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经典常谈》读后感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常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常谈》读后感1
读《经典长谈》有三位著名的人,他们是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对我来说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春》、《背影》,其他两位我不是很熟悉。即便我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作品。读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才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还对一些著作上加了他的理解。我记得在《礼》中,朱先生提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这个地方朱自清先生就提到了他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么尚书的真假也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确定伏生的《尚书》为真,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从这里足以见朱自清先生的严谨缜密,一丝不苟。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作品,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地来认识这些著作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经典常谈》读后感2
近来“国学”之风弥漫,传统文化的思潮也不断在社会上涌动,因在图书馆工作,看书、报、刊到是非常的便利,而且馆藏不能说是本本优秀,至少垃圾书刊肯定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个把,也是采访馆员偶尔看花了眼不慎溜进来的,系统错误也是正常,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哈哈),所以看了不少国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过原典倒是没有看,都是看的注释本,或是现代学人对国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解析,看后一方面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思敏锐、智慧超群,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底蕴不够,全然没有阅读原典的勇气,后续如何深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恰巧在编辑“馆员推荐阅读书目”时发现了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立刻捧来一读,读后感用一句诗来形容煞是妥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我这样一个正处在传统文化典籍初学阶段的人来说,绝对起到了醍醐灌顶的指导作用。
先生在书中主要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经典的渊源、流变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文中也自然提及了很多古文化常识。如在第一篇《说文解字》中,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官定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短短7页内容,使读者对不但了解了这一经典的概貌,还掌握了很多文字学的常识,也大大的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了解中国书法的兴趣。在第二篇《周易》中提到其流变很有意思,文中讲:《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现在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主要是战国末期,在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的.影响下,儒家给《周易》的卦、爻辞做了种种新的解释。而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只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因此先生在文末做了结案陈词:“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类似的现象在第四篇《诗经》中也提到,即“诗言志”,因为孔子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所以后来的儒生也都遵着孔子的路子,还来更演变出来了以史证诗的思想,又为诗增加了教化的作用。其后各篇也多遵循这样的阐述逻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书中的十三篇文章总计仅用了114页的篇幅,但是对于每个经典的介绍却是详略有致、内涵丰富,而且语言风趣、平实。难怪钱伯城先生在本书的导读中提到,该书同时适合三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即:初学者、有一定文史知识基础的读者和已经学有所成的读者。而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此书大大缓解了我对研读国学经典的畏难情绪,而且对于现今乱麻般的诸多“经典解读”也具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先生此书的确是为广大初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读者揭开了“经典”的面纱,使大家能够看清经典真正的“样貌”,为大家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扫除了很多心理上、方法上的障碍。
《经典常谈》读后感3
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2020,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2020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2020》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通观整本书,朱自清先生不仅对于每一部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那么然是经典常谈,那么这也就说明我们不应该却忘记这些经典,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经典常谈》读后感4
“经典”二字,在儿时的我看来一直是枯燥难懂的代名词,但如今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这篇本《经典常谈》之后,我对“经典”有了不同的理解。
这是一本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一篇便是《说文解字》了。
这篇文章让我了解到了关于文字的许多知识。例如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以及秦时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形成隶书等。但最有意思地的还得是“六书”。
“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与假借。”这些用字与造字的条例无一不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本书是与历史融汇贯通的。比如“甲骨文”,也称“卜辞”,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看书之时,我忆起昔日去博物馆的经历。展览柜中那一片片的龟甲与兽骨,无一不镌刻着形态各异的甲骨文,那些文字生动且有趣,使人久久不能移开视线。
我想,《经典常谈》的意义也就正在这里。
一二年级时初识汉字,语文书词语表中的那些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既有趣,但也免不了有几分枯燥难懂。随着年龄逐渐的增长,父亲常教导我读《诗经》《论语》这些经典的著作。便也更加深刻地体会、感悟到中华统传统文化的神奇与有趣,更加深入、具体地领会到古人的伟大智慧。
可那些经典中的古文又岂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通述《经典常谈》,我便了解到了《说文解字》这本由东汉许慎著作的工具书。可以说,《经典常谈》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它使人们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很伟大的一本书。因为当今社会,不仅仅是中学生,许多中国人对“经典”的了解知之甚少。谈起中国传统的这些文化,属实是无法发表见解。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源自我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受,又想起朱自清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希望当今的人们能更多地去了解经典,传承纪典经典。
当然我也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去感受我们中国文化的经典的丰富内涵,就必定能将这源远流长的文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必定能将这永垂不朽的中华精神发扬下去!
《经典常谈》读后感5
趁着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所写的名著《经典常谈》。《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因为里面含了许多十分重要的知识,所以它也被立为了初中必读书目之一。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又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经典常谈》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五经的一些独到的理解。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主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里》,《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还有系统性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这本书可谓是满满的都是知识。
我想,撰写《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心中应该有一个宏伟的想法: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本书,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启发一般人对经典的无限兴趣,对经典的空前热爱,将他们都引到经典的大道路上,使年轻人们都了解经典传统文化。而我记忆最深的是《战国策》里,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这就是世态炎凉,多少悲从中来,在失意之时,所有的至亲都对你避而远之甚至是出言嘲讽,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要加倍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让曾经看不起你的他们,不得不对你低头不得不向你道歉。这个道理是我在读完整本书后一直记得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只是一本记录了经典内容的书,而是带领我们畅游经典之海的指南针。
《经典常谈》读后感6
《经典常谈 文艺十六讲》选取的是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经典古文丛书介绍和文艺杂谈的一些短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杂文集。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在社 会动荡时期,又写就了不少杂文,针砭时事。他不仅是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他也研究古典文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他最熟悉的作品还是散文,例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背影》《荷塘月色》片段,他的文字清丽隽永,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朴实自然,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止。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诗的语言》一篇中,他就提出“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是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这段话结开了我一直以为对诗的误解,总以为诗相比较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但朱自清认为诗与文并无明显的分界,“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同理,文学中的美亦无定论,不仅诗要美,文也要美,都因时代而定。他的散文就体现了诗词之美,既有韵律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和参与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不同于士大夫阶层的知识阶级。在《论雅俗共赏》中,追溯了雅俗共赏的渊源,以前的文学欣赏和创作主要是文人雅客的事情,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垮台打破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士”和“民”之间的流通多了起来,宋代印刷术的发达,士人和学校的增多,都促使文化的普及高于以前的朝代。语录、传奇的流传大概起于民间,使得古文和诗都逐渐走上雅俗共赏之路,传统文化的变迁贴近了普罗大众。到了近代,这种改变愈加明显,白话文的提倡,以前不上士大夫台面的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地位,欧化的新艺术等,都涌入了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仅要雅俗共赏,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学习了解文学的方法,在《论百读不厌》里略有涉及。他提出“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建议时至今日,仍极有价值。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有了速食快餐的倾向,微信、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瓦解了人们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耐心,各种平台的领读人带着大家分段分篇提纲要领般地阅读书籍,阅读与文学鉴赏成为一门交易,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其中的知识即可,不再求精求实,不再花费大段时间一点点自我领悟。个人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和不同阅读者的锤炼,需要花费时间沉静下来慢慢阅读,逐字领会。在序言里,朱自清还提到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近代白话文逐渐兴起后,对于古典文化的侧重就减少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读诗词,重温经典,但一般大众对于古典书籍的了解寥寥。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对于《说文解字》、《周易》、《四书》、《春秋》等古典作品进行了讲解,追本溯源他们的历史和经典意义,文章深入浅出,考据行文严谨,易于理解。无论是成人,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文章里的介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进行深入的阅读。正如他所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谈》读后感7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经典常谈》读后感8
如今,“国学”热席卷而来,传统文化思潮激荡不止。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读书、看报纸、期刊极为方便,馆藏虽非每本皆卓越,但垃圾书籍可谓寥若晨星。因此,我读了不少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书籍,但原文未触及,多数是注释版或现代学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经典的诠释。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敏锐的哲理思考和卓越的智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缺乏阅读原文的勇气,未来该如何深入尚无明确方向。偶然间,在编辑“馆员推荐书目”时,我发现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立即读了起来。这本书真是一股春风,让我的心灵如同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书中,先生主要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部经典的起源和演变。他在文中自然地提到了许多古代文化常识。例如,在《说文解字》的'第一篇中,他不仅解释了这部文字学的经典的内容、形式和功能,还详细介绍了其来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到秦始皇规定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他还介绍了许多文字学的基础知识,如造字和用字的原则、文字学的发展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短短七页内容就让读者深入了解了这部经典的大致情况,并掌握了大量文字学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研究中国书法的兴趣。在《周易》的第二篇中,讲述了其演变过程非常有趣。文章指出,《周易》原本只是一部实用的筮书,但在战国末期受到阴阳家和道家思想影响,儒家赋予了《周易》的卦爻辞新的解释。然而,这些新解释并不是准确和忠实地解释卦爻辞,而是借用卦爻辞来表达他们的哲学。因此,先生在结尾处总结:“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的,民众的《周易》才是原来的巫术面貌。” 类似的情况在《诗经》的第四篇中也有描述,即“诗言志”。由于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用诗歌来讨论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因此后来的儒家学者遵循孔子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出以史证诗的思想,为诗歌增添了教育的意义。其他篇章大多遵循这种论述逻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先生在这本书中的十三篇文章总共只有114页,但他对每一部经典的介绍都详尽细致、内涵丰富,且风格幽默、通俗易懂。因此,钱伯城先生在本书的导语中提到,这本书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无论是初学者、具有一定文学历史知识的读者还是已有所成就的读者。对我来说,这本书极大地减轻了我对研究国学经典的畏惧情绪,并提高了我区分各种“经典解读”的能力。先生的这本书确实为初学者揭开了“经典”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的真实面貌,为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道路上扫除了许多心理和方法上的障碍。
《经典常谈》读后感9
一本讲述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名书,一本带你品味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书,一本伟大而神奇的名书,在初二这一学期走进了我的学习生活,它便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儿时的我便就喜欢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去探索新知,去寻找奥秘,每一本书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现如今在我眼前就有这么一本神奇的书,会吸引着我在书海中求索、吸收、消化,萃取各书之精华,最终凝成了这本我正捧在手心里的《经典常谈》。
人犹如沧海一粟,但集天地之精华。《经典常谈》就犹如浩瀚书海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书海之中光彩夺目。
说起《经典常谈》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让我们去细细品味。走进《诗经》,我们仿佛走进了远古时期那繁华的都市,赏析着伴有美妙音乐而唱出的.那富有韵律的诗,总会令人心旷神怡,久久陶醉在其中。再品《史记》,朱自清并没有在谈《史记》中,拿那些千古流传的传记本说事,而是在《史记》的大身影下,刻画出了司马迁那虽弱小但顽强的身影,和他那不怕吃苦、面对酷刑,忍辱负重、奋勇向前的精神。让人不禁想窥一窥他笔下的《史记》那“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总会让人感到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如果说这本书是一部指南,那么他就是告诉你南边的方向,却又用一层薄雾罩上,让你情不自禁的想走进去看。《经典常谈》无疑是一本亲近人心的书,让你感受到仿佛在与一位知己好友交流,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经典常谈》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它不啰嗦也不说教,而是不经意间让你看到那个角落还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但里面却沉淀这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不妨让我们再细细品读。
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在读《经典常谈》的每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学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他单薄的身形摇曳在光里,那仿佛是巨人的背影……
《经典常谈》读后感10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翻开《经典常谈》,从导读、序言以及正文的十三个篇章,到最后文末的知识链接,我懵懵懂懂地跟着文学家朱自清的脚步,探究中华文学的演变发展。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朱自清先生说:“经典训练应该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本书就像是他在为我们做向导,一个深有研究、博古通今的好向导。
在这十三篇文字中,朱自清先生用简洁的笔墨来梳理起因与演变过程,又引述并解释了典籍中的经典。比如,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讲到秦国统一文字的历史,再讲到向实用与简易方向演变的书写方式。这里提到的各种汉字演变,不正是我所练习的书法字体吗?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书中关于“诗经”和“诗”的部分。“诗的`源头是歌谣”,没有文字的上古就有歌谣,有了文字以后,将歌谣被记录下来,便成了最初写的诗了。诗词带来了最初的文字之美、韵律之美和氛围之美,在无形中提高着人们的审美境界。比如,《诗经》有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诗词也随时代不断地发展演化,诗的领域和价值都在不断提高,书中写道“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是啊,流传至今的古今诗词咏物写景,而家国情怀是诗词抒情明志的至高境界。我喜欢楚辞《离骚》,喜欢晋代诗《兰亭集序》,喜欢唐诗《登高》,喜欢宋词《满江红》……每个朝代和时期的传世作品都是以家国情怀为重要题材,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传世经典。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学习浩繁艰深,也许现在的我还是一知半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藏书为我们保存了这些文化和历史,手指轻点屏幕就能查询许多经典古籍。我希望以《经典常谈》为一个新起点,去接触更多古书,以它为向导,航到经典的海洋里去。
《经典常谈》读后感11
最近我阅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对书中《诗经》第四颇感兴趣。
《诗经》是一部乐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大半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以叙述诗为多。“颂”多叙事诗与祀神歌,总计三百零五篇。读起来语言流畅还很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广大群众能接收的广度。
在朱自清先生写的书中,我了解到了《诗经》的修辞方法有“赋”,直接叙述;“比”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而后明白叙述。
《诗经》有文学和史料价值。比如,我读了“风”,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以及生产和生活的状况。它的语言表述方法虽然和我们现在诗歌的表述方法不同,但是,作为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是非常优美的,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经》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它们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劳动,非常地接地气,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朱熹曾经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平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困难重重,关键是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够,缺少现实生活的经历,只是一味地死读书,闭门造车想当然。正是这一经典的面貌,激发了我阅读《诗经》的兴趣,所以我希望能够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经典常谈》读后感12
《经典常谈》,看书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本书主要讲的是“经典”,也就是一部介绍、分析我国古代优秀传统书籍的书,作者朱自清先生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通过十三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必读的经典著作,剖析了字、诗、文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称之为一本很好的经典导读手册。
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认知,大都首先来自于他优美清新的散文,他本人也确实以文笔清隽沉郁、冼练秀丽而著名。读过《经典常谈》这本书,就会发现,朱自清先生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研究,所以才能深入浅出地写出这样通俗易懂的经典导读。
书中作者对经典名著中的很多思想也做了解释,其中提到的很多哲理在当代依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比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穷理、修己的标杆,可见,读“四书”有益有必要,读《经典常谈》后更觉如此。
再比如,书中介绍《史记》《汉书》两本经典的写作背景时,对两书的作者写作背后的故事也进行了一番讲述,是《经典常谈》中较长篇幅的一章,也是写得很有深度和趣味的一章。从司马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读书行路”的重要性,也懂得了立志发奋的坚韧。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的背后,都有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而史上留名,后人无数推尊拜读,便是对作者心血最大的致敬。
读过《经典常谈》,了解了诗歌的发展历程,再读那些经过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作品时,就会感受到厚重的精神力量,或愉悦、或优美、或悲壮、或凄切,也深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灿烂而无比赞叹!
跟随作者的梳理,我们了解了“文”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卜辞,到现代文,每一个时代都有其里程碑式的人物或作品。现如今我们也有感触,随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很多网络语言,虽然存在争议,但毕竟是存在的,也能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后也会有更多新奇的文体产生与演变,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经典常谈》,通俗易懂,见解精辟,曾是民国知识青年人手一册的进阶指南,如今读来,更是受益匪浅。好书值得多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书中提及的,如果一次两次读不透、读不懂,便反复去读,查阅资料,直至内化,便会为我们注入精神的营养,让成长更有力量。
《经典常谈》读后感13
千年的波折、千年的动荡、千年的风雨飘摇带走了太多太多。幸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传承至今。
朱自清先生,怀着对经典无限的崇敬,在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饱含爱国情感的语言写出了《经典常谈》。于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的画卷上又被添上了鲜明的一笔。“正是因为曾经几近失去,所以才要好好珍惜。”也许这就是他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本书共十三部分,包含经史子集。而最使我关注的,莫过于“礼”了。
“三礼的说法源自《礼记》。古人所谓“礼”,约等于我们所谓“法”。形象地说,读《礼记》就是在学习古代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等。
“三礼”也就是指礼的三个方面。
其一是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那时可没有现在的“联合国”来调解各国,便需要有制度来规范各君王的行为,当然也要让人民安定,于是最初的“礼”便诞生了。君王和人民被规定了各自行为的界限之后,便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操劳于平息战乱。人们这才开始重新重视宗教。所以产生了其二的宗教文化。各地区的.风俗不一,因此各地区有不同的“礼”。这些礼又各自为贴近本地人民作出了深化。因而其三的社会风俗也被写进了礼。
或许有人会疑惑:古代的“礼”对我们现代有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长时间的流传虽然让“礼”失去了其社会地位,但余存的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小到家人相聚大到国家外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礼”都有其具体规定。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礼节。
外国说哲学,我国说礼乐。“礼”代表的规章制度和“乐”代表的儒雅风趣构成了引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给予的,也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给予的。
拒绝经典是对中华文化的漠视;而全盘接收则又是对经典的盲从。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固然有糟粕存在,但是千百年来无数学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探究早已让它们成为了经典,我们又为什么要让传承的漫漫长路被斩断于此呢?
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被传统文化所影响,所以才要认真探究;正是因为曾经几近失去,所以才要好好珍惜。
朱自清先生与其笔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入我心……
《经典常谈》读后感14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说到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背影》。可我认为《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价值不低于《荷塘月色》《背影》。
朱自清先生在序里说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是很受用的。所有人都在求知的路上,而这本书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本书与其说是谈经典,不如说是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用浅明的语言在13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介绍的顺序也是由浅入深,所以把《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先理解字义,再去读晦涩难懂的文章。
在第一篇中,详细的介绍了字的由来,字创作发展的过程以及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个条例都举了相关的例子,读起来更加轻松。
第二篇介绍《周易》。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介绍《周易》的背景及创作,而是从“八卦”入手再引出《周易》。通过传说故事介绍了八卦图的由来。同时也补充第一篇介绍了甲骨文的创作及内容【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用刀刻在甲骨上】。之后开始正式介绍《周易》。讲了《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过程,《周易》的地位等。
第三篇开篇就介绍了《尚书》的地位【是中国最古的记言书】。后面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以及“尚”和“书”单独的解释。讲到了《尚书》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是“五经”中残缺最严重的。介绍这些同样用的是故事,生动有趣。最后讲到《尚书》的两个版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经典常谈》的随笔,虽然我才阅读了三章,但我已经充分感知到了《经典常谈》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经典常谈》读后感15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一本好书犹如一壶上等佳酿,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这个假期我被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散发出的芬芳所吸引,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回味无穷。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心中颇为不屑:国学固然精彩,但它的晦涩难懂使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我读这本书意义何在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扉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自清先生竟然把国学写活了,他的语言平实自然,浅明而切实,我情不自禁地一章一章地翻看下去。其中最触动我的当属《辞赋第十一》。
《辞赋第十一》讲的是屈原与《离骚》。一句“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铭记的一个人。”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空。屈原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啊,是一个浮游世外、清白不污的节士啊。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让我体会到了屈原对于楚怀王变心的埋怨。“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及信馋而怒。”体现了屈原的.憋屈与无奈……也许屈原没有错,也许楚怀王也没有错,他们只是遵循自己的本心罢了。
屈原也许感慨过自己生不逢时,若是生在中国强势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在,他也许会欣慰吧。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实力弱小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军事实力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仅仅用了70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的道路。
也许屈原在楚怀王听信谗言时候十分无奈吧,但当今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也不是谁的一言堂了。
可是……可是时光永远的留住了屈原,《离骚》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后盛放的烟花。
恍惚了一下,却是释怀了。屈原的爱国情浓厚之深令我汗颜,也令我敬佩。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屈原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读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我仿佛同古人来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
【《经典常谈》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常谈》读后感06-11
经典常谈读后感悟01-08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01-08
经典常谈读后感09-26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华)10-08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后感12-17
(推荐)经典常谈的读后感06-10
经典常谈读后感范文09-13
经典常谈读后感初中09-13
经典常谈心得体会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