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读后感14篇(优秀)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字经的读后感1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随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出身农家,蒙学时期没有师长指点诵读过《三字经》,其实那时家庭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课外书。高中时被分流到理科班,从此与国学类书籍更加疏远。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经》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三字经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三字经的读后感二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三字经的读后感3
作为教师,熟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三字经》早就知道这本书,但从来没有认真的读过,直到去年全国都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之下,逐渐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三字经》的深奥、广博。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中国的启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众多的启蒙学经典中,《三字经》当居首位,是中国古代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国学经典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三字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可能孩子们暂时不能理解,觉得背它没什么用,但总有一天它会用到所背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历史所经历的朝代我想我们非专业研究历史的没有几个人能按顺序说出来,反正我不能,我记得当初的历史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也是采取了很多方法,甚至编了顺口溜,但我还是没能记下来,如果我们翻开《三字经》从尧舜禹到大清,历朝历代记得清清楚楚。孩子们趁着现在正式记忆力的黄金时代,把《三字经》背熟了,等将来学历史时,他一定会觉得庆幸。《三字经》含有大量历史知识,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废,尤其劝学、勤学部分使用著名的典故,便于儿童学习理解。
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人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养,研读经典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潜而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我看来,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读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哟工友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人,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听见远方的呼唤。让你去了解,去亲近社会与大自然。
作为启蒙教育读本,从形式上,《三字经》是三个字一句的诗歌。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每句简洁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易读、易记、易解。从内容上,《三字经》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道德常规、有历史故事、有人生哲理等等。其中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作为教师,我比较欣赏这几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环境、方法、时间、恒心的制约。我们现在条件这么优越,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要大力搞好学校文化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改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就好了。教不严,师之惰,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懒惰,注意研究新的教法,不怕苦,不怕麻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只有学好了,才知礼、义。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从小就身受《三字经》的熏陶,博闻强记,长大后,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功底强,厚积薄发。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的饱学之士,爱国之士。他们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更应该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为人师,多读一些经典书籍,在教育后人中,就会多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同时运用圣贤的智慧,教书育人。
三字经的读后感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走进浩瀚的书海,遨游在知识的天空,品味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命脉的经典文学著作,绽放文化之花。
《三字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经典文学瑰宝,它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我们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造就了它。《三字经》,顾名思义――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它短小的篇幅里蕴含着许多令人深刻的道理,深深的吸引着许多人,不只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其本身富有的深刻内涵。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不能否认的是《三字经》作为经典文学瑰宝的确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三字经》里生动有趣的故事吧。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它说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扇扇子,冬天为父亲暖被子。他不仅孝顺,学习也十分勤奋刻苦。反观我们,有许多的同学家境优越却不知感恩,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更是过分,对父母大吵大闹,将父母辛苦赚来的血汗钱用来赶时髦,比吃穿。父母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而我们却把他们的恩情当做理所当然,这是不对的。乌鸦反哺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听说过吧,他说的`是:一只小乌鸦被老乌鸦哺育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自己找食物,小乌鸦便反过来四处找食物喂养她的母亲,而且并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死了为止。乌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身黑,很是丑陋,但正是这种被人类厌恶的小鸟却拥有人类都称赞的美德――孝顺。一个小小的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吗?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恩情。孝顺不是说说而已,要化为行动,就像黄香和乌鸦一样,孝顺父母。“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大,这样才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孔融小的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让孔融先拿,孔融却不挑好的,不挑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看见了,就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拿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一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十分高兴:“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便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一个四岁的孩子尚且懂得谦让,而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是否更应尊老爱幼、谦让有礼。这些故事无不在展现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被雕琢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块玉石呈献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却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便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块石头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将卞和请进宫里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琢磨它,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的。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勤奋学习,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学习各种常识,方能品味经典。学生最重要的便是学习,也只有学习各种知识,才能体会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魅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宝库;是力量的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书籍就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它是一叶扁舟,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是良师益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生的道理。让我们一起品味经典文学,将其中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文化之花绚丽绽放,让我们在书海中扬帆远航吧!
三字经的读后感5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读后感。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可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
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读后感《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读后感》。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三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三字经的读后感6
放假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我读过《三字经》之后,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很深,而且也让我感到有些后悔,那就是“融四岁,能让梨”。这是个小故事,孔融的爸爸每次买梨回来,哥哥们总是一哄而上,你争我夺,都想挑最大的吃。只有孔融不争也不抢,每次都排在后面挑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买了梨回来,让小孔融先挑。可他还是拿了最小的梨。爸爸问他:“有那么多大梨,你为什么偏偏拿最小的呀?”“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我是弟弟,当然该吃小的'啦!”那一年,孔融只有四岁。读过这句话,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后悔莫及,因为我知道,每次父母买回好吃的,他们总要第一个先想着我,但我如果有好吃的却怎么也想不起他们来,而且每次我吃的好东西最多最好,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却吃坏的、酸的、不好的。现在我都十岁了,怎么还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家里,每个人都让着我。吃饭时,把最好吃的让给我;看电视时,想看哪个频道也是我说了算;过年买新衣服,给我买得的最多……每一次,我都会欣然接受。一家人围着我团团转,就连奶奶也一直关注着我,盼望我更加聪明懂事。
但那一次,我拒绝了。奶奶年纪大了。过年时,许多亲戚朋友来看望她,总会给她带许多水果、补品等。待客人都走了后,奶奶就向我招招手:“来,来,给你吃!”边说,她边拿起身旁的某样东西塞到我手里。原来,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拿了后便“噌——”跑开了,去享受美味。可是,今年我已经十岁了,我抢过饼干就往奶奶房里跑,我要把它让给奶奶。“奶奶,奶奶!”我大声呼道。奶奶见我捧着刚才的饼干来到房里,很疑惑:“孩子,你怎么了?这饼干不好吗?”“奶奶,这饼干很好吃,但我要让你吃。”“为什么?”“你是长辈,晚辈要孝顺长辈!”“孩子,奶奶不爱吃才给你的。”奶奶笑道。“胡说!”我大喝一声,“你爱吃的,你一定要吃。”说完,我跑出了门外。关门时,我听到奶奶小声说了一句:“我孙子长大了!”我站在门外,做了个鬼脸,笑着说:“奶奶,我要学会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其实谦让也能使人感到快乐。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家庭中,让出的是亲情;在校园里,让出的是深深友谊……同时,我也觉得《三字经》这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和道理,我一定要向孔融学习那种精神,把好的先让给别人,多一份谦让,也就多一份关爱。读过我的感受,你们难道没有这种想法吗?
三字经的读后感7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学习《三字经》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
通过这次学习,的确是让我获益颇多,不仅仅是对《三字经》本身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教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处世为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三字经的读后感8
真正去开始读以至去背诵《三字经》是幼儿园老师教了女儿之后,女儿会背一小部分,问我,我不会,当妈妈的我也不甘示弱,于是从网上下载了完整的一套三字经。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通过努力,《三字经》现在已背诵了三分之一。有时我做饭、洗衣的空档也在背,发自内心快乐的学习,真的被里面的每一个精骇的字当中所蕴藏的天文地理,历史的概括、做人的哲理所倾倒。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真诚向大家来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值得你一读。
耳边又传来女儿背诵《三字经》的声音,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三字经的读后感9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个年头,长期盯着现行小学教材,对古文化的关注很少。只是模糊地觉得古代学堂研读《四书五经》,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心理上基本持排斥态度。除了上学时读过教材选编的部分古文内容和几部文言小说外,没有系统地读过古代经典。我真正对经典加深认识还是从听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开始。他举的自己和同事读书经历的对比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陶老师坚持背诵中外大家的“经典”而成长为全国著名的教育家,退休后每年都有几百万字的著作问世;而他原来的同事也坚持读了数十年的书并没有质的提高,对陶老师的飞跃大惑不解。陶老师依据自身的经历和见闻指出:“我读的80%以上是世界大师的作品,虽然没有成为大师,但在思想上与大师在一点点地靠近。你读了26年的书,多是三流四流的作品,思想认识有时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可能下降。”陶老师还专门针对教师指出:“众多老师们都在模仿名家的教学,但学不来;缺少的不是技巧,缺少的是思想和文化的积淀。”出于对陶老师报告的再学习,我从《三字经》开始尝试了对“经典”的研读。
《三字经》是南宋以来求学者的启蒙读物,仅千余字,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初读第一遍,我变有了如获至宝的感觉,深为自己积淀的浅薄和未能早日研读而愧疚,也初步领略了“经典”的丰富内涵。难怪《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整理者发出这样的质问——“作为中国人,有几个人读过《四书》、《五经》?……即使是一名专门学习中文的大学生,又有几个人可以背诵《论语》和《大学》?而这一切,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即可做到。”陶老师主张“循着大师的脚印前行”,认为“经典里有产生思想的思想”。他的忘年交“老咪”年仅13却“饱读中外名作而又诗文俱佳,出口成章而又哲思飞扬”,被誉为——“少年奇才”。“老咪”的成才佐证了“经典”的力量。
在从网上搜集关于《三字经》的资料时,我发现《三字经》有很多版本,因为每一朝结束以后,后一朝代都会把前朝的历史编写进去。对《三字经》的解读也有多个版本,见仁见智,良莠不齐,以我这初学者的认识能力,居然分不清何为正宗。一次回老家时意外地从父亲那儿得到了清代古版《三字经》,让我再次加深了对“经典”的感悟。拜读清版,才知道《三字经》本身还有详尽的批注,网上诸多没有见过原著的“学者”的注解与之相比实在太不“经典”。回想在班里进行《论语》诵读时,学生购买的《论语》也有十几个版本,章节的编排顺序亦有不同,看来因为不同编者对“经典”的理解不同,所以“成果”亦有差别,而要想真正探寻原著大师的思想,还得选择最权威的版本,阅读最原始的“经典”。
对照《论语》、《三字经》和我们平时致力探究的现代教育改革,基本思想一脉相承。如果对古代经典加强研读,必能对搞好现代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主旨,也必须加强对现代纲领的学习。于是,我重新翻阅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书,再次感受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咪”的父亲王辉湘认为:“宇宙浩渺无边,而人的生命却是有着极限。在有限的人生中,要让老咪读到世界上高层次的书。所以选读之书,必须取乎其上而不取乎其中,取乎其中而不取乎其下。”即便在老咪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王辉湘给老咪所读之书也不是一般孩子常读的通俗的小人书,除中外著名童话外,便是伟大诗人的精品之作,以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经典之作。可见,只有“经典”才能把人带上成才的高速公路。
陶继新老师遍读世界典籍,50岁开始着意背诵,十年连续不断,亲身感受到60岁的今天记性居然比十年前好,文思居然比年轻时快。读书不在贪多,重精;经典不能只读,要背。陶继新老师和“老咪”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身为教师的我们也
三字经的读后感10
《三字经》它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故事、古今贤文、人生哲理等,劝我们珍惜时间,讲文明懂礼貌。它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书籍,它是每三个字一句的诗歌。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每句简洁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要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除了靠学校教育以外,更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和引导。女儿四岁了,我开始了和女儿亲子阅读,给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会慢慢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三字经》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年轻人应该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铁杵一定会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了大诗人。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们应教育他们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字经》它深深地吸引我和女儿,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让我们的孩子多阅读一些类似《三字经》的书籍,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阅读这种幸福的滋养!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买了一册《三字经》。那时,我喜欢看漫画,这样的.书我一拿起就头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开书,哎…还挺有趣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爱看《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经》,老板着个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实,爸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一味地让我读。果不出所料,当我念的三字经出口成章时,爸爸便开始诱导地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刚开始时,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气也很接近……在这些经中原来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种生动的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当我真对《三字经》产生浓厚兴趣时,爸爸又用实验和实践让我知道它的含义;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开始背《三字经》了,一边背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三字经》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意义。《三字经》已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忘!
三字经的读后感11
以前有“三、百、千必读”的说法,这的意思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必须读!三字经的特点是三字一句,简介明了。别看它简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生后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奥:“人之初,性本善”。
在儒家传统当中,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他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孔子置而不论(意思是他不说),留个悬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极深关系的荀子的看法。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他这个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婴儿生下来,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辛苦吗?他会管母亲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吗?都不会,他就要吃,非吃不可。人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
那么《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的思想。但却不明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明确意见是,人的本性向善。
我同意孔子的看法,因为人的本性是会变的,向孙悟空会72变一样,有时候是善,有时候是恶……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三字经的读后感12
我校将“六一”进行开展美文诵读比赛活动,借此机会静心学习我国流传千年之久古代蒙学著作《三字经》。它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其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有诸多优点,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三字经》中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等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的,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本书包含了历史、天文、地理、科学、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虽然,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文章,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年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代许多学生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不懂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不满意,那不顺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可以说,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受。反过来只要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三字经》就是教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怎样对待人与人、人与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标,如何培养道德情操的.。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三字经》中两则多么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当我读到这两句时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很多的孩子都成了荧屏儿童。有的小孩因为网络游戏逃学、厌学,荒废学业。更有的孩子走火入魔,因为网络游戏而跳楼自杀。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奋发学习的决心。当今中国父母应让子女多读中国传统书籍,用传统蒙学著作引导、教育、培养孩子,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孩子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孩子,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为该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应培养孩子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黄香温席”到“孔融让梨”,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向榜样学习,就会有所作为。我们要领悟、吃透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三字经的读后感13
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新三字经的每一字,每一句,我发现它所蕴含的道理、意义都能透过短短的三个字表达出来,最令我感悟甚多的是“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我是一个喜爱想象的女孩,我天天幻想着长大要为祖国效力,做出我自己的贡献,盲目的寻找着目标。 老师取《新三字经》的一小段话来为我指点迷津:““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 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 生我材,为兴邦。”我知道了老师的用意,她希望我长大可以做祖国的栋梁之才,从小要立大志,朝理想奔跑,坚持不懈,长大后才可以成才,如愿为祖国效力。我感激老师用我最喜欢的这段话来为我指明方向,新三字经像一盏路灯,为迷茫的我指明前进方向。
我像一只迷路的小羊,在茫茫草原上寻找我的家(我的目标),当我不知定哪个点为目标时《新三字经》的一段话出现在我脑海中:“登书山,善思考,游艺海,陶情操。”我顿时好像成了一个好学的学生,每天仔细的阅读书籍,像一匹饿狼贪婪的吸允着书籍中蕴含的知识。努力地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画一幅画、写一首诗、唱一首歌,宛如百灵鸟在树枝上悠闲地吟诵着一首首小诗、哼着一首首小曲,挥着笔自然地画着山水秀色,虽然不是杰作,虽然不是杰曲,但我从未放弃过,在我的生命字典里从未有过“放弃”二字,我慢慢地去领略,慢慢地去体会,慢慢地去感受,静静地去思考,吸取精华,累了,停下脚步,休息一会儿。、
看到了《新三字经》我想到:“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我懂得了:人的一生精华在于少年时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因此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人的一生有生命的限制,而知识却是无边无际的,要在最精华的时期努力学习,不能把光阴浪费在无用的嬉戏打闹上,抓紧时间的绳索冲向理想的方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认真带着懂得的道理去阅读、去实践,我的学习在进步,我的.心灵在成长。我的进步我自己没有察觉到,我认为这是无用的努力,我的学习不会再上升。我的放松让网络游戏钻了空,迷上了它,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当我呆呆的望着桌上的《新三字经》脑海中浮现出了这句话:“戒网瘾,防泥沼,坏毛病,要改掉。”是啊!如果我放弃了,我曾经的努力,那就是前功尽弃,到时后悔就晚了,不如现在就转个弯回到我的正轨上来,让我信心的这列火车,顺着《新三字经》的轨道继续航行吧!
我总是伴着《新三字经》想到我的学习好似童年蹒跚学步,好似牙牙学语,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时今日,多少辛酸,多少苦辣,怎可轻易言弃,难道有谁舍得前功尽弃?我从此学会了坚持,再也不会放弃。我只注意到了学习,把平时说到的三好抛在了九霄云外,我隐隐约约记起:“德智体,是三好,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我领悟到了:品德、智慧、身体是最重要的,我的品德注定我的命运,我的智慧注定我的机遇,我的身体注定我的一切,三样结合,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三好少年。
我翻开《新三字经》引入我眼帘的是:“清肌肤,洁心灵,正衣冠,修其容。”我发现这不正是我的不足吗?我顾着完美自己,却忘了人生最基本,我知道每天早晨要带好红领巾、校牌,穿好端庄的衣着,干净的面容,彬彬有礼的道声:“早晨好。”《新三字经》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带给我了我无穷的奥秘,我在它里面探索、寻找,取它之所长,补我之所短,它让我从无知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好学生,改正了我的缺点,增加了我的优点。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使我更加懂得朝目标奋斗,我会吸取三字经的道理,向我自己心中的三好生奔跑。
三字经的读后感14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确实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管是在道德、历史、地理……
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匪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缺乏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化开放意识的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
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芒的一页。 《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运用事理并举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蕴含了我们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省,清正廉洁白,有劝诫慎重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鼓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可以说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经典诗文感人肺腑,中华美德动人心玄,《三字经》就是教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怎样对待人与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标,如何培养道德情操的。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三字经》中两那么多么鼓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当我读到这两句时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很多的孩子都成了荧屏儿童。
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发奋学习的决心。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根底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根底。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如在进展应用题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可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
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三字经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三字经》读后感09-16
三字经读后感08-24
三字经的读后感10-05
读后感三字经09-20
三字经读后感06-14
《三字经》的读后感10-12
《三字经》读后感07-03
三字经的读后感11-09
三字经句子04-24
《三字经》读后感【推荐】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