。因此,选择教育需要勇气。勇气则来之于梦想;勇气来自于远见;勇气来自于真爱。

  第二句:从事教育需要一种底气。教育是一项智慧的事业,是一项心灵对心灵的事业,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因此,从事教育需要有一种底气。这种底气至少包括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底气来自于读万卷书;底气来自于行万里路;底气来自于阅人无数;底气来自于专家指路。

  第三句:研究教育需要一种灵气。从事教育,如果不去研究,会很快被教育淘汰;如果研究不深入,难以成为有卓越成就的教师,更不用说成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和教育家了。但是,并不是说只要你研究,就一定会取得成就。研究教育需要一种灵气。灵气是理解力的表现;灵气是想象力的表现;灵气是创造力的表现。

  【需要“生命的学问”】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要想在教育上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得让自己的心性进入志存高远的`境界。正是这份信念,使我们可以从容面对死神的威胁而一如既往地钟情于自己的事业;正是这份信念,使我们可以对赛课、评模的不公一笑了之,依然沉浸在科研的充实和愉悦中;正是这份信念,使我们成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毫无生活情趣却能自得其乐的书呆子。

  第二境界:要有坚忍不拔的事业境界。古人云: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人生、事业多变故,面对各种变故,改变了当初的目标和愿景,有人始终保持着心灵上的那份淡泊和宁静,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始终奉行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事业信条。

  第三境界:豁然开悟的事业境界。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智慧的事业,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奉献的事业,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创新的事业。其实,教育实在是一种修炼的事业。时代呼唤着“生命境界”的教师,时代呼唤着有更多的教师进入“生命境界”。

  【学会“沉下去”】

  “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才能潇潇洒洒地浮起来。”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沉下去,要安于平凡,不甘平庸;

  沉下去,要立足长远,持之以恒;

  沉下去,要身在其中,心在其外;

  【做“英雄校草”】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好教师?印度教育家说,我们队教育所能谈及的是,当我们忘记所学但仍在脑内留下印象的,才是教育。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忘记所学但仍遗留下来呢?答案就是人格。没有人格,教育便是徒然的。教育的成果就是人格的建立,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产生的长久影响。

  “校草”实为学生对于教师的尊称,学生喜欢把喜欢的老师当成一种喜欢的形象,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长久的情怀。对于学生来说“教育无小事”,一个教师也许就是一个榜样,一个“偶像”。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书看了其实只有一小半,收获可是一箩筐啊,看书确实能增长知识,加速前进的步伐,好书慢慢“品”,下期再做精彩感悟,相信收获会更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让我们一起倾听特级教师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及科研中的所思所悟,从中学习他们在反思中悟出的教育真谛。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3

  进入教师行业8年。说来惭愧,早就知道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这本书,但从未想过去认真拜读,恰逢张梅娟名师工作室这个读书活动的时机,能真正有幸拜读这本名著。

  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这句话真可以概括这本书。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吧!书中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想必作为教师的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体会,读了这本书更是令我们倍感亲切和深受启发!

  虽然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也许不能完全体会到其中的奥义,但很多知识是相通的,加以应用加以改变,相信我们的教育生涯也能够在这一生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诸多的素质和条件。这些条件如下。

  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什么?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运动好的学生,有运动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当然,对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宽严有度才是爱。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让学生感受到你强大,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趋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态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一个好方向发展。体育老师在严格的同时,不能没有幽默的态度。强健的体魄,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基础,是教学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通晓八方,让对付学生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感谢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4

  闲暇中,我有幸拜读了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一书,虽然此刻正值新课程改革之际,似乎这本书的出书时刻并不符现代教育潮流,但它却给我的收获颇多,感触颇深,使我受益匪浅。文中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如一汩汩清泉、一丝丝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文中的这段话深深影响着我,他说“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应当先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务必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发奋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首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也许有些教师会抱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教学工作整天忙得团团转,身体已筋疲力尽,哪有时刻腾出来读书?”对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们自身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总是能挤出时刻来的。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刻从读书中来。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刻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古人云“善读之能够医愚”,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读书是很有必要的。读书不光要读所任学科的有关书籍,还要读学科以外的书籍,要做到博览群书,正因现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学科以内的知识,现代课程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有丰富、生动的语言,敏锐的思想,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熠熠生辉。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于他广泛阅读的缘故吗?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备“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我认为想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还务必虚心向他人学习,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讲的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还教我们怎样学习他人的教育经验,他告诉我们,要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这首先意味着:要明白一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明白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他说,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因此,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完全照别人的办法教,按照别人的办法教,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如别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当然还需要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构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当然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光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还要学习他人的班级管理经验,想想为什么别的班级教师在与不在都一样,一样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级就逊色多了,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学习,要向许多有教学管理潜质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治理之道,然后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全面了解,把这些经验进行筛选,选取有价值的经验在班级中运用,并不断地摸索、研究,最后找到最适合管理自己班级的有效方法。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是相当重要的,正因只有管理好班级,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书中还有许多我们还需要学习的教育思想理论,如“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刻”、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题,都是对我们老师的教学很有帮忙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论深深影响、启迪着我,让我如获至宝。我要发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5

  在课余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深深的触动。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都会感到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的了解。

  孩子们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就拿学习外语来说,有些学生采用听的方式更有效果,有些通过看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成为同学中的活字典。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各个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

  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不断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多种活动,以适合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课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自己为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努力吧!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6

  假期看到一个亲戚拿着《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在津津有味地读着,我不经意的开玩笑说,放假了还这么好学,她说是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作为老师还是值得一看的,看后很有启发。等她学习完后,我借来认真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教育著作——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感受颇多,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书中所说的,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我平时读书很少,有时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不会解答,找不到办法,所以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低。如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儿,我觉得很惭愧自己平时的备课根本不是备课,充其量就是熟悉教材,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何许多特级教师们或课堂教学能手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进退得宜,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设计得环环相扣,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负。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与用课前的几小时亦或是几天来备课,效果定是大不相同的。作为教师,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是要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宽容”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孩子难免会犯错,记得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犯错的孩子那就不是正常的孩子”,连上帝都能原谅孩子犯错更何况是身为教育专业岗位的我们呢?在平时的`工作中,办公室里经常有老师发牢骚,某某学生又犯什么错误了,某某学生昨天睡懒觉,今天打架,明天他会干什么呢。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们虽说教育的很多,但是老师们的喋喋不休、厌烦、着急的情绪不但没让学生改正,甚至还是屡犯不止。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不断犯错,不断改错才是一个儿童的成长。因为犯错所以更应该有改错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针对犯错的学生,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先平心静气之后再与之交谈,所以做一个宽容的老师,让孩子们在不断的错误中,逐步成长,迈向成熟是很重要的。

  每学期,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按学校安排制定一份自己的教学计划,例行公事,年年如此,但在我们熟悉不过的计划中,又有几人是真正研读教学大纲,根据自己教学风格,班级特色、学生学习差异程度而制定计划呢?当我看完第45条: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时,更感到制定远景计划的重要性,深知平时的工作很不扎实,只流于形式,特别里面提到远景计划的内容,和自己教学进行对,才知自己疏漏好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教师可以每年翻阅和思考这个纲领,来检查自己的工作:什么已经做到,什么还有待去做。根据远景计划完成的情况,可以判断学生的知识质量,更好地安排我们的教学。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给了我很大的影响,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其实一百条建议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其独特的内涵,我们还需不断地学习、充实、和发展!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7

  最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后,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感受颇深,启发非浅。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三、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教师的语言修炼是无止境的,一个成功的教师,重要的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样表述的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处.我想,这是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要研究和雕琢的。

  有人说,身为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无异于学音乐却不知道贝多芬,说来惭愧,虽然早就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著作有渴读的欲望,但却总是因自身的散漫,生活琐事,对阅读此书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才恍悟苏霍姆林斯基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大师的原因。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8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得到了很大启发。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它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我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行。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就要切实负责。而且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总之,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我也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在读书中自我提高,走近学生,我们都将是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9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本资.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

  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

  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0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2条“教师的时间从哪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觉得上班时间很紧,几乎从早忙到晚,回家后还要处理一些工作。

  而书中有的一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照常规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背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

  这段话使我从中获益匪浅,教师的时间问题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他书中那个用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真正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我们首先应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不让每时每刻浪费。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

  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2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的时代虽然距今甚远,但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我们面对面一样,拨开我们眼前的云雾,解开我们心中的疑团。今天,谈谈我的一点读书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与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我有时,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在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关于后进生的'成因,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那是由智力低下、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够等造成的,但苏霍莫林斯基却为我们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身为老师我们会经常去别人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从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后进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习能力真的太差了,对我们老师的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这些学生连学习都学不好,又何谈阅读?因此往往很多时候剥夺了他们的阅读时间,忽略了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学生需要用阅读来提高自己,需要用阅读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老师也只能交给他们方法,但真正的落实,还是需要我们学生自己完成。

  苏霍姆林斯基班上有个叫费佳的学生,在算术应用题的学习上障碍很大。“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面对这种情形,苏氏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在这本书中,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编了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这些习题深深地吸引了费佳,也开始引发了他的思考,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求得答案。随后苏氏又为其搜集了一套专供他阅读的书籍,约100本,可供他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这些书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到五年级时,这个孩子已经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后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历史、文学,还遇到过困难,但每一次困难他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通过学习,我要逐渐转变了自己的陈旧观念,通过慢慢摸索,努力转化好每一位学困生。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学困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困生会越来越少。

  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全书共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教育家给教师指路的,阐述着教书育人的真理,确实给我们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们展现了教师教育人生态度的一种凝练,使我们明确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教书育人者。

  通过学习《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我们不知不觉的穿过时空隧道走进了1918年12月28日,去详细了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种急于认识这位大教育家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从出生到上小学一直到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总是积极向上的,勤恳的,一生写作了41部教育专著,1200篇童话,生前被评为乌克兰功勋师,获得2枚列宁勋章,多枚马卡连科奖章。应该说,苏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苏联的教育事业上,这一点是公认的,是我们现代教师应该学习的精神。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陈学诗、沈渔村、李心天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成书于十九世纪初期,虽然在时间上和我们相隔很远,但其内容中闪现的教育理念是和我们在同一时代的,尤其是书中要求教师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强调学生应该善于自我表现的理念等等。总之,书中有许多建议是我们教师今天应该借鉴的。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3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读了之后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

  学生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

  所以要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

  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分钟,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课堂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 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4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是:教师走进课堂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龄。

  读了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上课也正是缺少这些呀,新课程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作者认为幸福分三层,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保障",第二层是"艺术生活",而第三层则是"独立思想"。而这三层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类将教师工作仅仅当作应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饭吃,这类教师不大可能有很大长进,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有钱的多干点,不给钱的少干些,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点来,下班最好早点走。因为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二、三层还没建起来,所以他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类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这类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他们和孩子有着影子般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作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专家,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会很幸福和满足。

  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分辨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我应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目前语文教育领域的动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真正能手。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15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8-22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3-12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08-24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05-15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5篇03-29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2-08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8-02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7-16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