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工作体会>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

时间:2024-08-24 09:19:54 工作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1

  在这摇曳生姿的初秋时节,我迎来了从教生涯的第20个年头,也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20个年头。这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短的时光里也许并没有留下多少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信手拈来,却如散落的珍珠般在记忆的银河里熠熠生辉。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

  有一次,和同行们聊天,说到小时候的理想,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服装设计师,有的说想当飞行员……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当了老师。当时在场的我,用“志满意得”来形容毫不为过,因为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老师!这看起来谈不上高大上的理想竟实现了!试问又有多少人能碰到这份看似偶然的巧合呢?庆幸之余,幸福充溢全身,因为我在为自己的理想工作!

  初为班主任,毫无经验可言,凭着一颗活跃年轻的心,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凭着敢于面对不足的执着劲,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请教;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家长沟通交流;凭着对这份工作的喜爱,不断在实践中反思。渐渐地,学生成了我的粉丝,家长是我的坚强后盾,板报墙报成了我的宣传阵地,家长会、家访、电话访成了我和家长沟通的纽带。去年的一个晚上,我因为在写一篇文章,忙到很晚,正准备睡觉的时候,手机震动传来一条信息,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老师您好!我是xxxx,您还记得我吗?祝您节日快乐!”我失笑,回了一条信息:“怎么可能忘记?你们可是我的第一届啊!你怎么还没睡呢?”她秒回了一条:“老师,明天是教师节,我要成为第一个祝您节日快乐的人!所以今晚12点一到,我就发信息!”感动和幸福瞬间包围了我,我的心被融化了!

  随着时光的渐行渐远,我担任班主任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处理班级事务和从前比起来,明显从容了不少。偶有闲暇,便萌发了写写班级工作心得的念头,间或写写德育论文,平时的工作都是实实在在做过的,缺少的`是系统的梳理,真的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种肯定。于是,一些文字便诞生了。

  现在的我,虽然还不能做到完全沉稳,也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我的年龄告诉我,带班级急不得、懒不得。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从心里接纳我们,那我们的工作难度就会降低很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年代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班主任不断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再拿出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怀揣着最初的赤诚之心,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如果孩子们是那一颗颗臻于完美的卵石,我想做那且歌且舞的水,一路伴着他们健康成长!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2

  我进一步反思自身的数学课堂。我认识到:数学的课堂是同学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同学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为同学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

  真实的课堂抛弃演练和作假。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干出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同学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同学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同学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同学的学习基础,把同学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学设计,一问一答,牵者同学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扮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在谈到数学课程改革时说:“应该让同学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虽然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化的,但我们在课堂上出现给同学的数学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考虑”。具体说就是让同学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同学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同学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烧中段”;让同学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认为假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不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同学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同学不只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而主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同学,同时,同学的见解和来自同学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的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之所以是充溢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尽管如此,我仍觉得,优秀教案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曾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孰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同学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同学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同学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同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缺乏,运用老师的智慧耐心引导同学,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可以这样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好课规范。保守意义上的所谓“好课”,放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不一定还是好课;保守意义上的“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后假如不加强学习,不与时俱进,就要被历史淘汰。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3

  步入教师行业几个月,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最好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听课。几个月,听了20几节课,无论是校内课还是校外课,无论是随堂课还是公开课,我都始终牢牢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听课过程中,老教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深深地折服了我,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现将我的听课心得略加整理。

  首先,我觉得,听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只要坐到课堂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在听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听课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上课才能事半功倍,对于新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新教师听课并不是简单的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意图、教学设计,不熟悉教材,你又何以去分辨好坏呢?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积极的思考。下课铃是一节课的终点,也是教师进行总结反思的起点。每一位教师都有他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

  其次,听了这么多堂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做课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老师都制作的相当“精美”的课件,不仅从外观上吸引学生,更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引导着学生,效果相当出奇。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竭力回避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陈旧讲课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出由衷的热情。

  3、动静相宜。数学课堂往往是沉闷的问答式,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所谓的动静相宜,就是指适当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就好比饱读诗书后的下笔为文,是一种很好的练兵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组内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一方面又能在组与组之间产生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还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是一举多得。

  4、必须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在我听的这么多课中,但凡是成功的课堂,上课内容皆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都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一进课堂便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自然事半功倍。

  通过听课,我获益良多。听课是新教师成长的一条有利捷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抓紧一切时间来多听课,从中获取成长的“养分”。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4

  转眼间,我来到xx中学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实验室的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对一些实验的准备也不大了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这时组里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添置了很多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有关的新器材和药品,同时对原有消耗的其他设备进行了补充,维修实验室桌凳,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积极准备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同时,我还对实验室财产做了统计,迎接并顺利通过了领导对实验室的评估检查。

  后来我主要担任生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把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个现代教学模式结合。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坚持听课,学习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历年,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中我还担任了xx班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xx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管理班级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学生的一些经验,认识到对学生一味严格是不行的,主要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入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感谢校领导给我安排学习的机会,请了许多资深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授课,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一如既往,努力早日达到目标。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5

  读书与工作,于我,不是围城;每一个自然发展的阶段,我都愿意用心走好。掐指一算,至今工作已整整满两年,这是思想成长更快、教育思考更深入的两年,记下初为人师时的点滴思索吧,留待未来笑笑当年的青涩。

  xx年7月14日,母校华师入职,特别的纪念。入职培训课里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新老师,先站稳讲台。这是工作伊始这两年我一直努力的重心。何为“站稳”?给自己就“站稳”二字具体化的目标是:学生愿意听;而自我评价的参数,是从不点名状态下的自愿出勤率,以及讲台下的抬头率。这“两率”,是自我的鞭策,也是一种责任。

  给自己追求“两率”的基本策略,总结了十二个字:思路清、语言明、走下去、笑出来。这也是我给所教的师范生的要求,以身作则。也一直在学习与吸取其他老师授课的精髓,尤其是十分钦佩的四位先生:北师大的梁灿彬老师和赵峥老师、华师的黄照欣老师和王笑君老师,他们的个人魅力与课程融为一体,物理思想与具体内容融为一体,思考与笑声融为一体,听于台下,如坐春风,如品甘露,回味无穷。

  前段时日,专门去拜访已退休几年的黄照欣老师求教讲课之道,临走时他说柜子里的书任取,我在不起眼的角落竟寻到当年黄老师的几本备课本,那是怎样的一种工整、严谨与教学的艺术!在黄老师的慷慨下,我“贪婪”地如获至宝,先生之风,吾辈一定继承!

  转眼已共计上过五门课,各尽心思――大三科学教育专业两门课,上学期的《中学物理微格教学》和下学期的《中学物理教学论》,为弥补自身中学教学经验的匮乏,斗胆大量使用一线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视频片段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当堂讨论、尝试模仿、批判改进,嘿嘿,这近似于免费邀请了一批全国优秀物理教师替俺上课!^x^原本枯燥的教育理论,便也在讨论这些具体的视频片断中焕发出生命力来。

  研究生两门课,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心理学》和下学期的《物理教育研究方法》,同样斗胆引入国内外大量优秀学者的具体研究案例与成果,窃以为研究需要从模仿与借鉴开始,我不过是扮演一个大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小中介,当然,适当的穿插个人的思考与自己的研究案例,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拓展。

  万幸,听课的学生都很赏脸,抬头率、出勤率都很给力,甚至有掌声,甚至教的第一届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送给我一本精美的相册,全班每位同学都在其相片旁,写给我很多很多话,这对于一个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是怎样一种鼓舞与动力!谢谢,谢谢可爱的你们!9月份轮到你们走上讲台了,还记得最后一课上念的写给你们的小诗吗,为自己的.梦想,寻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加油!

  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相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而言,更应该重视一头一尾,“头”是指学前教育,尤其是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尾”是指高等教育,尤其是影响面更广的本科教育。对于本科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课程方案,更需要改革授课的模式。在第五门课《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上,我默默地实践着、探索着这样一种理念。

  《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是一门带有点传奇色彩的课。xx年秋清华大学郭奕玲教授和沈慧君教授来华师讲座,有幸我是讲座的主持,聆听精彩之后,有着综合班情节的我又斗胆联系了教务处,请二老给综合班的学生就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再讲一场。讲座中途我又突发奇想,一次讲座不过瘾,要不干脆开设成一门课程请二老来主讲?没想到二老与教务处欣然同意,于是,由清华二老和我一起给大一综合班和物理创新班新生开设的这门课,在xx年秋拉开了序幕。课程机遇,无处不在!

  《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可以说是课改的实验区,四大尝试,满满的挑战!――。

  尝试2,每次正式授课前先上演半小时的学生小组活动展示,囊括辩论赛、演讲、三句半、歌曲改编、模拟科学家访谈、舞台剧、模拟新闻联播等多种表现形式,内容则紧密围绕上一节课的主题展开,且文字作品要求在共同q空间中公开展示。窃以为,大学了,更需要强调合作,强调创新,强调实践,便从这课后作业改革,开始吧。

  尝试3:特邀主持嘉宾对课程设计者、课程授课者和学生进行了《相约师大大师有约》的特色访谈,作为特殊一课。窃以为,让大学生们了解课程背后的故事,了解教师自身的成长故事,更能体会一门课的良苦用心,而那种现身说法的榜样故事,比讲哪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经历都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

  尝试4:围绕授课内容,设计一次模拟学术会议作为特殊一课,先分论坛小组研讨再派代表大会论坛发言评分,窃以为,大学,需要创设一种争鸣与研讨的氛围,需要引领大学生尽早地进入科研的思考。

  实话实说,上述在这门课。

  程中的种种挑战,无不捏着一把汗冒险,但心里知道,课程改革需要这样一种敢于尝试的胆识与勇气,谢谢学校、谢谢二老、谢谢嘉宾主持人、谢谢所有学生,是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可以勇敢的闯下去。回头想想,关于课改,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是花大力气更换原有的课程方案,还是更强调对具体授课与评价形式的改革?这是值得所有课程实施者思考的话题。

  跟随其他老师一起指导师范生参加全校、全省、全国的讲课比赛,是另外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一直认为,作为师范生,若贪心地总是更换不同授课内容进行模拟练习,精力都放在了顾及不熟悉的授课内容认知上,而较难对各项技能进行有意识地强化,倒不如反复打磨好某个10分钟的上课片断,细致到这10分钟里的每个问题、每行板书、每个实验、每次互动,近似于为这种校赛、省赛、国赛准备的讲课,反复+反思,百炼,成钢。

  矛盾的是,内心同时也隐隐地不太认可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讲课与说课竞赛:机械地背稿、高密度快进度的知识呈现、繁多花俏的实验、精心埋伏好的模拟学生、有意或无意变调的失却自然的授课声音,这样的授课,离真实的课堂太遥远,失却了一种物理课原始的、自然的味道,一如中小学里畸形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我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是否真能很快适应真实的一线教学。我更愿意看到,就在真实的几个中学生面前,进行现场授课的平等比赛。师范生的引领,也许就是在引领着如何培养下一代孩子的理念,有着太多太多值得探索的话题。

  指导大四师范生参加中小学教育实习,也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内容。教育实习队伍类型包括为期一个半月的混编队(由不同学科师范生组队)和统编队(同一学科组队)、为期一个学期的常规顶岗实习队(边远山区顶替在职教师上课)和“2+2”顶岗实习队(2个月边远地区,2个月广州省一级学校实习)。很庆幸四类实习队我都指导过或即将指导,有不少学生问我:究竟哪类实习队更好?我很难答复,混编利于体验不同学科的合作,统编利于同一学科教学的相互促进,常规顶岗拥有更多的上课机会,2+2顶岗则能同时体验不同地区学校的特色,根据己短,利用其长,便是好。

  总觉得实习时应当带着两种眼光,一种是批判性地广泛吸取实习学校各科优秀教师风格的眼光,一种是密切关注学生课上课下行为、不断反思自身教学细节的研究性眼光。也许听起来轻巧,但真正实践起来,初登讲台的师范生们,往往没有大胆尝试而过快定型了自身的授课风格,往往过于关注自身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这两点,想想,对于懵懂至今的自己,也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深知不能躲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需要更多地接地气,庆幸一些教研员老师的热心帮助与引领,得以时不时往中小学跑,听课、课例研讨、跟随做课题,有时也给一线老师分享一点研究的成果。慢慢会发现,真实的教学中还停留着太多没有研究的空白,例如,可曾思考过,如何从学生集体回答声音的大小,判断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程度?很可惜,多数高校教育课题研究都是偏大偏空,又怀念起在美国细致到研究学生对某一个物理概念有多少种错误理解的那段时光。慢慢会发现,一线教师往往在内心排斥教育理论的指导、往往想当然地认为离教育研究很遥远,如何将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科普化、通俗化,需要有一部分教育研究者担负起这样一种责任。

  迫于生活,家教兼职、教师培训也是工作后奋斗的一部分。从小学三年级的奥数与作文辅导,到初二、初三物理的家教补习,从高一、高二物理家教到高三英语辅导,从华附初三奥数班物理代课到初二小小班新课,从教育硕士上课到骨干教师培训,为了生活,几乎上过了各种年龄段的课程。当然,辛劳的同时,也让自己对各阶段的教育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思考与实践的机会。慢慢悟出,无论是家教还是培训,想让学生、培训者有所收获,关键就一点,让他们自己思考而非替代思考,并且让他们清晰感知到自己思考后的那种成就感。一对一如此,大课如此,学生如此,培训的老师亦如此,只是促动他们思考的方式、比例有所不同罢了。

【刚做老师的工作体会】相关文章:

刚工作的心得体会01-30

做老师心得体会11-04

做老师的心得体会11-12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8-29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7-10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6-02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3-27

读《做最好的老师》的心得体会02-01

做老师心得体会15篇04-01

做最好老师的心得体会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