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浅谈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
一、引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学习过程与行动教程相统一。德国是行动导向法教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发源地。1997年,德国16个州的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的职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该框架教学计划指出: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要强调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以使青年人在其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能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对行为的引导,让学生获得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获取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和具有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它是德国“双元制”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在德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它适应了新的人才素质要求标准:个体不仅要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其哲学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基础
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但是对行动导向法影响最大的却是现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流派——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等人。实用主义的意思是行为、行动、事业。其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认为探索、实验、求实、进取是实用主义的基本结构。
在实用主义哲学中,对行动导向法影响最大的是杜威哲学——经验哲学或实践哲学,他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和互相作用出发,说明人类社会现象和人的认识问题。认为“经验”就是人的有机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人的思想、感情、行动、人的一切活动和与人的活动相关的一切东西。他在教育领域中倡导“在做中学”的理念,强调实践,强调“经验即生活,生活即应付环境”,提出了“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做实际的事情中而不是由读死书或死读书中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并提高能力技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行动导向法的诸多理念也正是源于此,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学习过程与行动教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与为了行动而学习,这一思想与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念,并无二致。杜烕强调“经验即生活,生活即应付环境”,即强调实践。而行地导向法的教学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当作最重要的实践,与整个时代特征相符合。作为一个社会人,个体没有职业能力,不能很好的工作,不能有效的产生与环境适应的行为,他(她)的生活实践的状况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这与当今“以人为中心”、“和谐发展”的主题是相违背的。
行动导向法的哲学虽然受杜威的哲学最大,但是,行动导向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又超越了杜威的经验哲学。行动导向法在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更重视案例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并非一味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其中既包含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信仰、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些其中既汲取了实用主义哲学的精华,又保留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人文主义与“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这些与均与德国经济的腾飞、双元制模式的建立、行动导向法的顺利展开有很强的关系,我国在开展与运用行动导向法的时候,应慎重应用,特别是对国内的条件情况加以求真务实的分析,而不是照搬照抄,否则适得其反。
三、结语
时值职业教育在中囯大力发展之际,各种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引进,对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探索,为后续的行动导向法的开展条件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为行动导向法的中国化职业教育奠定基石。
【浅谈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相关文章:
浅谈行动导向法的哲学理论论文08-26
行动导向理念的运用及优势08-17
浅谈古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哲学理论08-18
浅谈作文批改赏识法08-17
浅谈经济法的论文08-05
浅谈高考语文复习法08-08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08-17
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08-20
浅谈太极拳的哲学理论基础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