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通用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1
本学期,郑州九中着重推进“深入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为落实该项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亲临指导下,郑州九中倾力打造新的《教学设计》,采取逆向设计教学方案的方法,评价任务设计在先、教学环节设计灵活。
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原来的教学目标之前增添了“目标确定的依据”环节,其中包括“课程标准案相关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个具体步骤。
第二,最后增加“教学反思”环节。整个教学设计关注学习者情感和态度,注重全人教育,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要主题,“深入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在郑州九中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推进着,获得全体教师同仁的一致欢迎。教师们共同讨论、实践、反馈、改进,群策群力,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英语组秉持“积极配合、积极引领”的工作态度,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积极引领组内教师自查共学。3月20日上午英语组全体教师汇聚一起,就如何进行“基于标准的英语教学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们纷纷发表观点和感受,认为书写新的教学设计虽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内容更详实了,能促进教师们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对授课内容、环节和对象的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而且课后反思环节能有效提升教师反思能力,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全体英语教师热切希望能够通过学校培训和共同学习,写出更优秀的教学设计,上好更高效的英语课。
在教研会的最后,英语组决定推选出优秀教案进行交流展示。经过各年级备课组讨论评比,牛俊霞、赵玉玲等五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因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反思真切、以及书写美观得到了一致好评,被评选为组内优秀教学设计,供同事们共同参考学习。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2
学习任务群是20xx年教学大纲出台的新名词。新大纲提出了三个大方面,六个小方面的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通过六大任务群的系统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梁启超先生说:“语文应该一束一束地教,而不是一篇一篇地教。”学习任务群,既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传承,也是符合当前信息爆炸时代的新要求。马存友老师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立足于学习任务群,为我们进行了学习任务群的全面解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初步构建了学习任务群的三个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目标意识
马老师首先阐释了自己对于“群”的理解,所谓“群”就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组成的,几个彼此有着一定关联的人和物称之为“群”。马老师指出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教学的目的性,即通过什么的样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马老师为我们系统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一般路径。紧扣课程目标,关注单元要求,探究文本特质,找出文本共性,形成单元任务群,组织进行教学。马老师解读课程,条目清晰,主题明确,方法合宜。如通过以上路径,马老师确定七下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为:
1、熟读课文,通过标题、详略安排、叙事角度的转换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精读细节描写、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等,揣摩人物的感情或思考蕴涵的道理,树立尊重小人物,做好小人物的意识,提升人生境界;
3、运用习得的方法策略,迁移运用到阅读其他作品中,并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人。确定的单元目标既有整体内容概括,也有文本细节的聚焦;既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讲究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聚焦意识
聚焦单元文章,分析单元要求,根据文本特质,设置学习任务群。在讲座中,马老师聚焦任务群,解读设置学习任务群的标准有三点:
1、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的学习任务情景;
2、要体现学科属性,即语文的任务;
3、要难易适中,具有挑战性、适切性;
4、打通学法活法,文本与生活,课堂内外,读写结合。
例如七上第六单元的学习任务群,马老师通过聚焦文本等,确定其学习任务群为:
任务一,快速阅读单元课文,根据你感兴趣的的程度给课文排序,并各用一句话评说四篇文本。
任务二,仔细研读《皇帝的新装》,分析其想象的荒诞性与合理性,以及童话的特点。
任务三,比较《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区分想象的类型,明确四种体裁在想象上的不同特点,发挥想象改写或自编预言。看似三项任务,却有明显聚焦,突出教学重点。文本聚焦点为《皇帝的新装》,能力聚焦点为想象,结合文本分析不同文本有着不同想象,如颠覆式想象、荒诞式想象、解释式想象、人格化想象等。如果马老师不深入文本作细致研究,是很难有这样深度的辨析和解读的`。
王君老师说,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具有聚焦意识,要学会做减法。学习任务群的确立,只有拥有聚焦意识,才能讲明讲透一个能力点,足矣!
三、打通意识
王君老师青春语文的理念就是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作为青春语文人的马老师深谙此理。他的打通意识主要体现在七下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的确立。
通过第三单元文本、单元要求等的研读聚焦,马老师确定其学习任务群为情境式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马老师设置某电视台推出《百姓之星》评选活动,特邀本单元人物嘉宾,开展以下活动:
任务一,假如让你代表“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去参选,请谈谈参选的理由,并说说你跟其他选手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结合课文进行解说。
任务二,假如你是评委,文中的哪些细节感动了你,品一品,说一说。这种设置情景,打通生活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勾连了实际生活,实现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3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单元教学设计心得(2):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4
一、巧聚智慧集体备好课,做到整体与个体结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聚大家智慧进行集体备课,更能备出完整实用的课。首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对每个单元主题内容、每一篇章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课外文章都进行整合研究,结合单元前面的“导读”内容,确定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学情等,进行整合连贯,把握主攻方向,然后设计出单元整体教学教案。如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多彩的民族”,除了课本列举的课文外,还可以整合《泼水节》《眼镜蛇王的传说》。其次,根据一个单元目标教学,结合学生听说读写练习设计“单元学案”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然后,着眼于各班实际情况,以体现从扶到放,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以知识为起点到以能力为终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能动性,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实事求是地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必要的调整。这样,集体备课既体现整体性,又有个性差异;既有明确的目标性,又有个性难点突破性;既体现教师整体智慧,又发挥教师队伍团结协作的功能,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依大纲要求,做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
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抓住了课程标准,自然纲举目张;课堂教学目标体现在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并能运用知识的能力。尽管教材只是个例子,但我们还是要抓住课本以及课外知识。每个单元前的导读,则是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目标,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以及单元里的百花园训练内容,是更细更实的学习目标,是实施重点学习目标的扩充和延伸。这些既定的目标,为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提供了量化依据,我们据此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坚持依大纲要求,紧扣课文中具体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度,既是在大纲统帅下的目标,又是符合课本要求的目标,把“教与学”落到实处,通过一个个单元的目标教学,收到一个个单元教学目标应有的效果,并一步步达到大纲规定的总体目标的要求,实现目标统一。
三、优化课堂教学,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
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单元整体教学要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体现语文教学的能动性、阶段性、层次性、方向性和创造性,很难想象用那种单一不变的课型模式完成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任务。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根据目标统筹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等方面,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走向教材,内化教材,运用教材,在有限的时间里起到内化、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连贯知识结构,做到提高动脑能力和自学能力
单元教学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动脑能力和自学能力。如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名著之旅”。这一组反映中外优秀文化的课文,篇篇都是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凡卡》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孔明借箭》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战风车》选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伟大作品《堂吉诃德》;《童年乐趣》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本单元课文从文体上看都是小说,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反映社会现实,因此教学时在把握故事内容、情节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去感知人物的鲜活形象,体会人物性格、品质、特点,领悟小说反映的有关社会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书籍的鉴别、鉴赏能力。扩展学生阅读面,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外经典名著,从深层次上了解和认识这些名家和作品,吸取高品位的丰富的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然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试着分析经典名著,写写读后感。如有学生写道:“我比较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像冰心、巴金、鲁迅等著名作家写的书。”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连贯知识结构、巩固教学效果,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5
在参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感悟。
大单元教学设计促使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教学内容。以往的单课时教学设计往往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而大单元教学则要求将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且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不再孤立地讲解字词、段落,而是围绕某个大的主题单元,如 “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性格特点分析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内容串联起来。这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而非零散的碎片记忆,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调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
同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创新要求。由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增强,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我们需要更多地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科学课的` “生态系统大单元” 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分组开展 “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与保护” 项目。学生们自行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提出校园生态改善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等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信息收集与处理、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然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我面临着教学内容整合难度大的问题,如何精准地确定单元主题,合理地筛选和组织教学素材,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与研究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环节增多、教学活动复杂,时间把控和课堂管理也成为了新的挑战。有时候会出现项目探究时间过长,导致教学进度滞后,或者小组讨论过于热烈而难以有序引导的情况。但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我逐渐学会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加强课堂组织引导,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总的来说,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尽管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它让我看到了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与成长的可能性。我相信,随着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6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在深入参与其中后,我有了一系列深刻的心得体会。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目标设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的重要性。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教学目标不再是单课时目标的简单堆砌,而是基于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确定。例如在数学 “函数大单元” 教学中,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单个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和性质,更要让他们理解函数在数学模型构建、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函数与其他数学分支如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将单元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子目标,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这样的目标设定,学生能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函数知识体系,并且学会如何运用函数思想去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还强调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和真实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们需要创设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大情境。比如在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大单元” 教学中,以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为大情境主题,从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到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冲击,再到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极化趋势。学生在这样一个连续且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身经历这些变迁。这种情境教学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不再觉得历史是枯燥的知识点记忆,而是生动有趣、富有逻辑的故事演进。
当然,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对教师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在一些综合性的大单元教学中,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例如在 “环境保护大单元” 教学中,不仅需要地理学科的生态系统知识、化学学科的污染物质分析知识,还需要政治学科的环境政策法规知识以及生物学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跨学科学习与合作。此外,如何对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也是一个难题。传统的`纸笔测试难以衡量学生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中的多方面表现,需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作品展示评价等多种方式。
尽管面临挑战,但大单元教学设计无疑为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它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探索前行,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困难,让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逐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热点话题。在亲身经历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后,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其整体性思维。它打破了传统单课时教学的割裂状态,将教材中的零散知识按照一定的主题或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英语教学为例,在 “文化交流大单元” 中,不再是孤立地教授单词、语法和课文,而是围绕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节日庆典、社交礼仪等方面,把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关于不同文化主题的英语表达,如介绍中国春节、西方圣诞节等,不仅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了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整体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使他们能够从更高的层面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由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例如在物理 “力学大单元” 教学中,我设计了 “设计并制作简易桥梁模型” 的.项目活动。学生们分组进行,首先对力学原理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桥梁模型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并对模型进行测试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与协作,在遇到问题时学会了自主探究和解决。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们对力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然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是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重构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根据大单元教学的需求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材整合能力。其次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单元教学往往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支持,如多媒体素材、案例资料、实验设备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收集、整理和开发这些资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此外,大单元教学的课堂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由于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尽管面临挑战,但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教学带来的变革和机遇是不可忽视的。它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努力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2-19
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01
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7篇06-13
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02-27
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篇(通用)08-25
诗歌单元教学设计锦集06-09
数学大单元培训心得体会06-28
数学大单元培训心得体会08-20
单元教学新探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