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观后感15篇[热]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灵奇旅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灵奇旅观后感1
哇哦,这献给成年人的动画,好棒。
hhh读书少,除了好棒竟然想不到别的词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22号吧——“生活中的`糟糕小事都在消磨我对世界的兴趣”。
但每次让我们感叹活着真好的不是人生目标和理想,是阳光、是披萨、是树叶、是风啊。
“平淡的一天,值得高呼万岁”。
最后电影有个小彩蛋,Terry跳出来说“movie is over,go home.”
所以,回家吧。
心灵奇旅观后感2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心灵奇旅》是皮克斯出的动画片,特别好看,推荐没看的伙伴都去看看。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soul,也就是灵魂,是一部探讨关于灵魂本质的电影。
灵魂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搞懂的问题。
我记得前一阵子也看了一部短片叫《轮回》,也是探讨灵魂的。
皮克斯的电影和《轮回》的观点都很有意思,如果你对灵性话题有研究,他们的观点都和现在灵性人士的观点非常相似。
以前我在看这些好莱坞制作的电影的时候,都会觉得:哇,他们的寓意好深刻啊,好高大上啊。
但是随着我对哲学接触越来越多,特别是接触了很多以前非常反感的灵性书籍和知识之后,现在看soul这种电影,有了种心领神会的感觉。
《狮子王》的主旨:尊重自然法则,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是古印度史诗《薄伽梵歌》很早就探讨过的。
上推特之后,发现灵性浪潮在西方是大行其道,包括台湾地区,也是非常盛行身心灵修行之类。所以可以看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也很活跃。
有人会问:那你会相信灵性&佛教的思想吗?
至少目前,我还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对灵性的观点抱持着一份好奇心。
最近我也有在每天冥想15分钟,以期获得内心上的某种更深的平静。
如果我们不把灵性或者佛学统统归类于封建迷信,而更多的是把它们的学说当作一种工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所用。就会发现这些知识可以抚慰人心,帮助我们获得一种身心上更深层次的平静。
上次在豆瓣《重塑组织》这本书讨论区,有人问国内有本书相关的实践吗,我推荐了一个公众号给他。然后他说:“看到上面有中医就放弃了。”
我说:“保持开放性,上面其实还有其他很不错的内容的。”
然后他回我:“开放跟反智是两码事。”
最后我说:“这个公众号是《重塑组织》译者创立的。”,他就没回我了。
中医现在这么不招人待见了吗?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有点愤怒的。因为我看到了我以前的模式。那个认为唯物主义天下第一,其他的都是邪教或者封建思想,听不进去任何不同的意见的自己。我对他的愤怒是因为我现在还会这样,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对各种各样自己不能接纳的人和事情升起无数评判。
这里我也不是要去让大家都去信什么中医,让大家抛弃唯物主义搞唯心主义什么的。只是觉得如果还像我以前那样把对错划分的那么的明白清晰,实在是断送了自己很多的可能性。
与我而言,我的观点目前很开放。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有用比有道理更重要。
我遇到几个很可爱的人儿,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一个是会经常打坐、冥想、静心的女性,她很有自己的力量,很有自己的主见,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走了很远的路,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重塑组织》的译者。她正在带领一群人做企业和组织转型的工作,我觉得她也做的非常棒。
还有一个算是佛教徒,听他说话就感觉很祥和,很舒适。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还有一个萨古鲁,他是彻彻底底的神秘学家——他喜欢这么称呼自己。或者世人喜欢叫他灵修人士。
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还上了他内在工程的课,也是受益匪浅。
虽然我强调了有用比有道理更重要,可是还有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还是对错——难道对错不重要吗?你就真的能相信这些宗教骗纸宣扬的这套唯心主义思想吗?简直太荒谬了!
我的想法是什么呢?
我更多的是一名观察者。作为观察者,我观察的不是对错,因为对错有时候我也分辨不清。我观察的是说话的人相不相信他们自己说的话。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发现有些骗子之所以能骗到别人,你说他厚颜无耻也好,你说他心理素质好也好,就是他们说谎时候那种信誓旦旦的样子,好像他们无比坚信自己说出来的话就像是真理一样。于是把很多人都骗了。
这种相信会给人力量,一种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管说话的人是不是骗子,如果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说话是很没有力量,很没有感染力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当一个好骗子,首先就要把自己的心给骗了。
就像老罗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总吹牛时说的:至少在说话的时候,我是真心相信我能够实现目标的。
就像很多渣男说的:至少在表白的那一刻,我是爱你的。
如果做不到对当下的投入,许下海誓山盟又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我从这里学到了很多呢?因为我发现,我没有当骗子的天赋,我是一个没办法欺骗自己内心的人。
当年我因为自己得了ADHD,所以建了两个ADHD的群,还兴致勃勃的写ADHD文章,建立ADHD社区,在ADHD界弄得小有影响力,卖药的买药的或者是求助的都纷纷找上门来。当时ADHD在国内还是很小众的群体。
按照下一步我建立公众号搞ADHD科普,或者利用手头的资源搞ADHD付费交流社群应该能赚不少钱吧?
可是我探索发现,ADHD科普不是我想要的,解决ADHD问题的根本也不是弄清楚全国有多少家ADHD医院,ADHD药物目前研制情况是怎么样了。每个人都是个完整的人,我们应该强调人的共性,而不是又人为的制造分离,给自己贴上很多标签标榜自己的.特殊性和自己是小众群体。
如果这个不是我想要的,我就没办法骗自己的心,让自己再做这件事情,于是我把我两个千人ADHD群都转让给别人了。
还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读书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爱读书,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吧。于是我兴冲冲的建群,搞读书活动,弄读书相关的打卡,写书评,建立付费社群。
也不是整的太好,但是也有一百多个付费用户,打卡程序里有一万个用户,如果能接着弄下去,也可以整出点东西吧。
可是我整着整着就突然开始怀疑人生:带领大家读书,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这是我想要的吗?是我想一直干下去干一辈子的事情吗?
就像萨古鲁说的:读书并不能真正转化一个人,于是我又荒废了。不是这个东西不好,而是他不是我想要的最终答案。
我的人生就是如此,因为的思维太强了,我总是走着走着就发现这个那个不是终极的答案,于是就立刻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我受不了自己欺骗自己,说着自己不想说的话,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如果做一件事情成了工作,而非我相信它真的是终极之道,我会很痛苦。
就像《心灵奇旅》的导演在采访中说:虽然我做并热爱动画事业,但有时候我也会怀疑,做动画真的是我一生的使命吗?于是我拍出了这部动画片,它也是我曾经内心真实发生过的探索历程。
所以我有时候很羡慕那些从事并热爱自己职业的人,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做这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不曾有过任何的怀疑
这种简单的相信真的很让人羡慕,有时候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找到那个自己能相信一生的事业。
所以,回到“正确到底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上。也许简单的相信比想要寻找到所谓正确的终极之道更重要,每一个简单相信并把生命投入其中的匠人,我都会对他生出由衷的敬佩。
所以以后我要加大输出的频率,争取在还相信这样干有用之前,多去写一些东西。
当然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想的太多干的太少,体验不够多,感受不够深,所以还要多一些行动,去触摸到更多真实的生命体验。
让自己也有机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自己的相信当中。
心灵奇旅观后感3
打20xx年12月29日起,心心念念着要看《心灵奇旅》。一是慰相思,共月的意思;二是我略知他的审美取向,也愿意给这样的迪士尼风格的片子熏陶一番。
在校时当然是没条件看的,况且忙着应付期末考;回来以后,人又全懒下来,不肯动。排片实在少,一个星期也就周六有这两场。三番两次反悔,不去又遗憾,去又懒,直至今日五点多才定下去看六点半的场,饭也没来得及吃。
人也真少,前面两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后面是我们,场子空空,小孩也乖,很舒服。
观影体验佳。
片子是好片子。不过治不了我的无聊。
我看电影,不好在什么都没太大热情,故事片略好一点,因为有意思;好在不挑,什么也都能看,只要不是悬疑恐怖纯刺激向的,连《伊斯梅尔的幽魂》都能坚持看完。
朋友说前座两个女人哭了好一会儿。网上搜一搜呢,大家也都长吁短叹。不知我的巍然不动是阅历贫乏还是性格使然,也许都有一点。不是完全不为所动,只是很平静,无甚波澜。
况且本身也不是非要煽情的影片。电影的'调性很舒服。它会以很自然很温柔的姿态把人牵引进去,不强不猛,也不是硬要与现实建立连接点。看完电影人会陷入一种很温情的状态,仿佛真的很热爱生活——没有讽刺的意思,只是那是一种理想化的梦幻情绪,脱离现实而很纯净。
散场后等彩蛋。这个彩蛋,让人很难不说一句:就这?
就这呗。被戏耍也挺好不是。也算是一种默契。
看电影时也一直在想念他。看到动画做得好,就想到他爱看动画片,是否和学美术有些关系?看到一些点睛之处,即使没有触动到我,也会想,他会如何感慨呢?想到他会坐在什么样的影院,以怎样的装束、怎样的状态,在黑暗里度过这一小时四十分钟?
这成相思病了。痴。
心灵奇旅观后感4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的人会活得很漂亮,一生无憾;有的人的人生,到最后充满了遗憾,只剩下叹息。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吗?我也常问自身这个问题,特别是在我有抑郁情绪的时候。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目标不同,对待梦想的态度也不同,所收获的回报也不同。
《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以“灵魂”为载体,展现给我们:人生活的意义和追求是什么。也许,即将圆梦的大喜是一次思考人生的先兆;或更不现实的,就像电影里的,实现灵魂互换,也可能会是一次对生活、对人生的一次重新认识。从乔·加德纳的角度说,是一为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一位痴于爵士乐的人,一个不甘于现状、想要走上更广阔的.舞台的人,到最后,和自身欣赏的音乐家合奏,演出很成功,他圆梦了;但他却迷茫了,好像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换个目标,说说22号灵魂。22本对“地球上的生活”丝毫不稀罕,不论是曾在地球上多伟大的人教授她知识,帮助她获得通行证,她都不愿意听,她的不听话,以至于她刚出场我把她当作一个极其调皮的小男孩;当22误打误撞来到地球上,进入乔的身体,好好感受了一下地球上的生活,在他人眼里,22在地球上的举动就像笑话,可在这个过程中,22觉得,地球好想也没那令人讨厌。
回到一开始说的,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可能会有很多人说:奋力追梦,实现人生价值。这句话,很空,但也很有道理。怎么去追梦?怎么实现人生价值?珍惜当下,踏实生活,有追梦的实际行动,坚持不懈。或许很多人都会像乔一样,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实现了我的梦想,之后就陷入了一个迷茫的阶段,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时候,就静下心来,跟随自身的内心,问问自身到底想要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想做些什么。当你哪天觉得,我现在很快乐,很充实,不迷茫,没有遗憾,也许,你就赢了:赢了还在迷茫的他人,也赢了自身。
也许世界很坏,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坏,生活也就不会对你太坏。
愿每个人都觉得:人生好美好。
心灵奇旅观后感5
火花,本意是只火焰燃烧时迸发的火星。火焰就是我们生活的大道,火花就是我们生活的乐趣。而所谓的生命的火花,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热情,是我们“想”的冲动,我们需要以远方为目标,以热情的火花为动力,砥砺前行。
影片中,黑人大叔加德纳是一位中学音乐教师,他一直想要一场音乐表演。一天他得到这一机会,由于兴奋过度,失足摔入坑中,濒临死亡。加德纳的灵魂来到了天堂,他想要复活参加演出,正好他与厌恶人间不愿投胎的“22号”灵魂相遇。于是二人合作来到地球,经历了种种,最后发现人生真谛。最终,22号投胎了,加德纳也复活了。
人的一生追求,或者说火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人生的.意义不是为了某个目标,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实现人生的意义。影片中有一个鱼的故事:小鱼说“我想去大海。”大鱼说:“我们就在海里呀!”小鱼:“海?什么海?这里是水呀!”小鱼一直在追求大海,殊不知自己就在海里。你一生追求某个目标,拼尽全力实现后却发现与以往一般无二。
我们常常会爱好于做一件事故,那我们会认为它是有意义的。但当我们因生活所迫,放弃这个爱好,改做其它行业,那我们真的不快乐了吗?生命真的毫无意义吗?其实不是,反而我们更容易体会人生中的快乐。有句话这样说:“当爱好变成职业时,你也就厌恶它了。”如果你真的以爱好谋生,那你敢说自己快乐吗?敢说这是生命的火花吗?
在生活中,我们又何曾没做过“迷失的灵魂”?没有方向,浑浑噩噩,不懂珍惜当下,没有发现生命中的火花,但这部影片就拯救了“迷失的灵魂”。
火花不是人生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被点燃。
心灵奇旅观后感6
这是一部情节精彩、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画面美轮美奂、百看不厌的关于宇宙人生真相、关于生命终极目标和意义的灵性电影,超级完美,信息量超大,所以仅隔一天,我又看了一遍。
一、在恩师的指导下,知道了电影中忘我的境界,是禅定中的无我境界。电影中乔伊出事之前,当他专注于弹奏钢琴时,他到了忘我的境界。此时电影中的画面没有了现场中的人物、场地,画面中,只有乔伊和钢琴,背景是一片蓝色,蓝色的背景上有星星点点的粉红色的不规则的小点。电影用画面的形式表达出了乔伊的禅定状态,只有他和钢琴,蓝色背景代表寂静,粉色小点代表喜悦和轻安,此时他的世界里再没有其他。
在他开悟后,又一次弹奏钢琴达到忘我境界时,电影中是同样的画面,不同的是粉红色的小点面积明显的大了许多。我想电影表达的意思是他开悟后的禅定比开悟前的禅定,喜悦多出很多。
二、“一切殿堂,这里没有时间”,乔伊说:“我来过这儿,今天弹钢琴的时候。”我想这也许是乔伊在弹钢琴的时候有了短暂的开悟,既无我、无时间,但了了分明。
三、“生知来处”即“心灵学院”,是生死之间,性格是在这儿形成的,来地球之前先有完整的人格。来地球之前就有了人格、性格、各种特色。我想这里表达的是,根据业的相续,也可以说DN A,灵魂回来换了一个肉体,但他的性格是前世带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对夫妇生好几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原因。
四、身体是有记忆的。乔伊和猫交换了灵魂之后,“乔伊”不会走路了,“猫”会按电梯,这个本能,就是他们原有的身体的记忆。由于身体有记忆,很快,“乔伊”也喜欢上了音乐。
五、“可怜的迷失的小灵魂”,可怜是因为放不下执念,心灵与意识没有链接。
六、“当忘我之境变成执念时,与迷失的灵魂没什么区别”。即不可执念禅定境界,禅定不是终极目标,当执念禅定的`时候,又变成了另一种执着,也是迷失的灵魂。
七、根据宿命,乔伊是应该死的,死亡数字是不会错的。这里就是因果律丝毫不差。但是乔伊不想死,他帮助“22”拿到地球通行证,宇宙给了他一份特殊的礼物——地球通行证,他活了。他发了菩提心,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就是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了凡就是通过修行,改变了他的寿命和福报。
八、“22”从地球走了一趟,变成了迷失的灵魂,开始追求目标,漫无目的。这里很有深意,我们娑婆世界的芸芸众生,几乎都是这样。“火花”不是什么人生目标,“谈什么热情、追求、业绩,累不累呀。”醒世之语啊。
九、小鱼和老鱼,老鱼说:“这就是大海。”小鱼说:“这只是水,我想找到大海。”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显现,有什么样的身份、格局、用什么样的眼,就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如同一滴水,在不同众生的眼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在恶鬼的眼里,它是脓血;在鱼的眼里,它是世界;在人的眼里,它是饮用之水;在佛的眼里,它是佛。
十、三个小伙子和我们一起从电影院出来,其中一个说:“嗯,这个电影挺人性化的。”非常感恩师父教我们用修行的眼光去看电影,非常感恩我自己有这么大的福报能学习佛法,能跟着师父,否则说那句话的也许就是我。
心灵奇旅观后感7
20xx年这部心灵大片真的是皮克斯动画给大家送的一份新年厚礼,因为这样一部电影,人们越来越往自己的内心去观察: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是为何而来?每一天我们是否真正活出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每一天,我们是否有认真对待生命本身。
这部电影从一开头我就受到了触动,那个在体制内的音乐老师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真正的爵士梦想,被迫屈从于社会的压力,去做了一份安稳的中学音乐老师工作。他那一份对生命的渴望和激情,被一次能在爵士酒吧全然投入心流的演奏机会而被彻底激活。就在他活在自己人生当中最高光的时刻时,生命突然戛然而止。对生命的.执着,让他不断想返回地球重活一遍。
看到这里时,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因为这多么像日常的我们。当我们每天做着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时,心也没有完全投入生命,我们不断想象生活在他处,高光在他时,生活已经不在此时此刻。
此时电影里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登场,对生命完全没有任何渴望的22号灵魂,在心灵学院里他找不到自己的生命火花,不愿意来到地球体验生命,迷茫而且缺乏方向的他,无论他人用尽各种能激发活力和火花的方法,他都不为所动。
电影安排两个人物交错在互相帮助的剧情里,一个迷茫、一个执着,一个渴望、一个冷漠,却在体验生命本源当中找到了最佳的答案,来到地球活一回。
在活一回的生命机遇来到时,两个人物都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曾经的执着的爵士乐手发现生命根本就不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生命的本身就已经是奇迹的本身,活在当下就是生命全部的意义。另外一个迷茫的22号灵魂终于点燃了生命火花,就是紧紧拥抱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美好。
这个电影让我想到两个点:第1个,牢记你为何而来?很多人都以为人生的全部意义是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目标,为了达成某个职业梦想,为了赚到多少钱,为了赢得美好的伴侣,从表面上看,这也是确实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成功背后最有价值的其实是生命本身。
当你活着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体验这所有一切,创造一切的入场券和机会,所以好好的活活在生命的价值当中,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全然的光彩,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刻都拥有全然的创造力。
另外一个点就是生命不要活在别人给你设定的限制中,当22号灵魂发现自己终于找到生命火花时,却受制于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他执着于他人负面的评价,被负面记忆紧紧困住,沦落为没有激情的灵魂。
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都不是你的生命本身,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最为真切的,请你真真切切感受生命本身吧。拥抱生命时,别人说什么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你才是自己生命的最终负责者。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生命为何而来,活着就是为了体验生命的美好,给这个世界去献礼,去启发他人觉得生命美好的那个火花,活在自己全然的创造力心流里,这就已经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将今天看电影之后所获得的拥抱生命本身的创造力与激情、感动,回向给自己的目标和身边的亲朋好友。
心灵奇旅观后感8
五一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心灵奇旅》。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狂迷恋爵士乐的中学音乐老师和一个不愿成为人的灵魂携手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在跳动的音符和流动的都市图景中,导演一层层地揭开了生活的本真面目。这部电影展现出的一系列细小却打动人心的场景,唤醒了人们对平凡生活最真挚、最浓烈的热爱之情。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然而,在追逐宏大目标和遥远梦想的同时,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忽略掉当下细微的美好,乃至失落平凡生活的意义。我们向着一个抽象的.梦想和目标奔赴而去,像一个赶路的旅客,在追寻的路上风尘仆仆,风餐露宿。一心只有前面的远方,却没有看到路旁那一朵明黄色的小花,没有嗅到林间清新的泥土气味,没有感受到清晨凉凉的薄雾。但其实,这些当下的生活,这些身边的美好,与遥远的梦想和目标同样重要。
而心灵的奇异旅程,让人们找回了真实的自我,找回了生活的意义,找回了理想的本源。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用力地活着,仿佛在有限生命里要去完成一系列的使命。但其实,很多时候,生活本生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心灵奇旅》这部动画电影带领我重温了那些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美好,带领我思考遥远梦想和当下美好的关系,也让我们思考了“生命的意义”这一永恒的人生命题。正如《心灵奇旅》的导演彼特·道格特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希望我们追随爵士音乐人的生活态度,无论自己身处何方,拥有何物,我们都能将其制作成美好的东西。”
美好,无处不在,而我们只要能始终怀抱着对生活的热情,怀抱着一颗体悟众生的心,就可以点亮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火,让自己活得快乐,活得满足。
心灵奇旅观后感9
这部电影一开始,我以为会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关于追逐梦想和人生目标的故事,但它却并没有那么地催人奋进,也没有太热血沸腾的情节,恰恰是话锋(画风)一转,转到了一个生之彼岸和生之来处的概念世界,然后又在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跳转过程中告诉你,生活要有目标,但是我们不是为了目标而生活。它在讲一个已经被重复过很多的道理,但是用这样的故事叙述方式铺陈出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每天想着to do list,每天焦虑论文没写完,总是要加班的打工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还是会被惊艳,被感动,像是做了一场心灵的马杀鸡。
所以,还是想要简单地谈谈看这部电影后的一些杂想。
1. 关于译名:soul的翻译一般是灵魂,但是也常被译为心灵。中国传统语境好像比较多用“心”的概念,对应过去是mind或者heart,在哲学意义上讲心灵更多是mind的意思(不过这已经受到了西方认识论哲学影响);西方哲学传统从柏拉图以降是灵魂、精神(soul、spirit),然后就是讲思维、理智(mind)。所以翻译成心灵奇旅难免有些中国特色。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是发生在脑海里的,还是发生在心里的呢?
2. 这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但是又和死亡相关;同样是皮克斯前几年大火的电影coco,则是讲死亡的故事,但是又和生者相关。死者可以生,生者可以死。当我们保有对死者的记忆,那么他们就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当活着的人失却了生活的spark(火花),又或者被执念困住,他们的灵魂脱离生活,其实与死者无异。
3. 电影的叙述和画面配合很有意思。当主角乔伊死后进入了生之彼岸的世界,灵魂在无尽的黑暗中就像一颗尘埃;有限的人就像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就像是无数的数据库里面一份简单的数据。当电影呈现出那种无限的宏大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大概是未知苍茫面前,渺小的个体总会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这是电影在宏观叙述中突出的个体的有限性。
4. 但是当画面回到乔伊的生活世界,当乔伊和22以一个独立的人的形象存在而不是只是一个概念的灵魂的时候,每一个生活世界中接触的人,理发师、吹长号的女孩、母亲,还有一切一切可感知的具体事物,就发现即使是每一个有限的、渺小的人,也拥有着无限的人生。正是生活敞开着各种无限的可能性,那种让心脏为之跳动的每一份触动,都让我们能够忽略那种个体的微不足道和无力感,而感到人生无限的意义。这是在微观叙述中突出的个体的无限性。
5. 在意义中追逐意义本身是悖论。就像影片中那段对话,生活在海里却要寻找海洋的鱼,以为周围的那只是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如叔本华所说,人生好像总是在无法满足的欲望中痛苦,但实际上我们总在寻找的东西,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们已经拥有。火花不是生活的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的那一刻,就点亮了生活的火花。
6. 忘我之境:忘我之境是在灵魂和肉体中间的状态,身体还在生活世界,但灵魂脱离了身体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在这个时候,灵魂脱离开一切现实的束缚,思维进入一种无对象化的沉浸状态。就像不断转动招牌的“月之风”(艺术),进行萨满仪式的神婆(宗教),就如乔伊在弹琴的时候的'忘我,艺术使他摆脱一切为对象化意志服务的奴役而转入了纯粹的认识,从意志的驱使中解放,这是一种快乐的自由状态,甚至忘了自己,如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打破了目的性局限的真正逍遥,这时候忘我之境使人快乐。
7. 被异化的人生:但是电影还告诉我们“迷失和忘我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忘我是快乐的,但当这种快乐成了一种执念,脱离了生活,人就成了迷失的灵魂。” 迷失和忘我的边界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识别。无尽的欲望和得不到的满足,会容易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太过于执着于一些东西,人反而因为被奴役而远离生活。在被异化的人生中,人成为了手段、工具而不是目的。本来劳动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现在劳动变成了生活的全部。被困在数据里的金融人,被困在系统里的人,是系统殖民了人的生活世界。那是真正的意义丧失。
8.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nes without purpose):看完电影第一时间冒出的是这个概念。康德区分了“目的”和“合目的性”。虽然有一个目标就是有一个目的,一个目标,一个兴趣,但是“目的性”本身并不需要有同样的内涵。康德认为,目的性“因此可以没有目的地存在,只要我们不把这种形式的原因放在意志中,而仍然可以通过从意志中得到对这种形式的可能性的解释,从而使我们能够想象得到。”这本来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但是用来讲这部电影的主旨,好像也恰好符合。生活本身的一点一滴,又何尝不可以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呢?感受生活的真实不也是合目的的吗?“spark isn’t the purpose, live every minute.’
9. 感受生活本身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已经被说过无数次。余华的《活着》就告诉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不过余华的叙述太沉重,太苍凉。这部电影在讲道理,但是它的姿态不高,也没有让人觉得沉重,却让人在一次轻松的心灵旅途中和主人公一起领会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活在当下每一分钟,享受当下。一份美味的午餐,路过的一缕微风,冬日的一抹暖阳,飘落的一片树叶,就已经在赋予生活意义,谁说火花一定是目标呢?
在充斥着加班996,系统围城,内卷不断的时代,这样一部电影在试图唤回人们生活的一点初心;在这样平庸甚至是昏暗的生活中,或许你也能够发现一点点的微光。
而学了哲学以后,难免会陷入意义的无限追问中,生活是不是一定要依靠目的去推动呢?我们一切行动是否要追寻确切的意义呢?电影回答的,也是我曾经不解的。哲学家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创造意义,于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生活的意义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意义的过程。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属于这个世界,同时,世界就属于我们。
心灵奇旅观后感10
元旦假期许多电影陆续上映,安耐不住跑去电影院看了新上不久的《心灵奇旅》,一方面是因为皮克斯出品,总觉得品质信得过,二来9。0的评分也着实让人心动。
这是一部动画电影,画面依旧是浓浓的迪士尼风格,动画质量一如既往地有保证。故事内容是说了一直怀有爵士乐演奏梦想的乔伊·高纳,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在终于获得参与梦想爵士乐队演奏的机会时,不幸遇到意外离世,在灵魂超度的过程中他拼命寻找机会重生,并结识了徘徊千年没有获得诞生机会的小灵魂“22”,展开的一系列暖心的故事。个人看来故事分了两条主旨线,一条是高纳:人生目标清晰,即便生活和周遭的人都不断打击他,都没有让他放弃追逐梦想的脚步,最终得以梦想成真。另一条是小灵魂“22”,他徘徊千年,因为无法找到自己的“火花”而无法获得通往地球通行证,从而无法获得诞生的机会。他对每一任导师倾以毒舌,嘴上说着不稀罕诞生,其实内心无比期待找到自己的“火花”。
影片里还有许多配角也非常饱满,比如矜矜业业但是也会犯错,完成任务还会可爱的要奖杯的灵魂管理员;说着要退出乐团,但其实沉迷小号演奏的学生;为了家人放弃自己兽医理想的理发师;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影片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灵魂是压不垮的,压垮你的是生活啊”。但纵然生活很难,我们都只能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火花”而生,可能不是什么惊天伟业的抱负,或许就是因为沉迷于走路的律动,沉醉于湛蓝的天空,贪恋一片灵活的落叶,但是又有什么关系,活出自己的本心,就无愧于世间这一遭了。
《心灵奇旅》观后感是的。这是一个看影评不到一分钟就想要立刻去看的电影了。请了一天的假,挑选了人不多的时段去看了电影。这电影立意新,讲故事的能力强,有逻辑,又能自然而然触动你。最开始,你会和G一样渴望生还,因为你可算在中年的时候找到自己的“火花”;然后,生还后的G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火花”,找到他认为的人生意义,你会认为这是结束;然而故事继续发展,最后,导演告诉你,人生是生活,是你看着平庸但是有意义的生活。
G成为22的导师后,看到自己的人生。自己过往的生活一幕幕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很失落,他的人生里没有“火花”,他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何尝不是担心自己回首一生,也是这样的感受呢?想起一句话,“英雄,都是在故事发生后别人追加的”。同理,我们羡慕敬仰人物的有意义人生也是其他人赋予的。也许人生意义,是平平无奇的生活。当G回到自己身体回到地球,顺利地参加了音乐晚会。在音乐晚会上,他在心流中,音乐行云流水,听众听得也着迷。这一晚和他想象的一样,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音乐晚会结束后,他问同事,明天是什么安排。他同事回答他说:和今天一样。G看着有些失落。这仿佛不是他要的。他以为这个让他觉得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会让他感觉不一样。同事告诉G:小鱼告诉大鱼,他想要找到那个叫大海的东西。大鱼告诉小鱼,“你就在大海里”。小鱼说,这只是水,我想找的是大海。这便是答案了,你要寻找的人生意义就在生活。后来G知道了生活,生活就是当你在林荫路上骑行,阳光从叶间漏下来,洒在你的脸庞的美好;生活就是你和你父亲一起做喜欢的事情。生活就是时光这样度过,岁月这样流逝,你在其中,你能感受到,你能看到这个美好,你能热泪盈眶,你能感谢生活在这里。你愿意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这样“平庸”地生活着。
愿我们能够不执著的找到心流,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心灵奇旅观后感11
假期,我看了电影《心灵奇旅》。这部电影,让我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过好每一天也有一些新的感悟。
影片中的主人公乔伊,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钢琴演奏家,可是一向郁郁不得志。在一个毕业学生的极力推荐下,他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爵士乐传奇人物多萝西合作表演。当他正要为表演换一身行头,向朋友宣告他的梦想就要实现时,不料意外发生了,他一脚踩空,掉进了下水道,丢了自我的性命。
经过一番波折,乔伊得以获得重生的机会,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在演出中表现得很完美,演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然而,他发现自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兴奋。多萝西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你以为自我是只求一片活水的鱼,但实际上你身处整个海洋之中。”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乔伊”,他们为了追寻自我所谓的`目标,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点滴完美,花费巨大精力实现自我的梦想后,却发现自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欢乐。
必须要拥有远大抱负的人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其实,我们都是凡人,都不完美,正是这种不完美,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个独特的“这一个”。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每克服一个困难,每解决一个问题,其实都是值得庆祝和开心的事情,为什么要把目标定得那么高、那么远呢?
在心灵学院,灵魂们都要被赋予原生的性格,还要拿到“火花”才有资格去地球。火花,其实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平凡生活中能让你感受到欢乐的东西。这些不必须是伟大的成就,也可能只是美味的食物或地铁里的美妙乐曲。在经历这些后,乔伊领悟到,火花并不是一个灵魂的目的,而是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
每个人都能够在影片中找到自我的一点影子,或匆匆忙忙,或陷入低谷,或每日都做着重复的事情,感到枯燥乏味,又或者享受生活,进取阳光。
看完影片,我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它让我明白平凡生活也是一种伟大,同时也要理解自我的平凡。我们能够有目标,但不要执迷于此,不要为了目标而活。活在当下,又未尝不可呢。享受平凡每一天,也是幸福,“心美,一切皆美”。
我会珍惜、享受当下的每一天,认真、欢乐地生活,追梦,成长。
心灵奇旅观后感12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这部电影,起初以为是讲人格,“只有人格完整的灵魂才能通往地球”,紧接着以为讲激情,“找到了自己的火花才能拿到通行证”,后面越来越发现,这部剧的内容与格局,远超过人格与激情。
乔伊因为母亲的否定等种种原因,过着自认平庸的生活,他和周围人一致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生活失败,以至于发现自己死了的时候大喊:我还没真正活过!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的激情所在,却一直没过上梦想中以激情为生的生活。他拼尽全力不择手段,终于起死回生参加了能证明自己价值和意义的演奏会,这是他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可是演奏会结束,他非常失落的发现,生活没变,自己也没变,实现了梦想“也就这样”。这时聘用他的明星演奏家说了一句话——一条鱼问年长的鱼,如何通往大海,对方说,你就在海里,他说不,我在水里。
这时男一突然发现,原来生活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实现梦想,而是真实的活着,真实的感受并享受平凡并且意义非凡的那些时刻——和父亲一起听音乐,吃一口甜点,在学校教课,看一看蓝天和落叶,体会风吹在身上的感觉……这也应了他在灵魂学院听到的那一句:“傻瓜,生命的目标不是找到火花”,我想下一句应该是,“生命在于真实的活着,是感受、珍惜、享受那些普通的时刻。”
乔伊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自认平庸失败,认为实现了梦想就能扭转这一切,殊不知实现梦想后,依然空虚。对自己的否定和无意义感,剥夺了他感受生活的能力。
电影的男二号叫做22(也许是女二,灵魂没有性别),是第22号灵魂,在学院呆了上千年,拒绝投胎,任何学者教授都无法搞定他,也不能帮他找到火花,他是让所有人头疼的捣蛋鬼。他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恐惧投胎后的空虚感。但当他阴差阳错到了乔伊的身体中,有了嗅觉、味觉、视觉听觉,他闻到了披萨,尝到了美食,听到了风声,看到了落叶,体会到了走路的感觉......他想也许自己的火花是走路和抬头看天空。他贪恋从未获得过的这些感觉,不停的吃东西,东张西望,像个孩子一样惊叹当下发生的一切。他开始想要活着,拒绝把身体还给乔伊。
乔伊急切的想赶回去参加梦寐以求的演出——在乔伊看来,那是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就差一点点,那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生活将翻天覆地。于是男一急切的告诉他:走路和看天空根本不是火花!你用了我的身体才感受到火花,你没有火花,那是我的!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你没有激情,没有梦想——你活着没有意义”。
22听完非常难过,成了游走的灵魂,他将自己听到过的所有否定内化到心里,认为自己糟糕失败,自己的存在豪无意义。令人头疼的讨厌鬼心里其实那么敏感和脆弱,他需要有人看到,需要被接纳和认可。
乔伊在夺回通行证,出色的完成了演奏会,听到鱼的故事,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后,追到22,对他说:这是你的火花,你是有意义的,对不起。乔伊把通行证还给他,同时也接受了要面对死亡。22接受了通行证,依然害怕去往地球,乔伊伸出手说,“我陪你。”“可是你到不了地球啊。”“没关系,我能陪多久就陪多久。”这也是咨询师常常对来访者表达的内容。
观后感写的有点长,虽然在表达自己的理解,但是也不自觉把电影情节梳理了一遍。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小点值得称赞,比如自卑闭塞的乔伊局限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少和别人聊音乐之外的内容,也从不关心别人的生活,而他的理发师就开放从容很多,虽然错过自己热爱的外科医生职业,拿起了理发刀,却依然感受的到这份职业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同样在拯救别人(的发型);
比如爱贬低乔伊的那个人,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掩盖自卑,被戳破后流露出来的是恐惧和脆弱;
比如追捕乔伊灵魂的管理员,害怕犯错又急于得到认可,肤浅的满足自恋;
比如那些粉色的温暖善良的光子们;
又比如,乔伊的原生家庭,和他母亲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
……………
电影最终是happy ending,乔伊在粉色光子的帮助下重生了,他要思考自己怎样开启新的人生。
我想,也许死过一次的他领悟到生的意义,从此过着精神富足的生活。又或许,这份领悟与收获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消磨,回到从前的状态。谁知道呢?毕竟生活永远日复一日,真实的活着,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是关于幸福的学问。
心灵奇旅观后感13
卡通片不只代表着为小孩子们消遣的工具,同时它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前几天,我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一部卡通电影——《心灵奇旅》。这部影片令我颇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了梦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的乔伊·高纳在机缘巧合了下,与厌世的灵魂22相遇。乔伊想要回到现实世界,而22想要寻找属于自身的“火花”。接着,他们一起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
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22会那样的讨厌去现实世界,她明明受到过很多能力非凡的人的指导。明明她在面对一系列人际交往文,处事方面的问题都表现得十分从容优秀。既然如此,为什么她一直无法点亮属于自身的“火花”呢?我心存疑虑。
就这样,灵魂22借助乔伊的身体在现实世界生活了一天。出乎意料的是,这啼笑皆非的一天却点燃了22的火花!不幸的是,问题接踵而至,乔伊迫切的想要回到现实世界,完成自身的梦想,但22却并不愿意再将自身的“地球通行证”给乔伊了。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乔伊对22的否定则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22的内心世界里,我看到之前那每一位能力杰出的老师在教导22后留给她的都是训斥,责怪。而乔伊的否定更是让他痛苦不已,彻底放弃了对地球生活的信心,担心自身是不是真的不够好,没办法做好一切事情。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难过不已,每一句责怪看似轻飘飘,但却成为压在22心上无法撼动的大山。
乔伊在接受了杰瑞的'指点后也明白了那所谓的火花并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当一个灵魂真正的想要活着等念头存在时,火花就会被点亮。为什么这份信念是拿到“地球通行证”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因为在人生中,我们为了自身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时,就是这份信念在支撑着我们。当我们在受到了很多的打击,生活一片灰暗的时候,仍然能坚强的面对生活,靠的就是这份信念。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谁也不知道,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乔伊来说,就是为了自身的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对22来说,就是带着一颗勇敢的心在地球上更好地生活下去。对我来说,不虚度光阴,对自身的每一天都充满信心,过好每一天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心灵奇旅观后感14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是哲学中常问的三个问题。许多哲学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却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然而,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令我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心灵奇旅”。故事的主人公,乔纳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个职业,因为他想当一名爵士乐手。这使得他和妈妈关系很差,因为妈妈一直想让他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可乔纳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演奏乐手。终于,他的机会来了,他被邀请为一个著名乐队的乐手。然而,他在兴奋中却掉进了井盖,进入了通往天堂的通道——“生之彼岸”。
通往生之彼岸的人都已经去世,乔纳也不例外。可他还惦记着那场演出,所以飞快地往回跑,试图回到人间。在他奔跑的过程中,他掉入了“生之来处”。“生之来处”是新的生命的来源之地。要想从“生之来处”到达地球,新的`生命需要领取自己的性格,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合成地球通行证。为了找到火花,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有一个导师。而落入“生之来处”的乔纳被误作为生命22号的导师。话说22号十分痛恨地球,因此不配合导师。已经有四百个导师帮助他寻找火花,却都失败了。可面对不想去地球的22号,却给了乔纳一个机会。于是,他们俩签了一个协议:乔纳将帮助22号合成地球通行证,然后22号把地球通行证给乔纳。这样乔纳能回到地球,而22号可以再也不用回到地球了。
可麻烦的是,22号并没有明显的火花,所以他和乔纳久久无法找到他的火花。于是,他们来到了忘我之境,去寻找一群拯救失去灵魂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乔纳顺利的回到了地球,可是22号也掉到了地球上。戏剧性的是,22号附体到乔纳身上,而乔纳的灵魂竟附体到了一只猫身上。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人,想举行灵魂切换仪式。可就在准备切换灵魂时,22号却因为依恋地球的生活而不愿再回到“生之来处”,他临阵逃跑了,原来22号在地球短短的几天,已经让他彻底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在追赶22号的路程中,他们俩又再次回到了“生之来处”。回到“生之来处”后,众人惊讶地发现22号竟然合成了地球通行证,虽然他依然没有找到火花。按照当初的协定,22号只能把通行证给了乔纳。乔纳回到地球后,完成了那场所谓的“伟大演出”,这是他期盼了二十多年的目标,但当他达成目标后,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很大的改变,此时他才意识到,原来生活的意义未必是去完成目标,生活本身就很有意义。于是,他通过钢琴回到了忘我之境,把地球通行证给了22号,希望22号能够好好体验地球的生活。
在故事中,22号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火花——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可他想去生活,他热爱生活,这也许比生命的意义更有价值。这也告诉了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千万不要与生活失去了连接,要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心灵奇旅观后感15
元旦假期终于有时间去电影院刷了一部高分电影《心灵奇旅》,很多次感动,而且回味无穷,感觉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部电影和《寻梦环游记》一样,都是有关人生哲理的,只是角度不同。《寻梦环游记》很励志,而《心灵奇旅》是一部治愈心灵的电影。
一、寻找生命的意义
每个灵魂小人胸前的“火花”被点亮,代表它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拿到了通往人间的地球通行证。看完电影,我脑海里不停闪现的画面,就是乔伊不顾一切要返回地球,而22号却从来不想来到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22号灵魂,几千年来都没有被救赎,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特别地丧,但就是在它误入乔伊的身体后,发现了生而为人的各种乐趣,可以享受食物的味道,学会走路,感受坐地铁的紧张等等,于是它质疑,人生一定要有目标,生命才算有意义吗?如果只是喜欢披萨,喜欢看天空,喜欢飘落的树叶,喜欢走路,算不算有意义呢?
电影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可以是像乔伊一样,为音乐而活,也可以就和22号一样,很平凡很普通的想生而为人,愿意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其实,在22号热爱生活的那一刻,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乔伊一直追寻人生的目标,可是当他真正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他却怅然若失,似乎幸福感还是没有来临,为什么?乔伊从22号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并不一定是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其实感受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点滴,就是人生的意义。人间值得,生而为人,就是最大的快乐。
二、拥有快乐的法宝
1、适当放慢脚步
当然,人生要有梦想,生活要有目标,更要为实现目标而执着努力,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在匆匆赶路,而忘记了停下脚步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2、活在当下,知足常乐
我们总是把幸福和快乐设定在未来和远方,经常设想,我要是现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就幸福了。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快乐也不需要前提。我们都是寻找大海的鱼,但是别忘了,大海就在脚下。感受体验当下的人生,感受生活的点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美好。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知足常乐。
3、把人生当做一种体验
电影中的乔伊之所以有消极的情绪,是因为我们人为地设定了功成名就是好的,一事无成是不好的。但是22号在误入乔伊身体之后,却完全没有顾忌,尽情去享受各种体验,比如吃美味的披萨时的欣喜,学走路摔倒时的疼痛,坐地铁时的紧张,听街头艺人的音乐时的豁然开朗,甚至喝别人剩下的饮料时的尴尬……不管人生遭遇什么,不去加以人为的判断好坏,只是当成人生的一种体验,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会接纳,那么遇到挫折也不容易感到沮丧。
4、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要太过功利,只关注结果,而要享受专注做事的过程,像乔伊和那个吹号的小姑娘一样,达到忘我境界,进入心流状态。
5、冥想是个好方法
电影中帮助乔伊回到地球的时候,就是做的冥想。而乔伊的灵魂进错了猫的身体,他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一切行为,也是一种冥想的过程。冥想帮助乔伊卸下灵魂的负担,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三、从“心”出发,向快乐而行
电影的名字起得真好。这趟“心灵奇旅”提示我们,当遭遇像乔伊那样突如其来的挫折时,或者面临像22号一样对人生没有任何兴趣,特别丧时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生命的“火花”是什么?如果暂时还没有,可以试着像22号那样,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并点亮它。
可以好好地回顾下开心的经历。回想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生活中所有美好的片段,就能重拾信心和勇气。
另外,不要忘记和亲人的沟通。及时的倾诉,真心的沟通,得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是继续往前走的最佳动力。
【心灵奇旅观后感】相关文章:
《心灵奇旅》观后感11-24
心灵奇旅观后感02-15
心灵奇旅观后感11-15
《心灵奇旅》观后感12-23
心灵奇旅电影观后感10-08
[精品]《心灵奇旅》观后感06-10
《心灵奇旅》观后感15篇11-28
《心灵奇旅》观后感(15篇)12-19
《心灵奇旅》观后感(集合15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