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 篇1
[摘要]
城市化进程主要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以及非农产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收入差距通常会引起劳动力的流动,通过历史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确实和城市化水平有因果关系;另外对不同产业收入的分析表明,在服务业工作的农民更容易在城市定居。缩小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策略主要有:改革完善现有制度,创造良好的人员流动环境;引入市场竞争。实现农民素质长期有效得到提高;提高农村市场化水乎,帮助农民实现职业转变等。
[关键词]
城市化;收入;相关性;市场化
一、城市化进程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化包含了三方面的内涵,即人口的城市化、空间的城市化和乡村的城市化。其中人口的城市化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以及非农产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指出,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将发生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而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以古典主义的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流动的市场分析法,在二元经济的两个部门中,只有工资的高低,即劳动力的价格来决定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因此,在此模型中,只要假设条件存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自然地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哈里斯一托罗达模型中指出人口流动的两个主要约束条件是城乡工资水平差异与城市正规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概率。
二、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分析
(一)日本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时间序列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加速阶段从1950年开始,到1990年后进入稳定阶段后,城市化水平改变不大,根据可得数据年限,选取日本1953—199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自日本统计局官方的网站。
(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实证检验
(三)结论分析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于农民来说,迁移到城市后可能带来的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的平等机会等等,这些都是居住在农村得不到的。社会发展到某一个适合的阶段时,会出现爆发式的农民向城市流动。通过对日本历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农民在向市民转变(而不是仅仅在城市工作)的过程中,收入的增加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即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确实和城乡收入差距相关。
尽管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数量众多的农民工提供了工作岗位,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能够最终定居在城市的却很少。表4模型二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有帮助,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多数服务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不需要很多的劳动技能;二是服务业的工作对象更具广泛性,在服务业工作的农民工需要经常性接触城市居民并熟悉所在的城市环境,因此更容易适应城市的生活,并进一步在当地定居。
三、建议与对策
(一)改革完善现有制度。创造良好的人员流动环境
目前农民进入城市定居面临较多的障碍,如房价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收入问题,等等。要提高城市化水平,政府要不断改革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逐渐取消城乡户口的差别,实现全面的公民户籍政策;对农民工聚集的工种和企业要加强社保监管,保证农民工在特殊情况下,如疾病、失业、工伤等意外出现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救助;提供廉价的过渡房,使进城工作的农民有较为稳定的居住场所,从而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考学难、受歧视等问题,使农民工的子女拥有与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另外,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农民进城后从事第三产业更容易在城市定居,因此,政府应给予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政策和关注,如加强劳动监管、增加创业指导、提供平等发展平台等,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二)引入市场竞争,实现农民素质长期有效得到提高
要使农民长期在城市居住而非“候鸟式迁徙”,除了提供给优惠的定居政策外,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提高收入进而定居城市的根本办法。地方政府为农民提供价格较低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班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政府的大包大揽会出现许多负面效应,如投资多、效果差、培训内容不适合市场的需要,等等。而且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短期培训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使农民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长期保持比较高的收入,一方面应在农民素质培训中强调知识更新、终身学习;另一方面,政府应逐渐把农民培训的工作交给市场完成,政府只负责对培训市场的监控和引导,这样在市场竞争的介入下,培训主体才会更加注重实效,农民所接受的培训才能和市场需求更加吻合。
(三)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帮助农民实现职业转变
城市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聚集。由于人口和空间的限制,农村本身很难真正实现城市化。而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有助于实现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因此,农村市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是给农民提供良好的职业转变平台,如顺畅的融资渠道、优质的信息服务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如农产品销售、物流、农产品加工、信息中介等,这样在提高收入、转变职业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 篇2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更好更快的增长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适度差距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经济发展建设中不断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影响下,农业经济发展、乡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慢。在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几点关于改善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经济发展;不利影響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8-0017-02
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问题一直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需急剧下降,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难以为继,以消费主导经济发展、加大内需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策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是造成内需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乡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矛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乡镇经济建设中,经济水平决定社会生活水平,过度的收入差距带来了社会矛盾。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消费水平的层次,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分配的不平衡和不公平,收入差距悬殊的城乡居民经济现状对社会稳定发展局面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破坏性的,因此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出现。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这种起起落落的变化过程,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政策改革等都有密切联系。1978—1984年之间城乡收入逐步缩小,其间经历农村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1985—1995年城乡收入逐渐扩大,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96—1998年是短暂缩小期,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受到较大影响,明显下降在1998年达到谷底。1999年以来,21世纪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4年,国家出台惠农政策,减免农业税、粮种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保障、劳保福利、失业保险等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保障性措施的推行也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
从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消息来看,2016年全国居民收入水平23821元,基尼系数比2015年略高,总体下降趋势保持不变,居民收入差距保持预期逐步缩小的趋势。全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形势下,城乡收入差距逐步得到可控性缩小,是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中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有效政策调控作用。同时在政策支持下,不断关注并重视收入差距问题的社会影响,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重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不平衡性发展问题。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政策性调控,惠农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缩小差距值,但实现差距缩小面临的困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问题上,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且实现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策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重心转移,城市发展速度显示出的区域优势地位和农村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经济特区建设、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带到延伸至内陆城市经济建设的一系列开放政策为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打开了新的道路。反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情况,滞后的改革和发展条件对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是极为不利的因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逐渐拉大到得到调控后有所缩小,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因此在政策上的调控和缓解远远不及经济建设的速度,平衡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需要解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近些年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都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改善和重视。但从根源来看,减免农业税、粮种补贴等关系到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不能改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性问题,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投入和收入的比例,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还有更大的距离。除此之外,农村教育在推行义务教育改革后虽然保证了城乡受教育的公平和区域平衡性,但对农村教育投入来说,教育投入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仍是一笔大的负担。国家政策在城市倾向上从改革开放发展初期已经形成的差距,对现阶段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性的历史作用。
第二,体制的因素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体制将城乡分割成不同发展特征,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享受的社会福利和补贴形成了显著对比,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也存在差异性。改革开放对城乡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逐渐缩小了体制上的差距,但在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教育体制等多方面长期发展中积累下来形成的影响仍在影响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有非常不利的影响[2]。
第三,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城乡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投入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显现出问题,城市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在社会地位和收入上的优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逐渐形成新的劳动力输出局面,农村劳动力开始涌进城市,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廉价的劳动资源,这和城市居民劳动力形成鲜明对比。人力资源收入上的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反映,伴随着其他相关问题的影响,在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对这一现状的加剧是极为不利的。
除了以上几点因素之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还有很多,在社会、国家、居民个人方面都深受其中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历史问题,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问题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对当下经济发展各领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解决。
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缓慢提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农村各领域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侧面反映的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和经济来源的问题。消费以收入为基础和标准,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在消费上的支出会受到影响。几年来,在城乡消费水平上,虽然没有地域的限制,越来越多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也会在消费上不断改变,但从整体消费情况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消费对农业经济的作用也会降低,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收入水平没有得到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消费水平的支持也会下降,内需不足的情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二,对特色区域经济建设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关注和倾向更多,农业经济建设中的项目建设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上也會处于计划阶段,得不到真正的实施。农村的经济开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速度和经济水平上缺乏政策和实质性的技术支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也会存在落后的问题。农业经济发展处于城市发展之外,在地理优势和交通设施建设上没有优势,对农业经济的多元开发也会受到技术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在特色区域经济建设上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农业经济领域的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三,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单一,是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建设中缺乏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人才流向趋于发达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才流失和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农业结构调整很难得到实现,这是在目前农业经济建设中需要及时得到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三、改善收入差距影响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家在政策支持上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注意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在收入问题上逐步缩小差距。农业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的贡献是整体的成果,近年来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改革一直是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条件下,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实施是有力的保证。
第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经济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农业发展的单一结构在当下时代发展中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在非农产业的建设上,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配到产业建设之中,既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4]。
除此之外,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都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影响下的农业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帮助。
四、结语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利的,在缩小收入差距上,加大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中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业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时代变化中面临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来解决在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不利问题和因素。
参考文献:
[1] 廖显浪.制度转型、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 王晓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
[3] 李菲.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 蔡鹏.金融发展、城镇化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D].湘潭:湘潭大学,2015.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差距的作文02-19
中国银行收入证明书02-04
论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论文04-22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论文10-22
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论文10-29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03-22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语录01-06
企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论文03-11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论文11-03