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哲学理论论文>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时间:2023-02-20 08:27:49 哲学理论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论文关键词:仁爱 忠恕 修已 仁义礼智 居敬 穷理 省察
  
  论文摘要:儒家德性论的核心是建构了一个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德目系统因为这个系统德目繁多。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古往令来被人们视为生活的行为准则、修养的理想目标。仁、义、礼、智、信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德目。且以“仁”为核心。儒家德性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己及人、修身养性、经邦济世”三个层面。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在西方传统里,它分为勇敢、慷慨、谦逊、节制、大方、大度、温和、公正等条目;在中国传统里,它则分为恭、宽、信、敏、惠、忠、孝、礼、智、义等条目。
  
  一、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爱、忠恕、修己
  
  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是人性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闭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天人合德”.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质属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因而。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道德纲常。是天经地义的。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为最根本的法则的。第三。人类社会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体现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维持社会最和谐、最稳定的秩序。总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之中。又全面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德性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德性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了德性的总括——“仁”
  
  “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对“仁”的用法极其灵活。每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仁”做出解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仁”的根本含义即“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是以对人的真诚之爱为基础。爱人的基础是真诚的情感的培养。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用。“刚、毅、木、讷近仁”.“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非“直”无以为“仁”.“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血缘之爱。生而具有,情深意切,这种深刻的爱护之情才是为仁的根本。但这还不是仁爱本身,仁爱并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必须扩充出去。“泛爱众而亲仁”以至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进展到“民胞物与”.把整个世界都当作是其自己的生命内在构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仁的根本目标是“立人,达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样,仁爱之心,就不再是软弱的情感。它有着深刻的正义感。有着宽宏的力量。
  
  其二。概括了德性的内在规定——“忠恕”
  
  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㈣(《论语·里仁》)“忠”是尽其在我。对人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孔子提倡“与人忠”旧,反对“为人谋而不忠”;恕是推己及人,人己统一,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为人处世,实现”仁“的美德。”忠恕“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就是有了仁德。
  
  其三。指出了德性的层次——圣德、仁德、凡人之德
  
  在孔子看来,德性是有层次的:子贡日:”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碍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德性的第二个层次是仁德,这是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君子应具有宽恕的德性:“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旧君子应具有中庸之德。君子应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如此等等,做到这些才算是个君子。圣人之德是德性理想,君子之德是现实德性。
  
  德性还有第三个层次是凡人之德。那就是一般人可以具备的德性。孔子虽深受弟子爱戴,但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凡人。还不具备君子的德性。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从这也说明,一般人不做君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德性
  
  二、盂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义、礼、智四位一体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人之深层细微的心理情感活动寻求仁爱之心的内在根据。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提出仁宅义路、居仁由义,从内在与外在、基础和行为的统一确立了“仁义”道德的根本内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孟子从孔子那丰富庞杂的概念群中将仁、义、礼、智提取出来,重新规定,称之为四德,以此作为伦理哲学概念内核。标识道德之善。孟子从人性善的角度探讨四德的根源。认为四德是人的本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噬就是说,“仁义礼智”四德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它发端于人之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四德的基础,认为四德来自人们的四种心理状态:“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从人自然内在地具备“四心”的意义上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人之有仁义礼智四德:“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旧他又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是以仁义礼智道德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之所在。他从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角度探讨四德之l'n-J的联系:“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仁义札智四德是他的伦理哲学中最重要的四个范畴。以四德为骨架而建立起来的逻辑结构就是他的伦理学的整个体系。
  
  孟子认为。仁和义作为德性。其表现形态和层次是不一样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仁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义是外在的,浅层次的。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求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仁义礼智四德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闭。“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当人的生命和幸福与道德理想、原则发生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生命去扞卫仁义道德。所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嗍此即“以身殉道”.这是孟子伦理思想中光彩夺目的一页。也是孟子精神最具感染力的地方。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德性修养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_捌由于修养之道在于从“心”内求,因此,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反求诸己”.他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罚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三、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居敬、穷理、省察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的。他提倡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与美好的社会秩序。
  
  朱熹首先对“理”作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是物之规律;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是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非人之所能为也”.朱熹认为,“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都是“非人之所能为也”的必然。他说:“天道流行。造化发育。凡有声色象貌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pt他认为德性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他把“理”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他说:“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此理”.理是先于天地、先于人类丽存在,这种超时空、超感觉的“理”是字宙的主宰。一切伦理道德准则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问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明。他说:“理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万物至好底表德。”嘲“其中含具万理。而纲理之大者有四。故名之日仁、义、礼、智。”这就是说,“理”不仅是诸种事物的根源,是根本的理,同时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其中最主要的德性原则是仁、义、礼、智。要达到“理”的德性境界。必须做到“居敬穷理”.“居敬”就是做事专心致志。谨慎小心,不受情欲的干扰,不丧失心中的“天理”;“穷理”就是“格物致知”,即接触事物,研究掌握其道理。他认为将君、臣、父、兄、弟、夫、妇、事师长、交朋友等不同的角色。规范在仁、忠、慈、孝、友、恭、和、柔、礼、信等方面,这种规范是先天的,符合“天理”的。每一个角色都应当严格遵守。“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只有恪守这种一一对应的伦理规范。整个社会就能顺应天理。因而也就能达到一种和谐。社会就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朱熹主张重德轻欲,认为人欲是罪恶的,而天理才是崇高的。“夫人只是这个人。道只是这个道。岂有三代汉唐之别?但以儒者之学不传。而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汉唐之君虽或不能无暗合之时,而其全体却只在利欲上。此其所以尧舜三代自尧舜三代,汉祖唐宗自汉祖唐宗。终不能合而为一也。”这就是说,尧、舜、禹三代帝王心术是天理流行,社会上所有的现象都是至善的、光明的:而三代以后的帝王,心术都是人欲之私。社会的一切现象也都是混乱、黑暗的。而治世的目标就是铲除三代后的人欲、恢复三代的天理。他强调天理并不是要消灭人欲,而是要使人欲服从天理,人正当的欲望是与天理相符合的。只有不正当的欲望才与天理相违背,这时只要统治者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只要把握好一种尺度。就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这样。世界就将处于一种美好的境界。
  
  在治国德性上他提倡“仁者爱人”.他认为,求仁是人的道德修养的目的。只有战胜了人欲,恢复了天理,便叫做仁。“仁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门之教,所以必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阅。他认为只有实行德治,统治者才能使天下归心,才能以静制动。也才能“以寡而服众”.
  
  朱熹还特别重视道德修养。认为“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圣人。人们应当以圣人作为修养的模范、标准。他认为加强道德修养应该积极促使青年实践、立志、坚毅、用敬、求知、践实。他说:“学者大要立志。”对于立志。朱熹认为“为学须先立得个大腔当了。却旋去里面修治壁落教绵密。”闻“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闻。立志是朱熹求知进学的出发点。因为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识得道理原头。便是地盘。”嗍不然。则无从下手。道德修养贯穿于人的始终。而学校之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熹将学校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忠”、“孝”、“悌”、“信”等一般的道德伦理规范“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大学阶段就要在此基础之上“明其理”,即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同时。朱熹在道德修养方面继承了孔盂的观点。认为修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熹认为我们能够尽自己的心。尽自己的力。来实现道德上的至善。这就是忠。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我们能够推已及人,在积极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消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叫做恕。“忠是无一毫自欺处,恕是称物平施处。”他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忠恕相互联系,“’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非忠者不能也。故日:’无忠,做恕不出来‘。”人们真正做到了“忠恕”就到达了“仁”的道德境界,“合忠恕,正是仁”闷。信者诚也。所谓诚,朱熹认为“诚者。天之道,诚是实理自然,不假修为者也。诚之者。人之道,是实其实理,则是勉而为之者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之道也。”
  
  对于现代,儒家德性思想的中庸精神、天人合一、大同理想都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当今世界面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涸竭、军事威胁时,人们是否想到儒家德性思想的远见卓识?张横渠早有精妙的评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也以此结束我的论述。

【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相关文章:

法析非典论古今之道08-12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08-13

地方文献分类法论析08-09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08-05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08-05

法析非典论古今之道/李百琛08-05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08-11

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08-17

反倾销法的理念及其局限论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